登陆注册
8919200000021

第21章 观点(15)

长期以来且时至今日,普通中国民众谈及日本和日本人时,“小日本”、“日本鬼子”的蔑称常脱口而出,便是例证。因此,日本首相和政要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否定南京大屠杀,不理会中国劳工、慰安妇的索赔要求等事件,必然会一次次挑起中国民众的愤慨。中韩之间没有历史问题的沉重包袱,两国建交后关系始终良好。朝鲜半岛曾遭受日本的殖民统治,由于相同的历史经历,中国网民甚至非常欣赏和佩服韩国民众对日表现出的强烈的民族主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朝鲜人、韩国人也有“高丽棒子”的蔑称,其来源之一据说是“日本在吞并韩半岛之后,通过满洲地区向中国发动侵略,而部分韩国人(当时国号为‘大韩帝国’)则作为日本的傀儡手里拿着棍棒欺负中国人。中国人当时把日本侵略军称为‘日本鬼子’,把日本的傀儡——韩国人称为‘二鬼子’。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高丽棒子’的词源与其是有一定关联的”(刘光钟,2008)。历史的因素随时会在现实问题中发酵,这是民族主义的特点之一。

在现实问题方面,主权之争往往是引爆民族主义的导火索。如中日间有钓鱼岛争端,有大陆架(东海油气田)归属争端等。中韩之间,本来没有领土争端,但近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2007年1月31日,在长春举行的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3000米短道速滑接力赛的颁奖仪式上,获得亚军韩国队的5名运动员突然打出“白头山是我们的领土”标语(临时用7张A4纸写就),引起舆论大哗。“领土问题是一个最容易激起民族感情的事情,也是最需要理性判断的事情。因为族属和血缘,你的立场有可能事先就被预制了。由此导致的非理性行为,有时候会酿成巨大的灾难”(杨浪,2007)。此外,在双边交往的各个领域中,任何带有辱华意味的事件,如2003年12月发生的丰田霸道车石狮敬礼广告事件等,随时会引发中国网民的愤慨情绪。甚至国内被视为丧失民族气节的媚日事件,如2001年12月演员赵薇身穿日本军旗装、2002年马立诚提出“对日新思维”等事件,也同样不会为大多数中国网民容忍和接受。当然,双边关系中的一个积极事件也会产生良好影响,如汶川大地震后,日本救援队及时赶到现场,他们在救援中对中国死难者的尊重,便赢得了中国网民的高度评价。相反,韩国部分网民在汶川地震后发表的幸灾乐祸的言论,则引起中国网民的极度愤慨。尤其是韩国SBS电视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将开幕式彩排细节公开播出,更是被中国网民视为不守诚信的卑鄙之举。在观察网络传播的状况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个具体事件往往是促成网络民族主义陡然高涨的重要因素,尽管随着事件的解决,相关的舆论会减弱、消失,但对网民的认知产生的影响则长久存在,因为网民会“点点滴滴记心头”,这种“累积效应”又会在下一个事件发生时显现出来。

(二)文化因素引发中国网络民族主义

以往引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因素,主要是政治因素。但是2008年以来,中国网民表现出的“反韩情绪”、“厌韩情绪”表明,即使两国关系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也会基于文化的因素导致网络民族主义的高涨。近来出现的“反韩”、“厌韩”情绪,不仅只是在中国内地,而且包括香港和台湾,可说是全球华文网络不约而同的相互呼应,这显然只能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角度加以解释。

近期,中国网络乃至全球华文网络上的“反韩”、“厌韩”情绪表达,根源在于文化之争。中、日、韩在历史上均属汉字文化圈和儒教文化圈,这里所说的文化之争,不是指不同文化之争,而是指文化发源、文化成果及技术发明权“第一”之争。

20世纪中后期,韩国经济起飞后,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增,这就使它急于树立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包括韩国政府1970年下令取消汉字使用、2005年将首都名称“汉城”更名为“首尔”这样的大动作,都是这一心态的反映。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明灿烂,被视为日、韩两国的母体文明,中国人自然对日、韩有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感。因此,近年来因文化因素而导致中、韩关系中出现麻烦,实质是两国各自民族主义的一次碰撞。这种碰撞当然不是一天两天,更不是一件事、两件事。如韩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韩国是古代雕版印刷的发源地,2004年又对高句丽王国的历史定位提出了强硬的挑战,2007年在新编初、高中韩国史教科书中把朝鲜半岛青铜器时代的起始时间提前了1000年。尽管“韩流”强劲,韩国影视剧在中国也很受欢迎,但韩国影视剧中涉及中、韩历史时进行歪曲、篡改的情节也不少见,最甚者是2007年韩国MBC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朱蒙》,主题明显是借高句丽问题将矛头直指中国。近年来,韩国不少历史影视作品给中国民众留下的一个印象是,原本是从中国传到韩国的东西,怎么成了韩国发明的。2005年韩国把江陵端午节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一事,也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民众。

在涉及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等问题时,网民往往采取铺天盖地的激烈对抗动作,如签名、上街等,而涉及文化摩擦等层面的问题时,网民则往往通过“温和”的手段来“搞臭”对方,如恶搞、谣言等,显示出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斗争方式的特点。由于中、韩两国关系总体始终良好,因此两国网民的一次次摩擦,没有发展成具有震动性的网络大事件,中国网民更多的是以“恶搞”的形式贬损对方。于是中国四大发明成为韩国发明的帖子、中国历史名人如老子、孔子、孙中山等人都具有韩国血统的帖子在内地、港台地区乃至海外华文网络上广为流传。一些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对上述恶搞帖子未加辨别便转而报道,结果形成了影响广泛而后果恶劣的假新闻。如,6月1日,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刊发了《韩国人称释迦牟尼是韩国人》的报道,文中写道:“韩国的文化扩张活动又有新发展。继把老子、孔子说成是韩国人,韩国现在又说释迦牟尼是韩国人。”7月31日《新快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国际新闻社报道:“韩国《朝鲜日报》报道孙中山是韩国人”。8月17日,美国泳将菲尔普斯夺得第8枚金牌,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最瞩目的明星,东北网于当天便刊发了一则报道《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菲尔普斯其实有韩国血统》。

三、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形态

(一)表达情绪

当两国关系中发生冲突和摩擦事件时,网民的情绪表达是网络民族主义最重要的形态。在中国近期出现的“反韩”、“厌韩”氛围中,一个网民的帖子很具代表性:“说到底,小小韩国是中国以前的藩属国,要想让中国人彻底尊敬它是不可能的。韩国对于中国来说不值一提,没有了韩国对中国毫无影响。各位如果看到望京、威海、青岛和张家界的韩国游民以及各开发区韩国企业如何对待中国人的态度,就知道他们有多可恶和可笑。这以前的属国目前的嚣张实在是让人不能容忍的。由此看来中国人的厌韩情绪是再自然不过。”(网民nearthep‐ark,2008)中国网民在情绪表达时,除了文字使用蔑称、脏话进行谩骂等发泄外,还使用合成(PS)图片及音频、视频等手段进行讥讽恶搞。

如中国网民针对韩国运动员在亚冬会上打出“白头山是我们的领土”照片,立即利用PS技术进行“恶搞”,我搜集到的就有20多幅,其中将标语改为“为中国人民服务”、“火星也是我们的”、“韩国人真的很贱”、“忽悠,接着忽悠”、“高丽是中国属国”等,不一而足。

(二)制造舆论

不论是情绪表达,还是观点表达,论坛(BBS)、新闻跟帖、贴吧等是供网民使用的最重要表达平台,也是网络舆论快速形成、能量集中最重要的“公共场所”。值得注意的是,近来中国网民频频制造和散布谣言,成为大造舆论恶搞韩国的一种新手法。谣言通常盗用新闻媒体和相关机构、专家的名义,以增加其可信度。如“孙中山有韩国血统”的网络谣言,是盗用韩国《朝鲜日报》的名义,而文中的“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完全是为了取信受众而造出来的,成均馆大学根本就没有朴芬庆这个教授,历史系也从来没有人写过这方面的论文。再如,2008年9月又一则帖子在中国网站上流传,源头为一名网民于9月12日在中华网上贴了《韩国要对中国开战,太狂妄了》的文章,此人自称内容援引香港大公网(《大公报》网站),称:“韩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83%的韩国人希望与中国开战。”事实上,韩国根本就不曾有过上述的民意调查,当然也不会有相关报道。

(三)组织游行

互联网可以提供给民族主义者一个组织、协调的平台,如果没有互联网作为沟通渠道,这些组织和活动根本没有条件和空间运作和发展。互联网及手机等新媒体,如今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不同意见的表达者,而且已成为集体行动的组织者。如,2005年4月在中国多个城市举行的反日游行示威,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例证。2月28日,美国多个华人团体率先发动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百万人全球签名”活动。随着3月中旬内地众多网站加入,才真正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签名活动,人数很快突破4000万。与此同时,抵制日货等动员信息也通过网络、手机广为传播。时至4月初,各种因素已造成部分民众的情绪处在“箭在弦上”的状态,一旦有人号召和带头便会走上街头。如果回顾一下中国国内由涉外因素而造成的游行事件,可以看到传播手段的发展和普及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站、论坛(BBS)、QQ群组、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手段的复合使用,使点对点、点对多点的通讯及信息传送能够迅速扩展为多点对多点、多点到面的信息传播,产生出一呼百应的动员组织效果。

(四)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是违法行为,但当两国关系发生冲突和摩擦时,网民往往还是会采取这一极端行为。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黑客对外发起的群体性攻击先后发生过六次,其中两次涉及对日攻击。一次是在2000年1月,起因为日本右翼在大阪集会否定南京大屠杀;一次是在2001年2月、3月间,起因为中日两国关系间的一系列摩擦,如三菱车事件、日航事件、教科书事件、《台湾论》事件、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从这六次攻击看,中国黑客都是在当时政治事件的背景下,基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怀的一种反应,为此,他们也自称为“红客”,以示区别于一般的黑客。(详见本人2005年所写的《告别中国黑客的激情年代——写在“中国红客联盟”解散之际》一文)。尽管后来中国黑客大规模的对外群体性攻击没有再出现,但一遇到刺激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者的事件发生时,黑客攻击仍难免会发生。2004年7月,韩国媒体报道,“通过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地企图进行黑客袭击的事件日益剧增。截至2008年上半年,接到报案的源于中国内地的企图进行黑客袭击的事件是去年一年的17倍”(金起弘,2004)。同样,怀有民族主义情绪的韩国网民,也对中国的网站进行黑客攻击,据韩国媒体报道,国学院和国学运动市民联合会于2004年7月27日通过各门户网站呼吁网民29日对中国一些重要网站发起群体性攻击,行动名称为“e‐click运动”,目的是“把中国掠夺我国历史的野蛮行为公之于世”(2004年7月28日)。

同类推荐
  •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本书是一位有20多年职场经验的IT企业高管撰写的一系列有关职场悟道的短文集成,讲述的是在企业里如何修炼自己,如何摆平自己的心态,怎样做到“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如何“搞定老板”,怎样做到工作和生活平衡等诸多话题,涉及到跳槽、转行、升迁、环境、沟通、老板、下属、老外等等。每一篇都以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故事说明道理,语言简洁流畅,妙趣横生,更有不少经典片段和发人深省的职场警句,读起来就像是一个睿智幽默的老朋友坐在你面前娓娓道来。
  •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一本书读懂大数据

    本书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到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具体案例表现。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本书从最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端的粉丝经济,平台建设,自媒体营销的方法都有详细讲解介绍。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还能学会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已经生活中。
  • 小型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小型局域网组建与维护

    本书以组建和维护小型局域网为主线,面向实际工程应用,按照项目化课程模式的要求组织编排。全书共分8个项目,主要包括认识计算机网络一概述、绘制小型网络拓扑图、连接网络一传输介质、连接网络一联网设备、认识计算机网络一网络协议、连接网络一网络寻址、组建小型交换网络——配置交换机、连接互联网——配置宽带路由器。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实现过程和知识点分析,力求集教、学、做于一体,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网络知识

    网络知识

    一般地说,将分散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彼此间实现互相通信,并且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大家都可以共同使用,实现资源共享的整个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09(第三辑)

    本文以传统社区研究的“场域论”为基础,探讨网络传播中场域性互动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文章首先从传统社区传播的场域性特征出发,探讨网络传播的社区性和场域性。然后分别分析了传统门户、BBS论坛和私人博客等三种主流的网络传播的场域性互动、意见表达和舆论形成的特点。最后结合“张殊凡事件”、“王石捐款”事件以及“黑砖窑”事件,探讨网络传播中的场域性互动对社会舆论从虚拟到现实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大天劫时代

    大天劫时代

    袁烨十四岁,四大雷帝之一,“生机与造化之雷”陨落,从此修士渡劫,再无法从雷劫中夺取生机与造化之力,九天大陆修士锐减,不过但凡能够渡劫者,莫非大勇无畏,惊才绝艳之辈,也因此,九天大陆掀开了一场辉煌壮烈的大天劫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小无法炼气却心念坚定,智慧过人的少年袁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失去万万年神慧法力的“生机与造化之雷”,从此踏上了一条与九天神劫抗争的不屈之路。
  • 青春因你而无憾

    青春因你而无憾

    哼,想想她苏曦儿容易吗!追求科科男神追到校园,结果,结果科科男神都有女朋友了,好气哦!算了算了,看在你们这一群很(不)正经男神天团很幸福的份上,她苏曦儿就好好守护你们吧!哼哼,青春因有你而无憾!
  • 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

    清净观世音菩萨普贤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黑暗公主的倾城之恋

    黑暗公主的倾城之恋

    从前繁华的宫殿现早已空无一人,我记得,我们的欢笑声是从那是开始的。你们一步步的逼我,使我曾经拥有的美好都没有了。我就像一只凤凰,浴火重生又怎么样,还不是心甘情愿的当傻子。我终于坠入地狱,终于将那些属于我的,全部夺回来。
  • 爱上美丽女教师复刻版

    爱上美丽女教师复刻版

    这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小说来源于真实生活,犹如发生在每一位读者身边的事,品读之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主人公王小建和杨欣然均来自于生活当中的真实原型。一部依靠凭空想象而编造出来的小说是缺乏生命力的,唯有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经历才会博得读者的共鸣。读者能体会到文中的“我”一步一步追求一个心仪女孩的心路历程,为之心跳、为之喜悦、为之叹息、为之心痛。简介:王小建和杨欣然在雨中偶然邂逅,展开一段唯美的爱情童话,由于母亲的粗暴干涉,逼迫让王小建与另一位女孩许静订婚,王小建被迫与杨欣然分手,悲痛欲绝的杨欣然主动调到偏远乡村支教,却在一次突来横祸中为了保护学生而突然离世,留给王小建无尽的忏悔。
  • 两厢不情愿

    两厢不情愿

    高中时期相遇,一起度过最美好的青春年少,彼此心生情愫,却因为一场误会让两个人陷入恨里。一个不争不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好好的就好。一个不得不争不抢,否则就会坠入地狱。两厢不情愿,却不得不情愿。
  • 武魂啸

    武魂啸

    这里是武道的世界!在这里,天下九分,中央九州,八大帝国。在这里,真正的强者,即修身,又修魂。在这里,修炼三重境:后天之境:力元境、气元境、淬元境、凝元境、丹元境先天之境:人级境、玄级境、地级境、天级境对应灵魂境界:炼魂境、淬魂境、凝魂境、化魂境太虚之境:气尊境、丹尊境、域尊境、界尊境对应灵魂境界:炼魄境、淬魄境、凝魄境、化魄境然,太虚之境真的是这片大陆真正的巅峰吗?各位兄弟姐妹,南极一瓢水在这里向各位求一下收藏,如果能够推荐一下就更好,谢谢!0(n_n)0
  • 生还者笔录

    生还者笔录

    真的是意外死亡?天灾还是人祸?死人不会说话,就让生还者揭开真相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 亲爱的兰瑟

    亲爱的兰瑟

    画家养了一只猫,却从来没有人见过……“我从抽屉的铁盒里找到了当过年割开绑缚我和阿宁绳子的美工刀,郑重地消过两遍毒,放在跟前,把三十九张画围城一个有缺口的正方,我像日本女人那样跪坐在一群猫画像的中央,拿起美工刀,闭上眼睛,把刀扎进了喉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