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5100000065

第65章 从宋江起义到《水浒传》成书(3)

四、天都外臣《水浒传叙》:“故老传闻,洪武初,越人罗氏,诙诡多智,为此书共一百回。”

以上各条虽有出入,大体相同。郎瑛所依据的当是高儒所着录的百回本《忠义水浒传》的题署。它同现存的嘉靖年间二十卷残本、天都外臣序本、杨定见增编、袁无涯刻一百二十回本所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并无原则上的区别。

从繁简大异,内容也不尽相同的多种《水浒传》版本并行的情况,可以想见当年演讲《水浒传》的各地各家说话人的说法是百花争艳,各显神通(直到现代各地老艺人所说的《水浒传》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谓“施耐庵的本”,意即这是许多本子中最可靠的真正是施耐庵所传的这一本,以表示与众不同。很可能施耐庵本人就是一位书会才人或说话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初次或初期的《水浒传》的编着写定者,他又汇合了各家之所长,所以也可以称之为“集撰”。他的年代当早于罗贯中。

据《兴化县续志》所载的署名“明淮安王道生”所撰的《施耐庵墓志铭》,施耐庵(1296-1370),今江苏兴化县白驹镇施家桥人。“为至顺辛未(1331)进士(按,这一年没有进士试),曾官钱塘(今浙江杭州)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弃官归里,闭门着述……着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客传》即《水浒》。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门人罗)贯中者为尤多。”同书《文苑传》又说,施耐庵,“原名耳……祖籍姑苏……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元亨以耐庵之才荐士诚,屡聘不至。迨据吴称王,乃造其门,家人不与见,士诚入内,至耐庵室。见耐庵正命笔为文,所着为《江湖豪客传》,即《水浒传》也。

士诚笑曰:‘先生不欲显达当时,而弄笔以自遣,不虚糜岁月乎!’耐庵闻而搁笔,顿首对曰:‘不佞他无所长,惟恃柔翰为知己。大王豪气横溢,海内望风瞻拜,今枉驾辱临,不佞诚死罪矣。然志士立功,英贤报主,不佞何敢固辞,奈母老不能远离,一旦舍去,则母失所依。大王仁义遍施,怜悯愚孝,衔结有日。’言已,伏地不起。士诚不悦,拂袖而去。耐庵恐祸至,乃举家迁淮安。明洪武初,征书数下,坚辞不赴。未几,以天年终。”这两篇文字,本身疑点很多,难以令人置信。

有关罗贯中的记载虽然也很参差,但是《录鬼簿续编》中的小传,从各方面看来都比较可信,试引录如下: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二十四年,1364)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所终。

所着杂剧有《风云会》(存)、《蜚虎子》(佚)、《连环谏》(佚)。

一、据《续编》自序,明成祖永乐二十年(1422),贾仲明80岁,其生年当在元至正三年(1343)。他和罗贯中是忘年交,年龄相差当在20岁左右。依此推算,罗贯中当生于1323年前后,元代灭亡时他将近50岁。这一点同前文所论证的《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或明初的说法不谋而合。

二、综合《录鬼簿续编》及郎瑛、高儒等人的说法和《水浒传》的题署,罗贯中当是太原人(一作东原)而流寓杭州。以《录鬼簿》所着录的元代书会才人而论,这是带有普遍性的一种情况,如马致远、张寿卿、戴善甫、宫大用、郑德辉、曾瑞卿、乔吉等人都是以北方人而南游江浙,其中郑德辉、乔吉都在杭州终老。以《水浒传》本身而论,它用的是北方语言,一定是北方人所写;以书中所提到的地理情况看来,错误甚多,连大体方位都顾不到,如江州(今江西九江)与无为军(今安徽无为)相去四五百里,小说却写作两地只隔一道长江,江州城里能望见无为军起火;又如王庆盘踞淮西,所占八座军州:南丰(今江西南丰)、荆南(今湖北江陵)、山南(今湖北襄阳)、云安(今四川云安)、安德(今山东德平)、东川(今云南东川)、宛州(今河南南阳)、西京(今河南洛阳),竟全部不在淮西,而且相去甚远(《水浒志传评林》甚至把王庆的根据地移置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可是征方腊之役所写的浙江州县,尤其是杭州的村坊街巷名如涌金门、西陵(泠)桥、保俶塔、净慈港、西溪、西山、龙翔宫、五云山,甚至偏僻的小村如古塘、范村(当作梵村),无论方向、里程都很正确(《水浒志传评林》也一样)。总之,从小说本身的文学语言和地理情况看,它的编着写定者只有原籍北方又曾长期流寓杭州的人才可能是,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在这方面,施耐庵和罗贯中都是适合的。

三、有人曾以《水浒传》与罗贯中现存的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作比较,认为两者文字风格不像。要求戏曲中的文言——韵文同小说中的白话——散文相类,无异是刻舟求剑。但若细心比较不难发现:甲、杂剧第二折正末(宋太祖)云:“寒风似箭,冻雪似刀。寡人深居九重,不胜其寒,何况小民乎!(唱)(滚绣球)忧则忧当军的身无挂体衣,忧则忧走站的家无隔宿粮,忧则忧行舡的一江风浪,忧则忧驾车的万里经商,忧则忧号寒的妻怨夫,忧则忧啼饥的子唤娘,忧则忧甘贫的昼眠深巷,忧则忧读书的夜守寒窗,忧则忧布衣贤士无活计,忧则忧铁甲将军守战场,怎生不感叹悲伤!”——杂剧对宋太祖的描写,同《三国志演义》强调刘备的仁政,同《水浒传》反对奸臣、滥官、污吏、恶霸,尽忠皇朝的思想并无二致;乙、据历史,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前原是一个军阀,杂剧却说他同赵普、曹彬、郑恩、楚昭辅等人,“相交至密,结为弟兄,虽古之关、张,不过如此”,可以说这是把赵匡胤同赵普等人的关系《三国》化,以至《水浒》化了;丙、杂剧楔子:“朝梁暮晋何时了”,第一折苗训说白:“主公乃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小说引首:“那时朝属梁,暮属晋……国号大宋,建都汴梁。

九朝八帝班头,四百年开基帝主”;丁、五代周世宗郭荣,是世祖郭威的养子,本来姓柴。杂剧第二折(菩萨梁州):“把柴家今日都属赵”;小说第九回:“他(柴进)是大周柴世宗嫡派子孙”——如果孤立地仅仅从以上《水浒传》同《风云会》的一些近似之处,就坐实它们出于同一作家之手,未免牵强附会,但至少可以证明所谓两者风格不同就不能出于同一个罗贯中之手云云是过于武断了。

六、《水浒传》的刊行及其主要版本

李开先(1501-1568)《词谑》中有一段话说:崔后渠(铣)、熊南沙(过)、唐荆川(顺之)、王遵严(慎中)、陈后岗(束)谓:“《水浒传》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且古来更无有一事而二十册者,倘以奸盗诈伪病之,不知序事之法、史学之妙者也。”

这是关于《水浒传》这部小说书的最早的确实可靠的记载。至迟在嘉靖十年(1531)前后,此书已经开始流传,并且引起了某些文人学士的巨大兴趣。从分装二十册看来,它应该是一部百回本。很可能它就是所谓武定侯郭勋的刻本,又可能同时就是高儒《百川书志》(1540)所着录的《忠义水浒传》一百卷。从此之后,出现了一个各种不同的版本竞相翻刻和广泛流传的局面。

重要的版本分属两个系统:一、繁本即一百回本,有万历己丑(十七年)天都外臣序本和李卓吾评容与堂刊本、钟伯敬评四知馆刊本及大涤余人序本,书题都是《忠义水浒传》。无王庆、田虎部分。

二、简本,主要是刻于福建建阳的闽本:甲、《新刻京本全像插增田虎王庆忠义水浒全传》,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残本;乙、《京本增补校正全像忠义水浒志传评林》二十五卷,余氏双峰堂本,日本日光慈眼堂藏。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出版。内署:“中原贯中罗道本名卿父编集;后学仰止余宗□ 云登父评校;书林文台余象斗子高父补梓。”序系万历甲午(二十二年)。

此外还有《忠义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题李卓吾评,明末杨定见增编、袁无涯刻本。它以繁本百回本加上简本的田虎、王庆部分混合而成(明末清初金圣叹的所谓第五才子书七十回本,贯华堂原刻本,暂且不论)。

一、以各种不同的版本作比较,发现前七十回及征方腊的故事差异最小,征辽部分次之,田虎、王庆两部分差异最大,好像故事还没有定型,可以随便加以修改似的;二、征辽及平田虎、王庆三次战争中,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无一人死亡。显然,这是因为他们的结局,早已安排在征方腊那一次战争中,不能另作改动。从以上两点可以想见,征方腊的故事在水浒传说的初期就组织进去了,正如《大宋宣和遗事》所写的那样,甚至小说所写的宋朝军队由张招讨率领,也是受到《遗事》所写宋江受张叔夜招降的影响;征辽故事加入较迟,最后才是田虎、王庆的故事。

田虎、王庆的故事可能到闽本才加进去,所以他们就在书名上标出“插增田虎、王庆”,以为标榜,但是如果因此就认定这是书商的凭空结撰,却未必符合事实。一、在征方腊外,《大宋宣和遗事》早就提到平“三路之寇”,虽然不知它何所指;二、征辽之役可以说还有一点历史依据,如《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就说,宣和四年六月童贯伐辽,杨志率领选锋军从征,同书卷四七引《靖康小雅》又明白指出杨志是“招安巨寇”②;三、百回本第七十二回提到御书四大寇姓名,就包括田虎、王庆在内;四、闽本关于田虎、王庆的某些叙述,如《水浒志传评林》第二十一卷提到快活林是城郊一座林子,里面有三十余处赌场,还有点心铺、酒店等,看来这不会是根据《施恩义夺快活林》中的地名加以望文生义的解说,而是保留了口头文学中的本来面目的结果。

杨定见、袁无涯以闽本中的田虎、王庆故事足成《水浒全传》时,曾作了相当大的改动。他们删去了宋江征田虎班师,宋朝皇帝御驾亲迎,宋江先后做上大元帅等等不现实的描写,同后面征方腊的悲惨结局比较一致,提高了思想性。根据闽本,王庆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被奸臣迫害,走投无路,才揭竿而起,如同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一样,《全传》本却改写成《王庆因奸吃官司》(第一百零二回),横加诬蔑,露出阶级偏见。

1963年5月

(原刊上海《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4期)

(后记)

《中华文史论丛》1981年第一辑马泰来《从李若水的栀捕盗偶成枛诗论历史上的宋江》一文,引录北宋李若水(1092-1126)《忠愍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钞本)《捕盗偶成》诗。诗有云:“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今年杨江起河北……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可作宋江受降的补充。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本书更加强化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在学会主持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还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
  • 技术:艺术思维

    技术:艺术思维

    本书介绍了技术-艺术思维分析、技术-艺术思维操作、技术-艺术思维生产、技术-艺术思维训练等内容。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作者陈犀禾、聂伟)共辟为五编:“‘后百亿时代’的大片产业”、“后产业发展与文化省思”、“民间影像与生态图谱”、“华语规划与产业愿景”、“身份认同与空间想象”,在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文化省思、民间影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它们做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兼备,是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

    本书收录名家文学名篇、书法名作,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解析与背景资料。
热门推荐
  • 迪莫的穿越之神奇宝贝

    迪莫的穿越之神奇宝贝

    写了一只迪莫为了洛克王国的安全而穿越至神奇安贝世界,寻找五种本源石板
  • 安静就好

    安静就好

    随便写写,如果哪天我放下了这个姑娘,就不会再写了。
  • 全能医王

    全能医王

    包治包好,妇科,内科,外科,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问题,女人,达官,富豪,全都蜂拥而至,逍遥都市,就看我全能医王大展身手。
  • 调皮女孩爱上他

    调皮女孩爱上他

    这本书没有副版主就这样子写了也没人看就不想写了如果有人想看的话私密我不过我觉得是脑残文自黑无极限了
  •  残王嗜宠嚣张狂妃

    残王嗜宠嚣张狂妃

    前世,商界杀手界顶尖女强人。睡一觉穿成了附属国落魄公主。转瞬又披上嫁衣前往司慕大国和亲。可为什么和亲成了朝贡。还有那么多的他国公主一起。这是选秀的节奏么?掩盖锋芒,只为低调行事,可是选不上为什么要做婢女,算了算了,就勉勉强强做个落魄王妃吧。众人痴笑她蠢,可那又如何,等她把伤残毒王爷扶上帝位,看谁还敢多言。只是说好的约法三章呢。“王爷,你食言,说好为帝就让我离开的。”杜凉夜一脸微怒,而一旁的绝色美男却把美人拥入怀中,满脸宠溺。“本王哪有食言,只是夜儿要走也要留下本王的孩子吧。”说着抚上杜凉夜微隆的腹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上霸道女汉纸

    爱上霸道女汉纸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沈妍冰是既嫁错郎,又入错行。沈妍冰结婚这天,父亲坠楼身亡,沈家被查封,她从天堂跌进地狱,面对债台高筑的窘境。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了重担,成为‘女包工头’,历经千辛万苦,清还债务。任何境遇中,沈妍冰打碎钢牙往肚皮里咽,绝不轻易流一滴眼泪;狂风骤雨之下,没有人替她撑伞,那就自己撑;当遇到了愿意为她撑伞的人,她却早已成为堪比男人顽强的‘女汉子’,像刺猬一样,张开全身芒刺,不让人接近——
  • 植物园的大影展

    植物园的大影展

    在人类进化的漫漫长河中,人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植物界。开天辟地时至今,人体一直在不断接受各种植物的“馈赠”。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处于同植物的绝对隔离状态,那么人体,首先是大脑就会生出麻烦:无缘无由的坏心情相随而至。每个人都懂得,多一些郊游、多一些林中散步对身体和美好心情大有裨益。让我们投身可爱的大自然,尽情享受植物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吧!
  • 嫡妃笑倾城

    嫡妃笑倾城

    相府嫡女,遭奸人所设计,坠崖而死。上一世,她被庶妹夫君所设计而亡。这一世,她抛开了曾经的软弱无能,凤凰涅磐重生,看她如何扭转乾坤。“我定会让你们付出代价!”待她复仇归来,光芒傲人。只觉得无依无靠,一阵落寞。回眸,看那人正在灯火珊阑处,笑容和熙如风:“我心悦你。”
  • 血起天惜,雨落天宁

    血起天惜,雨落天宁

    一死三失踪案件将他拉入一个又一个神秘的案件,凶手到底谁?
  • 鬼挖坟

    鬼挖坟

    林天跟朋友探险老家的“锁龙井”之时意外遇到全红石室,死铁,地狼种种诡异之事……秦始皇陵墓七层,由众多方士承建,只为阻挡所有人进入最后一层……最后一层到底隐藏着什么……人的生存意义到底在哪,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法。人类能在寻找长生与存在之意义的路上走多远。众多科学无法解释的未解之谜之下又掩藏着什么……众多心智若妖的帝王为何对长生成仙这等飘渺之事趋之若鹜?仙界!那是一个渺无音讯,从未踏足的世界。书友交流群853324书友交流群85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