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4600000035

第35章 先秦铸币与中国古代货币(3)

尖首刀:尖首刀的特点是弧背凹刃,刀身极薄,刀背极厚,带有较多青铜刀具的痕迹。因刀首较长而尖锐,故名尖首刀。刀柄面背有2条直纹,一端有刀环。先是两面都无字,后来多数仅单面有字,以单字为多。如1978年河北易县燕下都军营出土一批尖首刀,计1845枚,其有大、吉、阳、日、行、丙、上、古、矢等铭文的130余枚。其刀身通长15~18厘米,宽约1.8~2.6厘米,重约11~16克。出土这种刀币的地区主要在今河北北部、中部一带,包括张家口、保定、易县、徐水、安国、河间、灵寿、藁城、石家庄等地。北面如辽宁的凌源,南面如山东临淄,也都有出土。从出土地点看,大部分皆在燕国境内,可知此刀为燕币的可能性较大。有时此刀也和明刀同出,但数量很少。从其形制看,是一种比明刀更早的燕币,约铸行于春秋中晚期至战国初期。

明刀:因其币面上铸有一个“0D”符号而得名。面文“0D”除释为明外,尚有召、莒、易、匽等多种。其刀首较窄,刀尖较钝,刀背弧度小。长约14~17厘米,宽约1.3~2.2厘米,重15~18克。明刀的形制有两种:一种刀身圆折,弧背凹刃,称作圆折刀;一种直背直刃,刀身方折,像古磬形状,故称方折刀或磬折刀。

现所见以方折刀为主,圆折刀则较少。明刀背文异常繁杂,据出土者计约有450种,记数、记物、记状均有,另有难解的标记符号。明刀是战国刀币中发行数量最多的一种,常有出土,一次出土有时可达上百枚或上千枚。出土较多的地区在今河北省、辽宁省、北京市和天津市一带。另外如山西中部、北部,内蒙古的东部、南部,吉林的集安、奈曼旗,山东的临淄、昌邑、平度,也都出土过这种刀币,在朝鲜、日本等地也有发现。这些现象表明,明刀的流通范围并不限于燕国,在赵、齐等国境内也可流通。现在出土的明刀绝大部分来自窖藏,也有少数是从墓葬中发现的。

针首刀:又称锐锋刀,因其刀首呈尖刺状而得名。由于针首刀主要流通于长城内外,故又称为“匈奴刀”。刀身与尖首刀相似,但刀首尖端更长,刀柄有直纹,正面2条、背面1条,铜质不精,制作也很粗糙,文字简单,或无文字。刀身通长14厘米左右,重约10克上下,最轻者只3~5克。20世纪30年代曾在河北承德、张家口一带出土过一批针首刀。1987年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尖首刀中夹有针首刀2枚,推测针首刀与尖首刀一样可能为战国早期的燕国刀币。但就其形制而言,它与尖首刀、明刀之间的关系尚难解释。

(3)赵刀

赵刀,是赵国靠近燕国的地区使用的刀币。其刀刃和刀首成圆角,和齐、燕刀币首部有尖角大为不同,刀柄和刀身接近于垂直,所以又称圆首刀、平首刀或直刀。

赵刀的铭文多为“甘丹”(邯郸)、“白人”(柏人)两种地名,也有少量其他地名的。赵刀多出土于今河北灵寿、石家庄、邯郸、徐水、易县、滦平及北京等地。另外在山西北部及内蒙古南部、辽宁西部一带也有出土。从出土地点可知,赵刀也可在燕国境内通用。又常和晚期明刀或一刀圆钱共出,表明其通行年代当在战国晚期。

邯郸刀:赵刀主要是“甘丹刀”。甘丹,即邯郸,为赵都。其刀首部稍圆钝,背稍微曲,刃稍凹,柄有脊纹二道,环作椭圆形,环孔较小。通长约13.8~15厘米,宽约1.5厘米,重约10~14克。也有一些轻小者,重仅5克上下。背多无文平素,少数有“田”及数字等字,文字与外缘都比较细弱。

柏人刀:柏人刀比大型邯郸刀略微轻小,刀身直而不曲,环作椭圆形,正面钱文有“白人”、“白”等。白人即柏人,地名,在邯郸以北,今河北唐山一带,春秋属晋,战国时归赵。这种刀币大小不一,轻重参差不齐,其通长以14厘米左右为多,宽大多在1~1.5厘米之间,重约10~13克上下,也有轻至7克者。

蔺刀:赵刀中还有一种面文为“焛”的平首刀。焛,即蔺,地名,今山西离石附近,所以又称蔺直刀、蔺刀。蔺邑地处赵国北部,与燕、秦及戎人邻接,既是赵国的军事重地、工商名埠,也是重要的铸币中心之一。它所出的钱币有尖足布、方足布、圆足布、圜钱和刀币。蔺直刀形体比邯郸刀、柏人刀均小,通长约10~11厘米,宽约1厘米,重约7~10克。刀面下端铭一“焛”字,背平素无文。

圁阳刀:圁阳刀是赵国铸行的一种非常小的刀币。其通长约9~10厘米,宽约1厘米,重约6~7克。刀身平直,几无弧曲,柄无脊线,体型特小,系刀币中最为典型的“小直刀”。面文主要有“圁阳化”、“圁阳新货”、“圁化”、“圁半”4种,大小不一,光背无文,铸工粗疏,均为圁阳所造。圁阳,地名,在今陕西神木东。也有释圁阳为晋阳(在今山西太原或永济附近)。与蔺字刀一样,圁阳刀传世及出土甚微。

成白刀:战国中期中山国所铸,旧谱定赵刀。1979年河北灵寿中山国故城遗址曾出土过不少成白刀和一件石质铸范残块,这为了解成白刀的铸造地区提供了线索。其通长14厘米左右,宽约1.5厘米,重15克上下。

3.圜钱

圜钱,又称“圜化”、“环钱”,可能从纺织工具纺轮演化而来。圜钱的钱体呈圆形,中央有穿孔,类似玉璧,因此古人沿用璧、环、瑗的专称来称其形体的各部分。

圜钱的穿孔称之为“好”,钱体称为“肉”,肉之内外边缘如有线状凸起者,称为“郭”。

圜钱的出现,是早期铜铸币的一个进步。与布币、刀币相比,扁圆体型的圜钱更便于计数和携带,所以战国中后期,圜钱陆续为除楚国以外的各国所采用,形成一种新的铜铸币体系。根据穿的形态不同,圜钱可分为圆形圆孔钱、圆形方孔钱两大类别。

(1)圆形圆孔钱

圆形圆孔钱,又称圜金,主要是布币流通区发展起来的一种圜钱。这种钱面平孔圆无郭,货币单位一般沿用布币的“”,币面铸有地名和货币单位,如三晋和周地区的“共”、“垣”、“蔺”、“漆垣一”等。

魏国圜金:魏国的“共”字圜钱、“垣”字圜钱是铸行年代最早的圜钱。共、垣,皆为魏邑,分别在今河南辉县、山西垣曲。两种圜钱形制质朴,圆体圆孔,肉大好小,面无郭,背平素。“共”字圜钱,径4.4~4.6厘米,重15~18克,为圆孔圆钱之最大者。1973年在山西省闻喜县苍底村出土“共”字圜钱700多枚。“垣”字圜钱,钱径4~4.2厘米,重9~11克。历来常有大量出土,是圜钱中较为多见者。魏国圜金中还有“济阴”、“漆垣一”等圜钱。济阴,魏邑,在今山西省荣河县。“济阴”圜钱,穿孔小,无内外郭,背平素,有大、小两种。大钱径3~3.5厘米,重7~9.5克;小钱径2.6厘米,重为大钱之半。今大、小钱皆罕见。“桼垣”,旧释长垣,今释漆县,具体地望待考。1982年山西省侯马市曾出土1枚,为首例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漆垣一”圜钱。“漆垣一”圜钱径约3.5~3.8厘米,重约12~15.5克,后期减重至9克左右。

赵国圜金:赵国圜金主要有“蔺”、“离石”两种圜钱。“蔺”字圜钱,面文作“焛”,有外郭,背平,制作工整;径3.6厘米,重11.2克左右。“离石”圜钱,面文“离石”,今山西省离石。其铸行较“蔺”字圜钱略晚,但形制相同而略轻小,其径约3.5厘米,重10.6克左右,有外郭,背平。因铸行时间短暂,“蔺”、“离石”两种圜钱出土和传世的均稀少。

秦国圜金:秦国圜金主要为“一珠重一两”圜钱,其面文有“一珠重一两十二”和“一珠重一两十四珠”两种。传世“一珠重一两十三”者,伪。“十二”、“十四”虽有数说,然皆难信,真正何意,尚待考证。其形制古朴,圆形圆孔,无郭平背,钱文高挺。

“一珠重一两十二”圜钱径约3.7厘米,重10克左右;“一珠重一两十四珠”圜钱径约3.7~4厘米,重约13~16克。

其他圜金:“西周”圜钱,面文“西周”二字,微有内外郭,背多夷漫不清,直径2.7厘米左右,重4~5.5克不等。此“西周”为战国时国名,非指武王姬发始建之西周。周考王元年(前440)封其弟揭于王城(今河南省洛阳王城公园),是为西周。

此钱当为战国西周君所铸。世传方孔西周圆钱,伪。“东周”圜钱,面文“东周”二字,形同西周钱,然钱体更为薄小,径2.6厘米左右,重4~4.5克,为先秦圜钱中之轻小者。此“东周”为战国名,周显王二年(前367)西周威公卒,公子班于巩(今河南省巩义市西南)自立,因其地于洛阳之东,遂称“东周”。此钱当为战国东周君所铸。旧谱又录东周大钱,径4.1厘米,面无内外郭,背平,然其真伪难定。“安臧”圜钱,面文“安臧”,内外郭或有或无,背漶漫,径约4厘米,重10克左右。“安臧”,地名,地望待考。1958年,河南洛阳曾出土1枚,故疑为周王室所铸。

(2)圆形方孔钱

圆形方孔钱,又称圆钱,主要是刀币流通区和刀布币并行区发展起来的圜钱。

这种圜钱有郭或无郭,货币单位通常沿用刀币的“化”,如“四化”、“六化”、“明化”等。

齐国圆钱:有“化”、“四化”、“六化”3种。“”,或以为从“益”,地名,在今山东益都附近;或以为系齐国黄金称量专用词,1为货贝20朋,铭于圜钱以示之贵重。齐国圜钱多次出土于山东齐国故地,尤以济南市五里牌坊和日照竹园村出土较多。“化”,旧释“宝货”,误。“化”钱不同魏、赵而近于燕。中为方孔,有内外郭,或只有外郭,背平。径约1.9~2.2厘米,重2~3克。1962年,陕西省长安县韦曲乡首帕张堡所出半两钱中,发现夹杂的“化”钱2枚。“四化”,旧谱称“宝四货”,误。“四化”钱制作较化小钱工整,方孔,有内外郭,背平素。径3厘米左右,重约5~8克。据面文“四化”示值,有释值“齐法化”刀币4枚;又有释值“化”小钱4枚。此二说可存疑待考。“六化”,旧谱称“宝六货”,误。面内外郭清晰,背平素;铸造可能在“化”、“四化”之后。径3.5厘米,重约8~11克。

“六化”与“四化”圜钱铸量较大,与“垣”、“明化”等圜钱均为较常见的品种。

燕国圆钱:主要有“一化”、“明化”、“明四”3种。“一化”圜钱,面文“一化”,旧释“一刀”。面有内外郭,背平,少数有横写或直书“吉”字背文。径1.8~2厘米,重1.1~2.7克。“明化”圜钱,面文“明化”系承明刀演化而来,“明”字变化较多。穿孔由圆变方,无内外郭,背平。径约2.6厘米,重2.5~4.5克左右。“明四”圜钱,面文“明四”,无内外郭,背平。径约2.8厘米,重4.2~4.6克,均超明化。

秦国圆钱:有“两甾”、“半两”、“文信”、“长安”等多种。“两甾”圜钱,面文“两甾”,面内外郭,或只有外郭,背有外郭或平夷。直径2.9~3.2厘米,重7.9克左右。“甾”同“锱”,《说文解字》:“甾,六铢也”。12铢即半两,是为“半两”之异形钱。

“半两”圜钱,面文“半两”,无内外郭,背平无文。一般体大厚重,钱文高挺,字体狭长。直径3.2厘米左右,重5.4~7.4克。最大者径达3.8厘米,小者仅2.5厘米左右;最重者超过10克,轻者2克以下。1980年,在四川青州郝家坪50号战国秦墓曾出土半两钱7枚,除1枚直径为2.7厘米外,其余6枚的直径均在3厘米以上,大多重在3.9~6.7克之间,最重者9.8克,最轻者仅2克。面文“半两”二字,半字下横与“两字”上横均较短。“文信”圜钱,无内外郭,背平素。钱面依孔饰四曲纹,“文信”二字分列两边。径2.3~2.5厘米,重2.8~3.9克。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此钱当为吕不韦在其封地所铸。1955年,河南洛阳市河南故城曾出土过残石范,河南故城正是吕不韦之封地。“长安”圜钱,面文“长安”二字分布在方孔之右、之下,旋读。无内外郭,背平。径2.1~2.3厘米,重1.8~2.5克。此钱为秦王政之弟长安君所铸。“长安”钱传世甚罕,有大钱径达3厘米者,伪。1991年,陕西西安市北郊汉城砖厂1号墓内曾出土“长安”与“文信”钱各1枚。

4.楚国铜贝与金币

楚国的货币较为复杂,除了上述已提到的“楚布”外,还铸行铜质有文仿贝,也行用黄金铸币,表现出有别于中原地区的独特面貌。

(1)有文铜贝

有文铜贝是江淮流域楚国流通的货币,是从仿制贝转化而来的。有文铜贝的产生,大约在春秋时期,古籍中就曾记载楚庄王(前613-前590)铸钱的故事。进入战国以后,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大,有文铜贝的流通范围也逐渐扩大,原来行使布币的陈、蔡、宋、鲁一些地方也成为有文铜贝流通地区,从而形成独立的有文铜贝货币体系。根据其面文不同,有文铜贝分为“蚁鼻钱”和“鬼脸钱”两种类型。

同类推荐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式传统建筑与雕塑(E眼藏地行 卷六)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18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粽叶飘香:端午节

    粽叶飘香:端午节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
  •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 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热门推荐
  • 犬夜叉之奈落是我老公哟!

    犬夜叉之奈落是我老公哟!

    这是一部关于犬夜叉的小说,不过犬夜叉这部动漫我没有看完,所以剧情可能不太全,不过,主要是奈落大人和他的小娇妻的故事茶色又开了新的读者群哦!欢迎加入柠檬小茶色,群号码:595728310
  • 末日之我从异界来

    末日之我从异界来

    丧尸横行,变异生物凌驾于人类之上。为了不让身边的人受到伤害,来自修仙界的王皓该如何做……
  • 重生末世之嚣张女王

    重生末世之嚣张女王

    末世来临了。前世,她被所谓的好朋友忽悠的团团转,只因有了水系异能而各种嚣张傲娇拽,最后,却被自己信任的爱人和闺蜜联手害死。一朝梦回数年前,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随身空间中,得知自己重生末世前六个月,本已满足,却好运不断。得七系异能,契约异能兽,得修真法宝,连自己的终身大事也不放过,不过,夏若安声明:这终身大事啥的一点也不幸运好么,这腹黑的娃是哪来的!这一世,夏若安继续嚣张,却气人于无形,她要成为嚣张女王!!!
  • 青衿待人纫兰盈香

    青衿待人纫兰盈香

    秋纫兰一直喜欢着那个曾经过她人生的男孩,但命运捉人,她误以为她不爱她,而爱她的人,在一次事故中,秋纫兰错失了这个翩然少年郎。而那件事也成了禁忌。那么隔了两年时间,她踏上韵城大学的路上,重新与他相逢,他们之间的那禁忌会打破吗?在大学中遇到阳光明媚的男生之间,她将要选择谁?
  • 觉

    血色的天空余晖一抹,泛发出刀光影影......一个四肢都串着铁链满头银白发的男子,背上背着一座水晶棺,棺中躺着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女子安详的睡着。一把断刀围绕在男子身旁微微鸣叫,男子的脚下踏着成山的尸首,悲愤的仰天长啸。“天”你为什么堕落......“道”你还存不存在......醉梦红尘痴若狂,唯有金钱惹人伤。轻品书中有余香,读者自知缘流长。(收藏,推荐)兴趣群373294640
  • 黑白纠纷

    黑白纠纷

    地上洒满了鲜血,如一簇簇尽情绽放的罂粟花……自古,黑界与白界便是敌对的双方,见面仇恨,背对防备。从没有和睦过。但,一场玄幻的传奇偏偏在两界之间离奇的发生了……
  • 盛世战王

    盛世战王

    新的世界,新的职业,从此走上一条辉煌的路,你就是我的影子,我就是你未完成的梦想,相依相伴,不离不弃,直到天荒地老,
  • 一后不侍二夫

    一后不侍二夫

    坦白的说,顾雨桐在大明王朝最初的这十几年,根本就没有把朱佑樘当回事。可偏偏这位太子殿下没有继承前辈们桀骜不驯,玩世不恭,草菅人命的优良传统,对于顾雨桐种种任性妄为,放荡不羁的行径,笑之,让之,任其为之。顾雨桐十三岁那年,刚结识巴图,萌发人生第一朵桃花的时候,他命锦衣卫为他们拔草施肥。顾雨桐十四岁那年,使用了卑劣的手段,终于斗败了家中主母的时候,他让宫中亲信送来了贺礼,为她正名。顾雨桐十五岁那年,冒着杀头的危险,拒了太子的婚时,他一笑了之。当人生中的第一朵桃花,被心爱之人亲手掐断时。顾雨桐带着躯壳和凉透了的心嫁入了大明宫,成为了他的太子妃。他尽他所有试图温暖她,他不争,不问,不离不弃。他不是一个千古明君,他甚至都不能算是一个有为的皇帝,可是却一心一意的爱着他的皇后。当顾雨桐心口上的伤即将被舔舐;当她终于决定从此以后相夫,教子,母仪天下;命运又将她再一次推向巴图。荼蘼花开,是为了祭奠最刻骨铭心却即将逝去的爱情。而这一次,又是为了祭奠哪一段无法携手到老的承诺?午夜梦回,她总能清晰地听见他那时在耳畔的低喃:傻丫头,史书不会告诉你,我的那些荒唐,不过是因为对你的深爱。
  • 先祖美谈(中华美德)

    先祖美谈(中华美德)

    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本书通过故事告诉青少年孝、义、节、礼等传统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中国的美”。这对外来文化充斥审美和阅读的今天,有着一种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华文化,从浮躁到宁静的“回归”的意义。《中华美德》便是从数不胜数的美德故事中摘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孝敬父母、文明礼貌、诚实守信、正直无私、热爱祖国、立志发奋、友善互助等方面述说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希望故事中的精华能够滋养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