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800000054

第54章 一场荒木经惟与蜷川实花的较量

虽然同为传媒,但杂志和电影很不一样,一个人很少每个月花上几百块买若干本杂志。只会从中选择一本,掏出二十块大洋,然后看个乐呵儿。就二十块,不是买你的就是买我的,所以会有竞刊这一说。不过电影市场可没这么大的竞争力,看最新的电影是个时髦事儿,一个月花上个两三百看几部大片完全正常,所以电影即便是再商业,竞争的火药味也不浓。现在倒是想没事找事,说说张艺谋和冯小刚的较量。

去年的差不多的时间,一部叫作《金陵十三钗》的电影横空出世。今年,轮到了冯小刚和他的《1942》。之所以要把他俩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是因为发现两者有些共同元素,大致如下:一、两者都以战争作为背景,天灾或者人祸。二、两部电影虽然都用了战争当作背景,但都是想从满目疮痍中表现出温暖的人性。三、张和冯都在电影中安排了一个外国人当作救世主。四、两位导演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导演,一个是中国式黑色幽默创始人,一个是视觉色彩混搭小王子。五、两个电影我都在影院看了两遍,当然,是因为我恰好有富余时间。

张艺谋擅长女性题材电影,从早些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到去年的《金陵十三钗》,从当年的巩俐到去年的倪妮,他就是有这个本事,能把一个看上去长得并不国色天香的姑娘大笔一挥地抬举到国内一线佼佼者的位置。你说巩俐或者倪妮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你说她们演技好到无法替代吗?你说她们长得绝对倾国倾城吗?你说她们有些什么特殊的地方别的演员根本替代不了吗?你说除了她们之外,那个角色就再没人能驾驭吗?好像都不是。

冯小刚认为,媳妇儿会演戏,所以可以靠演技去驾驭更多的女性角色,徐帆也确实没给任何人丢脸。她在电影里的角色不够光鲜,但实际上演得个个都声嘶力竭,让人抓心挠肝。但张艺谋像追求影片的美感一样追求自己电影里女星角色的脸要极致好看,这倒也是个办法。就像所有人在看完两部影片之后都会记得十三钗里,玉墨的那瓣红唇那身艳色旗袍和走路晃荡的屁股,却未必都能记下东家太太为了孙子能多喝上一口奶解开死去的儿媳妇的衣裳露出的那只沾满炮灰的干瘪乳房。

冯小刚不一样,他用演员相对固定。基本上一个电影的大梁都是靠这些个人挑起来的,永远是一个冯氏固定班底,加上几个相对新的面孔,凑成了一部戏的全部阵容。在这个问题上,他很少换口味。他用的人就那么几个,他媳妇儿,他哥们儿,他同事,诸如此类。但好就好在即便是换汤不换药,但观众看上去并不讨厌,驾驭角色也不显得牵强。比如我就不能想象,假如要是让葛优演影片里教父张涵予那个角色,我到底会不会在他给死人超度亡灵、高歌一首的时候吐血而亡。

张艺谋比冯小刚更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他并不擅长讲故事,但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抒情高手或者说是个视觉大厨。张艺谋对电影每一个环节的视觉要求都是极致完美的,连死也要死得楚楚动人。他会安排豆蔻惨遭强奸后被一刀刺穿的时候,鲜血飞溅到五色琉璃瓦上也要极致美感,而冯小刚不会,他的处理显得简单粗暴,于是就有了演到栓柱被日本兵的长刀刺穿头颅时,满座的人都同时捂住了双眼。

张艺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影片的美感上,但他并不是一个很会选剧本的人。他用影片每一个场景的极致美艳弥补了故事情节的粗糙,如今回想十三钗整部电影,似乎没有人会想起除了日寇打砸抢杀之外的其他剧情。但冯小刚对剧本的故事内容则相对挑剔,他选择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场景:逃荒。但所有故事和人性的变迁都是发生在这样的一路上。从这一点来看,冯小刚虽然教条,但显得更能专注电影该专注的东西,而张则显得十分像一个美工。

《1942》里,冯小刚把哭戏设计得很奇怪,似乎所有的哭戏都是设计在有人被饿死冻死或者被轰鸣的敌机炸死的一路上,等真的当花枝卖了自己塞给一双儿女祖先牌位时,当东家唯一的孙子最终被自己捂死在怀里时,冯是完全没有用演员一滴眼泪的,倒是有了点儿震撼人心的苍凉。张艺谋的泪点就比冯低,他在十三钗里把哭戏安排在影片高潮部分,演员和观众一起哭,算是共鸣。但问题是:抱头痛哭的结果是哭完就哭完了,永远有人记得花枝和栓柱换棉裤的那一片苍凉的苞米地,而未必能记起玉墨和约翰最后一夜云雨后的离别眼泪。

再说外国人在电影里的作用。张艺谋把教父约翰安排成一个改邪归正的浪子,他从开始的自私到最后的救人于水火,完全实现了一个人性的光辉转变。相比这种圣洁和高调,冯小刚把影片里的白修德安排成一个可怜的孩子,他从一开始就是个记者,他一直想成为一个救世主,他想改变一些人,但最终无能为力。上帝就像没有庇佑神父小安想要庇佑的那些孩子一样,没有给他任何特殊照顾。它更像是你或者我,梦想好像一直都距离我们那么近,但却从不让我们摸它一把。

张艺谋是个地道的文艺青年,从选剧本、选演员、选场景、台词上都可见一斑,所有人都能记得子弹穿破琉璃瓦,玻璃片四下飞溅有如烟火绽放的场面。冯小刚则是个大街上常见的普通青年,想做什么抬手就做,只不过在处理到电影台词的时候会把自己往二逼青年的路子上靠一靠,不过再靠,他的作品里也有明显的冯氏效应,好像卡了戳,某点特质一看就让人知道这是冯小刚作品。这也就是为什么十三钗里会出现年轻女学生们齐唱咏叹调的美丽场景,而《1942》即便再是个灾难片,但中间也会掺杂着惹来满场笑声的人物或者对白。

冯小刚和张艺谋的对比,就像是两位日本摄影师的较量,荒木经惟和蜷川实花。荒木经惟的照片来得真实,刺眼,看上去毫不客气,却气场十足,有一种从始至终没变过的劲头儿在里面。至于蜷川实花,好像看上去更文质彬彬,仿佛让人眼前绽放了一片春天,从此后再见到一点儿疮痍,都算是对内心的考验。相比之下,冯小刚的这部片子可能未必有十三钗那么商业,但在这局的较量中,却用它的简单粗暴,直刺人心。

同类推荐
  • 古诗的艺术魅力

    古诗的艺术魅力

    本书萃选自汉魏至清季的古体诗作品近两百篇,清词丽句,在千古诗史中皆有其流传至今的美学价值。作者的解析凝练雅致,余味无穷,引领读者自行体验古典诗境所特有的美感。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三边情愫

    三边情愫

    本书是革命老区三边的风土人情及作者对三边人民的深切情感的散文集。
  •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感悟母爱:催人泪下的115个篇章

    妈妈,这个称呼太沉重。1986年,冬天。妇产医院的所有医生都在用一种惊愕的目光注视着母亲:没有一个人见到过母亲这样的孕妇——水肿,本不丰满的母亲像只玻璃熊一样坐在病房里,脆弱得如同一只只需轻轻一捅就会炸掉的气球。而她肚子里的那个我也已经九个月大,随时有做凶手的危险。母亲也是一位医生,不用别人多说,她对于自己的情况心知肚明。
  • 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中庸:中国人性格的秘密

    本书揭示了中庸这一中国人性格的秘密,客观地解读了中庸之道,对中庸与中国人的关系、中庸的哲学机理、《周易》、《中庸》、《菜根谭》这些中庸文化元典的哲学关联、儒释道文化风格中的中庸智慧,以及自5000年前的黄帝、伏羲一至于今日的中庸文化源流。
热门推荐
  • 异世女子

    异世女子

    修仙,成神,若世界亦不复从前,修成仙神又有何价值,为了留住想留住的,永生永世亦可弃,我就是异世奇女子……
  • 九州:沉香幻时

    九州:沉香幻时

    九州大陆,中原有五国。金碧之晨国,迷之夜国,霜之枫国,南之元国,棠之戎花国。夜国之谜魅,是沉香公主玉笛声的清冽。晨国之金碧,是太子时雨的一笑春风。《九州:沉香幻时》,九州五国记初章献上。
  • 回走愚生

    回走愚生

    这是一本用”口水”的文字来“杜撰”的平凡琐事的故事会。编故事的人,见识狭隘,笔力有限,外带神经有些错乱,能看下去的,就且看着吧。
  • 重生之初代

    重生之初代

    回到命运选择的起点,年少的李平安能否抓到那些曾经消散在岁月里的人吗?李平安从不觉得他比任何人优秀反而比很多人都差劲。他是再如上世一般,还是跟随心中深处的念头来决定。进退两难的他选择拼命往前大步行去。
  • 末世之次元降临

    末世之次元降临

    末世降临,世道崩坏!存在于各次元中的存在陆续降临现世。丧尸、变异丧尸、舔食者只是初始……东方神话的仙神妖魔;西方元素的天使恶魔;岛国的动漫人物及其传说中号称的八百万神明……一切,为了心中的正义,为了生存!沈月:我只想做个好人……好吧,定一个小目标——称王!
  • 我的魔鬼班长华丽转身

    我的魔鬼班长华丽转身

    一个班长的蜕变之途,从出国移民留学到如今骄傲回国,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人人惊艳,同学们都惊讶她的蜕变,出国回来曾经爱过的人纷纷向她表达爱慕之情,可是她却傲然转身爱上一个不该爱的男人,一个站在巅峰的男人,一段刻苦铭心的感情,许倾沐,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 豪门盛宠:国民老公求抱抱

    豪门盛宠:国民老公求抱抱

    家人欲把她推入地狱,绝望之际,她火速同他领证;未料订婚当日,她重见死在她眼前的初恋,他却唤初恋一声“小叔”;婚后,她得知他有青梅竹马,他亦看出小叔是她的虐心恋人;她心凉如水,离婚协议放在他面前,“去找你的青梅竹马,我们再无瓜葛。”他怒极反笑,“想吃回头草?可惜小叔已经结婚了。”欲决绝离开,却被他反身圈住,嗓音低哑:“不要走。”“老公,你的青梅竹马到底是谁?”终有一天,她忍不住好奇追问。他无奈,戳她脑袋,宠溺依旧:“笨蛋,是你啊。”“欸?我怎么不记得了?”“……今晚好好惩罚你!”她是他的挚爱珍宝,是他的青梅竹马。她忘记的事情他都记得,她喜欢的东西他皆铭记。无论她走多远,他一直都在原地等她。
  • 小白花重生

    小白花重生

    阿络的感情史可以用又潮又简单的两句话来形容。前半段“霸道总裁爱上我”后半段“霸道总裁抛弃我”。重回高一面对前男友的真情告白,阿络只想呵呵。做王后还不如做女王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碧血丹心照千古

    碧血丹心照千古

    在风雨飘摇的南宋,在经济繁荣的中原,外表看着是那么好,可是危险却悄然而至。他一个书香门第的少爷,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有众多佳人的陪伴,他本可以科举后当上一名文官,为国为民。可蒙古崛起了,它要灭掉他的国家。他不得不文武兼修,起兵抗元,如一根擎天玉柱般陡然而立。血染疆场,和他的佳人难分难离。可他依旧和他的战友战斗到最后一刻。他就是状元丞相兼将军,美女佳人来相伴的文天祥。
  • 我的小小鸹

    我的小小鸹

    既是那年少轻狂,也是那宛转悠扬,不仅纵然歌唱,还仿佛身在其旁。我的名字,不是我。我想去寻找,寻找遗去的真实,寻找稚嫩的诺言,寻找那个走失在时间里的你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