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800000003

第3章 北京,北京

2010年12月31日,我来北京的第三个月。那天我拿着同事给的赵传演唱会的门票,下班后换了两趟地铁,一个人去五棵松体育场看演出。我不喜欢这个歌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大约只是不想一个人跨年。也许去现场的大多数人和我一样,整场演唱会中没有尖叫也没有荧光棒。可是当这个又丑又老的男人开口唱“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你劝我要耐心等候/似乎知道我有一颗永不安定的心/容易蠢动”,我一下就哭得像个傻×。那年我二十四岁,生命中第一次哭着跨年。我至今都能记得那时候心里难受的感觉,但我至今都讲不清楚流泪的原因。

2009年6月,我从家乡哈尔滨的某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底,经过入职考试加上父母托关系,我进入某大学附属高中,成为语文组的一名教师,主要教顽皮不羁又家境优越的艺术生,让他们在高考中能进入理想的大学。2010年3月,因为当时还年轻的新浪微博突然加了个“测试版”符号,加上之前同类网站“饭否”被封,网上疯传微博要被和谐。当时我微博粉丝只有一千多,一个姑娘私信我,说我挺喜欢你的,我怕微博挂了以后找不到你,我能把你的语录整理成一个帖子吗?我说行,反正我平时也是自言自语玩儿的,你随便。几天之后的一个中午,我因为下午第一节没有课,破例在午休时间从学校回家吃午饭,打开电脑,第一眼看到的是消息框提示:你有10000个新粉丝,7800条转发,3900条评论。我当时心跳到嗓子眼,说实在的是吓坏了,点开几条评论才清楚了原因:那个留言给我的姑娘整理了我的一百条语录发在当时某个最热门的论坛,于是一夜之间,无数人找来。

我的第一反应是自己会被学校开除,我知道网络时代人肉一个人有多么容易。学校领导如果知道自己的员工突然成了网络红人会是什么表情,学生家长如果知道孩子的语文老师是个口无遮拦的姑娘会是什么态度,这不难想象。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删除了所有我之前发布过的个人照片和带个人明确消息和@周围朋友的微博,我想保护我的学生保护我的家人,起码他们不至于被推到风口浪尖。整个下午,我都在紧张中度过,粉丝数还在不断攀升。之后的三天,我没更新任何一条微博。我没法入眠,我还得上班,但是我可以装死,或者装死狗。

到2010年6月,我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一切似乎没我想象的那么坏。这期间打扰我的只有莫名其妙的评论和连绵不断的私信。两个月后,我收到一条私信,大意是问我愿意给他们写专栏吗?我没回复,第二条私信很快发来,这个人问我,你愿意来北京做杂志编辑吗?我看到他的微博认证是某杂志主编。

因为正值暑假,我有的是时间想事儿,一周之后,我做了最后的决定。一个下午,我带着辞职报告跟校长彻底谈了一次,从学校出来的时候已经彻底告别了自己的教师生涯。回家之后我才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他们先是惊讶,因为在此之前我没跟他们透露一点儿相关消息,他们的讶异很快就变为愤怒,他们知道一份高中教师的工作对于一个生活在哈尔滨的二十三岁姑娘而言,实在是一份旱涝保收的工作。他们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因为一个在网上结识的人的一句话,辞职去千里之外的北京,也不知道没有一点儿编辑经验的我突然跑到北京到底能做点什么。确定我已经辞职之后,他们开始沉默,整个家里陷入一种可怕的死静。十天之后我启程,母亲默默为我收拾了行囊。后来,我妈才告诉我,我做警察的父亲在得知我辞职消息的当天就来了一趟北京,专门跑到我要工作的公司彻彻底底地打听了一通,确定靠谱之后,才默许我离开家。

来北京的第一段日子,我借住在一个朋友的朋友家,只因为她就住在我公司对面,再远点我可能不认识路。我要做的版面是两性与健康,这对于一个之前性生活对象只有大学男朋友一人的姑娘而言实在有点滑稽。不过一切容不得我选择,这对我而言不是安排,是任务。

几个月之后,我已经见过所有之前认识的在北京工作的网友。我依然什么地方也找不到,工作还没转正期间,我那些微薄的工资都用来晚上和朋友吃饭来回打车,带来的之前攒下的工资也基本上花了个精光。总是在别人家叨扰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我用身上的最后一笔钱租了间房,房主是对儿北京的老夫妻,两个人住在破旧到不行的楼里,只住两室中的一间,另一间租给我。坏消息是窗户摇摇欲坠,好消息是距离公司近且价格便宜。

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喝酒,没有一天不在凌晨才回家。我每天都穿着大眼儿的丝袜,蹬着高跟鞋,两只手指夹着一根烟,给自己涂个大红色的嘴唇走在这个城市。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非要这么干,但我只知道,如果当时的我任凭自己的状态压抑下去,我很可能在某个周末被压抑扼杀在那个破旧的小屋里。

没有人瞧不起我,没人给我冷眼,我只是突然觉得自己渺小。虽然我按照之前做教师时候的工资提了薪资要求,可这个数字在北京这个城市中仍显得少到可怜。有时候,我会在下班之后坐在人潮拥挤的国贸地铁口拎着一瓶啤酒看周围的人:他们个个行色匆匆,好像这个城市都需要他;他们好像永远那么忙,好像他们就是这个城市未来的开创者;他们总说“下班了,回家”。可我总是想:这个城市真的是他们的家吗?能让自己睡个觉的地方就是家吗?他们真的需要一个每平方米要支付四万块才能买下来的家吗?我们每个人好像一直都在跑,却总觉得把心和最后一点儿安全感落在了千里之遥的家乡。

我开始强迫自己找个北京的男朋友,我希望这么做能换来内心的安全感。我知道有了他我就再不用到处问路;我知道有了他我也不用住在冬天要盖三床被子才能暖和起来的旧房子里;我知道有了他我能有个关于明天的期许;我知道,有了他也许我就不会让我的孩子跟我一样,不得不面对初到大城市的怅惘。

当我的男朋友第一次带我回家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新楼盘里的气派的大宅门,那是一幢破旧的小楼,电梯里黑咕隆咚,房间里散发着潮湿和发霉的气息,我低下头默默地吃饭的时候,我听到他母亲在厨房里问他:“怎么是个外地姑娘……”

2011年,因为连续喝酒熬夜的不规律生活,我生了一场大病,父母闻讯赶来,给我单独租了一间房子。他们跟我说:“回去吧,回家怎么都比这样强。”我就乐了,我说我来了就不打算走,要是这么走了我之前受的这些就全白费了。我妈开始掉眼泪,她说我知道你过得不好。我说真的,我过得挺好,我要是真过得不好,我都活不到今天。

之后的日子我开始老实地生活,大约是之前过剩的荷尔蒙都被那一场病搞得消失殆尽,再也不需要酒精和彻夜狂欢来消耗它们。我发现日子竟然也能这么顺理成章地过下来,我再也不在意北京户口,我再也不羡慕三环有房,我再也不动辄就长吁短叹,我再也不把自己搞得狼狈不堪。事到如今,除了每个月让自己活得再不拮据之外,我还能掏出一大笔银子补贴父母。当赚钱,买房,买车这些事情一件件地靠自己的本事去完成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些之前以为永远不会过去的东西,竟然就这么简单地过去了。上个月拿钱给我妈的时候,站在一边的我爸沉默了半天,突然冒出一句话:“没想过,你还是翅膀硬了。”

我仍然不建议所有刚拿到大学毕业证的孩子把这个城市作为毕业后就业的首选。我爱过这个城市:我喜欢京腔,我喜欢密布的胡同,我喜欢下午的后海。没错,你可以在这个城市赚到更多钱,这个城市遍地都是机会。但你也要知道,你要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果手里已经端稳了一个饭碗,想要换个更好的饭碗,你可以来这里;不过如果你此时手里并没有一个吃饭的家伙,想来这儿张开手讨口饭吃,你就要清楚,你可能要下跪。

新年开始的时候,身旁的几个朋友先后离开了北京,选择回家乡去工作。走的时候她们跟我说:“当时觉得非来北京不可,现在突然觉得,活着是让自己自在快乐的,这个最重要。”我倒是突然明白了点什么:好吧,这个让我们又爱又恨的城市,我没本事让自己活得更好,但我起码能让自己不死。

同类推荐
  •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品特戏剧中的疾病叙述研究(求索外语学术研究系列)

    作为现实生活的投射,疾病意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后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既是作家诠释世界、表达情感体验的工具,也是人们解读社会风貌及作家创作意识的一条通道。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哈罗德·品特的大多数作品中体现了品特对疾病的理解与体验,他成功地展现了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教等文化状况,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展现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基于此认识,本专著以医学理论作为划分基础,对品特戏剧中的疾病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并运用了精神分析法、叙事学、福柯身体政治、隐喻修辞、戏剧美学等理论,从品特戏剧中疾病对于品特戏剧创作以及剧情本身的推动、对于隐喻意义的传达、对于荒诞戏剧诗学功能的达成等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文集(散文卷)

    肖凤本名赵凤翔,1937年11月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50余年。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十佳老电视艺术家”,2008年被授予“中国新闻教育贡献人物”称号。
  • 白珍珠

    白珍珠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分为“等待第十朵花开”、“忘情塔”、“来生之约”、“等三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而成一个个青少年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吹牛的极致:幽默卷

    作家将雅洁、幽默、生动、豪放、鲜活诸元素熔于一炉而毫无困难,最令人倾心的是他的悲悯之心跃然纸上,令人低回已。本书为原野文库丛书的一种,入选篇章是关于幽默题材风格的散文,读者可在文中读到作者智慧的文字启迪人生、享受美感。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在这个卷帙浩繁的时代,我们推出《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书系,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撇开那些尘嚣的文字垃圾,多读好书,多读精品。
热门推荐
  • 无量大慈教经

    无量大慈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

    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

    《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主要介绍了小型养猪场创办与经营的有关知识。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玉玲星月传

    玉玲星月传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一天,为了封印四大神器青龙刀、朱雀弓、玄武盾、白虎剑叶阳族的四位长老们来到了叶阳祭坛。
  • 传奇之破晓

    传奇之破晓

    这是一个剑气纵横,强者辈出的时代,日照剑阁,西林霸刀,东海气宗,武林三大传奇,江山暗流纷涌.....
  • 推销要懂心理学

    推销要懂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好心态:优秀业务员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好形象:让客户感觉如沐春风的个人形象识人性:了解不同类型客户的性格和心理特征会电话:打电话也能做好买卖的心理技巧会拜访:第一次拜访就获成功的心理技巧等。
  • 爱丽丝:疯狂回归

    爱丽丝:疯狂回归

    大体延续前作,讲述的是爱丽丝(Alice)从“镜中世界”(ThroughtheLooking-Glass)归来之后的经历。年代背景是距原作10年之后,19世纪末整个都笼罩在一种灰暗的氛围之中的伦敦。而仙境中的景致完全相反,充斥着鲜艳丰富的魔幻色彩,她将穿梭在六个设计风格与呈现方式迥异的独特地区,该作为恐怖奇幻风格,剧情设为距初代10年之后,玩家将扮演一名精神病患者爱丽丝,在真实世界和她幻想中的奇幻世界穿梭并与各种古怪的敌人战斗,爱丽丝的使命就是找出她家人遇难的真正原因。
  • 邪帝的绝宠:倾城狂后

    邪帝的绝宠:倾城狂后

    一朝穿越,原本楚沫琳只想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主角光环,可谁知,她竟成了一个女将军!原本安慰的生活被破坏,被迫带兵打仗,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她不小心惹了腹黑邪帝!没关系,去打仗还好,见不到那个昏君!于是,楚沫琳高高兴兴地带兵打仗去了,可是……刚出发的第一天,就传闻,女将军和皇上睡在一起!(这是宠文!宠文!宠文!宠到无边际!)此书乃《邪王的独宠:爱妃,乖一点》的前传!若想看后传,请搜《邪王的独宠:爱妃,乖一点》
  • 尊主:本君不是好惹的

    尊主:本君不是好惹的

    他是九界府尊主,残暴无情;她是幽冥府君上,冷艳腹黑。“九界尊主,本君可不是好惹的!”她冷笑“是吗?本尊...偏偏就惹了!”他低笑“真当本君是吃素的?”“本尊不是素的”他搂住她“......”
  • 晨曦微晓

    晨曦微晓

    在她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个人心中,她都如同她的名字“晨曦”一般,穿破黑暗,为他们黑暗孤寂的心带来光明,带来晨曦破晓时的感动与温暖。他们都想要她幸福,想要她的笑容永远绽放。然而,在爱的名义下,他们却带给她一次又一次不堪承受的不幸和伤痛;在被爱的光环中,她对他们的信任换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欺骗和隐瞒。面对这些,她伤心过也失望过,不甘过也绝望过,甚至与死神擦肩而过过,但彷徨过后,她总能像穿破黑暗的晨曦般重新光亮自己,温暖他人,只因她勇于面对,只因她心地善良……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