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1500000037

第37章 家族色彩淡化与未来(2)

总之,整个20世纪50年代对摩根公司来说,都是一段灰头土脸、威风不再的岁月。它给人的印象就如同一个老迈不堪的贵族,一方面小心翼翼地恪守着传统,尽量不与那些平民银行发生交集;另一方面又沉浸在昔日的荣光中不愿醒来,珍视自我形象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曾经贵族中的贵族,如今真正是逐渐没落了……

■ 风骨犹存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任何公司来说,优胜劣汰是必然的结果。而很多公司为了增强竞争力,或者是扩大规模,都会选择吞并其他的同行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银行合并浪潮可谓是席卷华尔街。事实上,摩根公司的没落,并不是个例,而是代表了故步自封的绅士银行的整体命运。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绅士银行,在新时代中恪守陈规陋习,不愿意与时俱进,于是被很多新兴银行所超越。虽然这些银行之前名气与实力并不大,但在新时代中,顺应了时代潮流,经过不断改革与发展后,实力的确不容小觑。

然而,这些银行不管实力如何强大,但终究是没什么名气,同绅士银行相比,他们缺的就是一块“金字招牌”。因此,经过深思熟虑,这些名气不大,但实力强大的银行开始把目光瞄准了那些丧失生气但仍有声名的金融贵族,毫无疑问,其实他们就是想兼并这些贵族银行。因为银行家们意识到只有通过合并才能真正与大客户平起平坐、平等对话。

这场合并浪潮来势凶猛,其中汉诺威银行与制造商信托银行合二为一;化学银行收购了纽约信托银行;即使曾经是摩根时代“三巨头”之一的纽约第一国民银行也难逃劫难,因其和摩根公司一样,不肯降低身价拉拢客户,于是最终在山穷水尽时被国民城市银行所接管。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在这样一场合并浪潮中,仅仅在纽约,就有1/3的银行消失了,而规模更大的银行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那么,摩根公司有没有被卷入这场合并浪潮中呢?答案是肯定的,摩根公司已不复往日,自然也有银行把主意打到了摩根身上,其中实力雄厚、野心勃勃的大通银行便是代表。大通银行是新兴银行中的佼佼者,在规模上已跻身纽约银行前三甲,然而,它并没有满足,而是希冀通过合并,从而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由于华尔街23号与大通银行的大楼相连,因此,大通银行对摩根公司的发展十分关注,眼看摩根公司越来越衰弱,但其声名却仍旧是不可逾越的金字招牌,于是就开始动了合并摩根公司的念头。

最终,大通银行满怀期待地向摩根公司表达了合并意向。对于这一提议,摩根公司显然不能接受,不过它也十分矛盾。因为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摩根公司渐渐没落,若是还想恢复往日荣光,似乎除了合并之外并没有其他更好的良策。但是,摩根公司的合伙人均表示反对合并,他们希望能一直保持公司文化的纯正性,若是以其目前的实力与大通公司合并,那么合并之后必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恐怕是连“摩根”这块金字招牌都会成为历史,这样的结果显然是摩根公司不愿意也不能接受的。

因此,大通银行的这一合并计划最终受挫。不过,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大通银行虽然在摩根公司这里碰了一鼻子灰,却也转而顺利接管了曼哈顿公司银行,然后一起组建了大通曼哈顿公司。同时,由于当时纽约盛行起了大公司总部外迁的风气,于是大通曼哈顿公司也紧跟潮流,很快在华尔街之外的一个街区建造了一栋大通曼哈顿大楼,外观十分有气魄。新办公大楼建成之后,大通曼哈顿银行随即决定搬过去。不过,在搬走之前,还有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大通曼哈顿银行决定把现今人去楼空的公司大厦卖掉,而最理想的接手者无疑是与之相毗邻的摩根公司。

一天,房地产商威廉·泽肯多夫代表大通银行与J.P.摩根公司谈判,摩根公司董事长亨利·亚历山大接待了他。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摩根公司对此提议并不太感兴趣,因此,亨利·亚历山大开门见山并自我感觉良好地直接拒绝道:“我们不是房地产商,我们已经有了街角这一小块漂亮的地盘,我们在金融界的作用是不同寻常的;我们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有很强的实力和影响力,有关系网,而且我们不想扩大,不需要这块地方。”总之,亨利·亚历山大言语之间仍然透露着强烈的骄傲和自信。

不过,面对亨利·亚历山大如此直白的拒绝,泽肯多夫并没有泄气,而是依旧苦口婆心地劝道:“照目前情况看,总有一天你会与另一家银行合并,而且最有可能是一家大银行。到了那个时候,这点财产实际上就相当于是新娘的嫁妆,它可以使你们与合伙人达成一项更好的交易。”且不管泽肯多夫的这一说法是否正确,总之就是当亨利·亚历山大听到这一段话后,瞬间就变了脸色,仿佛受到了极大侮辱似的,言辞激烈地反驳道:“摩根永远也不与人合并。”谈话到了这里,似乎已经没有继续谈下去的必要,最终,泽肯多夫只得作罢,不得不讪讪地说道:“好吧,这只是我的预测。”

本来这件事情到了这里应该是告一段落了,不出意外的话,也许已经可以画上句号了。然而,世事无常,这件事情到后来还真的有了下文。因为没过多久,亨利·亚历山大对此事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大转变,经过一番考虑,最终还是决定接受与其相毗邻的大厦,这样一来,华尔街23号和宽街15号就连成了一片,摩根公司的规模扩大了不少。

然而,虽然亨利·亚历山大在这件事情上妥协了,但在合并一事上却一直都没有妥协。尽管如今的摩根公司不管是声名还是实力都大不如从前,可合伙人在心理上却仍然保持着优越感,依旧觉得自己是个贵族。关于银行合并这一现象,摩根公司董事长亨利·亚历山大曾这样说道:“有的合并是不错,尽管我不否认在这儿也会发生这样的好事,但我们不想合并。我们干得很不错,谢谢你们,我们要坚持到最后。我们并不急于合并。”其实摩根公司这样的坚持也不难理解,对于摩根公司来说,显然更希望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并通过努力使得摩根公司有一天能恢复昔日的辉煌。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在不久后,口口声声声称坚决不合并的摩根公司却完成了一笔惊天合并,而泽肯多夫的预测也成了真。

■ 蛇吞象,东山再起 ■

一艘大船能否航行得更远,关键就在于掌舵者是否出色。虽然摩根公司的境况越来越不乐观,不过足够幸运的是,在摩根公司这段最黯淡、最艰难的岁月中,恰逢遇上了一位卓尔不群、十分有魄力的掌舵者亨利·亚历山大。这是一位富有智慧和才华的银行家,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摩根公司逐渐渡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甚至俨然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亨利·亚历山大是位非常出色的银行家,在纽约华尔街向来享有盛名。多年的商场生涯,使得他深谙斡旋博弈之术,非常懂得张扬与隐忍的平衡技巧,这在财大气粗的华尔街并不多见。当然,他的这些优点也给摩根公司带来了很多利益,例如,在他的斡旋下,以十分优惠的价格拿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旧楼;同时,在他的努力下,摩根公司与白宫的关系也得以缓和。事实上,亨利·亚历山大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虽然口口声声声称不与其他银行合并,但在私底下却在精心策划一场惊人合并大案。

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距离的,即使摩根公司对合并一事非常排斥,但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选择这条路。只是就算是合并,摩根公司也要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公司为合并对象。之所以拒绝大通银行的合并请求,主要还是因为大通银行的财力雄厚,而且与摩根公司的经营模式和风格相去甚远,因此,并不是特别好的合作对象。相比之下,反倒是位于纽约百老汇大街140号的担保信托公司比较合适,因为这家公司不仅实力不错,而且和摩根公司也比较志同道合,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其实这家担保信托公司和摩根公司也渊源颇深。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两者就是行业之间的盟友,摩根公司曾帮助担保信托公司进行了一系列合并,并最终顺利将其打造成了当时美国最大的信托公司,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谓十分深厚。同时,这么多年以来,摩根公司的合伙人也一直在该公司担任着董事一职,甚至摩根公司的托马斯·拉蒙特还担任过其执行委员会的主席。也正因如此,担保信托公司才与摩根公司有诸多的共同点,可以说,两者之间有着历史的传承性和天然的接近性。

当然,两者之间除了共同点外,也存在着差异。其区别就在于担保信托公司比摩根公司要开明得多,它不像摩根公司那么顽固、那么守旧,而是在不放弃传统的同时,也不排斥新兴的行业游戏规则。正是由于担保信托公司的开明及灵活应变,才使得它在新时代、新环境中得以更快、更好的发展。其中它最令人艳羡的就是批发业务。在这一领域,它拥有着众多优质客户资源。毫不夸张地说,美国排名前100名的大公司几乎都是担保信托公司的客户,可谓行业内的个中翘楚。

但是,对于担保信托公司来说,还有一件事却不是那么尽如人意,那便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并不是那么受欢迎。这位董事长名叫卢瑟·克利夫兰,此人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派银行家,具有很强的权力欲望,喜欢玩弄权术,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独裁者面孔,试图以个人意愿操控整个公司。然而,这位董事长的能力却很平庸,根本不足以担当此重任,于是,造成的结果就是注重个人权威多于公司利益,在整个公司中并不得民心。不仅如此,卢瑟·克利夫兰的不良形象还对公司的担保业务产生了影响,因此,担保信托公司的董事们一直以来对董事长都颇有怨言,而这种不满也最终在1958年爆发。

事情是这样的,到1958年的时候,担保信托公司的全体员工对卢瑟·克利夫兰的不满达到了一个高峰,于是他们计划在华尔街寻找一家比较靠得住的银行,然后希望借助公司合并将克利夫兰赶出去。这个时候,正值华尔街银行合并浪潮之际,物色一家怎样的银行作为其合作伙伴成为了重中之重。其实这个选择对于担保信托公司来说,早已经有了理想对象,那便是摩根公司是最佳选择。的确,摩根公司在担保信托公司员工的心目中,一直都有着无比高大的形象,甚至即使是最普通的一名小职员,也认为摩根公司最为合适,这名小职员这样说道:“我们曾认为摩根公司是一家不错的银行,只是由于它的贷款限额,在参与大笔贷款时,只能占一小部分,正因如此,摩根公司对此非常担心,而我们担保信托公司则可以弥补它的这一缺憾!”

于是,担保信托公司的董事们开始频繁拜访摩根公司,那么,摩根公司的态度会如何呢?会一口回绝吗?要知道,摩根公司的董事长亨利·亚历山大不久前才曾经信誓旦旦地说道:“摩根公司永远不与人合并。”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对于这桩送上门来的交易,亨利·亚历山大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毫不留余地轻易拒绝。

因为这是一个很具有商业头脑的领导者,他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摩根公司与其合并其实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首先,两家公司在气质上比较接近,有很多历史渊源;其次,担保信托公司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因为担保信托公司在公共事业和铁路方面实力不俗,拥有不少大公司大客户,比如美国运通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及国际商用电器公司;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两家公司合并,的确还可以优势互补,譬如美国钢铁公司是摩根公司的大客户,而伯利恒钢铁公司则在担保信托公司拥有账户。同样,摩根公司在西欧和美国西部声名斐然,而东欧和美国西南部则是担保信托公司的根据地。正是出于以上这些因素的考虑,使得亨利·亚历山大最终对两家公司的合并动了心。

然而,虽然两家公司都有了合并意向,但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方面,担保信托公司要求在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中占据主导地位,最好在公司名称上体现为担保—摩根之类的;另一方面,摩根公司董事长亨利·亚历山大当然不能接受。不过,这件事情很快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担保信托公司对其董事长克利夫兰实在是忍无可忍。为了将这位失去人心、令人讨厌的董事长给赶出公司,担保信托公司最终不得不首先做出了让步妥协。1958年12月,两家公司共同宣布进入合并流程。4个月后,摩根担保银行正式成立,新公司地址就在纽约百老汇大街140号。

从公司名称上就能发现,在合并之后的新公司中,摩根公司占据着领导地位。而新公司的董事长自然是非亨利·亚历山大莫属。不仅如此,两位副董事长也是由摩根公司的高层担任,而担保信托公司则只有一名董事保住了地位。如果要问那位不得人心的卢瑟·克利夫兰董事长去了哪里?他自然是悻悻地离开了。自此,摩根公司彻底完成了合并。在这次合并中,摩根公司与一家四倍于己的公司合并,并且最终掌握了主导权,可谓是一次名副其实的“蛇吞象”。此消息一经传出,华尔街一片哗然,人们已隐隐感觉到,摩根公司东山再起的脚步似乎已经无法阻挡了。

■ 重整旗鼓,再创辉煌 ■

同类推荐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世纪行吟:夏衍传

    世纪行吟:夏衍传

    本书详细真实地记载现代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的生平活动、思想发展、学术成就、社会交往,并注意叙述传主生活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学术思潮、师承传习、历史影响等。
  • 安徒生

    安徒生

    在世界文学史上,安徒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童话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要用童话来争取新的一代的伟大作家。正因为安徒生能把童话意义提到这样的高度,所以他才能远远超出以往童话作家们那种只是收集、整理和加工民间故事的做法,独立地“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使其童话创作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还是从题材的广泛、影响的巨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起来翻阅《安徒生》吧!
  • 刘秀传

    刘秀传

    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新莽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在家乡乘势起兵,血染疆场后于河北登基称帝,为表刘氏重兴之意,仍以“汉”为其国号,史称“东汉”。本书从史实出发,将刘秀的功绩、情感用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表达出来,令人耳目一新。
热门推荐
  • 敛财王妃:腹黑儿子极品娘

    敛财王妃:腹黑儿子极品娘

    一朝重生,她竟然成了王妃。更关键的是还有了身孕。实在可恨!她诸葛清卿还没跟那个劈腿的贱男人报仇算账,怎么就变成另一个贱男人的老婆了!!!不生也没办法,哇卡卡卡卡真是天助我也!想不到我诸葛清卿是天才,生出来的儿子更是天才。儿子!别怕,有娘保护你,看娘如何带你发财致富,驰骋江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阳光也害怕孤单

    阳光也害怕孤单

    本书为作者的小说集。全书收录文章均在《美文》《疯狂阅读》《青春美文》《疯狂作文》《新课程报语文导刊》《做人与处世》《时代青年哲思》《延河》《散文诗》《台湾新闻报》《草原》《少年时代》等报刊发表过。其中包括《蒲公英的成长》《被风吹散》《夜阑人静》《被火车带走的孩子》,以及《原来阳光也害怕孤单》等文章。
  • 废材嫡女:邪王的逆天宠妃

    废材嫡女:邪王的逆天宠妃

    她本尊贵之人,却因废材之名被亲姐姐和未婚夫无情杀害。再睁开眼,绝代风华代替了胆小懦弱。敢来害她?我玩死你!休了她还要再娶?抱歉,好马不吃回头草!敢骂她废材?看她如何走上世界巅峰!美男?她有!宝物?在手!天下美男无不仰慕她,天下美女无不嫉妒她。但是,天下美男无数瓢,她只取一瓢嫁!且看她如何携他之手笑傲九霄,狂傲天下……【小片段】“娘子,为夫已经洗白白在床上等你了。”某女收到了一只白鸽,上面挂着某男欠揍的字体。“嗯。”某女只回了某男一个字。某男心满意足的等待,却见……
  • 初中and高中

    初中and高中

    本书讲述了“我”和他初中and高中的故事。
  • 萌妃来袭:王爷请接招

    萌妃来袭:王爷请接招

    纳尼!大家都穿越,凭什么陶夭夭就变成个小屁孩。大家的王爷都那么帅,凭什么陶夭夭家的王爷就是个小胖子!是可忍,她陶夭夭不能忍。好吧,陶夭夭只是抱怨抱怨,忍不忍的最后还是得忍。小胖子一脸坏笑,“小夭夭,既然来了,就别想走,乖乖留下来做我的王妃吧!”
  • 妖孽横行:追男十八招

    妖孽横行:追男十八招

    她是朝阳国(女尊男卑)的世女一梦惊醒竟成了一个侍女?吃喝玩乐了十八载!如今竟让她看别人的脸色不说还时刻提心吊胆以免掉脑袋!她要回去!这里的男人太凶,动不动就是剜人眼睛打人板子!一点都没自家夫郎温顺!什,什么???这,这里竟然是男尊女卑的国家!她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 末世妖瞳

    末世妖瞳

    一个无法修炼的废物,偶然觉醒自身天赋,得老者相助,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修肉身,炼精神,夺造化。救挚爱,寻亲人,命运多坎坷。不知不觉末世再度降临,看他如何力挽狂澜,不再重蹈当年的覆辙。大战一触即发。“天要我亡,我偏逆天而行,来吧,炼狱一族!与我一战!不死不休!”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绝世雨浩

    绝世雨浩

    再续绝世前缘,无敌雨浩,斗罗乾坤,神界大难
  • 吾族为皇

    吾族为皇

    “龙腾大帝荣耀的一生,有太多偶然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有两样东西,是其他帝王所不具备,甚至无法理解的,它们一个叫八极,一个叫兵法......”出自《东陆大帝史,龙腾大帝篇,卷三帝王品质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