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1500000011

第11章 假如上帝要融资,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1)

摩根财团在世界金融舞台上一直叱咤风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然而,它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迫不得已之下,摩根财团曾被拆分,而摩根士丹利便是被拆分出去的一脉。但是,即使摩根财团被拆分了,即使摩根士丹利刚刚诞生时很弱小,可它还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登上了美国投资银行巅峰的宝座,从而实现了它的宣言:假如上帝要融资,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 迫不得已的分家 ■

摩根财团为什么要分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听一听一位共和党前主席说过的话:“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公司可以像摩根银行一样,对金融、工业、铁路、信贷等领域具有强大的控制权。”这句话道出了摩根财团的强大。

摩根公司究竟有多强大?那要先看看摩根公司究竟有多大规模。乔治·皮博迪在1838年创办公司,后由摩根家族继承,这是老一代的摩根财团,但它在当时就已经是规模很大的金融联合机构了。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前,华尔街23号就被人们称为“金融帝国”和外国前哨办事处的总部。人们口中所说的摩根财团不仅是指纽约的J.P.摩根公司,更指的是摩根公司的所有合伙人及由这些合伙人结成的一张无形的大网。这张大网里网罗了美国各个经济领域的领导者,这些人足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

摩根财团的强大首先对美国工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力简直令人惊恐。

19世纪,美国铁路业和重工业兴起,铁路公司的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且需要源源不断地投入,单靠一个企业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资金需求。当时,铁路业刚刚兴起,还处于无序状态,同行之间在价格及其他方面互相倾轧,相互之间产生很多利益分歧和矛盾,但没有一个工商组织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时候银行家就出面了。他们常常作为中立方对发生矛盾的两个企业进行干预或协调,特别是在银行家本来就和两家企业都有业务关系时,更是自然而然成为两家公司的协调人。这就是那时银行和企业的独特的关系。

这独特的“银企关系”使摩根财团既拥有这些铁路公司股票和债券的销售权,又是铁路公司的仲裁者,同时也是铁路公司破产后的重组者。摩根财团通过资金渗透、资金遏制以及令人炫目的操控手法,几乎完全控制了铁路业,纽约中央铁路就是这样成为摩根铁路的。很快,摩根财团又用同样的手法控制了其他众多的铁路公司。成为铁路托拉斯以后,摩根又逐渐向工业托拉斯转移,渐渐控制了美国的制糖、制铅、威士忌、厚玻璃板、金属钉、冶金和煤炭等行业,摩根因此被称为“美国的老板”。

摩根财团对工业企业的控制令人惊恐,对金融领域的影响力同样巨大。那时的美国政府没有什么金融力量,在发生金融动荡时,政府不得不依靠摩根这样的私人银行去抑制金融动荡。摩根银行就多次代替政府发挥它“中央政府”的作用。

19世纪末,美国众多银行倒闭、铁路公司破产,美国的黄金储备疯狂下跌,美国政府即将出现支付困难。在关键时刻,摩根银行决定与罗斯柴尔德银行联手筹集350万盎司的黄金,这个消息刚刚透露出去还未真正实施时,美国的金融市场就迅速恢复了平静。接着,摩根财团又建立了一个全球银团计划。这些本来应该由国家中央银行发挥的作用已经完全被摩根银行代替。

1907年,在又一次金融恐慌中,摩根财团再次出手,挽救了纽约市和证券交易所,再次发挥了相当于美国中央银行的作用。但这次的恐慌终于让美国政府认识到,国家金融体制存在致命缺陷,这种缺陷使美国每隔十年就要发生一次金融危机,这几乎成了美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更严重的后果是,像摩根财团这样强大的货币托拉斯在帮助美国政府渡过金融危机的同时大肆敛财。

因此,这次恐慌过后,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都认为,必须进行银行业改革,成立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体系。1913年12月,威尔逊总统签署了《联邦储备法案》,成立了美国中央银行。可惜,中央银行不但没有削减摩根银行的权力,反而加大了摩根银行的权力。因为联邦储备体系由私营储备银行和联邦储备委员会共同组成,摩根银行用种种办法与纽约的联邦储备银行结成了同盟,在此后长达20年的时间里,摩根银行仍然凭此控制着美国的金融市场。

美国的银行新政并没有打击到摩根银行,那究竟是什么最终让摩根财团分家的呢?其真正的原因还是华尔街的那些银行家们的欺骗和贪婪以及他们之间肮脏的交易。

华尔街上的银行家采用的是混业经营方式,也就是说既从事贷款也接受存款,同时也从事证券买卖,这种经营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方便这些银行作弊,比如他们将坏贷款重新包装成债券,然后再推销给投资者。1929年,这些骗局被揭穿,人们对华尔街这些银行家的欺骗伎俩异常愤怒,民众纷纷上街游行:“拆散这些欺骗投资者的银行!”

摩根财团号称正牌的金融财团,但并非没有见不得人的勾当。摩根财团每次只要销售大宗的债券或股票,根本不需要零售,而是直接将销售业务批发给货币托拉斯。而在批发给货币托拉斯之前,它会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某些人。这些人都是谁呢?当然都是摩根财团关系网中的重要人物,包括政界、商界和银行界的显贵、巨头以及其他行业的精英们,甚至还有战争英雄。事实上,表面上说是卖,实际上根本就是“送”,而且这种“送”带有明显的贿赂性质。因为这些人持有这些公开发行前的原始股,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但潜在收益却非常大。

1929年,摩根财团馈赠股票的“优惠客户”名单被揭露并公布,一时间,公众如梦初醒,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包括摩根财团的名誉几乎扫地。此外,摩根财团参与的50多个非法的股票联营基金也被一一揭露。

摩根财团的过于强大和这一系列的投机行为使美国政府不得不痛下决心,一定要拆分摩根财团。1933年,摩根财团丑闻调查结果公布。在强大的事实面前,罗斯福政府不得不采取行动。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总统在“分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提案”上签字。这一条款明确规定,私人银行只能经营存款和证券两种业务之一。这一提案把摩根财团打得晕头转向,因为摩根银行正是这两种业务同时并存的银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无疑是针对摩根财团而来,非要将摩根财团置于死地不可。

这一法案有一个宽限期,摩根财团以为这次会像以前一样,法案能在宽限期结束前被推翻,但这次,它的这一希望变成了深深的失望。一直到宽限期结束,《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都没有被推翻,更没有被修改。同时,摩根财团提出了一个修正案——恢复存款银行从事有限的证券业务,并希望这个修正案能获得政府的通过。但罗斯福总统又给了摩根财团最后致命的一击——否决了这项修正案。

这时,摩根财团彻底知道希望破灭了,摩根财团必将被拆分,这个命运已经无法改变。摩根财团被称为“美国无形的政府”,但它毕竟不是真正的政府,当政府真要和它作对的时候,它也只能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1935年9月5日,摩根财团很不情愿地迎来了分家的时刻。摩根财团不想分家,但是,却不得不这么做。

■ 含着金汤匙而生 ■

1935年9月5日这一天,或许对一般人来说是很普通的一天,但对华尔街来说,这一天却非同寻常。因为当天下午4点,摩根财团宣布正式分家,被一分为三,同时也宣告了摩根士丹利的诞生。摩根士丹利作为从摩根财团分离出来的嫡系,自诞生这刻起,便吸引了华尔街银行家们复杂的目光。一方面,这些银行家们出于同行的情谊及摩根财团的威望,要对新生的摩根士丹利表达祝福;另一方面,这些银行家们非常清楚,一旦让摩根士丹利成长起来,它可能会再次成为华尔街的金融掌舵者。当然,不管他们怎样想,摩根士丹利还是在人们的注目中开业了。

让我们把镜头定格在华尔街和宽街相交的拐角处,这个地方便是摩根财团的核心办公地——华尔街23号,同时它也是美国金融界最著名的地方。正因如此,这块土地的价值已经上升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可是,要知道,当年托尼·德雷克塞尔买下这块地皮时,每平方英尺的价格仅仅只有349美元,但到了2007年房价泡沫顶峰的时候,这块土地的价格已经被炒成了天价。其实,正因为这块地皮昂贵,才能显出摩根财团的尊贵地位;同样的道理,正因为摩根财团的办公楼在这里,所以这里的地皮才会格外昂贵。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总之,1935年9月5日的这一天,摩根财团的三位资深合伙人拉蒙特、惠特尼和斯坦利,站在华尔街23号狭长屋子尽头的壁炉边,向20多名闻讯而至的记者宣布摩根财团正式分家。看来“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这句话,真的是真理,强大如摩根财团竟也有分裂的一天。

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安排,也或许是纯属巧合,如果你对华尔街23号这座楼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这座楼里有两个独特的入口,分别面对着拿骚街的财政部分支机构大楼和华尔街的证券交易所。所谓“无巧不成书”,这两个入口所对应的政府机构,似乎从建成之时就隐喻着摩根财团当年融合在一起的存贷款与证券业务,迟早要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面临被分拆的命运。当然,就像前面所说,这也可能就是巧合而已。

事实上,摩根财团此次分离只是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分离出去的摩根士丹利也不过是摩根财团主干上的一个分支,主管摩根财团的证券业务。同摩根财团这个豪华大船相比,摩根士丹利也只能称为小木筏。因为摩根财团当时分家之时,一共有400多名员工,但最终却只有20人愿意加盟到新成立的摩根士丹利。新公司中,一共只有3位来自摩根财团的合伙人——哈罗德·斯坦利、小摩根的儿子哈里和威廉·尤因。此外,新公司还有两位德雷克塞尔的合伙人——佩里·霍尔和爱德华·约克。

但是,千万不要因为摩根士丹利的人少、规模小就小瞧它。事实上,摩根士丹利开张当日便创造了奇迹,并至今还留存在华尔街的商业档案中。1935年9月16日,作为美国商业史上一个最与众不同的开业日,摩根士丹利正式在华尔街2号开业。为什么说摩根士丹利的开业与众不同呢?这是因为在它开业当天,公司办公室里摆满了一排又一排的漂亮花束,把整个办公室都装扮成了花房。这些花当然不是摩根士丹利自己买来的,而几乎全部都是华尔街的同僚及摩根士丹利的竞争者送来的。总之,摩根士丹利这位“投资银行绅士”就这样在花团的簇拥下诞生了。

然而,相比于同行的热情和重视,摩根士丹利自己则显得相当“淡定”,既没有隆重奢华的开业仪式,也没有紧张喜庆的气氛,根本就看不出有任何开业的样子,而更像是一家老字号公司又一个星期的开始。但是,不管摩根士丹利的开业如何“寒酸”,行事如何低调,这一天仍然是开启美国私人投资银行时代的重要标志。除此以外,摩根士丹利就像一个含着金汤匙而生的贵族,自开业当日,所要面对的就是不断纷至沓来、应接不暇的业务。甚至有传言说,由于摩根士丹利开业第一周前来谈业务的公司实在太多,以至于当一家公用设施公司的董事长来谈融资一事时,哈罗德·斯坦利直接说道:“让他下星期再来吧。”由此可见,摩根士丹利的门槛有多高,并不是人人都能有和它合作的机会。

其实摩根士丹利这样地红火也不难理解,因为,虽然摩根士丹利从摩根财团分离出来了,但在人们的眼中,它仍然与摩根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者干脆就像是摩根分行的办公室。事实也证明,分拆后的两家新公司可谓血脉相连,它们在业务上常常相互配合、彼此照应。例如,摩根士丹利的证券支付与交接就是在华尔街23号进行的;而J.P.摩根公司则把一些客户介绍给摩根士丹利。此外,在某些商业交易中,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公司则相互合作。

人们都知道,摩根财团的分家是迫不得已,而自它分家那天起,或许就有以后再重新合并的打算。因此,不管是在心理距离上还是在实际距离上,两家新公司的联系都相当紧密,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办公地离华尔街23号仅有约100码之遥。此外,摩根士丹利自诞生起,就承袭了摩根财团高贵的“蓝血”血统。不仅办公室的装潢让人想起其与生俱来的贵族血统,并且布置风格也一如华尔街23号。而在摩根士丹利最初的700万美元无投票权优先股的启动股本金中,J.P.摩根及其合伙人便拥有其中的660万美元。同时,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几位领头人,也都是典型的摩根式人物:哈罗德·斯坦利是摩根士丹利的总裁和资深活动家,作为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工程师和热水瓶发明者的儿子,他拥有很纯正的摩根血统;哈里·摩根则是摩根血统的实际继承人,他在摩根士丹利的主要工作是维护传统,而不是日常事务性工作。

同类推荐
  •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从纨绔子弟到铁血宰相,他狡猾诓骗欧洲20余载;他凭借铁血暴力三次战争一统德国,震荡欧洲格局;他独裁守旧,镇压工人运动,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他骄傲、自负,不分敌友,却是德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戚继光传

    戚继光传

    本书反映了戚继光从战争准备到战争实施,或说从军队建设到战争指导,对古代军事思想都有发展,而尤以对军队建设思想发展更突出。
  • 旧闻新知张爱玲

    旧闻新知张爱玲

    本书第一部分是对20世纪40年代上海小报中有关张爱玲内容的爬梳、搜集、整理,有文章80多篇,涉及张爱玲的爱好、趣味、性格等方方面面。这些文章大多不是对张爱玲作品的赏鉴、批评和研究,而是以报纸媒体的立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对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好恶以及他人捕风捉影的言谈进行议论,展现出市民社会视野中的张爱玲形象。本书第二部分主要是对近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张爱玲研究界的研究状况作一梳理、归纳和考辨、分析,并以综述的方式对张爱玲研究中的分歧、论争进行总结。本书第三部分是张爱玲的年谱简编。张爱玲的年谱编纂一直有人在做,但是一般还显简略。
  • 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迪斯尼(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迪斯尼1901年12月5日在美国的芝加哥出生,他的名字随着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问世开始誉满世界。
热门推荐
  • 进化游戏

    进化游戏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在人类受益的同时,有没有注意到这其中的弊端?千年前的遗迹,又隐藏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仅仅只是当时的人对无法解释的事情产生的联想,还是真的存在于这世间?一场足以改变人类未来的阴谋,让他来到了一个陌生并且诡异的世界。行远自迩,他将如何死里逃生?而他,身处世界之外,抽丝剥茧,只为疑云后的真相!离奇的失踪事件,神奇的怪异能力,难以揣摩的复杂人性,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进化游戏!
  • 余光都是你

    余光都是你

    这里记叙着他与她的故事……却是她心底里的故事,她青春的日记.(这都是小编从不同的人那里搜集到的哦,想记录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所以都用她和他代替名称。)
  • 神级天才在都市

    神级天才在都市

    天才?不!在天才眼中,他就是神!出身平凡,神一样的天资,让他注定此生不凡!全市杰出青年,校花仰视的学长,武林江湖的终结者……且看他如何当霸道男神,成就神级天才之名,让万千芳华倾心,而只愿得一人心!
  • 极限武尊

    极限武尊

    背负着血海深仇,秦岩依靠着一尊黑塔和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步的走向武道极限。出生寒门不可怕,只要永不放弃,终究会有一线希望。
  • 星魔之门

    星魔之门

    天降神雷,九州震撼,星道回途,魔道云涌,弹指挥间亿万星辰破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是星道更胜一筹,还是魔道更高一丈!一切只不过是过眼云烟!星道、魔道,与我何干!作者扣扣:2899621089
  • 当代中国简明教程

    当代中国简明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当代中国历史定位、当代中国经济状况、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当代中国社会进步。
  • 溺宠高冷王妃腹黑王爷惹不起

    溺宠高冷王妃腹黑王爷惹不起

    ”唔一一”某女控诉道,说好的一次的!某男笑笑说,娘子,你相公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除了在床上的时候。禽兽!某女大喊道。看来娘子还有气力呀?那我们再来一次吧。不要一一某女喊道。可是却没有办法阻止某男的动作。
  • 第一女仵作

    第一女仵作

    法医罗婕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到将军府,成了将军小女儿江文殊。江文殊为了躲避政治婚姻遇到了行侠仗义的侠客苏墨,两人携手破案暗生情愫。
  • 首席宠妻:执手一生

    首席宠妻:执手一生

    【宠文、一对一、无误会、无小三】若以晴从来没想过,在生命还没有终结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他。他给她的温暖,给她的怀抱,让她逐渐的离不开他。他从未放弃她。宠她,爱她,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有些一瞬,便会念念不忘;而有些念念不忘,却是一瞬。他很庆幸,只是一瞬,却让他与她执手一生。
  • 穿越花千骨之幽雪

    穿越花千骨之幽雪

    因为看了一本书而穿越到了里面,还当了白子画师祖的徒弟。当花千骨爱上白子画而白子画却"爱”上他人时会发生什么呢?《穿越花千骨之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