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9100000006

第6章 正道章最有效的人生韬略是“守正”(1)

一提到“韬略”,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出奇制胜”。是的,“出奇制胜”是兵家津津乐道的战场秘籍,可是战场上的制胜韬略并不一定适用于为人处世。为了把对方消灭而不择手段地运用“奇”招,有时可能会出现在战争中。但如果做人也如此,那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反观历史,这样的悲剧太多了。所以黄石公说“守正”才是做人的关键。

1

【原典】

德足以怀远。

【张氏注曰】

怀者,中心悦而诚服之谓也。

【王氏点评】

善政安民,四海无事;以德治国,远近咸服。圣德明君,贤能良相,修德行政,礼贤爱士,屈己于人,好名散于四方,豪杰若闻如此贤义,自然归集。此是德行齐足,威声伏远道理。

道德的力量足以威服远方

【译释】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足以使远方的人心悦诚服,前来归顺。

“宽则得众,惠能使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些古人留下来的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同样适用于今天。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

得民心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有些国家的政治家或军官为了打胜仗,不断地要求人民万众一心、吃苦耐劳,但他们自己却过着夜夜笙歌的奢靡日子。一般人看了这种现象,对这些政治家或军官产生了不信任感,他们因此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使战争走了不少弯路。

《六韬》中说:“利天下者,天下启之。”的确,民心向背是关系到国之存亡、事之兴衰的决定性因素,不可不为领导者所重视。历史和现实的许多事例都表明,凡是成长和发展比较快的领导者,大都是既受上级信赖,又受下级拥戴而“政绩”又比较突出的人。因而,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当注意协调这几者的关系,领悟其间相辅相成的作用,注意打好自己的群众基础。

“得民心”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要有好人缘,与群众的关系密切,威望高,有号召力,群众愿意与之共事。民心不仅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群众基础,也是领导者求得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保证。

群众基础好是领导者在事业上更进一步的前提条件之一。现在对干部实行群众考核评议,只有那些联系群众的干部,才会被群众推举。在上级组织提拔干部时,也往往考察他们的群众基础如何。显而易见,凡是群众基础好的干部就比不得人心者占据更大的优势。

得人心并不难,能做到公正无私就已成功一半。

尽管管理者的工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必须树立公正无私的形象,才能大大有利于自己凝聚力的加强。

明智的管理者最在意的是名声,有好名声才有凝聚力,才能众望所归。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不领会公正无私的内涵。只有顾及下属对自己品质的评价,只有在下属面前树立一个公正无私的贤者形象,才能更好地立权树威,取信于“民”。

公正评价下属是优秀管理者公正无私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客观评价下属,他们善于及时观察和做笔记。下属的表现只有通过长期的工作才能体现出来。只有长期注意记录他们的行为,才能对他们真正有所了解。在掌握这些资料之后,当你通过手头的记录去表扬某些工作干得好但又不被人注意的下属时,他会倍感欣慰,从而促使他会努力地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批评某些下属干得不好,虽然他会在短时间内情绪低落,但很快就会了解你公正待人的做法,同时也会重新认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变后进为先进。这样,下属才会逐渐消除对你的不满,对你的管理工作会更加满意。

深受下属欢迎的管理者还总是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充分地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通过尽可能公正地使用人才来激发下属为单位效劳的积极心理。

用人上的不公正,会引起大家的不满,这关系到一个单位能否实现平稳发展。如果待人失当、亲疏不一,则会在不知不觉中重用了某些不该重用的人,而冷落了一些单位的骨干力量,这样做的结果是严重打击了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全局发展。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受下属欢迎并具有凝聚力的管理者,就应该对所有的下属一视同仁,这样,不仅积极因素可以得到充分调动,一些消极因素也会转化为积极因素。

管理者公正无私还表现在对下属的“论功行赏”上面。受下属欢迎的管理者,往往在论功行赏方面做得相当完美,能够充分地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形成人人争上游的局面,给单位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反之,如果论功行赏做得不好的话,不仅达不到激励下属的预期效果,反而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例如,优秀的下属在工作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工薪、奖金都没有与贡献呈正比例增长;而那些并没有做什么实际工作的人却得到了加薪、分红。任何正常的人都会非常自然地感觉到管理者对他的不公平,从而产生种种抵触心理。这种使中坚力量产生抵触情绪的局面一旦形成,单位的前途命运也就非常危险了。

另外,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事务中要公私分明,切不可假公济私。

要了解一个人的品性很容易,只要看看他使用金钱的方式就可一目了然了。有些人乍见之下气度相当宏伟,可是一牵涉到钱,脑子里立刻盘算起来如何才能“报公账”。以管人的资格来说,这种人的品性及能力都显得够不上水准。

最被下属瞧不起的管理者是使用公家的钱挥霍无度而自己则一毛不拔。这种类型的管理者为数不少,而对单位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严格说起来,他不但没有存在的价值,甚至会对公司造成危害。

所以,作为一个高明的管理者,在日常事务中一定要公私分明,切不可因贪图小便宜而使自己的形象受损失去民心。

2

【原典】

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

【张氏注曰】

有行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矣。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止不立。人若志诚守信,乃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必忠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有得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心。一异者,言天下之道一而已矣,不使人分门别户。赏不先于身,利不厚于己;喜乐共用,患难相恤。如汉先主结义于桃园,立功名于三国;唐太宗集义于太原,成事于隋末,此是义足以得众道理。

至诚守信能够统一不同人的认识

【译释】

一个人的信义昭著足以影响别人对事物的认知,从而最终达成统一的意见,获得众人的支持。

东汉的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又说“信,诚也”。由此可见,“诚”和“信”,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相连使用,在古代都是同一个意思。诚实守信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诚实守信实为立足的法宝

诚信无价。虽然一时的坦诚可能会损失眼前的利益,但换来的却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信任,收获的是长远的利益。但有的人却不这样想,他们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从前有个商人,渡河时翻船了。他不会游水,差点儿被淹死,而河面上有一捆枯草,他拼命抓住这捆枯草,大声地呼喊救命。

一个打鱼人听见喊声,急忙驾着小船来救他。商人看见渔人,连忙喊道:“我是济阳县的大富翁,你快来救我的命吧。我有万贯家财,如果你救了我,我可以给你一千两银子。”

于是打鱼人就把他救了上来。当富翁带着渔人到家里取钱时,只给了渔人一百两银子。渔人说:“你原来说给我一千两银子,现在却变成了一百两,这不是不讲信用吗?”商人听了,不但不兑现自己的诺言,反而勃然大怒说:“你是一个打鱼的人,一天能赚几两银子?现在你不费力气就赚到了一百两银子,难道还不满足吗?哼!‘信用’,它能值多少钱?”

渔人看出商人是在耍赖,心想再和他争辩也没有用,便转身走了。

半年后,这个商人从吕梁一带买了一批货物,顺水而下。中途不幸刮起了大风,船又翻了,商人在水中大喊救命。这时渔人正在岸边,不管商人怎么呼喊,他也不去救。岸上的人纷纷对渔人说:“你怎么不去救他呢?”渔人说:“我过去曾救过他。他是济阳的一个富翁,但说话不算数。还说‘信用’不值钱。我倒不是计较几个酬金,但我一定要让他知道‘信用’值多少钱。”当人们听了渔人的话后,都气愤地说:“不讲信用的人,淹死活该。”

只见那个富翁在水面上翻了几翻,便沉入水中,再也不见了。

济阳商人耍小聪明误了身家性命,落人耻笑。这就警告那些好算计的人,不要以为自己聪明、妙算,就算计别人。其实,这些小人因为用心太过,反倒算计了自己。只计较一时的小利而不惜毁掉信用的人,才是真正的愚蠢,因为他丢了信用,纵使有万贯家财,也不可能再挽回“信用”二字。

自古以来,诚实守信就是做人最基本的品德,“言出必行”、“一诺千金”、“诚实不欺”一直被公认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义。只要他答应过的事,无论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好。

季布曾经是项羽的部将,他很会打仗,几次把刘邦打败,弄得刘邦很狼狈。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取天下,当上了皇帝。刘邦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经历,就十分生气。愤怒之下,刘邦下令缉拿季布。

幸好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是关东一霸,素以“仁侠”闻名。此人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跟刘邦起兵,转战各地,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很同情季布的不幸处境,遂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还封他为郎中。不久又任命他为河东太守。

当时,楚地有个名叫曹丘生的人,能言善辩,专爱结交权贵。季布和这个人是同乡,很瞧不起他,并在一些朋友面前表示过厌恶之意,偏偏曹丘生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一心想巴结他,特地请求国戚窦长君写一封信给季布,介绍自己认识他。窦长君早就知道季布对他印象不好,劝他不要去见季布,免得惹出是非来,但曹丘生坚持要窦长君介绍。窦长君无奈,勉强写了一封推荐信,派人送到季布那里。

季布读了信后,很不高兴,准备等曹丘生来时,当面教训教训他。过了几天,曹丘生果然登门拜访。季布一见曹丘生,就面露厌恶之情。曹丘生对此毫不在乎,先恭恭敬敬地向季布施礼,然后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楚地有句俗语,叫作‘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您是怎样得到这么高的声誉的?您和我都是楚人,如今我在各处宣扬您的好名声,这难道不好吗?您又何必不愿见我呢?”

季布觉得曹丘生说得很有道理,顿时不再讨厌他,并热情款待他,留他在府里住了几个月。曹丘生临走时,还送他许多礼物。曹丘生确实也照自己说过的那样去做,每到一地,就宣扬季布如何礼贤下士,如何仗义疏财。这样,季布的名声越来越大。后人用“一诺千金”来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

诚实守信,在社会交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说话实实在在,说到做到,就会使人产生信任感,愿意同他交往、合作。相反,轻诺寡信,一再地自食其言,必然会引起人们的猜疑和不满。只有彼此守信,友谊才会持久。因此老子的“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智慧,仍然是现代人立足的法宝。

3

【原典】

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张氏注曰】

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王氏点评】

古之成败,无才智,不能通晓今时得失;不聪明,难以分辨是非。才智齐足,必能通晓时务;聪明广览,可以详辨兴衰。若能参审古今成败之事,便有鉴其得失。天运日月,照耀于昼夜之中,无所不明;人聪耳目,听鉴于声色之势,无所不辨。居人之上,如镜高悬,一般人之善恶,自然照见。在上之人,善能分辨善恶,别辨贤愚;在下之人,自然不敢为非。能行此五件,便是聪明俊毅之人。德行存之于心,仁义行之于外。但凡动静其间,若有威仪,是形端表正之礼。人若见之,动静安详,行止威仪,自然心生恭敬之礼,上下不敢怠慢。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明可以鉴察自己之善恶,智可以详决他人之嫌疑。聪明之人,事奉君王,必要省晓嫌疑道理。若是嫌疑时分却近前,行必惹祸患怪怨,其间管领勾当,身必不安。若识嫌疑,便识进退,自然身无祸也。

要善于以古鉴今

【译释】

真正有才能有智慧的人都懂得用前人的经验指导自己为人处世,也唯有此才能让人心清眼明,洞察未来。所谓人中之“才俊”皆由此而来。

所谓“才俊”,所谓“聪明的人”,应包含两个标准,一个是智商,一个是学习的能力。智商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谁都无法刻意改变。但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聪明的人,真正的聪明要体现在做人办事上。那些学习能力强的人完全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从而在做人办事上更胜一筹。当然,学习,并不是让大家去学书本上的教条,最值得学习的是前人成败得失的经验。学习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少走弯路,少犯同样的错误。

同类推荐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哈佛逻辑课

    哈佛逻辑课

    逻辑与人类理性思维的关系犹如空气与生命,我们绝不会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而否定它对于生命的意义。人类与生俱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正是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具有超常逻辑思维能力的人,走到哪里者是卓尔不群的。请让我们跟随大学的教授和学子们,一同走进哈佛的逻辑思维世界。在领略哈佛风采的同时,带你走进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
  • 创造进化论

    创造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提出和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进行了批判。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进化:机械论与目的论”、“生命进化的不同方向——呆滞、智力、本能”、“论生命的意义:自然秩序与智力形式”等。
  •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思考、思想是什么关系?思维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本书提出,思维是由人的品格与习惯决定的,人的深层底蕴决定人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由来与去向。如何实现思维创新?作者提出养成假设的习惯、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尽最大可能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自我否定、培养和磨练直觉、更广泛地使用和开发工具、时刻自问自答、思无定势等八个取径。书中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对思维创新的八个取径进行了系统论述与具体解析,读来令人感觉别开生面、深刻细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纵横神学(天书悟语)

    本书的内容是从鬼谷子《纵横经》中摘选有关立身处事,修身养性的奇言妙语进行译释,再通过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地妙语点拨,使古老的思想焕发时代的光辉。
热门推荐
  • 系统君的末世之旅

    系统君的末世之旅

    邵童是星际最强系统之一。俗话说,不想成为最强系统的系统不是好系统,所以她参加了最后的考核,回到最初的世界。她邪邪一笑,前世负我的人,通通给我下地狱!只是....“你给我滚远点!”她挑眉,“可是我不会...要不你教我?”某男邪笑,我这辈子就赖你这了!当一切都解开,才发现这根本就是一个误会。她又该何去何从?
  • 我的再世魔君

    我的再世魔君

    我以为此生不过萍水相逢,却没想过他周周转转了那么多年,破开三界定律,以不死之身,聚我遗失的三魂七魄,换我一生之情。临了,做人我的尚且但看生死,身为魔君的他,却始终参不透轮回。长歌: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知否?云止:你死了,我就来陪你。六道轮回,都随你,横竖不会放开你的手就是了。
  • 斗游

    斗游

    吃蘑菇的“马里奥”遇上了持太刀的“影”,在前往被“基尔加丹”控制的太阳井的时候遇上了受伤的“龙剑”,为了找回“星矢”的战衣,“至尊宝”带领他们联合了重生后的“秦夕颜”组成一只大军,通过“瑞文”的引导开启了讨伐“大菠萝”之路......(若能认识以上人物,就留下来看看呗。)
  • 龙女寻魔记

    龙女寻魔记

    功夫烂,嘴巴利,耳根软的小白奉卓居然在第二次死后被龙神认作女儿!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她要反抗龙神的育女心经,要跟千奇百怪的人和生物打交道,还被分派了按照赦免帖清单寻找天魔族的烦心任务……踏上旅途的奉卓逐渐发现赦免帖的秘密,并卷入重重风波和阴谋,她能否全身而退,还是要接着死掉第三次、第四次……
  • 神级小家丁

    神级小家丁

    何为佛,何为魔。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年轻大学生林阳,因开启特殊天赋,被神秘强者选中,来到一个浩瀚的武修世界,意外成为大宁帝国莽城薛府的一名低级家丁,从此踏上逆天征程。家丁也是人,只待鲤鱼跃龙门!有朝一日冲天起,踏尽天下魑魅魂!
  • 语千季

    语千季

    人总是不断从孤独中走来,背后一排排柏油路不断延伸,而彼此的世界里也不断更迭。我们时常会想起之前错过的风景,也渐渐发现返身之后的无奈。我们开始尖叫着、呼喊着,害怕自己迷失在荒野中。曾经以为坚定不移地向前走,那就没有恐惧和悲伤,却明白我们一直在错过,错过那些最爱我们的人,错过能给你温暖的港湾。这条路已经没有了尽头,我们笑着骗自己,驶向生命的终点……
  • 强势攻妻:老公夜夜撩

    强势攻妻:老公夜夜撩

    婚礼前夜,她亲眼目睹未婚夫和妹妹在他们的婚床上翻滚,怒极的她亲手导演了一场让那对不要脸的渣男贱女声明扫地的好戏。她却不知,这会引起世上最可怕的男人对她感兴趣。一夜酒醉,她与他缠绵到天亮,他许她婚姻,她许他孩子,各取所需。后来她才知,他娶她是交易中的交易,她嫁他是套中有套。她带着孩子远走他乡,“睡了我就想跑?”她气急败坏,“明明是我吃了亏!”男人瞥了她眼,“嫁我,委屈你了?”她想哭:“不,不委屈……”
  • 大梦三国

    大梦三国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大梦三国,阅尽英雄豪杰无数。指点江山,谋略尽显,杀出重围,方显男儿本色。
  • 万世鬼眼

    万世鬼眼

    天赐阴天子授,得万世鬼眼!左眼勾魂索魄,右眼六道轮回!而阴天子位易主,天庭,地府又会引起多大的骚动呢?在这六道轮回损坏的世界,游魂遍地,鬼修势大,而夜凉拥有一双送魂魄入地府的眼睛,又会与鬼修发生怎样的纠缠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修士不仁以平民为草芥!我夜凉发誓,必灭尽天下恶修!
  • 璃倾天下幻幽梦

    璃倾天下幻幽梦

    一夕她出生于四大家族之首,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顽强存活。一梦回到奇幻世纪,一切都那么熟悉却又陌生。一朝称霸整个大陆,然而事情却好像又没那么简单。凌驾于六界之上的修罗域,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忘记一切,脑海又不断浮现你的脸庞茫茫雨帘,唯有你相伴身侧幽幽琴声,谁愿共鸣?千古一梦,梦中之人何去何从?生活中没有童话,最美的童话只存在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