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2900000017

第17章 母恩似海(4)

娘的年纪越来越大,手脚也没从前麻利了。今年五月,去济南开会,顺路回·了趟老家,八十岁的娘站在灶台边给我做饭,姐姐、妹妹过来帮忙,娘不让她们插手,说“你们不知个咸淡”。五月的内地,天气很热了,汗珠顺着娘的耳鬓流下来,我实在不忍,吃饭时,便说娘做的饭不好吃,要到姐姐家吃。“娘做了一辈子饭还没你姐姐做得好吃?你姐姐做饭还不是我教的?”娘执意不肯让我到姐姐、妹妹家吃,炒菜往锅里放油、盐、醋、酱油的时候小心翼翼地,不像从前那样果断了。那天早上,娘给我煮了两个鸡蛋,娘给我剥掉蛋壳,递到我手里。我实在吃不下去,鸡蛋上面有一道黑黑的手印,是娘的手指印,娘用浑浊的眼睛看着我:“吃吧,鸡蛋有营养,家里现在不缺这个。”最后我还是以谎言骗过了娘,把鸡蛋放到了父亲的碗里。到新疆三十年了,回家的次数也不少,唯独这一次,走的那天,我跪在了爹娘的跟前,这一跪,告诫自己啥都可以忘,但不能忘本。

(作者系合密地区作家协会会员,哈密市教育局教研室干部)

我的婆婆

天街小雨

说起我的婆婆,我就不由得要为她竖起大拇指。我常常惊讶她有着巨大的承受力,更惊异她有无穷的能量。从婆婆的身上我真正明白了:为什么人们要用“伟大”这个词语来形容中国的女性了。

婆婆是家中的“总管”。她肩负着照顾四代人的重任。一代有自己的老婆婆需要她照顾,二代有丈夫需要她去体贴,三代有子女需要她去关心,四代有孙子、孙女需要她去关怀。

七十多岁的“小媳妇”

据婆婆说,从十九岁她出嫁以来就一直与自己的老婆婆生活在一起,从来就不曾分开过。早年在江苏老家,十九岁就已是共产党员的婆婆担任着生产大队妇女主任的工作。家里的大部分家务老婆婆都主动承担了,还帮助她带大了四个子女,给婆婆的工作以很大的支持,为她解除了后顾之忧。来到新疆以后,婆婆又是上千人的知青队的负责人,依然还是老婆婆一直在支持她的工作。她们就这样在互相的理解中度过了许多年。婆媳相处融洽,如同有血缘关系的母女一般。随着时光的流逝,老婆婆也需要照顾了,婆婆也就不再担任外面的工作,回到家中承担起了全部的家务。

婆婆整日忙碌在买菜、做饭、洗洗刷刷这些家务事中,同时还要带孙子。她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家人的身上。老婆婆心疼她就抢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择择菜、擦擦桌子、收拾碗筷。每到此时婆媳俩就会为干活儿的事拌几句嘴,结果总是老婆婆被婆婆说服而放下手中的活儿。婆婆对老婆婆的照顾十分周到,四处寻找适合老婆婆的小裹脚穿的鞋子;扯布找裁缝给老婆婆做大襟的衣服;陪老婆婆到市区医院看眼睛;还带着老婆婆一起到伊吾、巴里坤去旅游。看到婆媳俩亲密的样子,许多人都以为她们是母女俩。当得知她俩是婆媳关系时,就会啧啧道:“真不容易啊!”这样的话我都亲耳听到过许多次。我想:就是有血缘关系的母女也不过如此。

在她们和睦相处的五十多年中,由于婆婆的细心照料,老婆婆活到了一百零一岁。对于如何给老婆婆过百岁大寿,婆婆早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划了。她不仅张罗着让子女们忙活此事,而且还花了一千多元钱亲自去请了一个民间音乐班子来为老婆婆祝寿。祝寿的场面隆重而热闹:室外有音乐班子吹、拉、弹、唱营造喜庆气氛,更有红色的大拱门上展示着祝寿的对联;室内高朋满座,老婆婆端坐在“太师椅”上幸福地享受着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们的跪拜、磕头过百岁大寿的快乐;同时还有专门从市区请来的一位女高音歌手演唱助兴。席间婆婆还把特意准备的装有一个寿碗、两个寿桃、一块寿糕的礼物袋分发给每一位参加寿宴的来宾。婆婆为老婆婆举办的百岁寿宴活动轰动了整个矿区,一时被传为佳话。当地的电视台还播出了寿宴的盛况。反映祝寿活动的照片、文·章被刊登在了《新民晚报》《新疆日报》《同舟》杂志和新华网等全国十几家报刊、网站上。忙碌完寿宴的婆婆,看到这些被刊登的照片、文章高兴得合不拢嘴,碰见熟人就让人家看照片、文·章。有人开玩笑地叫婆婆“小媳妇”,婆婆也欣然接受:“我有老婆婆在,当然就是媳妇了。”

老婆婆在快乐的氛围中又度过了一年,安详、满足地走完了她的一生。婆婆又为老婆婆周全地料理完了后事。我想:这下婆婆应该可以好好歇歇了。近年来婆婆的白发明显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又有了新的提议:要在老婆婆的墓地周围种树,让绿树永远陪伴着早年就守寡的老婆婆,不让她感到孤单。在婆婆的号召下,子女们立刻行动起来。她让大儿子从市区林管站买来了已生长了十年的二十一棵松树、柏树(因怕小树苗无法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成活)。为了保证有水浇灌这些松树、柏树,婆婆又安排二儿子找人打了口井、盖了间水房。每个星期婆婆都要坐车到墓地去给松树、柏树浇水,从此荒凉的墓地因这些松树、柏树也有了一丝生机。这也让不少来公共墓地祭拜的人们驻足观看,并称赞婆婆对老婆婆的这份孝心。在我看来,婆婆的孝顺品质也早已感染了自己的后代,并在子孙们的身上得到了传承。

婆婆的包子

每当我经过包子店的时候就会想起婆婆的包子。婆婆做的包子不仅外形小巧美观,而且皮薄、馅多、味美。更值得一提的是婆婆的包子不同于普通的包子,是“野菜包子”,真正的绿色食品。这些包子需乘坐大巴车从八十公里以外,经过一个半小时才能运到我家。由于需要长途跋涉,所以婆婆会事先将蒸好的包子放入大冰柜冻得硬邦邦的,然后再裹上好几层食品袋。这样一来,从矿区运到市区的包子就完好无损了。我只需将包子放入冰箱贮藏,吃时取出来在蒸锅上一馏就新鲜如刚出笼的。

婆婆的手巧、能干、利落是出了名的,左邻右舍没有不夸奖的。他们都享受过婆婆那美味、营养且绿色无污染的野菜馅包子。每到春天婆婆都会到野外挖回那嫩绿的野菜,经过细心地挑拣、洗净之后,再精心地做成馅,包成包子。不知婆婆的包子里到底放入了什么特别的调料,经过她的手做出来的包子味道就是鲜美无比,与众不同。凡是吃过她的包子的人都赞不绝口。每当听到大家的称赞,婆婆便满脸绽出笑容:“这野菜包子可有营养了,下次再给你们包。”

多年来全家人就这样享用着出自婆婆之手的营养美味的野菜包子。婆婆总会把冻好的包子分成四份给四个子女每家一份。因我家在市区里,分给我们的那份包子要么婆婆会亲自坐车送来,要么就会托大姑姐或小叔子到市区时带给我们。每每吃着婆婆的包子,我的心里就会增加一份对她的敬意。“谢谢您,婆婆!”这句话我在心里早已说过无数遍了。我不仅要感谢婆婆您给我们一家三口送来了包子,更要感谢您给我伺候月子,还帮我把十个月大的儿子带到了五岁。这使我能够安心工作并取得了陕师大中文本科的文凭。

出得了厅堂的婆婆

我的婆婆不仅是家中的“总管”,还是家里的“外交官”。由于婆婆性格开朗、豁达,又待人宽容、和善,因而与左邻右舍相处得十分融洽。蒸出的野菜包子、腌出的各种咸菜、熬出的牛肉辣酱,婆婆必定会端出来让邻居们分享。

公公不擅与人交往,人情往来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又落在了婆婆的肩上。谁家有红、白事,谁家的孩子过满月等,出席的总是婆婆。婆婆为人处世的宽容、大度在认识她的人中间早已传开。那些江苏籍的与公公一同进疆的老乡异口同声地对公公说:“老梅,你可真有福气。”这句话已经说了很多年了。

“出得了厅堂,进得了厨房”是人们评价中国女性的最高标准。我觉得:我的婆婆就是这种集中国女性多种优秀品质于一身的人。开朗豁达、宽容大度的婆婆,吃苦耐劳、敬老爱幼的婆婆是我及所有女性的榜样。

(作者现供职于哈密市第五中学)

当母亲不再认识我

寇俊峰

三月的一个上午,阳光暖暖地照射在阳台上,母亲坐在凳子上,沐浴着阳光,一手扶着窗台,不时地向窗外张望,虽然眼睛几乎失明的她看不清外面的世界,但小区里孩子们的嬉闹声却格外吸引着她。我知道,母亲渴望着能走出家门,感受暖暖的春阳,感受和煦的春风。

有多少日子,母亲都是这样在阳台上向外张望。但孱弱得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淋的她,除了住院外,她在家里已经整整十四个月没有走出过这座房子。十四个月里,她住院八次,在家里输液一百二十多天。发病时,她奄奄一息,昏迷高烧几十个小时,在生死线上挣扎;不发病时,她能在房子里走一走,坐一坐,但神志却时好时坏,今天说自己到了老家的院落,明天说自己到了她母亲的坟前。按我小外甥女的话“姥姥在到处神游”。

“妈!”我冲母亲喊。

“宋润明(已故的我二舅的名字),你咋叫我妈呢?”母亲回答。

这段时间以来,母亲已经彻底不认识我了。

姥姥二十四岁时,姥爷就撒手人寰,当时我二舅只有几个月大,我母亲也只有五岁。姥姥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在那个饥饿的岁月里,在家里排行老大的母亲吃过多少苦,可想而知。可能是先天营养不足,从1989年开始,不到四十岁的母亲就成了医院的常客。2000年初,母亲一场大病,一年时间住院九个月,哈密各大医院都住遍,最后转到了兰州陆军总院,后来又到了西安·第四军医大学所属的西京医院,最终诊断结果是严重脑萎缩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和视神经萎缩。2001年开始,母亲的视力明显下降,我曾亲眼看到母亲的眼睛对着液化气灶燃烧的火苗,查看火着了没有,从那以后,我们再也不敢让母亲到厨房。十一年了,我们没吃过母亲亲手做的饭,但早年那些贫困的日子里,母亲想尽办法让面糊糊吃起来像大餐的记忆还是让人难以忘却。

而今,在单位,每当听到同事的母亲做好饭后打电话邀约自己的孩子到家里吃饭时,同事们那种幸福的样子让我很是羡慕。母亲做的饭,已经不只是饭,而是一种象征,是一种温馨,是一种感动。

母亲多病,但对我们的爱却没有丝毫减退。母爱是什么?是为我做的一双双千层底布鞋,是一次次将积攒了好久的钱偷偷地塞到我衣兜里,是托进城办事的邻居捎来的一包包锅盔,是挣扎在生命垂危的生死线上,嘴上念叨的还是子女的名字。母爱的细致,母爱的千丝万缕,都装进了平凡的生活里,像小溪的水,静静地流淌着。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有这样一段:“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这短短的几句描写,凝聚了厚重的母子情,曾经有多少个日夜,母亲就是这样,从门外呼唤着挑灯夜战学习功课的我的乳名,端饭送水。想起这些,再看看病床上的母亲,我泪沾衣襟。

我时常想,母亲在时,我叫她,她还能答应,尽管不认识我,但她就坐在我的旁边,真真切切地,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当母亲不在时,你喊,你喊破嗓子,又有谁答应呢?

我时常宽慰自己,当母亲不再认识我,我不应担心,因为母亲还在。当母亲的睡眠黑白颠倒,让我妹妹常常白天睡觉,晚上“值班”时,我和妹妹都清楚,母亲若是没病,神志若是清楚的,她绝对不会这样去做。病痛已经折磨得让母亲时常在生生死死的边缘上游走,仅仅是睡眠的黑白颠倒,无妨,也无碍。

“母寒乎?·欲食乎?”·当母亲不再认识我时,我仍然会问,因为母亲就在身边。

(作者现供职于哈密日报社)

门外吸烟的母亲

刘亮

屋外雪花飞舞。母亲就站在门口,脸通红,手里捏着一支烟,在冷风中微微地抖着。看见我,母亲脸上显出些慌乱,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我也说不出话,场面便有些尴尬。

说实话,我承认,我劝母亲戒烟确实有些私心,可我没想到会出现这样一种结果。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母亲竟然要躲到门外去吸烟。

我已记不清母亲吸烟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有了很大的烟瘾。那时,我们一家还住在远离哈密市区二百公里戈壁滩上一个名叫七角井的小镇。每天母亲一下班,手忙脚乱地把全家人的饭做好,摆上饭桌后,她总要卷上一支莫合烟,坐在一边安详地吸着,看着我们津津有味地吃饭。

我知道,母亲之所以吸烟跟她的工作、跟七角井的天气有关。镇上的活儿,最苦最累的莫过于冬天挖硝。而这正是母亲的工作。大冬天,母亲和她的那一帮“五七连”的姐妹每天都得顶着寒风,在戈壁滩上找硝,揭去硝盖,再用炸药把硝块震碎抱上硝坑。干一阵活儿,人就会冷得受不了。这时候,非得点上一支火辣辣的莫合烟才能抵挡戈壁滩的严寒。

而这种生活,怕是生在鱼米水乡作为家中独女的母亲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同类推荐
  •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生肖文化:神虎镇邪

    本书研讨生肖虎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孔永编著的《不朽的北宋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为丛书之一,对《清明上河图》进行了解析,挖掘藏在画作中的未解之谜。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

    《天津老俗话》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宗教事务法规规章选编

    本书收录《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登记办法》等国务院及国家宗教事务局颁发的最新宗教方面的规定21个,对于规范宗教活动、管理宗教人员依法从事宗教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热门推荐
  • 武魂天道

    武魂天道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之中,天魂主宰人的意识,地魂主宰人的善恶,人魂主宰人的寿命,而武魂既称之为魂,便也可以算是人在三魂之外的另一道魂,主宰武者的修为!其实这是一个瞎了十年的骚年复明后继续装瞎坑人的故事。
  • 青春期的冲动

    青春期的冲动

    一本坏书,看着笑笑就好。不用太当真,闹补死宅高中生
  • 你好,我的上司邻居

    你好,我的上司邻居

    逗趣妹纸搞定高冷男,尴尬的开场,没有戳破的装睡,我就笑笑
  • 末世作者不成神

    末世作者不成神

    PS:末世文,女主非重生非穿越。凭着四分实力,六分狡诈,八分小强,十分无耻,在末日苟活。扑街作者刘柳,自发现那些被虐过的书中人物穿到了现代,就知道自己玩完了。末世来了,不仅被丧尸追还被各书中人物追,刘柳傲娇的说:被这么多极品追,老娘我行情真好扮猪吃虎,扮虎吃猪,颠黑倒白,颠白倒黑,惹是生非,胡作非为,欺软怕硬……刘柳无辜自语:末世竟然还有我这么纯良的人,真是人类大幸……爽文,不np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善恶诸天

    善恶诸天

    第一代善意本源化身盘古为开天身死,第二代善意本源盘古为唤醒猪脚剥夺体内的善意本源而死,第二代恶意本源鸿钧将要以恶意本源掌控天地,剥夺,身为天地间唯一的救世主,该是如何的迎难而上,面对恶意本源化身的鸿钧,面对被恶意改变的万物生灵,猪脚剥夺该如何去做?西游记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造福于大唐,剥夺该如何以内心的善意感化被恶意感染的万物生灵?
  • 乱纪闻

    乱纪闻

    这是混乱的时空记录的事。混乱的世界看起来很平静,却又风随波流走,时间也越发不清晰。
  • tfboys之堕天使

    tfboys之堕天使

    当你落入我怀中那一刻,我便知道,你是我一生的追求。当你的眼泪滑落在我手上,我才知道我不会再爱任何人了。
  • 纪元帝尊

    纪元帝尊

    邪凰磐涅引大陆之劫,乱世群雄天骄辈出。妖邪横生群魔乱起,天怒之子浴火重生,诸般法门平定大陆!以一己之力敌万众妖邪。奇异功法震慑群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神族之脉符箓天下!世界之主百态横生!嘻哈武剧屌丝朋友!桃花四溢羡天下,壮言之歌誓武颠!
  • 一品邪枭:鬼手医妃碗里来

    一品邪枭:鬼手医妃碗里来

    【睿智傲娇武力值爆棚男x狡黠花痴坑死人不偿命女】——————————她盛祁儿坑人亵裤里衣无数,打怪升级抢宝贝,炼丹炼妖御萌宠,一身修为…在某人看来虽是有几分蹩脚,却是怎么也没想到,竟是有一日会栽在那只小白眼狼的手上……啊喂,话说你再上前一步,咱俩的梁子就结大了……——————————“尊上,那只秃鸟竟敢大肆宣扬您……惧内。”黑煞单膝一曲,一张老脸上满是忿忿之色。墨衣男子似是好生不赞同,眸光一凛,凉凉地瞥了某煞一眼:“切莫让主母知晓,否则她若是再让本尊嫁一次证明谁才是‘内人’,本尊若是凑不齐嫁妆,太丢她的人。”黑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