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1800000006

第6章 五十米外的风景(1)

对面的住宅楼终于封顶了。灰色的预制板平稳熨帖地粘在阳台、楼面等部位。阳台上六块方方正正的水泥板是用吊车一块块吊上去,挂在护栏下的。那天,吊车的马达声,工人的吆喝声,还有其他来历不明的声音加在一起,嘈杂得要命。他放下笔,从客厅走进里间,正好看到吊车的长臂平举着,慢慢划了个弧形,把一块水泥板立在对面的阳台上。几个工人显得很轻松,把它安在那里。以前,他没有见过阳台是怎么砌起来的,每每喜欢倚在护栏上,看看夜空,看看万家灯火。要是有几丝风,那种感觉还是很惬意的。现在,看到对面工人随意的样子,他有些怵然。那么薄的水泥板,就那么浮挂着,单靠外面一层粉浆,牢靠吗?好像一倚着,就会翻落下去。这么一想,他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住在十四层。两室一厅。厅比一般的要大,有十六点四平方米,室比一般的要小,大的一间十点二平方米,小的一间九点六平方米。大的一间在西边,小的一间在东边。当时搬来的时候,考虑了半天,还是大间做了卧室,小间做了书房。说是书房,不过是临窗摆张写字台,东墙放两只书柜,紧挨着西墙放了张过时的三人高背沙发,西墙角有一个衣帽架。为了这个衣帽架到底摆哪儿顺眼,他和妻还真没少折腾。开始放在门厅左边,现在的住宅结构跟以前老式的不大一样,门厅没有过道,进门就是厅。有客人来,随手把风衣、帽子挂在衣帽架上,但落座叙谈,客人总时不时瞟一眼他们的风衣、帽子,他也忍不住看几眼衣帽架上挂着的自动伞、皮带、长筒袜之类。居家过日子,这些东西挂在衣帽架上,出门进门都方便,但外人看起来的确不雅观。后来,衣帽架被移到盥洗室与东屋之间狭窄的拐角。不几天,房管所的女管理员来查水表,顺便说了衣帽架几句,大意还是放得不是地方。他干脆就把衣帽架挪到书房里,自家爱挂什么就挂什么。关于衣帽架的事,很快就被淡忘了。

对面住宅楼没有盖起来的时候,原先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平平整整,向南伸展出去约有一公里。再过去就是林荫道,视野很开阔。每到春夏之交,一冬天光秃秃的树枝都挂满碧绿,远远望去,林荫道上东西往来的车辆,就像在一条又厚又长的海带下漂游的海底生物。冬天,树叶落尽,绿油油的菜地被塑料大棚一畦畦笼罩着,虽然色泽单调,却自有一番简洁利落的气韵。他把东屋用作书房,实际上是冲窗前的风景。住宅楼一起来,正好把景物遮住,只留下东西两端很窄的一段视线。有时,明明看到东头一辆货车驶进视野,但在西头却怎么也看不到那辆货车驶出去。原来,这幢楼同时也把一条南去的岔路给挡住了。住宅楼是前年春天开工的,前前后后拖了两年多。挖地基、运沙石、灌钢筋,先是推土机,后是搅拌机,再是起重机,一天到晚,轰轰隆隆,尘土飞扬,只要一开窗,写字台上就落上一层细细的粉尘。他只得在厅里写作,书房便放些杂物。对面住宅楼封顶后,他才重新把东屋打扫整理一遍。临窗而坐,从前那种开阔视野没有了,灵感也不再奔放,总觉得思绪一发射出去,即刻被反弹回来。提笔就躁,抬头总怔怔地张望对面的阳台。尚未安装窗框的孔洞,透出黑魆魆的死寂。

一个月后,来了一队民工,把新楼的门框、窗框,连同玻璃安好,很快又都走了。

热闹的景象一时平静下来。大楼四周残余的沙石、边角木料还没有清理,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又刨又掘,兴奋地跑来跑去。家长们在一旁自顾七嘴八舌,不外是这幢楼什么时候搬进人来,两幢楼之间的空地要栽上花木。再建起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站等等,无非都是大家憧憬的小区的未来,话题越扯越多。有时看到房管所那个女管理员走来,就齐声叫住。管理员姓王,人蛮热情,东家大娘买菜,拎得吃力,帮上一手;西家夫妻拌嘴,说上几句,邻里都乐意招呼她。

“闺女,您说咱这片什么时候通煤气啊?”一楼的大妈原先就住这儿,与王管理员的娘家是老街坊,所以这样呼她。有问什么时候修整楼前绿地的,还有问幼儿园盖了一半怎么又不见动静了。管理员挂着笑听着,道:“别的我还真说不上,不过眼前这楼,单等粉刷一遍,住户搬来,往后的事就快了。”

果然,没过几日,十来个人又在对面楼上忙开了。他们戴着粗布灰帽,灰衣灰裤,身上沾满斑驳的漆渍,每个人手里拎着一个小桶,拿把刷子,把窗框一概漆成绿色。接着开始装饰大楼的外观,先通体抹层白灰再打上磁漆。看形势,要跟他这楼对称,十二层以上漆成赭红色,像扣顶帽子。

这些油漆工干活很卖力,一直到八点后天擦黑才歇手。晚上就睡在楼里,五六个人住进了他对面的一套二居室,荧光灯把刚粉刷过的墙壁照得雪亮。他们在厅里吃饭,没有桌子,油漆桶上垫块三合板,围着一盆菜,或蹲或坐,狼吞虎咽。有一个女的,在厨房又洗又涮,不时往厅里去取走残羹和碗筷。他们吃完了,就围一圈玩牌,又吵又嚷。背朝他坐的一个男子嗓门最大,他听得见那男子喊:“小杏,端碗水来。”那个叫小杏的,就从厨房端出一碗水,男子一仰头喝了下去,女的就势站在一旁看他们打牌。男子赢了就高兴地拍她臀部一下,要是输了,照样沮丧地拍她臀部一下。其他人就嚷嚷,给钱给钱。几乎每晚都这样。他坐在窗前,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们瞎闹,心里也不烦,好像看一台戏。大约十一点,对面熄了灯,他的思绪才收回来,写他的东西。

那晚,月光清亮,映在对面楼房的东墙上,是个三角的形状。三角的长边从楼顶顺着阳台斜切而下,没有漆完的“帽子”,变成深红色。他有些疲倦,抬头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对面一团宁静,没有一点声音。他瞟了眼阳台,正想低头续完一段文字,隐约觉得阳台深处有一个影子,猛一惊,再细看,是两个人,一高一矮拥在一起。

他的嗓子有些发紧,心口也突突直跳。高的低着头,矮的仰着头,这样保持了一会儿,那影子越来越低,最后没到阳台护栏下面去了。

他觉得自己的脸又热又胀,目不转睛盯着阳台。之后再没有动静。

他走进卧室,黑暗中看到妻弓着身子,发出均匀的鼾声,便揭开被,去胸前摸了一把。妻嘟囔了一声,翻个身照睡。他把手搭在妻的腰窝,眼前放着刚才阳台的镜头,不一刻,也倦得睡去。

此后几天,再没有那种事发生。渐渐地,他的好奇也弱了。待出了趟差回来,对面的住宅楼已粉饰一新,没多久,住户就陆续搬来了。孩子们跑前跑后,跟着看热闹。主妇们则指指点点,评头品足。

新面孔一天比一天多,给这个小区带来了新的生气。

傍晚他下班回来,远远看到楼前停了一辆加长130货车。两个工人正往下抬席梦思床垫。一个少妇,打扮很入时,在一旁指指点点。卧室柜、写字台、沙发、皮箱等摆放一地,都是时下流行的款式。

他走到近前,正想绕道而行,后面搬床垫的工人一不留神,碰着了边上的床头柜,柜上一个景泰蓝花瓶,很好看的,猛地一晃,少妇看到了,惊呼起来。他正好伸手够着扶住。少妇感激地看他一眼,连声道谢,可能是因为刚才的失态,两颊浮上了一层红晕。

没想到,少妇家居然住在对面,正是那帮油漆工住过的。想起阳台上的那一幕,他有些冲动。每晚坐在窗前,总按捺不住看对面几眼。自然,那种事是不会有的。偶尔,他站在阳台上,伸伸腰,踢踢腿,活动活动,他想,那少妇准定知道他住在她对面。奇怪的是,有时她恰好在阳台上晾衣物,即使意识到他在阳台上,也依旧伸出白皙的胳膊。把衬衫别在衣撑上,并不理会他。其实,她可以向他点点头什么的,没必要那么高傲。他想。或许她忘了他曾保住了她那只景泰蓝花瓶了?那天忙乱得很,自己只是路过,举手之劳,未必记得。这么一想,倒觉得自己多情得可笑,以后便不再有意注视她。

但有一点觉得蹊跷,好像她是一个人过似的。妻道听途说一些,晚上,在饭桌上扯七扯八,不知怎么说到对面那个少妇身上。他边嚼边听,心想跟自己的感觉差不多。吃完饭,正收拾碗筷,房管所那个王管理员来查水表。妻热情地请她进屋,她大大咧咧地走向盥洗室,地板砖上留下一串鞋印。妻看在眼里,不便表示,心里却不大高兴。王管理员查完水表,这回没有说衣帽架的事。妻请她坐坐,喝口水,没想到她还真坐下来。“你们这沙发挺素的。”她拍完沙发扶手,话题一转道,“你们对着的那家挺趁的。”她用手指指对面楼。

这两幢楼的水表都归她查,所以,每家她都有数。她侃侃而谈,妻在旁陪着听,他在书房里约略知道个大概。大意是那个女的,别看她趁钱,也有苦处。男的长年在深圳,日子久了,哪有不变心的。那次,王管理员去查水表,正好碰见她男人回来,还带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姐。开门的时候,她注意到那女的眼圈红红的,八成刚伤心过。

王管理员感慨一番,妻陪着也感慨一番。“男人还是没钱的好。”王管理员说出一句至理名言,站起身到另一家去了。他想,这晚,王管理员一定够辛苦的,每家少不了得坐上十分钟、八分钟。

北京的秋天是最好的季节,却又很短。嫩黄的银杏叶挂在树上,单株或成行都是一幅恬静的水粉画。待落满一地,秋风一吹,成百上千的叶片打着转,给人一种世事轮回的感觉。10月底,初冬的凉意渐渐袭来,对面的住家纷纷开始张罗封阳台。冲击钻的闷响和乒乒乓乓安窗框的嘈杂,又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

对面封阳台的时候,已近元旦。这年,北京市政府出于为市民人身财产安全考虑,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不少单位早早挂起了火红灯笼,在大门两侧一边贴上“元”,一边贴上“旦”。家庭主妇着菜篮,穿梭于菜市、商场间,忙着置办年货。但这种团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感染那些三三两两的外地打工仔、打工妹。小区边上的路两旁,临街搭就的小吃铺依然生意兴隆。小伙计袖着手,“热包子,热馄饨,吃啵!”大声地吆喝着,挣同样是外地来京打工的人的钱。而这些吃便当的外地人,又以自己的吃苦耐劳,拼命挣北京人的钱而窃喜。这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以至北京日流动人口高达百万!常年滞留京郊,弄个临时户口、临时执照的油工、木工、自行车修理工、小摊贩、小裁缝之类的,更数不胜数。京郊的所谓“浙江村”“安徽村”“湖南村”“四川村”……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北京是他们的家,故乡倒成了临时的驿站,逢年过节,一年半载才回去一次,然后又匆匆返回。对从未见过世面的父老乡亲,他们可以自豪地表露自己是“北京人”。事实上,对于北京,他们早已培养起一段割舍不断的感情。

他一眼认出对面屋里用冲击钻打孔的小伙子,就是那个油漆工。在一旁扶着他腰身的女的,想必就是那个叫小杏的。看来打得不是位置,冲击钻吼着,艰难地钻进。小伙子两只手臂随着机身抽搐似的颤动,溅出的粉尘和碎块,激起一道白色的灰障,兜头罩着小杏。她却仰着脸,耐心地承受着。少妇站在门边,没好气地责问道,“你会不会啊?老半天打不进一个眼儿,弄得满屋的灰。”小伙子停下钻,右手抹了抹额上的汗,歇一下,又用左手肘蹭了蹭腮帮,没吭声。小杏心疼了,冲少妇白眼道,“不正打着吗?干这活容易啊?”少妇大概觉得自己计较了点,便不再说什么,反身回屋里去了。这时,已是中午时分,俩人歇了手,下楼到包子铺吃了包子,每人又喝了两大碗面汤,坐了一会儿,来了精神,上得楼来,继续打眼。四邻静悄悄的,好不容易出了云层的日头也慵懒得很。几只鸡在垃圾堆里又刨又啄,不时扇动翅膀,紧跑几步,舒展开身子。冲击钻的闷响显得异常刺耳,搅得他难以歇息,索性起来,走到窗前,看他俩互相帮衬的默契样,想起那晚在月光下的缱绻,心里涌起莫名的感动,恍然觉得他们是在装饰他们自己的新房似的。

北风肆虐了一个冬天,挨家挨户的阳台也封闭了一个冬天。立春后,才渐渐有人家把窗户打开,放进些湿润的空气。那天,大约午夜刚过,他正趴在案上赶写一篇报道,忽然一声脆响,数秒后,是东西稀里哗啦落地的爆裂声。他赶忙站起身,看到对面亮着灯。粉红的光亮从阳台破碎的玻璃窗透射出来,朦朦胧胧,看不清究竟。四邻的灯亮起来,好事的开窗大声道:“什么事啊!夜半三更的,折腾什么呢?!”过了片刻,看没有动静,灯光渐次熄灭,一切又恢复了宁静。

第二天上班,他在楼下看到一地的景泰蓝碎片。待到晚上回来,就不再有了。

同类推荐
  • 河父海母

    河父海母

    《河父海母》原载《十月·长篇小说》2007年第2期。该小说是山东作家李玉文继《蝉蜕》之后的又一部关注人类生存现状的长篇新作。小说讲述了为躲避侵华日军战乱的人们在蛮荒的河父海母之地的时代变迁沉浮。
  • 博士男女

    博士男女

    本书是一部反映当下博士生的生活状态及其精神真相的长篇小说。诗人和师姐,一个是善于写诗和与女人骚情,在情感上永远感觉自己单身的已婚博士,一个是有精神洁癖,不知何枝可栖、内心纠结彷徨的大龄未婚女博士,他们之间难分难解,不能爱却又欲罢不能。他们在校园内外所面临的学与术、情与欲的躁动焦虑,以及他们周围形形色色的博士与导师们在文化转型左支右拙的内心沉沦与自我救赎,无不生活化又戏剧性地勾勒出了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像图。
  • 七九年之战目击记

    七九年之战目击记

    在当前现代化建设轰轰烈烈,改革热潮震撼祖国大地的重大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和更新,新的信息纷至沓来,这无疑是报告文学这种样式大展身手的好时候,有人甚至说,现在是报告文学的时代,这虽然不无夸大,但这种最能有声有色地传递信息曲文学样式,越来越受群众欢迎,越来越为读者所欣赏喜爱,却是事实。
  • 追踪野人的故事

    追踪野人的故事

    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非常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其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奥秘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社会的金钥匙,加深历史认识,不断创造人类文明,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 巴尔扎克短篇选

    巴尔扎克短篇选

    《巴尔扎克短篇选》本书分为《萨哈西妠》、《认不出的杰作》、《巴黎的一条街道和它的居民》等短文。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玄门奇仙

    玄门奇仙

    天为仙之所,地乃修之源。黄良山下的养猪少年,为寻仙途加入地玄仙门,寻那真仙大道。--茫茫间海,是否真有无上完美仙,不食烟火,不纵情欲,独立世外播种真善美散与人间。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人性丛林潜规则

    人性丛林潜规则

    本书将人性丛林中一丝蕴涵着潜规则的内容突现出来,把人生中的智慧挖掘出来,在演绎潜规则的同时,有力规避一些负面影响,力求给读者以积极的人生思考和启迪。
  • 法师的幸福生活

    法师的幸福生活

    自从在太昊陵得了一块会变颜色的石头以后,周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官豪富蜂拥而来,求问前程、求问风水、求问财富……美女接踵而至,温婉如水的小家碧玉、英姿飒爽的警花美女、成熟冷艳的商场丽人……周科说:看病相面,驱煞免灾,恭喜发财……只是小道;点龙画穴,先天演命,逆天改命……,才算法术……寺院门口小摊上的木质佛珠……顶级拍卖场里做工粗糙的玉石手链……道观门口工艺品小店里的一道黄符……都可能,让你免去一场灭顶之灾……
  • 异世转轮王

    异世转轮王

    轮转众生灭,轮转万物生。他,本是地府十殿之一的转轮王,因三界征战,肉身毁灭,仅剩一丝元神遁入轮回通道,在异世重生。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实力十不存一,他能否破而后立重回巅峰之列,又能否找到回家的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古国奇缘(上)

    古国奇缘(上)

    考古系高材生童谣被千年前的古尸所诅咒,变成了洪玉国的七公主,去到了良渚时期的诸良国。她一方面被咒怨所控制,一心想要去毁灭洪玉国,一方面又深深爱上了诸良国的国王润玉。可润玉却视七公主为杀父仇人,恨之入骨,童谣百口莫辩。宇君的出现,给了童谣实现咒怨的机会,她承载着无比的痛苦和压力,去了菊凉国,想借用菊凉国的力量毁灭洪玉。童谣与润玉,两个相爱却难以在一起的人,他们的结局将是怎样?
  • 85后青涩回忆

    85后青涩回忆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平时的天马行空的幻想,讲述一个85后男孩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青春是青涩的,是值得一生回忆留恋的。趁着自己的记忆还未被重复的工作冲淡,把记忆变成文字,等我们老了,回头看看85后的青涩回忆。(大学篇,主要是讲述一个2004年至2007年的一段校园故事,大学校园里有欢笑、有激斗、有爱自然有恨、最后留下的都是零碎的回忆和无尽的怀念。)
  • 东方回响曲

    东方回响曲

    一位心思缜密的警官,用自己的头脑破解一个个案情,寻找未知的真相,在一个个案件的背后又有着什么别样的故事,最后的凶手总会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