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1800000006

第6章 五十米外的风景(1)

对面的住宅楼终于封顶了。灰色的预制板平稳熨帖地粘在阳台、楼面等部位。阳台上六块方方正正的水泥板是用吊车一块块吊上去,挂在护栏下的。那天,吊车的马达声,工人的吆喝声,还有其他来历不明的声音加在一起,嘈杂得要命。他放下笔,从客厅走进里间,正好看到吊车的长臂平举着,慢慢划了个弧形,把一块水泥板立在对面的阳台上。几个工人显得很轻松,把它安在那里。以前,他没有见过阳台是怎么砌起来的,每每喜欢倚在护栏上,看看夜空,看看万家灯火。要是有几丝风,那种感觉还是很惬意的。现在,看到对面工人随意的样子,他有些怵然。那么薄的水泥板,就那么浮挂着,单靠外面一层粉浆,牢靠吗?好像一倚着,就会翻落下去。这么一想,他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他住在十四层。两室一厅。厅比一般的要大,有十六点四平方米,室比一般的要小,大的一间十点二平方米,小的一间九点六平方米。大的一间在西边,小的一间在东边。当时搬来的时候,考虑了半天,还是大间做了卧室,小间做了书房。说是书房,不过是临窗摆张写字台,东墙放两只书柜,紧挨着西墙放了张过时的三人高背沙发,西墙角有一个衣帽架。为了这个衣帽架到底摆哪儿顺眼,他和妻还真没少折腾。开始放在门厅左边,现在的住宅结构跟以前老式的不大一样,门厅没有过道,进门就是厅。有客人来,随手把风衣、帽子挂在衣帽架上,但落座叙谈,客人总时不时瞟一眼他们的风衣、帽子,他也忍不住看几眼衣帽架上挂着的自动伞、皮带、长筒袜之类。居家过日子,这些东西挂在衣帽架上,出门进门都方便,但外人看起来的确不雅观。后来,衣帽架被移到盥洗室与东屋之间狭窄的拐角。不几天,房管所的女管理员来查水表,顺便说了衣帽架几句,大意还是放得不是地方。他干脆就把衣帽架挪到书房里,自家爱挂什么就挂什么。关于衣帽架的事,很快就被淡忘了。

对面住宅楼没有盖起来的时候,原先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平平整整,向南伸展出去约有一公里。再过去就是林荫道,视野很开阔。每到春夏之交,一冬天光秃秃的树枝都挂满碧绿,远远望去,林荫道上东西往来的车辆,就像在一条又厚又长的海带下漂游的海底生物。冬天,树叶落尽,绿油油的菜地被塑料大棚一畦畦笼罩着,虽然色泽单调,却自有一番简洁利落的气韵。他把东屋用作书房,实际上是冲窗前的风景。住宅楼一起来,正好把景物遮住,只留下东西两端很窄的一段视线。有时,明明看到东头一辆货车驶进视野,但在西头却怎么也看不到那辆货车驶出去。原来,这幢楼同时也把一条南去的岔路给挡住了。住宅楼是前年春天开工的,前前后后拖了两年多。挖地基、运沙石、灌钢筋,先是推土机,后是搅拌机,再是起重机,一天到晚,轰轰隆隆,尘土飞扬,只要一开窗,写字台上就落上一层细细的粉尘。他只得在厅里写作,书房便放些杂物。对面住宅楼封顶后,他才重新把东屋打扫整理一遍。临窗而坐,从前那种开阔视野没有了,灵感也不再奔放,总觉得思绪一发射出去,即刻被反弹回来。提笔就躁,抬头总怔怔地张望对面的阳台。尚未安装窗框的孔洞,透出黑魆魆的死寂。

一个月后,来了一队民工,把新楼的门框、窗框,连同玻璃安好,很快又都走了。

热闹的景象一时平静下来。大楼四周残余的沙石、边角木料还没有清理,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又刨又掘,兴奋地跑来跑去。家长们在一旁自顾七嘴八舌,不外是这幢楼什么时候搬进人来,两幢楼之间的空地要栽上花木。再建起社区服务中心、老年活动站等等,无非都是大家憧憬的小区的未来,话题越扯越多。有时看到房管所那个女管理员走来,就齐声叫住。管理员姓王,人蛮热情,东家大娘买菜,拎得吃力,帮上一手;西家夫妻拌嘴,说上几句,邻里都乐意招呼她。

“闺女,您说咱这片什么时候通煤气啊?”一楼的大妈原先就住这儿,与王管理员的娘家是老街坊,所以这样呼她。有问什么时候修整楼前绿地的,还有问幼儿园盖了一半怎么又不见动静了。管理员挂着笑听着,道:“别的我还真说不上,不过眼前这楼,单等粉刷一遍,住户搬来,往后的事就快了。”

果然,没过几日,十来个人又在对面楼上忙开了。他们戴着粗布灰帽,灰衣灰裤,身上沾满斑驳的漆渍,每个人手里拎着一个小桶,拿把刷子,把窗框一概漆成绿色。接着开始装饰大楼的外观,先通体抹层白灰再打上磁漆。看形势,要跟他这楼对称,十二层以上漆成赭红色,像扣顶帽子。

这些油漆工干活很卖力,一直到八点后天擦黑才歇手。晚上就睡在楼里,五六个人住进了他对面的一套二居室,荧光灯把刚粉刷过的墙壁照得雪亮。他们在厅里吃饭,没有桌子,油漆桶上垫块三合板,围着一盆菜,或蹲或坐,狼吞虎咽。有一个女的,在厨房又洗又涮,不时往厅里去取走残羹和碗筷。他们吃完了,就围一圈玩牌,又吵又嚷。背朝他坐的一个男子嗓门最大,他听得见那男子喊:“小杏,端碗水来。”那个叫小杏的,就从厨房端出一碗水,男子一仰头喝了下去,女的就势站在一旁看他们打牌。男子赢了就高兴地拍她臀部一下,要是输了,照样沮丧地拍她臀部一下。其他人就嚷嚷,给钱给钱。几乎每晚都这样。他坐在窗前,饶有兴味地看着他们瞎闹,心里也不烦,好像看一台戏。大约十一点,对面熄了灯,他的思绪才收回来,写他的东西。

那晚,月光清亮,映在对面楼房的东墙上,是个三角的形状。三角的长边从楼顶顺着阳台斜切而下,没有漆完的“帽子”,变成深红色。他有些疲倦,抬头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对面一团宁静,没有一点声音。他瞟了眼阳台,正想低头续完一段文字,隐约觉得阳台深处有一个影子,猛一惊,再细看,是两个人,一高一矮拥在一起。

他的嗓子有些发紧,心口也突突直跳。高的低着头,矮的仰着头,这样保持了一会儿,那影子越来越低,最后没到阳台护栏下面去了。

他觉得自己的脸又热又胀,目不转睛盯着阳台。之后再没有动静。

他走进卧室,黑暗中看到妻弓着身子,发出均匀的鼾声,便揭开被,去胸前摸了一把。妻嘟囔了一声,翻个身照睡。他把手搭在妻的腰窝,眼前放着刚才阳台的镜头,不一刻,也倦得睡去。

此后几天,再没有那种事发生。渐渐地,他的好奇也弱了。待出了趟差回来,对面的住宅楼已粉饰一新,没多久,住户就陆续搬来了。孩子们跑前跑后,跟着看热闹。主妇们则指指点点,评头品足。

新面孔一天比一天多,给这个小区带来了新的生气。

傍晚他下班回来,远远看到楼前停了一辆加长130货车。两个工人正往下抬席梦思床垫。一个少妇,打扮很入时,在一旁指指点点。卧室柜、写字台、沙发、皮箱等摆放一地,都是时下流行的款式。

他走到近前,正想绕道而行,后面搬床垫的工人一不留神,碰着了边上的床头柜,柜上一个景泰蓝花瓶,很好看的,猛地一晃,少妇看到了,惊呼起来。他正好伸手够着扶住。少妇感激地看他一眼,连声道谢,可能是因为刚才的失态,两颊浮上了一层红晕。

没想到,少妇家居然住在对面,正是那帮油漆工住过的。想起阳台上的那一幕,他有些冲动。每晚坐在窗前,总按捺不住看对面几眼。自然,那种事是不会有的。偶尔,他站在阳台上,伸伸腰,踢踢腿,活动活动,他想,那少妇准定知道他住在她对面。奇怪的是,有时她恰好在阳台上晾衣物,即使意识到他在阳台上,也依旧伸出白皙的胳膊。把衬衫别在衣撑上,并不理会他。其实,她可以向他点点头什么的,没必要那么高傲。他想。或许她忘了他曾保住了她那只景泰蓝花瓶了?那天忙乱得很,自己只是路过,举手之劳,未必记得。这么一想,倒觉得自己多情得可笑,以后便不再有意注视她。

但有一点觉得蹊跷,好像她是一个人过似的。妻道听途说一些,晚上,在饭桌上扯七扯八,不知怎么说到对面那个少妇身上。他边嚼边听,心想跟自己的感觉差不多。吃完饭,正收拾碗筷,房管所那个王管理员来查水表。妻热情地请她进屋,她大大咧咧地走向盥洗室,地板砖上留下一串鞋印。妻看在眼里,不便表示,心里却不大高兴。王管理员查完水表,这回没有说衣帽架的事。妻请她坐坐,喝口水,没想到她还真坐下来。“你们这沙发挺素的。”她拍完沙发扶手,话题一转道,“你们对着的那家挺趁的。”她用手指指对面楼。

这两幢楼的水表都归她查,所以,每家她都有数。她侃侃而谈,妻在旁陪着听,他在书房里约略知道个大概。大意是那个女的,别看她趁钱,也有苦处。男的长年在深圳,日子久了,哪有不变心的。那次,王管理员去查水表,正好碰见她男人回来,还带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姐。开门的时候,她注意到那女的眼圈红红的,八成刚伤心过。

王管理员感慨一番,妻陪着也感慨一番。“男人还是没钱的好。”王管理员说出一句至理名言,站起身到另一家去了。他想,这晚,王管理员一定够辛苦的,每家少不了得坐上十分钟、八分钟。

北京的秋天是最好的季节,却又很短。嫩黄的银杏叶挂在树上,单株或成行都是一幅恬静的水粉画。待落满一地,秋风一吹,成百上千的叶片打着转,给人一种世事轮回的感觉。10月底,初冬的凉意渐渐袭来,对面的住家纷纷开始张罗封阳台。冲击钻的闷响和乒乒乓乓安窗框的嘈杂,又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

对面封阳台的时候,已近元旦。这年,北京市政府出于为市民人身财产安全考虑,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不少单位早早挂起了火红灯笼,在大门两侧一边贴上“元”,一边贴上“旦”。家庭主妇着菜篮,穿梭于菜市、商场间,忙着置办年货。但这种团圆的气氛似乎并没有感染那些三三两两的外地打工仔、打工妹。小区边上的路两旁,临街搭就的小吃铺依然生意兴隆。小伙计袖着手,“热包子,热馄饨,吃啵!”大声地吆喝着,挣同样是外地来京打工的人的钱。而这些吃便当的外地人,又以自己的吃苦耐劳,拼命挣北京人的钱而窃喜。这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以至北京日流动人口高达百万!常年滞留京郊,弄个临时户口、临时执照的油工、木工、自行车修理工、小摊贩、小裁缝之类的,更数不胜数。京郊的所谓“浙江村”“安徽村”“湖南村”“四川村”……渐渐发展壮大起来。北京是他们的家,故乡倒成了临时的驿站,逢年过节,一年半载才回去一次,然后又匆匆返回。对从未见过世面的父老乡亲,他们可以自豪地表露自己是“北京人”。事实上,对于北京,他们早已培养起一段割舍不断的感情。

他一眼认出对面屋里用冲击钻打孔的小伙子,就是那个油漆工。在一旁扶着他腰身的女的,想必就是那个叫小杏的。看来打得不是位置,冲击钻吼着,艰难地钻进。小伙子两只手臂随着机身抽搐似的颤动,溅出的粉尘和碎块,激起一道白色的灰障,兜头罩着小杏。她却仰着脸,耐心地承受着。少妇站在门边,没好气地责问道,“你会不会啊?老半天打不进一个眼儿,弄得满屋的灰。”小伙子停下钻,右手抹了抹额上的汗,歇一下,又用左手肘蹭了蹭腮帮,没吭声。小杏心疼了,冲少妇白眼道,“不正打着吗?干这活容易啊?”少妇大概觉得自己计较了点,便不再说什么,反身回屋里去了。这时,已是中午时分,俩人歇了手,下楼到包子铺吃了包子,每人又喝了两大碗面汤,坐了一会儿,来了精神,上得楼来,继续打眼。四邻静悄悄的,好不容易出了云层的日头也慵懒得很。几只鸡在垃圾堆里又刨又啄,不时扇动翅膀,紧跑几步,舒展开身子。冲击钻的闷响显得异常刺耳,搅得他难以歇息,索性起来,走到窗前,看他俩互相帮衬的默契样,想起那晚在月光下的缱绻,心里涌起莫名的感动,恍然觉得他们是在装饰他们自己的新房似的。

北风肆虐了一个冬天,挨家挨户的阳台也封闭了一个冬天。立春后,才渐渐有人家把窗户打开,放进些湿润的空气。那天,大约午夜刚过,他正趴在案上赶写一篇报道,忽然一声脆响,数秒后,是东西稀里哗啦落地的爆裂声。他赶忙站起身,看到对面亮着灯。粉红的光亮从阳台破碎的玻璃窗透射出来,朦朦胧胧,看不清究竟。四邻的灯亮起来,好事的开窗大声道:“什么事啊!夜半三更的,折腾什么呢?!”过了片刻,看没有动静,灯光渐次熄灭,一切又恢复了宁静。

第二天上班,他在楼下看到一地的景泰蓝碎片。待到晚上回来,就不再有了。

同类推荐
  •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

    本书是一部以网络创业为主题的长篇商战小说,也是一部体现创业家精神的励志小说。被称为是“中国首部互联网+创业实战小说”。小说的社会背景是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代中国,地点主要在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第一城”的杭州。通过描写郭天宇、孙秋飞、刘帅等大学生创业者,从企业初创开始,克服种种苦难,凭借模式创新,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获得创业成功,实现了新时代“中国梦”的故事!
  • 冷宫

    冷宫

    她做过先皇的宠妃,后又是被子嫁祸贬入冷宫,9年后,皇帝架崩,她的命运意外获得转机,先皇命她辅佑成年后将去突厥和亲的公主,并将作为最高女官随往突厥.重回宫廷的她又面临与八王和新帝王间复杂的爱恨纠葛,最后竞成为突厥王子的女人.这是一个女性从被他人掌控命运到自己掌握命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压抑的灵魂自我救赎的过程.
  • 天下父母

    天下父母

    地下交通员杨铁汉受组织嘱托负责照料三个烈士遗孤并送往抗日根据地。然而地下党组织突然遭到破坏。杨铁汉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在丧失了经济支撑与依靠的情况下,照顾三个孩子的责任全部落在他的肩上。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铁汉不停地寻找着党组织和孩子的父母,生存的艰难,敌特的骚扰从未使他放弃过。战友的托付与父母的期望,也使他在两个家庭和两个女人之间面临艰难的抉择。全书跌宕起伏,场面宏大,出色地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韧与忠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是石钟山近年来最倾注心力的一部全新大作。
  • 红与黑

    红与黑

    小说紧紧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与最终失败的经历这一主线,广泛展现了“19世纪最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反映了19世纪早期法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本质问题。
  • 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

    一个幽默的作家,一定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学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使人读了发笑,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老舍作为一个幽默小说家,便具有这样的语言能力和幽默的心态,世事、异国观光、朋友亲邻,在他眼里皆是有趣的。一如他笔下“穿马裤的马裤先生”、“盼孙子的王老太太”、“院里不是东西的老王”等等,既写实传神,又夸张好笑。且他的这种笑不仅仅是让人捧腹的搞笑,还是一种含泪的笑。他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批判和自己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融入这种笑中,极具感染力,让人发笑的同时,也引人思考。
热门推荐
  • 凡道问天

    凡道问天

    原星,十三颗星辰中最神秘的存在。而这一世,原星转世为人,其人名曰李占星。一介书生,原星之体,无不凸显他那平凡的身份和不凡的身世。且看这书生在星辰之下如何感悟天地,带着一只狐狸和一个少女,突破天道,融合星辰!
  • 阴冥变脸

    阴冥变脸

    或许命运本该如此,一个PS软件,一次无意地修图,一张凄美本不该属于我的脸,却改变了我一辈子的人生轨迹。从此,我便走上了一条有去无回的道路,怪异的小玉,半夜里墓碑上的“我”,另一个世界的无头将军,记忆中的纳溪.....都一次又一次刺激着我去寻找真相......
  • 妖女不妖不倾城

    妖女不妖不倾城

    妖怪,哪里跑?!错了错了,是“妖女哪里跑!”啥?妖女?不不不,我怎么会喜欢上妖女呢?你怎么就不会喜欢上妖女呢?你要是不喜欢我,我就......你就怎么样?我就吃了你!嘶~++++++++这是一个妖女的故事,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妖的故事。好吧说明了就是一个网游加欢喜冤家的故事。。。
  • 花都绝世兵王

    花都绝世兵王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八零尾巴北漂记

    八零尾巴北漂记

    故事发生在2008年,主人公叫刘果与一群刚刚毕业的学生,怀揣着梦想来到北京,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分别自找出路,经过了15次搬家,11个朋友的离开,背叛,别人歧视的目光。北漂生活一个人面对着陌生的城市,孤独与恐惧。依然不放弃!真实,绝对的真实,没有半点儿虚拟成分。会与很多身在北京的朋友产生共鸣,很精彩不容错过哦!
  • 太玄游记

    太玄游记

    人类已经在这个大陆生存了近两万年了,学会了自身修炼,懂得了制造科技文明,从小小的蝼蚁到现在的霸主,但是灾难来临,人们又回想起了曾经的那份弱小。(啊~~想名字什么的好烦啊)
  • 当年桦木未曾老去

    当年桦木未曾老去

    腹黑毒舌执着高冷的大明星,遇见同样性格却不同样命运的傲娇受校草,擦出怎样的火花?默默守护地经纪人又怎样面对?究竟谁先告白?甜蜜校园爱情故事由他们主演。
  •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所选睡前故事以突显人类优秀品质为主,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勤奋踏实、诚实待人、积极乐观、宽容博爱等优良品格。
  • 血瞳胭脂泪

    血瞳胭脂泪

    他们拥有不平凡的生世,令万物为之倾倒的风姿,她们美丽,他们英俊,他们恶毒,他们善良,他们生活在颠沛流离的世界里,继承家族的命运,无法真正的爱一个人。他们冷漠,傲然,尊贵。他们寂寞,苦熬。他们渴望幸福,却又害怕失去,他们希望温暖,可却畏惧严寒。这是一首与生命对抗的绝望之歌,你用生命唱尽,我以静默来和。曾经有那么一个瞬间,女孩伸出苍白没有血色的双手,看着一个笑的很温柔的女孩,两只不同的手,紧紧握着就像两条交织的红线,这个瞬间被定格为永恒,那一刹那,生命之声尽情欢歌,但是,那只是个曾经。她不知道,当她救了她的那一刻,她有多么感激。也不知道,当她残忍的拿走她的心脏时,那双不可思议的眼睛,还有那丹唇未启的嘴,是要说一声:为什么。还是一声,我恨你。
  • 和巨星谈恋爱的日常

    和巨星谈恋爱的日常

    席然是普通的一个高校女学生,苏城是万众瞩目的超级偶像。苏城:不是我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什么锅配什么盖。但是,苏城却喝了某种神秘之水。突然对席然粘粘乎乎!席然:有一个陌生男人突然对我献殷勤怎么破?网友一:报警。网友二:胖揍一顿,让他妈都不认识他。席然:可是他是超级偶像,每天用钱砸我,用颜值引诱我。怎么拒绝他?在线等,挺急的。网友一:楼主不要请给我,谢谢。网友二:莫名感觉到又被秀一脸是怎么回事?席然:已经在一起了,可是每天都会被男朋友帅醒怎么办?网友一:请楼主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