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2100000024

第24章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7)

他第一次同我见面的时候,送给我一本他在一九三八年用罗马字翻译的H.G.Wells的名著《世界小史》,四十年后的一九七八年出版第三版,可见这本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他酷爱西洋音乐,从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二年用罗马字翻译和著作了四部有关歌剧的巨著。每部都有二三百页。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使人惊叹!

日本罗马字社理事橘田广国先生把我的《汉字改革概论》翻译成日文。村野先生邀请有名的几位学者对这个译本进行订正,经过三年之久的精心工作,然后出版。这种认真的学术精神,使人万分钦佩!

使我不能忘怀的是,一九八五年我同中国文字改革参观团到日本,承村野先生和日本罗马字社各位先生们热情招待。特别是在三和银行的高楼上举行座谈。从那高高的楼窗里,可以俯瞰日本皇宫的花园。这使我想到,时代改变了,一个自由的学术时代来到了,罗马字运动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东方语文的现代化可以有新的发展空间了。我从楼窗向外观看,看到一片美丽的景色,一片新时代的光明!

村野先生去世了。他遗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东方语文现代化的光明时代。

(本文由日本著名的罗马字运动者橘田广国先生翻译成为日文,刊登在《罗马字的日本》期刊第四七七期,一九九三年二月一日)

魏建功:台湾普及国语的开创者

魏建功先生是我的师辈。他是我心目中最值得崇敬的学者和语文改革家。不仅我如此崇敬他,我的许多同辈也如此崇敬他,因为他是一位始终坚持五四精神的大学者。

一九五五年十月,我来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议之后我被调来文改会工作。建功先生是文改会的委员,从此我有机会常常向他请教。

我第一次拜见他的时候,我对他说,我一早就读过他的文章和专著,我是他的一个未及门弟子;我对语言文字是外行,我的一点语言文字知识主要是从他的书里得来的,可是学得一知半解,实在惭愧。

他说:“不要客气,我也读过你的文章,我们彼此学习,不分师生。”他如此谦虚,使我更加感到自己的渺小。

全国文改会议之后,文改会立即进行汉字简化工作。建功先生对传统俗字非常熟悉,因此他提出的意见特别受人尊重。他对《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每一个简化字都细细斟酌。他的负责精神,使人肃然起敬。

他和我都是中央推广普通话委员会的委员。在推普方面我更要向他请教。关于推普,他最有发言权,因为他是国语运动的老前辈,又是台湾推广国语的创办人。谁的经验也没有他丰富。

他曾告诉我,台湾在日本统治下原来以日语为行政和教育语言,光复后不能继续使用日语,台湾变成语言的空白区,推广国语成为当时的首要工作。台湾人民学习国语非常努力,当局推行国语非常认真,上下同心同力是成功的保证。

当时我想,大陆人民不像台湾那样急于需要共同语,大陆地方当局也不像台湾那样重视共同语,我们面对的推普困难,不是来自地区太大,而是来自惯性太强。我把我的想法告诉建功先生,他同意我的想法。

五十年代的文改工作,以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为重点。建功先生和我都是拼音方案委员会的委员。他对拼音方案的制订工作极为重视。他不反对当时领导要我们重新研究民族形式方案,但是在决定采用拉丁字母之后,他积极支持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方案起草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基欺希”用“哥科喝”来兼差,另一种是“基欺希”用“知蚩诗”来兼差。两种意见难以调和,工作不能快速前进。我问建功先生,这怎么办?他说,他不偏向于哪一方,这件事不必着急,要深入思考,找到一种使双方都能满意的折中方案。后来,产生了“基欺希”用独立字母的折中方案,也是更好的方案。

建功先生主持《新华字典》的编辑工作,编辑原则在当时的字典中是最新颖的,一直由他亲自指导。《新华字典》在拼音方案公布之后立即采用拼音字母注音,并且在使用方法上合乎学术要求,这对方案的推行有重大影响。在多年中,《新华字典》这本印数巨大的小书,是唯一可以用来作为礼品赠送外国元首的出版物。“文化大革命”中,造反派反对汉语拼音方案,《新华字典》几乎被迫放弃拼音注音,在建功先生力争之下终于保持了使用拼音。

我和建功先生见面,三句不离本行,总是谈的文改。他对文改有长期经验,他的意见最为宝贵。他认为文改是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工作,需要积极进行。但是,文改极难,性急不得,只有锲而不舍才能有所进展。他的意见是多么重要!

人们一早就对我说,建功先生在共产党初建时候就参加过,他是革命历史最久的语言学家。我没有问过他这件事,我从他的言行中看到一个真正的革命家的品格。

陈望道:革命教育家

陈望道先生(一八九0—一九七七),我国现代进步思潮的先驱者和现代语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诞生于一百年前。在时局变幻、意识动荡的今天,纪念新思潮和新语文的先驱者陈望道先生的百岁寿辰,有特殊的时代意义。

现代进步思潮的先驱者

陈望道先生诞生于清光绪十六年,也就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和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的前夜。一九一五年他去日本留学,这时候日本帝国主义者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一九一九年五月,中国掀起震动世界的五四运动,他立即响应,六月间毅然回国,投身于教育和文化的革新运动。

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参加留日学生的爱国运动,反对袁世凯接受日本“二十一条”亡国条约,反对洪宪帝制。一九一七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以后,他跟日本进步学生、后来成为日本革命旗手的河上肇、山川均等一起,开展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活动。

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他回国担任杭州第一师范的语文教员,跟同校师生一起,开展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新思潮的嫩芽立刻遭到反动当局的摧残。师生们被加上“非孝、废孔、共产、公妻”的罪名。当该校校长拒绝执行“撤职查办”的乱命之后,反动当局出动军警包围学校,酿成全国注视的“一师风潮”。这一风潮,更广泛地传播了新文化思想,使原来局限于学校的新思潮成为引起全社会注意的群众运动。可是,在强大的反动压力之下,陈先生不得不“自动离职”。

一九一九年底,他被迫回到家乡义乌,专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完成了第一本用中文全文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次年出版。

一九二0年春天,陈望道先生应陈独秀邀请到上海协助编辑宣传革命的《新青年》杂志,并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即“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成员之一。同年八月,他参加CY(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工作。一九二0年十二月,陈独秀赴广东,他负责主编《新青年》杂志。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他从一九二一年十一月到一九二二年五月担任中国共产党上海地方委员会书记。

一九二三年他担任“上海大学”的中文系主任和教务长;一九二九年担任“中华艺术大学”的校长。这两所大学都是培养共产主义者的革命摇篮。

他参加上海工人运动,组织了纺织、印刷、邮务等工会,亲自到沪西工厂区开办工人夜校和平民女校,宣传新文化、白话文和妇女解放。他是一位坚持科学观点、始终头脑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

现代语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陈先生认为:“语言文字问题,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基本问题。靠着语言文字,我们才能经营社会生活。我们对于语言文字理解得正确不正确,处理得适当不适当,往往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上发生重大的影响。”(《中国语文学会成立缘起》)

他这一番话,跟胡愈之先生的见解正是相同。胡先生说:“在西方,冲破中世纪的黑暗时代,首先是从文字改革开始的。这就是打破教会僧院所垄断的旧文字,创造和群众口头语相结合的民众新文字。这才产生了启蒙运动,产生了资本主义的产业革命。在中国,不可能有例外。”(《高等院校文改教材协作会议上的发言》)

语文革新是教育革新的前提,教育革新是文化、科技、经济和政治革新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在被称为中国文艺复兴的五四运动中,“白话文运动”是整个运动的先锋和高潮。

陈先生认为,语文学术工作应当贯彻“现代化”和“科学化”两个原则。他在新语文运动中的工作,做得细致、具体、积极、勇敢,目光远大、方法科学,锲而不舍、步步深入。

他提倡新式标点。他是最早在刊物上采用新式标点的学者之一。早在一九一八年,他就发表《标点之革新》(一九一八年五月《学艺》一卷三号),后来接着写了许多提倡新式标点的文章。标点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在三千年不用标点的汉字文章中加进一个西洋标点,好比一个小针头刺破了一个大气球。这是震动神经的思想革命!当时开明的国学家也认为,白话文很好,因为早在宋朝就有了,可是中文中间加进西洋标点,不伦不类,无异在长袍马褂上系上一条领带!今天,《二十四史》也都加上了标点,当初提倡新式标点时候的思想斗争已经被遗忘了。

他提倡革新文法学和修辞学。他认为,《马氏文通》一八九八年出版以来,中国文法学一直向西洋文法学照搬照抄、机械模仿,这是方法论上的一大缺点。他建议:“根据中国文法事实,借鉴外来新知,参照前人成就,以科学的方法、谨严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中国文法革新论丛》序言,一九四三)他说:文法学的主要问题是词类的区分,要从语文组织的成素与成素的关系和联系上,也就是从功能上来进行研究。他发动革新中国文法学的讨论,从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一年,历时四年之久。从一九一0年发表《“的”字底新用法》(《浙江第一师范校友会十日刊》第十一号)开始,他写了几十篇讨论文法革新的文章,最后在去世前的病榻上还修订他的《文法简论》书稿。

关于革新修辞学,他在一九三一年被迫离开复旦大学以后,专心从事《修辞学发凡》的著作,这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修辞学专著,其中驳斥了“文言可以修辞、白话不能修辞”等谬说。

他提倡简体字,带头在杂志上采用了“手头字”。一九三五年新春,他和上海的文字改革运动者组织“手头字推行会”,选定三百多个手头常写的简体字,二月间由文化界二百人和《太白》《世界知识》《译文》等十五种杂志,共同发表《推行手头字缘起》。《缘起》说:“我们日常有许多便当的字,手头上大家都这么写,可是书本上并不这么印。识一个字须得认两种以上的形体,何等不便。现在我们主张把手头字用到印刷上去,省掉读书人记忆几种字体的麻烦,使得文字比较容易识、容易写,更能够普及到大众。”这是简体字在多种杂志上实际应用的开始。

在简体字运动形势逼人的情况下,南京政府教育部在一九三五年八月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三百二十四字),可是第二年又取消了。清末开始的汉字简化运动,直到二十年后的一九五六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才正式实行。

他支持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九二九年瞿秋白在苏联起草中文拉丁化方案,由留苏共产党员和苏联语言学者修订完成,一九三一年得到全苏新字母委员会批准,作为留苏华侨扫盲之用。一九三三年传到上海,形成一个拉丁化新文字的群众运动。

一九三六年,成立“上海新文字研究会”(后改“中国新文字研究会上海分会”),主要推广“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他帮助修改拉丁化新文字理论中诸如废除汉字一类脱离实际的提法。他发起组织“上海语文学会”“上海语文教育学会”等进步语文团体,以共同研究拉丁化问题作为会务之一。他发表《中国拼音文字的演进》《从词儿连写说到语文的深入研究》等许多观点新颖的文章,对拉丁化运动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语音标准是文字拼音化的核心问题。当时所谓“北方话”缺乏明确标准。一九五五年,他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对“普通话”的定义提出科学的建议,把原来起草的“以北京话为标准”,改正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最后加上“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陈先生又对美学、逻辑(因明)学、伦理学等进行革新研究,写出超越传统的先进著作。

跟倒退逆流作不妥协的斗争

历史是曲折前进的。语文运动是波涛起伏、时进时退的。

“五四”掀起白话文高潮之后,接着就发生文言复古的逆流。这股逆流到三十年代初期,又一次死灰复燃。一九三四年,国粹主义者提出“尊孔读经”“文言复兴”,全盘否定“五四”精神。

针对这股逆流,他和胡愈之、沈雁冰等发动“大众语运动”,不但反对文言复古,而且对当时白话文出现脱离群众的倾向进行批判,提出白话文必须进一步接近活的口语,建立真正以群众语言为基础的“大众语”和“大众语文学”。起初刊登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后来在《太白》半月刊和其他刊物上,提倡写“大众说得出、听得懂、看得明白、写得顺手的大众语”,掀起一个比“五四”提高一步的语文革新运动。

同类推荐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星光: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施星灿的奉献人生

    书中的主人公施星灿同志是湖北省利川市国税局离休干部——全国税务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典型、湖北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后简称恩施州)道德模范,被誉为“信念老人”。《人民日报》、《中国税务报》、《湖北日报》、《解放军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30多家媒体曾报道过他的事迹。本书通过许多真实、朴实和生动的故事及珍贵的图片反映了全国税务系统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我身边的好税官、湖北省创先争优先进人个人、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恩施州老有所为先进个人、利川市优秀共产党员施星灿的一生。
  • 清朝那些人

    清朝那些人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热门推荐
  • 神偷九尾:废柴九小姐

    神偷九尾:废柴九小姐

    她,m国神偷,她,异世废柴,当神偷转生废柴。你有见过会炼丹会炼器的废柴吗?神马眼神啊你,美男是我的萌宠是我的,只有我不想要木有我得不到,老娘我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文能武,还不快快的收藏膜拜。
  • 飞升系统

    飞升系统

    已有群:244126756!欢迎加入讨论!另外求收藏!求推荐!求评价票,不需要多,只要把粉丝楼填满就行了!!在家玩网络游戏的王凌,意外的点了一下忽然在电脑页面弹出的推荐一款叫飞升系统游戏的窗口,却不想意外的重生到了仙侠大陆,复生在了和他同名的青灵门外门弟子身上,从此,他变了······声明:本书绝不11!
  • 超神之冰神

    超神之冰神

    当一个叫龙啸天的人,来到超神学院,他会干什么?又会发生什么让我们试目以待!!!!!欢迎来到超神之冰神聊天群543952129
  • 辽西烽火

    辽西烽火

    这是一部反映抗战时期辽西人民英勇顽强、艰苦抗战的故事的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书中人物的描写,热情讴歌了老李、老刘、大伟、大山等英雄人物,深刻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我们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更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再次复活给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恶果。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强大的国防、强大的中国才能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 平行日记之桃灼

    平行日记之桃灼

    平行空间(parallelUniverse),这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和别人擦肩而过时,觉得这个人我见过,和别人对话时,觉得这句话、这个场景似曾相识。明明没有去过的地方却感觉我曾来过。但是,却无法清晰、完整的想起,这个人是谁,这个地方何时来过,其实,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就在另一个空间……
  • 鹰族阿斯顿

    鹰族阿斯顿

    人类自诩对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了如指掌,可是与我们同处一个星球的它们,却进行着远比我们更加激烈的抗争,它们凭借饱满旺盛的干劲,不屈不挠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恒劲,能否继续阿斯顿家族的辉煌,我们却不得而知。
  • 绝宠嫩妻:总裁大人别过来

    绝宠嫩妻:总裁大人别过来

    【1v1半宠文】一夜纠缠,事后她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遇见了他,联姻,结婚……“我要求,结婚后延,只订婚。”她提出。“可以,延期一年。”他笑道。“两年。”“那就半年。”他们都不是轻易认命的人,可直到一点点喜欢上,有些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什么谁先爱上就输了,输就输,我只知道我爱她,就要对她好一辈子。”“我摘不到真正的星辰给你,但我可以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你造一片星辰。”风平浪静之后也许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是她想,只要有他在,哪怕刀山火海她都能欣然面对。“你永远不会失去所有,你有我。”
  • 妩媚王妃斗法妖孽王爷

    妩媚王妃斗法妖孽王爷

    被最爱的人背叛的她,心灰意冷,本想讨回公道,却遭狠心推下悬崖,谁知她命不该绝,灵魂穿越来到另一个时空,可是谁来告诉她为啥会穿到一个容貌被毁的女子身上,还偏偏遇到将她推下悬崖的仇人,也好这样就可报她前世之仇!!不过那个帅的一塌糊涂的冷血王爷为何总爱护着她的那个仇人呢?是她找来的救兵吗?没关系救兵一样收拾他,且看丑女何以斗帅男!
  • 总裁大叔!我们斗斗看

    总裁大叔!我们斗斗看

    为了摆脱父亲公司破产的命运,18岁的她被迫嫁给33岁的总裁大叔。但大叔的年龄可不是白长的,各种阴谋陷阱,害得她招呼不来,先是并购公司,然后偷偷摸摸赶跑他的一众情敌,最后干脆连她也算计进去了!18岁对上33岁萝莉对上大叔大叔强大腹黑笑面虎,有时中二萌蠢还不自知萝莉呆萌自尊,并非傻白甜互相毁三观,互相爱与阴谋的教育究竟是一起圆满还是彼此落魄,还是斗斗看!“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你竟然亲我!”妍蜜瞪着一双大眼,怒吼了起来。“你不是应该感谢我么?”姜殊勋轻声笑了下,“我还没吻过什么人。”妍蜜呆住,满头黑线,姜大叔,你确定自己是33岁而不是13岁,都这把年龄才献初吻?谁说初吻都是美好的,妍蜜的就不怎么美好!
  • 最强邪妖

    最强邪妖

    系统说:想变强,日行一善别人辛辛苦苦打怪升级,浪翻天却在扶老太太过马路升级。。问题是浪翻天的理想,是成为最恶毒的大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