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3700000005

第5章 中国近现代佛教论丛(5)

1953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徒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走上了新的道路。在中国佛教协会成立的会上,赵朴初做了《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经过和筹备工作的报告》,对今后的工作任务做了说明。他说:“关于如何发扬佛教优良传统,这要联系到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僧伽制度的健全问题,一是教理的研学问题。僧伽制度的健全,是弘法利生事业的基础,怎样针对过去的弊病和现在僧团内的复杂情况,依照戒律的原则,实际解决目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使今后的僧伽得以恢复‘六和’的意义,这实在是一件重要的事。至于教理的研学问题,一般的说,是僧尼的宗教教育问题,是僧尼人才培养问题,就学术上说应当是在近几十年来已有的基础上,组织对各宗派学说进行系统的研究的问题。而汉藏经论的翻译和弘扬,与佛教文物的调查和保护,都是我们所应当致力的事业。”[50]由于佛教改革的问题太敏感,赵朴初只是就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说了一下,强调要“依照戒律的原则,实际解决目前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在《中国佛教协会章程》里面,只谈到了“本会是中国佛教徒的联合组织,其宗旨为:团结全国佛教徒,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参加爱护祖国及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联系各地佛教徒,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对佛教改革的事情只字没有提到,这些说明,像佛教改革的这些重大事情,作为中国佛教的最高层领导机构,是不能轻易作出决定的。巨赞等人强调的新社会的佛教改革运动,到了这时实际上开始往回收缩了。佛教改革没有进行,并不是佛教界自身的原因,而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所然,这时中国正在开始进行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的活动,以及社会主义学习的高潮,中国社会已经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开始进入到社会主义时期,佛教这时又要有一个新的适应时期,所以以往的改革想法必然又要做一些新的修正。巨赞法师一直主张的“生产化”与“学术化”的两大改革主张,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执行,中国佛教界人士在建国之初就成立了工厂等劳动单位,佛教僧人依靠自己的的劳动来养活自己,完成了“生产化”的过渡。佛教的“学术化”虽然相比“生产化”要慢一些,这主要受到人才的限制,但是并不没有学术化的活动,像《现代佛学》上面一直刊出各种佛学的文章,其中有很多文章都是紧扣现实,发表议论,同样也说明“学术化”的研究活动还是存在的。但是,再往后,由于中国社会接连不断地发生政治运动,以及“左”倾思想开始影响,使刚出现的中国佛教界的活力渐渐减弱,乃至停止,佛教改革的事情最终告一段落。

1978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浩劫结束,党中央和人民政府重新落实了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国佛教界重新开始恢复活动。1983年,赵朴初会长在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中国佛教要走“人间佛教”的道路,佛教界人士积极响应中国佛教协会的号召,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各地寺院发展寺院经济,配合政府经济开发与旅游发展,同时在与学术界人士的合作下,佛教界注重学术研究,召开各种佛教会议,出版佛教读物,佛教文化活动轰轰烈烈。总之,佛教界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开始走上黄金时期。

改革开放的时代,中国的社会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特别是中国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中国佛教界也伴随着经济与思想观念的改变,在这个转型期再次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中国佛教界参加到市场经济,努力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同时也在发展寺院经济中逐渐壮大起来。中国佛教协会一直重视寺院的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提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建议名单,制定了《关于汉族地区佛教寺庙剃度传戒问题的决议》,召开汉传佛教重点寺院管理工作座谈会,制定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和《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等。1993年,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提出了加强佛教“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的历史任务。这五个建设都与寺院建设有密切的关系,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寺院是佛教之本,是僧伽的衣食所在。随着寺院经济的发展,佛教所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近年来,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负面影响,佛教道风建设面临严峻形势,有不少僧人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道风不正、金钱至上,甚至少数人为了名利地位不惜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贪污腐化、行贿受贿。这种不良风气已经严重腐蚀到僧人队伍,败坏了佛教的形象和声誉,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危及中国佛教的前途与命运。道风问题引起了佛教界和学

注解:

[1]毛泽东:《接见西藏致敬团代表时的谈话》,《人民日报》1952年11月22日。

[2]《现代佛学》创刊号,中国佛教协会,1954年。

[3]陈铭枢:《三上毛主席论佛法书》,武汉市佛教联合会筹备会,1951年5月2版。

[4]巨赞:《一年来工作的自白》,《现代佛学》创刊号。

[5][6]巨赞:《一年来工作的自白》,《现代佛学》创刊号。

[7][8][9][10][11][11]《太虚大师全书》精装本第17冊,第385。

[13]巨赞曾说:“有一次我在戏曲改进局和黄芝冈先生谈起这个问题(引者按,指佛教改革)。他说,譬如一条鱼,在甲池里生长的,就只能吃甲池里的水,甲池填没了把它放到乙池里去,就不能不吃乙池里的水。”

[14]巨赞:《一年来工作的自白(续完)》,《现代佛学》第2期。

[15]赵朴初:《新时代的佛教》(1949年4月17日在北平基督教青年会新民主主义讲座讲词),《新时代的佛教》,1951年7月,威远印书弘化社印。

[16][17]巨赞:《一年来工作的自白》,《现代佛学》创刊号。

[18][19]在此之前还有一些议论佛教改革的文章和小册子,如陈铭枢的《三上毛主席论佛法书》,以及前引的《新时代的佛教》和上海佛教界出版的《弘化》、《觉有情》等刊。但是《现代佛学》因为是在首都北京出版,因此它的地位又不一样。

[20][21][22] [23] [24][25][26]巨赞:《一年来工作的自白(续完)》,《现代佛学》第2期。

[27]以上各位代表的发言,均引用巨赞《一年来工作的自白(续完)》(《现代佛学》第2期)。

[28][29][30][31][32][33][34][35][36][37][38][39]巨赞:《一年来工作的自白(续完)》,《现代佛学》第2期。[40][41]《太虚大师金书》精装本第29冊,第74页。

[42]《太虚大师全书》精装本第22冊,第1099页。

[43]《太虚大师全书》精装本第17冊,第277 ~ 278页。

[44]《太虚大师全书》精装本第17冊,第159页。

[45]《太虚大师全书》精装本第17冊,第605页。

[46]《太虚大师全书》精装本第29冊,第74页。

[47]太虚说:“法主一人──此仿今丛林之方丈和尚而设。”《太虚大师全书》精第17冊,第118页。

[48]太虚说:“若支提、梵剎,各宗寺所有尊者一类──此仿现在丛林之班首而设者,有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之五等,班首之名不雅,故改尊者。”《太虚大师全书》精装本第17冊,第115页。术界,乃至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能够让未来的中国佛教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国佛教界和学术界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探索,太虚大师曾经思考过的一些重大的教制建设的问题,再次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都在不断地研究太虚的教制思想,佛教界也在集中讨论太虚的改革佛教理论。“人间佛教”的理论是太虚最先提出的,教制建设或教制改革是太虚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中国佛教要想在未来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太虚的思想无疑是中国佛教界可以借鉴的最重要的资粮。

在近现代中国佛教的活动中,太虚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是始终存在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太虚的思想不会过时,仍然在中国佛教界的后辈所从事的弘法利生、庄严国土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现代中国佛教改革历史,太虚与巨赞等人的改革活动,向我们说明了,佛教改革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它涉及到佛教的方面面,所以此事只能慎重,万万不可草率。

[49]太虚说:““一、非过十五夏者,不得举为行教长、莲社长,及任请为施医院长、慈儿院长。二、非过二十夏者,不得举为持教长,及法苑和尚、八宗寺和尚,及举为佛法僧园之副统教、三统教法师及任请为广文、众艺精舍总长,并受请为尼众证明布萨。三、已满二十夏者、当以苾刍中座证,向随所便处行教院,换领苾刍上座证。四、非戒夏满二十、生年过六十者,不得要住各宗寺具寿寮。五、非过二十五夏者,不得举为统教大师,及举为佛法僧园耆宿评议。六、非过三十夏者,不得举为八宗本寺祖师。”《太虚大师全书》精装本第17冊,第100页。

[50]《赵朴初文集》,华文出版社,2007年,第53页。

(黄夏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杂志社社长、编审)

誓为法海作堤防

———慈航法师的三大理念再认识

温金玉

初闻慈航法师之名,确有生疏之感,即至知道了法师之一生主要是在港台地区及新马缅等地弘教,中国大陆教界与学界对他了解相对较少,惭愧之感稍减,而欲知之心却大增。读到法师的部分著作及传记,深为法师之悲心切愿所感动,法师出家闽北、学法内地、讲经缅甸、布教南洋、弘化台湾,并最终修成寂后肉身不朽、全身舍利的一代高僧。其一生行历感人至深,其佛教建设主张深邃广远,特别是法师所提出的教育、文化、慈善三大理念,影响巨大,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慈航法师生于1893年,闽北建宁人氏,俗姓艾,号继荣,字彦才。祖上曾有功名,但至他这一代时,已是家道中落,十岁时母亲逝世,十三岁便辍学去学做裁缝,至十七岁时父亲也逝世。而后,孤苦无依的他走入佛门。后来他回忆这一段因缘说:“我因家庭不幸,读书过少,故出家十余年,犹不能看懂佛经。在家时,只读《三字经》、《六言杂字》、《论语》未终卷。因家境不良,读一日间一日,父母早逝,一切无人照顾,衣食均须自谋。家父虽是国子监生,一生教私塾蒙馆以终其身。年十三,从人习缝纫,因常于寺院中缝僧衣,羡慕出家者之清高伟大,自己既孓然无所依挂,因此引起出家之念。年十七,投邻县泰宁峨眉峰礼自忠上人为剃度师而出家。”想来慈航法师出家的因缘,实在是亲人见背,父慈母爱尽失,这对一个成长中的少年来说,那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对身无所依的恐惶,是一时难以抚平的痛;另外,因接触出家人,那种行云流水、衣袂飘飘的行止也是最易打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出家后,法名慈航,十八岁随自忠上人赴九江能仁寺求具足戒,参访九华山。以后各处行脚,参学诸方,曾住常州崇法寺、天宁寺,苏州戒幢律寺及天台山观宗寺、南京香林寺、扬州高旻寺、南京正觉寺等地,听经闻法。1927年,已是三十三岁的他得知厦门开办闽南佛学院,求学心切,前往学习,受到一代高僧太虚大师新佛教革命运动思想的影响。1928年,太虚大师在南京发起成立中国佛学会,太虚当选为会长,慈航法师一度担任中国佛学会庶务。1929年被请至安庆迎江寺任住持。1930年到1935年,一直在香港、缅甸等地弘法讲经。1939年,太虚大师组织“中国佛教国际访问团”,出访东南亚各国,宣传抗日战争真相,号召华侨与外国友人支援中国的正义之战。慈航法师随同出访。太虚大师回国时他继续留在新加坡,并在东南亚国家弘法。1947年,在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接法于圆瑛老法师。1948年赴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从此,一直在宝岛办学培育僧才。1954年,六十岁时在关中圆寂,坐缸安葬后山墓塔。1959年,弟子们开缸查看,面目如生,装金后,安坐供奉,成为台湾第一尊肉身菩萨。

慈航法师的一生,致力于振兴佛教,他认为佛教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兴办“教育、文化、慈善”,必须朝这三个方向去努力,所以他归纳说:“教育、文化、慈善,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开证法师回忆说:“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慈老对整个佛教是何等照顾关怀,他平时是如何地用心注意到整个佛教的命运。”

1.教育工程

同类推荐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如何安心(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面对的浮躁的世俗生活,难得安心的生活现状做了有说服力的劝导。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有些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要有创造力,发自信心。是值得一读的人生励志书,也是人生的大智慧。
热门推荐
  • 我只是一名塔罗师

    我只是一名塔罗师

    本文以女主角——董小洁是一名流浪在人群中的低调占卜师,故事的起因是表姐出国前赠与了女主角一副有牌灵的塔罗牌,女主由于机缘巧合卷入了刑事纠纷当中决定用自己的特殊能力为自己伸冤之后被武警官发现了女主的不同,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灵异历程,弘扬正义,惩恶扬善。文中涉及了塔罗、星座、数字学等神秘学相关知识让读者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多数人不太了解的玄秘世界。
  • 妈咪,爹地去哪了

    妈咪,爹地去哪了

    他们青梅竹马,因为一个意外被绑在一起,绑就绑吧,各过各的。偏偏,一次中奖,有了个调解气氛的捣蛋鬼。什么?有女人要嫁给她孩子爹?儿子,操家伙我们去阉了你爹地。嗯?有男人要做他娃的爹?儿子,我们去轰了他的住所。萌娃擦汗,腹诽:爹地妈咪,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暴力?能不能不要带上他?作者:多好的娃啊,都被两个无良的父母带坏了。
  • 萌妃驾到:腹黑王爷来接驾

    萌妃驾到:腹黑王爷来接驾

    一觉起来,咦?这是哪?来到莫名大陆,“欺她者,残。伤她者,死。”一陌生美男道某位萌妹纸表示很不好:“爷,我认识你吗?”美男:“很快就认识了”
  • TFBOYS十年之约永相随

    TFBOYS十年之约永相随

    他们,万人追捧,炙手可热的少年团体;她们,他们的真爱粉。只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他,就许给她珍贵难忘的十年之约上的永恒承诺。这一生山长水阔,总有人让百舍重茧化成心甘情愿。想念你望着我的那一瞬间,心跳骤然加速的感觉。QQ:749933429颖晓妍第一次写小说,难免更的有些慢,写的不太好⊙▽⊙,请谅解!
  • 深渊的恶魔

    深渊的恶魔

    十五岁的少年双珏,在为师复仇后便带上孽应龙的护命匣,由佛曲萨满化身为吸人精魄的恶魔,在善与恶中不断挣扎,在一片充斥着魔法、斗气的世界里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 宿愿笙笙

    宿愿笙笙

    她是在21世纪苦苦挣扎求生的小小人儿,她是古时风华万千不可一世的王府继承人。当两个灵魂纠葛缠绕在一起,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发生……
  • 人性呼唤

    人性呼唤

    描述阮闽君高考后,收到阮父的邀请,带着艾文学和薛虹烨来阮父打工的地方游玩。随着暑假的结束,艾文学和阮闽君各自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及其在各自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困境。
  • 诛天破邪

    诛天破邪

    一个天书的降临带着逍遥穿越异界,从此逍遥战邪魔,力压群雄,天之娇女纷纷投怀送抱,逍遥的传奇故事在此陆续展开。
  • 邪魅使者快走开

    邪魅使者快走开

    我本是躲藏在暗处的一缕孤魂,想要无忧无虑的与母亲一起生活,可奈何你的出现打破了我这美好的幻想,将我带入深渊,我的高傲和自尊在你的残忍下渐渐磨灭。最后却无可自拔的爱上了你......
  • 秦时明月之留候野史

    秦时明月之留候野史

    一代留候功成身退,源于故国情怀,退隐留地,却不想,遇到了心底深埋的女人……【良练文】本人百度贴吧ID:瑙傚績馃挋本在贴吧连载,为了让更多秦迷看到,特此在这发文,此文免费,尽快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