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2900000029

第29章 王安忆看上海(4)

我想,那时的底层,有一种非常满足的感觉。一切都很安定。我们的父母从未对我们寄予奢侈的厚望,我的少年时代的梦想,也从未逾过我的底层。我曾经酷爱画画,但并未因此而希望做个画家。我自由地阅读,仅仅为了满足我的阅读癖好。夏天,我们趿着木拖板,走向不远的郊外,我们在小河里游泳,捉知了,光着脊梁钻进菜地里摘着黄瓜和番茄。时至今日,我仍然喜欢那种纯朴、宁静而又自由平淡的生活方式。

我不愿过多地谈论城市的贫穷,哪怕是我的底层,我觉得这很矫情。在我走出这个城市,走向北方的乡村,我才真正懂得贫穷的涵义,才真正理解了我的父辈对生活的满足和感激之情。在我真正领略了乡村的饥饿,才真实地懂得粮食对于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意味着什么。在我蜷缩在黄泥小屋,一灯如豆,倾听门外北风呼晡,我才真正感觉到底层的真实存在。是的,在中国,真正的底层在农村。相形之下,城市,哪怕是我的半个城市,仍然应该感谢命运的厚赐。

我常常在薄暮时分走过我的半个城市。沿着苏州河北岸,穿过一片又一片的棚户区。旧貌未改,但热闹了许多。弄堂里依然拥挤不堪,一根又一根的竹竿横在中间,上面晾着五颜六色的衣裳。许多的小孩窜来窜去,屋里有着锅碗瓢盆的声音,有些男人在屋外修理着自行车,有些男人则惬意地抽烟喝茶倚在门口闲聊,这常常使我想起我年轻时代的乡村岁月。

夏天,黄昏的风景异常美丽,许多人家喜欢把桌子搬到门外,桌上有鱼有肉有虾有各种菜蔬,女人哄着孩子,男人喝酒,光着脊梁喝得全身通红。我喜欢这种风景,即使家家存有暗中较富的念头,我也从未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庸俗。在我的身上,常常矛盾地并列着许多性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恪守着我的精神立场。但是作为一个底层的儿子,我却从不蔑视世俗生活的意义。在经历了那么多的贫穷和饥饿之后,我深深知道,富裕对于我的底层究竟意味了什么。

在我的生命中,北方的乡村给予我从未有过的震撼。在我亲身经历了贫穷带来的各种折磨,我才深深懂得,对富裕的向往,在底层,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人性。

在我的村庄里,有一个女孩,女孩如公主般骄傲,受到全村女孩的羡慕和拥戴,因为这个女孩的叔叔在城里工作,从遥远的城市给她捎来一件的确良花布衬衫。在村里,这是唯一的一件的确良。它成了村里女孩的神圣,她们总是庄严地谈论这件衣服,同时悄悄地为自己编织一个彩色的梦想。有一天,女孩的母亲癫痫发作,癫狂之中,绞烂了那件衬衫。那一天成了村里女孩的忌日,女孩们忧伤、沮丧,美丽的梦想破灭了,她们愤怒地对我说:“那可是的确良啊,还是花的。”我不知道,这种对美的理解是否会被知识分子认为庸俗。但我却就此无法把美和富裕截然分开。

饥饿威胁着人的自尊。春天的时候,许多的人出门乞讨。那一年,淮北发了大水,许多的田地被淹没。我的村庄因为地势的关系,侥幸地逃过这场灾难。于是在午饭和晚饭的时候常有男人和女人上门。男人通常一言不发,站在门外叮叮咚咚地弹琴,女人则伸出葫芦瓢,说:“大哥,有吃的给孩子一口。”我曾经想,这就是底层的自尊?他们以为这只是一种技艺交换的方式而不是乞讨?他们是以此来维持自己的自尊?

我不赞美贫穷,相反,我对贫穷怀有一种深深的敌视,我没有理由蔑视穷人对富裕的向往之心。我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知道,对于底层,贫穷意味着什么,富裕又意味着什么。对于底层来说,革命或者其他的什么诱惑,目的无非是让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更加富裕也更加美好。

1985年,我重新回到我下乡的地方。老乡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有得吃了。”在那一瞬间,我被深深感动。在有关饥饿的记忆尚未被我完全抹去,我有什么理由不被这句话所震动所感动?即使这个世界越来越显得庸俗污秽,我仍然为这句话所震动所感动。

我知道,我对这个世界的许多想法与底层的要求相距遥远。但是我仍然愿意对底层的一切都加以理解,即使是对富裕的热烈盼望。我谨慎地使用我的文字,我的许多文字只是知识分子之间的一种相互提醒,我们无法抹去我们的立场和责任。我愿意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丽也更加诗意,这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我相信,在我的底层终于富裕起来的时候,最终也会走进这个梦想。但是眼下,我却不会强迫我的仍在贫穷中挣扎的底层接受我的遥远梦想。

我对乌托邦有着一种天生的迷恋,那是一个有关平等和公正的神话。尽管我早已发现这个神话的渺茫,但是我仍然愿意终生维持,我不知道这是因为什么。

我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神话中走过,尽管我们贫穷,但是无怨无悔。我们以国家的主人自居,我们与年轻的共和国分享着艰难,我们,全体。

我常常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文化大革命”,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大革命”为那时的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使我们越过底层,看到了整个城市。大字报、传单、各种小报以及形形色色的马路传闻,使我们从红色的梦想中回到现实的境遇。那些激进的少年加入了红卫兵,他们愤怒地冲进官僚和资产阶级的家中,他们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震动,他们从未见过那么豪华的住宅和那么奢侈的生活方式。所有有关平等和公正的神话在那一瞬间破灭,阶层差别依然存在,底层在神话的破灭中仍然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分享艰难。我为当年的红卫兵感到某种羞愧,但是我想,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因为贫穷而导致的仇恨,而是因为神话破灭后的一种本能的盲目发泄。

我有时想,几乎所有的道德要求最终都将落实到底层,底层将这个世界默默托起,同时遵守着这个世界对它发出的全部的道德指令。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在阻止这种少年的破坏行为,他们顽固地相信,对他人的侮辱是一种不可宽恕的野蛮行为。他们严厉禁止孩子们往家中拿回任何一样东西。而当时的红卫兵,也的确从未想过要把抄家物资偷偷带回家中。

我的底层仍然感谢命运,他们完完全全的为现实满足,没有匪患,没有压迫,没有失业,退休金和医疗保险成了新社会最为辉煌的骄傲。他们没有理由抱怨革命,他们没有少年人对平等和公正的偏执梦想。我那时就已惊讶地发现,在这个城市,几乎所有正派的工人都加入到了保守派的行列。这就是底层,我的善良的底层。

在我终于发现革命并没有彻底抹去阶层的区别,相反,权力又制造并维持着一个所谓的特权阶层,那时我们感到无比的困惑和仿惶。尽管我的底层从未真正进入平等,但是神话并未就此彻底破灭。理想依然存在。

许多年过去了,革命似乎成了一个遥远的记忆,底层仍然在贫穷中挣扎,平等和公正仍然是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旧的生活秩序正在解体,新的经济秩序则迅即地制造出它的上流社会。

阶层分化的事实正在今天重演,权力大模大样地介入竞争,昨天的公子哥儿成了今天的大款大腕大爷,他们依靠各种权力背景疯狂地掠夺社会财富。权力和金钱可耻地结合。“穷人”的概念再一次产生。

我已经不再侈谈什么平等和公正,我终于悲哀地发现,这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兑现的承诺。昨天未曾有过,明天也不会再有。阶层区别也许会永恒存在,这个世界命中注定要把财富和权力堆积到少数人身上。也许,这种差别为优秀人物提供了改变自身命运的向上可能。但是我的出身我的教养我的经历,命中注定我不可能成为一个彻底的精英主义者。也许我听到的太多,也许我见到的太多,大款们一掷千金的时候,下岗的女工可能正在为孩子的教育费用掩面相泣。面对底层,我心难安。

我相信,激烈的竞争,哪怕是不公正的竞争,也会导致这个世界的繁荣,而穷人也会日将分享繁华的余羹,家里终会有各种电器,餐桌上也将日益丰盛。但是在我目睹了那么多的欺凌和掠夺,那么多的屈辱和侮辱之后,我的情感,我隐秘的内心再也难以对这个世界热情洞开。

也许,我是偏执的。

许多美丽的梦想已经破灭,我为之呼唤为之憧憬的新世界并未在我的梦想中冉冉升起。世界依然如故。只是多了些汽车,多了些高楼,也多了些富人,当然,更多了些穷人。

我走过我的半个城市,我的城市已经不见。棚户区被成片推倒,它告诉我,一个新的城市明天将会在这里升起。

我对任何崭新的东西,已经不再怀有年轻时代的激情,我不知道,美丽是否会伴着崭新的时代再度来临。

我反复警惕自己的情绪,我知道,任何一种激进主义都会为我的底层带来更大的灾难。我为我的底层的任何一点富裕任何一点繁荣都感到由衷高兴。

但是我却恐惧地看到,纯朴和善良,正在我的底层悄悄消失。底层不再恪守它的老派的欲望,对富裕的追求同样导致了人的贪婪。早晨的空气不再新鲜,嘈杂的集贸市场,到处是鱼腥味和讨价还价的喧哗。鱼贩子肉贩子菜贩子水果贩子,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人的口袋。他们为了一块二块的利润,出卖着自己的良心和底层的感情。在我的底层,已经不再涌动着纯朴和善良,友情和乡谊,利益原则同样侵蚀着我的底层。

欺凌和掠夺,在这个世界几乎每天都在重复上演。我对此已经见怪不怪。我甚至觉得富人本来就是这样,必须以此来维持自己奢侈的存在。可是这一切,却渐渐侵蚀到我的底层。在你路过那些肮脏的地下小工厂,你就会发现,在我的底层,正在上演着什么样的同类相残的故事。我无法容忍穷人间的相互掠夺。

我的确非常矛盾,我渴望我的底层富裕,我又恐惧因为富裕而失去我记忆中的底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叶公好龙的表现。我只是觉得,我的底层因为对富裕的追求而付出太多的纯朴和善良。也许,因为在这个时代,劳动不再神圣,富裕必须依靠投机和掠夺。

富人的嗜好也如瘟疫般传染到我的底层,并且演变为种种不伦不类的时髦。我常常在凌乱不堪的弄堂口,看见一些妇人穿着假貂皮大衣,怀抱叭儿狗,学着富人的碎步,在小贩的叫卖声中,施施然地走着。我几乎觉得这是一种耻辱,我为这种恶劣的模仿感到羞愧。

在今天,在我的底层,流氓再次横行乡里。我真的无法理解,难道我的底层永远只能向历史提供这类黑社会的故事?难道命中注定我的底层永远无偿地为那些恶劣的通俗电影提供谋杀、械斗和强奸的素材和表演场景?在某个夏日的黄昏,我走进家门,我看见三个少年鬼鬼祟祟地躲在楼梯后的阴暗走道。他们看见我,惊慌地扔掉针管,我看见他们裸露的胳膊上留下的刚刚扎过的针眼。我们默默相对。我没有看见羞愧,只有些许的恐惧,而吸毒的快感尚未完全从恐惧的眼神中消失。

我的底层正在从肮脏的棚户区中搬出,但是新楼房重重的防盗门却把浓浓的乡谊完全隔断。相互的漠然和猜忌,替代了往日的亲如一家。夏天的夜里,再也没有了咿咿哑哑的胡琴,只有嘈杂的卡拉0K,我知道,那是我的底层孤独而又无聊的发泄。

也许,我的底层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我的梦想和寻找。

也许,我的所有的少年时代的记忆只是因为我的梦想和我的寻找,才在我的梦中我的虚构中存在。

也许,只有梦想中的底层才有过那样的善良和纯朴,我只能远远地注视而无法走进。我触犯了我的禁忌。我走进了它,我再也找不到我的底层。

我想,我是软弱的,我无法承受孤独,我必须有所认同,为我的梦想,寻找它的现实的土壤。我为自己虚构了许多的神话,然后,我看着我的神话逐一破灭。

我走出我的神话,我不知道我该走向哪里。

注释:①选自《神圣回忆》,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出版。

同类推荐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陕西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文化产业的历史与现状、发展中的陕西文化产业、广告业、会展业、广播影视及音像业、纸质传媒业、动漫业、民间美术品业、网络文化业、文化旅游业、艺术演出业、娱乐休闲业等。
  •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十三经开讲:左传开讲

    本书解读《春秋左传》,先述先秦史官文化的渊源,从《尚书》《春秋》两部著作的特点揭示《左传》产生的背景与学术继承性。对于《左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倾向,作了细密的评说。对《左传》的人物形象、战争描写、叙事写人、行人辞令,甚至虚构的故事情节等进行了简要剖析。书中还探讨了《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认为《左传》作为史传文学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之一。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热门推荐
  • 鬼炙

    鬼炙

    机缘身灭,噬魂成灵,这世间没有绝对!诡异的万灵窟,神秘的葬仙海,一切究竟为了什么?!鬼炙,可焚天!新书求推荐,求收藏!情节慢热,可养肥了杀!
  •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6部)

    这样读资质通鉴(第6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
  • 极冰杀戮

    极冰杀戮

    当白骨披上红妆当鲜血洒满大地当尸痕遍布荒野,暮然回首,早已物似人非——李洋看大一宅男,如何被这残酷的世界改变,成为一名随手便能冰封万里的杀戮主宰。
  • 穿越天堂来爱你

    穿越天堂来爱你

    杜氏集团继承人杜林希,拥有美貌与智慧,却冷若冰霜,生人勿近对于她来说爱情是别人的事情与己无关。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个帅气憨厚的男孩一点点的闯进了她的心里,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却发生了——心魂?那是什么东西?阻碍他们走在一起的是心魂还是宿世的积怨。
  • 校园少年王

    校园少年王

    少年林枫和他的损友尾随美女老师来到女士公共浴室的窗口下;正欲偷窥却不料意外连连、麻烦不断----------看林枫如何解决麻烦、寻找双亲、成就王者霸业、游历众美身边。
  • 天使约会作战

    天使约会作战

    不平常的暴雨,林道遇到了一个不平常的少女,没有名字,没有记忆。“又是一个?将你废除!”少女不由分说。拔出了剑名为天使的生物,每次出现都会造成特大自然灾害,其身体内也具有无穷的力量。由此被神秘组织盯上,企图获得力量。抹杀她们,让她们从此从世界上消失?亦或拯救她们,让她们爱上这个世界,自愿放弃力量,成为普通人活着。喜欢本书的朋友欢迎加入《天使约会作战》交流,群号码:422199637。
  • 乱世九剑

    乱世九剑

    乱世之中,唯有手中的武器才能够保护心中的正义。
  • 琉璃公主逆生长

    琉璃公主逆生长

    她叫莞琉璃,是个孤儿,从小生活在孤儿院.因为性子善,所以老受欺负.但,当那个长相玲珑可爱的女孩站在她面前,对她温和的笑着说:''琉璃,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姐姐了,知道吗?''的时候,她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她被送到了一所皇家私立学校,却处处受到排挤,但她可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但是,在她的生活终于尘埃落定的时候,命运却给了她前所未有的致命一击.就让我们翘首以待,看看琉璃公主如何化解一次又一次命运给她的考验吧......
  • EXO之爱的初恋

    EXO之爱的初恋

    身临其境,出手相救的竟是当初那12个人,本以为不会再见,但是对那12个人产生了好感,我闺蜜一起追到了12个人,不过就是其中那4个哟。EXO的
  •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本书展示的是周恩来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沟通能力。周恩来一生,不知道与多少人打过交道,在他与人打交道和交谈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炉火纯青的沟通艺术。本书从做好铺垫、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换位思考、权威效应、事实说话、随机应变、破解忌讳、语言幽默等九个方面展示了周恩来的说服能力,每一个方面都概括、提炼出了若干个说服技巧。生动活泼的历史事实,加上画龙点睛的理论概括,一定能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