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1000000008

第8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6)

以上所述,均为目前出家大德,与此经有殊胜因缘者。至若唐、宋以前,高僧名贤受持赞演,获得灵感者,不可胜数。而现在居士中得益此经者,尤多可纪。有素不信佛,因睹此经善根顿发,遂率眷属同受皈戒,最先课读,最先成诵,最先印行二千部于十五年前者,故丕威将军张公宪臣也。十年课诵此经从未间断,且在黄阳山闭关手写数本施人,古稀高龄,健逾少壮,李西原老居士也。多年沉疴,百药罔效,因拜诵此经宿疾顿瘳,正信既启,判若两人,发愿尽未来际读此宏此者,黄正明女士。踵而行之者,李明坤、梅葛明、锦明女士等也。乍读此经欢喜赞叹,未几即能背诵如流,从此皈向佛门,志修净业者,张辅卿将军也。发心手写此经,预备将来影印者,则有萧公方骏、郭公则沄、李君广平。因诵持而坚正信,或为日课,或能背诵,或除宿障,或增善根,则有曲善堂、夏悟明、王述宗诸居士。虽向佛乘,未获途辙,骤遇此经,如贫得宝,则有冯性圆诸女士。夙信净土,自谓已窥堂奥,及读此经,始愧往昔未得门径,又闻吾师讲解,乃知此法顿赅八教,圆摄五宗,广大精深,令人欢叹愧奋于不能自已,则念祖与黄胪初中将、齐重九居士等也。至于读诵此经,或著显效,或获密益,耳目所及,已难悉数。亦有乍信乍疑,随人言转,或熟视无睹,或期诸将来,此虽福缘未具,善根容有发时。若于原译既未遍读,会本更未详参,妄逞瞽说,意存嫉忌,则竟是波旬眷属,如来所谓可怜悯者。

本经有云: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又云:恶骄懈怠及邪见,譬如盲人恒处暗。于以见众生机感各各不同,善根不可思议,业力亦不可思议,我佛已屡言之矣!念祖初获此本,未遑措意,迨搜集五种原译,逐一披读,始知此经非特为净土群经之纲要,而且于世道隆污,国运兴衰,有绝大关系。又检三家节会之本,详参互校,益恍然于吾师弘法救世之苦心,与会集此经之精慎,实非浅识寡学所能梦见。宜乎缁素大德,先后倡导、赞叹,不谋而同也。

善乎沈善登居士(曾著《报恩论》,近代佛学界特出人物也)之言曰:净宗之妙,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此经备示依正庄严、修持位次而外,实如前跋所谓苦乐忻厌、生佛感应之理,阐发尽致,显密性相、事理因果之义,赅括无遗。是以志向大乘者在所必读,有心救世者在所必宏也。慨自世风日下,人心陷溺,同业共感,劫运空前,群感切肤,咸思挽救。然而劫由业成,业由心造,欲回劫运,须正人心。世风未转,劫运难回,苦因不拔,苦果难出。本经菩萨修持以下,直至三十七品,剀切指示浊世致苦之由,与出苦之方,深悲极慈,重重诲勉。其间历叙众生以三毒五恶之业,招辗转痛烧之报,俨然为今日灾劫写照。欲令众生观果知因,洗心易行,改往修来,离苦得乐。若仅知持名,不明纲宗,既昧往生正因,难收感应效果。是以本经于礼佛现光之前,又复揭示“佛所行处,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以上十三句经文)盖法不异佛,佛不离法,此经诵持处,即佛光照摄处。更有如前跋所云:果能受持读诵,必获开慧灭业、延寿增福之效。普遍流通,实有移风易俗、矫正人心之功。是以前清开国,特重此经,宫廷课诵,著为定例,故得人知自戒,上下相安。迨乎末叶辍诵,纲纪日紊,而清社亦颠覆随之矣。《会疏》有云:此经乃七难消灭之真言,天下太平之秘诀。实为确论,非伪言也。

犹忆日寇鸱张,国都播迁,林故主席礼请海内唯一耆德虚云老法师,主持法会。念祖服务后方,幸获皈依。老法师谆谆告诫吾人,亦以挽劫修道,自他俱利,莫如潜心净业。当代龙象太虚大师,提倡建设人间净土,亦曾详引此经文句。与夫莲师会集此本之深心,示现虽异,而悲愿无殊。由是观之,无论挽劫修道,与建设人间净土,莫不以此为根本阶梯,可断言矣。此经多印一部,持诵多增一人,即减少一分业力,挽回一分世运。所望弘法长德,忧世贤达,合力提倡,普遍推行。庶使此照真达俗、事理双融之契经,凡圣齐摄、性修不二之宝典,光明遍照,佛日常辉,则其潜消灾祸,扶翌伦纪,效力之伟将有非言可喻者。治本之图莫善于此,救时之要亦莫先于此。耆硕俊彦所见皆同,幸勿等闲视之也。

更有进者,如来悬记,此经独留,值斯经者,皆可得度。《报恩论》云:“人道一日不坏,则此经一日不坏。”又谓此乃佛说一切经中真实、圆顿、了义,反乎此者即皆魔说。可谓大声疾呼恳切极矣。窃意当来独留者,必为此本无疑,因其备具诸译之长故。又复当知,弥勒菩萨既受此经于佛,且曾发愿,于刀兵劫中拥护众生(见《悲华经》),凡于此经受持宏扬者,即为福德无边弥勒菩萨之所拥护。然必肯读肯弘,方能与菩萨本愿相应,因此菩萨受佛重诲,于此经典作大守护故。至于会集缘起,及其重要意义,具详梅黄两序,暨《大经合赞》  中。威远黄君,为吾师入室弟子,梅公则与吾师同游佛海,几四十年。南梅北夏,有若岱华并峙。相知既深,所言尤确。详阅两序,再读本经,更易了然,固无待念祖复述。仍将《大经合赞》节印于后,深研熟味,获益无穷。切望读者加之意焉。

丙戌嘉平佛成道日弟子江陵黄念祖敬跋

大经合赞

欲修净业者必读此经,因其为净宗诸经纲要故,非读不能深入故,读之能得总持故。已修净业者,不可不读此经,因其于世出世间因果苦乐,详赅无遗故,非熟读不能坚正信故,又于极乐依正修持法式,非读此不易明了故。

习禅者须读此经,因此法门即无上深妙禅故,弥陀即自性故,净土即惟心故,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故,又即净即禅故,净外无禅故,不信净土即不信禅故,亦即不信自心故。

学密者须读此经,因自经首上师说法,入灌顶阶,受菩提记,以迄道场庄严,本尊放光,全部具足四种曼陀罗故,又密严不离极乐故。

宗贤首者不可不读此经,因诸大菩萨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处处导归极乐故,纯显理事无碍故,又即小本《华严》故,极乐即华藏故。

宗天台者不可不读此经,因随文虔诵,止观已具,不历次第自在圆顿门中故,即境即心故,会三归一故,又即《法华》所谓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

宗法相者不可不读此经,因极乐依正即法相故,信愿持名是唯识故,由愿生而悟无生,由依他而证圆实故,入有得空,转识成智故。

已持小本者再读此经,顿觉心地开朗,读此经再持小本,更见简妙精切。依此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方得一心不乱故,不能专念决难一心故。

读《观经》者再读此经,益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因其于出世三福阐发更详故,又日观、水观乃至宝树、菩萨佛观,较之《观经》简要易修故。

未信佛者不可不读此经,以此经能起正信故,因缘愿力出生善根故,一染识田永为道种故,能读此经即不信佛亦不失为善人故。

喜文字者不可不读此经,因此经皆汉、魏、唐、宋原文,雅洁简练故,熟读能悟作文方法故,能使文境高妙故,又由文字般若以起观照,能达实相故。

向大乘者必读此经,因经中云:如说修行,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人已曾值过去佛受菩提记,无量亿菩萨,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尊重听闻故,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故。

学儒者不可不读此经,因一向专念,即是诚意正心故。发菩提心,方能明德亲民故。同生极乐,方可谓之止于至善故。举凡《易》之寂感,《书》之精一,《礼》之毋不敬,《诗》之思勿邪,皆在此经之内故。

无论治军、从政、求学、经商,皆不可不读此经,因其能对治贪瞋痴故,消业去习故,增福开慧故,能矫正人心移风易俗故,能消灾化劫,使国运昌隆,世界平安故,是即无尽宝藏故。

无论僧俗男女,皆不可不读此经,因其普被三根故,能治众病故,拔苦与乐故,是破暗之明灯,业海之慈航故,实一乘之了义,万善之总门故,是以十方诸佛同赞故。

(夏莲居撰,梅光羲节录)会校无量寿经粗竣题三偈

传译独多来最先自汉迄宋凡十二译。,五年读校亦前缘。

慈尊加被成斯本,遍放神光照大千。

此是净宗第一经,详赅圆顿括三乘。

若非夙植福兼慧,虽欲暂闻亦不能。

此事本来也太奇,顿教一念越三祇。

佛云难信诚难信,万亿人中一二知楚石句。。

听佛轩课余宴坐(二首)

踏破疑城信愿专,个中甘苦未须传。

几回饮逸脱缰马,一线孤牵上水船。

病久确知念佛好,魔多反使道心坚。

迷云障雾重重过,瞥见澄潭月影圆。

坐阅空花又一年,唯期寡过厌谈玄。

每将妄习从心洗,渐觉佛声逐念圆。

动静相依清净戒,根尘齐摄宝王禅。

乐邦苦海历然在,何去何从莫问天。

经行

少壮俄顷老病侵,几人未老惜分阴。

乐邦路稳牵谁走,世道歧多听自寻。

幸有一长唯念佛,了无可说且观心。

空堂叉手经行久,忘却秋宵月满林。

静观

此心何用乞人安,一念回光万境闲。

过眼般般分好丑,到头事事不相干。

梦中知梦未离梦,观物达观尚有观。

蜡味谁真尝透者,说来容易验时难。

莲公师伯所会《大经》,家君既为作序,复遣愚姊妹北来,就学师门。节录师伯著作于此,以志归仰。

同类推荐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 语言艺术全书2

    语言艺术全书2

    说话实在小觑不得,所谓人情世故。一大半是在说话里体现。良好的口才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塑造的。语言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传达思想的工具,更是门艺术。人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生存。而我们用来交往的基本手段就是语言。
  •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语言研究

    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作为华语广播电视的信息传递媒介,是受众直接感受的信息要素。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华语媒体,使用着各不相同的声音。一个媒体使用什么样的声音,看似是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却包含了各种考虑。世界范围内各华语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有更多语言之外的因素在起作用。分析华语媒体使用的语言,不仅可以了解媒体语言本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还可以了解与媒体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本书就是力图通过观察和分析各种华语广播电视媒体及使用的语言,引发人们对华语广播电视媒体使用的语言及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替身大小姐:悍少的小娇妻

    替身大小姐:悍少的小娇妻

    上官云天狠辣嗜血,冷血无情,就连亲生父亲也能一步一步的算计,他神秘莫测,跺跺脚,京都也能乱起来。叶落落一个被换掉的沈家大小姐,在乡下农场长大的小丫头却俘获了那个神一般存在的男人。
  • 血惘

    血惘

    故事源于一个意外,酿造了一个冤案,这个被命运诅咒的人随即被卷入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中去,在逃亡与求生的艰辛中,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也造就了一段异大陆的传奇。情节上没有太多太离谱的自恋成分,主角会有奇遇,但不会太夸张,有美女相伴,但并非11,有悲欢离合,但也不会太油腻。作者将尽力把这部作品写得严谨、生动、好玩。
  •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

    《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简介:在众多的无脊椎动物中,节肢动物是最大的一个群体,它的种类非常多,不仅是无脊椎动物中最大的一个门,也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门。据科学家统计,它们的种类能达到120万多种。在节肢动物中,不仅包括我们经常见到的苍蝇、蚊子、蜻蜒这些昆虫,还包括像虾、蟹、蜘蛛等这些动物,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虫类。节肢动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很多都十分有趣。虽然大多数节肢动物比较矮小,但是它们个个身怀绝技,并能通过自己的独门绝技保护自己。侯书议主编的《蜻蜓为什么要点水--节肢动物》将细细给大家道来。
  • 双生绝恋

    双生绝恋

    有人说,爱情就是这么简单爱情是一场偷心游戏,其实爱情只是一颗心靠近另一颗心的努力,我期待飘雪的季节里,一起走过长长的林荫道,我握着你的手,然后不经意放进大衣的口袋,温暖从指尖蔓延,从此我不再孤独.
  • 异能修真强者

    异能修真强者

    神星大陆最强者陨灭后残魂收下白宇为徒弟,与伴侣将白宇等五人锻炼为地球最强,杀入神星,统一宇宙。
  • 唯缘离悸

    唯缘离悸

    那些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是我今生最快乐的时光,和你相遇在花开的季节,许下不变的誓言,相依相爱,至死不渝。
  • 校草狠坏:恶魔,别吃我

    校草狠坏:恶魔,别吃我

    【全本免费】她混进男校,却被恶魔盯上,一言不合就强吻,话不投机就欺负,还假装梦游,上她的床,霸道撩人。她愤怒挣扎:“恶魔,我是男的。”他把她咚床上,邪肆地笑:“你是男的?把裤子脱了,让我验明正身,我就信了。”一见恶魔校草误终身,恶魔撩人那么厉害,怎么破?
  • 丧闻录

    丧闻录

    记述杀手小丧的成长历程,如何由懦弱与卑微,转型为冷酷与无情,如何战胜命运的绝望,又如何走向生命的灭亡。。。不是我变得冷酷,而是这命运变得无情!——小丧
  •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品解读,无效的自我愚弄比比皆是。肤浅的对话、豪华的多媒体包装充斥课堂。最令人悲观的是,权威的理论与生动丰富的阅读经验长期为敌。原因在于:第一,权威理论未及与中国阅读经验结合,尚待完善;盲目迷信,生搬硬套,窒息了阅读的灵性。第二,在方法上,习惯于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在作品与现实的统一中团团转,缺乏揭示矛盾进入分析层次的自觉,这在根本上背离了“分析”的初衷。目前任务的迫切性在于把文化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还原”、“比较”这样可操作的方法,从而把阅读的鲜活的体悟上升到理性的层次。
  • 第三性别

    第三性别

    他,两世为人,原名叫李菊香。第一次生在飘着野菊花香的山村,那个有着暖暖土炕的小屋里,那时他是个女婴;第二次他生在乡公所卫生院,那时他是个十四岁的男孩。他仍然想回到女儿身,二十一岁那年,他遇到了让他再次重生的路名远......人生如果可以重来的话,那么他的名子就起对了--李重生注:这是一本正能量的书!蓝蝴有个微信公众号:lanhus-s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下以便交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