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600000027

第27章 乡镇(街道)地名(15)

夏茂镇地处沙县西北部,在沙县、将乐、顺昌、明溪四县交界处,东邻高桥镇,南接富口镇,西与明溪县毗邻,北与将乐、顺昌接壤。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0千米。镇驻地古称下茂,相传隋代胡郡守巡行到此,见其土肥物茂,故改名夏茂。

此地宋代为翔鸾乡,辖礼宾里、化剑里。南宋绍定二年(1229),沙县尉洪茂之子洪原携家眷从沙县城关迁来夏茂水南开基。据《剑沙茂溪洪氏族谱》载:“夏茂洪姓迁沙始祖洪茂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任沙县尉(主管全县治安保卫的职官)。洪茂(1171~1227),字季松,号青田,原江西省饶州(今上饶市)鄱阳籍,登宋嘉太辛酉秋(1201)乡榜第3名,授福建南剑少府转沙县尉,卒于官。洪茂逝世后第3年,其子洪原携家眷从沙县城关迁来夏茂水南开基,后移居夏茂水北七姑台。现夏茂镇还有一座建于明朝初年的洪氏宗祠“敦煌堂”。

此地元代为下仁团、卢源团、耆甘团、重兴团、善庆团,共5团;明清为十五都、十六都、十七都、十八都4都以及夏茂街8坊;民国4年(1915),夏茂地区为底北区;1949年5月28日,夏茂地区解放,仍设夏茂镇、儒罗乡、彭梨乡、高桂乡;1958年10月,成立夏茂人民公社;1960年4月,顺昌扶延、板山仔、瓦溪3个自然村划归夏茂公社;1961年10月成立夏茂工委,划分为夏茂、儒元、梨树3个小公社;1963年11月,撤销工委,析出梨树公社,由夏茂、儒元2个公社合并为夏茂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改为夏茂镇。2002年10月16日,梨树乡的梨树村、中堡村、月邦村、坡后村4个村并入夏茂镇。2011年末,夏茂镇辖东街、中街、西街、水头、儒元、上碓、岩坑、车溪、俞邦、松林、乐厝、瓦溪、倪居山、大布、洋元、李窠、长阜、溪口、新建、罗坑、洋邦、岩观、后垅、梨树、中堡、月邦、坡后27个行政村和夏茂1个社区,辖区总面积248平方千米,总人口41778人。

夏茂镇交通便捷,自古即为沙县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沙县的商贸重镇。夏茂也是沙县的农业重镇和粮食主产区,已建成面积万亩的“三明市夏茂现代农业示范区”。境内有花柰、红菇、烟叶、冬酒、辣椒酱等土特产品。清乾隆年间,夏茂晒烟以其独特的清香型风格被乾隆钦点为“烟魁”,现已被烤烟生产替代。1985年,全国李杏资源调查协作组考察后认定:“沙县花柰是珍稀果品,原产地在福建省夏茂镇”,花柰被国家农业部正式定名为“柰李”。同时夏茂镇还是“沙县小吃”的发源地,夏茂的芋包子、面条、甜烧卖、米冻皮、金钱蛋、油糍等都是极具本地特色的小吃,另外还有牛系列、夏茂烤鸭、夏茂冬酒等特色食品。

夏茂镇矿藏资源丰富,有稀土、钨矿、石英矿、铁矿、硫黄铁和高岭土等,稀土主要分布在乐厝、新建一带,钨矿分布在乐厝法婆山一带。镇内有天湖净寺、崇圣寺、隆福寺、报恩寺等众多远近闻名的寺庙。其中天湖净寺坐落于夏茂镇镇南7.5千米的曹坑山山腰,原名天湖宝刹,俗称撒坑庵(夏茂话音译),始建于明天顺年间,是个尼姑庙,青翠幽雅,景致优美,为全国佛教10个培训点之一。

夏茂镇人杰地灵,是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将军以及著名经济学家、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邓子基教授,著名社会学家、福建省社科院院长严正教授的故乡。改革开放以来,夏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高砂镇位于沙县中部偏东地段,在沙溪河的两岸,东界青州镇,南靠南阳乡、琅口镇,西北与凤岗街道、高桥镇接壤。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5千米。高砂地处沙溪河畔,古时因沿河泥沙冲积,滞堆成高地(当地方言称“窝沙”)而得名。

此地宋代属新昌乡洛阳里;元代属杨溪团;明清时为五都;民国4年(1915)实行区乡制,属下南区;民国23年全县划分为7区,高砂乡为第四区;民国29年改为高砂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第三区高砂区,辖高砂乡、青溪乡、郑湖乡;1951年划分为高砂、南阳两个区;1956年又合并为高砂区;1958年初撤区并乡时成立高砂、南阳两个指导组;1958年10月公社化时,高砂指导组改为万能人民公社;1961年划分小公社,万能公社分为高砂、渔珠、青州3个小公社,同时成立高砂工委管辖3个公社;1963年3个小公社合并为高砂公社;1972年从高砂公社分出另立青州公社;1984年8月高砂公社更名为高砂乡;1993年1月,撤乡改为高砂镇。2011年末,高砂镇辖高砂、椒畔、岭兜、端溪、上坪、阳溪、樟墩、龙慈、龙江、渔珠、冲厚、小洋、柳源、员墩溪14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160.8平方千米,总人口18687万人。

高砂镇区位优越,鹰厦铁路、205国道、沙溪航运枢纽、京福高速公路并列越境而过,集镇距青州、沙县高速公路互通口和建设中的三明沙县机场均为15千米,交通十分便利。高砂镇农业较为发达,是省级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工业以循环经济、硅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产业为主导,是国内最大的无机硅生产基地之一。高砂工业集中区为沙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二园六小区”之一,分渡头、龙江两个工业小区,均位于205国道旁,总体规划面积133公顷。

高桥镇位于沙县正北部,东邻青州镇、南平王台乡,南接高砂镇、凤岗街道,西和富口镇、夏茂镇毗邻,北与顺昌县郑坊乡接壤。镇政府驻地高桥村距沙县城关18千米。高桥镇古称崇信乡,高桥村古称德星里。南唐保大六年(948)里人张确举状元及第,回乡正值村里建桥,为取高第之意,故取村名为“高桥村”。镇政府驻地位于高桥村而得名。张确(942~993),沙县崇信乡德星里(今沙县高桥镇高桥村)人,北宋开宝八年(975)南唐最后一期的科考的进士魁首,任文林郎、秘书省校书郎等职。据沙县高桥《张氏族谱》载:张确卒于宋淳化四年(993)。南宋绍定年间,知南剑州提举兼招捕使陈韡发布文告,将张确家乡沙县崇信乡改为翔鸾乡,德星里改为化龙里,并免去张确族人的徭差。

此地宋代为翔鸾乡化剑里;元代为善居团、善宁团;明清时属十二、十三、十四都;民国初属东区,民国23年(1934)为第二区高桥乡;民国25年属高官、桂林联保;民国32年10月为高桂乡;1950年2月,以高桂乡增设沙县第六区;1952年8月改设为高桥镇;1955年撤销镇建制,复为高桥区;1956年10月并入夏茂区工委管辖,成为下半区;1958年10月撤销下半区建制,成立高潮人民公社;1963年11月为高桥公社;1984年8月改为高桥乡;1993年1月改设为高桥镇;2002年9月,梨树乡撤乡,原梨树乡新桥村、池窠村、泉水峡村并入高桥镇。2011年末,高桥镇辖高桥、安田、官庄、新坡、黄溪坑、上里、正地、杉口、官林窠、上坑、桂岩、新桥、池窠、泉水峡14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215.69平方千米,总人口17611人。

高桥镇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千年古镇,状元之乡”的美称。南唐保大三年(945)沙县第一名状元张确即为高桥人。高桥镇交通非常便利,省道304线贯穿全镇,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属农业大镇、林业强镇、工业重镇。辖区内有高桥洋芜山工业集中区,初步形成了以碳化硅、纸业、竹木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梨树乡位于沙县县境北部,北与南平顺昌县接壤,南靠虬江街道,西接夏茂镇,东抵高桥镇。下辖7个行政村。乡驻地村原名梨树下,村名由来是原来此地有一棵大梨树,开发的祖先来到这里时在树下结草为舍,故俗称梨树下,以后省去“下”字,简称梨树。此地明清时属十五都;民国前期属里北乡;民国25年(1936)为第三区署的梨中联保;民国32年分属高桂乡、彭梨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第七区管辖;1958年4月为梨树乡,属夏茂公社;1963年11月在夏茂工委撤销时析出为梨树公社;1984年8月为梨树乡;2002年,梨树乡撤销,原所辖梨树、坡后、月邦、中堡4个行政村并入夏茂镇,新桥、泉水峡、池窠3个行政村并入高桥镇。

富口镇位于沙县县境西部,南与梅列区陈大镇毗邻,北与夏茂镇接壤,东接虬江街道,西靠明溪县夏阳乡。镇驻地距沙县城关12千米。因自古以来物产丰富,又地处水北交通关口,过去曾是高桥、夏茂、梨树等地乡民进城必经之地,加之集市贸易繁荣,乡民富庶,故称“富口”。

富口开村于元朝,属石团;明清时期为十都、十一都;民国4年(1915)属前北区,区署设富口乡;民国23年属第六区;民国25年,为第三区署的延富联保;民国29年2月改联保为乡镇,称富溪乡;1949年8月属凤岗区管辖;1951年7月,成立沙县第八区(富口区);1958年4月,撤销区公所,改为富口乡;1958年10月,更名为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设富口工委,辖富口、柳坑、盖竹3个小公社;1963年11月又将3个小公社合并成立富口公社;1984年8月,改为富口乡;1993年1月撤乡设镇,成立富口镇。2011年末,富口镇辖富口、岩地、白溪口、延溪、姜后、洋花坑、柳坑、白溪、荷山、堆积坑、郭墩、盖竹、山氽、池村、罗溪15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233.1平方千米,总人口16229人辖区。

富口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境内拥有丰富的土地、木竹、水电、矿产、旅游等资源。其中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沙县的“后花园”,山、水、洞、林等旅游资源一应俱全。境内的大佑山省级森林公园,海拔1276米,总面积1781.6公顷,内有闽西北唯一的火山地质遗迹;省级风景名胜区七仙洞,位于富口乡佑山山麓、郭墩村佑溪河畔,相传因七仙女下凡到此游览而得名,至清代时已成为游览胜地,属喀斯特地貌,洞内各种的石笋、石帘、石幔、石钟乳景观琳琅满目,形象逼真,千姿百态;罗卜岩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闽楠天然种源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内罕见的较完整的闽楠天然群落,保护区总面积333.3万公顷,其中楠木分布面积66.7万公顷。红色旅游也别具特色,富口镇15个行政村均为革命老区基点村,有“中央红军村”之称的荷山村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彭德怀、杨尚昆等指挥战斗的司令部、医院、造币所、通讯站等大量红军史迹。

大洛镇地处沙县南部,东与南霞乡、尤溪县八字桥乡相接,南与湖源乡、大田县相连,西与三明洋溪镇交界,北至虬江街道。镇政府驻地大洛村距沙县城区24千米。镇驻地原名大乐,因建村开基人姓乐而得名,后以谐音改为大洛。

大洛开村于宋朝,属翔鸾乡礼宾里;元代为仪奉团;明清时期为二十都;民国25年(1936)属第二区署洋官联保,后属杨光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立为沙县第五区,包括大洛、洋溪、湖源;1958年4月,撤区成立上游人民公社;1961年9月为大洛公社;当年划分小公社时,大洛公社分为大洛、洋溪、湖源3个公社;1963年大洛和洋溪又合并为大洛公社;1972年冬再度和洋溪公社分立;1984年10月大洛公社改为大洛乡;2000年7月撤乡改镇建制。2011年末,大洛镇辖大洛、官昌、昌荣、高坑洋、张田、华口、罗坑源、中洋、陈山、前村、后溪、宝山、山际、文坑14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117平方千米,总人口10279人。

大洛镇是“省级生态乡镇”、“省平安库区镇”、“市十佳毛竹乡镇”,盛产毛竹、竹笋、商品材、反季节蔬菜、水果、药材等农特产品,是沙县、尤溪两县边界地区的商品集散地和特色经济的繁荣带。

南霞乡位于沙县县境南部偏东,东连南阳乡,西接大洛镇,南接尤溪县八字桥乡,北毗琅口镇。乡驻地距沙县城关25千米。乡驻地原名南坑仔村,因村内有条水坑叫东坑,村庄又为座南朝北方向故名。1984年南坑仔公社改为南霞乡,乡名由原所辖的南坑仔、霞村两个小公社名称首字合并而来。

此地宋代为新昌乡感义里;元代属下水口团;明清时大部属八都;民国25年(1936),属第一区的联保;1949年8月废保甲,南霞乡属于镇头区;同年12月,全县调整为5区,南霞乡属于第二区;1951年7月,将原二区南坑仔划为第九区;1955年2月,撤销南坑仔区(第九区);1958年4月为南坑仔乡、霞村乡;同年10月并为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9月为南坑仔公社、霞村公社;1963年11月两个公社合并为南坑仔公社;1984年10月,南坑仔公社改为南霞乡。2011年末,南霞乡辖龙泉、泮岭、下洋、蒋坡、东周、龙松、南坑仔、松树坑、霞村、茶坪、溪源11个行政村,辖区总面积124平方千米,总人口11344人。

同类推荐
  • 50条北京自驾游标准路书

    50条北京自驾游标准路书

    本书是由全国自驾游专业委员会、汽车俱乐部专业委员会、汽车高科技产业委员会共同编写的北京及周边自驾旅游指南用书。书中涵盖了北京城9区、2县的50条比较有特色的自驾路书。
  • 梨花雪

    梨花雪

    分为在风中、梨花雪、真实人生三辑,主要收录了秋苇、在风中、鞭子、花开花落、秋日黄昏、活着、生命的缝隙、进入、伤害等作品。淮河与长江、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中的生活,化成了一篇篇散文。这些散文是独语式的,沉郁而灵动,具有着诗的质地和韵味。无论叙述还是回忆,都不是平板的陈述和再现,而是一种透过生命直觉抵达语言深处的文学性呈现。她的叙述气质和方式,是慢板式的柔静、飘逸与钝音式的坚硬相互渗透。
  • “老鬼”话新疆

    “老鬼”话新疆

    不错,凡是来过新疆并游过新疆的各方人士都说新疆是个好地方,但是我却说,新疆是个“鬼”地方!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地势跌宕起伏,地貌奇异瑰伟。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和海拔-154.43米的世界第二洼地——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俯仰相瞩,而它们的高度差,竟然是8765.43米!“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曾是一句形象、贴切地反映新疆气候特点的名言,几乎家喻户晓。
  • 北美洲:古巴(世界我知道)

    北美洲:古巴(世界我知道)

    本书中内容丰富、文笔活泼、信息完整。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的风光与民俗。
  • 远行让我销魂

    远行让我销魂

    一个伟大的母亲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就这样他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独自前往名山大川。风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数次断粮,几乎饿死,一年只回一次家,只为攀登。
热门推荐
  • 诗性的飞翔与心灵的冒险

    诗性的飞翔与心灵的冒险

    本书系国内实力派青年文学评论家张宗刚博士的评论自选集。书中所收文字及所评对象,显示了作者诸体兼擅的能力和评论多面手的风采。全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高屋建瓴,激浊扬清,既具美文路数,亦富思辨色彩,整体上堪称剑与歌的合鸣。
  • 父亲的爱里有片海

    父亲的爱里有片海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
  • 约定不喝孟婆汤

    约定不喝孟婆汤

    他因误会错杀了心爱的女子,奈何桥边还是不想喝下孟婆汤,因为他要来时还要继续恨她。他们转世到古代,忘记了前生的爱恨情仇,她是万人欣赏的美女,可是她唯独爱他,但是他却风流冷酷,对她百般折磨,正当他真正爱上她的时候,突然忆起前世,这时他对她的报复才刚刚开始,谜一样的情节慢慢地舒展开来……
  • 凤凰之飞上枝头

    凤凰之飞上枝头

    飞上枝头变凤凰。每一只想要成为凤凰的鸟儿,都要飞过天界神树最高的树枝。
  • 世界末日:日月少女

    世界末日:日月少女

    太阳少女和月亮少女相见,便是世界末日的开始。她们穿梭到各个时空,遇见各种各样的人,初音未来!时空的管理者,给予我们一个拯救世界的机会。
  • 爱何止于青春

    爱何止于青春

    像冰山一样的男孩,遇到像火一样的女孩,如果是你,你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如果将来失去了对方,我们,在多年以后再遇见,还会继续相爱吗?夏暖暖,我爱你,八年前爱你,八年后仍然爱你。那你呢?冷寒轩,我还欠你一句。。。。。。我爱你!
  • 少爷闯校园

    少爷闯校园

    一个世界,一条道,一个无休止的理想,总是遥远,总要付出……他以一个未知的心思梦幻着一个美好的世界,跌跌碰碰……孤单?不孤单?只有他自己知道,走吧走吧,这是一条只有前近不能后退的路……
  • 无间战记

    无间战记

    桃花泣血,魔影乱舞。美丽如世外桃源的清溪村,一夕之间成为修罗屠场。一名入了魔障的男孩,被猎妖师封无印救起,自此,男孩踏上了斩妖除魔之路,一边开始探寻萦绕在自身团团迷雾后的真相。
  • 丹青之意

    丹青之意

    “从开始的相遇到我们的相爱,就好像本来就该如此,平凡的就像话本里的故事,我们没有争取,也没有抵抗,就这样一直随着自己的性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我有好多次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在乎我们之间的感情,可是就算我再怎么在乎也做不到像如焉一样不记后果的付出,所以我选择放手。”一身道装的于思此刻很是平静。卫然惨淡的一笑,“我们太相似了,可是谁又能说这不是爱,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声中含着多少悲痛。
  • 王者荣耀之荣耀王座

    王者荣耀之荣耀王座

    杨辰意外穿越到了王者荣耀的世界里面,一场穿越到底隐藏着什么阴谋,昔日的荣耀王座能否再次出现。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和信仰,杨辰毅然踏上了自己的征途。王座不灭,荣耀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