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9100000005

第5章 心理咨询面试考试中的常见错误(1)

好的心理咨询如同杜甫在《春夜喜雨》中所描绘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上海市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中,面试的通过率较低,它是最难、最见学员功底的,也是最具动态性、评分最为主观的。作为一名考务工作者,我想谈谈在面试中考生常见的错误,涉及咨询面谈以及回答主考官问题。

共感缺失

错误:缺乏共感,或不会共感。

这是考生们最常见的一个错误,共感也是考生失分最多的一项。真正的共感是发自内心的。冷漠的人只能做一个冷漠的咨询师。我们可以看一些咨询片断:

片断一: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没有工作。”

“你的专业和工作是否对口?”(来访者已经说自己没有工作,仍问这个问题。)

“我没有工作!我也没有上过大学。”

(由于咨询师倾听不够,来访者以为咨询师在嘲弄他,所以有愤怒!)

“哦,不上大学也挺好。你家庭条件不好,你有自卑心理吗?”

(“不上大学也挺好”,本意是安抚来访者,却让来访者听上去刺耳。后面的一个问题跳跃得非常厉害,而且从“家庭条件不好”推断到“自卑”,非常主观武断。)

“我不知道什么叫‘自卑’。”

(来访者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自卑”这个词,这种回答流露出来访者的阻抗。)

“你有没有女朋友?”

(当来访者已经有阻抗时,仍用封闭式问题,会让来访者更加封闭。)

“没有。”

“你和谁住?”

(跳跃的问题。)

“我一个人住。”

“你的父母很早就离开了你?”

“对。”

“你的童年缺乏父母关爱。”

(这个结论片面、主观,没有根据。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心情。)

“他们想关爱也没法关爱我!”

(不同意咨询师的总结,感觉咨询师似乎在指责父母没有尽到责任。更加阻抗。)

……

“你目前能否先找份工作呢?反正这不难。”

(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心情,如果工作容易找,来访者早就去找了。这个问题本身会让来访者更加沮丧。)

“这对我来说很难。”

“那你上学时学的是什么东西?”

“我只上了职高,学的是机床制造。”

(来访者已在借用咨询师的眼睛看自己,所以用‘只上’一词,流露出不自信。)

“那这很好啊!你的同学都找到工作了吗?”

(轻易地把来访者和别人对比,增加来访者的不安。)

“他们都比我过得好。”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本意是想让来访者宽心,客观效果却是指责来访者。)

来访者沉默。

(阻抗到拒绝对话,因为咨询师根本不理解他!)

“我建议你寻求社会援助,或者去当慈善义工,你看可以做到吗?”

(非常突兀的建议,没有事实的铺垫,对来访者来说没有任何可操作性。)

来访者沉默。

小结:咨询师无法感受来访者内心的焦虑、无助、不自信、怀疑、苦闷等,只是像一台提问机器,终于使得来访者像另一台机器一样停止运转。

片断二:

来访者:“我没有考上研究生……我写了……遗书……”

(内心有很多的挣扎和痛苦。)

考生:“你考研考了多少分?”

(竟然冷漠至此!来访者都在考虑离开人世了,考生居然不关心来访者死活的问题,而只关注考分!)

“我觉得特别痛苦。”

“你是个负责任的人。”

(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让来访者莫名其妙。)

“没有考上研究生,我真的不知该怎么办!”

(来访者无助、沮丧甚至绝望。)

“这仅仅是人生中一点小小的挫折。”

(试图让来访者感觉好过一些,但无法体会到来访者的感受。)

“这对我来说是太大的挫折!!”

(来访者被激怒。)

共感意味着咨询师要体会到来访者的心理感受,而且要正确地体会。没有共感和错误共感都不会让来访者有温暖感。

片断三:

来访者说自己近一年没有找到工作,咨询师说:“找工作应该做相应准备,那你做了哪些准备?!你学过什么技能?!”一副责备的口吻。在找工作中备受煎熬的心灵不仅没有得到安慰,反而又被狠狠地责备一通。

片断四:

听完来访者诉说想退学的情况后,考生说:“我很同情你。”同情不是真正的共感,同情是高高在上的人对对方所说的话,而咨询关系的建立需要平等相待。所以来访者眉毛往上一挑,出现阻抗。

片断五:

来访者因男朋友和自己生气时出车祸死亡而心怀内疚,无法快乐生活。

考生说:“关于车祸,交通部门有没有说责任在哪一方?”看看来访者没有回答,考生又说:“那你有考虑到车祸有其他的可能原因吗?”

来访者气呼呼地看了考生一眼,低头不再说话。考生的本意是想让来访者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把所有的错误都往自己身上揽,但由于谈到这一点时没有任何铺垫,而且语气过于轻率,让来访者误以为咨询师是个冷冰冰的人,不理解自己的伤痛,所以会有阻抗。

倾听不到位

错误:倾听不到位。

倾听是咨询的基础,但有些考生这项基本功不过关。有些关键信息抓不住,有些来访者说过的信息没有记住。有时同样一个问题在咨询中会被问2—5次,这样的咨询师无法让来访者产生信任感。在考试中,如果考生说得比来访者还要多得多,主考官就会给予特别的关注,分析其中的原因。心理咨询是听来访者诉说还是听咨询师诉说?

片断一:

“我在家总是担心自己生病。”

“你在家总是无缘无故地担心生病?”

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重述,但考生加上了“无缘无故”这个词,来访者当时就不高兴了:“我不是自己无缘无故想生病啊!”

片断二:

对一个抑郁症的来访者,考生一开始就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事吗?”这个问题在短短15分钟咨询中被问了3遍!

倾听不到位还体现在无法耐心倾听来访者说完,就开始咨询。具体表现为咨询目标不明确。

咨询方向错误

错误:咨询目标不明确。

有一类考生是带着捕蝶网进来,还没有听来访者说完,就开始挥舞着捕蝶网四处乱扑,能抓住蝴蝶最好,抓不住也网一兜空气,完全没有咨询目标和方向。还有一类考生是带着自己的故事进考场,来访者所述说的情况被完全放在一边,完全没有耐心,没有倾听,考生按自己的主观臆想来提问,来访者所讲的重要信息会被漏掉,整个咨询是在按考生的主观意愿在进行,根本不是来访者所想表达的情况。完全用自己的想法重构来访者的述说,其实是咨询师极度自恋的表现。这两类倾听不良会带来咨询方向不明确或错误。

片断一:

来访者是一个高二学生,近一年来学习压力大,有睡眠困难,出现反复关门、拉窗帘、摆弄手机和笔等仪式化动作,每天时间长达2—3小时。考生在听到睡眠困难后,就以此为重点,围绕睡眠大谈特谈:“你每天睡几个小时?”“睡觉时做什么梦?”“你知道梦的解释吗?”“你有没有尝试睡前喝牛奶?”“你锻炼身体吗?”“你睡觉时是不是要求环境特别安静?”

从睡眠的性质、意义,谈到梦的解释,并且给出了怎样克服睡眠障碍的具体建议,15分钟的面试,用了13分钟在谈睡眠!这是非常明显的咨询方向错误。避免这种错误的方法:倾听倾听再倾听,和来访者确定咨询目标,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确定一条路,然后带着来访者一路狂奔下去。

片断二:

来访者是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2个月前被诊断为抑郁症,正在服药期间,因学习遇到困难想退学。考生问:“你把想退学的事情跟周围人讲过吗?”“我跟男朋友谈过。”

接下来所有时间里,考生就围绕着男朋友侃侃而问,把整个个案作为一个情感咨询。考生为什么判断咨询的重点是恋爱而不是学业或抑郁症呢?当主考官问考生时,考生说:“能读大学是很不容易的,退学太可惜了,可能来访者主要是情感问题想不开吧!”

这种咨询是在满足考生自己的意愿,而不是尊重来访者的意愿。

片断:一位高三的考生因强迫观念前来咨询。

“你能具体谈一下从什么时候心情开始不好的吗?”

“高二下学期。”

“你和父母沟通过吗?”

“无法跟他们沟通。”

“为什么?”

“他们无法理解我。”

“那你现在与其他人的沟通怎样?”

“一般,同学们也都在紧张地复习。”

“那你能谈谈你怎么和父母沟通的吗?”

“我……平时很少和他们沟通。”

……

一直到咨询最后一分钟,来访者说:

“我总睡不好。”

“为什么睡不好?是在担心和父母的沟通吗?”

“不是……我总要花很多时间检查门有没有关上。”

时间到。

前面那么长时间,考生都是偏离主要方向的。直到最后一分钟才找到正确方向。这和考生主观意识过强、倾听不够有关。

把个人价值观强加给来访者

错误:把自己的价值观带进咨询。

心理咨询不是法庭询问,咨询师不是法官,也不是道德审判官。充当审判官,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片断一:

来访者说到自己很难受,因为不知该怎样处理和男生的关系。考生:“你短短两个月就谈了两个男朋友,你是怎么看待恋爱问题的?!”

来访者抬起头看了考生一眼,有些诧异,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考生又问:“你为什么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和两个男朋友分手?”言下之意是来访者做错了事,不应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谈两个男朋友,既然谈了,就不要那么轻率地分手。在考生的质疑当中,来访者怎么可能与咨询师建立信任关系?

片断二:

来访者因为亲子关系前来咨询。上大学的女儿和家境一般的男生谈恋爱,来访者想要女儿找一个家境更好的。考生说:“在恋爱中,应该看重人品,你女儿做得没有错。”来访者并不是来求证谁对谁错的,而是来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如果得到这样的答复,岂不是带着更激烈的内心冲突离开咨询室?

片断三:

来访者提到自己的儿子刚刚离婚、自己带着孙女,考生说:“真是可惜!小孩很可怜的!”

这样的“共感”隐含着咨询师自己的判断:婚姻的维持比离婚更好;孩子是离婚的受害者。但这样的判断对来访者未必合适。共感不应是人之常情的简单再现,更不应建立在强烈的价值观基础上。心理咨询中的共感应该体现出专业性。

无法创建咨询氛围

错误:不会创建放松的、相互信任的氛围。

创建咨询氛围是咨询开场时的主要任务,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来访者放松,信任咨询师。有些考生因过分紧张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或者忘记介绍自己,或者忘记问对方怎么称呼;有时是考生没有经验,错误地以为亲密的社交关系就是咨方关系;有些考生完全是缺乏相应的训练,连最基本的要领都做不到位,根本不知道该怎样建立咨访关系。

片断一:

考生坐下来后问:“怎么称呼你?”“我姓张。”“您年龄比我大,我就叫你张大哥吧!”

小小一个称呼,看似只是一个细节,却反映很多问题:张大哥的称呼是一个社交称呼,是比较亲近的称呼,虽然突出了礼貌,但在咨询室使用是否恰当?如果这是为了突出咨询师在年龄上较来访者小,来访者内心会不会有失望的想法:“咨询师年龄比我小,她能明白我遇到的问题吗?她的咨询经验会不会不够丰富?”真正的咨询关系不同于社交关系,它是一种专业关系,亲切,但并不亲近,更不亲昵。

片断二:

双方一坐下来,考生就严肃地说:“请你自我介绍一下。”来访者吭哧了半天就是没说完整,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不愿意说。这架势很像警察审犯人。

片断三:

双方一坐下来,考生就用紧张的语调说:“你有什么问题?”没有任何过渡地切入、紧张的语调,都会让来访者无法放松。

片断四:考生上来第一个问题是:“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第二个问题是:“你在什么单位?”这两个问题已足够让来访者心生戒意。

片断五:考生没有作任何自我介绍,听来访者说在大学读书,第一个问题就是:“那你是哪个学校的?”考生有点不情愿地说了一所学校的名字,考生说:“哦,学校还挺好的,那你考进来挺不容易的。你家是上海的还是外地的?”

来访者冷淡地回答了。“你家里父母是干什么的?”来访者没有回答。在一开始就问这些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来访者觉得咨询师对自己真正的问题并不关心,而只是关心个人隐私,加上咨询师的语气又非常公式化,所以咨询氛围构建不良。

片断六:

考生在咨询过程中不时地流露出过分随意的口气,这与咨询氛围不符。在上海考试中,还有些考生上海话和普通话混杂着用,而来访者一直在说普通话,这种混杂让来访者不舒服。

用说教代替心理咨询

准备

做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错误:把咨询当作说教。

心理咨询有自己的专业性,它和平常的说教不同。有些考生由于职业习惯或角色定位错误,在咨询当中用说教代替咨询。

片断一:

来访者在求职中遇到挫折,自信心降低。考生说:“你不可能不如别人。”“现在工作很多,你肯定找得到工作。”“如果计算机专业找不到工作,你还可以学其他的嘛!”

长篇大论的说教,说的话比当事人多得多,来访者根本没有机会倾诉!

片断二:

来访者是一名高三学生,突然想要游遍中国,想要退学。考生听到来访者说要退学,就开始喋喋不休地说:“如果你退学,你父母会多伤心呀!”“你退学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你一个人去旅游,遇到坏人怎么办?”“你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学习,将来你出去旅游的机会多得很,不要说全国旅游,全世界旅游都有可能。但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哪来的钱旅游?又不可能一辈子靠父母!”

同类推荐
  •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

    本书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并结合大量实践例证归纳、总结而成。不仅内容翔实,而且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言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抓住细节看人心全集》切入角度好,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交际、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的人与事有一种先知感,同时对自己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人是生活在具体的环境和人群之中的,就不得不去面对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面对这些事情,有些人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经常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越习以为常的事情,越难处理好,该不该借钱给别人,该不该做个老好人,如何去说些善意的谎言……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生活是烦琐的,虽然很多事情看似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但是却往往让人分外牵挂。有人在为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头疼,有人在为买房子而卖命地挣钱,还有人在为是工作还是考研而犹豫不决,也有人在吃与不吃之问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无处不在的烦恼,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恋爱结婚是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关心的大事。而婚恋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问题有关,还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等问题有关。婚恋心理学涉及恋爱、结婚、性行为、夫妻关系、与父母子女的关系、家庭幸福的条件以及离婚等等的心理、生理问题。研究与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身心的健康,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笑着读完心理学

    笑着读完心理学

    心理是一个十分广阔而又充满无限神奇的世界。在心理的世界中有不尽的是是非非、纷纷绕绕,也有无数的快乐、惊喜、幸福和感动。心理引导我们的生活,数不尽的嬉笑怒骂,看不尽的欢喜烦忧,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与我们擦肩而过,而你是否安静地、用心地体味过它的滋味?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生活中总是有种种挫折,人们也常常陷入痛苦、沮丧、焦虑和无助当中,但如果你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你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拥有自己的快乐王国。本书向大家介绍了适度放松、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一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借鉴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家来改善情绪、控制自我。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果你希望获得简单的幸福,那就快快来阅读本书吧。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无限未来

    重生之无限未来

    一个民国时期的少年,阴差阳错灵魂被困。经历了孤独,失败。最后重生现代,故人已逝。陌生的世界里他何去何从?无数的谜团且看他如何解开!
  • 宿命天权

    宿命天权

    宿命是上天安排的,我们我们很难逃脱其轮回。很多小说都是往后写的,而这部小说是往前写的,在时空的交错中,你会在后面的章节看见前面章节所发生的事情。一要考你们的智商,二要考你们的记忆力,三要考你们用不用心了。
  • 独霸寰宇

    独霸寰宇

    从天才变废柴?从万众瞩目到众人嘲笑?有人说这是命!但我说不!逆天改命!那么就让吾为主宰,震天地!霸乾坤!
  • 魔法少女樱莉晴:音乐卡片

    魔法少女樱莉晴:音乐卡片

    神秘的艾利莎国!隐藏的黑暗势力!封印的音乐卡片!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少女千木樱莉晴无语了:这是在逗我吗?[本书前几章可能有些无聊,实在看不下去的可以跳过。]
  • 校园修仙高手

    校园修仙高手

    苏铭是个普通学生,常常遭受学长欺负,女生嘲笑。不过,这些都不要紧,屌丝少年也有春天。谁让他得到了小石,成为了牛逼闪闪的修仙者呢?什么,你想杀了我,夺走我的小石?当你有这个念头的时候,你就已经死翘翘了。
  • 我陪你:从青葱岁月到步履蹒跚

    我陪你:从青葱岁月到步履蹒跚

    【新书首发,大家多多支持呦!】“你好,亦尘学长,我是苏小冉,以后多多指教。”“嗯。”一生只有一次的青春,拼尽全力才不会后悔。“苏小冉,从今以后,不管多远,我都会在原地等你。”
  • 我爱的少年:王俊凯

    我爱的少年:王俊凯

    我爱的少年名为王俊凯,在青春懵懂的时候,我们情窦初开,我们终成眷属?美好的爱情,是属于我们两的吗?不敢相信
  • 农女沐青莲

    农女沐青莲

    她是现代农女,有手机,有电脑,还缺什么?缺钱呗!一年四季离不开庄稼地,一年的收成也就几千块钱,够干什么用的?另类乡村爱情,带你走进河南农村现状。来不及说声再见,看暮色已淹没城,终究,一尘不染,越是放开,越是刻骨铭心来不及说声爱你,看岁月已走向远方,终究,一尘不染,越是离开,越是刻骨铭心谁尘封这一生所爱?给的幸福像一场烟火啊……你是谁的英雄?注定你我终究不染……
  • BIGBANG之权心权意志爱你

    BIGBANG之权心权意志爱你

    看到相似的身影都误以为是你随手写下的字还是你的名字原来不知什么时候,你早已融入我的生活我却没有发现【谨以此书送给这些年一直喜欢和支持BIGBANG的VIP们,你们都很可爱,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还能继续支持他们,做我的VIP家人!】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