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9100000010

第10章 咨询新手面临的问题及处理(1)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在咨询面接最初的训练中,新手其实是在和自己的“影子”做游戏,他们还无法顾及来访者。

诗出李白《月下独酌》。

咨询新手面临很多问题,在很多专业书中都可以看到关于咨询新手应注意的问题,本书中,我们关注的是面谈训练开始前学员的状态。

揭开咨询神秘的面纱——正视咨询焦虑

在训练中遇到大量的情形是:扮演咨询师的学员比扮演来访者的学员更加紧张、更加焦虑。如果回放训练录像,扮演咨询师的学员会惊见他们的手紧张得捏成拳头,身体笔直而僵硬地靠在椅背上,眼睛专注地盯着对方,却没有聚焦,说话也有些语无伦次。在前几次训练结束后,学员们会有这样的感慨:“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自己不会说话了!不会说中国话了!”戏谑的背后,是咨询新手的焦虑。

咨询新手在面对来访者时,脑子里盘旋的问题常有:“我该说些什么?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接下来该问什么?

他为什么不说话了?我是该微笑还是面无表情?我是不是做得不好?对方会怎么看我?大家会怎么看我?”脑子里有这么多问题,怎么还能听得进来访者的话?怎么还有精力处理来访者的问题?

对新手而言,哪怕是在训练中做演示,还是会紧张。因为心理咨询毕竟是一项精细的工作,咨询师会影响到来访者,肩上的责任重大。新手会因为这种责任感与自己的实力不相符、对自己能力的不确信、缺乏经验而有焦虑。有焦虑是正常的,但过度焦虑会腐蚀咨询师的信心和能力,使得思维无法正常运行,面谈往往因此而艰涩,甚至中止。因此,咨询新手要正视自己的焦虑,处理自己的焦虑。

处理焦虑的第一步是承认自己的焦虑,这是一种勇敢。对新手而言,自我怀疑、不自信是完全正常的。第二步是看看焦虑背后是什么:有时它是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有时是担心别人会看到自己的无能,有时是担心自己会出错,有时是担心自己会伤到来访者。它其实是新手本人心理的一种投射。第三步是和指导老师、学员讨论这种焦虑。学员们会发现:不仅自己有这种焦虑,其他人也有这种焦虑,那些资深咨询师在刚入门时同样也体验过焦虑。

心理咨询确实不容易,正视焦虑是学习的第一步。可以引导学员透过这种焦虑来关注自己的情绪,开始学习共感。

“谁不会说话?”——把咨询看得过于简单

由于来参加心理咨询师学习的学员背景不一样,对有些社会经验丰富、常与人打交道的学员来说,他们会把咨询看得过于简单:“咨询不就是说说话吗?电视上我都看过心理咨询节目了,谁不会说话呀?!”这些人需要处理的不是咨询焦虑,而是咨询中过强的自我意识。他们往往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过多地带入到咨询中,把咨询简单化为贴了“心理咨询”标签的日常谈话。

对学员而言,首先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电视上的心理咨询秀和心理咨询室中的咨询不太一样。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非常精细的互动,如果有一架摄像机架在那里,这会微妙地影响咨询师本人和来访者的表现,并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电视上的心理咨询节目中,双方除了解决问题之外,他们还需要考虑别人会怎样看他们此时的表现。还有,电视编导需要从收视者的角度要求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表现,并按观众的口味来剪辑录像,最后呈现的是经过加工的、片断式的咨询。它强调的是可看性、故事的完整性,甚至猎奇性等。而在心理咨询室中发生的过程,可能更缓慢,推进也是渐进的、逐步的;更细致,很多关键细节需要了解和处理;更乏味,有时一个问题需要拉锯式的翻来覆去很多次才能理清。

的确,心理咨询借助的主要工具是语言,但单纯的说话并不能自动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它需要咨询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对那些把心理咨询过分简单化的学员,需要他们尽快清空自己,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我该不该接受咨询”

很多学员在实习过程中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是否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听说学心理咨询的人都应该接受心理咨询,这样才正规。”

是否应该接受心理咨询不是正规与否的问题,主要是和个人成长有关。接受心理咨询有这样几个好处:

一是可以体验来访者的感受,提高对来访者情绪感受的敏感性。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员是来访者,可以充分体验咨询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自己内心中引起的反应:舒适或不自在,共鸣或阻抗。这些对于学员今后成为咨询师都是宝贵的经验。

二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并不是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的人才能成为咨询师。很多人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咨询师的角色。而咨询中来访者类似的问题常在我们内心激起涟漪。例如来访者谈及幼年受到父母的虐待,而咨询师也有类似的经历,并且没有处理过,那么咨询师带领来访者探索这一问题的深度,不会超过自己曾经探索到的深度。除非咨询师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否则不可能引领来访者走得更远。而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学员可以经历解决问题的历程,并且领悟这一历程是怎样发生的。

三是在将来面临需要时,可以借用心理咨询这一支持工具。心理咨询师常面临的问题是职业耗竭,因为咨询师探入来访者的心理较深,且接触大量的来访者,容易掉入职业耗竭的陷阱中,特别是咨询新手,由于过分要用来访者的改变证明自己的能力,更容易付出过多。解决职业耗竭的方式很多,接受同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其中一种方式。相对于那些接受过心理咨询的学员,他们更容易接受和使用这种方式。

对那些想以心理咨询为职业的学员,如果有需要、又能找到较好的心理咨询师,建议接受心理咨询。

价值观中立问题

价值观是我们内心深处最重要的东西,它体现在我们所有的决定和行为中,但我们轻易不会想起它,因为它是最深层、最核心的。在咨询中我们常常会提到价值观的问题,尤其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价值观不同时,新手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来访者身上。我们来看一些例子:

一位高三的学生前来咨询,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想要周游全国,不参加高考。父母送他来咨询时,希望咨询师能说服他参加高考。但来访者却认为一旦参加高考,就要再上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浪费了大好青春,无法实现旅游之梦,因此坚决不想参加高考。在咨询师看来,参加高考是“正确的”选择。咨询师该怎么做?是巧妙地引导这个少年意识到高考的价值和重要性,最终回到考场?还是把所有的方案、利弊均列出,尊重来访者最终的选择,哪怕这个选择是浪迹天涯?

一位中年女性来到咨询室。她和丈夫感情不和,虽然为了孩子勉强维持着婚姻关系,但他们早已没有夫妻生活,而是另寻他人满足生理需求。她的内心有很多冲突,想来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作为咨询师,你是婚外恋、婚外性行为的坚持反对者,你也认为离婚肯定会伤害孩子,你会如何引导来访者?你是会告诉来访者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也告诉她她完全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还是以中立姿态出现,但悄悄地把自己的导向性埋伏在一些提问和反馈中?

以上两个例子,考问的就是咨询师的价值观。有一些咨询师会把自己认为正确的做法直接告诉来访者,或者巧妙地引导来访者往“正确的”道路走。“正确”之所以要打引号,因为它是相对的。关于正确与否,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没有绝对标准,咨询师的任务不是判断来访者的做法或决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而是有效地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另外,即使咨询师给出了“正确的”方案,如果来访者不愿或无力去实施,这个方案就会是一个无效方案。

对新手来说,他们接受的训练是保持价值观中立。但这一点如何实现?真的能够在探寻来访者解决方案的同时保持客观和中立吗?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比较赤裸裸的价值观强加很容易识别,但那些巧妙包裹后的有价值观色彩的建议就很难识别了。一些资深咨询师给出的建议是:如果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价值观强烈对立,可在咨询中加以说明,让双方看到这一点会对咨询带来怎样的影响。

“我必须帮到你”——咨询师的角色

在新手训练时,那些扮演咨询师的学员往往会有一种帮助别人的良好愿望和动机——很多人其实就是带着帮助他人的动机来学心理咨询的。这是一个美好的起点,但如果这种愿望和动机过于强烈,演化为“我必须帮到对方”时,就有可能给咨询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当他们发现自己力量有限,无法帮助到对方时,往往有强烈的无助感、受挫感和失败感。严重时这种挫折感会影响新手的自我评价,乃至继续学习心理咨询的信心。

“我必须帮到对方”透露出来的其实是新手想要通过帮助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对帮助来访者的需求大于来访者想要得到帮助的需求。带着这种心态进入咨询,咨询的动力结构可能会错位:有时来访者需要的是倾诉,而咨询师看到的则是“来访者需要我给出方案”,而给方案可能正是新手的软肋,新手会因此而陷入焦虑。

对于那些助人意愿过强的新手,要求看到来访者改变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他们需要通过来访者的改变证明自己的能力。而这对来访者来说是不正确的引导,有时来访者为了满足咨询师这一需求而“表现出”进步,其实进步并没有发生。对这些新手来说,需要把“我必须帮到你”这个不合理观念调整为:“我非常愿意帮助你。”

咨询师也是人——角色过度问题

一些新手一旦开始扮演咨询师的角色,他们整个人都会发生变化:他们不停地问自己:“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能力和特点?我此刻做到了吗?”在咨询当中,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犯错误,一旦犯了错误就会走极端:要么拼命掩饰自己的错误,为错误寻找合理化的解释,要么心情沮丧:“完了,我竟然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我无法当一名优秀咨询师。”他们不仅在咨询中这样要求自己,还会把这个要求扩展到自己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他们会问自己:“我有没有倾听家人?我有没有理解同事?我有没有给工作伙伴足够的共感?”没有坚持多久,他们会发现自己疲惫不堪,无法再贴着“心理咨询师”的标签生活下去。

这个现象背后,其实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要求自己过分完美。而在认知疗法中,过分要求完美是导致自我挫败的不合理信念之一。新手要求自己不犯错误,其实也是不合理信念的表现。与其时刻神经绷紧让自己不犯错误,不如坦诚地接受自己,接受自己不完美这个事实,把注意力放在改正错误上,而不让能量浪费在掩饰和沮丧中。

二是把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过度化。心理咨询师只在咨询室中扮演咨询师,走出咨询室后,需要从这个角色中走出,灵活地转换到其他角色中。在咨询室中,咨询师一般不会对来访者发火,但我们很难想象在生活中,作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的咨询师永远不对别人发火,永远都带着一幅理解、接纳和共感的面具。

新手要接受这一点:心理咨询师也是人,所以会犯错误,会不完美,会有很多角色。这些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基础。

“你应该接受心理咨询”——咨询万能

在学习心理咨询的最初阶段,很多人都会经历对咨询着迷的阶段:不论谁有问题来和自己谈,都会热情地劝说对方:“你的问题应该通过心理咨询来解决!你去预约一下心理咨询吧!”如果对方流露出去预约很麻烦的样子,甚至会自告奋勇地说:“如果你信得过我,就让我来帮你做吧!”

在初始阶段,这种狂热和着迷会给新手以巨大的动力,使其饥渴地吸收与心理咨询有关的一切理论和技术,成长和进步很大。但它也有副作用,因为这种着迷背后隐含着“咨询万能”的不合理假设。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心理咨询。再高明的心理咨询师都不会打包票说能百分百地帮助来访者。更何况来访者的成长与否并非仅仅取决于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确实可以帮到很多人,但它也有局限性。过高的承诺不仅会让咨询师陷于被动之中,而且对来访者的成长不利——来访者必须有意愿进行咨询,并且要承担起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新手应该把心理咨询从光环中解放出来,恢复它朴素和本来的面目。

结语

作为一名新手,即使了解了以上所有的问题和误区,并不等于就能跨越它们。在体验中学习,是心理咨询面谈训练中的重要过程。咨询活动是个照镜子的过程,来访者就是咨询师的镜子。在面对来访者时,咨询师的第三只眼睛可以看到自己内心的波澜或水波,处理这些涟漪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学员手记一

沟通达人的感触:沟通并不容易

流浪基因

在媒体产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从平面文字、电台广播到电视主持,幕前幕后的工作我都接触过,大致上工作内容就是“说话”,不论是面对听众播音,还是跟同事们沟通,都必须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所以,在我心里,早就自诩为“沟通达人”了。

就因为如此,当班主任通知周末开始咨询实习课的时候,我一点都不紧张,反而十分期待,不就是说话么!总算有机会能在小组同学面前一展长才,让他们看看专业人士的表现。所以,当第一堂实习课,老师邀请自愿者上台扮演咨询师及来访者的时候,我忙不迭地举起手,喊着:“我来!”

同类推荐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有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病,心理疾病尤其如此。你是否经常无意识重复同一行为?你是否每天郁郁寡欢、无所适从?你是否总是认为自己身体有问题?难道得了绝症?你是否怎么吃都觉得不饱,还是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比自己胖?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他总是真诚地说着一个又一个谎言?你有没有发现原本熟悉的世界突然间变得无比陌生?你已经身处危机边缘,请对号入座。
  •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生活中总是有种种挫折,人们也常常陷入痛苦、沮丧、焦虑和无助当中,但如果你能很好地控制住情绪,你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拥有自己的快乐王国。本书向大家介绍了适度放松、合理宣泄、自我暗示等一些简便易行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借鉴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帮助大家来改善情绪、控制自我。如果你希望摆脱生活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果你希望获得简单的幸福,那就快快来阅读本书吧。
  • 5分钟心理小实验

    5分钟心理小实验

    说起心理学,其实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却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觉得它与自己是有一定距离的,因为他们觉得心理学只适合于那些专业的研究人士,只存在于实验室当中,而并没有真正贴近生活。
  • 气场大全集

    气场大全集

    本书集中从现代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气场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告诉读者如何用气场获得幸福、快乐、健康、爱情,以及改变命运的方法、技巧和禁忌。
  •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一本专门描述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及其真实需求的儿童心理学普及类读物。全书用国内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解释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旨在给予家长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沟通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解决都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全书用作者接触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内容具体,语言通俗,寓理论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热门推荐
  • 男神的超级助理

    男神的超级助理

    初见,他说:”知道我们之间的差距吧?你若敢迷恋上我,我会立马把你开除,并按照合同向你索取一百万的精神赔偿。“她忍着压满头的黑线,面无表情道:”你是天上的星星,我是地上的尘埃,放心,我有自知之名,绝对不会迷恋上你。“后来,他挑眉蔑问:”又去相亲了?“她无力点头,吐槽:”相亲对象略奇葩哪!“他嗤了一声,命令:”以后别去相亲了。”她:“……为什么?”他暗暗咬牙:“相什么亲?有我还不够吗?“她:“你……这是?什么意思?”
  • 神级技工

    神级技工

    天才物理学家唐尘,重生回到二十岁,却发现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另一个自己!他和他谁才是冒牌货,这里又有什么样的隐秘?且看他从一名小小的修车技工,奋力拼搏,掌控时间,成为一名让世界颤抖的神级技工!战斗机他能修,航母他能造,修真者被他踩在脚下,通通搞定!还有什么是他搞不定的?那就是他的极品老婆!
  • 黑色球体

    黑色球体

    两颗陨石从天而降,引发了人们对来自太空威胁的注意,由此成立了一个太空战略联盟,保护脆弱的如同孤舟一样漂泊在广袤太空中的地球。然而,短短的20余年,太空联盟分崩离析,分裂成了彼此对立的两个新的联盟,在连年的战争中,人口数量大为减少,最后到了几乎灭绝的地步,人类的命运最终会如何,就掌握在人类自己的手里。
  • 重生来世不见可好

    重生来世不见可好

    她是一个为爱流尽血泪。为爱,她累了,不想爱了,可为什么不放手呢?她想断去从前,重新来过。一路残爱,一路拾起,是否可以重来。(玉欣,这个是女主啦!)他,最爱的是去了,他想自己的心也跟随着去了。直到遇见她,他以为只是代替,不想心渐渐的活了,等发现,她已离去。苦苦追寻,是否可以重来!(男猪,司马磊。)他爱上他不该爱的人,他知道她是逃不过的劫难,他想守候。当她不想爱了,他陪着她。当她忘记了,他想自己可以追了,殊不知所有结局已经写好!(唐明杰)她是个为爱痴狂的人。为爱,她心灵扭曲,在追爱的路上她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千方百计的爱,到最后只剩下,,,满地伤,颠不起的爱,她想回到儿时了。(萍芯)
  • 西幻:弑神

    西幻:弑神

    一群奇葩家伙做着奇葩的冒险。一个拿着木琴当武器,皱眉脑袋会变成菊花的面瘫女主。一个拿着美貌闪瞎敌人眼,偶尔会变小孩的魔法师男主。一对嗜钱如命,曾是“神”的逗比兄妹。再加一个曾经凶名远扬,其实只是个武痴,生活三级残障的“火神”以及其他陆陆续续相遇的人们。一起开展奇葩们的冒险,并找到自己信仰的方向。
  • exo之浅凉薇夏

    exo之浅凉薇夏

    『校园』『微虐』『唯十二』浅薇夏是一个孤儿,她以前是一个爱笑的女孩,只因好闺蜜清羽灵的温暖陪伴。在浅薇夏18岁时,清羽灵在圣诞节失踪,带给她的是闺蜜的死讯,这个消息使她变成一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在她20岁的时候,考进了贵族学院——沐澜学院,认识了十二位少年,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盛夏光年,我已遇見。淺涼薇夏,已不負見。我們的故事正在專變。
  • 我在律师界混饭的日子

    我在律师界混饭的日子

    任建律师左手《黄帝内经》,右手波尔多红酒,恶搞法庭,调戏美人的故事。
  • 老婆大三岁:老公,么么哒

    老婆大三岁:老公,么么哒

    那年的九月,慕苏溦初次遇见安以,之后的一个月里,她的调戏,她说的那一句“慕苏溦我想追你”,让他的心跳漏了一拍。分别后的第一次相遇,安以说:“我好想你。”那一刻,慕苏溦多年建立起来的假象轰然倒塌。――――如果问安以这辈子做过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她一定会回答:“调戏了一个比自己小三岁的男人,还把他拐回家。”
  • 一只小甲虫的世界之旅

    一只小甲虫的世界之旅

    一只甲虫误上了人类的船,开始了一段9万多公里的世界之旅。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