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6200000054

第54章 西沟特色的“文化革命”(6)

不久他去省城开会,才弄清了九个字的含义。从省城回来,李顺达向社员们传达:“广积粮是毛主席一贯的主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我们的部队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鬼子兵和八百万蒋介石军队。现在,我们仍然要依靠这两个法宝,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路文全问:“还有人侵略咱们国家吗?”“有哩、有哩,帝国主义存在一天,我们就不得安宁。”秦周则这个民兵教导员从李顺达的谈话里受到了启发,他认识到生产和打仗的紧密关系,他发言了:“电影上见过八路军当年身背装小米的长布袋,小米是备战粮,背玉茭粒就不方便!为了多打战备粮,我们一定要谷子上马。我建议,全大队一户一亩晋庄式的谷地!”秦周则在发表意见之前,和俊虎、明朝几个人悄悄地交换过意见,所以他说完话,就看着俊虎、明朝,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补充。

这当儿李顺达说话了:“我支持这个好意见,全大队近四百户人家,就是说要种四百亩高产谷地,谁还有什么好意见?”李顺达打量着每一个人。

“我说,”张俊虎站起来,“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是对我们的战斗动员令,我们种地,生产粮食,要有高度的敌情观念。一方面学晋庄种谷子,另一方面,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现在,老西沟、灰沟、东峪沟上游的小型水库正在施工。为了保证稳产高产,我们的任务是把坡地变平地,小地变大地,旱地变水粮食丰收了地!”“说得对,就该抓住这些。”李顺达高兴地给他鼓劲:“山上的坡地、小块地、旱地,已经不适应‘广积粮’的新形势,西沟大队要进一步展开改地换地的进程。我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咱们大队早就想买推土机,再加上我们的工具,从今年冬天开始进行打造平原,当然造不出大平原,造出小块块也算,反正比牛皮鼓要大得多。”大家轰地笑了。

李顺达的一席话,把大家的情绪鼓足了。

“好事啊!”“老天爷不给咱西沟平原,咱们自己造!”“对,咱们自己造平原!”大寨大队的社员、干部们听说西沟开始造平原,便派来了几个人到西沟指导,把大寨人造平原的经验,传授给西沟人。西沟这个老先进单位要学大寨,是大寨人的光荣,大寨人当然会以礼相待,李顺达把他们请到自己家来,桂兰忙着蒸山药蛋,煮调和饭款待大寨客人。

在灰沟口上,人造小平原的战斗开始了,首先需要削平一座土山,削下来的土全部填在山沟里,秦周则带领几个民兵负责放炮开山的工作,周则新学了这种放炮技术,他仰望着这座大山,黝黑的脸上,颧骨高耸着,一副倔强的神气,他自言自语却也是粗声大气地对石山嚷着:“你别瞧着你是一座山,说声干就把你干掉!”秦周则在动脑筋,他想用一个巧妙的办法,很快就把土山攻垮,他蹲在山坡上,用一个小石头子儿画着安炮眼的位置,应该让土山大片大片崩塌下来。怎样才能成片崩塌呢?周则用一只手搔着后脑勺。他想起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事。把五十响、一百响的鞭炮系在玉茭秆上,点着了引线,小鞭炮就劈里啪啦挨个响起来,制鞭炮火药不复杂,如今村里不少人都会做,不像刚解放那阵,还需要到县城里花钱去买。用放鞭炮的方法放炮开山的办法兴许能行。他没顾得和同志多研究研究,就指挥几个小伙子动手干起来。挖好了炮眼,安上了导火线。周则吹响了口哨,叫人们隐蔽,然后就点着了导火线。周则在远处等待着炮声,“轰”地一声过去了,又“轰”地一声,然后,沉默了。

“还有第三炮,继续隐蔽!”周则向地里准备行动的人挥动着胳臂。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土山仍然保持沉默。

“第三炮成了哑巴?”周则嚷着,朝炮眼跟前跑去。

“再等等,别出了危险!”明朝在远处向周则嚷着。

“俊虎、明朝,你们都过来!”秦周则喊着,“八成是出了问题,帮我找找原因。”李顺达听到炮响后也从河滩过来,上了土山,秦周则立即走上前去对他说:

“老李,放三炮只响了两炮。”“你不用性急,把情况详细介绍介绍。”李顺达温和地说。

“我打了三个炮眼,用一根导火线串起来,我想叫它连响三炮,这样效力大,崩下来的土也整齐,谁知道有一炮哑巴了。”秦周则噘着嘴说。

李顺达听了周则的话却感到很大的兴趣,他问:“周则,这办法是你学来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报告老李,我用放鞭炮的原理推想出来的。”秦周则立正站在那里老老实实回答,他准备接受老李的批评,没料到老李拍着他的肩膀赞扬地说:“周则,你有了很大进步!你肯用脑筋了!搞的这项发明创造很不错嘛!放三炮响了两炮,成绩是主要的,大方向正确!但是用一根导火线串连三个炮眼,不合适。前面的炮响了,劲大哩,不是拉出导火线就是崩开了裂口。不要紧,总结经验教训,你们年轻人应该敢想敢干,干革命就得有股子闯劲儿!不谷子堆得像座山过———”老李转过脸看了周则一眼,补充说明:“我们对一项新技术还拿不准的时候,应该多找群众商量商量,先做个小规模的试验,就是失败了,损失不太大,对不对,周则?”周则在想:老李说得对,我应该多找几个人研究研究,先做个小规模的试验,比方说装几个小炮试一试,不该先放大炮么!

老李的一番话,使年轻人听了感到心服口服,俊虎没有多说话,他只是认真地观察老李处理这个放炮问题:一个炮没有响,浪费了一些炸药。但是,老李充分肯定年轻人敢想敢干的精神,这么一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思想工作有的人会做,有的人不会做,差别可大了!做得好的,指出了问题团结了同志,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做得差的,既没有解决问题,又挫伤了同志的积极性,这是个工作方法问题。一事当前,总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从不以权势压人。老李也批评人,既热情,又严厉,让接受意见的人心服口服!自己作为总支副书记,应该把老李的这些优秀品质与作风学到手,俊虎正想到这里,李顺达叫他了:“俊虎!你怎么不说话,想什么哩?”俊虎不好意思地笑着,李顺达朝他走过来:“我听说,你在学开推土机?”俊虎直率地说:“是想学一学,不学习可不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咱大队现在在大搞机械化,我光会赶牛犁地,抡镢头,就不适应形势发展,怎么工作哩?”顺达高兴地说:“想得对!当干部的就该学习科学种地,如果咱们用赶牛车、推独轮车的办法来开拖拉机、汽车,那就要出大错!看来咱们大队干部都得学习新技术。明天,我和你一起学开推土机,你别忘了唤我!”李顺达和张俊虎学习着开推土机在推土填沟,人造小平原一天比一天扩大了。

从1972年初到1973年春天,开山大炮隆隆响,硝烟弥漫了西沟的上空,整修土地的运动开始了,镢头在劈山,钢锨在整地,扁担队运圊肥,独轮车送圈肥,不分白天和黑夜,推土机欢乐地移山,拖拉机精心地犁地,照明灯的光亮在山沟里闪耀,它向人们报告,西沟在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广播喇叭里不时地播出工地战况,为了建设水平梯田,西沟大队开始高质量的垒岸运动。河滩地一条条的石岸像城墙,沟地的一座座谷坊像云梯,西沟社员把辛勤的汗水,遍撒在西沟大队的一千五百多亩耕地上,一双双改天换地的铁手,不停地描绘着一幅又一幅西沟新图画。

1973年又是农林牧副全面丰收的一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零五十斤;林业方面,仅苹果一项就比1972年增长了一倍,由1972年的十六万斤提高到三十二万斤。

在1973年度大队总结评比大会上,李顺达向社员们介绍了本省、本县、本公社许多大队在1973年取得的成绩,他十分激动地说:

“社员同志们,自从毛主席他老人家发表了‘广积粮’的指示以来,许多原来产量上不去的农作物,一年闯过了三道关:达到了纲要,跨过了黄河,过了长江。他们都是我们西沟大队的好老师,要认真向他们学习,我们西沟大队要在连续四年超千斤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大搞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为广积粮做出新贡献!

李顺达说到这里,他的眼睛望着远处山上的松柏,河滩的苹果,高高低低的庄禾,他接着说:“同志们,我们西沟听毛主席的话建设山区,有了整整三十年。如今,荒山上李顺达社今年的金黄后又有一千三百斤的丰产有了树,沟里有了坝,河滩有了地,但是我们要想到还有许多荒山没有树,沟里没有修坝,河滩没有垫地,还有很多很多穷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像当年一样,不得不挑起担子逃荒,我们要帮助他们都能改造穷山恶水的面貌,过起富裕生活……我们要学习大寨人,站在虎头山,胸怀全世界的革命精神,西沟社员要为人民做出新成绩,为世界做出新贡献!”那时关闭国门与不切实际的宣传教育,让中国人都有一种悲天悯人、以人类救世主自居的情怀,李顺达自然也不例外。

同类推荐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人十大科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中国江苏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因心脏病突然发作,于日本东京病逝。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 “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华罗庚》由李景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华罗庚》记述了华罗庚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天使爱巴黎

    天使爱巴黎

    恐怕世界上再没有一座城市像巴黎一样,在它的公墓中埋葬着如此多的艺术大师。他们挚爱这座城市——这座童话般的、充满幻想的艺术之都,至死不愿离去。本书探访大师在巴黎的墓地,细数他们的生平轶事。
  • 刘邦传

    刘邦传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励志改变命运,读史点亮人生。靠决心屡战屡胜,靠用人适才适所。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异能之士;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本书将告诉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刘邦是怎样走上了成功之路。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热门推荐
  • 替天行医

    替天行医

    生活在现代北方一个贫困的农民家的孩子,在中国严酷的高考制度下,虽经过不懈的努力,但世事无常,高考并不理想,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医学院校,下定决心要刻苦学习,以期将来一展所长,然而事实总是事与愿违,在即将毕业实习的时候,一件突如其来的事件,改变了他的一生,同时也改变了另一个世界的运行轨迹,萧行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角,他以高超的医术救治世人,同时也为天道的不仁,以天下苍生为蝼蚁,而愤恨九天,替天行道,逆天行医,从而谱写一段流芳千古的传奇佳话.........
  • 慕色黄昏

    慕色黄昏

    “你夺走了本王的初吻,你要对我负责。”某王缠到了沐曦的身上死赖着不肯离开。“我那时为了救你。”“我不管你夺了我的初吻,就要永远在我身边”···
  • 越世许卿别离

    越世许卿别离

    暗恋三年的男神终于答应我的表白,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莫名其妙和男神穿越了,古代美女将男神变成渣男?好吧轻松甩你不是事!看我萧卿烟如何颠覆这个王朝!
  • 完美牧场

    完美牧场

    被雷劈中的穆峰,奇迹般的被游戏附身了,能文能武。经过穆峰改良的肉牛甩和牛几条街,经过穆峰改良的赛马,随便跑跑就甩对手几个马身。没事钓钓鱼遛遛马,逍遥自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星恋之缘

    星恋之缘

    她,一只小狐狸,因机缘所现,自己一步一步走上了天梯,到达了神界,成为了神狐!他,神族的神之子!她被他所伤,他在人间生活,她追随而去!不是爱慕的眼神,而是仇恨的眼神!
  • 易数解码

    易数解码

    《易数解码》一书,单间阐大易之宏旨,创神奇之易数,成一家之新论,其书也洞察天地法象之数理精蕴,妙悟象数理占之内在关联,提示数字信息之神奇,指点人事浮沉之天机,晓畅明白,直截了当、法理兼备,雅俗共赏。诚乾坤胞胸中藏,风雷正激扬,日月高辉耀,山泽焕文章。观共书则神驰于未知之官。
  • 七星杀冽九星破

    七星杀冽九星破

    九星揽月,暗度尘桑!散落世界的七名星宿执法的武学天才士子,面对赤煞狂妄的魔道,他们是否能汇聚一脉携手共进呢?
  • 在乡下度过的日子

    在乡下度过的日子

    一个在特定的时代发奋走出“农门”的学子,壮年以后归乡省亲,通过与坚持在乡村老家养老的父母一段生活,感悟到曾经与现代在思想、文化、认知、情感诸多方面的巨大变化。此篇专门奉献给对经历过和未经历过中国近代几十年风云变幻的的朋友们,感受中国文化的渊源和发展过程。
  • 山西往事

    山西往事

    (本书纯属虚构)本书讲述八路军115师下687团团长王成虎率所部在山西和日伪军、土匪之间的展开斗争的故事。王成虎祖上是屠户,学过拳脚,念过几天私塾,但是王成虎觉得生逢乱世靠舞文弄墨救不了国家,便参加红军。王成虎行二,幼名二狗,生性乖张狡猾、重情重义、意志坚定,但是也不乏幽默风趣,37年,他已经是八路军115师687团团长,抗战全面爆发后,115师奉命从陕甘宁边区奔赴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