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6200000045

第45章 农业学大寨(1)

摘锦旗

三年经济困难过后不久,1964年,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发表了指示:“农业学大寨”。

李顺达向全体干部社员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并表了决心:西沟大队要认真落实毛主席的指示。

大寨是个土石山区,自然条件也不算好,但比西沟要强。早在一年前,即1963年4月,李顺达就带领平顺县的郭玉恩、申纪兰、武侯梨等劳模到大寨参观学习。1963年9月13日陈永贵来西沟、川底、羊井底参观,他对李顺达说:“咱们都在太行山上,你在太行山的脊梁,我在太行山的尾巴上,大寨取得的成绩是学西沟的结果,你是我的老师。”李顺达谦虚地说:“我这个老师落后了,得好好向你学习啊,欢迎你多到西沟来指教啊!”毛泽东主席发表“农业学大寨”的指示,是由于大寨人民坚持“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原则,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了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人的思想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生产出现了新面貌,粮食亩产量达到了七百七十四斤。李顺达决定再次亲自到大寨参观学习。此后李顺达先后共七次到大寨参观学习,当然这是后话。

一大清早,李顺达准备动身去大寨的时候,有个生产队长来到他家里,这个担任队长多年的老队长,如果没有十分要紧的事,是不轻易来找顺达的。他知道找顺达的人多,顺达很忙。他看到桌面上放的挎包和毛巾就问顺达:“你当真要走吗?”“唔。有什么事,你说吧。”“你这是一定要走吗?”听了他这话,李顺达向他转过脸,用奇怪的眼光打量这个生产队长:是不是生产队出了什么问题?老队长伸出了松树皮般的手,抓住了顺达的胳膊,也是目不转睛地看着李顺达:“老李,你对我亮个底,咱西沟大队是不是落后了?”李顺达一惊,他没想到老队长提出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这个问题提得不平常,他把老队长按在座位上坐下:“说下去,你把话说下去。”老队长把烟袋掏出来,点着了,闷着头抽了一阵,李顺达望着他直发愣,老队长在石头山上造林,在干河滩垒坝、造地,都是吃苦在前,抢着挑重担,他识字不多,但是他能一字不落地背诵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勤俭办社,建设山区》一文前评价西沟的按语,老队长认为,自己几十年,就是按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在走,在建设山区哩。自己一步也没敢停一下,怎地就落后了?

“说吧,有话你尽管说,哪怕我今天不走,也得听完你的话!”顺达紧挨着老队长坐着。

“说吧,我听着哩!”顺达在催促他。

“好,我说,一个晚上我没合眼哩,我心里有事,睡不着。”他抓住了李顺达的胳膊不放,声音有点颤抖:“咱们西沟从1943年起,就响应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号召组织起来,从办起互助组到现在,哪次开会,不是先进单位?光锦旗、奖状得了多少?还有一两重的一块纯金的奖章哩,现在——”他没有往下说。

“现在怎么样?”李顺达接着问。

老队长把话亮明了:“现在咱们要向大寨学习?西沟落后了?”听到这里,李顺达认真地、仔细地瞧着老队长。拍打着老队长的脊背,毫不含糊地说:“就算咱们多年来是先进单位,难道就不需要朝前走了?和全国人民做的贡献相比,差得还远哩。老哥啊!”李顺达停顿了一会儿,语调沉痛地说:“你怎么被一点点成绩、荣誉弄得晕晕乎乎了?成绩、荣誉都只说明了咱们大队过去的一段历史,西沟大队今天怎么样?明天怎么样?要看我们大队庄户人的行动哩!老哥,作为生产队长,你的担子重得很!你背上有个大包袱,大得很,压得你伸不直腰,抬不起头。当干部的背上了包袱,哪能带领群众往前走?”老队长迷惑地望着李顺达,扬起头问道:“我背了包袱?我害怕困难了?我有私心了?我哪项任务完成得不好啊?你给我说说!”老队长抢过了顺达的话茬,像扔石头蛋似的,扔出来一句,就抵着脑袋抽烟。

李顺达不计较老队长的态度,和颜悦色地说:“跟石头打交道,你确实不怕困难。现在西沟向别人学习,要向居功自傲的思想开火哩!怕不怕困难,要看下一步;在对付个人和集体关系上,你没有私心,但是,只认自己的大队先进,别人向自己学习可以,自己不愿向更先进的单位学习,这不是私心又是什么?”老队长不再争了,慢慢地抽着烟:“说吧,顺达,你再说,我想多听听。就算我是块榆木疙瘩,你尽管使斧子劈,我经得起!咱这是私下里悄悄说哩,各有各的特点,怎地要学成一个样?”李顺达耐心地说:“别这么说,当年咱西沟不也是叫做‘边区农民的方向’,让别人向咱学习吗?”“可不是么?谁能忘了这事?”老队长说。

李顺达慢慢地掉过了头,像自言自语似的说:“是啊,现在的西沟要向人家学呢。”老队长紧锁着眉头,对顺达说:“也许,我的话说的不是时候,你就要动身到大寨去,不是么?”“你的话说得正是时候,看来,我还得赶紧上大寨去,咱们西沟学大寨,一天也耽误不得!因为这是毛主席的号召,咱就得听!”李顺达走上了去大寨的路。一路上还不停地回想老队长的话,老队长的谈话有代表性,它揭示了一个重要问题:像西沟这样一个老先进单位,还要不要学别的先进?回答是肯定的:西沟要学先进,要迈开大步学别处的先进!

李顺达想,一个生产队的老队长,不理解学先进的重要性,脑瓜里装的是西沟多年来取得的一些成绩,眼睛里看到的是一面面锦旗、一张张奖状。西沟真是革命到了头么?没这么回事!毛主席交给咱们建设山区的任务,远远没有完成!

西沟的石头山有的变成了松柏山,有的变成了桃杏山,但还有一些石头山没有长出树来。干河滩没有彻底治理好,山洪下来,往往还要冲走一部分土地。西沟大队群众做出一点成绩,离党和毛主席所要求的,还有很大的距离,怎么能骄傲、自满?骄傲、自满就像一座山哩,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学大寨,首先得搬掉这座山。

就李顺达个人来说,他没有因为自己早就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而放松了学习别人的长处。相反,他只要了解到哪个兄弟单位有先进经验,总要想各种办法学到手。可是,学什么?那得先弄清别人的长处在哪里。前一次到大寨,看到了他们的梯田,修得不赖,这次再去看看他们怎么个政治挂帅就能把产量搞上去,看看他们还有什么突出经验。

李顺达到大寨参观、学习的消息,陈永贵已经提前知道了。他特地赶到了昔阳县,欢迎这位农业战线上亲密的战友。两个人见了面,热情地握起手来。

陈永贵说:“欢迎老先进单位的老大哥再次到大寨来检查指导工作!”李顺达急忙摆手:“老陈,你可不敢这样说,我是来当小学生的,向老师学习来了!”两个人同车前往大寨。李顺达望着窗外整齐的梯田,十分钦佩大寨人改天换地的革命干劲。忽然,他被地里的一个劳动场面吸引住了,他指着正在玉茭地里的社员,问道:“老陈,他们在干什么啊?”“这是深刨。”陈永贵解释。原来大寨人在耕作技术上创造了“深刨、深种、深翻”三深的经验,对农业增产有显著效果。李顺达一听说,急忙要求司机同志停了车,他要去向社员学习深刨技术,他认真听着社员讲解,自己动手刨了一番,不由得心里暗暗称赞:大寨人种地有创造性,这“三深”的好经验要搬到咱西沟去。

到了大寨,李顺达兴致勃勃,就要上山下地,大寨人治山治沟修地的劲头,感动了李顺达。陈永贵和李顺达,这两个头箍白毛巾的劳模,站在虎头山上,谈起了建设山区的宏伟规划,好像在他们眼睛里,展现着一张张社会主义农村的新图画。

晚上,李顺达住在陈永贵家里,两个劳动模范像老战友一样,谈思想,讲生产,说科学,谈得最多的是党支部做政治思想工作。李顺达感慨很多,西沟虽然也干了不少事,但没有像大寨人时时处处政治挂帅,把什么事情也和政治思想圪扯在一起,看来西沟人没有把阶级斗争的弦绷紧。虽然西沟当年在建设山区的问题上也有过分歧,但压根没有去上纲上线,也许这就是咱西沟跟不上形势变化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的原因吧。

他向陈永贵提出了一个问题:“老陈啊,毛主席他老人家发表了号召农业学大寨,大寨有什么新打算?”陈永贵果断地回答:“大寨学全国!过些时候,我还要到西沟取经!”“西沟人民欢迎你去介绍经验,指导工作!”李顺达高兴地说。

李顺达从大寨参观、学习回来,就立即组织全大队生产队长以上干部,集体到大寨参观学习了一回。临走时,他对干部们说:“大寨的先进经验很丰富,咱们到大寨去学习,要学习大寨人改天换地,先治坡后治窝的经验;学习深翻、深刨、深种的耕作技术。把这个学到手,咱们才能在咱西沟干出新成绩。”队干部从大寨回来,谈话的方式有了不少的变化,他们也开始渐渐变得口口声声突出政治,这是全国的大气候造成的。

那时去大寨参观的人很多,声势浩大,不由得让人感动。

从大寨回来的车上,队干部自发讨论得热火,原来找李顺达谈话的那位老生产队长被全国学大寨的气氛镇住了。坐在大卡车上,思想比卡车还跑得欢快。他感到自己需要认真学习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书,需要帮助洗刷自己的旧思想。他要振作精神,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也当一名闯将。学不学大寨,是忠于不忠于毛主席的问题,谁也不敢马虎。

在西沟大队召开的队长以上干部参观、学习大寨座谈会上,李顺达同志刚宣布了开会,那位老队长就抢先站了起来,那洪亮的嗓门,把别的声音都压下去了:“我发言!这次到大寨才知道到大寨学习参观的人山人海,全国农民都学大寨,咱不学,就是块榆木疙瘩!”会场上不少人点头,他接着往下说:“我活了一大把年纪,当了十多年生产队长,和穷山恶水斗了多半辈子,七灾八难什么困难也不能把我压倒,可是,一个红红绿绿的包袱,把我压得摇摇晃晃,直不起腰杆。”大家交头接耳了:“他说的是什么?哪里有红红绿绿的包袱啊?”“悄悄的,听他往下说。”老队长用那布满青筋的手背,笨拙地在脸上擦了一把,人们这才注意到,老队长流泪了。这么一个生铁铸就的老汉子,一生淌过几次泪水呢?如今是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啊?只听得他那嗓门有点发颤似的说:“咱西沟是个老先进单位,成绩和荣誉归于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我呢,我把西沟历年来得的锦旗奖状当成了包袱,背到了肩背上,骄傲自满,摆老资格,认为就数咱西沟先进哩。”老队长说到这里,会场寂静得没有一点声音。过了一会儿,洪亮的嗓门又响了起来:“背上这个红红绿绿的包袱,我迈不动步子,思想落后了!”李顺达那深沉有力的嗓音,把人们的情绪鼓动起来了:“说得好!咱西沟学大寨,就得从放下包袱开始!”顺达望了望老队长,他已经坐到了凳子上,顺达像是给他鼓劲似的:“有包袱就承认有包袱,丢掉它就能进步,要是背了包袱不肯丢,那就要掉队了。咱们西沟从1938年成立党支部,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由于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我们做了一点成绩,这没有什么可以夸口的!建设山区,我们已经搞了十多年,只能说才开了个头哩!就是三十年、五十年以后,西沟的石头山都变成了松柏林、花果山,也还是要向先进单位学习。

全国的农业都在发展,先进单位多得很,别的单位赶上、超过了咱们,这是好事,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你先进,向你学习;他先进,向他学习,这有多好!一定要扔掉背上那个红红绿绿的包袱!”李顺达这一段发言,使老社员、老干部们在思想上受到了巨大震动。虽然是数九寒天,不少人的头上沁出的汗水珠子,在银白的发须上闪光。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国大文学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泰戈尔

    泰戈尔

    在6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泰戈尔继承了古典和民间文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欧洲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文学的丰富营养,在创作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一代文化巨人。泰戈尔一生共创作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种戏剧,还有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论著和游记、书简等。此外,他还是位造诣颇深的音乐家和厕家,曾创作2000多首歌曲和1500多幅画,其中歌曲《印度命运的创造者》已被定为印度国歌。一起来翻阅《泰戈尔》吧!
  • 我和爸爸丰子恺

    我和爸爸丰子恺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丰子恺这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的生平事略。
  • 莫扎特 里姆斯基

    莫扎特 里姆斯基

    王建勋、郑毅编著的《莫扎特 里姆斯基》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莫扎特里姆斯基》对莫扎特、里姆斯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热门推荐
  • 高注金匮要略

    高注金匮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世妖孽:废材神女倾天下

    绝世妖孽:废材神女倾天下

    前世女杀手榜排名第一的她,一朝穿越,沦落废材,遭受别人的欺压凌辱,她下定决心,要让那些人知道他们错把珍珠当鱼目。神器在手,天下她有。穿越自带上古神器,上古神兽变萌宠,乖乖跟她走。自带女主光环的凤羽灵表示很无奈。修炼路漫漫,她天赋异禀,扮猪吃虎,欺负过她的人都反被坑。坑人技术哪家强?异界大陆找羽灵。她一次又一次创造奇迹,众人称其妖孽。然而,有个男人比她更妖孽,他是傲娇高冷腹黑的殿下,却最爱坑她,撩她,宠溺她。倾尽天下的她,唯独斗不过他。且看两人强强联手,白首偕老的故事。一世一双人,与君长相守。龙飞九重雷惊华,凤舞九天神女现。
  • 听说你喜欢我(曾用名:一个人的一往情深)

    听说你喜欢我(曾用名:一个人的一往情深)

    影视+出版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总有一个人,总有那么一个人能看到这团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我带着我的热情,我的冷漠,我的狂暴,我的温和,以及对爱情毫无理由的相信,走的上气不接不下气。我说,你叫什么名字。从你叫什么名字开始,后来,有了一切。——梵高******************************************“你叫流筝?”“是……是的……”“听说你喜欢我?”“嗯……是……我……可是……”“那我们结婚吧。”“哦。好……啊?”阮流筝心里有一条星河。它属于一个眼睛里银河一般潺潺流动着碎碎星光的男子。她用了很多年去爱他,又用了好些年去忘记他。她曾经以为,忘记是一件不那么难的事,后来的后来,当他对她说“流筝,忘了我”的时候,她才知道,有的人,哪怕穷尽一生的时间,也是忘不了的。他是她的丈夫。她叫他宁学长,叫他宁医生,叫他宁老师,却独独地,从不敢叫他老公,甚至不曾叫过他的名字。他娶她,吻她,拥抱她,将她变成他的女人,可是,却从来没有认真看过她,她甚至怀疑,若她汇入了人群中,他会记不得她的长相。她穷尽了所有的力气去爱他,他亦待她温柔体贴,但凡她要的,他无一不满足,大到房子车子,小到他亲手做的巧克力,只要她说,他也会背着她从街头到街尾。会给她剪指甲,会给她扎头发,甚至,一个男人,还为她缝过掉了扣子的衣裳,对于外科医生那双灵巧的手来说,这些都算是学以致用。人人都说他是好老公,她拯救了银河系才能嫁他,可是她知道,他是银河系里一颗星,她不过地上一个人,星固然明亮耀眼,却离她千里万里远,他待她所有的好,不过用来抵消他的一句对不起,只因他心口那颗抹不去的朱砂。
  • 三天五界

    三天五界

    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普通青年。托关系进了父亲朋友在莫斯科郊区开的一家小旅店,可这旅店内部怎么和从外面看上去不太一样呢……无上、无尽、无量天?生,死,神,魔,地?什么鬼?
  • 穿越之冷宫弃后

    穿越之冷宫弃后

    叶紫悦穿越后宫后,便开始了手撕白莲花的旅程。在撕的空余时间里赚赚钱,顺带勾搭上皇帝开始了“幸”福生活。
  • 仙胎孤儿

    仙胎孤儿

    在一个偏僻的农村,一直有一个传说:在村旁的一座大山上,有一位高人在此修炼,可村里的猎人却从没看见这位高人。这位高人收留了一个父亲早逝,母亲也因难产而亡的孤儿,教他各种各样的东西,终于,20年过去了,这位孤儿也变成了个大帅哥出师了,去了城市闯荡······
  • 众神之圣堂传说

    众神之圣堂传说

    宅男唐尼被异界神秘英雄祭坛呼唤到众神大陆,接受英雄传承的他发誓要站在众神之巅,却在不经意间流下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传说。热血与激情,美女与野兽,阴谋与阳谋,一切尽在众神大陆。本文休闲文,谨以此文纪念曾经轻狂的游戏岁月。
  • 无极药神

    无极药神

    当昔日的强者被贬下俗世,当记忆觉醒,他将再次化身为高傲的药神。“终有一日我要杀上九重天,我为无极,我为药神!”
  • 世家的崛起

    世家的崛起

    各大世家相续崛起,你争我夺,却不知元武大陆的最南面伸出的魔掌正在一步步的吞噬元武大陆。ps:本书无主角光环,人皆有一死!
  • 浮生若舞:犹见怜

    浮生若舞:犹见怜

    “若是没有我惊鸿的一舞,是否我们就此不识?就此不恋?”“不,早在几年前,我们就相识了。”但当得知最爱的人是杀母凶手时,她该怎样选择?面对无法相信的事实,她最终离去,尸体沉睡于一世鬼医的身边,却没有等到最爱的人。一个舞娘的生死爱恋,结局的痛苦有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