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6200000043

第43章 大跃进的年月(2)

办大学的风声传出去以后,群众很高兴,有的就跑来问长问短,还要求报名哩。当然会有个别人说风凉话,说什么“农村办大学是关住门起国号”,还有的说:“只有北京、上海、太原等大城市才能办大学,咱们山沟里一没洋楼、二没教授,办大学还不是瞎闹哩。”也有人说:“这年月瞎闹的事情多哩,闹个大学过过瘾也不赖!”当然这些没有使李顺达头脑发凉与发热,也没让他憋气与泄气,他们学习了毛选,毛主席敢想、敢干的做法,给他们壮了胆,于是决定试着办大学。

李顺达说:“上级让咱办大学,不办也不行。可咱们没有办大学的条件,又不能瞎吹牛,实事求是吧,咱们没法比城里的洋大学,咱李顺达在学文化们没有洋专家,但有土专家,我看就让有经验的老农、老羊工当教员吧。

比如方聚生懂得剪枝的技术,就可以当林业教员。”一位干部说:“有人说办大学是瞎折腾,瞎折腾的事多呢,折腾个学校也算话。”李顺达心里也清楚,管它大学不大学,叫甚也行,能培训几个技术人才就算。在支部会上,讨论了办学校的具体计划。金星大学是为生产服务的,就决定设立农业、工业、林业、畜牧业四个专业,从社员中间选拔第一批学员。教员采取能者为师的办法来解决,聘请有经验的老农、老羊工、老手艺人担任技术课教员,并定期请县里技术部门的同志来讲课,还和太谷农学院等七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函授关系。文化课方面,聘请了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担任文化课教员。政治课教员,一般是由公社的党委书记和管区支部书记担任,有时候也请县委书记和部长来讲课。

计划研究好以后,又分了一下工:由李顺达担任校长,西沟党支部书记马河则担任理论班主任,专职教员刘梅松为文化班主任,四个科系主任由四个有经验的土专家担任。

腾出了几间房子作为大学的校舍,大家七手八脚粉的粉墙、扫的扫地,不一会工夫,就收拾得像个样子了,顺达还从他家搬来了四百本图书。这些书都是别人送给他的,他如今转送给大学的图书馆。

在举行开学典礼的那天,校门口贴上了红红绿绿的大幅标语,上面写的是: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知识化”“贯彻勤俭办校的教育方针”……

单从这些标语上,就能看出西沟人办大学的务实精神。

开学这一天,人气真是火得很,社员们都跑来看热闹,教员和学员的心里是又兴奋又紧张。

顺达上台讲话了,他说:“咱们没有办校的经验,条件也很差,但是,比起抗日时期的条件是好多了,抗日时期还能办抗日大学,据说也没有正儿八经的教员,如今不少内行支持协助咱们办这所大学。就学着办吧,试着办,办不成大学办个训练班也算。”顺达的话,给大家增添了更大的劲头。

开学典礼以后,就要准备分专业上课了。刚开始当教员的几个老农民有些紧张,校长和副校长就到教员办公室去看望他们。看见方聚生抱着他的笔记本在屋里直转圈,头上的汗水珠有黄豆大。校长在一旁给他打气:“你不要把教书看得那么神秘,学员都是咱公社的农民,说的有了差错,就改过来么,保证大家不会笑话你,别怕!”万事起头难,教员上课也是这样。方聚生上完两堂课,胆子就大了。他很钻研,就靠他扫盲班毕业的文化水平,再加上一本《新华字典》,把造林学和米丘林学说念完了。学了科学理论,他顿时觉得天地宽了,过去他自己只是瞎摸索,靠经验种树。如今他把多年来实践的经验都提高到理论上,并且一项一项的进行研究。然后,他开始著书立说了,他一共编出了从育苗栽培到嫁接管理的一套林业知识课本,还创造了治果树钻心虫的特效药,改良了三百余棵果树,让它们从隔年结果变为连年结果。又在野生的果树上接活了八百余棵李子树,他由一个有经验的能人,变成了有理论知识的林业专家。

张丑孩学习了水利技术以后,掌握了测量、绘图、施工等技术,做出了土水平仪,还设计了一段公路的施工方案与小东峪水库的施工工程,据检查,认为这些设计完全符合标准。

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全校一百一十二名学员中,在文化班有二十四人进入高中,有八十八人分别进入初中二、三年级,在专业技术课程方面,有五十五名学员达到了中级技术人员的水平。另外还通过短期训练的办法,培养了初级技术人员四百七十八名,他们有的会开拖拉机、发电机,有的掌握了果树栽培、嫁接、防止病虫害等林业技术,有的学会了牲畜配种和兽医常识。

校长李顺达在大学学习以后,文化水平提高了不少,他写出了三万余字的“西沟十年巨变”等文章。农民诗人郭聚法,写出了四本歌颂新农村的诗歌集子。虽然这所大学办了才两年多,一切设备都因陋就简,却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社员不是那只会耍土坷垃的庄稼汉了,他们都有机会到大学来接受培训。有几百名社员成了既有科学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农民,理论和实践一结合,的确是起了变化,比方说,原先只会从茅坑里掏肥料,现在,会造一些有机肥和化学肥料了;原先只知道哪块地好哪块地赖,打不下粮食,现在,知道了如何改良土壤,还运用米丘林学说,嫁接了不少苹果树。

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吃着大红苹果,总要夸学校的学员有本事,说他们比前清时的秀才和举人有本事,还说过去的读书人就会念几本死书,如今的读书人是能文能武手脑并用,夸得教员和学员傻乎乎直笑。顺达对老人们说,这全是党和毛主席制定的教育方针好,老人们心里美滋滋的,不住点头。

幼儿园的娃娃们呀真乖,他们又从大人们那里学会了一首新歌,瞧见有人参观就一齐唱道:

西沟办起了大学校,社员跨上红专道,秀才举人真不少,能文能武本领高,劳动群众知识化,全靠党的好领导。

食堂比赛

水库大坝终于赶在雨季来临前修好了,西沟许多人在这个大跃进的年代,脱了一层皮,但终归解决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蓄洪问题。

大跃进口号喊得震天价响,自然是鼓舞人心的,但李顺达这次总有点激动不起来,因为他不大喜欢喊口号,也不会说冠冕堂皇的大话。他看重的是实干,数十年不改老农民的本色。当那些权威性的报纸上登载这里、那里放卫星,说粮食亩产几千几万斤,小孩站在麦穗上稳稳当当,像踩在地毯上,麦秆不偏不倒……他感到很茫然。他想:咱们的报纸是从来不说瞎话吧?不过也许像上次《西沟没娘小块地》的作者,是因为没把事情闹明白就写了文章吧?如今大跃进年代怪事太多,他不相信有这种稀奇事。可是全国的大小报纸都是一个腔调,就有些不明白了。

顺达与纪兰、俊虎等几个社干部,在大队办公室对着桌上堆着的报纸发愣。从中央到地方的报纸都印着特大号的大字标题,都是让人震惊的报道。粮食高产卫星、南瓜、黄瓜也成了卫星满天飞。说超英赶美不用十五年,说一天等于二十年。他们几个都弄不明白,因为他们既不了解英国美国,也不知道一天等于二十年是什么意思。

大概是已经赶上超过英国美国了吧!一天等于二十年,两天就是四十年,三天便是六十年,早把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扔到后头了!果真这样自然是好事。但是李顺达心里不踏实,他说:“都是庄稼人,谁能哄谁?庄稼连穗带杆,一起过秤,能打多少斤?谁不清楚!”瞅着报纸上的大标题大家在议论:“听说有人欺上瞒下,欺上是可能的,哄个劳模当当,瞒下就做不到了,群众知根知底,连草根都刨起来也凑不起亩产几万斤粮哩,顺达哥,你说咱西沟应该咋办?”李顺达说:“俺不干那些哄人的事,种庄稼靠吹牛皮,害人又害己!”俊虎说:“可不是吗,有人说过,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准叫自己吃亏!”大炼钢铁的事情也把人心搅得乱糟糟,炼钢铁有钢铁厂,农民们跟着折腾啥?可是顺达到省城、长治去开会,看见各处建起的小高炉在冒烟。

“全民炼钢,家家献铁”,连小学生也组织起来拾废铁,找不到废铁就偷着把家里的铁锅送到学校去凑数。到处建起土高炉,炼铁炼钢,李顺达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趟了,他不时揉揉眼、拍拍脑袋,提醒自己这不是在发烧犯迷糊吧?他蹲在松树林下想,当年合作化的时候,许多人就想不通,但咱跟着走过来了。今天炼钢铁,咱虽然弄不明白,但跟上走,应该不会有错吧。他在不停地说服自己。咱是老农民,懂的东西少,见过世面的大领导哪个不比咱水平高?领导号召干的事情,不会有差错吧!咱是共产党员,只能跟党走。

他窝着一肚子的疑惑情绪,却不敢声张,也无处诉说。这是他跟随共产党以来,第一次遇到了想不通的麻烦事,这是怎么了?自己越想越不明白了。于是他就钻进松柏树林去整枝剪叶,一边想心事。最后还是得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让村里的民兵与壮劳力去参加大炼钢铁。秋收时节,庄禾没人收,又逢雨季到来,都泡在水里了,顺达心里一阵剧痛。他看见婆姨和老弱病残在地里拾掇玉茭,便下地和他们一起抢收,毕竟人手少,大部分烂在地里,和全国农村一个样,1958年,本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却变成了歉收的大灾年!他更想不明白了。

老天惩治人们了,紧接着前苏联向中国索取欠债,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全国各地农业全部减收。

当城市人勒紧肚皮过日子的时候,农民的肚子饿得更厉害,这是李顺达万万没想到的。但上级又发出指示叫办“人民公社办食堂”,指示是要执行的,人们敲锣打鼓庆祝人民公社成立,挂起了西沟金星人民公社的牌子。食堂也办起来了,公社的各生产大队、小队都办起了食堂。开了社员动员大会,通知不允许各家各户生火做饭,一律上食堂去吃。

那些摇笔杆的作家、记者写文章把办食堂说得天花乱坠。说食堂化砸碎了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解决了祖祖辈辈难以解决的吃饭问题,说吃饭不要钱了,天天大摆宴席,几大盘几大碗……光看报纸听广播,就以为中国人已进入了共产主义的美妙世界。

李顺达的妻子吕桂兰像所有农家妇女一样不再做饭,领着孩子上食堂吃。那都是什么饭呢?柳树上的嫩树籽叫柳谷穗,拌玉米糁的饭是高档饭菜,不能经常享用。平日时常是上级推荐的代食品“淀粉”疙瘩,野菜汤。

“淀粉疙瘩”是什么?磨房里社员将脱光玉米的轴棒,粉碎制成为锯粉末状的东西,收拾起来与少量玉米面掺和在一起,捏成一个个疙瘩在蒸笼里猛蒸一气,成了黑不溜秋的玩意儿,社员给它取名为淀粉疙瘩。李顺达吃过这种疙瘩,那味道还不如糠窝窝,吃到嘴里像沙子似的发出响声。

上边有人说话了,要提倡大家吃代食品。“淀粉”疙瘩被推荐为富有营养的好东西。不仅鼓励人吃代食品,连家畜家禽也不例外。社里的养猪场用这种“淀粉”喂养,猪瘦得像饿狼一般,鸡吃了这种“淀粉”,鸡毛都竖了起来,像个大毽子,模样怪怪的,母鸡倒也隔三差五下颗蛋,跟麻雀蛋差不多大小。

分散在四十四个山庄窝铺的社员为了上食堂吃饭,要翻山越岭在羊肠小道走好一阵子。按情理说,位置住这样分散的人家不适合集中到一起吃饭,自己在家往火灶里塞把柴火,凑合着做些吃食就行了,可是上头有指示,家家户户的烟囱里不许冒烟,非要把所有社员集中在一个大灶上来吃喝这种“淀粉”疙瘩。

人人都面黄肌瘦、无精打采,却还要上地干活,李顺达心里很不好受。他也和大伙儿一样成天饿着肚子,好在他年轻时从河南林县逃荒到山西,有过忍饥挨饿吃树叶草根的锻炼,这时候还能对付过去,何况不时到省里、县里开会还能吃几顿饱饭,比一般社员群众的日子好过一些。他并不因此而得意,他想的是群众。

李顺达不会编些好听的话欺哄大家,他拒绝了记者们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说淀粉疙瘩如何有营养,比正经粮食还耐饥。在公社办公院的公厕里,他看到粪坑里的粪便和驴粪蛋一模一样,人们吃进肚里的淀粉疙瘩与排泄出来的粪便是一个颜色、一个模样!这是什么代食品,能代替食品吗?

大家都在忍饥挨饿,日子苦不堪言,人们整天都在琢磨怎么找些吃食填肚子。可有人似乎饿着肚子还不省心,当然也许有些人压根没有吃过这些代食品,要不然,哪来那么多怪点子。1960年夏秋之交的日子,上面又安排要搞食堂比赛。让全公社各大队的食堂炊事员在各队队干部们的带领下,挑上锅碗瓢盆和代食品原料,到公社所在地龙镇来比赛,要求一律不许用粮食,全用代食原料做出花色品种不同的饭菜来评比。省城、县里、公社与大队的干部组成的评委会来品尝、打分、评出名次。

这天,龙镇热闹非凡,纸糊的彩旗,在风中哗哗乱响。眼中许久见不着色彩的山民们,兴高采烈像赶集一样。各条山路上涌来的扁担队,担着锅碗蒸笼等厨具,丁零当啷,给僻静的山沟增添了一股节日气氛。

顺着公路各大队的炉灶依次砌好,大块大块的煤炭烧得通红。

同类推荐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他为中国古代隐逸史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何鸣看黄宗羲;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疏于哨鹿,勤先天下——樊树志谈雍正;积极进取的儒士与惊世骇俗的狂怪——孟桢评郑板桥;他掌舵的朝代,盛世与危机并存——范文澜评乾隆……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本书作者回首往昔,叙述了她与父母坎坷的生活历程,特别是他们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际。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松树的风格、淡定的秋色和永远的怀念。
  •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香江鸿儒:饶宗颐传

    本书为"大家丛书"之一。饶宗颐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本书记载了他的人生经历和杰出成就。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纵横捭合的外交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梁启超传记五种

    梁启超传记五种

    本书收录了《管子传》、《王荆公传》、《袁崇焕传》、《南海康先生传》、《殉难六烈士传》。
热门推荐
  • 欧夙情缘:99次追妻

    欧夙情缘:99次追妻

    【NEXTIDEA暨2015星创奖征文大赏(现代言情)】他是叱咤商场的王,几乎垄断了亚欧州的所有地产行业。她是小小的夙氏集团的一个不受宠的小孤女。一个高高在上、众星捧月;一个连灰姑娘都比不上。一次交易,她成了他的‘宠物’,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逃啊!可是就是这么莫名其妙,他竟然爱上了她,奈何他根本不会宠人啊……“你又跑什么?我还不够宠你吗?”男人危险的眯着眸子,极其不悦的说到。“宠?你确定你不是想杀了我?”女孩还看着桌子上的中药,眉都快拧成个疙瘩了“乖,喝完带你出去玩。”欧冥寒摸了摸小女人的头。“你丫当我是小孩啊?!”几乎是瞬间就炸毛了。“不是吗?”男人挑挑眉,笑得魅惑至极。
  • 只要你别放开我的手

    只要你别放开我的手

    一朝穿越成为病秧子,对古代生活一概不知,本想安稳度日奈何无端遭嫉恨要小命,只好逃出家门,女扮男装做点小生意安稳度日,却一在被利用最后伤的体无完肤!待离去后不再相见,他却处处拦截纠缠!
  • 冷情王妃之狂逆天下

    冷情王妃之狂逆天下

    前世,亲人为护她而亡;今世,她护亲人一世安康。前世,一座塔害她家破人亡;今世,同座塔助她傲视群雄。前世,族人背叛,她含恨而死;今世,铁血手腕,她一战成名。前世,她从未动情;今世,却横遭情劫。世人道他狠辣薄情,却不知他对她情深入骨!世人道他冷血残忍,却不知他对她温柔宠溺!他说,你入地狱,我随!你逆天下,我陪!总之,上天入地,我跟定了你!
  • 财务管理学教程与案例

    财务管理学教程与案例

    《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改革系列教材·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财务管理学教程与案例(第2版)》共分十章,主要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按财务管理基本理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分配管理等顺序进行安排,系统性强且覆盖了目前国内财务管理的全部主要内容。内容充实、新颖,反映了财务管理的最新学科动态,习题充足,并与教学网站教辅资料相结合,便于教师和学生使用。为满足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每章均设有案例导读和案例讨论,尽可能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腹黑总裁:你的房东要解租

    腹黑总裁:你的房东要解租

    什么!!!沐浅浅不可置信的看着老妈,竟然让一个男的搬过来一起住!!虽然房租照交但是为什么是个男的!!好吧,既然没办法,那就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还是定个协议比较好“沐浅浅,把客厅收拾了”“哦,来了”“沐浅浅,把碗洗了”“哦“最后,受不了的沐浅浅终于暴走了“喂,不是家务事一人一半吗!”我是你总裁,不想在公司呆了吗?“好吧,忍辱负重,老妈,不是说是个温文尔雅的人吗,那这腹黑货是谁啊?!!!我不管,我要解租!!看邋遢女怎么扑倒洁癖男神。喜欢的读者欢迎关注我的微博@沐淘淘的幸福生活,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留言哦~~~
  • 萌王爷原来是校花

    萌王爷原来是校花

    校花萌翻妮做了18年的校花,在一次体检后,她被检查出来是男性,正当萌翻妮祈求苍天眷顾时,他被一道雷劈得身心穿越到了清朝成为了一位王爷,被萌翻妮取代的王爷本来叫做蒙番祢,从小长相秀气,小家碧玉似的,倒和萌翻妮一般无二,穿越当日王爷恰好娶亲,萌翻妮又将如何面对他的福晋呢........
  • 娃娃萌萌:宠妻没商量

    娃娃萌萌:宠妻没商量

    一场意外,让她提前到来。魔帝神皇将最后希望放在她身上,希望她能守住那薄弱的封印,来困住后面的血界,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小云儿,来给哥哥笑一个!”某少主邪魅一笑。“滚!”某妖孽冷声下令。“哎呦,小云儿,你看这家伙多凶,要不你跟哥哥算了!”“滚回你的血界去!别怪我不客气了。”夜魔云兴味的看着他们两,别人家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她家这是两个男人不止一台戏啊!【男主待定】
  • 傲世天逆

    傲世天逆

    【巅峰火书】百年之后,云飞扬摇身一变,化身人族少年,以魔道之魂,人族之躯,搅动风云。面对曾经的族人,如今的亲人,他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呢?也许他并不知道,重生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在别人的布局之中……群号:594378649,欢迎勾搭
  • 王俊凯之我们的回忆没有尽头

    王俊凯之我们的回忆没有尽头

    王俊凯,我爱你爱得太累了,我想睡一会儿,别打扰我,好吗?by顾以晴,顾以晴,你说好要以晴天的名义来爱我的,你为什么要休息,我不同意,快醒醒。by王俊凯
  • 一群打工妹的风雨人生

    一群打工妹的风雨人生

    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里面的主人翁们没有白手起家,在商场叱咤风云的传奇经历,没有灰姑娘变成公主的童话故事,她们的一群进城谋生的农民工,一群在城市中寻找梦想的打工妹,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在她们谋生的道路上,辛苦过,努力过,确并没有像理想故事中一样最终走向成功,直到故事的最后,她们仍是一名普通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