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6200000012

第12章 组织起来的带头人(5)

张运科说:“近来顾不上,身子难受。我保证,肯定要开,不误下种。”这是区上干部预料中的回答,区干部又说:“那是多少亩?你先报个数,秋后要按照统一累进税计征公粮支援前线。”张运科拍了一下额头,立即反悔说:“我这个身子也不太硬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耽误了影响支前……那就让给别人吧。”“你不是已垒了标志吗?”“我把它搬掉。明天就搬掉。”互助组的人听到这事,高兴得咧开嘴笑了,大伙又扛起镢头上了那道坡。

顺达从河南挑回粮食分给缺粮户,解了断顿之虞。他知道区上的领导就是水平高,人家不急不火,把事情办得那么妥帖,自己该好好向他们学习呀!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六户人家开了近四十亩荒坡,还在地里刨出了树根柴禾五万多斤,熏下草皮杂肥九千多担。柴堆肥堆,像座座小山一样。互助组根据组员的体力强弱和农活轻重分配劳动,男女都有适当的活计,孩子们也有了分工,放学回来打猪草,喂牛羊,有的照料弟妹。日子越过越兴旺。

共产党领导的各个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困难、政治最民主、思想最革命的地区,人心向上,积极进取,虽然没有现代化的通讯设备,新鲜事物依然传布很快。李顺达互助组的名声,由人们口耳相传,不胫而走,招来不少三五成群的农民参观,他们为的是学习与取经,李顺达都满腔热情接待,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远道而来的还留他们在家吃饭、住宿,像个小小的客店。参观的农民回去后都成立了互助组。区上县上的干部常来西沟调查研究,帮助总结经验。李顺达互助组本身,也由原来的六户人家发展到十六户、二十八户,由西沟发展到沙底栈,已超越村界了。不过他们就住在西沟的这一条沟里,相距并不远。

1944年3月中共平顺县委、县政府召开了为期十天的劳模大会。在这个开天辟地的首届劳模会上李顺达介绍了成立互助组、发展生产的经验。县委发出通知,号召向李顺达学习,开展大生产运动。

各地向李顺达互助组学习

母子英雄

那时生产工具极其简陋,农民劳动十分艰苦,加上学习文化、比武训练、支援前线的多种任务,互助组发挥了明显的优势。在全县推广后,各互助组展开了生产竞赛。区上分配给李顺达互助组三十亩开荒任务,他们一鼓作气开了荒坡一百二十亩。在新荒地上种的菜和粮食都获得了丰收。秋分收黍子,寒露割谷子,七月开始摘南瓜,八月份刨回了山药蛋。

光山药蛋每户将近一万斤。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互助组的组员家家户户添置生产工具,共买回了五头大牲口,还有犁、耧、耙等几十件农具,西沟村出现了热热闹闹的生产形势,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景象。收罢秋,按老习惯,冬闲的季节来临了,可李顺达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人们看到李顺达额头上的三道思考纹又皱在了一起,都猜想顺达又有了心事。

李顺达的确有了心事。几天前,县里来了个工作干部,他在山上山下、这山那山转了大半晌,还到几户组员家串门,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李顺达,都不住口地称赞:“好哇,互助组办得真个好!”临走时,李顺达送他到村口上,他指着一个身穿破衣衫、在村口上玩的小女孩说:“顺达,在你们西沟,什么时候不再穿这种破烂衣裳呢?”问题提得好,顺达想,闹饥荒问题解决了,穿衣问题就该摆到桌面上。他仔细掂量了互助组二十八户人家,穿的全是破破烂烂,几乎没有不打补丁的囫囵衣服。不解决穿衣服的问题,就体现不了组织起来的优越性。顺达把自己的想法对县上来的干部讲了,干部同志李顺达组织全村妇女参加副业劳动说:“提高生产,改善群众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关系到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我提这个问题,也有鞭打快牛的意思。”李顺达憨厚地说:“做人民的牛光荣啊。为人民耕地拉车,本该奋起蹄子紧跑,不用上级用鞭子吆喝。”干部同志哈哈大笑,两人握手告别。

李顺达回到家,又把自己的想法对娘说了。做娘的最了解自家儿子,郭玉芝了解顺达的意思,又体谅顺达的难处,只说:“你让娘想想。”郭玉芝是个纺织能手,在周围这一带小有名气。她在心里筹划如何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村里的妇女们纺线织布。与此同时,又传来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为了发展生产,支援前线,区里开展了互助纺织运动。平顺这一带的妇女,多数不会纺花织布。没有技术,没有纺车织布机,还没有买棉花的钱,郭玉芝把自己翻来覆去想过的这几个问题告诉了顺达。

顺达对娘说:“这些事要靠大家来解决,你只管手把手地教会妇女们纺花织布就行。”郭玉芝点点头,李顺达心里踏实了。

李顺达到了宋金山家。金山知道顺达串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就直打直地问他:“有什么事啊?”“金山哥,开展纺织运动,咱们首先得有棉花呀……”“可不是,得筹钱买棉花。昨天我和周则商量过,想上山刨药材去。山里有党参、黄芩、柴胡、大黄、桔梗,多哩!卖了就能买棉花!”顺达高兴了:“这个办法不赖!金山哥,你负责组织劳力上山刨药材。我呢,负责做纺车、织布机。”金山说:“刨药材的活儿,等一会再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做纺车、织布机没木料啊!”顺达说:“我会想办法。刨药材还有什么问题?”“咱们不认得药材苗。牛老叔过去刨过药材,但他怕别人抢他的财源,恐怕不会教人识别药材。他那个自以为是的榆木疙瘩脑袋瓜子,我和周则是对付不了的。他只信服你,你去做做工作才行。”李顺达来到牛老叔家。牛老叔如今也是互助组组员,他满面堆笑欢迎。

李顺达说:“咱们今年是丰收了,可是组员家有的买牲口、有的置农具,恐怕没有多少粮食、山药蛋可卖了,现在要开展纺织运动,买棉花需要不少钱。”牛老叔不愧是西沟的一个机灵人,一听就明白。他说:“你想叫组员们上山刨药材吧?这事交给我。我领他们上山,教他们认药苗刨药材,这里头也有学问哩。咱这一带山上药材品种不少,可是哪个品种数量都不多。党参最卖钱,数量更少。为打日本鬼子添把力,添不上斤就添两吧。”牛老叔那榆木脑袋豁然开朗,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成了一个合格的互助组组员。李顺达听后大喜。

李顺达回到家里,提了把锯子,叫上桂兰上了窑顶。那里有几颗杨树,是顺达逃荒到西沟那年,他和娘亲手栽下的,现在也有碗口粗了。他和桂兰用锯子把树锯倒,请来了木工师傅。开始制作纺车、织布机。

郭玉芝比谁都忙,挨门逐户去动员妇女们:“金山他娘,跟我纺花去。不能叫咱互助组的汉们、娃们再穿破衣裳!”“仁巧,不会不要紧,俺手把手地把你教会!”“谁说半路出来就学不会纺花?俺活了五十几才学革命哩!”经过郭玉芝的热情动员,二十八户人家的妇女,能参加的都报名了。由于居住分散,三五天又学不成,一家一家的上门教要教到哪年哪郭玉芝教妇女们纺花织布月?形势可不等人啊。

于是,郭玉芝和顺达商量,决定成立纺织训练班。地点在圈羊的窑洞里。郭玉芝和儿媳吕桂兰把羊窑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在地上铺上厚厚的一层谷草,再把上面盖上炕席,软软地坐在上面,羊圈就成了课堂。

郭玉芝从撕棉花、搓棉条,到右手摇纺车,左手捏棉条纺线,一项一项,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教。起初,只有他家的一架纺车,她边做边讲,大家围住她边听边看。她每讲一遍,让大家一个一个地学做一遍,她又从手指动作到坐姿,一遍一遍地指点讲解。窑洞里还不时发出一阵一阵的笑声了。妇女在一起笑声多,何况日子越过越开心呢!李顺达忙着做纺车、织布机,两个会木匠活的组员也主动参加制作纺车、织布机,提供给妇女们使用。

县里区里来了干部,郭玉芝不放过机会,请进窑洞里,让他(她)们给纺织训练班的学员们上一堂政治文化课。三个月的纺织训练班结束了,纺车、织布机做成了。李顺达又提上口袋,扛上扁担下了河南。用卖掉药材的钱,到河南给互助组的妇女买纺花织布用的棉花。

虽说纺织训练班结束了,纺花织布在李顺达互助组普及了,可是邻近村有不少妇女还没有学会纺花织布。顺达娘说:“谁不会,给西沟捎个信,俺上门去教。”于是,这位老大娘三天两头的,不是去南赛,就是沙底栈。有时到了池底、古罗。随请随到,甚至不请自到。你说手笨吗?郭玉芝把住手教;你说脚呆吗?郭玉芝按住脚教。在郭玉芝的耐心教导下,西沟一带的互助纺织运动开展起来了。寒冷的冬季热火朝天,纺的纺、织的织、染的染。不多些日子,大人小孩都换上了新衣裳。有的还做了新被褥。区里举办了纺线比赛。郭玉芝不仅纺的多、纺的好,还培养了一大批纺织人才,被评为纺织英雄。她是西沟的第一任妇救会主任,积极组织妇女为前线的八路军做军鞋;她是位了不起的母亲,与顺达并称为母子双英雄。

同类推荐
  •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纪伯伦全集(第二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延安女兵(第2卷)

    延安女兵(第2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康熙传

    康熙传

    康熙是封建统治后期最为英明神勇的帝王,也是奠定了清朝几百年基础的最核心人物。本书描述了他的功绩、情感、遭遇、谋略、经历。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九龙逆空

    九龙逆空

    他是神王九子琉光,因为私下凡人界,擅自修改凡人命格,而被变下凡人界重修金身。离去时,他说,“我说过,当我琉光归来之时,八荒六合,唯我独尊!你们容不下我。没关系!容不下我的人,杀!《法典》容不下我。没关系!我要重造《法典》!”
  • 特工在古代

    特工在古代

    那抹梦幻下,你留下的深深印记仿若在证明你的存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开始相信开始打开心扉,曾经的冷酷只为现在的升华。
  • 中华战争故事

    中华战争故事

    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交织着和平与战争。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选择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的战役,除了讲述它们在当时曾经产生过的作用外,更重视人在战争中的表现,向读者介绍我们的先人在这些战役中发挥出来的智慧、胆识和才干,认识他们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认识他们在战争中体现和发扬的民族正气和爱国情操。
  • 换魔经

    换魔经

    无敌的天魔,不败的神魔,神秘的心魔。仙界王朝的皇帝,法宝众多的天帝,高深莫测的青帝
  • 穿越大秦:山有扶苏

    穿越大秦:山有扶苏

    大秦一害赵小七,封号荷华公主,因着始皇撑腰,肆无忌惮横行霸道,欺女霸男无恶不作。白日偷窥剑圣洗澡晚上觊觎张良美色,演武场学习还摸几把师父的胸膛……咸阳凡有几分姿色者人人自危!唯一小将章邯临危不惧,甘之如饴。何华捏着胖成大饼的脸恬不知耻:“章小邯,本殿美吗?”章邯面不改色:“殿下倾国倾城。”始皇爸爸→_→:章邯,这么假的话你都说的出口,亏心不亏心?你不亏心寡人都觉得亏心呀!
  • 一个投机者的智慧

    一个投机者的智慧

    本书是以1994年德国电视二台制作的“世纪见证”节目中的科斯托拉尼和约翰·格劳斯就其生平而作的访谈内容为基础创作而成的,科斯托拉尼以不可多得的宏大气魄讲述了自己始于1906年布达佩斯的遍及世界各地的生涯。当安德烈·科斯托拉尼作为世纪的见证者受邀接受采访时,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伟大市民的个人生活史,同时也是让人感动也确实感动了很多人的百年金融史。
  • 霸气总裁,请矜持!

    霸气总裁,请矜持!

    温沐觉得这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和沈非翊在一起的那三年时间。她最后悔的事,却是惹到了沈非翊这个人。身为环宇影视总裁的沈非翊,他英俊潇洒,是城中女人趋之若鹜的对象,却也狠辣无情,能把温沐捧上影后的位置,能极尽温柔地爱她怜惜她,也能残忍地将她拉下来。而他的残忍狠辣,就只是因为她和别的男人躺在同一张床上的照片!在媒体的追问下,他和另一个女人并肩而立,优雅地承认:他爱的人不是她。看见她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他冷漠、狠戾地说道:“全面封杀溫沐和莫白,一天之内,我要她从所有媒体新闻上消失!”既然不信她,为什么还会在她受伤之时心疼她关心她?既然不再爱她,她接吻戏接激情戏和他有任何关系吗?而令温沐最悲哀的是,无论沈非翊如何对她,她心中放不下的始终还是这个男人……
  • 竹马来袭:傲娇爹地找妈咪

    竹马来袭:傲娇爹地找妈咪

    十几年前,某个不知死活的小女人强吻了如今高冷禁欲系大boss,夺走了初吻也就算了,还偷偷的趁热打铁的订婚了!谁知翻脸就不认账了。某筱拿出一纸离婚协议,“抱歉,时间到了,离婚吧!”六年后,当红影坛上出现一股异流,某双胞胎兄妹红遍大江南北。看着电视中缩小版的自己和缩小版的她,男人捏碎了一个水晶玻璃杯。“女人,偷偷复制我可是要付出代价的!”“……”“要么你一辈子留在我身边,要么我一辈子赖在你身边!”也不知道能不能写好,我有点坑。
  • 重生之一代宠妃

    重生之一代宠妃

    前世为嫡姐铺路的庶女菡萏,被害死重生后,带着无限的仇恨,舍弃爱情,一步一步走向大夏朝的王朝顶端,扶摇直上九层天。
  • 永恒魔皇

    永恒魔皇

    千年前三皇治世,五帝独尊,强者辈出,天才涌现。然而盛极一时的三大皇朝和纵横天下的五位帝尊却是在一夕之间全部消失。千年后,五帝之一的魔帝,重生在了少年赵昊的身上,看着现今统领天下的神宫,魔殿,赵昊眼中浮现出了仇恨的火焰:“我赵昊……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