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9200000007

第7章 情感相容与明白规则

很多从八中初中部毕业的学生在回忆母校时都有同样一个感觉,那就是这所学校是充满温情的,特别像一个大家庭。确实如此,学生从小学来到初一,在感受到学习上的不同之前,首先感受到的是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的变化。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是其幸福感的重要来源。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很快地将几十个学生变成一个集体的几十个成员,那么学生的幸福感从何谈起?他们对新学校的认同感又从何谈起?至于集体主义精神,恐怕就更不用提了。

我也听说,一些学校的初一新生,到了初一下半学期还非常留恋小学时的班级和同学,一有机会就往小学母校跑,更多参与小学同学的活动。我想,这除了证明小学教育的成功之外,是不是也反映出初中工作的失败呢?我不是说学生上了初中就应该忘记小学母校,忘记小学的老师和和同学,但是,上述的现象是不是反映出初中班集体建设的失误甚至失败呢?很显然,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初中班集体是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这样的班级,未来的发展很成问题。

八中初中部特别重视初一新生的班集体建设工作,除了制定相关规则之外,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相容。既重视管理,更重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抓住一切机会促进班集体建设

李欣老师在刚刚接手一个初一班级的时候,第一个任务就是进行家访。由于上初中后学生们的住家普遍离学校较远,所以她就利用假期对全体学生进行家访。在家访的过程中,除了了解学生情况外,李老师对每一位同学是用什么样的交通方式来校上课都做了调查,特别嘱咐了班中10名骑车上学的同学要注意交通安全。

尽管如此,意外还是发生了。

就在开学第三周的周末,这个班的单子倩同学在骑车上学的路上被一辆出租车撞倒了,导致左手小臂骨折。听了这样的消息,李老师十分着急,于是她再一次来到这位同学的家里,家长简单介绍了孩子出车祸的情况后,很歉意地表示这是自己的责任。李老师听后打算回去再嘱咐其他同学注意交通安全。

就一般意义而言,李老师的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先有“预防”,出了意外又有“回访”,家长也表示很受感动。但是,当李老师探望同学回来后,向学生处石主任汇报工作时,石主任先肯定了她的工作方法,之后又语重心长地说:“咱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把这件不好的事,变成好事呢?”石主任告诉李老师:“这位同学要休息一个星期,你们的班集体又是刚刚组建的,一定要借着这个机会在同学们的心中树立起班集体的概念。要告诉同学们‘因为我的存在,使他人得到幸福!’光你去看望这位同学是不够的,你可以让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说一句对这位同学祝福的话语,然后,把这些话录下来,给这位同学送到家里去,这位同学及其家长一定会很感动。而且最重要的是让班中的每一位同学都通过给这位同学的留言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和集体的温暖。”听了石主任这一番话,李老师立刻行动起来。

说做就做!回到班中我做了动员,启发同学们要为生病的同学做些事情。同学们非常支持,于是我们开始为单子倩同学录音,李高阳同学说:“单子倩,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战胜伤痛,早日回到同学中来!”生活委员张寒旸说:“单子倩,你别着急,你的值日我帮你做!”学习委员刘圯男说:“单子倩,别着急,等你回来,我们为你补课!”……听着同学们诚挚的话语,我这个班主任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少同学也被集体的行为和自己的话语感动了,并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这个新的班集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这不是就把一件不幸的事变成了好事吗?

同学们都想象着当这盘带着同学们关爱的磁带送到单子倩手中时,她将是怎样的感动啊!单子倩同学回到班里后给大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在我不能来上学的几天里,我感受到了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关爱。在同学们给我录的一盘小小的磁带里,虽然话语很简单,可是,我听完后还是很感动,心里感觉很温暖,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单子倩的话再一次印证了石主任的话,这次车祸不仅让出事的同学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而且新的班集体也在这一事件中加强了凝聚力!

抓住一切机会促进班集体的建设,用情感的纽带来联结各有特点的学生,这是八中初中部的经验。尽管这条经验说起来没有什么高妙之处,但要想真正做好却是非常不容易的。

做好优秀生的工作

总的来看,八中初中部的生源是比较好的。班主任们常常在翻阅学生相关材料时开玩笑地说:“这些学生,个个都是‘人物’呢!”但是随之而来就是两个问题:第一,比较出色的学生,在很多情况下也比较自我,不太容易“捏合起来”;第二,很多学生还沉浸在过去的“优秀”当中,不太容易保有一颗平常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想适度的挫折教育是必要的。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但是不能助长他们的自傲;我们要重视学生成功的过去,但是不能让他们沉浸在过去当中无法自拔。我觉得,穆聪老师的一个教育实例是很值得借鉴的。

穆老师曾经教过一个叫巩昊的孩子。这个孩子从一入学就显示了他的实力,入学教育的总结写得很好,不仅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且文从字顺,富有激情。老师让他代表班级在年级总结会上做了发言,他举止大方,上台一点儿都不怯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给同学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穆老师也对这个男孩非常欣赏。开学初,她让班里的每个同学写一下自己在小学担任的职务和获奖情况,结果发现巩昊的头衔和获的奖项简直是举不胜举——校、区级的“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中华小记者”的主力队员,“东方时空”还专门采访过他……满满当当一大篇纸。

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穆老师指定他做了新班级的新班长,试任期一个月。

但是,问题很快就出现了。在开学初的一个月里,巩昊在各方面都很显眼。他性格外向,工作热情很高,学习也积极主动。但是,他身上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比如做事比较毛糙,想问题比较简单,最主要的是他不太善于与同学合作,总是嫌这个不配合他工作,那个又不听他指挥,因此他在“就职演说”中计划的许多“班级大业”都无法顺利进行。而班里也有一些同学对他有了意见。眼看一个月过去了,临时班委到期,班上即将以竞选的方式进行正式班干部的改选。

巩昊还是自信满满的,不过我倒是有所担心,我觉得这个孩子一切都太顺利了,造成了他有些妄自尊大,即使是在一个人才济济的班级里,他也目中无人,没有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很显然,他缺乏面对压力和竞争的机会,因此,我决定,对他实施点挫折教育。

我找到了班里的另一个男生,他也是一个极有头脑的孩子,一直品学兼优,我鼓励他参加即将举行的改选,竞选班长这一职位,并帮他分析了他的优势和特点,给他打气加油,这个孩子非常高兴,自己也觉得有很大的把握。

改选会上最激烈的就要数班长竞选了,巩昊和那个男生都精心准备了非常好的竞选演说词,在投票时,两人的支持者势均力敌,我暗中观察,看得出巩昊非常紧张,脸红红的,而最终,巩昊以两票之差落选了,他的表情显得非常不自然,紧咬着嘴唇。刚一下课,他就冲进卫生间哭了。我等他出来,先稳定住他的情绪,然后跟他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让他从根本上认识到这次失败的真正原因,让他自己把问题摆了出来,然后又让他自己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最后他说:“老师,这次我被打败了,不过我不服输,我要把班长争回来。”看着他破涕为笑,我觉得这次挫折教育成功了一半。

在整个初一上半学期里,巩昊一直和后任班长是铁哥们儿,看得出,他在有意跟他学一些东西,在各方面也谦逊随和了很多。第二学期刚开学,又要进行改选了,有意思的是,现任班长大力鼓励他参加竞选,而最终的结果,巩昊果然又当选了班长。去年他被保送到八中高中部的英语实验班。他在高一年级考过两次年级第一。他高中的班主任说:“这个孩子很阳光,不仅学习好,工作也积极主动,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穆老师认为,对优秀的孩子来讲,要实施点挫折教育让他们经受锻炼,这样他们将来走入社会、面对生活时,才不会措手不及。其实,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严格的班级管理,对细节的深入关注,以及对良好行为规范的要求,都属于这一类教育,说到底,就是要让这些孩子知道不是什么事都一帆风顺,不是事情怎么做都行,要懂得自我约束、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要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优秀的学生才能更加优秀。

教学生学会感恩

我国古人特别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强调学生对老师要有感恩之心。尽管“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话在今天看来有些过分,但是学生要感激自己的老师这一道理并没有过时。可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家长都有同感:现在的孩子智商很高,但是情商不高,特别是没有感恩之心。甚至有些学生把教师的付出都视为理所应当的,师生之间只存在“组织”意义上的关系,冷漠,甚至对立。

师生感情融洽是八中初中部的优良传统

八中初中部没有这样的状况,相反,很多学生在这里学会了感恩,师生之间充满了动人的温情。形成这种良好局面的关键,在于教师特别注重从学生初中入学开始就展开这方面的教育,更在于八中初中部的老师总是用一颗真心对待学生。年轻教师高峰曾经讲过他带班时发生的一件事:

还记得那个周一早晨,我乘地铁走在上班的路上。这时,电话响了:

“老师,您到学校了吗?”

“还没有,怎么了?”

“没事儿!老师再见!”

我开始琢磨:“他怎么了?”有点莫名其妙!

又一个电话响了!是另一个学生:“高老师!您到学校了吗?”

“快到了!有什么事情吗?”

“没!没有,老师再见!”

我开始胡思乱想了:是不是班里出什么事情了!

出了地铁,我又接到了一个电话:“高老师,您到哪儿了?”

“我下地铁了,马上就到,到底有什么事情?”

“没!没事儿!老师再见!”

我加快了脚步,开始奔跑。到底怎么了?这帮孩子,又在搞什么?

我气喘吁吁地迈进了学校的大门,就听到从我们班的窗户里传来了喊声:“高老师来了!”我一抬头,没看到人,他们迅速把头缩了回去。我于是也放下了心,应该没事儿。

我坚定地爬上了三楼,今天来得尤其早,楼道里还没有多少学生,但每间教室里都亮着灯,依稀可以看到学生们忙碌的身影!而我们班,却黑着灯,教室里静悄悄的,本想习惯性地从后门的玻璃向里张望,不料玻璃却被他们用报纸糊上了。我快速走到前门,轻轻地推开了门,灯亮了,伴随着灯光的,是全班齐唱的生日歌,满黑板的图画,甚至还有我的画像,映入我眼帘的还有40张灿烂的笑脸,还有很多学生送我的礼物。天啊!他们竟然都记得我的生日。

还没有来得及多想,班长起身递给我一张贺卡,我迅速打开,短短的几行字,却湿润了我的眼睛,我笑着仰起头,强忍着没有让那幸福的眼泪滴下,然后用略微颤抖的声音开始了一段没有逻辑的讲话:“真的没有想到大家都记得我的生日,谢谢大家,好几个同学给我打电话,我还以为出什么事情了!和大家相处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很开心,高老师是第一次带班,你们就是我工作的全部,虽然有时我也会生气,但这也是因为对你们的爱,我坚信,我们的七班,会越来越好,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学生们并没有用坚定的声音迎合我,而是用更加灿烂的笑容回答!我再次定睛看了看全班,天啊!全班同学从来没有这么早都到齐过,看到每个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这件事不仅让高老师感动,也让我们所有的老师感动。后来通过了解,高老师才知道,原来这些学生周日就跑到了学校,在教室里布置第二天的场景,他们画到晚上七点多,有的家长甚至陪同着孩子一起画,直到完成,又一个个把他们护送回家。我想,这个班的学生在初中入学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真的懂得了感恩!作为一名八中的学生,应该懂得感恩!这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要在实际的行动中,慢慢体会,渐渐懂得!

事后我问高老师平时是怎么做的,他的一段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我感同身受的一句话就是先学做人,再做学问。做人,就应该时刻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这样我们才能充满活力,阳光积极。我需要用行动,让他们懂得,‘感恩’对一个人来说有多么可贵,多么难得!”

在这一认识的指引下,高老师非常注意让学生感受他人为自己的付出,真心感动于他人的言行:

班里有同学生病了,就会有我和同学们发去的慰问。班里只要有同学在周记中写道,因为遇到困难而获得同学们的帮助,我就会读给同学们听,我会告诉他们,这是真挚的关心,是没有任何企图的同学情!

老师们很敬业,每天都不辞辛苦,牺牲休息时间,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班里组织篮球赛,我们请来体育老师给我们当裁判,他牺牲了休息时间,天很晒,很热,但体育老师却毫无怨言。我告诉同学们,这是不求回报的师生情!

好朋友闹别扭了,写在周记里,寻求帮助,我告诉她,友谊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不能轻言放弃,这是朋友义!我们感恩于此,因为做人应有情有义!

教师节到了,为了表达同学们对老师的感激,他们买了蛋糕,与每位老师分享,感谢他们的付出。数学实习老师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临走前班长代表全班送了他一个小礼物以示感激,他激动地说,由于同学们的配合,在实习生中,他被评为了唯一的优秀。大家为他高兴,也感谢他为同学们的付出,我告诉他们,这是双赢共好。英语实习老师走时,每位同学都在一个富有创意的留言簿上写下了祝福的话,我告诉他们,有时候用文字表达的感恩更生动,更真诚!

物理成绩考得不好,我告诉他们,物理老师是多么出色的一位老师,感谢能有这么出色的老师教我们班,珍惜能有这么优秀的老师和我们在一起。我告诉他们,有的时候感恩应该付出更朴实的行动!

也许就是因为有这些教育,才会有那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的一幕。我很同意高老师的观点:懂得感恩,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学生,要倾注全部的感情。即使你呵叱他们,他们也能欣然接受;即使他们误解你,也很快就烟消云散;即使他们有时很顽皮,他们也都心中有数。因为,他们懂你!

抓住细节、培养习惯

学校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想要做到扎实有效,就必须抓住细节。我常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自己学校的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流于表面,学生“不好管”、“管不住”。我想,其中的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工作做得不够细。

在一篇题为《如今的学生毛躁难管缘由何在》的文章中,作者杨宏潮这样写道:“现在的学校管理者多喜欢坐而论道,言必说加强管理,讲必谈不准所以,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是大而化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管理上的惰性化。而要避免这种管理上的惰性化,管理者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最终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目的。”我觉得他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只有了解了学生,从细节着手,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当前学生素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觉得就是有些学生缺少良好的习惯。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能力创造未来,习惯关乎素质,细节决定成败。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人们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我们初中教师要特别关注有关学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八中初中部的生源是比较好的,但是也有一些靠关系择校的孩子毛病不少。申博老师曾仔细分析了他所带的初一班级的素质缺陷,具体表现在:

1.学习上粗枝大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初中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很大,只要能够做到以严谨扎实、踏实认真的态度去对待,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而认真扎实又是一个人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培养离不开对细节的重视。学生在学习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好的学习习惯实际也正反映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所以,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也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人生态度。

2.环境意识差,不会劳动

由于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相对比较娇惯,家务活儿一般都由家长包办代替,所以养成了他们懒惰的习性,随手丢弃东西,不会主动去整理房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们对凌乱的环境的麻木和事不关己的态度,从而导致了他们劳动观念的淡漠和劳动技能的缺失。我曾经手把手地教过他们如何扫地,如何拖地,如何擦黑板。请别忘了,他们已经是十一二岁的初中学生了。

3.自私自利,不会为别人考虑

新时代的学生有着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多少都有些自私,别人(包括老师)为他们做的事情他们都认为是应该的。

4.自理能力差,经常忘事

升入初中以后,学校教育更强调要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而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需要他们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所以,能否合理地安排时间,完满完成各项任务实际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个考验。但是,他们往往是丢三落四,顾此失彼,学习缺乏计划性,做事没有条理。

面对以上这些习惯问题,申老师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教育契机,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品质。经过反复考虑,他认为良好习惯的养成还应该从小事抓起,把切入点放在了教室卫生的治理上。

初中生的活动量很大,需要大量喝水。学生喝完水以后,常常把水瓶杂七杂八地扔在教室的角柜里,角柜的空间有限,学生又不能天天出去卖瓶子,所以用不了多久就放不下了,而学生依然不管不顾,水瓶子经常掉得满地都是,教室里也因此显得乱七八糟,值日做得再好,也是功亏一篑。而且,还养成了学生随手扔东西的坏习惯。后来,申老师要求生活委员准备一个大塑料袋子,将水瓶统一放置在袋子里,但是装满后的袋子依然没有地方可以放置,放在哪儿都显得很“扎眼”,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有一天,申老师突然发现电视柜下面的空间比较大,如果规则地摆放水瓶,柜子的空间足够坚持摆放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他决定抓住“规则摆放”这个关键,培养学生们的良好习惯。

其实,所谓“规则摆放”就是要用心,而要想做到用心,就必须要心中有人。入学时八中初中部给每个学生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中的一点就是“心中有人,眼中有事”。具体地讲,就是要时刻想着他人,主动自觉地为他人服务。而这一点的落实,往往就取决于一个人对小事的重视程度,正所谓“细节反映品质”。所以,申老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喝完水以后都要把瓶子一个挨一个地摆放好,一层摆好后接着摆第二层,并且提醒学生说,要想让水瓶保持非常整齐的状态,前面的同学一定要为后面的同学考虑,如果,前面的同学为了图方便,很随意地把瓶子放在那里,那后面的同学找不到摆放的基点,也会胡乱摆放,那么这个措施就无法进行下去了。并且为了使剩余的水不至于洒得到处都是,一定要把瓶子盖盖好。结果,一个月下来,柜子里的瓶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连一个瓶子盖都没有少。

但是,一个月过后,就又出现了问题,学生们开始有所放松,柜子里的瓶子开始显得凌乱了。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因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会比较漫长,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也就是这个道理。更何况一个成年人的意志力和恒心都不是那么坚定,更别说孩子了!教育本身就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所以,申老师并没有半途而废,而是在柜子上贴了一句警示语“能否认真地摆放水瓶是件小事,但它折射的却是你的心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又能认真地摆放水瓶了。

后来,学校特意表扬了这个班的做法,申老师也抓住这次机会,大力表扬和鼓励同学们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一直到现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一件看起来很琐碎的事情,对这个班的学生却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其教育效果非常令人惊喜。申老师写道:

这件事情对我们班的影响是积极而长远的。半个学期下来,我发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变化。教室里的环境整洁了,地上的废纸没有了,同学们值日做得认真了,作业交得齐了。更主要的是,班里关心别人的现象越来越多,互相理解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有一件事令我非常感动。我这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不好,经常吃药,有一天我在吃药的时候有几个学生正好看见了,其中一个学生小声说:“看到老师吃药我的心里就……”虽然她的话没有说完,但她脸上的表情使我的心里热乎乎的,真切地感到学生长大了,懂事了!

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使老师们很容易陷入到琐碎的日常事务中去,经常是从早忙到晚,却总是感到并没做什么。因此,事务性工作要做,但绝对不要让它成为拖累。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班级舆论的灯塔。所以,班主任们要经常从被动的事务性工作中跳出来,主动地站在更高处去审视、去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明确方向,这样对班风的建设是很有帮助的,也能够使班主任的工作更主动、更有成效。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离开对细节的把握。抓住具有代表性的细节,展开有价值的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

引导学生去“明白规则”

初一新生到了第二学期,由于对学校环境完全熟悉了,有时候就不容易约束自己的行为,班级的纪律也就比较容易出问题。曲彤云老师所带的初一班级,在第二学期开学一个月后,班干部集中反映部分同学在“副科”课堂过于活跃,使得课堂显得十分混乱,连行为分对他们的约束作用似乎也不明显了。虽然每天晨检时间,值日班长都会指出纪律问题,老师也每天都重复纪律要求,但收效甚微。

曲老师思考了很久,决定开一个以“我们的课堂”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上,她不再“絮絮叨叨”地讲述保证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而是用一个简单的“墨水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违纪行为对整个课堂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让每个学生向两个烧杯中各滴一滴红墨水,再请一个同学在其中一个烧杯中滴一滴黑墨水。学生倍感好奇,认真地观察比较两个烧杯呈现出的结果。当我发现学生脸上呈现出有所感悟的表情时,我便出了一道思考题:“如果说,这个烧杯就像我们的课堂一样,大家会想到什么?”学生们很快达成了共识——一个人的违纪行为不可怕,可怕的是会有很多人效仿他,不好的行为习惯会向四周蔓延。那些违纪的同学脸上也露出了些许惭愧。由于当时时间有限,很多同学不能发言,但在随笔总结谈班会感受时,同学道出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每个人好的表现就如那点点的红墨水,而不好的表现就如同黑墨水,黑墨水把本来很红的红墨水,弄到面目全非。那时,我们只知道这杯水有多黑,很少有人能联想到这杯水以前的样子。”

●“现在每个人贡献出一滴红墨水,只有一个人滴进一滴黑墨水,那如果滴进红墨水的人少几个,随之滴进黑墨水的人多几个,那会怎样呢?”

●“当那一滴黑墨水刚滴进红墨水里时,我们并没有发现太大的变化。但随着时间一点点推移,慢慢地那一滴黑墨水融入了红墨水中,我们发现了很大的变化。一滴黑墨水并不是那么可怕,可怕的就是它会蔓延……”

黑墨水、红墨水很简单地说出了我们的课堂问题需要怎样改进。从现在一刻开始做起吧。

这个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我真的感到十分高兴。班会召开后,“副科”课堂纪律有了明显变化,大家在第二个星期的随笔总结中,都指出了课堂纪律的进步之处。

今天上了我们很喜欢的计算机课,大家的表现都还不错。最主要的是,没有不听老师指挥的人了,上课发呆的人也少了,而且也听不到同学抱怨有人上课乱动别人电脑或者捣乱了!

地理和历史两个“副科”上,尽管上课的内容有些仍能引起大家的联想和议论,但相比较之下,还是正经得多。课堂上的发言,大多数同学也都能举起手说话,不再在底下私自议论。

班主任的管理,长期以来有两个常用的办法,一是靠教师的权威“压制”,二是靠各种扣分制度“威慑”。毫无疑问,这两种“高压”的管理方法不仅不代表先进教育文化发展的方向,而且效果一般。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也就是“法治”。“就是说,在班里帮助学生自己制订一些他们认为必需的、对他们自身有好处的规则。开始宜少,逐渐增加。然后让他们自己体会,有了这些规则,他们可以活得更好,没有这些规则,不但妨碍别人,而且最终自己也要倒霉。‘规则是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束缚’,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自觉的纪律才有可能形成。这光讲道理不行,要让他们体验。慢慢来。”

我觉得,王老师的观点不仅是先进的,而且是可行的。曲老师在反思自己的这次班会时,也说:“班主任管理班级时,若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特别是要利用一些事例、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一些班级规范的必要性,效果也许比批评更好。做学生思想的‘引导者’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才能培养出会自我管理的学生。”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引发学生的自我教育,用自己的管理引发学生的自我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明白规则”、“遵守规则”。

同类推荐
  • 常用熟语由来

    常用熟语由来

    本书收集了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习惯语和歇后语等形式的熟悉词语近300条,以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等为依据,介绍其出处、原意、变化等来龙去脉,还有相应的典故、趣闻、故事、传说等。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袁宝华文集第六卷:文选(1997年1月-2011年5月)

    本书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王家岭的诉说

    王家岭的诉说

    “这是一起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伤的极其严重的责任事故”。这是一部直赴灾难现场,用事实的真实追踪描述还原灾难的内情文学报告,是超越了新闻报道的直观表层描述之后的事实和理性思考与追问。《王家岭的诉说》是一部典型的灾难文学作品。赵瑜率队,五作家察访祸灾真相;矿工诉说,众难友揭秘国字煤田。深度解答网民疑团,王家岭上生死实录;严格拷问矿主良知,黄河赤子气贯全书。
  • 罗山思踪(第一辑)

    罗山思踪(第一辑)

    本书以场记的形式记录温州大学近两年举办的学术沙龙内容。主题有: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治理模式追寻;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温商的机遇与挑战;4.当代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漫谈;5.社会进步与体育发展;6.道德力与社会进步;7.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热门推荐
  • 那一年的夏季,我们结婚

    那一年的夏季,我们结婚

    “你还记得我么?”“嗯”两人的相遇可至让全校的女生嫉妒,恨!可没办法,谁让他是林雨言呢?
  • 蛮之民

    蛮之民

    这是我曾经的梦想,如今,涅槃。。。如今续写他的辉煌!
  • 血裔崛起

    血裔崛起

    曾经叱咤风云的九首天王林风雷重生回三十年前;面对家族覆灭,自身败亡的未来,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矢志报复,讨回公道!…………别逗了,有谁会替幕后黑手,守关大Boss报仇的?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所以这是一个关于恐怖势力大Boss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故事。…………做人呢,最重要的开心!有谁打算让我不开心吗?
  • 社会生存必知的金科玉律

    社会生存必知的金科玉律

    真正有价值的宝贵知识,是那些历经时间的洗礼,沉淀为旦古不变的黄金定律。《社会生存必知的金科玉律》精选的50条金科玉律,浓缩了人类智慧的精华,内容涵盖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它们,可以领悟职场的玄机奥妙,可以参透生活背后的真相,可以洞悉大千世界的人生百态,从而在社会生存中无往不利。
  • 倾世小仙

    倾世小仙

    文艺版:上一世暗恋成灾,命运却使他们彼此错过,大红的婚服映着烛光,迷蒙而又悲伤。这一世他们又在虹澜湖边相遇,他颤抖的伸出手,轻吟道:飘渺间,何处从,不知眼前物真与否。直白版:这是一个悲催姑娘的恋爱史,上一世被诳的魂飞魄散不说,这一世却被那人盯上,且给圈养了,真是是可忍,叔不可忍!舅舅不可忍!姥姥不可忍!而她却被蒙在鼓里不得不忍......(欢迎入坑,此文甜中有虐,虐中思甜,小七我可是个好人哦!!!)
  • 帝凰的绝色狂妃

    帝凰的绝色狂妃

    不是吧!冷璃月想到,不就是完成S级任务想喝杯咖啡放松下,为什么喝了咖啡我会穿越,穿越就穿越吧为什么我会在梦里看见一个神仙老头,看见神仙老头就算了吧,为什么他说我其实是他的孙女,不带这样开玩笑的,好不好!
  • 你是我许过最美的梦

    你是我许过最美的梦

    你站着灯光闪耀的舞台上,在我看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但下一秒你在舞台上尽情歌唱,告诉我,我是你许过最美的梦,顿时我泪雨如下,原来你还是你,从未变过……(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第一次遇见你,你是那样与众不同,或许就是那一刻我的心沦陷了吧……
  • 人族迁徙

    人族迁徙

    银河系即将被划于文明联盟和虫族两大势力的战场,战争来临前二十年,文明联盟开始在战场各星球选定代理人以共同对付虫族,易乐等一百名地球人被选中,在银河系的xz战星上接受培训,符箓文明、科技文明、巨舰文明、战星文明、计算文明…….都将为自己种族的延续而战斗,战争无可避免,地球将毁灭,人族将迁徙…….
  • 挑衅你的底线

    挑衅你的底线

    失而复得,距离有多近,思想有多远
  • 黎明总在

    黎明总在

    一个是呆萌且傻得有些天真的腐女,一个是阳光帅气的校草学长,还有另一个腹黑逗逼的痞子少年!在那最美的年龄,最为青葱的岁月相遇,不论结局如何,终究留下了最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