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9600000006

第6章 文明之母

第五章文明之母

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同时又使人类文明得以广泛传播,推动了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印刷术被誉为“文明之母”。

雕版印刷继往开来

我们的祖国文化历史非常悠久。这不仅是因为这个位于亚细亚的东方古国有着适于文化生存

、发展的良好环境,还因为我们智慧的祖先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发明、更新着文化

的载体。

东汉造纸术发明后,文化成果的传播比原来更深更广了。一般的平民人家也能像模像样地铺

开纸,研好墨,做些传抄典籍、书写文章的“文化事”。

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读书愿望的人越来越多,而抄书既慢,数量又不多,无法满足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感到,这种状况必须得到改观了。

东汉熹平四年,为了避免民间把当时最通行的经典著作辗转传抄造成讹误,汉灵帝请蔡邕(

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文姬之父)等将六经刻写在42块石碑上(后称熹平石经),并将

石碑立在太学府门前,作为众人抄写标准。于是西方学人都跑到京师来抄写、核对石经了,

太学府门前人来人往,很是热闹。起初人们只是照样摹写,后来便有人为图省事,发明了拓

碑的方法。他们先将质地较好的薄纸湿润后小心地铺在碑面上,然后用棉锤轻轻敲击,使纸

在刻字的地方依字形凹下去。干了以后,用刷子在纸面刷上一层薄而均匀的墨汁。这样有字

的地方因未沾墨汁,是白的,其他地方则是黑的。取下黑纸,就得到了一张黑底白字的完整

而清晰的石碑拓本了。拓印出来的六经,既使人免去了抄写之苦之误,又保存了法书的真迹

。读书人们惊喜得纷纷提着刷子和墨汁争相效仿。

拓印熹平石经,可以说是雕版印刷的萌芽,而当时的印石、刷墨大概便是今天“印刷”一词

的起源吧。

以后每一朝代都有石刻的雕经,人们也仍喜欢拓印它们。但把文章刻在石碑上,既笨重又费

工钱,一般的书作者不可能做到把书刻在石碑上,再搬到闹市区让众人拓印、传诵。经过若

干代人经验与方法的探索,从隋朝开始,人们渐渐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即用木板代替石碑进

行刻写、印刷。人们把写好字的薄纸反贴在梨木、枣木等质量较好的木板上,把无笔划的地

方用刻刀细细地凿去,于是得到一块凸出反字的印板。在印板上涂上墨,盖上白纸,拿小刷

或棉锤轻轻刷制纸背,黑色的正字就可清晰地印在白纸上。雕版印刷比起石刻拓印来,价廉

工易,只需雕好一套木板就可印出大量的书籍,在当时确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发明。

在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佛教有了新的传播工具,大量的佛像、经典被印刷,并在民间广

泛流行,佛教徒队伍迅速扩大。中国乃至于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日期记载的雕版印刷物,是

1900年在甘肃敦煌千佛洞里发现的一本由7个印张粘接而成的长约53米的佛教经典《金刚

经》。末尾题是“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即公元868年。卷首更有释迦牟尼对长老须菩提

说法的扉画,雕刻精美,刀法纯熟。100多年后即公元971年,又一部雕版巨著佛教经典《大

藏经》在成都问世。此书费工12年,共1076部,5040卷,仅雕版就有13万块之多。而公元11

32年,王永从在湖州刊刻佛藏5400卷,却仅耗时1年。可以想见其聚集刻工之多,刻工技术

之精。

公元1423年,在德国南部刊行的《圣克利斯道夫》画像是欧洲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而此

时中国的《金刚经》已问世600年。

彩色套印技术的出现应该是雕版印刷发展的顶峰。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印《金纲经

注》,出现了朱墨两色套印的新技术。即经文为朱色,注释为黑色,使书增色不少。这种处

理,需要分别把不同色的字精确地刻在版面适当的位置;印刷时,先在一块版上印上一种色

,再把该纸覆在另一块版上,使版框精密吻合,再印上另一种颜色,以此类推。各种颜色参

差其间,错落有序,使印刷物令人赏心悦目。套色印刷技术也使版画艺术达到了新的境界。

明朝末年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分竹、梅、石、兰、果、翎毛等,神韵生动,色彩逼真,

栩栩如生,受到大江南北的大众欢迎,初学画的人奉它为临摹范本,绘画教育呈现一派欣欣

向荣的景象。

用雕版印书,一次可以印出成百上千部,这比起人们用笔一字一句地奋力抄写,的确算得上

一次革命。但这只是方便了读书的人,使它们可以免受抄书之苦;而对雕字工人来说,雕版

仍是一件相当费时、费力的事。印一页书必须雕一块版,雕印一部大书,就得在雕书房埋头

坐上好几年。据说当时雕印《大藏经》花了12年,而《五代监本》竟花了31年。雕刻时,如

果一版上刻错了一个字,就要另换板从头刻起。而且一部书的雕版数量很多(《大藏经》雕

达13万块之多),要专门辟出屋子来存放,日子久了雕版还会虫蛀、变形、损坏等,使人们

大伤脑筋。一部分雕完印完,一大堆雕版就成了一堆废物,不能用来重新雕制其他书籍。雕

版印刷的种种不便最终导致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重大变革

在雕版印刷的全盛时期——北宋中期,有个叫毕NB028

的平民知识分子,有自己独特的思路。他

经过不断的试验和改革,终于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首创了领先世界的活字印刷

术,完成了印刷史上的一次大变革,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NB028

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他把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毛坯一端刻上反体单字,

使字划突起的高度跟铜钱边缘的厚度差不多一样。然后用火将刻好字的胶泥烧硬,就成为单

个的胶泥活字。排版时,先依照稿本拣出所需要的字,整齐地排在一块四周有框、中间放有

松香、蜡、纸灰等混合药剂的铁板上;当活字排满一版就用火烘烧,等药剂稍微熔化,再用

一块平板从上面压平,使板上的字面平整。待药剂冷却凝固后,活字就平整地固定在板上,

成为版型。人们可以像雕版印刷那样,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进行印刷。印刷完毕后,

再把字板烘热,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以供下次再用。

活字印刷术的制字、制版、印刷过程很先进、合理,而为了提高排版、拣字的效率,毕

NB028

设计出了一套科学的排版、拣字方法。每一个单字,都有好几个印模,而“之”、“也”等

常用字,则有20多个印模,以备一版内有重复的时候使用。如果文稿上出现没有预备的冷僻

生字,就临时用胶泥写刻,即烧即用。为使拣字工人不致在一大堆字印中盲目翻寻,毕

NB028

把字印按韵目分类,放在不同的木格子里,并贴上标签,供拣字工人挑选。为了可以连续印

刷,还准备了两块铁板,一板印刷,另一板排字。这样两板交替使用,印刷速度就大大加快

了,印刷效率也得以大大提高。

毕NB028

的胶泥活字印刷法,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省力,但如果印上成百上千本,工作效率就

相当可观了。而且,活字制版,若发现错字可随时更换,不必像雕版那样要从头开始;也不

会产生雕版的虫蛀、变形及保管困难的问题。只要有了一套活字,便什么书都可印,大大节

省了写刻雕版的费用,又缩短了出书时间。这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印刷方法,是毕

NB028

在世界印

刷史上树立的一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

在毕NB028

泥活字的启发下,元代农学家王祯因写作《农书》而创木活字印刷,两年做成木活字

3万多个。1298年用这些活字印刷的《大德旌德县志》是现在所知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世

界上现存最早的活字是在中国的敦煌石窟中发现的公元14世纪初的古回鹘(hù)(回鹘是中国

古代西部地区的民族)文的木活字。现存最早的木活字版印刷品是宁夏发现的约公元14世

纪初的西夏文佛经。王祯还在实践中创造了“转轮排字架”,他把木活字按韵编号排列在两

架木制的大转盘里,一架用来放选出的可用字,另一架放普通常用的字。排字工人只要坐着

推动转盘,便可以方便地拣出所需之字,这样便大大提高了拣字排版的速度。

技艺外传促进文明

印刷术是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8世纪后期,日本的木版《陀罗尼经》在唐代雕

版印刷的影响下完成;12世纪前后,雕版印刷传到埃及;13世纪后,伊朗(波斯)作为中国与

欧洲交往的中转站,将印刷术传到了欧洲。在中国使用锡活字印刷失败后,朝鲜人民在木活

字的基础上创造了铜活字。1450年,德国的谷腾堡受此影响,用铅、锡、锑的合金初步制成

了欧洲拼音文字的活字,印42行本圣经。此后二三十年,印刷术遍传欧洲各国。印刷术连同

先后传入欧洲的火药和指南针一道,成为冲破欧洲中世纪黑暗,迎来新时代——文艺复兴时

期的重要工具。大批的印刷品不仅将新教的教义普及民间,同时也把各种知识带到了平民百

姓中,最终使资本主义脱胎于崩溃的封建城堡中。

印刷术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当今,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印刷行

业,正在或将要告别毕NB028

时代的活字印刷,进入激光照排的新时期,这将是又一次前无古人

的印刷技术的重大变革。

同类推荐
  • 小小志愿一本通

    小小志愿一本通

    本书介绍了各种各样志愿的分类,告诉读者怎样培养兴趣,建立志愿,以及实现志愿的努力过程,阅读后可让读者更加明确如何建立志愿及努力的方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土壤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土壤

    本书系统阐述了土壤的自然属性、土壤的成因理论、土壤的环境功能、土壤的环境意义和有关化学过程等知识,同时介绍和讨论了当前土壤环境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有关机理,以及土壤污染研究、治理方法等。
  • THE ABC BUNNY

    THE ABC BUNNY

    An unfortunate accident with an Apple drives Bunny from Bunny land to Elsewhere.Every letter in the alphabet is represented in Bunny's journey,through what he eats(Greens),to whom he meets,and then a little sleep(Nap),to Tripping back to town,right side Up and Up-sidedown.
  • 兽王·血色要塞

    兽王·血色要塞

    血色要塞的能量光塔庇护着驻扎在要塞中的各星球的强者们。来自不同星球的强者有的是为了在生死之间磨砺自己的战技寻求一线晋升的机会,有的强者是无缘晋升想在有生之年为家族赚取丰厚的报酬,有的强者则是带着自己的家族勇士要在这里积累战功博取一个前程。
  • 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你就是一朵百合花

    《原创阅读文库:你就是一朵百合花》朴实无华、语言洗练、视角独特,展示了校同生活的种种现状,具有鲜明的校园原生态的特点。作者比较注重描写、对比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和细节的刻画与渲染,精心塑造了一个个血肉鲜活、个性鲜明、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不少篇什所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内涵。
热门推荐
  • 冷情总裁的娇妻

    冷情总裁的娇妻

    路阳和王逸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本以为他们可以幸福的一直生活下去,不想王逸却与另外一个女人搞在了一起,还怀了他的孩子,伤心之余又被人下药失身给了另外一个男人秦逸枫,从此打打闹闹,纠纠缠缠,他们能否放下芥蒂相亲相爱?
  • 宅少爷的古代梦

    宅少爷的古代梦

    宅男林轲和美女校花一一起去郊游,途中突遇山体滑坡竟和校花一同穿越回古代,梦回古代后却发现穿越者不止他们两个,正派穿越者和反派穿越者的大战由此展开!
  • 阴间小道

    阴间小道

    一条神秘的小道除了作为牢笼封印着上古旱魃和能够通往阴间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 血路问道

    血路问道

    行天荒,踏沧海,血染问道途,龙出渊,虎下山,百战而不殆,我欲问道于巅,谁敢阻拦,阻我道者,唯杀。看苏平如何从凡尘走向巅峰……
  • 小少年抓鬼

    小少年抓鬼

    茅山道派第108代传人一个人的路一个人走看呆呆小少年、娃娃脸如何带你抓鬼泡美女吧
  • 惰天记

    惰天记

    相传,东方原本也是一处修炼之地,只因那一尊魔神挑起的大战导致天地能量消耗殆尽,再无可修炼之人,那魔神被逼之下化身各种邪恶种子危害人间,众大能纷纷出手这才阻止了这场祸事,谁也没想到遗漏了一枚看似无害的惰性种子流向了人间。
  • 易道九重

    易道九重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万物生灭,轮回定数;纵然长生不死的仙人也逃不过天人五衰,何为长生?何为永恒?
  • 魂战苍极

    魂战苍极

    这个世界上一直适用的规则就是弱肉强食,只有王者才可以俯视这个世界。这个大陆上的人由魂之力决定等级。地魂人魂天魂仙魂王魂神魂六大等级,前三级共有七段,仙以及王各有久段,而神分成两段。只有不断变强,才可能巅峰世界,世界的巅峰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达到的,天赋往往十分重要。两块大陆上分布着四大族群人王族兽灵族若亚族蓝岩族这四大族群的魂之力高于其它种族,凌驾于万族之上。
  • 倾勿离不离

    倾勿离不离

    她是一只被封印的九尾狐,偶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知道了自己的母亲因开启了禁法造成狐族浩劫乃至人间浩劫自己却消失不见!她要寻找真相!却在其中爱上人类百转千回看着所爱的人身世轮回!到最后她也不过是他生命中的过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