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9000000037

第37章 土地与和平

那天早朝散去前,神宗皇帝宣布了两项奖励决定:

一、升王韶为左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

二、奖励王安石玉带一条。

王安石获得的那根玉带是神宗亲自从腰间解下来的,甚至还带着他的体温,握在手上很暖和。满朝文武大臣看着王安石获此殊荣,心里真叫一个百味杂陈。

因为,神宗自继位以来,从来没有给手下官员以如此崇高的嘉奖。

特别是,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做出这样的举动,毫无疑问,神宗是想释放一个信号:改革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下去,目前阶段要加快军事体制改革,实行精兵减员,推进将兵制度改革,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将兵法》要马上纳入议事日程。

但是,改革之路注定是不平坦的。

谁也没想到,王韶取得的军事胜利却是另一个危机的开始。

辽国人开始疑惧了。

可能在辽国人眼里,大宋对西夏的胜利不仅打破了宋夏两国间长期对峙的局面,而且也昭示了在不久的将来,辽国可能会受到军事威胁。

一个崛起的大国对辽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辽国上下人人坐立不安的一个问题。

于是一个问题抛到了宋神宗面前:辽宋两国要重新划定边界。

这是辽国国君给宋神宗设置的一道难题——所谓划界之说,意在投石问路。辽国国君表面上是要重新划定靠着蔚、应、朔三州的两国边界,实际上是借此多拿多占宋国土地。两国谈判期间,辽国重兵压境,一时间战争的阴云笼罩在大宋的上空。

关键时刻,已经退休回家吃老米饭的韩琦绝食了。

因为老同志韩琦真诚地认为,这一切都是改革惹的祸。

辽国人为什么要疑惧?

原因是有了大宋对西夏的胜利。

大宋为什么会有对西夏的胜利?

原因是王安石搞的那一套军事改革。

改革害死人啊!军事改革不但害死人,它还害死国!韩琦在老家以绝食的方式向神宗表明他忧国忧民的决心和忠心。

不过很快,韩琦就不绝食了。

因为神宗看不见他的这一壮举。为了真正让神宗明白自己的心迹,韩琦选择了泣血上书。

说起来,韩琦也不是第一次泣血上书了。自从王安石搞改革以来,每一项新法出来,韩琦就连呼“泣血、泣血”,然后捶胸顿足地上书。

只是这一次,韩琦泣血的感觉更加明显——在他看来,辽国的咄咄逼人是改革之所以会亡国的一个明证。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真正成为了老匹夫的韩琦在上书中帮神宗出谋划策。韩琦指出:大宋建立熙河路,在边防上开始有所作为,是致“契丹之疑”;在河北遍植榆柳,加强防御,也是致“契丹之疑”;河北许多城池加深加固和编排保甲,更是致“契丹之疑”;“近复置力河北三十七将,各专军政”,还是致“契丹之疑”。韩琦建议:要使“契丹不疑”,就要去致“契丹之疑”的种种所作所为。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军事改革要不得,青苗、免役、市易诸法更要不得,因为这几法也是致“契丹之疑”的深层原因之所在。

神宗看了韩琦的来信。

他不屑一顾。

不过不屑一顾只是他的表面动作。在心里,神宗还是认可韩琦的部分观点:改革使大宋走向富强了,“契丹之疑”也就如影随形了。

这几乎是任何时代的改革必然要面临的一个困境——强大是要付出代价的。哪怕你没有敌意,哪怕改革的目的意在保家卫国。

1075 年,大宋皇帝神宗在经过长久的考虑之后,打算在划界问题上对辽让步,放弃两国间有争议的七百里土地。辽国人的疑惧开始消解——他们终于明白,所谓崛起的大国,到底外强中干。得了承诺的辽国人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宋辽不久就开始旷日持久的边界谈判。

王安石一声叹息。

他不明白神宗为什么要退让。

七百里土地啊,那是要多少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才可以得到——就这么说放弃就放弃了?

你一定知道韩琦上书之事了吧?

在皇宫内,神宗背对着王安石,语气很是寂寥。

是。

王安石不隐瞒。

你也许以为,朕再次妥协了这些老臣,搞息事宁人?

臣只是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

为了江山社稷。

神宗回答得很淡然。

为了江山社稷,皇上就可以放弃七百里土地吗?这口子一开,江山社稷有限,辽国贪欲无穷,给不胜给啊皇上!

王安石忧心如焚。

那怎么办?不给?开战?你忘了“澶渊之盟”了吗?

臣没忘。可臣以为,现时的大宋已不是“澶渊之盟”时的大宋,经过这几年的变法,我们已有相当的财力储备,并不怕辽国的进攻。

你是说我们可以放手与辽国一战?

或许可以。

王安石不太确定。

胜算几成?

神宗进一步追问。

当有五六成胜算吧。

王安石心里估摸着,大致给了这么一个比例。

呵呵……神宗笑了:就算有五六成胜算,那基本上也是个两败俱伤的结果。你想过没有?西夏会不会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候夏辽两头夹击,我们怎么办?这些年的变法成果会不会毁于一旦?

王安石不说话了。

的确,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所以,介甫啊,不是朕不想战、不敢战,而是不能战。再给我们大宋十年二十年时间,等国力真正强盛了,强盛到不怕夏辽两头夹击的时候,我们还怕谁呢?

可是皇上,这七百里土地来之不易,都是祖宗的血汗,不能说给就给,说扔就扔。再说“澶渊之盟”我国只给辽国岁币,没有割地赔偿一说啊?!

王安石苦口婆心、声泪俱下。

这么说,你认为我赵顼是败家子?

神宗生气了。

王安石沉默。

基本上在这样的时刻,神宗理解王安石的沉默就是默认的意思。这样的默认简直让他气急败坏。他向王安石伸出手:拿来。

什么?

玉带!

王安石跪了下来:皇上……

拿来!

神宗态度坚定。

王安石不肯交出玉带。他心情复杂,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神宗也心情复杂,他颤抖着手指着王安石,语带悲怆:你啊你啊!王安石,满朝文武中朕独信你一个,为何偏偏是你不理解朕呢?你当朕割地七百里心里很高兴吗?朕在流泪,心里头在滴血!可不忍一时,不能谋长久;不舍一地,不能获全域。朕这是以空间换时间你懂不懂?打败辽国要有十成胜算我们方可言战,但这需要时间。起码还需要十年二十年时间。时不我待啊介甫,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变法图强,大宋才可以有一个挺起腰板的明天!

王安石不再说什么。虽然神宗打算割地七百里他心里一直不能释然,但就抓紧时间变法图强这一点而言,王安石认为自己与神宗并无二致。不过,大宋真能有十年二十年的和平时间用于富国强兵吗?他心里没底。由于神宗割地求和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王安石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但是不管发生什么,王安石其实在心里都已下了决心:变法要继续搞下去。不管前面是不是荆棘密布,他都将向前走。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虽千万人,吾往矣。

对,虽千万人,吾往矣。

头顶上的天已不是大宋的天?

王子王孙们的火气是越来越大了。

因为他们越来越绝望地发现——头顶上的天已不是大宋的天了。

而是王安石的天。

王安石的改革把他们的锦绣前程给革掉了。

比如号称旨在为国选才的《三舍法》规定,今后没有什么荫恩、颁诏委任一说,一律实行公务员考试。王子王孙们也不例外。总之一切靠分数说话,而不再靠什么出身。

王子王孙们不干了。他奶奶的,从来就不知考试为何物,现在叫我们考试,和那些平头百姓去争饭碗——凭什么呀,这江山本是我们赵家打下来的——不,夺下来的,既然如此我们就有无须考试而端上金饭碗的特权。他们跑到神宗那里去哭诉,要求这个赵家王朝的总代言人给他们一个说法。

神宗就给了他们一个说法,他要求王子王孙们与时俱进,深刻体察国事的艰难与不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得一身真本领为国效力——如果人人捧着金饭碗混吃等死,这江山怕也长不了。

王子王孙们一时间拿神宗没办法。因为他讲的那些大道理都是可以放在太阳底下晒的,而王子王孙们想和他完成的却是暗室里的交易。很显然,神宗并不打算这么做。王子王孙们情急之下只得去找曹老太后,希望一物降一物。

在曹老太后面前,王子王孙们首先拿经义局说事。他们说这经义局已不是大宋朝的经义局,而是王安石的经义局。在经义局里,王安石编《周礼》,吕惠卿、王雱编《诗》、《书》二经,总而言之,要想做上大宋朝的官,就要踏过王安石定的门槛。为此,太学生们议论纷纷,说王安石这是要反儒返经,统一天下思想。可这王安石呢,竟然设置巡逻警察,钳制言论,凡有批评时政的太学生通统都抓起来……

曹老太后心中的怒火就这样被点燃起来了。王子王孙们见状再趁机说出自己的诉求——不管身份、出身一律要求参加公务员考试,那是对皇家尊严的公然藐视,王安石其罪不在小。

曹老太后当然明白这些王子王孙们心中的小九九,但她没有异议。

的确,事关皇家尊严,她身为老太后,当然应该站出来说话。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曹老太后把话说给神宗听,听得神宗几乎摇摇欲坠。

但是这一回,神宗却没有给王安石太多的压力。因为经过上次两人间的谈话之后,神宗认定王安石是个天下为公之人,没有什么私心。天下为公——谁之天下?赵家的呀,所以再怎么为公,也是为赵家为。

神宗把这一层道理说给曹老太后听,曹老太后听得昏昏欲睡。曹老太后老了,一些新名词入不了她的耳。再则说了,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让她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越是新名词,越是目的可疑。

王安石却在此时出人意料地提出辞职报告,以示清白。辞职报告一直上呈到曹老太后手上,曹老太后像火烧手似的将它扔了,说,我不担这个罪名,要处理,还是皇上亲自处理的好。

神宗就亲自处理了。他硬着头皮将王安石的辞职报告封还给他,然后就跪在曹老太后面前一声不吭,准备承受雷霆万钧。曹老太后见状,想说什么,却到底没说。一声叹息之后,她就默默走开了。

此事最后到底不了了之。

这样的结果不仅让神宗感到意外,更让王安石感到意外:什么时候,皇上变得如此硬气?

不过,突然硬气起来的神宗还是没能让王安石感觉到踏实。因为他不知道,神宗能够硬多久。

同类推荐
  •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三皇五帝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唐太宗李世民

    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有很多人对神秘繁华的大唐盛世充满谜团,而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无疑是最为隆重的一笔。他幼年熟读兵法,少年投身行伍;隋末群雄逐鹿,他与父兄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玄武门之变”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从此君临天下。他一生心系万民,勤奋工作。他的任人唯贤、从谏如流、勤俭治国的作风更堪称历代帝王的典范,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让我们带着景仰去了解这位神秘的千古大帝,了解隋末唐初风云变幻。
  •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跟邓小平学领导方法

    本书剖析了邓小平领导工作中,在决策、用人、管理、调研、协调、做思想政治工作、获取民心、进行人际交往和领导讲话等方面高超的方法和杰出的智慧。
  • 刘备发迹史

    刘备发迹史

    三国是个战国纷飞,群雄并起的时代,就像《三国演义》片尾曲中所唱“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可是时空变化,岁月流逝,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却不曾被带走,那些在历史的天地中纵横驰骋的鲜活面孔,跨越前年,依然在眼前飞扬,在我们心中永恒……谨以《刘备发迹史》献给不向命运屈服的英雄刘备,向非一般的刘玄德致敬!
热门推荐
  • 茅思在异界

    茅思在异界

    一个普通的打工仔、一个纯粹的屌丝男,在一次意外的事故穿越到了一个叫做天元大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横行无忌的妖魔,也有斩妖除魔的修炼者,这里是光怪陆离的神话世界,但也是万族征伐的修罗炼狱。看茅思如何以一个卑微的屌丝身份在天元大陆一步步崛起,又看茅思如何以一个凡人的身份逐渐问鼎天窘?《茅思在异界》将设身处地站在一个平凡人的角度去描写那些只能存在于幻想和小说里的传奇。
  • 灵控大陆

    灵控大陆

    龙星是个杀手,随着一次任务的失败,他以外穿越,来到了一个叫灵控大陆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看猪脚龙星如何纵横八方所向披靡......(纯属虚构)
  • 晨夕之夏

    晨夕之夏

    他是韩晨,是韩家大少爷。他的性格如森林深处的湖泊,冷冷清清,淡淡然然,从未有过什么涟漪。她是夏七夕,是出现在他平静人生里第一条平凡的小鱼。搅乱了他原来冷清的世界。那么,当他在平静的人生中遇见了注定不平凡的她,他该怎么选择?是选择停留驻足,还是选择继续他平静地生活?
  •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书名:《云朵上的学校》。不是笑猫日记,是接着《神秘的女老师》写的。
  • 月城天下

    月城天下

    月城的和平力量在五洲大陆上都是一个传说,而月城后继人携珏而出,各凭本领救世。一场腥风血雨席卷着大陆。他们又将如何抵挡?
  • 电戟惊雷

    电戟惊雷

    杀手知道自己要死亡后,自首被雷劫洗礼异界重生。重生后带着变异雷电天赋,手拿方天画戟,胯下黑龙战马,身后怪物十八骑,看雷诺怎样演绎,美女情,兄弟义,驰骋异界大陆,笑傲江湖。
  • 参尘引

    参尘引

    绝世唐刀斩凡尘,惊天寒芒泣鬼神!穿越?重生?不不不,这是一个有唐刀暗器的剑客时代!武侠?不不不,这里有神仙传说!……江湖武林与江山皇权,谁又敢说这一切的背后没有神仙圣道在挥手撩拨?且看参尘引!神仙的世界里同样有侠义江湖、武林豪情!
  • 魔王难养:我只想安静地养只喵

    魔王难养:我只想安静地养只喵

    据说养喵可以消除压力,但是如果你家的喵会说人话,还会支使你干活……养喵怎么那么难?
  • 破界万年

    破界万年

    毕业后,吴青一直碌碌无为,事业无成、感情破碎、与世界格格不入,绝望?自暴自弃?在这个世界一事无成,那就在另一个世界大放异彩。。。
  • EXO之花季

    EXO之花季

    被老爸三言两语答应去他旗下的菲索亚学院只因为现在菲索亚的地位开始动摇,一些学院想要吞并菲索亚,而当上C区的王她,慕兮雅的任务就是帮助菲索亚菲索亚由两个学院组成:K学院和M学院他们当中的王称为K团和M团K团:金俊勉朴灿烈吴世勋边伯贤金钟仁都暻秀M团:鹿晗吴亦凡黄子韬张艺兴金珉硕金钟大他们历来不合慕兮雅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他们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