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9000000029

第29章 司马光不肯写检讨书

有一人在此时给他出主意了。

吴充。

吴充在这朝堂上察言观色已经很长时间了。他目睹了司马光、王安石、吕惠卿、神宗还有那个范镇的种种表现,仔细揣摩了他们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每一字后,觉得自己可以发言了。

吴充说,司马光虽然是他的亲家,但亲家有错,他是绝对不会偏袒的。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司马光的错有多大。勾结地方官员,蓄意破坏新法云云,只是贾蕃的一面之词,可供参考,也仅供参考。要定其罪,还需更多的其他佐证。

吴充说,司马光是当代大儒,是朝野人所共知的知识分子,对这样一个人的处理,尤其要慎重。稍有不慎,人心向背就会出问题。人心向背如果出问题,那就是大问题,是影响变法能否顺利进行下去的大问题,万万轻视不得。所以微臣建议,板子是要高高举起的,但落下来不妨轻一点,免得震倒其他的什么东西……

神宗笑了。

第一次,他在朝堂上笑了。

笑得如此轻松。因为他发现,吴充这个人是有才的,让他当枢密副使,还真是屈才了。

只是,他不明白,何为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他要吴充说得清楚一点。吴充就建议,让司马光深刻检讨其反对变法的所作所为,保证今后不再犯诸如此类的错误。检讨书通过审查后印发全国大小臣工传阅,如此可收一石二鸟之效:既挽救了司马光,又教育了大小臣工,有利于变法的深入进行。另外,司马光思想改造工作完成后,可继续留在中央工作,最大限度地凝聚全国士大夫阶层的世道人心,大家心无旁骛地搞变法、谋富强,如此,我们大宋的国力何愁不壮大……

神宗拍案叫绝。

但是他很快就失望了。

因为司马光不肯写检讨书。

哪怕是一个字。

在司马光看来,写检讨书比杀了他还难受。他宁可被罢,也不愿意写什么检讨书。

说到底,吴充还是不了解他。司马光没想到亲家吴充会在最后关头给神宗出这样一个主意——呵呵,他以为如此去做就可以保住司马光的官帽,以为自己也尽到了一个亲家的眷顾之情——但是,吴充没有搞明白,司马光是否需要这样的眷顾。

因为司马光是有信仰的人。

司马光的信仰是天不变,道亦不变。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头可断,血可流,祖宗之法不可变。所谓的变法,断不可行。

神宗头痛了。

为了司马光的不肯就坡下驴。

他本来以为吴充的提议是个走向双赢的提议,但既然司马光不肯往前走,双赢也就不可能实现了。

不过,神宗并没有认输。他从吴充已然流产的提议中得到一个启发:司马光是爱面子的。是个为了面子可以有所牺牲的人。既然如此,那就不妨给他面子吧,检讨书不用写了,不过,司马光将从此失去再在朝堂上高谈阔论的机会——神宗安排司马光进了宫观院。

宫观院其实不是道观寺院,而是管理道观寺院的机构。早在真宗年间,宫观院就已经成立,当时的宫观院是一个安排政治异见人士修身养性的绝佳场所。真宗仁慈,一般只让政治异见人士在里面修身养性 30 个月,痛改前非的再出来工作,不思悔改的回家吃老米饭。神宗则比真宗往前推进一步:取消了 30 个月的合同制,而采取包你到死的终身制——别再出来工作了,好好的在里面度过余生吧。

但其实,进宫观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里面呆着的人级别很高,要参知政事、枢密副使或者计相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进宫观院。

与此同时,宫观院的官员待遇也很高,但是就有一条,不准参与政事。

如此一来,司马光就等于被明升暗降了。

其实,不仅仅是司马光,很多反对改革的官员也先后进了这个听上去让人清心寡欲的地方,这其中还包括大名鼎鼎的保守派著名人士张方平。

不过,司马光最后并没有去宫观院上班。他向神宗提出,如果真的要给他一个出路的话,还是将他下放到地方去工作,因为他不想在宫观院里混吃等死。

司马光说这番话时,贾蕃案已在刑部审结,贾蕃被流放到海南,开始过苦日子了。司马光说,贾蕃是我的亲戚,他犯了事,我怎么还能安居京城,不降反升,这也太说不过去了,还是一视同仁,把我也流放了吧。

神宗默然。

他考虑,司马光是三朝老臣了,流放肯定不合适,不利于社会稳定啊——如果能体面地外调到地方工作,那似乎也是一个选择。

不错的选择。

从此以后,京城再无司马光,大家都落了个耳根清净,眼不见心不烦——这,这好像也是双赢啊。

神宗豁然开朗。

几天之后,司马光果然被外调了。

目的地是洛阳。洛阳是大宋的西京,有点陪都的意思,对司马光来说不算是下放;职务是留司御史台,主要忙些行香拜表、纠举违失的事。在神宗看来,这工作既清闲又能满足司马光爱管闲事的爱好,挺好。

司马光也觉得挺好。因为他要开始写书了,写《资治通鉴》。在洛阳,司马光这一写就是 15 年。15 年的时间漫长得可以让世人将他完全忘却,真是世间再无司马光了。但是 15 年之后,垂垂老矣的司马光竟然发现自己又面临着一个人生新选择。这样的选择再一次改变了他的命运和这个国家的历史——那究竟是什么样的选择呢?

15 年后的事 15 年后再说。

假变法,真营私?

司马光黯然离开了大宋的舞台中心后,历史的聚光灯继续打在王安石身上,熙宁三年年底,王安石和支持改革的韩绛同时拜为宰相。

没有了司马光的朝堂,改革政策一项接一项地发出。这一次,王安石把教育体制改革作为重点来推。

在他看来,教育问题是个大问题,早在那份《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王安石就提出当务之急是要抓人才。没有人才,法令无法推行,国家无法建设。关于这一点,现如今众人都没有异议。

有异议的是人才的定义。苏东坡认为诗歌写得好的人才是人才,比如他。但是王安石却认为诗歌写得好的人是诗人,不叫人才。更让苏东坡为之气结的是,王安石竟然把科考内容改为新经学,不再考诗赋文学了。这还不算,几天之后,苏东坡绝望地发现,编写新经学教材的人竟然是吕惠卿和王安石的儿子王雱。

苏东坡上书神宗,痛斥王安石假变法,真营私。

神宗找王安石谈话。他隐约觉得,王安石的此项变法太伤筋动骨——自唐朝以来,科举考试就以诗赋作为考核进士的标准。如果这都有错,难道说这些祖宗们都错了?还有,即便要开新经学,也要广择人才,选德高望重的大家、方家来编写新经学的教材,怎么可以让你儿子王雱来操刀呢?

如此一来,这天下究竟成了谁家天下,取士为谁而取?这些问题不搞清楚,寝食难安啊!

王安石看上去却是一脸焦虑。神宗不知道他的焦虑从何而来。

也许,一个人欲望过于强烈时,他的焦虑就会写在脸上——神宗对王安石的焦虑嗤之以鼻。

说说吧,为什么要罢诗赋,开经学?

神宗以一句漫不经心的问话开始他和王安石之间的谈话。

经学可以强国,而诗赋不能。

为什么?

当今我国,缺乏各种专门人才,特别是武学、律学与医学类的,所以臣以为,朝廷开科取士其考试内容应该是与治国有关的礼、乐、刑、政,而不是诗赋文章。诗赋文章娱人可以,却最是空谈误国的毒药,万万不可再以此作为择才的标准了。

神宗沉吟:听上去好像也有几分道理。可我朝开国以来,国策就是重文轻武。先祖定如是国策,自有其道理。你这样一来,不是把国策改了吗?

王安石淡淡一笑:祖宗不足法。该改还是要改的。

神宗则一声冷笑:祖宗不足法,儿子就可以足法吗?

王安石愣住了:儿子?

神宗感慨万千:自古帝王如尘埃,最是盛名孔老庄啊!贵公子王雱,主修新经学,其千古声名,必将远超于我……开经学,开经学,好啊……

王安石明白了。明白之后却是默然:臣那是,那是不得已而为之。皇上要是以为不妥,换人便是。

神宗表情复杂:跟朕说说,选择王雱的道理。朕要是没记错的话,王雱,应该是太子中允吧?

王安石:是太子中允。犬子官不入流,学问也不大。选他来辅助吕惠卿编写新经学教材,实在是情急之下无人可用,非我王安石谋私。这一点还望皇上明察。

神宗轻叹:朕明不明察无所谓,你明察就行了。事情都已走到这一步,这些场面上的话不说也罢。倒是苏轼等人的情绪,值得警惕。现如今,司马光貌似在西京老老实实做闲官、写史书,他的心真能闲下来?设身处地吧,介甫,他司马光看着贵公子在京城编写新经学教材,自己却无所作为,难免要心潮起伏,感慨良多。他的情绪一起来,和苏轼等人的情绪碰撞、会聚后,这事情就麻烦了……

王安石惆怅:这个,臣倒没有想到。当时只着急快点编写新经学教材,也就举贤不避亲了。

神宗听了这话,一时间神情有些恍惚:举贤不避亲?嗯,也算是一个说辞吧。但愿司马光、苏轼等人能够相信这个说辞。……介甫啊,最近朕常常做噩梦,梦见列祖列宗骂朕是不肖子孙。你说,这“祖宗不足法”的口号,以后是不是不要提了?这口号听着,刺耳、忤逆……你叫朕百年之后,如何面对朕的列祖列宗呢?

神宗说到这里,黯然神伤,眼角竟有点点泪花。

王安石不忍看神宗的眼睛。

他明白,眼前这个曾经雄心万丈的人开始害怕了。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怕一样东西。或是暴力,或是流言,或是疾病,或是衰老。但神宗怕的是伦理纲常。

因为一个事实毋庸置疑——大宋开国百年,多少先祖在天国注视着这个庙号叫神宗的赵氏后人在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所谓变法啊。成了,光耀千秋;败了,愧对列祖列宗。这样的压力,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

神宗虽说不是一般人,是帝王,可在愧对列祖列宗这一层面上来说,他的压力比一般人还要大。一般人愧对列祖列宗,找个地缝钻进去就可以了。可神宗不行,他是注定要青史留名的人物,可这留名是香是臭,神宗现在心里一点都没底。

没底是因为对王安石改革的前行方向和力度不放心。神宗知道,改革表面上是他在主导,执行者却是王安石,甚至很多具体的政策都是王安石拍脑袋拍出来的。每一次王安石拍脑袋的时候神宗都有些心惊肉跳。在他看来,这拍的哪是王安石的脑袋啊,这拍的都是大宋江山,拍的是他神宗的脸面与尊严!

因为,改革一旦失败的话,有人会痛骂王安石祸国殃民,但是痛骂神宗祸国殃民、无事生非、乱用奸佞的人只会更多。毕竟,江山是赵家的,王安石说到底只是个帮闲者。

如此一路想来,神宗终于决定,要加强监管,一定要加大对王安石变法的监管力度,严防翻车。对王安石负责其实就是对自己负责。神宗告诉王安石,变法现在要求稳。稳定发展稳定发展,稳定在发展之前,没有稳定哪来发展。如果说前一阶段变法的步子迈得快了一些的话,那么从现在起,千万不可急躁冒进,自取其祸。

神宗说这番话时表情坚毅,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

因为他要用这副表情告诉王安石,大宋朝变法的总舵手是他神宗,而不是别的什么人。

同类推荐
  •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陇上翘楚:人物卷

    陇上翘楚:人物卷

    雄奇绵长、多姿多彩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当代多民族风情,构成甘肃独特的自然、社会和人文的辽远广阔时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东西方文化交会的通衢大道、多元一体的民族大融汇之域、祖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在苍茫中透出厚重,在古朴中显现灵动,联系着中华文明之根、氤氲着中华民族之魂。也许正因为如此,甘肃又是一个略带神秘色彩,让世人渴望了解的地方。为了立体地全方位地展示甘肃的地理风貌、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陈自仁编著的《陇上翘楚/人文甘肃》,《陇上翘楚/人文甘肃》从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影响的人物中,挑选了五十多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对他们的一生,分别做了细腻而生动的描述。
  •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宇、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天纵轩辕

    天纵轩辕

    天纵轩辕,不应该是天妒轩辕,从一个天赋不高到独步天下的少年,从一个早已衰微的庞大家族,到重掌天下霸业,他到底经历了什么。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 说话艺术大全集

    说话艺术大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 国师大人求放过

    国师大人求放过

    好不容易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却因一个没有节操的偷井盖贼过早地去见了阎王。闹了地府,砸了孟婆的场子,最后不小心一脚将孟婆踹下了奈河。好吧,为了赎罪她去了孟婆降生的那个时代,一觉醒来她成了女扮男装的帝王。虽然这个王朝是神王权相结合,但当皇帝也不错,有钱,有权,颜值还高。但唯一不好的就是:她得忍着后宫的一大群美女对着她抛媚眼!才过了几天逍遥的日子,第一天上朝就被逼婚,搞什么!皇帝当得这么憋屈也是够了!不过就是玩性大发去逛个青楼还被逮了个正着!好吧,她可以不逛青楼,但是,我去!为什么找个人还不让她找!哎呦喂!国师大人,饶了我成吗?我不过就是想早些找回孟婆完成任务而已,有这么困难吗!“男人”何苦为难男人喂!
  • 无限之同人

    无限之同人

    书友群:454889023。书友群:454889023。书友群:454889023。书友群:454889023。书友群:454889023。
  • 声优至上

    声优至上

    龙神?天狼?吸血鬼?!鬼魂?狐仙?超能力者?!因为意外想起另一个世界记忆的方诚,面对着这个与自己所知世界有着‘些许’不同的世界,摊手表示:“哪怕你们这群人外打上天去,我也要成为世界第一(声优)呀!”“诚,在此之前,能把新歌送给我吗?”“大哥,我买了你最喜欢吃的哈根达斯。”“弟弟君,就算化身恶魔,我也要把你俘获!”“mako大神!要……死一次吗?”“噗噗噗,诚酱大失败!”“一开始笑我是拒绝的,你不能让我笑我立刻就笑,首先我要试一……”“你们都给我闭嘴啊!!!!!!!”……其实,这就是一本记录方诚在超能力世界想要成为声优却在百变明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及在干妹妹和干姐姐之间做出选择的奇葩故事。
  • 虎钮金印劫

    虎钮金印劫

    失宠的西后为给儿子大哥俾争得王位,计杀王子,毒死王夫,篡改遗命。然而,夺下王位后却无施政王印——虎钮金印。此印乃朝庭颁发,有了它,才算真正的王爷。于是,王宫大乱。为得到虎钮金印,王宫显贵各怀鬼胎,互玩伎俩,大打出手,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 炮制绯闻:我的傲娇大明星

    炮制绯闻:我的傲娇大明星

    凌晨一点,拍摄现场。“人前人后两张皮,你以为你玩变脸呢,陈为佑先生,你那张脸是做了多少手术啊!敢不敢跟我玩拱鼻子。”小记者乔小雪在心里暗暗的谩骂着,她可不敢当面骂那个混蛋大明星。陈为佑不屑地看着远处默默蹲守的小记者,内心冷笑道:“哼!说采就采,说拍就拍,那我成什么了,懂不懂规矩!”此时,助理递上饮料,弱弱地说道:“明天有个发布会和拍摄时间撞车了怎么办,制片人不批假。”陈为佑眼眉一抬:“不批假,那就请病假!”初入职场小记者遭遇傲娇双面大明星,圈里圈外全是料,写还是不写?爆还是不爆?爱还是不爱?“爱上他,除非我成艳照门女主角!”——乔小雪“小雪,要不咱俩弄点绯闻出来吧!”——陈为佑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那年雨季,那时年少

    那年雨季,那时年少

    又下雨了,南宫茜茜又走回了那个校园,只是再也不会和那年的同学同坐教室,嬉戏打闹,捉弄老师,想着想着已经走到了那片有着她珍贵记忆的操场,她又回到了那个排着轮胎的角落,也是属于他们的“老地方”她转眼间看到几个学生在那里打闹,五年前的她,也在其中,她笑了笑,有些轻描淡写,还有些眷恋,她还记得......
  • 丧尸归迷

    丧尸归迷

    一个特种部队的故事,后期还会有第二本,里面是英雄存活在,丧尸横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