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9200000003

第3章

【注】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齐国人,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小孔子九岁,长期追随孔子。仲由为人刚烈耿直,性情专执。②女:通“汝”,你。

【译】

孔子说:“仲由,我告诉你什么是‘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

【解】

真正的知,实始于无知。学无涯而知有涯,承认无知的存在,也就预示着永远前进的可能。中国传统学问强调实践检验而不重体系建立,西方庞大的体系可以囊括一切,但往往强调不知为有知,并由此容易产生各种争端,西方宗教战争即是一例。

门人故事子路负米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儿米也没有,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于是,小小的子路就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真的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从此传为美谈。

子路负米

【原文】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⑥。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

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是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四十八岁。②干禄:追求官职俸禄。③阙:保留。④疑:怀疑。⑤寡尤:少错。⑥寡悔:少恨。悔,悔恨。

【译】

子张向孔子请教求官职得俸禄的办法。孔子说:“多听各种言论,保留有怀疑的地方;其余把有把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多观察,不做危险的事;其余对有把握的部分谨慎地去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言语方面少有过失,做事少生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解】

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不打诳语,言之有道,行之有理,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多做好事,多干实事,这样就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不仅是“干禄”的方法,也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

【原文】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②直③错④诸枉⑤,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侍席鲁君

【注】

①哀公:即鲁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的国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②举:任用,选拔。③直:正直、公平。④错:通“措”,放置。⑤枉:不正直。

【译】

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任用正直无私的人,废弃不正直的人,老百姓就自然服从了。任用不正直的人,废弃正直的人,老百姓就不会信服。”

【解】

诸葛亮《后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以与之相注解。不过现代社会除了任人唯贤外,还要做到法规、制度的完善,二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原文】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②以:和。③劝:勉励。④临:对待。

【译】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恭敬、忠诚、勤勉,如何才能做到呢?”孔子说:“居于上位者庄重地对待各种事务,则百姓自然恭敬。对长辈有孝行,对后辈心存慈爱,则百姓自然忠诚用命。举用善良杰出的人,教导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

【解】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之所向,天下趋附。只有当政者以身作则,做到庄重严谨、孝顺慈祥、善良友善,才会自然得到百姓的尊敬、爱戴和忠心。这也符合孔子的“礼治”和“德治”原则。

【原文】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

①或:有人。②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何”。③《书》:指《尚书》。

【译】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敬父母啊!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推广孝悌来处理一家之政作用于政治’这就是从政,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做官才算从政呢?”

【解】

所谓“家国同治”,齐家就是治国,治国亦需从齐家始。教化是政治的根本,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进而影响四邻,教化一乡,推之四海,不也是从政吗?而且这是一种由下而上,更鲜活、更根植于生活的政治。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①,小车无②,其何以行之哉?”

【注】

①(ní):古代牛拉的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衔接处的销钉。大车,即牛车。②(yuè):古代马拉的小车车辕前端与车衡衔接处的销钉。小车,指马车。

【译】

孔子说:“一个人不守信,是根本不可以的。这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怎么能够行驶呢?”

【解】

人无信不立,不管身处任何时代、做任何事都是一样的。

【原文】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

①世:古时称三十年为一世。世,朝代。②因:因袭、沿用、继承。

【译】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和发展的部分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发展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如果有继承周朝的,即使是百世之事,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解】

“因”“损”“益”,即对前代规章制度和礼仪规范的继承沿袭、批判改革和发展变通。制度的创新源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必须顺应客观发展的规律和需要。社会发展是渐变的,鉴古知今,由此,虽百世亦可知也。

【原文】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

①鬼:一般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阿谀。

【译】

孔子说:“不是自己家族的鬼而去祭祀,这是阿谀奉承。遇到正义的事而不做,这是胆怯懦弱。”

【解】

前一句主要讲的是对本氏族祖先和成员的无条件敬畏、崇拜和感情寄托,有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限制。后半句讲的是对正义行为的坚持,作为一种社会公德,已超越了具体的时代背景而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诉求。

八佾第三

【原文】

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④者以《雍》⑤彻⑥。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⑦,奚取于三家之堂⑧?”

真宗祀鲁

【注】

①季氏:鲁国大夫季孙氏,即季平子。与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共握鲁国政权。②八佾(yì):指古代奏乐舞蹈的行列。古时,八个人为一行,这一行就叫一佾。八佾就是八行,八八六十四人的大型舞蹈。据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舞,诸侯能用六佾舞,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所以四佾舞才是季氏应该用的舞蹈规模。③忍:容忍。④三家:鲁国掌权的三家,即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这三家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⑤《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举行祭礼撤去祭品时所唱的一首诗歌。⑥彻:通“撤”。撤除。祭礼完成后撤出献祭的供品。天子之祭,歌《雍》以彻。⑦“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祭。维,语气助词。辟公,诸侯。穆穆,天子虔诚致敬的容貌。⑧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

孔子评论季氏说:“季氏用天子八佾的舞蹈在自己的庭院中宴乐,如果这样的事他都能忍心做得出来,那还有什么事情他做不出来的啊!”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时唱着《雍》这首诗撤去祭品。孔子说:“‘助祭的是诸侯,天子虔敬穆穆地在那里主祭。’难道这是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上的祭礼吗?”

【解】

政治的衰落大多先从文化导向上露出端倪。春秋乱世,鲁国政权已旁落至大夫手中,孔子三家越礼的行为上看出其野心,并告诫人们注意。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林放②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③也,宁戚④。”

【注】

①如礼何:此句是“如何礼”的倒装。礼,在此作动词用,表示礼的施行。后句“如乐何”也是“如何乐”的倒装。②林放:字子丘,鲁国人。③易:礼节周到。④戚:心中悲哀。

【译】

孔子说:“一个人若没有仁爱,讲什么礼?一个人如果不仁爱,讲什么乐?”

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孔子说:“你提的问题意义重大!礼,与其铺陈奢侈,不如简朴节约;丧事,与其仪式隆重,不如真正哀伤。”

【解】

孔子认为,“礼”和“乐”虽然是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重要内容,但其根本核心还在于“仁”,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仁爱之心也没有,那和他谈“礼”“乐”也是无用的。同时在礼的形式上,奢华远不及内心和感情上的真情流露。

【原文】

子曰:“夷狄①之有君,不如诸夏②之亡③也。”

【注】

①夷狄: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夷,指东方少数民族。狄,指北方的少数民族。②诸夏:我国古代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大小诸侯国。③亡:同“无”。

【译】

孔子说:“夷狄部落尚且还有君主,我中原之邦却如同没有。”

【解】

“礼仪存则虽无君而与有君同,礼仪亡则虽有君而与无君等。”反映了优秀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决定性作用。孔子认为,缺乏礼仪制度的国家,即使有君主,也只是名存实亡,而礼仪制度尚存的国家,即使没有君主,也强过只有君主而无礼制的国家。

【原文】

季氏旅①于泰山。子谓冉有②曰:“女③弗能救④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⑤谓泰山不如林放⑥乎?”

【注】

①旅:祭山的祭名。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②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此人多才多艺,尤以政事著名,擅长理财。③女:同“汝”,你。④救:劝阻。⑤曾:则,那么。⑥林放:林放曾问礼于孔子。

【译】

鲁大夫季孙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能劝阻他的而不使陷于僭窃的罪过吗?”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吗?”

【解】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却要去祭祀泰山,这明显是越礼的行为,因此孔子讲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注意问礼。通过对泰山之神的责难,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季氏和冉有的谴责,其中也蕴含着深深的无奈。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下而饮③,其争也君子。”

【注】

①射:指古代的射礼。②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③饮:饮酒。

观乡人射

【译】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所争夺的话,一定就是射箭比赛了!相互拱手作揖行礼,上堂比试。完毕后下来饮酒。竞争也不失君子之风!”

【解】

君子之争不逾礼。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不讲竞争,社会必将难以快速进步,但竞争必须是有序的竞争、公平的竞争、正直的竞争,只有如此,才能将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大家相互尊重礼让,同时也努力奋争,开创佳绩。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曰:“礼后乎?”子曰:“起③予④者商⑤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

①“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是《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诗句。第三句可能是逸句。倩,笑得好看。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盼,美人眼珠转动,黑白分明的样子。②绘事后素:绘画的工作在素色的底子上进行。绘,画画。素,白底子。③起:启发,开导。④予:我,孔子自指。⑤商:卜商,即子夏。

【译】

子夏问孔子:“‘盈盈笑颜真好看啊,美丽眼睛黑白传神,天生丽质打扮得真素雅无比啊。’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才绘画。”子夏又问:“那么,这是不是说礼是在仁义之后产生的呢?”孔子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并能给我启示的人是卜商啊!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解】

“礼”是绘画,那也得以白绢(心理情感)做底子才能画出。子夏由此得出内心情感(仁)是外在体制(礼)的基础。对话也反映了孔子和弟子自由交流、教学相长的情景。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

①杞:春秋时国名,公元前11世纪周封诸侯国。初在今河南杞县一带,后迁至今山东安丘东北。②征:证明,实施。③宋:国名,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④文献:文,指历史典籍;献,指通晓历史掌故的人。

【译】

孔子说:“夏朝的礼法,我能讲述,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杞人所保留下来的史料很少,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证实。殷商的礼仪法度,我也是清楚的,只是宋人流传下来的文字记载不多,提供不出充分的依据证明。这都是史料散佚不足所造成的。如果典籍资料记载充足,那么我是能够考证核实的。”

同类推荐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与百合

    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热门推荐
  • 亡冕

    亡冕

    死亡,是那唾弃者永远的悲歌。你将忘记呼吸,你将忘记爱情。斩魂夺魄,血洗天下。玄幻修仙?神魔共戮。——————————————————————————————多谢各位读者捧场。
  • 红尘天路

    红尘天路

    天路红尘天路的尽头,谁曾走过?多少人?一生只为迈向那飘渺得永生。多少年?再美的辉煌终也化为尘土。有一天,一个人成就了永恒的神话。但,一个雨后的清晨,神话碎了,还有支离破碎的心。时光无声飞过,也许千世轮回,也许万年飘逝,又现烟花牧儿。
  • 云淡风轻之笑看人生

    云淡风轻之笑看人生

    她是一个由现代穿越过来的普通女医生,只是凭着自己的喜好,我行我素地生活着,却不料在万恶的古代却成为格格不入的象征。他,一个淡泊名利、孤傲不羁的绝美少年,为了她不惜违背意愿投身朝廷,可是命运却向他斩下了绝情的一刀。他,温文尔雅、睿智无双的王爷,成为她生命里的一个旁观者和保护者,十年中自始至终默默守护、不离不弃,然而命运瞬息万变,让一向从容淡定的他乱了方寸。他们的感情纠葛会怎样发展,命运究竟会将女主推进哪个男子的怀抱?请拭目以待!
  • 恒天阙

    恒天阙

    武德十二年,冬,一夜之间,大秦帝国皇帝陛下连下五道圣旨,着镇边五大将军回京述职。此事一出,震动朝野。而五大镇边将军,则以定远侯,镇远大将军秦观为首。当圣旨到达前一日,定远侯秦观的长孙,却是丢了,无论秦家如何寻找,却是怎么也寻不得……当圣旨到达之日,秦家举族前往洛阳城,途中,秦族满门遭灭……
  • 黄道吉日的灵异事件

    黄道吉日的灵异事件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我坚信世上没有鬼。然而,一个又一个诡异事件来临。
  • exo赞儿的日记

    exo赞儿的日记

    我是赞儿,我粑粑是睡不醒的金钟仁,麻麻是小哥哥金俊勉。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兼忙内。可是我不是像奶包一样的团霸团宠,因为粑粑只爱麻麻,不爱我们兄妹仨。对了,忘记说,咱家的其他成员了,我有个大哥叫萌古,他是公认的门面哦,虽然我觉得我比他漂亮多了QAQ我二哥是个赞古吃货,粑粑很想让他减肥不过目测失败了。我还有各种各样的好亲故,再加上我粑粑麻麻组成一个奇葩团,好像叫茶蛋来着,据说是从外星来的......不过我发四我一直生活在地球上!ok,粑粑喊我去次饭啦!
  • 极度无敌

    极度无敌

    一场分争导致武林大乱,魔教乘机兴起,魔教势力不断向中原武林扩张,此时各路帮派好似一盘盘散沙。一位在南部深山寺院长大的小僧,受师命,还俗江湖,上演了一曲由小角色到江湖统治者的好戏,并最终将魔教赶出中原武林。
  • 快穿之触碰,男神!

    快穿之触碰,男神!

    墨月乃现世一著名毒医,各种特殊癖好加身,但由于一新研究而丧生,“被迫”穿梭于各大位面。看她如何完成任务,从正常人,变成重症中二病患者:妖神/吸血鬼/兽世......某日,墨月感叹:“无聊啊”,某男:“夫人,不如我们作点有意义的事吧!”说罢,便欺身而上。
  • 寰天纪

    寰天纪

    ……植海星域发现了神秘天洞……!……萌妹子:我猜,里面一定有无数的法宝,等着我去收入囊中……神秘怪叔叔:我风流倜傥,玉树临风,重点是,还有一张吞天的大嘴!萌妹子:或许里面还是一处远古的遗迹!神秘怪叔叔:我目若星朗,温文尔雅,重要的是,还有一张吞天的大嘴!萌妹子:更有可能,里面还有上古神灵的存在!神秘怪叔叔:我宸宁之貌,风度翩翩,重中之重是,还有一张吞天的大嘴!萌妹子:…………神秘怪叔叔:我清新俊逸,玉肌无双,除了吞天的大嘴,还有一颗遮天的心!
  • 极品公主的白马王子

    极品公主的白马王子

    三个从国外归来的大小姐,各有千秋,而梦霏的三大校草各有各的性格,但他们都一个字帅,当她们遇上他们,会发生什么呢?他们是否能够走进她们的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