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9200000011

第11章

【译】

曾子病了,他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经》说:‘小心谨慎呀,就好像站在深渊边,就好像行走在薄冰上。’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免于祸害了!弟子们!”

【解】

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就是说,一个孝子,首先应该懂得爱惜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就连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起始。所以曾子在弥留之际,把他的学生们召集来,第一件事就是让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和脚,是否完整无损。

曾子

【原文】

曾子有疾,孟敬子①问②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③;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④矣;正颜色,斯近信⑤矣;出辞气⑥,斯远鄙倍⑦矣。笾豆⑧之事,则有司⑨存。”

【注】

①孟敬子:即孟孙捷,鲁国大夫。②问:探望、探视。③哀:哀婉。④暴慢:粗暴、放肆。⑤信:信任。⑥气:语气。⑦倍:通“背”,背离,不合礼仪规范。⑧笾(biān)豆:古代祭祀和典礼时用来盛食品的竹制器具。豆也是古代一种像笾一般的器皿,木料做的,有盖,用以盛有汁的食物。这里“笾豆之事”代表礼仪中的一切具体细节。⑨有司: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译】

曾子病了,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儿在将要死去的时候,叫声是哀婉的;人到了快要死去的时候,他说的话都是善意的。君子所应重视礼仪之道有三个方面,严肃庄重的仪态风貌,这样可以避免粗暴傲慢;端正脸色,这样就能建立威信;言谈讲究措辞和语气,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至于礼仪中的细节,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解】

这三条修身原则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的执政者而言,但对于今天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而言,也有积极借鉴意义。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①,昔者吾友②尝从事于斯矣。”

【注】

①校(jiào):通“较”,计较。②吾友:我的朋友,指颜回。

【译】

曾子说:“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就像没有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和没有一样,受到侵犯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解】

一般认为这里的“友”,指的就是颜回。

【原文】

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①,可以寄②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

①托六尺之孤:孤,指死去父亲的小孩。古代以七尺指成年,六尺,是指十五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②寄:寄托、委托。

【译】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君子是这样的人吗?君子是这样的人啊!”

【解】

在曾子看来,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他不仅能受命辅佐幼君,还能执掌国家政权,而且在生死关头他也绝不动摇、屈服,这就是有忠心和气节的仁人君子。

【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

①弘毅:弘,宽广。毅,坚忍。

【译】

曾子说:“有志向的读书人不能不宏大而刚毅,因为他担负重而道路遥远。以仁德为己任,能不重吗?求仁直到死后才停止,不够远吗?”

【解】

本章以前共五章,都是曾子语录。第一章记录曾子临终前战兢危惧之心,接着记录了其生病期间的对日常容貌的论述,然后回忆了颜回的贤德,后两章讲君子的担当。后两章的气度非常类似孟子的“浩然正气”,从中可以看出儒学内在的传承。

【原文】

子曰:“兴①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

①兴:开始。

【译】

孔子说:“德行的修养从学《诗》开始,依靠礼仪制度立足于天地之间,经过音乐的熏陶使其达到完美和谐。”

【解】

教《诗》的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育学生要以“礼”的原则立身于社会,并用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可见,孔子不仅注重学生的仁德修养,而且还尽其所能让每个学生成为通才。

【原文】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

孔子说:“可以要老百姓跟着走,不一定让老百姓知道这是为什么。”

【解】

这句话一度被认为是孔子主张的愚民政策,引起过后人的质疑和分歧。此章所说的,不是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而是民众与大道的关系。孔子认为,大道无处不在,民众能不自觉地运用,但不能自发地理解,要使民众理解大道,必须进行教育。

观蜡论俗

【原文】

子曰:“好勇疾①贫,乱也。人而不仁②,疾之已甚③,乱也。”

【注】

①疾:憎恨。②不仁:指不行仁义的人。③已甚:太过分。

【译】

孔子说:“好勇善争而又憎恶贫穷,会引起社会动乱。对不仁的人,嫉恶太过分,也会引起祸乱。”

【解】

人到途穷则拼命,贫穷则无所顾忌。因此好斗勇而不安于贫困的人最易犯上作乱,是引起社会动乱的始作俑者。而对于这种人还不能“疾之已甚”,否则会加剧动乱。这就要求执政者要以此为戒,做到以仁(人)为本,时常体察民情,凡事留有余地,确保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正常运行发展。

【原文】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①骄且吝,其余不足观②也已。”

【注】

①使:假若。②观:欣赏。

【译】

孔子说:“一个人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又吝啬小气,即使其他方面再好,也是不值得称道的。”

【解】

才能资质属于才的方面,骄傲吝啬属于德的方面。在孔子看来,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完美的人才。

【原文】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①,不易得也。”

【注】

①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

【译】

孔子说:“读书多年,还不想做官,这样的人是很难得的。”

【解】

这一章孔子是对那些专心求学却不求官位和俸禄的人的赞颂。在孔子看来,学习应以修身养性为目的,即从广博的知识中求取做人的道理。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②。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五乘从游

【注】

①见(xiàn):通“现”。②隐:隐居。

【译】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固守并完善自己的德操,不去政局动荡的国家游历,不在纲纪紊乱的国家安居。天下太平就出来做官,天下混乱就隐居不出。国家繁荣兴盛,自己却贫贱,就是耻辱;国家混乱不堪,自己却富贵显达,也是耻辱。”

【解】

这一章是孔子教给他的学生们为官、为人、处世之道。孔子认为,一个人在具备良好才学的同时,还应懂得见机而作、“见”“隐”得当、贫富有道、贵贱有据的道理,即明哲保身的智慧。但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应固守自己高尚的操守,这是极其重要的。

【原文】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

孔子说:“不处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要谋划那个职位上的事务。”

【解】

康有为认为:位,指的是具体的职位。为官者各有职责、权限,不能越出自己的权限之外。但如果是立志求学的“士”,则天地之大,万物之多,皆宜穷其理。所以学人与有位者正好相反。这里的学人大概类似于今天的学者、知识分子,因为学者甚至民众都有对在位者行使监督权的义务。这种理解注入了现代民主的精神,也可取。

【原文】

子曰:“师挚①之始②,《关雎》之乱③,洋洋乎盈耳哉!”

【注】

①师挚:鲁国的乐师,名挚。②始:乐曲的开端,即序曲。③乱:乐曲的结尾,一般有多种乐器合奏,故称“乱”。

【译】

孔子说:“从鲁国的乐师挚开始演奏序曲,直到结尾演奏《关雎》之曲,丰富而优美的音乐都充盈在我的耳边。”

【解】

孔子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和丰富的审美意识,本章正体现了孔子的这种高水准的音乐鉴赏能力。

【原文】

子曰:“狂①而不直,侗②而不愿③,悾悾④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

①狂:急躁。②侗(tóng):幼稚无知。③愿:谨慎、小心。④悾悾(kōng):无能的样子。

【译】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没有能力却不守信用,我实在不懂这种人。”

【解】

苏氏讲:“天之生物,气质不齐。其中材以下,有是德则有是病。有是病必有是德,故马之蹄啮者必善走,其不善者必驯。有是病而无是德,则天下之弃才也。”

【原文】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一样,又会担心学到了又丢掉。”

【解】

基于学习新的知识,学习了新的又担心旧的忘却了。所以学犹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原文】

子曰:“巍巍①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②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③之。荡荡④乎,民无能名⑤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注】

①巍巍:崇高、伟大。②与:参与、相关。这里含有私有、享受的意思。③则:效法。④荡荡:广大的样子。⑤名:称颂、称赞。

【译】

孔子说:“多么伟大啊!舜和禹得到天下,却不独享天下。”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帝!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伟大,也只有尧才能效法做得到。(他的恩德)多么博大浩荡啊!百姓们都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称赞他。他的功绩伟大啊!他所制定的礼仪典章光辉啊!”

【解】

孔子在这里大赞舜、禹的无私品德。在孔子的心目中,一个真正的君子是大公无私的,他们常以天下人的利益为先,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收获了成果,也要与他人一同分享这胜利的果实,绝不独享。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戴,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原文】

舜有臣五人①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②十人③。”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④为盛。有妇人⑤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观周明堂

【注】

①五人:即禹、稷、契、皋陶、伯益。②乱臣:治理天下的贤才。据《说文》,“乱,治也”。③十人:即周公旦、闳夭、毕公、召公奭、太公望、荣公、大颠、南宫适、文王妃太姒、散宜生。④斯:指周武王时期。⑤妇人:指武王之妻邑姜。

【译】

舜帝时任用五位有贤能的人,使天下大治。周武王说:“我有十位辅助我治国的贤明臣子。”孔子说:“有贤能的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之后,周武王时人才最为兴盛。这十位大臣中有一个是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当初周文王得到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向殷朝称臣。周文王的德义,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解】

孔子大赞周朝君王重视贤才、任用德才的明智之举。同时也提醒执政者,治理天下必须要有人才,当权者要具备慧眼识珠的本领,能适时地发现人才,准确任用人才,另一方面还反映了人才不在多而在精、能、德。

【原文】

子曰:“禹,吾无间①然矣。菲②饮食,而致③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④冕⑤;卑⑥宫室,而尽力乎沟洫⑦。禹,吾无间然矣。”

【注】

①间:指责。②菲:微薄,不丰厚。③致:尽力。④黻(fú):祭祀时穿的礼服。⑤冕(miǎn):祭祀时戴的帽子。⑥卑:低矮。⑦沟洫(xù):沟渠,这里指疏导河流。

【译】

孔子说:“夏禹啊,我没有什么可以指责他的了。他吃的饭菜粗疏,却尽力使祭品丰盛;他穿的衣服很破旧,而祭祀时的礼服却做得十分华美;他居住的房屋低矮窄小,却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夏禹啊,我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了。”

【解】

先公后私,一心一意服务人民,包括祭祀祖先,在孔子看来这样的国君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了。

子罕第九

【原文】

子罕①言利与②命与仁。

【注】

①罕:稀少,很少。②与:赞同、赞许。

【译】

孔子很少谈论功利、命运和仁德。

【解】

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仁民爱物。教诲人们应以仁爱之心去待人接物,这才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原文】

达巷党人①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②乎?吾执御矣。”

脱骖馆人

【注】

①达巷党人:指达巷党这地方的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为党名。②射:射箭。

【译】

达巷党的一个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博学无所不能,乃至都没有一项专长给他成名了。”孔子听说后,对他的学生说:“我的专长是在哪个方面呢?是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解】

孔子曾云“君子不器”,要求君子不要像一个器皿一样,只在某一个方面或是某一个领域中专有所长。孔子听到达巷党的人评论自己“博学而无所成名”时,幽默地说:“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原文】

子曰:“麻冕①,礼也;今也纯②,俭③,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④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

①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②纯:黑色的丝。③俭:俭省,麻冕费工,用丝则俭省。④泰:骄纵。

同类推荐
  •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

    《读懂庄子》一书,主要是以寓言为艺术形式反映庄子思想的。全书收录他的寓言故事一百多个。通过这些寓意极深而又易懂的寓言为根据,阐述了他的世界观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与探索。本书通过庄子的寓言故事及其散文的注释,体现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活学活用

    《忍经》是中国最系统的忍学教科书,也名《劝忍百箴》,是一部寓意深刻、济世劝好、和睦相处、得颐天年的劝世书。忍是大智大勇大福,忍是修身、立命、成事、生财的津梁!元代著名学者许名奎,集毕生之精力,得出《劝忍百箴》100条精华。他将人一生的所为,以一个“忍”字概之。“忍”决不是“忍声吞气”,不是懦弱、胆怯,“忍”是大智大勇者的无敌心法!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博采谋略经典,毛泽东盛赞的处事宝典!与《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成为“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糅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释家出世思想和道教无为思想,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助人正心修身、养性育德。
热门推荐
  • 校花的异界男友

    校花的异界男友

    以帝王之魂进入初级人类身体的幻,开始了他在初级人类世界的冒险,修炼这个世界的功法,掌握这个世界的规则,直到他发现这个世界所修炼的力量与无日大陆一样时,一切都变了。。。。。。
  • 逆天法师:废材二小姐

    逆天法师:废材二小姐

    她,不仅是华夏古武世家的第一天才少主,还是第一杀手,第一法师,可最后却被心爱的人背叛,一朝穿越到苍玄大陆。废材?睁大你们的狗眼看看,如果姐是废材,那就没有天才,炼药、炼器、武者、法师······十项全能。丑女?那姐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绝世美人,一笑倾城。法宝、灵兽,全到姐的怀里来。某妖孽”嫁给我。”“不要。”“那我就娶你好了。”某女无语。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忧郁的前后桌

    忧郁的前后桌

    对理科无可奈何的林忧和她那精通理科的后桌的互补故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圣徽

    圣徽

    家族的战争,将整个大陆燃烧,史无前例的第一人,究竟能够打破那个魔咒,化身圣武者,闪烁圣徽之芒,挽救天下苍生。(学生党龟速码字,但不会弃文,望喜欢的朋友能够支持)
  • 烈焰焰尊

    烈焰焰尊

    一位出生便受到命运诅咒的婴孩,被强逼丢弃,得到神秘老人收养,莫得仙缘,如何傲世三界,站在权利巅峰!一切尽在《烈焰焰尊》!修为划分:焰丹、火焰、焰骨、焰魂、焰体、焰灵、焰仙、焰君、焰皇、焰帝、焰圣、焰神。每一境界又划分为天地玄黄四个小境界。
  • 遇见晴天

    遇见晴天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晴天,而我遇见你的每一天都是晴天。哪怕风雨,也是阳光。林小田离家后遇见谢老先生,命运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悲剧性的故事早已埋下结局,可林小田也只是一直迷恋在一起的所有美好晴天,不论苦痛都愿意去承受,只要和谢老在一起,哪怕面对世人的不理解,亦义无反顾,最后哪怕伤痕累累,对自己只道:至少爱过,应以无悔……
  • 妇人临产门

    妇人临产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佛必须死

    神佛必须死

    神必须死,佛必须死,漫天神佛都得死。少年牧九天,八岁练气,十岁筑基,十四岁金丹,一觉醒来,丹田里多了个半透明灵体状态的猴子,从此沦为废物。一次次供给猴子灵气,最终猴子醒来,身份揭晓,一段不为人知的“西游”隐秘逐渐揭晓。一人一猴破天而出,遇神杀神,遇佛灭佛,遇魔诛魔!注:本文又名《真悟空被假悟空打死之后宿体重生与宿主重回西游玩爆神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