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9000000002

第2章 围棋“道”的精神

中和道长

发表时间:2004-09-13

在互联网上下围棋,很多人选择下快棋。一是在网吧一类的地方上网下棋,有时间和收费上的负担,所以只能选择下快棋;二来可能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忙里偷闲,只能以快棋来消遣,时间一长也怕影响工作和生活;三是有些人可能想多下两盘,过过棋瘾,多下棋也能多结识几位棋友,了解不同的棋风。这些是形成下网络快棋的因素。

中国道家先哲给我们留下了围棋这门技艺,黑白世界,纵横经纬,上可喻天道,下可喻人伦;纵横于六合之地,行天道,演中和,兵争天下。也如行云流水,开示人生哲理。像战,却非战;像世界,却非世界;像人生,却非人生;像胸怀抱负,却非胸怀抱负。它像“道”,是修真悟道之器;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们民族先哲留给我们的瑰宝。

先哲给我们留下围棋时,本身就在棋中蕴藏了“道”的精神,讲究的就是下棋时一定要平心静气,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和自己内心的各种思想杂念,免除凡俗之气的躁动。这样,才能用心于棋理、棋道,思考棋之境界,执行自己的战略。察己之不足,洞彼之机谋。先哲留给我们的棋理棋谚也都讲究“道法自然”。我们知道现代棋圣如吴清源老前辈和李昌镐小兄弟,都是追求棋道棋品与人生境界合一的高手。围棋之外,不躁不骄,无欲无求。吴老前辈是一代宗师,仙风道骨,早已从棋道中超然物外,把看似胜负的竞争表现为棋道的最佳推演。“竞技”表现为阴阳两种因素在不同层次的对立与统一,道中没有胜负,方能包容胜负和超越胜负。李昌镐作为现代青年,竟然在网络围棋联谊四海之时,从来不下网络围棋,安心于一隅推演棋道,实在难能可贵。所以我们从他那厚实无华的棋风中,总能看到一种打不倒的柔性,总想战胜他却总难战胜他,明明把他拍倒在地,却又见他挺立起来,让棋手们害怕。这就是对棋道的追求所致。

围棋的普及,把这门高雅、脱俗、增长人智慧的艺术惠泽了更多的人。我们除了学习围棋基本的棋艺外,更应该符合它本身的“道”的精神,更应该从棋道中了解围棋为什么高雅、脱俗,从而使我们的言语和行为都归于高尚。看日本人的棋道,知道他们很好地发扬了围棋“道”的精神,他们于棋中的人品言行,影响了现代各国围棋高手。看各国高手们一起下棋,撇开胜负,对手之间的礼节时时表现得让人赞叹,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以前的围棋高手们下棋时的礼仪,是对围棋棋道的真正渲染。只识棋艺而不识棋道,只能成为棋痴。

现代围棋通过日本人对棋道的追求,把围棋的棋艺与棋道都发挥到了很高的境界。我们继承祖先留下的瑰宝时,更应该把好的品行、好的风尚发扬光大。不能因为日本侵略过中国、围棋曾经在日本辉煌而把棋道本身否定。因为日本的文化来源于中华,日本人发扬了围棋本身就存在的“道”的精神,是他们于棋道中认识了这种精神而并非他们创造了这种精神。“棋道”能够培养你的高尚情操,而你却自甘粗俗,那成了什么呢?围棋在你手上又成了什么呢?

追求棋道需要“静”,身心入静了才能“慎思”,审时度势,这都是古代棋经、棋谚所强调的。如果过分追求快就很难使人静下来,反而容易使人心浮气躁,杂念丛生,这就有违围棋“道”的精神。下快棋,对高手而言,比的是人的表面意识和对基本功的反应能力。而对低段棋手或初学者来说,一味下快棋学不到任何围棋好的东西:不能悉心计算棋路变化以提高计算能力;不能安心思考确定自己的行棋战略;不能安心思考对手的战略、战术意图以确定对策;不能很好思考布局、收官以学习其真正技能。很多人把追求积分,追求财富值,寄希望对方出错充数于下棋之中,那能让人学到围棋的什么呢?仅仅是满足一时之快乐,图个消遣。

所以,爱好围棋的雅士们,应该从网络快棋中脱身出来,真正把棋艺与棋道一并发扬光大。围棋本身并没有高尚、粗俗之分,但围棋中蕴藏的“道”的精神就能把粗俗变为高尚,把愚钝变为聪慧。你必须符合围棋的“道”的精神和它天赋的秉性,方能明白先哲们留下这璀璨瑰宝的用意,并且能很好地发扬它。

与网友的问答

网友:

这篇文章在贵州卫视天元围棋频道作了报导,记得道长开始是用“快棋有违围棋道的精神”这个标题,这与现在下棋的人盲目追求下快棋的现象很符合。

中和道长:

是的,开始用“快棋有违围棋道的精神”这个题目有两个目的。第一是大家现在下棋过分追求快,非常不利于扎实地学习围棋技术。第二就是以这个题目来刺激大家共同讨论这个问题,使话题能够展开。因为大家都知道“快”也是道中的因素,所以大家看到题目是“快棋有违围棋道的精神”时,就都有兴趣反对、批判,这样我们就好讨论了,实际上我们也确实好好讨论了这个问题。那么,这篇文章真正所要说的,就是现在这个主题:围棋与“道”有关。

网友:

围棋在古时主要流行于上流社会、修道之人、风流儒雅之士中,是修身悟道之器,亦是陶冶情操之具。慢、静较多地体现了“道”的精神,更多地展示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帅气;快、迅疾较多地体现了“术”的内涵,较多地反映了局部战术的指挥运用能力。可见虽然都是下棋,快棋、慢棋所蕴藏的内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对下棋人的熏陶是有根本的差别的。

中和道长:

是的,快与慢是相对的,都不能绝对化。事物一旦走向绝对化就是走向极端了,也就没有出路了。

网友:

我们现在对于“道”的问题已经完全陌生了,只知道它是宗教或者玄学,很难透彻了解。是否可以这样说:你认为“道”存在它就存在,你认为它不存在,它就不存在?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中和道长:

“道”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并不以人的思想观念有无而确定它是否存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物物有太极,事事有太极,这个太极就“是道”的体现。《中庸》里面讲: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所以,“道”是不会离开人与事物的。是人的心,人的思想观念感觉不到“道”的存在而已。

正因为人感受不到“道”的存在,人对于物质世界的事物就爱去争论个对与错、好与坏、有与无。那就容易出现瞎子摸象时出现的现象,可能摸到了其中的一点,却始终无法看到全部。人们感受不到“道”的存在,但“道”没有一刻离开过大家,谁要能真正离开“道”,那“道”也是不存在的东西了。

古人讲“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对应到黑与白,也对应到无形与有形,对应到思想与身体,对应到好与坏、善与恶、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等等。无论佛家还是道家,还是儒家,均认为宇宙是“一”,不是“二”。所以东方文化是在“一”的层面上描述宇宙人生的规律。西方哲学中的对立统一其实就是阴阳相生相克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二”的规律。包括唯物与唯心的争论,都是因为思想运行在二分法的基础上造成的。两分对应到中国的阴阳,而“一”就对应到太极。

所以,争论都是在阴阳运行范畴之内的思想体现,它可以成为一种探索,但它一定受这个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因为人的思想与认识始终局限于这个时空。而在“一”的层面上,唯心能演变成更真实的唯物,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体。

网友:

哲学也能上升到一元论的高度来看待事物。

中和道长:

是的,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中,只有唯物辩证法的一元论才科学地论证和全面地贯彻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

而道家、佛家并不是这样来看待物质与精神。佛家认为,只要你有物质与精神的区别,就是分别心造成的,道家认为的宇宙人生是一体的不可分的。它们跟这些哲学思想完全不同。

网友:

我理解的“道”就是终极真理,也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它是不可知的,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要探索一天,永远没有终点;另一方面,它又是现有的人类全部智慧的总和,可以用来检验、指导和预测人类的活动。

一方面,人类以及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运行规律可以高度抽象为大“道”;另一方面,每一事物又有它本身的特殊规律,就是各种具体的小“道”。孙子兵法,儒家思想,斯坦尼体系,科学学,各种菜谱,直到《棋经十三篇》等等都是在不同层面试图把握具体事物的规律。

凡是注重结果的都可看作是“求技”;凡是注重过程的便是“求道”。虽然一般情况下二者不可截然分开,前者也会关注过程,后者也会顾及结果,但是目标不同,性质会完全不一样。只有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只是出于对该项事物的痴迷而探索其中奥秘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界。

凡是为了取得好的结果而注重过程的人,结果很可能只是成为巨匠;单纯注重过程的人,结果反而会成为大师。注重过程不单纯是指享受过程。

这样的人应该只是极少数,但是肯定有。各行各业都有。他们就是“求道”派。

就围棋而言,几乎没有完全不注重结果的人。这是因为能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研究围棋上的只有职业棋手,而他们又有稻粮谋之虑。少数衣食无忧的人又必须为荣誉而战,不考虑结果不现实。所以只能将关注结果程度最低的人称为“求道”派,他们用自以为掌握的规律来指导自己的每一步棋,俗话说“输了也得这么下”。其余的可能会为了结果而“不择手段”。理论上,如果有足够多的统计数据支撑的话,“求道”派的胜率应该高于“求技”派,因为他们对围棋的基本客观规律掌握得更好一些。凡是参与竞技项目的运动员都知道,一旦在比赛中背上想赢怕输的包袱,结果往往不妙;只有专注于处理好每一拍,每一脚,每一步而不去想结果的人才会有胜利的可能。中和道长:

“道”确实是在每个人的手上,也就是心里!!为了便于捉摸,便于把“道”跟大家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我打个比喻:

“道”是一个大系统,而行行业业都是从大系统中分离出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都必须反映出大系统的特性与原理,才能使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每一个子系统都能使你走进大系统中来,也就是条条道路通罗马。

好比说社会是大系统,家庭是小系统,每个家庭都会有门通往大系统之中。

存在于“道”之中,你会发现大小系统其实是一体,“道”的本身无里无外,无大无小。

那么琴棋书画,科学技术中都存在着“道”的因素,一定是这样。大家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每一事物中均存在“道”,“道”无处不在的道理。而人生是最大的问题,人生就是人的一生,如果每一步都按照“道”的要求走,那自然与“道”是一体。所以,中国古代一直强调处世做人的思想与道德品质,当你符合这些做人的基本品质之后,你自然也就在“道”中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所有经典,全部是一些道德品质非常高尚的圣人写出来的,全部是围绕如何做人,如何使人的一生最符合宇宙规律,最符合“道”,所以他们的文章经过上千年的人类繁衍也不会过时、衰亡。

把大系统分解为无数的小系统,并把小系统变成可操作把握的东西,这就是西方科学技术的体现。所以求技中也同样存在求道。

对“大道”与“小道”的认识也有不同层面的描述。一般来说,为公的事情,为了大众的事情,无私的行为,符合天道的心态,都是“大道”的体现。而对于修行来说,在人类社会复杂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达到与“道”融为一体就是“大道”。而为了个人为私的因素,解决个人的需求被称为“小道”。

中和道长:

其实大家谈的东西都是“道”,头头是道!什么是“头头是道”呢?人们通常的看法与解释是讲这个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都有道理。而从“道”的角度来看,它有更大的对应。

佛家讲“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跟“头头是道”是一个意思,每一个脑袋、每一个生命都是“道”。佛与神与道是对高层因素的描述。“一沙一世界”的概念,用现代物理学来解释就是把沙子放大到星球那么大来观察,会发现一粒沙子就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所以,你们提出的一个问题,也许真是在描述一个广阔天体的运行,只是看你的思维到底有多大。

中和道长:

“道”无里无外,无大无小。佛家讲无分别智,一个修佛的人完全达到无分别心,智慧会源源不断,这是大成就者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道家讲“天人合一”原理,跟佛家讲的无分别智是一个东西。就是宇宙天体与人是同一体,无里无外,无大无小,无高无低。

《周易》中讲混沌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种阴阳运行现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用阿拉伯数字模型来表达就是0—1—2—4—8,这个过程就是儒家讲的“入世”的过程。而8—4—2—1—0就是道家讲的“出世”的过程,归真的过程,出极的过程。0就是出了太极,出了极就是如来智慧,而1只是无分别智,色空不住。

所谓分别心,就是由于阴阳的因素造成的。就是在两仪的范围内宇宙运行的规律所决定。有两仪就有对比,有参照,有分析等等。西方的对立统一规律,人的思维永远是两分法。

阴阳是太极的一体两面,是同一个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求技与求道也是一体两面,爱与恨也是同一种能量的两面。

中和道长:

思想与身体是同一体,主观与客观也是同一体,唯物与唯心也是同一体。唯物对唯心的否定,就如同用身体来否定思想的存在,而唯心对唯物的否定也如同用思想来否定身体的存在一样。

唯心的东西在更广阔的层面上看,也许是更进一步的唯物;例如无线电的出现,脑电波的测定,人飞入太空,在几百年前谈论这个问题肯定是属于唯心的东西。现在人们还认为阴阳不存在,可现代科技已经证实宇宙中有暗物质,黑洞吸收光能。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也是说唯心之中包含了唯物。

之所以说“道”里面有大境界与大快乐,它不是无限放大自我的傲慢,而是使你的胸怀更加广阔、宽容、谦让。在“一”里面,当然就没有争论。

以地球与太阳之实,虚空却轻巧地将他们承载,让他们安心地运行。太阳与地球能跟虚空争什么呢?虚空难道不是物质吗?虚空这种物质又是被什么因素承载呢?

中和道长:

万众一心就是与“道”浑然一体。“通心”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问题,中国古代形容为合一。丈夫与妻子能够通心,思想合一,夫妻关系一定和谐;夫妻与孩子、父母能够通心,家庭一定和谐;部队强调的军令如山,也是通心同心的体现。而万众一心,必然众志成城,因为大家合为一体了。

佛家、道家讲宇宙是一不是二,天人合一,那必然是万众一心的。人与天通了心,那就是与“道”浑然一体。

同类推荐
  •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巴人寻根:巴人·巴国·巴文化

    有关巴人的历史和故事,是那么的遥远,遥远得虚无缥缈,人们翻阅故纸堆里的文字就像阅读神话传说,将信又将疑。然而,从20世纪中期以来,有关巴人和巴文化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使那些原本朦胧的史实逐渐清晰起来,那些远古的场景又开始浮现在现今人们的眼前。原来,二三千年前的巴人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他们就在我们的脚下,就在这片富饶的巴渝大地,与我们仅相隔咫尺红土!透过肥沃的土壤,我们尚能感受到历史的余温。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雄关要塞:函谷关(文化之美)

    函谷关作为我国一个著名的关隘,它坚固险要而又位置重要,这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老子在函谷关写《道德经》,这使函谷关成为了道家之源。其是我国最古老、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因此,函谷关成为了我国的一个著名旅游景区, 更成为河南灵宝市的一块金字招牌。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
  • 西洋文化简史

    西洋文化简史

    本书在对西方文化进行探询时,着重对它的起源、形成、发展、面貌特征进行了有特色的概述。是从古希腊文化讲起,涉及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中世纪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理性文化,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等,以最简洁的方式概述了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
热门推荐
  • 严复集

    严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飘渺神功

    飘渺神功

    一片图纸碎片,引起一场浩劫。一段灭门惨案,隐藏一只黑手。一条复仇之路,揭开一场阴谋。一个许氏孤儿,铸就一段传说。
  • 风华绝代之逆天大小姐

    风华绝代之逆天大小姐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回想这句话,夏冰抽了抽嘴角……呵,梦境里没在意那老头子的话,转眼间就被流星砸了……再次睁眼,看着周身的环境,不由得咬牙切齿,……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虽不是特工,但也能活的精彩,但是……夏冰咬咬牙,忍无可忍回头“你跟了我三辈子了,到底要跟到什么时候”某男抬眼,语气依然是冷的掉渣,妖魅流转的眸子喑藏宠弱的看看眼前的小女人,他说“生生世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彩虹秘恋

    彩虹秘恋

    这是我和彩虹宝宝的恋爱日记,当然,日记是保密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亲爱的彩虹宝宝不知!我和她是同校,她是本科的萝莉,我已是研究僧的糟大叔,但我们都珍惜这份在校园公众号《蜀郡那些事》上相遇的爱情,我们的爱情长跑才发枪,祝福我们吧!让我们一起谈场天地大众皆知的爱情……
  • 破碎天宇

    破碎天宇

    易寻,一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巧合中的觉醒,开启了他身体中神秘的力量,从此带他进入到奇妙的修行者的世界,在磨难和机遇的双重作用下,他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鲜血铸就他的成长之路!而守护,则是他永不磨灭的坚持!
  • 青春之路三部曲

    青春之路三部曲

    当梦想变得遥不可及,是否还记得曾经追寻的梦。现实照进梦想,是否还有人苦苦支撑。盛夏过后是初秋,盛开过后是凋零,有几人能守住梦想之花。当一切变成过去,在梦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中,现实的路上人越来越多,梦想的道上寥寥无几,已看不见背影。回首望,那一段青涩的岁月,在每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风景,遗憾,庆幸。但不管怎样,那都是心中的珍馐。
  • 鹿晗之一路有你

    鹿晗之一路有你

    陈曦是一名刚出道,但名气不小的女歌星,拥有着天籁之音和天才一般的大脑,并且还是跆拳道,柔道等黑段冠军,只是一直没有向外公布。她的偶像是鹿晗,但因为工作需要,并没有透露事实,这天,她接到了《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的邀请函,陈曦既紧张又兴奋,录制节目中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怎样才能出人头地》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全书从不可忽视的小事和细节、精于社交和竞争、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明智决策助你出人头地、有明确的目标和积极的进取心、根据性格选择适合的职业等方法与技巧方面着手,理论结合实际,全面地对成功方法进行介绍。想出人头地吗?赶快阅读此书吧!
  • 天界朋友圈

    天界朋友圈

    某天,情场失意的陈煜意外发现,他的微信多出了一堆令人哭笑不得的好友。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月老、太上老君、文曲星……这些神话传说中的神仙真实出现在陈煜的生活中。他们发红包、混朋友圈、做微商,其乐融融。直到陈煜无意间看到嫦娥仙子的果照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与玉皇大帝称兄道弟,他跟齐天大圣切磋武功而不落下风,他跟嫦娥仙子关系暧昧,他跟阎罗王情同手足,他跟月老亲密无间……驻颜丹、姻缘符、还魂丹、蟠桃……还有嫦娥现在的贴身衣物,关键还能修仙!简直不要太吊!总而言之,陈煜要性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