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6700000002

第2章 人日

时间:农历正月初七。

风俗:剪彩,做人日菜,薰天饼,登高赋诗,思乡怀人等。

源起: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羊、马、牛这六种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便是人的诞生日。是以形成,人日。

在花前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这是一首游子之诗。他写“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入春不过七天,却已在异地过完两个年。离家时日不久却也觉漫长。

春过七日,便是人日。正月初一是春节,标志入春。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七,旧时习俗里分别有鸡、狗、猪、羊、牛、马、人日的说法。

再念那春雁北归,更是忧从心来。雁雀尚有归期,人却没有。若是寻常一日,怕是那些念家的想法即便有,也不至于过分强烈。但人日有别,这一天自古便有登高、吟诗、怀人的习俗。于是,他便不自主忆念起旧的音容人事,想起家来。睹一片春情,不由得就兴发羁旅之思。

怀乡情意太浓烈,以至百花落在眼里,也是花发已迟,不及他思归之迅。他是这样的恋家的男子。人日思归,是常情。那一日,觥筹之间,节日闹热都不及游子思家的情意深刻。一切美好在远处沉落,思念不够。

此诗是隋代诗人薛道衡的代表诗作之一,写得极为细腻深情。七日,二年。雁后,花前。都是在细微处落笔,拿归期与雁后、花前作比,一段游子思怀的深情图景便跃然纸上。

当时,薛道衡已是才名在外。所作的这首《人日思归》的背后也有一段颇有形色的小故事。兴意盎然。

据说,人日那天,薛道衡作为北朝(隋朝)使者去拜访南朝陈后主,却多日未曾得见圣颜。于是人日当天,便有朝臣上奏此事,说薛道衡已候多时,到底也是隋文帝的宠臣,亦是才华横溢的诗人,理当一见。

陈后主虽无长处,毫无治国之智,却也热衷附庸风雅,偏偏好吟诗作词。于是闻听薛道衡是诗人,便起了兴致,接见了他。初见薛道衡,陈后主便被他周身儒雅之气所吸引。有些人,一亮相,就有一种气场会漫出来,影响周遭的人。薛道衡也不例外。

于是,陈后主便直奔主题,道:“听闻你诗名赫赫,何不献诗一首,以诉诚意?”薛道衡点头称是,开口便道出两句“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此两句诗确然平平,并无夺人之处,所以当即引来众朝臣的讥笑嘲讽。

且看薛道衡面色一顿,然后嘴角上扬,接下了“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二句。霎时,众人哑言。朝廷之上,喧哗声立毕,阒寂无声。就是这惊艳人心的两句,让众人都对薛道衡的诗才青睐有加。这首《人日思归》也便从此流传开来。

宋词人贺铸便曾作《雁后归》一词,将“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完整地引入了词中。实为画龙点睛之妙笔。只是这惊艳众人的两句话非是贺铸原创,而是源起于薛道衡这首《人日思归》。

巧翦合欢罗胜子,钗头春意翩翩。

艳歌浅笑拜嫣然。

愿郎宜此酒,行乐驻华年。

未是文园多病客,幽襟凄断堪怜。

旧游梦挂碧云边。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老风尘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思乡是常情。一如这年人日,他乡思浓烈,内心溃不成军。也是因了人日的氛围,他便提笔作下了此诗,寄与远在成都浣花溪所营草堂的杜甫。旧时,若能与谁彼此寄诗思怀,那么此二人的情意定然不是寻常的,定然是非常深厚的。高适与杜甫即是如此。

首二句表明心意之后,便写道“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不过一晃神,他就被四下的红绿迷蒙了眼。柳条吐了绿,梅花红满枝。本是活泼可人的鲜艳景致,此刻却因诗人心中伤感,再好的风光落在他眼中,也是惘然,也是惆怅。于是,他便转了脸,把目光收束在近处,不再去望。

那些年,也是国家多难。这一处干戈未息,那一处战乱四起。常年都是动荡不安。而他,却无奈身在南方,远离京国。纵他心里有再多忧思也是徒劳。就是这样隔开了千山万水,壮志难酬,匡时无计。

落笔至此,诗人笔锋再转。说“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今年人日已是隔了不知几千里,怀念却是不见,明年人日更是不知彼此将要辗转至何处,一切都是如此无可预计。生,是无常。

年轻时,他曾隐居尘外,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怡然。他绝然不会料到事到如今,竟愧对了一身书剑,老在了这无谓的仕宦路途之上。现实着实令他伤感。

自知年岁已苍,力不从心,却依旧身居太守,月月迎受俸禄,而好友杜甫却漂泊在外,孤苦无依。想到这一处,他更是顿生羞愧。怅然不止。人日当怀人。更当忆苦自省。

此诗是唐诗人高适晚年所作,写给杜甫的一首诗。一字一句都是肺腑之语,极为深情动人。高适与杜甫之间的情谊始于唐玄宗开元末年。盛年时,二人于山水路途之间相识,不过二三眼就知道彼此是内心相合的人。于是结为诗友,相伴而行,遍访名山大河。饮酒、作诗,无所不谈。

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所撰《列子·汤问》有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高适与杜甫,一如伯牙与钟子期,都是懂得彼此的人。人生当中,若能得一二知己如是,也就够了。

在安史之乱后,杜甫去蜀地避难,此时恰逢高适在成都近地为官,所以高适便多次救济杜甫,年岁艰辛,彼此却都不曾遗忘诗情。后二人又经几番辗转。这年人日,高适在蜀州担任刺史,杜甫却远在成都草堂。高适触景生情,便作出这样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以示情思。

多年后,高适已经不在人世,杜甫流落至湘江畔,内心孤苦。一日,杜甫偶然翻出此诗,睹物思人,不禁泫然。于是,他便作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如下:

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因得故高常侍适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间,读终篇末,自枉诗已十馀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老病怀旧,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独汉中王瑀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廿一日,却追酬高公此作,因寄王及敬弟。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

叹我凄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

锦里春光空烂漫,瑶墀侍臣已冥莫。

潇湘水国傍鼋鼍,鄠杜秋天失雕鹗。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

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隔了浩浩荡荡如水光阴,他与他之间依旧情念未断。令人赏赞。

柳如烟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唐]温庭筠《菩萨蛮》

词中写了这样一个女子。

她幽婉,怅然,眉目间有哀怨。

首句写“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隔着水晶帘,枕着玻璃枕,覆着鸳鸯锦被,她颜色和悦地卧在床榻上。只是不经意间,似从闭锁的眉目间渗出一丝愁。是清淡至极的,甚至是倏忽不见的。虽隐约,却又实在。

又写“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写的是闺中梦。她眠卧在床榻上,梦见江,梦见柳,梦见雁,梦见月。梦见江边柳树迷蒙似烟,氤氲成片。梦见春暖花开,大雁北飞。梦见夜色渐逝的临晓时分,残月如钩,光影幢幢。梦景纷繁,却亦凄然。

温庭筠有一支曼妙生辉的温柔笔。只数语,一幅幽香女子惹梦的图景便跃然纸上。有点媚,又有点伤感。很是清淡,却也真切。

好似那女子,闺中悠然升起一股清烟,氤氲成纱,笼在她的软榻上。也看不清她的面容,却有一股惆怅气漫过来。然后,他笔一顿,就换了一帧画面,令人目不暇接,却也就跟着心思荡漾。

仿佛隔了一日,她便里外焕然。趁着人日闹热,也来追逐一份欢喜。“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只见她着一身莲藕色衣裳,将那人胜剪裁得琳琅参差,别在发间。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就连那鬓发也是丝丝熨帖,伏在那一张香俏的脸上。碎步一迈,更是玉钗一步一晃,摇得人春心荡漾,见不得她内心一丝蜿蜒。

温庭筠整首词不着一句伤,一字悲。却又分明在那妩媚的画面里不经意留了一笔灰色。分明能感知到,这女子亮丽妩媚后的一转身便是黯然。大约,她是果真丢过了一个他。

温庭筠的词,美亦媚。因他本身是一个专力于“倚声填词”的词人,所以他笔下的词也多是花前月下、绮怨绮艳的香软闺情词。

古时,人日有剪彩一风。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亦可馈赠。包括这首《菩萨蛮》在内的许多古典诗词当中也多有痕迹描述古时人日这一天剪彩的风俗。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饷人。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此为徐延寿所作诗《人日剪彩》。除此之外,唐诗人李商隐也有“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诗句。

人日剪彩之俗大约始于汉朝。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开始有文字记载,也就是南北朝时期梁代宗懔所撰《荆楚岁时记》中记道:“人胜者,或剪彩或镂金箔为之。帖于屏风上,或戴之,像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

胜,它是一种女性配饰。可以被剪制成各种形状。类似于剪纸工艺。人日,有个别称,叫做“人胜节”。也就是说,许多女子会佩戴人胜,即被剪制成人形的胜。也有花胜,顾名思义,即是将胜剪制成花的形状。更有草、飞禽等各种式样。寓意迎春,迎万物复苏之盛景。

胜,就是这样一件精致轻妙的饰物。

腊春寒

长途酒醒腊春寒,

嫩蕊香英扑马鞍。

不上寿阳公主面,

怜君开得却无端。

——[唐]罗隐《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

恰逢人日,他落第而走。

远途不知吉凶。清清冽冽而行。

他是科考落败的书生。内心百千忧扰,难能静定。彼日,他内心钝重,情绪委靡。辗转欲往杭州投奔官居杭州刺史的友人。却料不及,半路上小憩,春寒倒进身体,逼他酒醒。

一个不经意,竟瞥见那道上有一株盛开的梅。就那么红艳艳的,直直扎入他的眸里。嫩蕊花香,汹汹扑来,蔓延遍及。不错,那一树梅着实惊动了他的心。

只是他看这梅,仿佛荒野冷酷,疲惫已深,却在孤境里意外遇到光。也不是不美,只是有些意外,有些惊。也不是不好,只是耀眼了些,有点刺目。于是,他叹。叹那落梅为何不去妆点寿阳公主的倾城之颜。却妖冶艳艳,落在他面前。开得毫无理由,也着实令人伤感。

这首《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是唐人罗隐作于人日的诗,除了诗题与作诗时间,诗的内核其实与人日关联不大。人日原本即是内涵丰蕴的,只是自古人日文人多思怀,于是,平平就添了几分伤感。如罗隐一般书生落第,自是感慨万千。

古人读书皆为功名仕宦,是用一生下注的事。所以,科考落第断然不是简单的事情。寒窗苦读只为一朝,却无果。其中甘苦冷暖恐怕难为外人道。幸,罗隐有枝好笔,一横一撇,就落下一首诗,情意都在其里。记起罗隐那首后代诗人朗朗上口的《自遣》: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有所得时,纵声高歌,有所失时,亦无所谓。纵有太多的愁恨也可抛之脑外,如此这般,也是照样悠闲自得,惬意自在。今日若有酒,便在近日畅饮至醉,明日若有愁,也就明日再去愁罢。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真是将落地书生心底的那一份悲刻画得蚀骨。

再说《人日新安道中见梅花》一诗中的典故。“不上寿阳公主面,怜君开得却无端。”他之所以写梅会落笔至寿阳公主,是因为寿阳公主与梅花之间有一段繁艳往事,颇有意致。

寿阳公主是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的女儿。她曾在某年的人日卧于含章殿下小憩。恰巧此日,大朵梅花盛开檐下,颇为惹眼。她原本也不知有那娇艳花在顶上盛放,依旧自顾自小睡。却不曾想,日后自己竟因这梅被后人口耳相传。

彼时,含章殿前有北风阵阵。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落了几枚花瓣在寿阳公主的额上。梅花有汁,花就那么轻轻一触,便在她额上浸出了花斑。

待她醒来,才发现额上有落花,轻轻拂去,竟留下清艳有致的花痕,美得惊人心。恰巧有宫女见到这一幕,皆被寿阳公主这不自知的点缀惊艳得无言。好一树曼妙的梅,好一位妩媚的寿阳公主。也正是因为此事,后宫人便开始争相模仿。

五代前蜀诗人牛峤有诗《红蔷薇》,诗中即有“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之句。后来,这鬼斧神工的飞来之妆更是传入民间,得到了很大的推广。

少年时曾背《木兰辞》,那一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颇为生动。俨然可以看到木兰端坐梳妆台边,内心温柔的怜人模样。不知,那花黄是否便如那一日梅花落在寿阳公主额上般美妙。

怕春深

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蹑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成调。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沉沉。

翠藤共、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宋]姜夔《一萼红》

长沙,观政堂。

堂下,有古老城墙。

城墙北面,有官府种下的几株梅。新花初绽,还未长成可以贴鬓佩戴的成熟模样。如少女般泄露出一种温柔的美。是羞涩,也亮丽。不耀眼,却悦目。花影扶疏,如何看都是那样美。

只是,那曲池里的水,冰冻未解,流浮于池面上,有粼粼波光泛出,突然凉了耳目。更有那,城墙半腰,积雪未消,好不萧条。景还是那景,只是他倏忽换了心境,于是见冰不是冰,见雪不是雪。再抬头,又见云意沉沉,大约还是有一场大雪的。

到这里,姜夔开始按捺住心中忧悒,荡开一笔,将眼前亮丽美景娓娓道来。也到底是拥有着浪漫情怀。待他再转眼,业已迈步至翠藤架下,在竹间小径里穿行。身边友人三三两两地欢悦畅谈,言笑晏晏。破碎又连绵的笑语声不时四起,惊起阵阵沙禽。

心境变换之后再看周身的景色风致。竟感觉,那深山田野、绿林清泉就是在等着他去游赏讨欢。那故王的舞台亭榭也似是在唤他登临。美意入了心,他的心也就沉静了。心静,于是看待人事也就宽得多、深得多。

词到下阕,姜夔又落笔回内心的惆怅。情意在悲欢之间来回辗转,更见他内心动荡难安。所以,这一次,他看那飘荡的湘云,流逐的楚水,又是一番伤怀,再一次地忧上心来。

他不知道这些年,自己南去北来疲累奔波所为何事。不是不厌倦,是没有那个机缘,来看穿这俗世凡心里的虚空和并无深意的纷扰。

是为人日。各家门户朱红,画鸡贴于其上。各家春盘金黄,彩燕盛于其中。一派喜庆模样,唯独他冷静思量,叹那时光空流逝,却未曾留得半点眷念。

想当年,也曾与那个她西楼雅集。只遗憾,待他今时策马归去,纵那万缕柳丝依旧袅娜生姿,怕是也抵不过春到深处意阑珊。早已人事全非,两般模样。这首《一萼红》意境甚美,景致繁艳之美,心境忧悒之美。

此词写于公元1186年,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正月初七。时姜夔客居长沙,游岳麓山。是日,姜夔与友人在诗人萧德藻家观政堂的曲池附近散步。然后游兴大发,横渡湘江,再又登临定王台,内心思绪翻涌,一时间,便动了伤情,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旧时文人好雅兴,自古就有人日登高赋新诗的传统。唐代文豪韩愈便曾有《人日城南登高》一诗传世。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

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

亲交既许来,子妷亦可从。

盘蔬冬春杂,尊酒清浊共。

令征前事为,觞咏新诗送。

扶杖凌圯阯,刺船犯枯葑。

恋池群鸭回,释峤孤云纵。

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偬。

直指桃李阑,幽寻宁止重。

诗是好诗。日是好日。文人情意一满,便总有风流无限。姜夔不比韩愈,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只是靠卖字与亲朋的周济为生,甚是清苦。也说他人品秀拨,体态轻盈,气貌弱不胜衣,大约也是俊雅的好男子。

不知是否果真有一个她,在西楼与他邂逅,最后两两相忘,各安天涯。

无今昔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

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

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宋]魏了翁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他对人日是有情怀的。

清朴,深刻。有他的道理在。

人日春色似是无边,处处是春情。只是,春情易寻,人情却难觅。但南山却是温柔祥瑞的好地方。民风淳朴,人情热闹。人日这一日的内蕴也只有在承载人情之后才有所担当。于是,他便落笔来细写南山的人景与风情,讲与你听。

他看那南山。每一村,都是箫鼓声阵阵。每一家,都是笛音悠悠。这样温纯炽烈的场面,自当倾付了人内心的浓厚情意。

中国人自古讲究喜庆。是喜则庆。人日原本是女娲造人日,过人日这个节,根本上是一种集体庆生。只是它有讲究,于是有了丰蕴的内涵,成为一种传统。

再说那一处的村民,亦是淳朴。他们在这一日,向天祈愿,祈求来年是个丰收好年。祈麦祈蚕,都赶上正月初七这个好时候。也是一幅温情画面。

写“翁前子后孙扶掖”,是说老人在前子孙在后,子孙搀扶,一起好走。这是礼,是仪,是安平,是和睦。写“商行贾坐农耕织”,则是写商人贩运,贾人坐店,农人耕织。这是秩序,是规则,是一种各司其职的文化讲究。

魏了翁的这首词用细节铺陈出了一种大气的意境,末了,一语道破词的内核:“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懂得做人,每一日也便都是人日。

末了这句诗的气尤为有力,与前几句所叙的简朴古风相比照,是一种深进,越过人情周全的表象得出一个道理。这一点似乎正是人日背后真正的意蕴。这一首诗的诞生也正是诗人意中人本主义思想最直接的投射。

汉人东方朔早在《占书》便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一说,即人日核心是人民安。人是根本,因此,会得为人,自然日日是人日。

心性所向,才是生活的内核。若是心中欢喜,则日日是节日,日日都可庆贺。若心中郁结难抒,也就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纵使日日是良辰,怕也不能享得片刻欣愉。因此,魏了翁这句“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说得是再好不过。

魏了翁,生于公元1178年,卒于公元1237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宋宁宗庆元年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他平生推崇程朱理学,是朱熹之后理学的正宗传人,与著名理学家真德秀齐名。他是理想主义者,是心中自有善本乾坤的人。凡事讲究周全。

这首《醉落魄》里,他说人情难觅,却又眨眼南山觅得,且面面周详,都是他所乐意见的模样。是这样的默默温情,无端地荡漾人心。这诗里有一种温柔,吟在口中,仿佛鬓丝眉宇之间,皆是悠然之气,怡情自得。

因这人日里的人情,处处依他心。

同类推荐
  • 对联大全

    对联大全

    本书将历代对联分门别类,包括节日时令对联、喜庆祝贺对联、哀挽对联、名胜古迹对联、行业对联、趣巧对联等。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是一部世界文化百科全书,从人类历史、衣食住行、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技术、风俗传说、名胜古迹七个方面讲解世界文化常识,展示世界文化发展的轨迹,为读者提供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使大家尽情畅游在辽阔深邃的世界文化知识的海洋中。
  •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千古才情千古对:智趣楹联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本书所选的楹联在时间上纵贯古今,内容上横跨生活的各个方面,风格上雅俗共赏,浓缩了我国楹联文化的精粹,既可指导初学者快速入门,又可作为专业人士的工具书。参照本书欣赏和学习楹联,相信您一定会受益匪浅、触类旁通。
  • 庄子一日一讲

    庄子一日一讲

    本书充分吸收和阐释了庄子关于“自由、无为、生死、智慧、养生、有用与无用”的思想,尤其是对庄子的人生哲学进行了平实而深刻的阐述。本书可以被看作是一本了解和理解庄子思想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读本和参考读物。
热门推荐
  • 菜根谭处世全书

    菜根谭处世全书

    本书表达了是作者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治学齐家的认识和体会,是一部处世智慧的奇书。本书从《菜根谭》原典中精选出99条,按照内容分为六个部分,每一原则都加上标题,进行言简意赅的翻译,并结合经典故事加以阐述说明。
  • 炼神大陆

    炼神大陆

    别欺我年少懵懂,我必以血染青天,勿笑我与众不同,我必感化世人,如果成神能够让我保护我爱的人,那么,就让这世界因我的力量而颤抖。
  • 死生契阔——子偕

    死生契阔——子偕

    世人都说妖狐织幻境迷惑众生,人却不需法力,只凭一句话,便织出了一个美丽的幻象,沉于此幻象中的妖,为了这一句话流连等待。
  • 花千骨之情深缘浅

    花千骨之情深缘浅

    花千骨重生之后成为了长公主,前世记忆已被抹去。白子画为她疯了300年,她又上了长留,记起了神界之事,缺还没记起她与白子画的恩恩怨怨。如果他记起来了,她会原谅白子画吗?白子画会再一次辜负她吗?剧情后载有点虐,慎入哦
  • tfboys之伴梦长久

    tfboys之伴梦长久

    “你走!我不需要你的怜悯和同情!”沫熙对着千玺喊着。“沫熙,我没有同情你,你听我解释啊。”千玺拉着正要走的沫熙,温柔的说。。。。。“王源!我说你为什么要欺骗我!为什么?”晓夏眼角流着泪问道。“。。。。”王源却一直沉默。“我只是一个孤儿,而你是大名鼎鼎tfboys的队长,请别骚扰我了。”梦琪背过身说道。“不,不要。。。。”王俊凯喊着。。。。。。。
  • 地心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地心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残酷的愤怒

    残酷的愤怒

    一个事事无成的雇佣兵,接的了一个不该接的任务。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 震古寰宇

    震古寰宇

    七国大乱,战火频仍;在这人口指数明显下滑的年代,“帝仙”晏楚如何抱得美人归,不对,是抱得美人们归……本书已完结,新书《制圉(yv)》11月27日更新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Ⅰ)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我是书中女主角

    我是书中女主角

    五月莫名其妙的穿越进一本书附身在了女主角上,随着故事的展开被卷入一场神秘的预言难逃的诅咒中。“五月,我已经不再是那个自由无束,只尊崇自己内心,让你心生向往的人了”“锦绣,无论如何你曾是吾妻,我自当保你”“阿阮,你知道吗?我觉得这是缘分”“我的命运是怎样自我懂事时便早已知道,你不必悲伤。也许祁他是对的,一切对我来说不过都是奢望”“自那一天起,我的任务便只有一个,只是偶尔会心有不甘。不过这样也好至少以后我不再会困扰了”事实的愚弄、自以为是一次一次的犯错,她是否能够拯救自己犯下的错,命运的诅咒是否会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