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900000031

第31章 沙漠奇景(1)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阳光最多的地方,还是世上最大的沙漠,几乎占了整个非洲北部,东西约长4800千米,南北在1300千米到1900千米之间,总面积约860万平方千米。

沙漠西到大西洋的沿岸,北到阿特拉斯山脉、地中海,东到红海,南到苏丹、尼日尔河河谷。最高点在提贝斯提高原的库西山,海拔达3415米。

撒哈拉沙漠间隔非洲大陆为两部分——北非和南部的黑非洲,两者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沙漠南部边缘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之“萨赫勒”。其南部分雨水充沛,植物繁茂,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为黑非洲。

撒哈拉的形成

撒哈拉沙漠干旱地貌有很多种,主要有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石漠多在撒哈拉中部、东部地势高的地方,还有尼罗河东的努比亚沙漠也主要是石漠;砾漠在石漠与沙漠之间比较多见,多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库西山等山前的冲积扇地带;沙漠面积最为广阔,只有少数较高的山地和高原。

那么撒哈拉沙漠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迷。传统说法认为,在60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植被茂盛的肥沃土地,这种说法的最有力证据就是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一些大的河床,并找到了很多鱼类的遗迹,特别是在扎巴连山谷发现的5000多幅壁画,上面画有栩栩如生的长颈鹿、羚羊、牛群、大象和马等。那它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一片沙海呢?

科学家指出,原因有两个:一是古代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气候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据说,撒哈拉沙漠的形成很早就开始了,不过脚步比较缓慢而已,后来不知从何处飞来了铺天盖地的黄沙,才使这里变成了今天这样一望无际的沙漠。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么突如其来的黄沙又从哪里来的呢?遗憾的是持这种说法的科学家也答不出来。

后来,地质学家在埃及西部卡塔腊盆地深处勘探石油时,意外发现了古鲸的遗骸。对此他们推测,现今的撒哈拉沙漠过去曾是一片汪洋。而美国诸多古生物学家在现代地中海以南200英里区域内的地下400千米处,也发现了几乎全部是海洋动物的骨胳化石,甚至包括古鳄鱼、古锯鲛、古鲨鱼、古海牛及古鲸等。专家们研究认为,这些古海洋动物早在3800~4000万年前就已灭绝。所以,这些动物至少在4200万年栖息于此。同样道理,他们推测至少在42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浩瀚的古海。

不过,至于古海又如何变成了沙漠,科学家还没有给出非常合理的解释,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一定能够圆满地解释撒哈拉沙漠的成因。

撒哈拉的极端气候

因为受到信风带南北转换的控制,沙漠的气候常有很多极端,例如它有世上最高的蒸发率,还有一连几年不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在海拔高的地方,气温可达到霜冻、冰冻地步,在海拔低处。却又有世界上最热的天气。

事实上,撒哈拉沙漠主要由两种气候情势所主宰,北部是干旱的副热带气候,南部则是干旱的热带气候。干旱副热带气候每年、每日的气温变化幅度都很大,凉爽的冬季与炎热的夏季有量最大的降水,年平均气温的约20℃,冬季气温是13℃,夏季极热,利比亚的阿济济耶最高气温曾经达58℃,创下了记录。

干旱热带气候的特点,是随着太阳位置,有很强的年气温周期;温和而干燥的冬季与炎热而干燥的季节后有多变的夏雨时节。干燥热带区域年的平均日温差是17.5℃。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和北部副热带地区差不多,但是,日温差没那么大。春末夏初时很热,能达到50℃的高温。虽然干旱热带山丘的降水量很少,但是,低地夏季的一次雨量却能很高。在北部,这类降雨多以雷暴方式发生。沙漠西边缘冷加那利洋流能使气温降低,减少对流雨,但湿度加大,会出现雾。沙漠南部,冬季吹哈麦丹风,它是带沙和其它小尘粒的干燥的东北风。

动物与植物

撒哈拉沙漠的气候非常炎热、干燥,植物很稀少,有连绵的沙丘,无垠的隔壁,地广而人稀。似乎这里应该少有生命的痕迹。但其实这里存在着300多种沙生动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羚羊,也被称为“沙漠的儿女”。羚羊性情温和而且很机灵,奔跑的速度也很快,主要以沙生植物为食。

沙漠还有狐狸,叫作沙狐,在沙漠戈壁的草滩、丘坡上生活,昼伏,夜间出来觅食,行动诡秘而敏捷。主要捕食沙鼠、野兔、鸟类等,还吃鸟蛋等,也吃爬行动物、昆虫。

大漠里还有很多老鼠,有种沙鼠,很耐旱,以沙生植物的根、叶和果为食物,它门齿很发达,很喜欢啃啮植物的根系。100只沙鼠的吃草量能超过1只羊。

撒哈拉沙漠还有许多鸟类,如百灵、沙漠莺、沙鸡、野鹅、鸨等。它们有的居住在悬岩峭壁的风蚀洞中,有的在沙丘的灌木丛之中,都有保护色,因而人们只能听到鸟鸣,却看不到它们的影子。鸵鸟是现代世界上最大的鸟,身高约2.5米,体重150公斤,适应沙漠环境,多都群居。鸵鸟两翼退化,不能飞,下肢特别发达,能在沙漠里奔跑如飞。这里的鸵鸟也是世界沙漠鸵鸟的奔跑冠军。

撒哈拉沙漠常见的爬行动物就是蜥蝎,它们的身上生着很厚的角质和鳞片,一般居住在洞穴中,或者钻进沙丘,多和沙子打交道,为了防止沙子吸进肺腔,它们鼻孔中有一种特殊的组织,吸气时能竖起来,气孔紧缩,沙子及不会被吸入。另外,鼻孔里还有发达的腺体,不时向外流粘液,将鼻孔里积累的沙子排除。

此外,撒哈拉沙漠的湖池中也有藻类、咸水虾以及其它甲壳动物。沙漠中的蜗牛是鸟类、动物的重要食物。沙漠蜗牛经夏眠后,存活下来,降雨唤醒它们之前,它们能够几年保持不动。

撒哈拉沙漠的植被很稀少,高地、绿洲洼地以及干河床的四周布有成片青草、灌木和树。含盐的洼地有盐土植物。缺水的平原以及撒哈拉沙漠高原处有耐热耐旱的青草、草本植物、小灌木等等。

延伸阅读——撒哈拉沙漠岩画

1850年,德国探险家在撒哈拉沙漠考察时,无意间发现岩壁上有刻鸵鸟、水牛和各式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这里,在沙漠塔西利台和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几公里的壁画群,都是绘在水侵蚀出的岩阴上,色彩雅致而调和,壁画群中的动物形象很多,千姿百态而且各具特色,栩栩如生,能与同时代杰出的壁画艺术作品相比了。从这些动物图像可推测出古撒哈拉地区的自然面貌,一些壁画上有划独木舟捕猎的河马,表明撒哈拉曾经有过江河。

根据这些岩画,人们将这些不同的岩画分为几个阶段:

水牛时期:大约从3500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这时的岩画大约产生于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时期,是用一些目前已绝迹的动物奶汁混合颜料画在岩石上的,这些动物包括有水牛、象、河马和犀牛等,画中的人物戴有圆形的盔帽,使用棍棒、斧头、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击打猎物,但没有标枪。这些岩画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的东南部,以及乍得和利比亚境内。

黄牛时期:大约公元前7500年到公元前4000年。那时,当地的居民开始游牧生活。曾经发现有陶器、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磨、箭头,还有打猎的弓箭。后期,人们还发现一些聚集较多的人、牲畜的村落的遗迹。

马时期:约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有迹象表明,那时当地引进了马、骆驼、奶牛,还从事了大规模的农业。可能公元前1220年,向腓尼基人,学会使用、锻造铁器。还建立了横跨整个撒哈拉、一直到达埃及的大帝国联盟。

纳米比沙漠

纳米比沙漠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境內的大西洋海岸线,非洲最大的纳米比-诺克陆夫国家公园内。纳米比沙漠北认为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形成于约8000万年前。纳米比沙漠也让纳米比亚国家取得了这样一个国家名称。

沙漠面积达5万平方千米,东西阔度由50~160千米不等,安哥拉西南部也属于纳米比沙漠的范围之内。在那马语中,纳米比的大概含义为“不毛之地”。纳米比沙漠向来以艳丽的红色沙丘而闻名。

壮观的纳米比沙漠

纳米比沙漠位于南非的西海岸线上,即所谓的骨骼海岸。在这条寒冷的海岸线上,还星罗棋布地布满了失事的船只。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沙漠,纳米比沙漠拥有最高的沙丘。这里的沙丘多呈现半月状弧形,有些沙丘甚至可高达30米,宽达370多米。在沙漠之中,远古化石般的树木矗立其中,红色沙丘便成了背景。

纳米比沙漠还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干旱和半干旱的气候已持续了最少8000千万年,干旱也是干燥空气因海岸寒冷的本吉拉洋流下沉而在形成。沙漠每年的降雨量都少于10毫米,可以说是寸草不生。而如果要在这里生存,就必然需要多种适应性。在大多数的夜里,从海洋涌来的雾气都会带来一定的水分。而也正是这些至关重要的水分,才令沙漠中的蛇、蜘蛛、甲虫和蜥蜴等得以存活下来。

纳米比沙漠向来都以艳丽的红色沙丘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于纳米比沙漠南部的 Sossusvlei。“vlei”在南非荷语中意为“沼泽”,然而这里却是一个干涸的黏土盆地,以数十座世界最高的红色沙丘群而著名,这片沙海是Tsauchab干河谷的终点。大约在6万年前,沙丘将这条河流封闭在距离大西洋约50千米处的内陆;而今十多年才下一次的大雨,偶尔会让这块盆地洪水泛滥。而洪水带来的泥巴经日晒烘烤后龟裂,便成了覆盖地表的一幅画——一幅只有上帝的手才能画出的画。

几万年来,沙丘与河流的斗争,以及风的雕凿,复杂的沙丘生命周期,纳米比沙漠的红色沙丘等等,都始终令地质学家们困惑不已。

沙漠中奇特的百岁兰

1860年,奥地利的一位植物学家在安哥拉南部纳米比沙漠中发现了百岁兰。百岁兰是一种十分奇妙怪异的植物,生长在条件非常恶劣、年降雨量少于25毫米的干旱之地。

据估测,最老的百岁兰年龄应该在1500~2000年,这些植物很能忍耐极为恶劣的环境。大多数的百岁兰都生长在距离海岸80千米的多雾区域,据此估计,雾气是它们主要的水分来源。

百岁兰属于裸子植物,与其他植物的亲缘关系目前还不能确定,因为它仅仅分布在纳米比沙漠之中。我们说了,纳米比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而百岁兰则分布在这个沙漠从纳米比亚西部沿海到安歌拉西南部一个狭长且极其干燥的地段。

百岁兰的形状类似一个木质化的胡萝卜,茎纤维质,具有粗大显著而多皱褶的表皮。不均匀的生长也使其茎部变得怪异扭曲,而从茎部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组织中长出两片带状的叶。通常大的植株距离地面最高的部位可达1.5米,基部的叶子盘绕成堆,周长可达8米多,而百岁兰的根甚至可深达30米。

百岁兰的叶子也是植物界寿命最长的叶了,而且是常绿的叶子,仅有一对,形态宽而平。最宽的叶子宽约1.8米,叶子长达6米。这些叶片覆盖着大面积的地面,使得其下的土壤温度低而有湿度,从而帮助植物在高达65℃的地面温度下生存。叶子的平均厚度为1.4毫米,且叶子平躺在地面上,也防止了风对土壤的侵蚀。

即便是在很强的风力作用下,这些叶面还是能够保持坚挺不动的姿态。而植株则可以通过叶面上的气孔来吸收空气中稀少的水分,这也是这个物种能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通常来说,气孔会直到雾气散去后方才关闭,虽然大部分凝结在叶面上的水会顺着叶面流下,但植株已通过气孔直接吸收到了这凝结水分的一部分。而且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气孔在雾气大的时候开启,在温度升高时就关闭,这样便保证了水分在温度高时不通过气孔损失。

百岁兰是雌雄异株的,通常雌株有大的雌球果,雄株有雄花,每一个雄花生有6个雄蕊。花粉的传递工具主要靠风,但也有一种很小的昆虫对花粉的传播起一定作用。一般的雌株可以结60~100个雌球果,种子可以达到1万多粒。它们的种子有纸状翼,散播主要靠强风。大部分这些种子是不会发芽的,即使有50%是有活性能发芽的,但这其中还会有80%会被真菌所感染。因此,估计不到万分之一的种子会发芽且能长大成株,过度潮湿会令种子难以发芽且散发出难闻的恶臭味。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互联网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互联网

    本书主要介绍全球性的信息系统——互联网。从它的发展历程入手,进一步介绍互联网的结构、原理、作用、影响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 世界科技五千年

    世界科技五千年

    总的来说,罗马人更注重实用技术,而希腊人更注重科学理论。科学史家一般认为罗马时代的科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从此,西方的科学发展从辉煌的希腊时代跌进了中世纪的低谷。而在漫长的中古时代,对世界科技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是中国。
  • 走向太空

    走向太空

    人们对神秘的太空一直都很向往,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探索扣了解太空充满了兴趣。本书从宇宙的产生、太空世界的物质、奇特的宇宙空间和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之旅、未来的太空建设等方面切入,为阅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太空世界。
  •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不可不知的科学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达尔文在路上看到了什么

    达尔文在路上看到了什么

    本书为达尔文在航行路上记录的见闻观察和发现。记录内容涵盖马、骡子、牛等多种动物野人、火地岛人等人种乌拉圭、巴拉那河等地里信息以及森林、贝壳杉等自然信息。
热门推荐
  • 行之

    行之

    穿越的孩子们大多会称霸世界;而穿了十来次的老油条会是个什么心态?求死不得,只能求生。前世的纠葛,今生的纷呈;曾经年轻的灵魂,如今的尖酸淡漠;是继续孤独地走着,还是触及温暖,然后任之散于手间?……
  • 妙手仙医

    妙手仙医

    一手神奇医术,一手无敌功法,一手救治天下苍生,一手暴打各路纨绔,本想悬壶济世,得道飞升,奈何红尘诱人,绝美校花、女神老师、美丽少妇、傲娇萝莉……万种风情,蜂拥而来,让他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 而爱,必得忧伤

    而爱,必得忧伤

    杨楚牧,外企白领,工作尽职却安于现状。在父母压力下,经常奔赴相亲战场。相遇多次冷漠不近人情的男人,竟是女同事们津津乐道的新任总监李代铭。本以为会被公报私仇谁知却意外获得提升。AW南北部的竞争从未停止,更因为李代铭与张渠的两虎相争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相亲对象周承,成熟英俊稳重,拒绝后竟再次意外重逢。原来一切不是缘分使然竟是为八年前的一次倾心。发小涂茶茶是私企秘书,曾深受情伤,却因张渠深挚而厚重的情意变的动摇。老板孟裔却横生枝节,这是一场阴谋还是另有隐情。一定是我们年轻的生命不够饱满,所以才承受不住这些感情的重量,是谁说,青春必得愚钝,而爱,必得忧伤!
  • 那年风在吹

    那年风在吹

    关于青春与梦想,关于爱情与友谊,关于成长,关于失去。
  • 魂道战神

    魂道战神

    一次突发状况,引起异界重生,在这个未知的大陆,处处杀机,他能否在这未知的大陆生存,成为异界<战神>
  • 末世之镜劫生

    末世之镜劫生

    商场试衣镜,闺房梳妆镜,甚至??????公厕仪表镜。熙熙攘攘,人们面对它们,看虚幻的自己。再正常不过,不是吗?如果有一天,哦,该死!!!没有如果,请原谅我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有一天,你早上刷牙的时候,在那该死的镜子里,看见一个人正在冷冷的盯着你???咦!???好像不是我???或者???根本不是人???靠!!!???它怎么爬出来了???救?????华夏国江州市七星关区兰苑小区地下地下停车库B区,一面粗糙的水泥墙上,黑色的血渍歪斜扭曲,勉强构成如上字迹。一束手电强光照射着它,握着手电的是一只颤抖的手,手的旁边有一聚残缺的尸体。
  • 重生之美人凶猛

    重生之美人凶猛

    三观异常的隐性蛇神病患者肖女士,她身家千万,可是重生回了小萝莉,手里私房不超过300元!肖筱:被迫砍大号重打小号,要不要这么无理取闹重生了,可以早早成就白富美,迎娶高富帅啊?呵呵——蛇精病的重生路怎么会这么寻常呢!!!
  • 红龙大陆

    红龙大陆

    在红龙大陆,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有可能改变整个世界的走向。在红龙大陆,你的每一个步伐都有可能拓展人类世界的版图。在红龙大陆,你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可能翻唱大陆史诗的乐章。这是一个NPC的成长故事。他没有强大的技能,没有强大的属性,他只是一个平凡人。他是一个见证者,见证了红龙大陆的成长与辉煌。这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这是一个发生在一台云操作系统里面的故事,这是一曲互联网发展畅想乐,这更是一部大陆史诗。
  • 公主召唤物的日常

    公主召唤物的日常

    公主:“响应我的召唤吧~异界的伟大存在,给我一只秒天秒地秒空气的传奇生物吧!”天空一声巨响,叶晨闪亮登场。众人沉默三秒:“这是什么鬼!?”自那之后叶晨开启了神奇的异界之路……(PS:本书是系统文,而且最近进行了一些小改,望大家多支持啊……另:不要问我女主是谁,简介已经暗示你了……你要问几个女主,就不告诉你,你自己来看啊)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二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二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