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500000056

第56章 儒家“协变”思维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启示(2)

孔子承继了诗、书、易中的协调、通变观,而其逻辑重点已然置于道德伦理之上。礼乐成了人类社会演进中的最重要的协变因素:礼别异,乐合同。《乐记》说致乐可以“治心”,致礼可以“治躬”。可见礼,不仅使人各守其分,且互相尊重;乐,不仅直接调节人的内在心性,且使社会融洽。礼乐乃实现社会群体的和谐之道。然而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终于以新的思维建构了他的“仁”学,这实在是一桩时代的壮举。著名考古学家李济在为美国《柯里尔百科全书》撰写“古代中国文明”条目时,对孔子的“仁”这样评价道:“这个字眼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相协的理想关系。”李济:《安阳·古代中国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2页。李济已然注意到仁在伦理关系上的“相协”内涵。而钱穆先生更关注到孔子的本意是仁内礼外,相协统一的。他颇有见地地指出:“孔子生平,只讲得一个道理,即仁与智交融,仁与礼相协的道理。”钱穆:《历史与文化论丛》,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5年版,第311页。我们此处要强调的是,孔子已清醒地意识到,周礼那套十分繁琐的标示血缘关系和等级差别的仪节规范和典章制度,必须注入新的精神。《左传》关于礼之仪与礼之质的争议,就反映了当时礼的僵化之流弊。而孔子正是从已经僵化的形式后面,挖掘出一具有真正内在精神意义的相协原则——仁。因而孔子仁学,既有对旧有文明之继承,更应视作他自己独有的创建,是在继承周代文明基础上对当时理想文明的一个新的构想。孔子把属于特定历史阶段之外在形式的典仪制度扬弃,提炼出仁的概念,使之由一种外在的社会制度转换为一种指导社会和个人间相协之政治运作机制的基本价值原则。本文前面提到哈耶克的说法,即面对变化无常的社会环境,需要有一抽象的原则加以协调。而孔子的“仁”不仅是一原则,且可扩展为一套可行的道德行为体系,可见孔子的高明。深究仁——礼的协调功能,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相敬——相通,由相敬而更导致相通。这是一种文明社会的进步标志。一个进步社会的个人素养,首先体现在自尊而尊人之前提上,这是扩展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必备条件。孔子提出,人如果不仁,怎么可能达到礼呢?“人而不仁,如礼何。”仁在,即礼在。孔子所提出的“仁”,确实为周公之礼画龙点睛。在礼与仁的逻辑关系中,礼应是表达仁的恰当形式。仁又是要通过礼才能得到合适的表达,才更合理。但如果拘守仪节,形成礼教,并且只重形式,就必将使礼越来越成为人们思维与认识的桎梏,逐渐失去仁——礼间本有的“德化”协变功能。其实,“德化”的功能实现还要靠“义”之“协”,孟子在这点上发挥尤深。在孟子看来,义与仁的不同,就在“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的基本特性。义(宜)的调节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成员对礼的遵循。孟子的“仁——义”基本构架(后儒之学大都是对这一构架的解释、细化与充实),决定了儒学二千多年的发展路向并保证了儒家道德体系不断发挥其社会调谐的功能。这应是我们今日正确看待儒学道德体系的一个切入点。

汉代集大成者当为大儒董仲舒,其思想的逻辑终点落实在大一统的政治。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从本原上提出了以仁义礼乐为“协道之具”的观念,他的“道”当然是天道,“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春秋繁露·基义》)。他在根本上认识到:“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汤武不专杀》)。这就真正使“道之具”的观念在理论上确立了协变思想对政治社会的重大意义。当然,他也硬是赋于阴阳五行、春夏秋冬这些自然事物以强烈的政治伦理色彩,从而使自然界、人事社会均按“天”之意志,服从同一法则,即儒家设计的仁义制度,三纲五常等统统纳入到阴阳五行这个总的宇宙系统论的框架之中。他同时还将五行归类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并揭示了五行结构所具有的两套反馈调节维持整体平衡的机制——五行生胜与五行乘侮。这又无疑使五行结构成为说明万物生化运动十分有力的理论工具。总之,董仲舒在建立其社会政治的系统理论时,极度强调人道与天道之相协统一。这种协变观是以天道人事之合一,并以人本于天作基础的。天人相协而相应。

有宋一代,儒学转入形而上的理、气观,其逻辑线索终结于天理观。作为中国哲学史综罗百代的思想家,朱子是以坚守先秦儒家人文道德理想的姿态而成为儒学之“集大成者”的。朱子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位极为理性的哲学家,然其极高远的人文理想境界与对现实极深刻之敏锐观察,使他终其一生处于理、气的矛盾之中。直到今天,对朱子究或为理一元论者还是理气二元论者,尚未停止过争论。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深感理与气之间的矛盾,但同时总又从道德理想角度调和二者的矛盾。这种调和伴陪了他的整个理论生涯,然而矛盾却依旧存在。日本学者赤冢 忠在精研朱子文献后得出朱子具有“调和世界观”之结论,他指出朱子“创造了更完备而自然调和的世界观体系。”见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46页。 “依朱熹之说,国家与个人都是合理的存在,人要以自己的合理性去完成一切合理调和的发展。”见宇野精一主编:《中国思想》,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46-47页。应该说,调和的世界观是宋儒所共有的。理学开山周敦颐融就合易理与中庸之“诚”,确立了中庸调和的世界观。张载则从本体论上强调“太和”,他认为万物的开展由气之聚散动静而成,气以太虚为本体,以太和为道。由此,万物的形成应是构成大调和的。二程更是以“仁”为体,倡导天地一体之仁,仁为“生生”之道;天地人最终要在“仁”道中达到大和谐的境界。朱子在其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理欲、义利观,并以理欲、义利之和与统一,把调和的世界观向前推进了一步。总之,宋儒是共同地强调体认天理,修身养性,去不断长养那本源的中正公明。朱子则特别张扬理性,坚信合理而自然的协调目标是终究可以实现的,并极力强调个人的修养及其与群体的和谐,主张社会运行与发展的和谐。他的以“天理”为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及其理性追求,是值得今人认真探索的。然而朱子的性体论显然是在理气二元的框架中展开的,尽管他极力从道德理想出发,去调和理气二者的矛盾,然这种以理统帅一切的努力并未取得彻底的成功。他的确发展了二程的天理论,使其系统化,从而确立了天理的本体地位。但他终究是个理气二元论者。今天看来,朱子的理欲、义利观至少有以下几点仍有启示意义:一是他持调节态度,但对过分的欲望是反对的。二是他以严密分析之精神,并不把人心范畴内的所有内容都当作人欲从而与天理范畴尖锐对立。三是他总能从“合当如此”、“合于自然”的和谐作为基础性原则从而来高扬道德主体的理想。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已处大动荡时期,这使儒家更为关注历史走向与时势演变。大儒王夫之,以其一生之力,建立了一套极富人文气息的“尊生”、“崇有”、审势协时、重人事之功的完整思想体系,这尤其体现在其核心构架——“协变史观”上,这当然是历史的逻辑所致。有学者认为,王夫之的历史观是一种“天理史观”,这是不错的,他的确以天理作基垫,然而其史观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则在对“势变”的深度理解上,对如何把握历史趋势,船山可谓别出心裁,在儒学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位像他那样深入而系统地研究“理势”之内在关系。其“势因理成”(《读四书大全说》卷九)前提上形成的“势相激而理随以易”(《读通鉴论》卷一)的理随势变论,以及更为直接的“协于时”、“因时变通而协于大中”(《正蒙注》卷三)等协变说,系统地构成子一种较为彻底的“协变史观”,是理势合一为基础的协变史观。王夫之是儒学史上最富“协”论的思想家,颇具意味的是理与势、常与变——“贞一之理”与“相乘之机”的完美统一。“一”固然是常、是整体之理,“大中”更是“常道”与至正之理,这是全体儒家不容置疑的根本价值所在;而船山并非孤守于此,他要将它与“变”、与“时”统一起来。他明确提出的“贞一之理”与“相乘之机”(《读通鉴论》卷二),就是将“常”与“变”统一的最佳表征。事实上,从原理上看,二者的内在关联不仅在逻辑上相通,更体现于历史当中;无怪船山要以历史来见证“大中”“贞一”之理,他的《读通鉴论》、《宋论》以极充分的史例,来证明其协变史观的统一精神。他极其深刻地认识到:“理者,天所昭著之秩序也。时以通乎变化,义以贞其大常。风雨露雷,无一成之期;而寒暑生杀,终于大信。君子之行藏刑赏,因时变通,而协于大中”(《正蒙注》卷三)。这里所说的“因时变通,而协于大中”,实际上就是在倡导一种协变观,所以他在将“贞其大常”与“因时变通”统一起来的同时,又更深入地提出了“协于时”的说法 。对王夫之来说, 历史观的建构,必然要用到“协”的观念。协于一、协于时、协于善、协于中等说法在他的文献中多次出现,如其所说“若夫善也者,无常所而必协于一也,一致而百虑也:有施也必思其受,有益也必计其损;言可言,反顾其行,行可行,追忆其言;后之所为必续其前,今之所为必虑其后;万象之殊不遗于方寸,千载之远不 于旦夕”(《尚书引义》卷五)。而“协于大中”似乎可视为这个系列思想中的核心理念。当然诸如此类的还有“协于善”、“协情比物”(见《尚书引义》卷四)“协居之伦”(《尚书引义》卷一)、“协神人之情”(《礼记章句》卷九)“知生成以时而协”(《尚书引义》卷二)等。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热门推荐
  • 穿越打游戏猎走只妖孽

    穿越打游戏猎走只妖孽

    “Victory”“Great”“Good”什么鬼,她穿越是为了玩真实版的开心消消乐吗?还“古德”“格瑞车”,还乱给她指定任务,不禁扶额。最奇葩的是遇到了个妖孽,自己在21世纪时,没见过那么帅的,偶买噶……升级升级,,,艾玛嘚瑟的说道:“无敌是多么寂寞!”哈哈。“或许当初的话是预言了现在。”艾玛垂眸,雾气蒙上了美丽灵动的眼睛。“可你说他们还是在一起了,所以我们也会在一起。”司徒兮抱有一丝希望,希望她留下。“可是这是现实不是吗?你知道为什么我们会这样!”艾玛有些无奈悲凉的笑笑,“保重。”转身便已流下两行清泪。
  • 邪剑封天

    邪剑封天

    残阳,凤阴,紫电,这些神剑算个屁,我一柄邪剑,灭你们一大片。任你功力深厚,剑术无双,我邪剑在手,天下无忧。魔门神功,玄阵秘法吾视之为土鸡瓦狗,我有先天罡气护体,你们奈何不了我。想打架?好啊,放马过来吧······慢,等等,等我找到我的剑,剑呢,我的剑呢,谁偷了我的剑?妹子你说我冷,我是有点冷,任何有故事的人都会冷,想一下你的一切被人夺了,你会不会感到冰冷?不过妹子我的心还是很热乎的哟。对手们说我狂,狂就对了,任何有本事的人都会很狂。狂妄是需要本事的,让你们失望了,我正好有!
  •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蒙哥马利(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复仇五姐弟的复仇爱恋

    复仇五姐弟的复仇爱恋

    他本还在亲人怀里撒娇,但因为他们的嫉妒心让原本美满和谐的家庭支离破碎,只有他们五姐弟活了下来,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旅,遇到五兄妹以后,他们的人生变了……
  • 恶魔的修炼要素

    恶魔的修炼要素

    万族林立的这个大陆上,强者为尊。我可攻城拔寨勇力无双!我可戮神伐魔锐不可当!我可拥美抱玉开怀笑颜!我尊号平天,誓要漫天诸神烟消云散,让那地狱群魔灰飞烟灭。
  • TFboys最初的约定

    TFboys最初的约定

    第一大皇室柠璃皇室六小姐因为什么而失忆?她脑海中那模糊的少年身影是谁?一次转学让她认识了第一大贵族沐夜氏的大少爷王俊凯,第三大贵族冷羽氏大少爷王源和第四大贵族浅殇氏大少爷易烊千玺,她脑海中的那个少年会是他们吗,如果是他们,那又是他们之间的哪个?记忆恢复后她想起了和他以前的事,失忆前她爱上了他,失忆后还是爱上了他,最初的约定还算吗?留下还是离开?
  • 天降极品王妃

    天降极品王妃

    她,因贪玩而从天而降的异世女;他,独自漫步时被人砸到的倒霉王爷;一个直线垂落,一个来不及躲,意外的碰撞却撞出了一生的不离一世的不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民国先生

    民国先生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这个时候的民国,是一个时代,更是一个象征着革新的精神。小镇上的苏家太爷知天命已到,将孙女托付给了苏家故人苏先生。不知何来,不知何归的神秘苏先生许苏瑶十年安定。三方势力却在苏瑶踏入上海的那刻起便紧盯不放,究竟为什么?看苏先生如何带苏瑶在上海大风大浪中稳如行舟。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三杯知冷暖,笑眼看醉人。聚散终有时,此去无故人。苏先生究竟是谁?他在上海,究竟想干什么呢?注:这个是作者的初稿,还有经过修改的详细稿件,有待发出哈哈。
  • 堕落明星逆袭史

    堕落明星逆袭史

    刘佑鲎在3岁就进入演艺圈,长大后交了一个同为明星的女朋友緈绫罗,但同时他也被王鸠翼毁了,签约公司也解约了,粉丝也转粉了,只有女友緈绫罗在他身边,可是刘佑鲎为了让緈绫罗不受到伤害,赶緈绫罗出门,可是緈绫罗不领意,气冲冲地走出家门,遇见王鸠翼,和王鸠翼结了婚,刘佑鲎也遇见了炸鸡快递小妹李殷馨,李殷馨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子,帮助刘佑鲎,鼓励刘佑鲎,刘佑鲎因为緈绫罗的事十分郁闷,但在李殷馨的鼓励下,爱上了李殷馨,而李殷馨也爱上了刘佑鲎,緈绫罗和王鸠翼多次害李殷馨,可是李殷馨靠自己的单纯躲过了緈绫罗和王鸠翼的陷害,同时也帮助刘佑鲎最后逆袭成最受欢迎的明星,登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