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8500000051

第51章 儒家“直道”理念的实践指向及其现代价值(1)

儒家的“直道”观贯穿于修身与为政,即修德、行仁(实行仁治)的目标之中,有着强烈的实践指向。对儒家而言,中正方大君子人格的根本性基础就是一个直——修身之直道,因而儒家的“修道”观,首修其“直”。《中庸》“率性之谓道”,“直”在其中;朱子“直内而修身”,“立心以直也”,是对儒家修身之直道的概括性说法。无直道即无公道与正道可言。由此,修身之直道与为政之直道二者相通,这种实践指向的逻辑通路之基点可以“动直则公,公则溥”一语概之。直—迣—果—简—行—义,则可作为一种判断是非之伦理感的扩充模式。

中国儒家的“直道”理念,源远流长。《周易》坤卦的“直方大”,《诗经·小雅·大东》的“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尚书·洪范》的“王道正直”,直至《论语·卫灵公》明确标示的“直道而行”,其内涵都有着强烈的修身与为政之道的实践指向,并充分显示了儒家在修德、行仁(实行仁治)即修、齐、治、平的理想目标中,将“直道”理念一以贯之的事实。我们从汉语中“直内方外”、“直节劲气”、“直言正谏”、“直言谠议”等成语的出现,也可理解修身与政道之“直”的内在关联。

然而对“直”的原始义理的阐释,恐怕要算1973年出土文献《长沙马王堆帛书五行》,这一文献被庞朴称之为儒家思孟学派“‘孟氏之儒’或‘乐正氏之儒’的作品”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见《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66页。,并称其“给解开两千多年未得其解的思孟五行说之谜,带来了一把钥匙”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见《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55页。。《长沙马王堆帛书五行》在第十五章《经》部与《说》部分别两次出现“中心辩焉,而正行之,直也”[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281页。。《说》部还有深度解释:“正行之,直也。直而遂之,迣也,迣者,遂直者也。”[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日本学者池田知久分别对《经》、《说》部作了译释:“以心的内在方面判断事物,并且正确地去实行它,就是抱有正直的心。”[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所谓‘以正直的心为本,并且达到最终的阶段而完成它,就是心胸变得舒畅’,所谓‘心胸舒畅’,就是达到最终的阶段而完成正直的心。”[日]池田知久:《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这一对“直”的释义之所以可作重要参考,关键在从中可察见出由内心而“辨”(判断)是非的伦理感。思孟学派之后,荀子对“直”有过很好的解释:“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修身》)荀子的弟子韩非子尽管不是儒家,但其解释却符合儒家伦理范畴:“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公心不偏党也。”(《韩非子·解老》)由此可见,荀子、韩非子训“直”也都涉及伦理的根本问题。所以许慎《说文》以“正见”训“直”,而段玉裁注为:“《左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其引申之义也。见之审则必能矫其枉,故曰‘正曲为直’。”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34页显然,这里“正直为正,正曲为直”二语中的第一个“正”字为动词(“正直”意即将直者放正,此“正”字近于“端正”之义;“正曲”意使曲者变直,此“正”字与“直”则有相同内涵。二“正”字文相同而义各别。)。而此中亦可透见“正直”一词在《左传》中出现的意义所在。由此,我们亦能很好理解何以最早版本的《辞源》对“直”的第一条解释为:“正也。《书》‘王道正直’。”方毅,等编校《辞源》(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年版,午集第126页。而《广雅释诂》释“直”为“义也”《中华大字典》(上),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版,午集目部第248页。,亦是渊源有自。联系到“德”与德的异体字“惪”的古义,更可看出其从直、从心的造字初旨。重要的是,我们应当从中透见儒家“直道”伦理的逻辑线索及其对整个中国文化贯穿渗透之路数的清晰性。

现代新儒家不少人物也充分关注过“德”与“直”的原义及其关系。被人们称为现代醇儒的马一浮,就从义理角度提起过“直”字与“德”字的内在关联,并认同“德”是后起字。他在《复性书院讲录》中指出:“正直皆具大义也。惪,从直、心。会意。(德是后起字,本训升。)即表正直是心之本相。既无偏曲,自无时不中。故正直兼中义。”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页。可见,“德”作为后起字与“直”的关联就在其源于“直”,乃“直”加“心”及“彳”而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中“正直是心之本相”,实可作一哲学命题。事实上,马一浮在相关论述中多次用了这一命题:“《论语》:‘人之生也直。’此直字,全表性德。……敬以直内,义以方外,都不费安排,非涵养用敬之久,亦不能体会到心相本直。”马一浮:《复性书院讲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一、修身之“直道”

如果从上述马一浮“正直是心之本相”的命题来上溯《周易·坤卦》六二爻辞云:“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就能很好理解六二爻辞为什么要说“不习无不利”一语。在马氏看来,人之生也直,自然而然、不费安排,所以才是“心相本直”。但不要忘了马氏后两句话更重要,“非涵养用敬之久,亦不能体会到心相本直”。所以从这两句话来上溯《坤·文言》所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也就能更好理解“敬义立而德不孤”了。其实,借助于程颐的《周易程氏传》,我们也许更能入其堂奥,程颐在解释“不习无不利”一语时说的是“不习谓其自然”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08页。,而不像朱子释“不习”为“不待学习”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38页。。程颐如此解说:

由直、方、大,故不习而无所不利。不习谓其自然,在坤道则莫之为而为也,在圣人则从容中道也。孟子所谓至大至刚以直也。……于坤,则先直方,由直方而大也。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08页。

这个“习”,在程颐眼中大致是“人为”之意,因为就坤道而言,其“自然”就体现在“莫之为而为也”。然而紧要的是“直、方、大”是“不习而无所不利”的前提。所以程颐对上引《坤·文言》那段话,他的解说是:

直言其正也,方言其义也。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敬立而内直,义形而外方。义形于外,非在外也。敬义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无所用而不周,无所施而不利,孰为疑乎?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12页。

马一浮的“非涵养用敬之久,亦不能体会到心相本直”恰好应合了程颐“敬义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这一解说。在程颐看来:“直”是说品性纯正,“方”是指应事合理义。君子以恭敬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合理义的行为随时处事。只要能做到内有恭敬之态度,外可适当地处事,便自然广布美德,不致孤立。所以正直、端方、宏大者,自然不会常处不利局面,其立身行事也就不必过于多疑。所以,“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这句话中的“直”为动词,意在保持内心正直,即以敬来直内;而“义”亦作动词,意在义以行事,将这个“义”来方正外面。朱子说得好:“敬立而内自直,义形而外自方。若欲以敬要去直内,以义要去方外,即非矣。”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39页。朱子的深意仍在涵养纯熟,自然而然,从容中道。所以他倡导涵养主敬之工夫,要于人“未发之际”,要在未应事接物时便存养主敬。因而洒扫应对进退等所谓小学之功,实质上已被朱子视为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之本。所以儒家讲德,若不能得之以内,得之以心,而是每遇事都要作意强充,便不得要领,正如朱子所言“即非矣”。这也正是马一浮所说“非涵养用敬之久,亦不能体会到心相本直”的旨意。现代新儒家大多人物都接续并肯认宋儒的“涵养久之,则天理自然明”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0页。一说。

值得强调的是:直、方、大——直是基础。没有直,也就没有方;而没有直、方,更无“大”可言了。所以程颐指出:“先直方,由直方而大也。”朱子更进一步地说:“惟直方故能大。”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38页。程、朱都已然洞见由直发展到方、由方继而为大的过程与特点。朱子还特别强调了直与方的特点所在:“‘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直,是直上直下,胸中无纤毫委曲;方,是割截方整之意。”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39页。所谓“直上直下,胸中无纤毫委曲”,当然是简易的修身之道。程颐就视敬以直内为:“此道最是简,最是易,又省工夫。”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9页。“居敬则自然行简。”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7页。所以牟宗三说:“简易才能‘直、方、大’,不简不易,弯弯曲曲,出小花样,做小手脚,这种人没有什么意思,这种生命没有意思的。”牟宗三:《周易哲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牟宗三认为全部儒家的道德修养都在《坤·文言》所讲的“直、方、大”、“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这几句话上,这是了解中国哲学最核心的地方。所以这也正是二程、朱陆等极有人格的大儒,都喜欢讲直、方、大的本旨所在,程明道的修身诀就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八个字。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有两个概括性的说法:“直内而修身。”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页。“立心以直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所以,对儒家而言,中正方大君子人格的根本性基础就是一个直——修身之直道。因而儒家的“修道”观,首修其“直”;《中庸》“率性之谓道”,即循本性善之道而行,可谓“直”在其中。据此,无直道亦无公道与正道可言。这一实践指向的逻辑通路值得高度关注,这点我们后面还要加以论述。

质言之,人生直道亦即是人格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正直”要素与过程。《大戴礼记》中就倡导“君子直言直行”高明译注:《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97页。与“信而好直”高明译注:《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231页。的人格,这种人生直道是保证人立于社会中而能够“置方(周书作直方)而不毁,廉洁而不戾,立强而无私,曰经正者也”高明译注:《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72页。的前提。高明注译的《大戴礼记》解“不毁”为“不瓦合,即不随便阿附他人”。解“立强”为“直道而行”高明译注:《大戴礼记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372页。。可见,这个“直”,与“正”是直接关联的。《论语》中的“直”论,多有正直之意。从最具始源意义的“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雍也》)(杨伯峻解为“人的生存由于正直,不正直的人也可以生存,那是他侥幸地免于祸害。”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1页。,到人格早期成长过程意义指向的“友直”(《论语·季氏》)(同正直的人交友,则能知己之过)、“质直而好义”(《论语·颜渊》)(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到人群相处中的“以直报怨”(《论语·宪问》)(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陈荣捷解为:“无论如何,儒者所说的直,是指绝对的不偏不倚,它是从义理之当然,而不是从个人之嗜好着眼。”“所谓直者,绝非如西方人之所解释为报复之义,或为《圣经》旧约‘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之义。夫不念旧恶,为孔门明教。此所谓直者乃‘人生也直’之直,即合乎道德正义之意,不外谓报怨应以道义为主,不应以感情用事耳。”陈荣捷编著:《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直道而事人”(《论语·微子》)(正直地处事处人),再到社会政治运行的“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论语·卫灵公》)的说法,都极其充分地证明了“直”与“正”的内在关联,终而导致孔子“政者,正也”(《论语·颜渊》)命题的出现。

同类推荐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 尼采箴言录

    尼采箴言录

    本书分为人生·命运、宗教·信仰、平凡·伟大、哲学·哲理、道德·修养、知识·认识、读书·写作、以自信·自强以及尼采年谱等内容。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易经

    《易经》以阴阳变化来说明宇宙万物的一切现象。它通过占筮来启示天道、人道、地道的变化规律,为的是把握人生立身处世之本,以趋吉避凶。所以,《易经》的哲理为后世崇仰深究,后人再以义理阐释,使《易经》成为占筮、义理兼而有之的典籍。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西洋文明的本质

    西洋文明的本质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的《西洋文明的本质》、《论中西文化》、《西洋哲学史大纲》、《人文运动》、《近代精神的先驱者——培根》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我愿意真心爱你

    我愿意真心爱你

    谁都无法阻止时间的洪流,它可以让你哭的撕心裂肺,也可以让你笑的直不起腰。当我翻开回忆的相册,看到的每一张笑脸的背后,都有你的身影。你爱我,可我的心里早已有了另一个人,为了我,你牺牲了自己的声誉,感谢你对我的爱。六年的时间,还没睡醒,却早已天亮,如果可以,如果还有下辈子,我答应你,成为你的唯一。
  • 众生守护神

    众生守护神

    这个玄幻的世界有太多的善与恶为了守护我挚爱的人不受恶难的侵袭我决定成为守护他们的神!
  • 佛祖统纪宋

    佛祖统纪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返17岁

    重返17岁

    我重生了,和平行世界的自己相遇。遇到了顾阳,老孙,夏天恩那一群人。在娱乐圈,黑社会,我只想有能力保护你。
  • 超级无敌小农民

    超级无敌小农民

    {万人火爆追读,无限YY乡土都市小说}美艳的少妇,迷人的校花,可爱的萝莉,尽在超级无敌小农民。
  • 啸剑金轮

    啸剑金轮

    在剑者大陆龙国的一片草原上,一位少年走出来。为了报仇,得神兽白泽相助。看少年如何从一介贫民成为天地主宰的惊人蜕变!
  • 花开半夏琉璃梦

    花开半夏琉璃梦

    第一次见面,是在晚宴上,吊带裙不小心掉在了他的脚上第二次见面,是在大街上,被石头绊倒,夺走了他的初吻第三次见面...“你敢娶我吗!”霸道的声音“你敢嫁,我就敢娶”声音温柔体贴,但又不失霸气婚后:“夫人在做什么”“不告诉你”“嗯?”“唔...”
  • 夜之星空

    夜之星空

    无知也许无畏,然而因为无知而产生的臆想导致的恐惧才是最令人心惊,他不恐惧,并不一定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更可能是因为他不像人一般,既不是人,怎会如人一般心惊。
  • 萌物来袭:我本喵星人

    萌物来袭:我本喵星人

    此文略萌:废话,书名就是《萌物来袭》,能不萌吗?此文脑洞大:废话,一只喵星人从喵变成低级的铲shi君的故事,脑洞都突破天际了,好咩?此文略浪漫:“亲爱的,我想要浪漫的生活!!”“浪漫不就是,你浪一点,我慢一点吗?”此文略美好:“橙子,你觉得世界上最美好的是什么?”“我,睡觉和你。”“要最美好的,最!!”“哦,简称我睡你”“……”此文略甜:“橙子,你说甜品店新出品的芒果慕斯是什么味道?”“甜的”“……”此文略小白:橙子,柠檬say:“咱们白着呢!”总之,此文作者逗比,作品甜宠,文风搞笑,情节新颖,猪脚奇葩。这么好的文文还不跳坑的人,你咋不上天呢你!!!
  • 大般涅槃经玄义

    大般涅槃经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