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0600000021

第21章 保守党的党内斗争(3)

一、财政收入

在英国政党中,保守党是个富户,其财政收入远远高于它的竞敌——工党,甚至高于其他所有政党财政收入的总和。据统计,从1967—1983年,工党中央的每年财政收入平均只相当于保守党的60%;最低的时候(1958年)只相当于16%,这一年工党收入342千镑,而保守党收入2090千镑。这期间只有一年是工党收入多于保守党(1974年,工党1,781千镑,保守党1,624千镑,工党是保守党的110%)。

保守党的财政收入可分成两部分,即中央的收入和选区的收入。据统计,1976年,保守党的总收入是6,290千镑,其中中央的收入是1,790千镑,选区的收入是4,500千镑。而同年工党的总收入是2,950千镑,其中中央的是1,200千镑,选区的是1,750千镑。这表明,在选区的财政收入上,工党比保守党更少。

保守党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二个来源,即党员的捐款(包括党费)和企业的政治捐赠(关于党员的捐款在党员队伍一节中已有所介绍,这里只介绍一下企业政治捐赠)。

同工党比较起来,保守党财政来源的一个主要渠道是企业政治捐赠,尽管工党偶尔也能从企业得到一些捐赠,比如,1978年,加拿大石油公司就试图捐给工党5千镑,因为当时它的子公司正申请开采北海油田的许可(当然,工党未接受这笔赠款)。向保守党捐款的企业有海外的,当然绝大多数是国内的。据调查,企业捐赠活动的受益者主要有三个:第一是保守党;第二是一个名叫“英国联合企业家”的非企业性组织;第三是一些右翼政治组织,比如“工业目标”和“经济同盟”。在这三者中,保守党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

另两个受益者都同保守党有间接的关系。英国联合企业家建于1960年,起初是个私人有限公司,1968年改变了自己的身份,成为一个非企业性的协会。它改变身份同1967年颁布公司法第19条有关,其目的是维持其内部事务的秘密性。该组织的活动由许多有名望的企业家来监督。它的宗旨主要是:维护自由经营的制度,反对国有化和任何有损于私人贸易的政策,接收捐赠并向与自己有同样目标的组织提供捐赠。该组织不从事任何宣传活动,不出版任何杂志和小册子。它实际上是一个收集钱的办公机构。它所收集到的钱,很大一部分捐给了保守党。

工业目标建于1942年,其目的是发起运动以保护自由和自由经营,反对扩大国有化和国家干预经济。1950年,该组织代表糖业企业主组织了一次声势很大的反国有化运动。此后,它发行小册子并在报刊上刊登告示,吹捧自由经营的优越性。而这些宣传活动往往都是发生在大选期间和临近的时候,其用意就是将支持工党的选民从工党身边拉走,拆工党的台。虽然该组织不是一个政党,也没有证据表明它对保守党有直接的财政上的帮助,但是它的活动本身就是在帮保守党的忙。

经济同盟建于1919年,主要职能是给那些不想雇佣工会活动家的公司提供信息情报。该组织的特点是主要从金融机构那里获得捐赠。1979年的收入为810,495镑。可见,该组织是工会的对头,客观上成了保守党的盟友。

在接受企业政治捐赠的右翼组织中还有“政治研究中心”、“共同事业”和“经济事务研究所”。值得注意的是,在1983年的调查材料中,揭示出当时的自由党——社会民主党联盟也从一些企业中获得捐赠。这一年,有9个公司共捐给联盟31,750镑。

在企业政治捐赠中,近2/3都是直接捐给保守党。如1983年,企业捐赠总数为3,360千镑,其中保守党得2,704千镑,英国企业家得433千镑,其他组织得223千镑。实际上,有政治捐赠行为的企业只是少数,许多有影响的大公司都回避这种行为,因为怕引起股份持有者、雇员和顾客的不满。1984年,工党研究部调查了3,000家公司,其中只有338家在1983年有政治捐赠行为。工党研究部还透露,从1979—82年,在排行前50名的英国制造业的大公司中,有政治捐赠行为的只有30几家。而且它们的主要动机是害怕搞国有化。这些公司的所有者认为工党的政策会损害公司的生意和利益,他们希望保守党长期执政,或者有一个能给私营企业创造良好环境和成功机会的政府。这些企业主的愿望和行为往往能够得到其受益者的报答。在撒切尔夫人执政的头6年中,首相曾提名给8名企业家授予贵族称号,给33名企业家授予骑士称号。这8名贵族所属公司曾慷慨地把钱捐给保守党;33名骑士中的20人是曾资助过保守党的公司的董事。在被保守党政府授予政治荣誉的企业主中,资助过保守党者比未资助过的要多一倍。

当然,各公司提供政治捐赠的情况是不同的。有的公司提供的数额很小,而有的则非常慷慨;有的只是偶尔表示一上,而有的则是常年地持续地做出贡献。但是有一点,在大选的年份,无论是参加捐赠的公司的数量还是每个公司捐赠的数额都急剧增加。1983年9月,《工党研究》杂志调查了105家公司,这些公司在1979—82年都停止了向保守党的捐赠,可是在1983年这个大选年,其中的52家公司又恢复了给保守党的捐赠。而且在这一年,有124家一直向保守党提供捐赠的公司还增加了50%的捐赠额。

从提供捐赠的部门构成看,在1983年,银行、保险业和金融公司提供了占总数的25%;其次是食品、制造和零售行业占18%;交通运输业占11%;房地产业占9%;联合大企业占8%;电业占7%;药品业占4%;其他占18%。

调查结果还表明,有少数企业对保守党的捐赠特别慷慨。在1983年,有16个公司给保守党的捐赠超过40千镑,总和是867千镑,占保守党从338个公司中所得到捐赠总额的1/3。这16个公司中,贡献最多的是“英国和联邦船运公司”,有94千多镑。

在保守党这边,负责为中央机构筹集资金的是中央总部党的司库,他由领袖任命。党的司库在工作上由全国联合会的财政董事会协助,该董事会建于1944年。董事会为了完成为党筹集资金的任务,向每个选区协会规定了每年的认捐额,每个选区协会的认捐额不是根据该选区协会的党员人数,而是根据前一次大选中在该选区投保守党票的人数而定。在认捐额上,有一个全国竞赛联合会,以促使各选区协会在捐献上产生激烈竞争。但是,是否完成认捐额完全凭自愿,中央对选区协会没有任何强制手段来使其完成认捐额或做出更多的捐献。实际上,很多选区协会都不完成中央派给的认捐额。一位保守党高级官员透露道:每个选区协会平均每年向中央总部交纳的钱款只有1,250镑;也就是说每年中央总部从选区协会得来的钱是800千镑左右。而工党在1983年,仅由选区党组织上交的钱款就有570千镑。

如果那位保守党高级官员透露的情况属实,那么这就意味着保守党中央总部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是来自于企业捐赠,来自于基层党员的捐款或党费仅占其总数的1/3。可是,许多保守党的头面人物却认为企业捐赠不是保守党的重要财政来源。据一份材料透露,1983年,保守党从企业捐赠中得到的收入仅占其收入的10%。但是这份材料没有说明这个收入是仅指中央总部还是中央总部加上选区协会。但不管怎样,照此推理下去,结果是惊人的,因为前面提到1983年保守党从企业捐赠中得到了2,700千镑,如果这2,700千镑只占其总收入的10%,那么保守党的当年收入应是27,000千镑。继续推理下去,保守党除了企业捐赠和党员捐款外,还应该有更重要的财源。然而从各方面调查的情况来看,上面的推理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也就是说企业捐赠只占保守党总收入的10%说法是不属实的。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企业捐赠占保守党总收入的55—60%之间。

二、财政支出

既然保守党是个富户,其财政收入远远高于工党,因此其财政支出也大大高于工党。据统计,从1967—1983年,每年工党支出额占保守党的比例从未超出90%,只有一年(1981年)是极特殊的情况,达到90%,因为这一年保守党遇到严重财政危机。无论是在野还是执政时,保守党的财政支出都高于工党的。1967—1969年,工党的支出额只占保守党的38%;1970—1973年占51%;在1979—1982年保守党财政困难时期,工党的支出也仅占保守党的69%。如果同自由党加以比较,支出差距会更大。从1967—1979这13年间,每年自由党的支出占保守党支出的比例从未超过13%;平均数只有5%。实际上,在这期间的每一年中,保守党的支出额都超过工党和自由党的总和。

保守党的财政支出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央总部和全国联合会的日常开支;另一部分是组织竞选的开支。关于前一部分,无从考证其状况如何。

关于竞选开支,国家有法律规定,限制议员候选人在竞选中的支出数额。早在1883年,英国就颁布了法案,限制竞选开支,以后随着选举权的扩大,限额也有所调整并逐步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虽然选民总数已稳定下来,但是由于通货膨胀的因素,竞选支出限额仍不断增加。目前所执行的是1983年颁布的《人民代表法案》,它不仅对国会而且也对地方政府选举的竞选开支做了规定。根据1883年的法案,国会选举中每个候选人开支的最高限额依这位候选人是在城镇选区还是郡选区丽有所不同。在郡选区,最高限额是3,240镑再加上每位登记选民3.7便士;城镇选区,是3,240镑再加上每位选民2.8便士。这个区别反映了在乡村搞竞选花销要大于城镇。

从总的竞选支出情况看,几乎没有候选人突破最高限额,这多半原因是由于最高限额的上调,而不是候选人开支的减少。从对1959—83年国会选举竞选开支的调查看,如果最高限额是个常数,那么竞选开支呈递减趋势,1959年实际开支是最高限额的89%,到1983年降到72%。这个趋势也适合于工党。但是保守党的开支仍是高于工党的,当然中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比如1979年大选中,平均每位工党候选人总共花掉1,200千镑,而每位保守党候选人花掉1,400千镑。

不同候选人的花销情况不同。安全选区的候选人花费很少,而在边缘选区则要投以重资,尽其所能。在边缘选区的花销,保守党的仍大于工党的,比如1979年,在62个最边缘选区中,保守党的支出达最高限额的91%,而工党花掉了87%。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英国所规定的最高支出限额是有利于大党尤其是保守党这样财力雄厚的党的。对小党来说,这个限额没有任何意义,是可望而不可即。实际上,过高的最高限额对限制竞选开支不起任何作用。

总之,保守党财源茂盛,财力雄厚,所以在支出上也就显得很阔气。有雄厚的财力是保守党的一大优势,这就为第三党取它而代之又增加了—道障碍。

三、国家对政党的资助

这部分不仅适合于保守党,也适合于工党及其他反对党。

在英国,国家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资助政党,当然主要是间接的方式。国家的资助有三种渠道,即国家的选举津贴、提供广播手段和国家的现金津贴。

1.国家的选举津贴。对政党来说,国家选举津贴总的作用是可以使政党节省开支。国家选举津贴有三种形式:

(1)选民登记。在某些国家,选民登记工作是由政党自己在动员选民参加选举的过程中来完成的,这个过程花销很大。而在英国,这项工作由政府来做。1983年法案第8条规定:地方政府要任命一个官员来主持坐落在本地区或城镇的选区的选民登记工作。此外,选民登记官还要负责每年准备和出版国会选民以及地方议会选民的登记册。为了准备造册,登记官必须逐家逐户地去调查以便确定谁有登记资格。登记官在完成他的任务的过程中,所有费用都由任命他的地方政府负责支付。据统计,1983年,选民登记的费用是24,300千镑。

(2)为候选人提供设备。主要有两项,一是提供邮寄津贴,一是提供会议场地。提供邮寄津贴是指候选人可以免费利用国家的邮政设施向选民邮寄他的竞选演说或信件。每份邮件的重量不超过60克。这些邮费由国家财政部向邮电部补偿。1979年,这项费用是4,300千镑,邮件有76,700千个;1983年,这项费用涨到7,800千镑,邮件77,700千个。这项津贴也适用于欧洲议会选举,但不适用于地方选举。

提供会议场地是指在国会和地方议会竞选期间,候选人有权使用坐落在本选区的公立学校的教室和会议室举行公开的会议,其主要费用由公共基金中支付。候选人所需要支付的是做准备工作、清理房间、取暖和照明的费用,以及对室内设备损坏的赔偿费。至于在某次选举中哪个学校的房间可以给候选人使用由内政部决定。

(3)选举官费用。选举官在监督和管理选举上起着重要作用。在19世纪,选举官的职责是由郡长和市长来承担的,进入本世纪以后改为由选举官承担。起初,选举官要向候选人索取很高的报酬。当然,不同选区,选举官索费情况不同,如1874年,在伦敦西南的里士满仅收12镑,而在曼彻斯特则收1,457镑,在中塞克斯收2,373镑。1875年通过法案,限定了选举官索费的最高限额。1918年,国会又通过法案,规定选举官费由财政部承担。这一规定大大减轻了政党在选举中的财政负担。如工党在1906年,支付选举官费有2,333镑,而这一年整个选举开支才5,420镑,前者占后者的43%。

2.提供广播手段(包括电视和无线电广播)。广播公司在竞选期间为政党提供免费服务。而在美国,竞选时利用广播手段是由参加竞选者个人付费的。据统计,1979年,英国以这种方式向政党提供的津贴达5,100千镑。如果把给政党提供服务的时间用来从事商业性活动,可以创造出上述数字的商业利润。按规定,政党不可以花钱在电视和无线电广播上做广告,但是可以利用广播进行其他形式的宣传活动。英国最大的两家广播公司——BBC和IBA都提供这种服务。服务费用由广播公司自己负担,政府不给予补偿。

3.现金津贴。这是最近十几年才有的国家对政党的资助形式,尽管其数量非常有限。现金津贴有三种:

同类推荐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与马克思历史观

    背面设计在立足于马克思的文本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以人的解放为红线重新阐释了唯物史观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主要内容。人的解放规律实质上就是人的活动发展规律,而唯物史观就是人的活动规律。从理论的本质来看,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的解放的一般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特殊理论,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热门推荐
  • 毒医倾城:傲世大小姐

    毒医倾城:傲世大小姐

    当二十一世纪的天才毒医穿越成五行大陆柳氏的废柴嫡女,天生废柴不能修炼绝世丑颜?养神兽收神器,随便一个法宝就是天阶,你拿什么和我比?绝世丑颜?你眼睛长在脚上?瞧见本大小姐真容的,快把眼珠子从地上捡起来吧!还有那个,口水已经流一地了。
  • 玄灵幻想

    玄灵幻想

    故事的主题是修真者与普通人之间的战争,平凡的人类如何与魔斗,与妖斗,与修真者斗。与天地斗,一切尽在玄灵幻想
  • 都市之修真奇才

    都市之修真奇才

    一代修真奇才散人韩飞,被围攻无奈兵解重生于都市之中,从此走上一条阅尽万花,无尽荣华的极品修真奇才之路。
  • 冷少的挂名前妻

    冷少的挂名前妻

    她是目中无人的市长千金,无意挑上首富的儿子,而她跟他的结局:他亲手送她进监狱,摧毁她的孩子,洗去她的记忆,无动于衷的看着她在火海中……他发誓,他从不后悔,也永远不会爱上这样的女人。后来,她也相信,自己嫁的他,不碰她、不爱她,更别说取代另一个女人在他心中的位置。
  • 系统在手:还不快到碗里来

    系统在手:还不快到碗里来

    年仅17岁的木乐乐因一次车祸事件穿越了。可能是地府恩赐吧,让她穿越到了一修仙世界,不仅如此,地府还给了她一神级外挂,名曰——系统!某男:“夫人,我想完成世界一大壮举,咱们造人吧?!”某男:“夫人,人家对你一见倾心,你就这样对人家?!”某男:“夫人,刚才那男人是谁?!人家要去阉了他?!”某女:“……”
  • 曙光魔心

    曙光魔心

    身负六轮月祸之眼和曙光魔心的灾劫天君苏融水偶然间接触到那不可名状的无上之物,被迫分化神魂轮回重返魔修之路。新的一世,他欲以神魂为契,血骨为约,行那伐天易道一事,破万世不朽而立。六轮月转祸脉现,三灾六劫世间线,孰知曙光非苦难,我以此心换魔心!
  • 秦时明月之静看风云

    秦时明月之静看风云

    沐浴在风中,享受雨的洗礼!秦时明月在战风云!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致那年即将毕业的我们

    致那年即将毕业的我们

    每到毕业季,眼前就不断的浮现出我们以前的影子。笑也好,哭也罢;第一次的毕业总会多多少少给予我们一些收获,即使爆笑,却也蕴含着淡淡的忧伤。回首望去,让那些只属于那个季节的回忆,至那年即将毕业的我们
  • 全民入侵

    全民入侵

    本来想写地狱、天堂、人类、冥界的故事,但是又觉得没意思,于是本书不仅将有上帝等西方诸神,也将有佛主等东方神仙,还会有生化人、智能机器人,这将是一场大混战,到底谁牛逼呢?点开看就知道了。(QQ交流群:8001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