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5300000008

第8章 “方法篇”

假装法:如何弄假成真

如果你挺直腰,挺胸抬头,昂首阔步,面带微笑,你就是想沮丧都很难,因为你已把自己的生理状态调整成生龙活虎的状态。有一种方法叫做“假装法”,当你在生理状态上假装拥有某种心理状态时,你就能达到那种状态。如果你想有无所不能的状态,那么就装作无所不能的样子。生理状态是心理状态改变的杠杆。每一种生理状态都有一个对应的心理状态。例如,对于沮丧这种心理状态,我们完全可以从生理状态上看出来。沮丧的人一般是肩膀下垂、呼吸微弱、蔫头耷脑、目光呆滞。你现在试试做出这个样子,看看自己是否会觉得有些沮丧呢?沮丧只不过是一个结果,需要身体做出相应的样子才会如此。

给你一句忠告:以后,当你感到精力疲惫、沮丧、自信心不足时,都可以用假装法。那么假装法为什么会有效呢?我们先来看这样的一个实验。科学家们让一些训练有素的职业演员必须假想自己站在现场观众面前,表演(伪装)愤怒的模样。当他们的愤怒表情出现时,科学家记录下了他们假怒时的生理状况,如心跳、血压、体温、肌肉紧张度等自主神经反应。另外再抽血检测皮质素、儿茶酚胺和免疫机能的各种指标等,以了解假怒的生化状况。接下来,等演员们真正愤怒时,再做同样的记录,最后进行比较。结果如何呢?应要求而表现出来的假情绪和发自内心的真情绪,究竟有什么不同?答案居然是毫无差别!两组记录根本分不出真假。

1983年,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有了重大的发现,如果能按照恐惧、愤怒、悲伤、愉快等情绪流露时的表情牵动脸部肌肉,就可以使自主神经系统趋向这些情绪作用。由于脸部的刻意改变,心跳、血压和皮肤的温度都会因此而改变。后来,很多心理学家也相继证实,身体的动作、姿势和表情都可以激发与目标情绪相关的生理反应。1985年,艾克曼教授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说:“我们都知道,人的情绪会表现在脸上,现在我们发现,这种说法倒过来也对,那就是人的情绪会随着脸上的神情而改变。如果你在痛苦时能大笑,那么你就不觉得痛苦;如果你脸上表现出悲伤,你的内心也就会有此感受。”事实上,艾克曼教授所说的道理,经常使测谎仪失去作用。只要一个人在神情、举止、语气、呼吸方面都能装得像说真话时一样,即使满口谎言,也会显得自然,完全能够瞒过测谎仪。

生理和心理是一体两面的,没有身则没有心,反之亦然。如果我们能改变生理状态,也就是说改变举止、神情、语气,我们也就能改变心理状态。假装法很简单也很方便,每当你觉得没信心时,就假装成无所不能的样子,结果马上就会有那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当你在做培训时,如果有人说他做不到某件事情时,你就问他:“假如能做到,你会怎么做?”然后他马上就从举止、神情、呼吸方面都做出能够办得到的样子。这个方法很有成效,屡试不爽,许多人都在经常使用。

“小知识”

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部的心理学教授。他曾得到许多荣誉,包括美国心理学会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还被列为20世纪前一百位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没有人像保罗·艾克曼一样,可以如此深度地研究人类的表情变化。在《心理学家的面相术:解读情绪的密码》一书中,艾克曼竭尽所能地以生动的方式,解释了人们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隐幽暗微的情绪表情。

男司机穿裙装上班:“禁止穿短裤,咱就穿裙子”

朗格林是瑞典北部乌米亚市的公车司机,由于热浪侵袭,气温达到高纬度北国人难耐的摄氏25度,于是要求公司准他穿着短裤驾车,可是遭到公司拒绝。

为了让自己的两条腿能凉快一下,朗格林决定另辟蹊径穿上裙子,因为按公司着装规定:员工可以穿着长裤或裙子上班。

朗格林于是套上深蓝色的裙子上班,他坐上驾驶座后,还把裙子拉到膝盖上,露出两条毛茸茸的小腿。他告诉当地媒体,穿裙子比穿短裤还凉快。

公司经理柏林说,看到朗格林这样穿,他是有点惊讶,不过也无计可施,因为翻查公司法规,并没有禁止男人穿裙子的规定。

“人质”的作用:降落伞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和降落伞制造商之间的真实故事。当时,降落伞的安全度还不够,后经厂商积极的努力,使得生产出的降落伞的良品率达到99.9%,应该说这个良品率即使现在的许多企业也是很难达到的。但是美国空军却对降落伞制造商说“No”,他们要求制造商所交付的降落伞的良品率必须达到100%。于是降落伞制造公司的总经理专程去空军司令部商讨此事,看是否能够降低这个标准。因为厂商认为,能够达到99.9%这个程度已经接近完美了,没有什么必要再做进一步改善。可是美国空军一口回绝,因为降落伞的品质没有折扣可打。

后来,军方提出了一项建议,他们要求改变检查产品质量的方法,那就是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选出一个来,让公司高管装备上身后,亲自上飞机体验一把。据说这个方法实施后,降落伞的不良率立刻变成了零。看来这招还挺灵。

瓦拉赫效应:天才是这样出现的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颇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谨,这样的人不可能在文学上有很大的成就。”此时,父母只好尊重老师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他在绘画艺术方面是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这一现象被后人称为“瓦拉赫效应”。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能的强点和弱点,一旦使他最佳的智能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割草的男孩:“我只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

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

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

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

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听此,男孩便挂了电话,男孩的室友不解地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次电话?”

男孩笑着回答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博傻理论:凯恩斯的发现

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了能够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曾出外讲课以赚取课时费,但课时费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他在1919年8月,借了几千英镑去做远期外汇这种投机生意。

仅仅4个月的时间,凯恩斯净赚1万多英镑,这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但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润和借来的本金输了个精光。7个月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并且大获成功。

凯恩斯把期货品种几乎做了个遍,而且还涉足于股票。到1937年他因病而“金盆洗手”的时候,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

与一般赌徒不同,作为经济学家的凯恩斯在这场投机的生意中,除了赚取可观的利润之外,最大也是最有益的收获是发现了“笨蛋理论”,也有人将其称为“博傻理论”。

什么是“博傻理论”呢?凯恩斯曾举过一个“读者选美”的例子:

在所谓读者选美比赛中,报纸刊登候选人的照片,而中选者要通过公众投票产生。因为评选者要顾及自己的利益(比如,如果你的评选结果和最后的结果相同,你会获得一笔奖金),所以他的投票就不可能以自己的爱好作为唯一标准,他还要考虑别人会如何投票。

凯恩斯说:“专业投资大约可以比做报纸举办的比赛,这些比赛由读者从100张照片当中选出6张最漂亮的面孔,谁的答案最接近全体读者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的平均答案,谁就能获奖;因此,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并非是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其他参加者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要选的不是根据个人最佳判断确定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甚至也不是一般人认为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我们必须做出第三种选择,即运用我们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认为一般人的意见应该是什么……这与谁是最漂亮的女人无关。你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

在报纸选美比赛中,读者必须同时设身处地地从其他读者的角度思考。这时,他们选择的最漂亮的面孔与其说取决于真正的或绝对的、美丽的标准,不如说是努力找出大家的期待是不是落在某个焦点之上。假如某个参加选美的女子比其他女子漂亮很多倍,她就可以成为这么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不过,读者的工作就没那么简单。假定这100个决赛选手简直不相上下,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头发的颜色。在这100人当中,只有一个红头发的姑娘,你会不会挑选这位红头发的姑娘?

读者的工作,是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确定人们究竟将会达成怎样的共识。“选出最漂亮的姑娘”可能是书面规则,但这可比选出最苗条、头发最红或两颗门牙之间有一条有趣的缝隙的姑娘艰巨得多。任何可以将她们区别开来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一个焦点,使大家的意见得以会聚一处。出于这个理由,当我们发现当今世界最美丽的模特其实并不具备完美体态时,我们就不会感到惊讶;实际上,她们只是近乎完美而已,却都有一些有趣的瑕疵,这些瑕疵使她们各具特色,成为一个焦点。

其实,在期货与股票市场上,人们所遵循的也是这个策略。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会花20块钱去买一股呢?因为你预期当你抛出时会有人花更高的价钱来买它。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论。

1720年,英国股票投机狂潮中有这样一个插曲:一个无名氏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一家什么公司,但认购时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把大门挤倒。没有多少人相信它真正获利丰厚,而是预期有更大的笨蛋会出现,价格会上涨,自己能赚钱。饶有意味的是,牛顿也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最终成了最大的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量。”

你只有10分钟时间:孔雀开屏的借鉴

一位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我,他招聘人才的时间是5分钟,加上让应聘者进入他的办公室、入座、非正式简单对话的时间5分钟,总共不会超过10分钟。

也就是说,公司是否录用一个人,只有区区10分钟。所有的成功、失败都浓缩在这10分钟里。

我说,这不公平,也不负责任。他说:10分钟最公平、最负责任。

他说70%以上的应聘者进入他的办公室不会首先打招呼说声你好;50%以上的应聘者衣冠不整洁;30%的应聘者感到紧张;20%的应聘者目光游离。还有什么好说的?让他们走吧!每个人只有10分钟,而他在前5分钟就已经输了。

我心悦诚服,应聘者的确已经输了。

想起一位公共关系学教授,他曾经在课堂上问我们:你们看过孔雀开屏吗?同学们说看过,很美。教授说:每个人都要学那孔雀,10分钟让整个世界记住自己的最美。

那是上“公共关系学”第一课时教授的开场白。

每个人像孔雀那样用10分钟展示自己的美,好像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传统,我们更相信日久见人心。但在现代工业以分秒计算的工作时间里,你没有更多的时间表现自己。你很优秀,可是你要知道,你只有很少的时间展现自己,10分钟,或者更少。

经济学原理:不用为石油枯竭发愁

这是教师的第一堂课,是一门选修的“经济学原理”。

教师以一个问题作为开场白。

“孩子们,据统计,现在地球上还剩6583000000千加仑的石油,而我们现在每年用掉150000千加仑的石油,那么我们多长时间会用完呢?”

“给大家10秒钟时间考虑。”教师说道。

10秒钟后,老师问是多少,没有人回答得出。

教师说:“再给大家10秒钟。”结果还是没有人答得出。

这时,一个孩子被教师注意到了,他显出了满脸的忧虑和担心。

于是教师问道:“大家都在计算,你为什么不算呢?”

孩子回答道:“我在想是否可以少用一点呢?或者到新的地方多找一点呢?”

孩子的回答让教师笑了。

教师说道:“你知道吗?这就是你应该学习经济学的原因。”

教师告诉了大家答案。

“石油永远也不会用完!”

“为什么呢?”大家不解地问道。

教师笑了笑,又问道:“如果我有一个大仓库,里面装着很多很多的开心果,我很好客,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到我的仓库里吃开心果,而且还可以带你们的朋友一起来吃。只是有一个要求,你们要把吃完的果壳都留在仓库里。我再问你们,什么时候这个仓库里的开心果会被吃得一颗不剩呢?”

那位同学立即站起来,回答道:“永远也不会。”

教师微笑着说:“答对了!”

为什么会是吃不完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情况,在开始时大家一定会觉得很好,再也不用花自己的零用钱去买开心果了,并带着伙伴经常光顾,还会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其他的朋友,于是来吃开心果的人越来越多,而仓库里的开心果也越来越少,果壳却越来越多了。而且,随着果壳的增加,大家发现开心果越来越难找了。于是,大家开始权衡:是来这儿花很大精力和很多的时间,吃上几口少得可怜的免费开心果,还是用钱到外面的商店去买呢?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选择到商店购买而不再去仓库继续寻找了,那些难以寻找的开心果被永远地存留下来。

这个故事说明:当获取一种商品或资源的成本超过另一种时,人类会自然地选择更经济和节约的方式来达到目标。对于石油也是如此,当人们开采石油的难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另一些能源必然会被选择并取代石油。这就是经济规律,它最大的用处不是用来获取艰深的理论和天书一样的公式,而是合理地解释我们的生活,发现人类的喜好。

肯尼买驴:幸运抽奖

一个城里男孩肯尼移居到了乡下,从一个农民那里花100美元买了一头驴,这个农民同意第二天把驴带来给他。第二天,肯尼却发现他得到的是一头死驴。肯尼很不高兴,但是农民拒绝把钱还给他,他说:“我并没告诉你这是一头活的驴子呀。”

一个月以后,农民遇到了肯尼,农民问他:“那头死驴后来怎么样了?”肯尼说:“我靠它赚了499美元。”农民觉得很惊讶。肯尼说:“我举办了一次幸运抽奖,并把那头驴作为奖品,我卖出了600张票,每张1块钱,就这样,我收了600块钱。”农民好奇地问:“难道没有人对此表示不满?”肯尼回答:“只有那个中奖的人表示不满,所以我把他买票的钱还给了他,最后扣除成本100元,我赚了499美元。”

许多年后,长大了的肯尼成了安然公司的总裁。

“叔叔的手比我大”:小孩为何不抓糖

从前有一个小孩,与妈妈一起到一个叔叔家去玩,叔叔看到这个漂亮、可爱的孩子,就对他说:“你抓一把糖带回去吧!”小孩害羞地低下了头,不出声。后来,快回家时,叔叔看小孩还是没有拿糖,就又说道:“你抓一把糖带回去吧!”小孩还是低头不响,害羞地看着叔叔,没有拿糖。于是叔叔就抓了一把糖给他,放在了小孩的口袋里,小孩很高兴地回去了。回到家,妈妈问这个小孩:“为什么你自己不肯拿糖,而当叔叔给你糖时,你就要了呢?”小孩说:“因为叔叔的手比我的大!”

这个小孩长大后成了IBM的总裁。

只捡1元硬币的小孩:他为什么会舍大取小

从前在美国的葡萄镇上,经常有旅游者来游玩,他们有时会扔一些零钱给小孩,然后孩子们就会抢着去捡。有一个小孩却很特别,他每次都对那些10元、5元的大钞票视而不见,很认真地只捡1元的硬币,捡完后就背着书包走了。大家都觉得很奇怪。一晃六年过去了,小孩已经长大了,可他依然只捡1元的硬币,捡完后就背着书包走了。随着葡萄镇名气的增大,来游玩的旅游者也越来越多。这个小孩也成了当地的一大旅游景点,游客们都想看看这个小孩,扔钱给这个小孩,而小孩依然只捡他的1元的硬币,绝对不碰其他的钱。终于有一天,他的妈妈忍不住了,就问他:“为什么你只捡1元的硬币,你去商店买东西时,不是也知道钱的大小吗?”这个小孩说:“如果我拿了其他的钱,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人向我扔钱了!”

这个小孩长大后成为了美国金融界的大亨。

心理账户:钱为什么不可以等值替代

美国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塞勒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在经济学账户里,每一块钱是可以替代的,只要绝对量相同,而在心理账户里,人往往会对不同来源、不同时间的收入采取不同的态度。”就像我们常把工资划归到靠辛勤劳动日积月累下来的“勤劳致富”账户中,把年终奖视为一种额外的恩赐,放到“奖励”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赢来的钱,放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

那么什么是心理账户呢?比如今天你很想买票去听一场音乐会,但出门前你发现你丢了一张200元的电话卡,而音乐会门票恰好也是200元一张,你是否还会买票去听音乐会?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被调查者仍然选择去听。可是如果情况改变一下,出门前,你把你的用200元钱买的音乐会门票丢了,你是否还会去再买一张门票呢?结果却是大部分被调查者都说不再买了。

可仔细想一想,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不管丢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总之是丢失了价值200元的东西,要想听音乐会,都是要再花200元买票。之所以出现两种不同的选择,其原因就是一个关键点——心理账户。

其实,在人们的脑海中,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被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即塞勒所称的“心理账户”。丢失电话卡不会影响音乐会所在的心理账户的预算和支出,因此大部分人仍旧选择去听音乐会。但是丢了的音乐会门票和后来需要再买的门票都被归入了同一个心理账户,所以看上去就好像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人们当然觉得这样不划算。

只借1美元:保险箱租金与借款利息

一位老人走进一家银行,来到信贷部坐下来。他身着名牌西装,脚穿高级皮鞋,领带上还佩有金领带夹。

“我想借1美元。”老人说。“什么?1美元?”银行工作人员很惊讶。“对啊,可以吗?”“当然可以,只要有抵押,再多借也无妨。”

老人打开名牌皮包,拿出一堆股票、债券等,放在经理的桌上,“总共值50多万美元,够了吧?”“当然!当然!不过,您真的只借1美元吗?”工作人员再问道。“是的,就1美元。”“那么年息为6%,只要您按时支付利息,到期我们就退给您抵押品。”

老人办完手续,拿了借来的1美元,准备离开银行。就在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有50多万美元抵押品的人,为什么还会来银行借区区1美元呢?于是,行长追上前去想问个究竟。

老人笑道:“我来贵行之前,曾问过好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非常昂贵。所以啊,我就在贵行寄存这些证券,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才6美分……”

所有有“正常思维”的人,都希望省钱,也自然有共同的担忧,那就是寄存物品的保险系数往往和租金高低成正比。唯独这位老人跨越了“正常”的篱笆,改变思维方向,用“反常”的方法达到了“正常”的目的,而且将租金减少到几乎等于零。

“坐飞机扫雪”:奇想不是妄想

有一年冬天,美国天气表现异常,北方格外寒冷,鹅毛大雪漫天飞舞,多日不停,电线上积满冰雪,时常被积雪压断,造成大范围停电,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居民的生活。政府相关部门为此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尝试运用“头脑风暴法”解决这一难题。

参加这个座谈会的是来自不同行业的技术人员,大家七嘴八舌,争相建议。有人提出设计一种专用的电线清雪机;有人想到用电热来化解冰雪;也有人建议用振荡技术来清除积雪;还有人提出能否带上几把特制的大扫帚,乘坐直升机去清扫电线上的积雪。总之,主意五花八门,各有特色。然而,大家心里觉得最可笑的还是那个“坐飞机扫雪”的设想,只是碍于“头脑风暴法”的会议原则,没有人对此提出批评。可正是这个看似滑稽的想法,在其后的讨论中,触动了几位工程师的神经,一种简单可行且高效率的清雪方法由此产生。他们认为,每当大雪过后,出动直升机沿积雪严重的电线飞行,依靠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即可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扇落。他们马上开始讨论“用直升机扇雪”的新设想,顿时引起其他与会者的兴趣,并开始关注一些细节的问题。

这次会议之后,有关方面组织专家对相关设想进行分类论证。专家们普遍认为设计专用清雪机或采用电热、电磁振荡等方法清除电线上的积雪,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研制费用过大,周期太长,难以及时见效。而那种由“坐飞机扫雪”所激发出来的设想,倒不失为一种大胆创新的方案,如果可行,将是一种既简单又高效的除雪方法。后经现场实验,果然发现用直升机扇雪十分有效。一个久悬未决的难题,终于得到了巧妙的解决。

不要轻易说不可能:登上珠峰的路不只有一条

许多朋友曾测试过下面这几道题,无一不说不可能得出题后所列的答案。

你也不妨来试试。

请看题:1+1=1;2+1=1;3+4=1;4+9=1;5+7=1;6+18=1.怎么会这样呢?其实,一语就可道破。我们只要给这些数字加上适当的单位名称,其结果就可以成立,使答案完全正确。

1(里)+1(里)=1(公里);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4(点)+9(点)=1点(13点即下午1点);5(月)+7(月)=1(年);6(小时)+18(小时)=1(天)。简单的数字游戏告诉我们: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有可能。要知道,登上珠峰的道路也不仅仅只有一条。有不寻常的努力就可能获得不寻常的成功。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人世万象,就不要轻易说不可能。这不是教唆圆滑、世故,而是欣赏成熟、智慧。

用直升机撒钱:伯南克的发明

很多人都对格林斯潘时期美联储的“语言艺术”印象深刻,殊不知,伯南克也“偷学”了这门绝技。如果说在“可爱”和“讨人喜欢”方面,学院气十足的伯南克还稍逊于格老,那么在讲话的学术性和艺术性上,伯南克却绝对不输于他的前任。他在做美联储理事时就因“用直升机撒钱”的学术提议一举成名。伯南克这一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并不是没有道理。根据行为经济学的心理账户理论,把钱划归不同的账户(经济学账户和心理账户)会使钱的替代功能有所改变,直升机上撒下来的钱对推动消费意义非凡!

头脑风暴法:“精神错乱”的奇想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等。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它通过小型会议的组织形式,让所有与会者在自由思考、畅所欲言的气氛中,掀起头脑风暴,激发创意灵感,互相交换想法,形成智力共振。

“头脑风暴”一词出自精神病理学的用语,过去是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即毫无逻辑的胡言乱语,现在转而形容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的想法和主张。据说早在四五百年前,印度的一些传教士就在印度教的传教活动中使用过与“头脑风暴法”程序非常相似的方法。如此看来,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也是源于对前人经验的借鉴。

早期的“头脑风暴法”多用于广告设计行业,试图通过思维共振达到智力放大的效果,其目的主要还是为了产生更多、更新的广告创意。其后,这种方法逐渐流行起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头脑风暴法”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日趋成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视为思想创新的主要方法。

奥斯本指出了“头脑风暴法”必须遵循的几点原则:

(1)排除批评(criticism is ruled out)。必须阻止对新观点的不利评价,不能违背“无批评”原则。

(2)畅所欲言(“freewheeling”is welcomed)。不存在权威的意见,与会者人人平等,谁也无权作出结论,大家自由思考,任意遐想,即使是非常荒诞无稽的看法也应受到鼓励和尊重。经验表明,有上下级关系的小组讨论常常会使下级的自由参与信心不足。

(3)多种观点(quantity is wanted)。质量源于数量,观点、看法的数量越多,产生创新思想的可能性就越大。

(4)合并改进(combination and improvement are sought)。不同观点的组合与改进也是产生创新思想的必要途径。

“头脑风暴法”的注意事项包括:以较大团体为宜(6~12人),团体太小,效果不好;做好观点意见的笔录,即使是看似毫无意义和价值的观点;特定时段集中关注一个特定的问题,以便有更好的思维共振效果;遵循判断置后原则,对观点的评估要在产生理念阶段之后进行,因为观点提供者会将此视为批评。因此,应该由另外一些人在随后的讨论会上对“头脑风暴法”产生的观点进行筛选。但在实践中发现,参与者不进行相互间观点的评价和批评是非常困难的。一些人认为,持不同意见的人不能及时表明自己的看法并非是一件好事,推迟的判断不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头脑风暴法”产生的不利因素可能会多于有利因素。正因为存在这些不同的看法,奥斯本个人也告诫人们,要避免对这项技术不切实际地加以吹嘘的情况。

同类推荐
  • 港口物流学

    港口物流学

    本书是在编者多年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港口物流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尝试以港口物流基本概念和港口物流知识体系的研究确立与构建为突破口,以港口物流原理、港口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技术为知识主线,按照知识线条清晰、内容完整、条理性与实用性强的要求所编写的。
  • 亲历正泰:中国民营企业首位新闻发言人手记

    亲历正泰:中国民营企业首位新闻发言人手记

    以亲历者的身份,首次披露了著名民营企业正泰集团发展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见证了正泰集团及其掌门人南存辉先生的不凡经历,从而也在一定层面上揭示了中国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本土企业到跨国公司的发展轨迹。对即将创办和正在发展中的民营企业,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 行为管理学

    行为管理学

    本书分为四篇,包括行为管理导论、个体行为的管理、领导行为的管理、群体与组织行为的管理。
  • 总经理如何激励考核部属

    总经理如何激励考核部属

    总经理带队伍的主要方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激励,一种是考核。本书对这两种方式都进行了详细阐述,着重介绍了总经理激励员工的具体方法,以及企业如何成功导入KPI。方法简单易行,注重实际操作性,辅以生动的案例分析,实用而有趣。
  • 监事会工作知识100问

    监事会工作知识100问

    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监事会工作知识、部分地方国资委监事会相关情况介绍、研究探索篇。
热门推荐
  • 羽翼画魔

    羽翼画魔

    蒋羽总是在反复做着一个梦,神奇的是新转来的同学司空墨羽也梦到了同样内容,两人一同寻找着事实的真相,却不想牵扯出人、神、魔三界之间的因果。究竟是谁的错?究竟是谁错过了谁?此生是否还会重蹈覆辙?谜底即将揭晓......(QAQ简介无能,请原谅)
  • 音谋世安

    音谋世安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毁之摧毁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出。这便是女子的悲剧但是宋音自知在这礼教束缚之下的女子,也要好好活出自己。若有一天,能游遍名川大山,为自己而活……
  • 灵之尊

    灵之尊

    亲人无辜消失,寻亲之路却又发现惊天之谜,源灵之争,只为前人。创世造人,毁人灭世。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龙有逆鳞,触则杀之。以魔生道,超越极限,极限却又是自己。你们将我推向至尊之巅,却不知你们亲手将自己推入了死亡之渊。PS:小子不知道各位大大有没有看小子的书的,要是请给小子点鼓励好吗
  • 段零世纪

    段零世纪

    人类的敌人不是人类,东迦一心想要终结这个残酷的世界,带着这份理想进入了黑色教团,改造人、反叛者、还有虫族,无时无刻的蚕食着他的理想,开启段零也好,没开启段零也罢,只要手中的角式折叠精钢刀刃还没断,他将一直战斗到底!不仅仅是他,他的背后还有一支让他无比信任的小队...而这个故事就是从这个小队开始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另外这本书的写作方式或许很奇葩,我想写一本稍微新颖一点的书,而且每过十五章都有福利!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勿喷谢谢大家!)
  • 末世4

    末世4

    末世纪元年,灾难降临。“那一刻,我只能看见可怕的绿色光芒在天空中爆发……”“未知的光芒,慌乱的人群,如病毒般蔓延的恐惧……”“我愿永远也不再回忆起那一刻——神啊,请您拯救我们,饶恕我们的罪恶吧……”王臻原以为自己会像个普通人一样过完自己的一生,即使他生活在这个混乱的末世。直到他收到了一封匿名寄来的信,里面只有一段不知所以的经文和一枚奇怪的黄铜戒指,而信的署名……却是他那早在二十年前死亡的母亲,夏明霞。“INDOGWETRUST!!!”“末世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四,哪里都有四……”“S.R.计划?那是什么?”“都是骗局!!!哈哈,都是骗局!!!”“一起毁灭吧。”
  • 爱,不需要替身

    爱,不需要替身

    八年后,她“重回”他的身边。他娶了她,便与她有爱与恨的纠缠。两年后,他发现她不是“她”,便对她说:我们重新开始吧!年,“她”回来,却把恨都寄予在他们的身上。于是,一步步的计划开始了......
  • 第一不似人间剑

    第一不似人间剑

    “乖孙儿,老子给你绑了个大美妞当媳妇。”逍遥侯说道。“不要!”“胸前风景够壮观,后面够翘,挺好!”“我!不!要!”“孩子,我派些扈从,给你将胭脂评十大花魁拐回来,统统打包。”逍遥侯夫人说道。“谢谢奶奶,嘻嘻,来亲一个……”这是一个纯洁的故事!
  • 战神无双妃

    战神无双妃

    她,是南宫世家大小姐,亦是世人称颂敬仰的战神王女。八岁上战场,历经无数次战役,护下南圣国无数次兴亡。在八荒战役中,因毒病发,未主持战权,导致四国联邦残败而归,事后找回于昏睡中的南宫圣雪,步步将她逼入绝境,掉落悬崖。亲人的怀疑,下属的背叛,国家的残忍,使她生生气绝,一头青丝变华发!
  •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许是人间多情恼:纳兰容若的词

    本书以纳兰容若的词为线索,在解读其作品的同时介绍了纳兰容若短暂而辉煌的人生。书中包括少年游、英雄泪、佳人笑、沧海水、忘年交等内容。
  • 再见海底城

    再见海底城

    你问我什么地方最美,我说过就在有你相陪的日子里;你问过我最想在什么地方安家,我说过在有你的地方;........选一个地方,有水有河,能看到蓝天碧草,用光圈罩住犹如没有的境界,我就在那里等你回来;如果累了,我就在那里休息;如果厌了,我会带着你去看沧海桑田,如果你不愿苏醒,像宇宙一样永远沉睡,我会在你身旁,直到你愿意醒来,看看这个我们曾经一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