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100000035

第35章 文贵深沉——再评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

自1955年以来,任继愈同志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佛教思想的论文,在佛学领域的研究中劳绩卓著,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生前的关注和嘉许。1963年三联书店将这些论文汇编成《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出版,我曾在1964年发表文章,对该书取得的主要成果作了评价(见《哲学研究》,1964(2);《人民日报》,1964 04 29)。

尔后该书作者对书中的某些错误和不妥之处做了改正,并且增加了《从佛教经典的翻译看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文,改名为《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以下简称《论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面对教条主义学风所造成的严重恶劣后果,重读这本《论集》,笔者颇受启发,拟从学风的角度,对《论集》在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详细占有材料,深入研究,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方面,简要地做一评介。

《论集》的文章具有较高的科学水平。打开《论集》就可以看到,这些文章是阅读和研究了大量佛教史籍、切中肯綮地驾驭历史资料以后的写作,既不是在个别的片断的事实基础上玩弄实例,更不是简单地从概念出发摆弄公式。文章告诉我们,坚持从事实出发的唯物主义学风,是社会科学研究获得可靠成果的首要条件。

同时,作者也十分注意咀嚼消化材料,对材料进行详细的考察,区分什么是研究对象中的大量的、普遍的、主要的材料,什么是少量的、个别的、次要的材料。《论集》根据阐述中国佛教思想的特点和规律这一任务,着重选择和使用最能揭示佛教思想本质的材料,诸如佛教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精神现象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论述与论证方法等。至于不甚相干的材料则略而不论。这样在材料的运用上就做到了“由博返约”和“以约驭博”,从而保证了材料的典型性、鲜明性,这既和那种只有材料堆砌而无明确论点的情况不同,也和那种为了论证某种现成的观点而任意剪裁材料的做法根本对立。

学术论著贵在深沉,要有新的独到的科学见解。《论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大量的佛教资料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并部分地吸收和改造了前人,其中包括已故著名佛教史学者汤用彤先生的某些成果,提出不少创见。就其荦荦大者来说:

其一,是通过揭示佛教思想发展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其特有的形式和方法表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例如,新收入的《从佛教经典的翻译看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从佛经翻译的一个侧面,论证了佛教思想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基础的内在联系。作者指出,汉代的《四十二章经》内容多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等宗教迷信相通,因而得到流行;相反,当时佛经翻译家安世高和支娄迦谶的译述数量虽多,但不为时人所理解,其作用也就远为逊色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和玄学唯心主义“本无”学说相呼应,宣扬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虚幻不实的大乘空宗的经典译出最多,并且多用中国旧有的尤其是老庄之学和魏晋玄学的哲学名词、概念去附会解说。汉时把“涅槃”(所谓最高精神修养境界)译为“无为”,这时则把“真如”(所谓宇宙万物的本体)译为“本无”,并以“般若”(所谓最高的“智慧”)与“道”相比附。南北朝时《维摩经》风行,是因为维摩诘这个人物的“虽居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最为门阀士族地主所向往。这时《法华经》和《涅槃经》也得到广泛流行,是因为这些经中提出人人都能成佛的“动人”口号,对劳动人民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到了隋唐时期,佛经的翻译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大胜于前,像玄奘主持翻译的就有一千余卷,但是流行的只有极少数。赵宋以后,译出的几百卷佛经,甚至连同译者都几乎被人忘却了。作者于是提出一个问题:当翻译佛经十分困难的时期,译本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隋唐及其以后佛经翻译质量提高了,影响反而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作者接着指出,这里关键问题是所翻译的佛经的思想内容是否密切配合当时社会的需要。汉末和魏晋初期,译经虽然比较蹩脚,但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起了不小的影响。隋唐时期的翻译只做到忠实于印度佛典的介绍,却没有能够很好地做到适应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所以不能广泛流传。玄奘是杰出的翻译家,但恰恰他所创立的法相唯识宗寿命最短,流行不过三四十年就枯萎了。这时,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等宗派的主要思想家,都是用注解佛经的方式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禅宗甚至撇开翻译,独立发挥佛教的宗教理论,反而得到更大的发展。于是作者得出结论,从隋唐时期几个主要的佛教宗派兴衰过程不难看出,凡是密切配合社会经济基础需要的宗派就得到发展,配合不密切的就停滞,生硬移植的就很快衰亡。所以,佛教的流行归根结底是由基础所决定,并为基础服务的。这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生动的合乎事实的阐述。

其二,是作者对待佛教理论不是采取简单否定的做法,而是十分重视揭示佛教各宗各派思想的形成、递嬗、衍演及其影响、作用,尤其是抓住哲学的基本问题,坚持党性原则,对佛教思想进行具体的剖析,从而在思想上揭露了宗教的荒诞性,并进而总结了思维教训。在这方面,作者所着力的是对隋唐佛教四大宗派的剖析。对于天台宗,作者主要是揭露其宣扬的没有心就没有一切的唯心主义宇宙观,即一念心就能产生广袤无垠而又多样繁杂的三千世界的“一念三千”说;批判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和范围只限于认识思维中的对象的神秘主义认识论,即“中”离不开“假”和“空”,“空”离不开“假”和“中”,“假”也离不开“中”和“空”的玩弄名词的所谓“三谛圆融”的认识论原则。作者剖析了禅宗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驳斥了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体的谬论,还揭露了禅宗在唯心主义基础上解释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法相唯识宗,主要是批判了它的抹杀外境的唯识学说和唯心主义的世界构成论。在批判佛教唯心主义体系时,作者还随时注意总结理论思维的教训。例如,华严宗提出了个别与一般、同一与差别、本质与现象等一系列范畴。作者指出其中包含了辩证法的因素,同时又着重强调这些范畴实际上被当做论证唯心主义的工具,因而只不过是一套空洞的概念。华严宗还提出了“成”与“坏”的范畴,猜测到了事物是生成毁坏的过程,但是它宣扬“成”就是“坏”,“坏”就是“成”,完全抹杀了“成”和“坏”的本质区别,否定事物转化的条件性。作者接着说,华严宗虽然提出一系列对立的范畴,但由于为唯心主义体系桎梏所束缚,它的辩证法因素也只能引导到相对主义和诡辩。这种分析批判实事求是,是具有说服力的。

恩格斯说:“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论集》正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成果。佛教典籍卷帙浩繁,论证烦琐,文句艰涩,给研究工作带来很多的困难。如果没有坚定的毅力,艰苦的劳动,就不能入乎其中进行探索,更不能出乎其外进行批判,因而也就不会取得现有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受到教条主义学风和现代迷信的影响,日益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轨道。50年代的一系列思想批判运动,虽然触及一些旧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有其历史作用,但由于一般采取了错误的斗争方式,出现了把马列主义的某些理论观点简单化、绝对化、公式化的倾向,又导致治学方法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更趋严重。当时“批判烦琐哲学”的含混提法和“以论带史”的片面口号,实际上否定了资料工作的重要性,将学术引导到脱离事实的抽象推论的歧途。至于鼓吹什么“立足现实”、“为政治服务”更是客观上取消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独立性,使之沉溺在政治空谈中。社会科学一旦离开了赖以出发的客观事实,就失去了研究的根据,离开了揭示事物客观规律的根本要求,就失去了科学的创造。后来,林彪、陈伯达和“四人帮”更是利用反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进行长时间的连续的大破坏。他们在几乎毁灭我国社会科学命运的同时,又大力宣扬以个人迷信为特征的现代神学,进一步败坏了我们的学风。粉碎“四人帮”三年以来,虽然林彪、“四人帮”制造的大混乱已经基本澄清,但是彻底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还需要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高度重视和极大地努力,切实肃清反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流毒和影响,专心致志地进行深入刻苦的研究,把科学论文和学术著作写得更扎实,更加富有新意和创见。

[原载《人民日报》,1980 01 08]

同类推荐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论语的人生智慧

    该书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视为智慧的源泉。它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很多文化名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主要通过《论语》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孔子的智慧,将孔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最终,相信“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智慧之师——孔子,定会让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热门推荐
  • tfboys的王俊凯之我爱你

    tfboys的王俊凯之我爱你

    十年前的他们一起玩耍,却因为种种原因分开;十年后他们相遇了。。。。。。。。。。。。。。。
  • 剑碎情殇

    剑碎情殇

    为情而堕落,为情而重生,即使在痛苦,只为拿起手中的剑拥你入怀。
  • 阴阳灵异路

    阴阳灵异路

    表面平静的世界,到处充满诡异。妖魔鬼怪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是阴谋,还是缘分。是注定,还是凑巧。一件件灵异的事件,是否能揭开他真正的身份。
  • 上清天书

    上清天书

    一部传承《上清天书》,一件宝物传承八卦镜,方玄羽开启了属于她自己的冒险之旅,明明没有野心,麻烦却总是接踵而来。故事中有鬼有妖,有巫有神,没有飞天遁地漫天的法宝,只有不一样的妖精鬼怪故事。
  • 太古尊皇

    太古尊皇

    家族一夜之间被覆灭,他侥幸存活下来。带着仇恨,踏上复仇之路。一张信纸,一个传承!一条逆天之路,一路腥风血雨,一手搅动风云。红颜,仇恨,暗杀,阴谋;且看江少游,如何战天地,取代天道。
  • 盛世女皇:紫霄迷梦

    盛世女皇:紫霄迷梦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颗焰珀的出现,令她灵魂穿越到一个架空的世界,重生在一具十二岁的躯壳。一位仙君的出现,令她的人生翻天覆地。一次入世的旅程,她是否还能抗拒成皇的命运?一块天霆玉,一份怪异的名单,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胭脂七楼中,邂逅崧沧国帝君,为胭脂楼带来怎样的命运。是覆灭?还是繁盛?一次逃亡,她身受重伤,却意外被泓央国帝君所救。然而,再遇之时,却见他沦为亡国帝君受尽百般荣辱。看尽时间炎凉,她最终将会如何选择,且看《盛世女皇:紫霄迷梦》为你一一解答……
  • 控天地

    控天地

    肖天灵魂穿越龙行大陆,从小天资奇高,悟性超强,但却不能修炼家族功法,令人费解,遇险得救知其前因后果后奇遇不断,磨难不断,最后掌控整个天地的神书
  • 天书圣者

    天书圣者

    黑暗的种子落入光明中慢慢的绽放出黑色的传说................
  • 善良的皇者

    善良的皇者

    本是一个心性淡薄,善良仁慈的人,无奈生在了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在家人的羽翼里,雏鹰永远不知如何飞翔,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乱世里,一切都很无奈,定亲宴上,当心爱的女子离他而去之时,他将血往肚里咽,将泪往心里流,这才明白有很多事不是自己认识的那样......一次机缘巧合,他脱离了家族的保护,失落在外,方才知世事之艰难,没有了光环的他,将如何在这乱世求存?一块奇怪的石头,一卷古老的残卷,一段颠覆伦常的爱恋,一位倾国倾城的红颜......本书不同于现在盛行的仙侠的11,冷血......但却波澜壮阔,爱情,亲情,友情,真实而浪漫,‘‘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一直想写一本书,为自己的六年书龄留下点什么,早有构思,如今终于鼓起勇气。
  • 邪王追妻之杀手傻妃逆袭记

    邪王追妻之杀手傻妃逆袭记

    杀手穿越,某女装傻充愣:"我娘亲叫我回家吃饭了。""我救了你,那你该怎么报答我呢?嗯……算了,我就吃点亏,勉强娶你吧!谁叫我天性善良呢!"某男自恋地笑着看着她。"我饿了,先走了!"某女暗骂。"我也饿了,我想……吃你。"某女拔腿就跑,却被那无耻的男人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