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2700000013

第13章 新阶段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出现波动

内容提要:粮食安全是大国政治经济自立的基础。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新阶段以来,粮食安全总体水平先趋紧后变松。粮食产出的主销区地位不断下降,平衡区地位基本稳定,主产区地位持续上升。稻谷、小麦波动态势接近,同玉米有别。粮食库存逐渐减少并趋稳,存粮质量上下波动。粮食进口的波动决定于小麦,出口的波动取决于玉米。粮食安全的敏感区域为主销区,敏感品种为大米、小麦,薄弱环节在流通,重点人群为低收入人口。今后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水资源短缺约束日益凸现,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趋势凸显,科技服务能力较弱,两岸形势及周边领土争端可能对粮食进口运输构成潜在威胁,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软约束力难以保证中国粮食进口的可获性。今后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将持续加大,稻谷将演变为粮食供求平衡最复杂的品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减产,从上个世纪末的5亿吨减至2003年的4.31亿吨。同期世界粮食也呈减产趋势,库存不断下降,国际市场粮价上扬。于是,2003年秋季后中国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莱斯特·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的警钟再次敲响,引发政府决策层和社会各界对中国今后粮食安全的深层担忧。2004~2006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三年持续增长,粮食安全的近忧业已解除,但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牢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依然偏弱。在全球化逐渐加深、耕地持续减少和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下,究竟中国目前的粮食安全状况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怎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制定中国粮食安全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近则有利于应对变幻莫测的两岸局势和中美日国际关系,远则为建立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奠定牢固的粮食安全基础,其意义深远而重大。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波动较大。从1949年到1958年粮食总产量呈直线型增长,由1.13亿吨增加到1.98亿吨。1958-1978年受“大跃进”和“文革”的影响,粮食总产量仅增加了1.07亿吨。1978-1984年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总产量从3.05亿吨迅猛增加到4.07亿吨。1985年后粮食生产进入波动徘徊期,直到1989年才恢复到1984年的水平;1990年因上年粮价高涨刺激,总产达到4.46亿吨。1991年后,国家实行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各地纷纷放开粮食销售市场;1993年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粮食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于是,国家从1993年也开始连续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农民种粮积极性由此高涨。1996年粮食产量攀升到5亿吨新台阶,1998年粮食总产量达历史最高水平5.12亿吨。至此,中国粮食出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粮食库存大幅度增长,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上升到历史新台阶。但从1998年以后,中国粮食供求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变动周期。

(一)粮食生产持续下滑后又连续增长,国内产需缺口靠库存和进口弥补

1.粮食总产逐渐降至低谷后又连续增长,各品种和地区间的产量变动不同步

一是粮食总产及主要谷物产量持续下跌后又逐年增长。自从1996年中国粮食总产突破5亿吨、1998年创历史新高后,社会舆论普遍认为中国粮食生产已经过关。此时,各级政府为了减少库存压力和财政补贴负担,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减弱。在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粮食市场价格连续下跌,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一再受挫。于是,粮食产量开始不断下滑。从1998年的5.12亿吨几乎连续下跌到2003年的4.31亿吨,年平均减产1741万吨,年均降幅3.4%。因2003年粮食产需缺口过大,加之连年挖库存以实现供求平衡,导致粮食供求格局发生变化。2003年10月后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一直持续到2004年上半年。从2003年末开始,在政策好、粮价高、人积极、天帮忙共同作用下,2004年粮食生产一举扭转连续5年下滑趋势,并于20世纪80年代后首次出现连续三年增产,2006年已攀升到49746万吨,比2003年增长15.5%。但是,这一产量比1998年的最高纪录还少1484万吨,仍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由于1998年以来大豆和薯类的产量比较稳定,大约保持在5100万吨左右,这使得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粮食品种的产量变动趋势,基本与粮食总产量一致。

二是稻谷、小麦产量呈单谷底波动,玉米则为双谷底波动。1998-2003年,稻谷连年减产,从19871万吨减到16066万吨,减幅为19.1%,年平均减产4.2%;到2005年稻谷产量逐步回升至18059万吨,比2003年增长12.4%,仍比最高记录(1997年)少2014万吨。小麦产量在1998——2005年间也经历了直线下降——略有回升的发展轨迹。产量从1998年的10973万吨减少到2003年的8649万吨,减少21.2%,年平均减产4.6%;到2005年小麦产量回升至9745万吨,比2003年增长12.7%。玉米产量先从1998年的13295万吨锐减到2000年的10600万吨,减幅20.3%,年平均减产10.7%。2001~2002年反弹后,2003年又下跌,2004年再次反弹,2005年达到破纪录的13937万吨,比1998年的历史记录还高642万吨,增长4.8%。比较而言,小麦波动幅度较大,稻谷与小麦波动形态相近;玉米变动呈波浪型且幅度较小,这与饲料粮和工业用粮需求弹性大、市场消费呈增加趋势有关。

三是粮食主销区地位不断下降,平衡区地位基本稳定,主产区地位则持续上升。1998~2003年,尽管全国粮食总产量持续下降,但不同地区的粮食产量减幅不同。2003年与1998年相比,粮食产量降幅最大的地区为主销区,其次为主产区和平衡区,降幅分别为34.4%、15.8%和6.5%。因此,粮食减产速度由快到慢分别为主销区、主产区和平衡区,年平均减产分别为8.1%、3.4%和1.3%。三类地区稻谷、小麦和玉米三种主要谷物的产量降幅和减少速度的顺序与粮食一致。正因为主销区粮食的减产速度最快,致使三类地区的粮食地位发生了变化。1998-2003年,主销区的粮食和谷物产量比重明显下降,平衡区的比重明显上升,主产区的比重略有提高。到恢复期的2005年,与低谷期的2003年相比,主产区、平衡区的粮食产量显著回升,比2003年分别增产7.7%和2.6%,主销区未增长;主产区、平衡区谷物产量增幅和增长率与粮食基本一致,年均增产分别为8.7%和3%,主销区基本不变。2005年主产区的粮食和谷物产量比重比2003年显著上升,平衡区和主销区的比重略有下降。综合1998-2005年情况来看,近年来粮食恢复性增长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主产区,粮食生产进一步向主产区集中,平衡区地位先升后降,基本不变,主销区地位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主销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大量征占用耕地,主动将粮食生产调整为经济作物;而主产区迫于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被动减产,平衡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为保证本地区刚性增长的粮食需求,除了退耕还林而主动减少粮食生产外,基本保持了粮食生产。

3.粮食库存波浪型下降并趋稳,存粮质量先降后升

1998~2001年粮食库存上下波动,高低相差3300万吨;之后持续下降,2004年比2001年粮食库存减少40%强,年均减少库存16.5%;2005年同比增长7.0%。库存下降的速度前快后慢并趋于稳定。2001-2003年,库存年均减少17.6%;2003-2005年,库存年均减少4.3%,后两年库存下降速度不到前两年的1/4.1998-2001年,因粮食产不足需,可轮换的库存粮不多,使得库存粮质量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调查,2001年3月末,全国陈化粮 和超期储存粮合计占库存粮食的29%。2004年粮食库存质量开始提高,陈化粮明显减少。据国家有关部门2004年对东三省等15个省(区、市)的133个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抽查发现,中央储备粮的质量合格率为90.3%,未发现陈化粮;地方储备粮的质量合格率为78.9%,有少量陈化粮,占3.6%。

(二)粮食总需求刚性增长,口粮和饲料粮消费比重反向变动

粮食总需求的调查统计和测算比总供给困难得多,一些数据只能是大致估算。因不同部门和专家所用方法和统计口径不同,许多同一时期不同用途的粮食需求数据差别较大,但总体趋势和基本结构大体一致。粮食总需求包括国内消费、出口和库存,考虑到中国库存数据的保密性和每年轮换库存相对稳定,故此处不分析库存需求。

1.国内粮食消费基数庞大,数量增长平稳

受人口增长、养殖业发展和工业加工需求拉动,新阶段以来中国粮食消费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1998-2005年中国粮食消费从46475万吨增加到49775万吨,年均增长0.98%,粮食消费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居民口粮稳中趋降,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小幅增长,种子用粮由于播种面积减少和科技含量的提高,每年用量呈减少趋势。

农村口粮的减少大于城镇口粮的增加,导致全国口粮消费逐年递减。尽管中国人口不断增长,除了1998和1999年新增人口超千万之外,2000年之后每年人口自然增长在770万~960万人之间,且呈递减趋势,由于人均口粮消费递减,使得全国口粮消费不增反降。2005年比1998年全国人口净增5995万人,但口粮消费却减少4519万吨,年均递减2.9%。从1998年到2005年,随着新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人口增幅(35.1%)快于其人均口粮减幅(-11.2%),城镇口粮消费增长了720.9万吨,增幅为20%,年均增长2.6%;相反,随着乡村人口(减少10.4%)及其人均口粮(减少16.5%)的双重下降,农村口粮消费减少了5240万吨,减幅高达1/4,年均递减4.1%。

2.稻谷和小麦出口比较稳定,谷物类粮食出口波动取决于玉米

1998-2003年,中国小麦出口量快速上升,从27万吨增至251.4万吨,年平均增长56.2%;2004——2005年直线下降至60万吨,降幅达76.1%,但仍比1998年多33万吨,总体仍呈增长态势。1998-2005年,大米出口波浪型下降,从375万吨减少到69万吨,年平均递减21.1%;玉米出口呈波浪型变化态势,与主要谷物出口趋势基本一致。1998-2003年快速上升,从469万吨增加到1639万吨,年平均增长28.4%;2004年急剧下降至232万吨,2005年小幅回升至864万吨,虽比2003年下降了47.3%,但仍比1998年高395万吨。由于玉米出口量占三种主要出口谷物的比重很高,例如2003年玉米出口占主要粮食出口的76.1%,玉米出口的走势基本决定了主要谷物出口的走势;况且大米出口只是稳中有降,而小麦出口也大体缓升,因此主要粮食的出口波动就随玉米出口波动而波动,从低谷的871万吨增加到高峰的2152.4万吨,年平均增长19.8%。谷物主要是玉米出口的波动,取决于政府根据粮食产量而采取的相机抉择性干预。玉米丰收后过剩,政府为了减轻粮食库存积压负担,加入世贸组织前采取出口补贴,入世后又采取其它鼓励出口的措施,致使玉米出口增长;一旦国内玉米短缺,减少出口鼓励,玉米出口随之减少。

(三)粮食供求总体呈紧平衡运行,粮食安全压力发生波动

1.粮食产需缺口波动大,播种面积与市场价格和政策激励密切相关

在1998-2005年期间,只有1998年和1999年粮食生产超过当年消费需求,但从2000年开始,产消缺口呈拉大趋势,从1627万吨扩大到2003年的5730万吨,年平均扩大52.1%。4年累计缺口达13122万吨,这些粮食产需缺口主要靠挖用1991-1999年的累计结余库存来解决。2004年后粮食恢复性增长,2005年产消缺口缩小到1373万吨,比2003年缩小76%。因大豆缺口大,粮食总体仍保持产不足需的格局。

面积的变动主要受政策和市场价格的影响。2003年前的减产主要受到农民主动压缩种粮面积、政府鼓励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等因素的影响;单产下降主要是农民减少田间投入、大量优质耕地被圈占和农田基础设施破损而得不到及时更新等因素所致。2004年后,随着市场粮价的回升和政府减免农业税以及给予直接补贴等鼓励措施出台,粮食播种面积回升,农民投入加大,粮食单产也随之增加。

2.粮食安全水平由高到低、再变高

粮食安全是一个复杂系统,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讲,粮食体系不同环节上安全状况的不一致性使我们很难对某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状况做出整体上的判断。为此,引入综合性的粮食安全系数指标。粮食安全系数越高,安全保障水平越高。在现有的粮食安全系数分值表中,人均占有量可能参照发达国家标准赋值,人均超过1000公斤以上和800~1000公斤才分别为1.0和0.9分,不符合中国素食为主的粮食消费结构,故采用专家意见按照人均占有量敏感区(300~400公斤/人)多设档、非敏感区少设档的原则进行了调整。此外,将0~1.0的粮食安全系数采用德尔菲法划分为“很安全、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等级。1998-2005年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经历了一个“很安全-不安全-安全”的“v”字型变化。粮食安全系数从1998年的0.90下降到2003年的0.57,降幅达36.7%,然后于2005年反弹到0.73,比2003年上升33.3%。可见,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国粮食安全水平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波动过程。

同类推荐
  •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评论2009.1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农家乐经营必读

    农家乐经营必读

    《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以农家乐为经营方式、以广大农民为经营主体的乡村旅游经营普及读本。《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的突出特点是:实用性强,分析问题深入浅出,语言表达通俗易懂,更有详实生动的案例。《农户经营系列:农家乐经营必读》为广大读者详细介绍了经营农家乐需要掌握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地方还争取达到“手把手”传授的效果。
  • 只计耕耘莫问收

    只计耕耘莫问收

    本书收录了厉以宁先生四年来发表于各报刊杂志,以及在大学演讲、讲话(记录稿)的文章共计42篇。2012年前后的文章,全面反映了厉以宁对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自身暴露出的重大问题的提醒与解决思路。他认为改革已进入核心领域,改革的关键是经济体制转型与政府放权。2014年前后的文章,着重反映了厉以宁关于“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理论的酝酿与成熟的过程,这个理论代表了厉以宁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他“非均衡”理论与“股份制改革”主张的合理发展。这个理论深入地触及到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也更具体地探讨了其在各个经济领域、行业的改革通路和方案。
  • 储蓄小常识

    储蓄小常识

    本书针对青少年而编写,一共分为3篇:第1篇从“储蓄”的定义、目的、种类和方式入手,讲述了“储蓄”的基本常识;第2篇讲述了“利率”的基本含义和各种类型;第3篇讲述了“储蓄机构”的定义、分类等基本内容。
  •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动态能力理论的操作化研究:识别架构与形成机制

    本书旨在揭示动态能力的识别方法、架构及其形成机制,指导企业培养动态能力的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动态能力的识别、动态能力架构、动态能力作用机理、动态能力形成的资源基础等。
热门推荐
  • 我的青春里有你鹿晗

    我的青春里有你鹿晗

    温婉回到中国,遇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人。鹿晗喜欢闺蜜诗心?这是什么鬼呀!啊喂!倒追三年,他却冷眼相待父母意外身亡,深受打击。他却…开始追她了。“傻丫头,你以为我不累吗?”
  • 郁王剑

    郁王剑

    一次考古事故中,一把掩埋了两千年的郁王剑,发出了一道不同寻常的白色闪电。在京城的西北郊某别墅内,易简之从一个亿万富豪的身体里醒来,身边还躺着一个绝色的美女老婆。富家身份,娇妻如梦,杀手组织,武圣附体,人生际遇若此,他也是醉了……从这一天起,易简之不得不用另一个身份生活……
  • 转乾逆坤

    转乾逆坤

    在这个世界上一些人都在为长生,傲视他人甚至天下,逆天而斗。他们的实力超过于普通的人,随手一挥便可翻江倒海。因为他们身体中有着一丝力量,这些力量被称为“乾力”。乾力也逐渐形成了境界之分:炼乾境,凝灵境,虚位境,斩荒境,玄阳境······世界不断发展,天才辈出,后辈们靠着前辈的修炼方法修炼再传授于下一代。直至今日,凡人仅占是世界中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而这些凡人多是天赋不够的人。渐渐地,凡人对于这些修炼乾力的“炼乾者”便不再是那样的惊讶。这个乾气为尊的大陆上,真正的修炼世界是凡人世界的百倍之大,有那些妖兽的领地,也有实力强的老牌势力。这个世界也正如他的实力象征一般被人们称为“乾坤大陆”而主人公韩源则是乾坤大陆东边一处凡人山脉“雪寒山”中的一个平凡村民,但凭借自己的坚韧的毅力以及机缘正一步步踏入强者领域,揭开世界乾力的秘密,转乾逆坤,纵横天地。
  • 飘荡秋千上的女孩

    飘荡秋千上的女孩

    她只是个普通女孩儿,与许多人一样,她渴望自由,但父母的逼迫和与别人攀比的心理让我从小到大都没有真正抬起头来,好友的一个又一个的背叛更让她失去了希望,直到那一天,她死的时候,才获得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次次体验着别人的生活不同人的无奈和情感,是否会让她真正的抬起头来?
  • 凰绕凤梧

    凰绕凤梧

    万人迷小苏表示,我很苦恼,我真的很苦恼,每次都穿成一只动物,依然挡不了我的万人迷光环。还有就是,这所谓的神兽图鉴什么时候才能全部收集完资料啊〒_〒
  •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上)

    凡尔纳科幻故事精选(上)

    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他的作品卷帙洁繁,包罗万象。本套书精选了凡尔纳的许多名篇,充分表现了凡尔纳的独特艺术思维,阅读这些科幻故事,有助于启发人类智慧和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从而全面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 命中劫:帝凰鸾殇(全本)

    命中劫:帝凰鸾殇(全本)

    她本是天地间最快乐的公主一道圣旨让她成为北朝的祭品“记住这个在你身上主宰人的模样。”他欺压在她身上,邪恶的说着。那双黝黑的双眸,布满厮杀之意。猜到小时遇到的那男孩便是北朝的逍遥王。纵然不是权倾天下,却是北王最为惧怕的角色。物事人非时。再次见到他时,却是圣朝的魔君。武林中的传奇人物。然而他却把她打入了无底的深渊,“你属于歌舒灏,回到你该去的地方。”带着一身的伤痕离去了。几年过去了,她一心爱的那个男子,终于站在了巅峰上。然而成就巅峰的道路,却是南朝百姓的鲜血铺就了。站在南朝的城楼上,冷眼看着他厮杀。当他攻入城门时,她笑着站在城门等待他。他一身盔甲站在她面前,“我为天下而生,若天下没有我,我将为你而生。”她冷笑,这是他的爱吗?他还是为了天下放弃了她。长夜当歌,蔓生愁绪,黑夜如从前宁静。只是那逝去的在也回不来。
  • 绝世道祖

    绝世道祖

    遭人唾弃的废柴少年,偶得神秘灵珠,一跃成为顶级天才,面对那些曾经嘲笑、辱骂、践踏他的人,他发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 魔帝绝宠:医女帝妃

    魔帝绝宠:医女帝妃

    她出生于武术世家,喜研医术,在一次意外中偶然穿越,本来安逸生活就此打破。虽是家世显赫的嫡女千金,可受尽欺辱,父亲哥哥的宠爱,让继母姨娘嫉恨,使她被陷害打骂,生不如死,软弱无能。既借用原主身体,那就别怪她心狠手辣,让曾经的绿茶婊,圣母白莲花付出千万倍代价,逆袭成一代毒王妃,受万人敬仰。可一不注意,养了只饿狼“娘子,放心,我会负责的”“滚粗”“真的,我一定会对你负责的哦”“你还不滚”
  • 盛世华年

    盛世华年

    两立两废、父子反目、兄弟成仇,他是世人眼中最大的笑话再一次睁开眼,一切回到原点,是上天给他第二次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