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9500000014

第14章 嘴巴的功能

人有一张嘴,作用有二,一是说话,二是吃东西。不言不语,没关系,但不吃不喝,却是要死人的。所以,嘴巴的功能,主要是吃。人人皆会吃,但吃得斯斯文文,吃得恶形恶状,是很不一样的。前者表现出一种吃文化,是来自修养,后者表现出一种吃心理,则是发自本能了。

中国是个饮食大国,由这种种吃文化与吃心理混合在一起的吃精神,便表现在五千年来我们中国饮食男女之能吃、会吃、善吃、敢吃,以及殚思竭虑,想尽一切办法,变出千奇百怪的吃上面。中国人嘴巴的了不起,达到“当惊世界殊”的地步,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随便举个例子:

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请客,有一道菜,叫茄鲞。那位在村子里常吃茄子的老妇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众人告诉她,千真万确是茄子。她再尝了尝,也果然有一点茄子香。然后她请教做法,凤姐说:“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我的佛祖,倒得多少只鸡配它,怪道这个味儿!”

仅仅一个茄子,能费这么大的精力与功夫,不得不叹服中国人的讲究口福。别看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终究还得退出去,但我们中国饭馆,中国菜,打进巴黎,打进伦敦,就立地生根,不但至今不曾撤出,而且有愈来愈甚之势。到底枪炮厉害,还是饭菜厉害,由此也可领略中国人对于嘴巴这部分功能的开发,达到怎样的高水平了。

平心而论,我们中国人不是一个特别具有开创性的民族,都是棍子敲在脑袋上,板子打在屁股上,才肯变一变祖宗之法的。独独在烹调上,我们完全可以扬眉吐气,趾高气扬,全世界的人,都不能不膺服于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饮食文化。美国算了不起的了,世界第一强国,以“国际宪兵”自居,颐指气使,动不动就把航空母舰开到人家家门口。可谈谈吃文化,山姆大叔就傻眼了,除了“麦当劳”,除了“肯德基”,简直没有什么可以拿到台面上的东西。咱们北京街面上,常见的卖面茶的大铜壶,随便拎一个,也比他们建国的历史长。这虽说有点阿Q,但也确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中国有辉煌的吃历史,我想首先得归功于神农氏,他老人家就敢什么都尝一尝,惟其如此,中国人至今,天上除了飞的飞机,地下除了跑的汽车外,没有不能吃的,没有消化不了的东西,吃得全世界都朝我们瞪眼睛。

我对这位先祖,恭敬之余,也有些微词。神农尝百草,算是开了一个坏头。因为这个基础,他一开始没有打好,尝百草的这个“草”字,一下子把中国人的食谱大致框死了。于是乎,吃茄鲞,那是佼佼者,大多数人嘴里,灰灰菜、曲麻叶、榆树皮、橡子面,以及艾蒿、蕨根、地瓜蔓、萝卜缨,草本植物就和五千年来的中国人的胃分不开了。因此,中国人的体质始终不如洋人,“东亚病夫”的帽子戴上以后,很难摘下来,奥运虽拿金牌,可足球冲不出去。我想这与祖先们糠菜半年粮,营养不足有关。如神农氏当年尝的是三文鱼、大龙虾、小牛肉、大猪排的话,也许今天,中国足球早就走向世界,省得可怜巴巴的中国球迷伤心落泪了。

正因为历史上的中国人饿怕了,才造成中国人特别盼吃、想吃、馋吃、贪吃的现象。在当代中国,过了不惑之年的人,谅逃不脱“三年灾荒”那一劫,谁敢侈谈自己从未经历或大或小的饥饿呢所以,现代中国人,从官员到老百姓,一件永远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吃喝,而且最好是大吃大喝,尤其是不用自己付账的,那就更值得拼命吃、拼命喝了。所以,中国有撑死的、喝死的诸多记录。这些人所以如此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满头大汗,津津有味地吃,吃完了直舔舌头,还惦着有什么可以往回带,这就得怪神农氏打的基础不好,中国历史上灾荒年景太多,才形成下丘脑那主管摄食的神经,有关饥饿反射的部分,过于亢进。因此,也就造就了中国人吃的本领,走在世界前端的原因。

因此,我每当读到《红楼梦》里的吃喝,以及过去和现在一些老饕们写的令人馋涎欲滴的文章,如何制作“满汉全席”,如何来吃“十全大补”,如何欣赏羊羔美酒,如何品尝八大菜系……常常不怀好意地猜测,这些美食家们究竟是吃撑了才想起来写的呢?还是饿怕了之后产生创作欲望的呢?以我小人之心,来度君子之腹的话,大概属于后者的可能性要大些。我们尊敬的曹雪芹先生,就是一例。他住在北京西山,“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饔飧有时尚且不继,怎么能不在《石头记》里,大写特写荷叶羹、螃蟹宴、烤鹿肉、鸽子蛋来精神会餐呢!

好像老外在吃上不如国人那样饿狼似地迫不及待,而且也不像我们一定要上十道八道菜,非要把客人撑死噎死不可。最近,经常看到一些去过外洋的人,介绍外国人如何招待咱们同胞的文章,一道汤,两道菜,刀叉盘碟,换得倒勤,但实质内容,却不见丰盛,然后上甜食,就“拜拜”了。于是,笑话外国人小气的同时,也感慨中国人的糜费。

这倒一点不假,再举一个例子:中国人劝酒,一个音节,“干”,或两个音节“干杯”,英语里的这个意思,“cheers”,是三个音节。从这极小处看,中国人讲究的是干脆利落,直奔主题,能少说一个字,绝不多说一个字,以大快朵颐为主。外国人就不同了,一入座,主人敲敲玻璃酒杯,开始讲起,不让你站起来的两条腿和擎着酒杯的一只手发酸,是不会住口,跟你“cheers”的。

如果说外国人的宴会是吃精神的话,那么咱们中国人的宴会,则是百分之百地吃物质了。从天上吃到地下,从江河吃到海洋,水陆杂陈,纷至沓来,大有不吃到海枯石烂,山穷水尽,誓不住嘴的意思全世界不能不败倒在中国人的嘴下,那可真是厉害啊,越不让吃什么,越吃;明着不能吃,暗着吃。越珍稀的动物,越吃,不趁着有的时候吃,绝种了还有屁可吃。于是乎,越值钱的越吃,越难弄的越吃,越精贵的越吃,越是异想天开、别出心裁的越吃,越是普通老百姓吃不着的越吃,越是能吃得比别人高一筹的,哪怕不好吃,也越要吃。而且越是文化层次不那么高的,越暴发户的,越突然抖起来的,越舍得牺牲自己的胃。

吃到这种程度,就没有吃文化,只有吃心理了。

似乎可以理解,也似乎情有可原。在中国人往事如烟的记忆里,吃糠咽菜,比起无米之炊,那算是赖以?口,很足以自慰的日子了。但是,一年到头,通过肠胃消化系统的,都是些绿色纤维了,了无营养,那种匮乏更促使这种吃心理穷凶极恶地发展。一逮到机会,便拼命地吃,不要命地吃,欲壑难填地吃,用疯狂的补偿精神来吃。觥筹交错,杯盘狼藉,东倒西歪,满嘴流油。尤其慷公家之慨时,脸不红,心不跳;花人民之钱,手不抖,眼不眨。喝了还要拿,吃了还要带。刘姥姥离贾府,带着板儿回乡,还要了一些点心果子之类,何况时下那些在宴会桌上的达官贵人、经理老板,更是大包小裹往家带了。

近年来,所有犯了事的官员,从家中抄出来的赃物,除了金银债券、美元港币外,准有好酒若干瓶。看到这类报道,常常令人哑然失笑,只有我们中国这些只知口腹享受的庄稼汉式的官员,才干得出这种事。外国也有贪官,但很少见有从家里抄出几十瓶“茅台”的,当然贿赂未必不包括酒,肯定都喝了,酒本来就是应该喝的嘛!只有中国这些没水平的贪官,才像葛朗台似的一瓶一瓶地储藏起来。老兄啊!你都成万上亿地捞了,还会在乎那区区消费的几个酒钱吗有一个贪官,捞了天文数字的钱,装在缸里,埋在屋,起赃时,发现一文不少,我想除应发给他一枚最佳贪官奖章外,或许值得研究一下,他是不是类似那种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家一样,有一种为贪污而贪污的癖嗜,否则的话,不能理解他贪污的目的何在所以,这些查出来和尚未查出来的贪污渎职的官员,别看他们级别不低,满口马列,穿得西服革履,领带打得还算过得去,经常出国放洋,吃西餐也不出什么洋相,但其骨子里,却永远是个充满小农经济心理的农民,那真是没有办法的事。权力和金钱可以搞到一切物质的东西,但权再大,钱再多,却不能买来属于精神世界的修养、识见、学问、器度……由于文化品位的低档次、政治素质的低水准,因此在生活消费方面,至今还追求一种动物性的物质满足。也正是这些官员,是中国当前吃喝风的主要动力,要没有他们,饭店酒楼、舞厅茶座、保龄桑拿、全套三陪的营业额,一定会降低很多个百分点。

中国人的吃心理,若是只表现出一个“贪”字上,就可以理解乃物质极度匮乏、精神极度低下的后果。如果,从人们对于吃的刁钻古怪,挖空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所表现出令世人惊异的施虐性,便是除了“贪”之外,要再加上残忍的“残”了。

一条鲜活的太湖鲤鱼,宰而不使其死,开肠剖肚刮鳞,手持其头,始终不松手,氽入沸滚的油中,待熟,便加料烹调,端上桌来。此时,那鱼尚未死,眼能转动,口能翕合。据说洋人,尤其洋太太,多不敢下筷,但在座的中国人则喜形于色,磨拳擦掌,杀向这条鱼去。

我并非鱼道主义者,我也知道我吃的每条鱼,都必然有这样一个宰杀过程。但一定要如此弄到桌面上来表演,其中是否有施虐的吃心理作祟唯其不得吃,吃不着,盼望太久,失望太久,空着肚子等待得则更久,自然,这种报复心理,便化作慢慢的消遣。

那条在餐桌上眼睛会动的太湖鲤鱼,是上了电视的。据说还有一种活吃猴脑的,就更残酷了。其法是将一只活猴,夹紧在一张特制的餐桌中央的圆洞里,不管它在桌子上如何叽哩哇啦地叫唤,食客们持专用工具,击碎其脑壳,用匙舀那白花花的脑浆,就着什么佐料吃下去。如果确有其事,那血淋淋的场面,用意似不在吃,而是一种嗜血者的潜意识发泄。

还有,弄一块铁板,将欲吃的活物放在上面,用文火徐徐焙烤,并不急着要它死,而是要它口渴难忍,给它酱油喝,给它醋喝,使五香佐料的味道,由其脏腑渗入肉中,这自然是百分之百的保证原汁原味了。于是,这套生吃活烤的全过程,最后一个环节,吃倒不成其为主要目的了,相反,施虐的每个步骤,则是就餐者的最大乐趣所在。

那些吃得快活,吃得满足,吃得汗流夹背,痛快淋漓,吃得手舞足蹈、胡说八道的吃主们,此时此刻,便进入了吃便是一切,吃便是生命的无我也无他的状态之中。我就觉得老祖宗神农氏尝百草,改变了更早的原始时期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老是糠菜半年粮,肚子里没一点油水,无法不生出这种吃心理来,似乎人为了这张嘴活着外,便别无其他了。

《红楼梦》里,少有这种血淋淋的吃的场面,曹雪芹把吃当作一种文化对待。虽然他那时营养状况不佳,肚子很饿,但能够安贫乐道地著作《红楼梦》,就几根老韭菜下粥,然后呵开冻墨,守着盏孤灯写下去,把吃心理升华为吃文化,再提炼出一段美丽文字,而没有时下中国人那种既贪且馋的吃心理,这实在很值得敬佩的。

吃心理和吃文化不完全是一回事,前者乃本能,本能来自先天,是基因决定了的;后者系修养,修养则是后天的熏陶,是逐渐形成的。中国人远自先秦时期,就认为饮食是精神文明的体现:“夫礼之初,始于饮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孔夫子对于这方面的讲究,就更具体而微了。

但愿经过一段如今丰衣足食的岁月,相信所谓“衣食足,知荣辱”此话果然是这么回事之后,祛除一些人的病态的吃心理,真正体现我们从先秦开始的饮食文明,那才是值得自豪的。

人之异于禽兽,这“文化”二字是十分关紧的。只有吃心理,而无吃文化,这个民族是不会有什么前途的。

同类推荐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漫漫长路沁梅香

    漫漫长路沁梅香

    在这部父亲的文集中,蕴藉着一种传承中华民族最原始的、最朴素的、最自然的爱的基因;有着一种托附天宇浩荡,历经大地调息,呼心高山流水情的风扬;更有着一种枝映心辉,月染夜色,光放乾坤的心之灵磊。
  •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

    《男人的肋骨》以两广手信之一金银肝为例,娓娓道来食材的制作、吃法、味道和奇遇。读之,与文中描写的众生一样,垂涎不止,起卧不安。老男人吃风情万种的金银肝:“发觉有人艳羡,那老男人越吃越发心满意足,越发嚼得咂咂有声,越发喝得咕噜生响。活脱脱一副镶了金牙就特别爱笑,戴了手表就特别爱撸袖子的表情。”
  •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

    《吟诵关中——陈忠实最新作品集》收集了作者自2002年至2006年之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2篇、散文、随笔57篇,文论、对话49篇,共40余万字,由于作者近几年未出版图书,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出版本书是为了给关心他、研究他的读者与机构一个交代。
  •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奇案破袭(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热门推荐
  • 倾城绝爱之冷王妃

    倾城绝爱之冷王妃

    本是孤女的她,意外地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不知道是不是上天眷顾,竟然送来好多个帅哥来给她养眼。可笑的是,那帅哥竟然都是亲哥。我说母亲大人,您真的会生呀!就在苏浅眠准备好好的做她米虫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危险在等着她?而且,谁能告诉自己,这个叫做墨云卿的家伙,到底看上了自己什么?一直疼爱自己的老爹,为什么也马不停蹄的要将自己嫁出去?搞不懂这世界是怎样的。但是,做人都有底线,谁要是伤到了身边重要的人,那么,也别怪我无情!
  • 傲娇总裁暖暖爱

    傲娇总裁暖暖爱

    原本以为,她的深爱,会换来他的回首。却不想,她们的婚姻只不过是因为利益而结合的幌子。终究他左右逢源于各种名模之间……她的梦破碎,等到她想要放手,却不想他爱如暖阳,又包裹着她。而她却不敢在相信……
  • 爆萌毒妃:殿下请接招

    爆萌毒妃:殿下请接招

    弱娇有三好:呆萌体软易扑倒。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异能者,一朝穿越成了痴傻太子妃?没关系!姐痴傻了照样分分钟完爆你们!各种白莲花绿茶婊,你们玩的都是姐剩下的。太子有病?多半是惯的,拖过来打一顿就好!太子和将军是真爱?非常棒!素手一挥,大喊:“爷,您尽管和将军好好恩爱,我给你们把风!”某爷摇身变腹黑,床咚来个先,“爷喜欢跟太子妃恩爱!”
  • 故事并不玛丽苏

    故事并不玛丽苏

    一旦得到了对方,爱就停止了生长。然后结果是什么?分开还是继续?苏卓选择了分开。在苏熹的字典里,如果分手,结果只有两个。一:陌生人。二:敌人。多年后再遇,是视而不见做陌生人。还是能冰释前嫌成为朋友。这对苏熹来说,是个头疼的问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龙魔龙剑

    龙魔龙剑

    龙有一首,封魔于内。更有一剑,鞘藏脊中。这是关于一只龙死后留下的两段遗骨的故事。
  • 从斗罗开始

    从斗罗开始

    本文为位面穿梭文,第一个世界定为斗罗大陆之绝世唐门,之后待定
  • 陌路未路:你是我的bug!

    陌路未路:你是我的bug!

    韩熙纯揉揉卓以涵的头发,一缕一缕的给她拨到耳后,就算她在微笑,微笑的样子和开心时没有区别,可韩熙纯还是能感觉到浓重的悲伤,只觉得此时世界把他们两人和周围人隔离开来,笼罩了一层悲伤的雾气直直的侵入他们骨子里,仿佛他们真的有心灵感应一样,然而只是部分。后来他不止一次的在想,若他也能知道卓以涵心里的想法,有些事情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 将军来护驾:冥界公主要逆袭

    将军来护驾:冥界公主要逆袭

    他是少年得意,军功赫赫的英雄大将军。却遭人陷害,双目失明。她是相貌清丽,身怀绝技的冥界长公主。却身世坎坷,被人欺压。一个是身有缺陷、无依无靠的失势将军,一个是高龄未嫁、身世复杂的孤僻商女,看似相差甚远的两人放在一起竟是出奇的合适。若能尽尔所愿,便是与天下为敌又何妨?清风乍起,掀起多少风云变幻……
  • 那些年,我们的些许记忆

    那些年,我们的些许记忆

    经管校来了一群十五六岁花季、雨季般少男少女,汇聚到一个新学习环境,院校军事化管理,像部队一样锻造着少男少女,在欢快的校园生活里,少男少女在军训生活中碰撞出美好记忆,让作者久久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