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5000000022

第22章 上卷六(4)

几个月期间,我还继续去巴黎看他,但间隔时间越来越长。他与他一家人住在A街,紧挨着中心菜市场。在那里他生活在他母亲身边。那是一个温和、持重、可敬的妇人。一块生活的还有他两个姐姐,其中一个年龄明显大一些,不愿抛头露面,而让自己显得微不足道,在妹妹面前深情地表现出自我牺牲精神。像通常情形一样,一如我所感觉的,她把一切最苦、最累、最没人愿意干的家务活儿,全部一个人承担下来。二姐与阿尔芒年龄差不多一样大,长得楚楚动人,简直可以说她所担当的角色,就是代表这个凄凉的家庭的魅力和诗意。可以感觉得出来,她受到所有人尤其是阿尔芒的疼爱,但阿尔芒疼爱她的方式有些古怪。这我后面会谈到。阿尔芒还有一位大个子哥哥,刚完成医学学业,开始寻找就诊者。在我的记忆中,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至于父亲巴夫莱泰尔牧师,大概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广施仁慈方面,我还从来没见过他。某天下午,巴夫莱泰尔太太邀请阿尔芒的几个朋友吃点心,我们正在餐厅里分享三王来朝节饼,牧师突然令人印象深刻地出现了。啊!天哪!他长得多丑!这个五短身材、肩膀宽阔的人,有着大猩猩般的胳膊和手,庄重的牧师袍更增强了他相貌的丑陋。怎样形容他的头呢?花白的头发油乎乎的,直直的一绺绺蹭得衣领子也油光光的;一对眼球突出的眼睛在浓密的眉毛下乱转,鼻子难看地隆起,下嘴唇肿肿的,软软地向前耷拉着,呈青紫色,流着哈喇子。他一出现,本来挺活跃的我们这些人,顿时鸦雀无声。他只在我们之中呆了一小会儿,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例如:

“好好玩,孩子们。”或者:

“愿上帝保佑你们。”说罢就离开了,后面跟着巴夫莱泰尔太太。他有几句话要对她说。

翌年,在完全相同的情形下,他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进到餐厅里,说了一句完全相同或相当的话,又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离去,后面跟着他妻子。他妻子产生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念头,把我叫去介绍给他,因为直到此时他只知道我的名字。牧师把我拉到他身前,啊,真讨厌!我还没来得及躲避,他就亲了我一下。

我只见过他两次,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强烈。自那之后,他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甚至开始徘徊在我打算写的一本书里。这本书至今我还没有说不写了。通过这本书,我可以稍稍散布我在巴夫莱泰尔家体验到的那种暧昧气氛。在这里,贫穷不再像富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仅仅意味着缺吃少穿。你感到它是实实在在的,咄咄逼人的,难解难分的。它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触及最隐秘、最脆弱的地方,使生活精致的发条变形。如今在我看来一清二楚的事情,当初因为所受教育不够而无法理解。巴夫莱泰尔家许多反常现象我觉得奇怪,多半因为我没能很好地看出其根源,不善于时时事事把生活的拮据考虑进去。这个家庭出于羞耻心,想方设法掩饰它的拮据。我绝对不是一个娇惯坏的孩子。我说过,母亲总是保持着警惕,不让我在任何方面优越于不如我幸运的同学。但母亲从来没有企图让我摆脱自己的习惯,打破我这令人迷恋的幸福圈子。我身在福中不知福,正如我是法国人和天主教徒而不觉得一样。出了这个圈子,一切在我眼里仿佛都具有异国情调。正如我们所住的房子一定要有可通车辆的大门,或者像克莱尔姑妈所强调的:“我们不能没有”可通车辆的大门;正如我们凡是出门旅行,一定得坐头等车厢;正如我们去戏院看戏,我无法想象凡是自我尊重的人,除了坐包厢,还能去别的地方就座。这样的教育将在我身上产生怎样的反作用,要谈论这一点还为时过早。我还处在这种年龄:一天上午,我带阿尔芒去歌剧院看戏。妈妈为我们订了两张四楼楼座的票,因为是头一回让我们单独去看戏,她觉得像我们这种年龄的两个小孩子,这种座位也就足够了。我觉得我们所坐的地方明显比平常高,一看周围的人又都像是平民百姓。我简直要疯了,赶紧跑到验票处,把口袋里所有的钱全掏出来,补了两张能坐回平常那种位置的票。应该补充说一说的是,每当我邀请阿尔芒而没有向他提供最好的东西,我心里就感到难过。

三王来朝节那天,巴夫莱泰尔太太邀请阿尔芒的朋友们来分吃三王来朝节饼。这个小节日我参加过好几回,但不是每年都参加,因为冬季这个时候,我们一般在鲁昂或南方。但1891年过后,我不得不又参加了一回,因为那位好心的巴夫莱泰尔太太,已经把我作为一位著名作者,介绍给其他多少都有些名气的年轻人。显然,安排这类聚会,也并非没有为阿尔芒年轻的姐姐未定的前途操心的意图。巴夫莱泰尔太太考虑,在这些小有名气的年轻人之中,说不定会冒出一个对象哩。可是,这种操心她却企图掩饰,甚至予以否认。相反,阿尔芒不顾脸面的介入,使这种意图昭然若揭。他利用三王来朝节这天聚会的机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做种种最直截了当、最难以启齿的暗示。三王来朝节饼由他分,他知道饼内那粒蛋豆在什么地方,巧妙地让它落到他姐姐或者可能的求婚者手里。由于没有其他女孩子在场,他只能选姐姐做王后。这嘛,就当是开玩笑。阿尔芒肯定已经受到那种奇怪的病的折磨。这种病导致了他几年后自杀。他之所以热衷于这样做,我无法做出别的解释。不让姐姐流泪他决不罢休。语言做不到这一点,他常常走到姐姐面前,揍她,掐她。怎么!他厌恶自己的姐姐吗?我想,相反他很爱她。姐姐的一切都使他感到痛苦,包括他让她遭受的这些屈辱,因为他是一个生性温情的人,绝不冷酷无情。可是,无形的魔鬼却以损害他的爱为乐事。在我们面前,阿尔芒显得神经质而又活泼,但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家人,对他所爱的一切,总表现得思想尖刻,正是这种尖刻的思想使他在贫困面前昂首挺胸。他常常把母亲企图掩盖的一切如污迹、物品不配套、衣物上撕裂了口子等,全都抖搂出来,既使母亲难堪,也使客人们感到不自在。巴夫莱泰尔太太慌了神,只好弃车保帅,来个半承认,而把其余一切掩饰过去,一迭连声地表示歉意:“我知道,在纪德先生家里,三王来朝节饼是不敢放在一个有缺口的盘子里端出来的。”阿尔芒指出她是藏头露尾,一边不顾情面地哈哈大笑,或者嚷道:“那是我搁过脚的盘子。”“这使你大吃一惊吧,老兄!”从他嘴里神经质地发出的这类感叹,仿佛几乎与他无关。请想象这种场面的结局吧:阿尔芒讽刺挖苦,母亲表示抗议,姐姐哭哭啼啼,所有客人都感到难为情。请想象一下吧,就在这时牧师庄严地进来了。

我说明过,我所受的教育,使我对贫困所呈现的“异国情调”,多么容易发出感慨。然而,在这里贫困却伴随着难以言状的忸怩作态、左右为难、谦卑殷勤、荒唐可笑的种种表现,简直令人头晕目眩,不一会儿对现实连丝毫概念都没有了。我周围的一切开始变得漂浮不定,分崩离析,陷入荒诞,不仅地方、人和谈话,而且连同我自己和我自己的声音都是这样。我的声音我听了似乎很遥远,却响亮得令我惊愕不已。有时我觉得,所有这些怪现象阿尔芒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竭力推波助澜。恰恰因为如此,他为这个合唱增添的刺耳的音符,其实应是意料之中的。最后,更有甚者,我觉得巴夫莱泰尔太太本人,也陶醉在这种令人癫狂的和声之中。她为《安德烈·瓦尔特手册》的作者介绍说:“这本如此出色的书,你肯定阅读过吧,德厄里先生,它获得过音乐戏剧学院朗诵一等奖,所有报纸都大加赞扬。”在这种说话方式的感染下,每个客人,包括我自己、德厄里和其他所有人,很快就在我们自己制造的气氛支配下,像虚幻的丑角一样高谈阔论、手舞足蹈起来。出来后到了街上,大家都为之愕然。

我再见到阿尔芒……这天我受到他大姐的接待,套间里只有她一个人。她对我说,我可以上两层楼去阿尔芒的卧室去看阿尔芒,因为他传话说他不下来了。我知道他的卧室在什么地方,但从来没有进去过。那个房间直接朝向住房对面的楼梯,阿尔芒的哥哥在那边开了个诊所,如果我没搞错的话。那房间不算太小,但很暗,通过一个小院子采光:一个难看的翘曲锌板反射器伸向院子,把灰白的光折射上来。阿尔芒和衣躺在未铺的床上。他还穿着睡衣,胡子没刮净,没打领带。见到我进去,他爬起来,拥抱了我。平常他不会这样。我们的交谈是怎样开始的我不记得了。我对他的卧室面貌的关心,大概远远胜过了对他说什么话的关心。整个房间里见不到任何悦目的东西;一切都显示出贫困,一切都显得难看,黑乎乎的,令人透不过气来。呆了不一会儿,我便问他愿不愿意陪我到外面去。

“我再也不出去啦。”他简单地说。

“为什么?”

“你看得很清楚,我现在这副样子没法出去。”

我坚持要他出去,说他可以套个假领子,至于他刮没刮胡子,我并不怎么在乎。

“我连脸都没洗。”他抱怨道,接着发出一声痛苦的冷笑,向我宣布他再也不洗脸了,正因为这样房间里气味难闻;现在他出房门只是为了去吃饭,他已经二十天没有去外面了。

“那你干什么?”

“啥也不干。”

他床旁的桌子一角横七竖八放了几本书,我试图分辨那些书的题目,他见了说道:

“你想知道我阅读什么书?”

他递给我一本伏尔泰的《少女》。我知道很久以来这一直是他放在床头的书,包括毕哥—勒布伦毕哥-勒布伦(Pigaultlebmn,1753—1835),法国作家,以写风俗小说著称。的《爱引经据典的人》和保尔·德·科克保尔·德·科克(PauldeKook,1794—1871),法国作家,写有大量描写小布尔乔亚的小说。的《戴绿帽子的丈夫》。他觉得可以对我无所不谈了,匪夷所思地向我解释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是因为他现在只会干坏事,知道自己会损害他人,会使其他人不高兴,遭其他人讨厌,再说他远不像表面上那样有才智,甚至自己所有的这点才智也不知道如何发挥。

现在想来,当时我不应该让他处于那种状态不管,至少应该多找他谈谈。可以肯定,阿尔芒的样子和他的谈话,当时对我的触动不如后来那么大。还应该补充的一点是:我似乎记得,他突然问我对自杀有什么看法。我当时盯住他的眼睛回答说,在某些情况下,我觉得自杀值得称赞——这话说得那样无耻,在当时我敢情是做得出来的。但我不能肯定我没有这样想象过,因为我脑子里反复琢磨过这最后的一次谈话,准备写我打算把牧师写进去的一本书。

相隔几年之后(在这期间我再也没见到他),当我收到阿尔芒的死亡通知信时,我特别再次考虑过这件事。我当时正在旅行,没能去参加他的葬礼。不久后见到他可怜的母亲时,我不敢向她询问。我是间接地了解到阿尔芒自投了塞纳河。

同类推荐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郑成功传

    郑成功传

    本书是一部描写郑成功辉煌人生的传记小说。它刻画了民族英雄郑成功这位特殊历史人物形象,反映了明清两个朝代的政权更迭和纷繁复杂的时代风云。
  • 开运握图:杨坚

    开运握图:杨坚

    本书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通过对他取得霸业以及辅政者的经验教训、智慧、谋略进行总结,以期对我们当下的人生给以借鉴、指导。
  • 穆罕默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穆罕默德(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穆罕默德被人们称作圣人。他诞生于教历象年之年的赖比欧艾勒月初九(伊斯兰教历三月九日、公元571年4月21日)凌晨。他的父亲是古莱什部落的阿卜杜拉,母亲是古莱什部落祝赫拉家族瓦赫甫的女儿阿美娜。阿卜杜拉的父亲是阿卜杜勒·穆台列卜,母亲是古莱什部落迈黑祝穆家族艾米尔之女法蒂玛。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热门推荐
  • 巅峰凌气

    巅峰凌气

    言情看腻了?暴力太恐怖?黑道不健康?军旅太单调?都市太现实?穿越不现实?试试看这本书吧感情+情谊+黑道+都市+暴力=巅峰凌气不信你试试
  • 异能魔妃进化论

    异能魔妃进化论

    梦阳,一个现代的小白医生,从小就能看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偏生一身毒血。在A国特工组织中尔虞我诈之中得以存活下来重生后,有宠妹如命的哥哥疼爱,身后更是站着整个连城堡这巨大的后盾、能够预知未来的能力令梦阳在古代玩转的风生水起,天生傲骨的她即便是对待自己心爱之人也是一如既往的狂傲。“今日喝了这杯桃花酿便是我梦家人,若不应允死亦是我梦家魂!”红衣男子听罢,轻笑出声,“好!”一坛桃花酿,酒香满山,酒气万顷,醉人三生。
  • 溺爱之宠妻成瘾

    溺爱之宠妻成瘾

    爸爸锒铛入狱,男友负罪离开,与昔日好友诀别。陷在上一世的恩怨纠葛中,她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救爸爸、查出家族的仇人。她不惜签下契约,一步步陷入他溺爱的陷阱。有一种爱,是你站在我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她要如何坚守本心?
  • 漠王

    漠王

    默默无闻,苟活百年;独步天下,潇洒一世,你选哪一种人生?我愿追求独步天下,但我不求潇洒一世,我只求能保护好自己身边的人。
  • 城幕以我

    城幕以我

    他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活的并不平庸。有人说,上帝捉弄过你,那不过是它喜欢你,而生活给予了他疼痛,是提醒他还活着。
  • 完美心理

    完美心理

    其实,林夕一点也不白,也不富有,更谈不上美丽,所以在公元2012年12月12日前她从未想过会有哪个高富帅爱上自己,更不知道她以后的历险竟然和一个唐朝年间就开始流传的传说密切相关。至少在这一天午后两点零一分之前,事实的确如此。一场突如其来的日蚀,突然之间的大转身,上天在赋予了她幸运的同时,也伴随着磨难,祸事不断,阴谋死亡如影随形。在她与真命天子的爱情路上,又有怎样的阴谋与苦痛在纠葛、缠绵、蔓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十荒天下

    十荒天下

    后山之中,一个少年正在努力修炼着自己的拳法,却让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少年杜炎偶遇剑杆。家族中,处处受欺凌,到最后,一大批不可敌的人由着自己家族的二哥带队,来到达赫拉镇……
  • 末世第一学院

    末世第一学院

    残酷且失去了规则的末世降临,一座巍峨恢宏的庞大学院立足于天地之间,在学员们口中传诵的院长神秘且强大。“亲,你要加入我们学院吗,包吃包住包治疗,待遇优厚哦……”末世第一学院,开启末世新篇章,本文女主成长型
  • 守护甜心之聆心之梦

    守护甜心之聆心之梦

    一个转校生,一场陷害,一次轮回,让她看清了这个世界是多么黑暗,她不想再争下去,最终她决定,抛弃七情六欲,躺在冰棺内,与世隔绝······
  • 吞尽八荒

    吞尽八荒

    吞你血脉,铸我长生!少年吴非,身为饕餮神体,注定走上与世皆敌的道路。吞尽八荒血脉,铸就混沌无极,不正不邪,不死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