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1500000013

第13章 生肖集邮学术研究

生肖集邮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对生肖邮票的研究,包括与此相关的生肖文化的研究,生肖邮集展品编组和展出的研究等。1997年6月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后,生肖集邮的学术研究由分散、零星的研究逐步进入有计划的系统研究。学术研究的成果,主要通过报刊文章、出版书籍、邮集展品体现出来。

全国公开发行、内部发行和民间自办的集邮报刊,发表了大批生肖集邮学术研究文章,特别是《生肖集邮》发表了一批很有影响的文章,并组织了多项的专题讨论。生肖集邮研究会组织主办或承办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如1998年1月5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轮生肖邮票设计作品展览与研讨活动,2001年4月8日在苏州召开的中国第三轮生肖邮票设计研讨会,2003年11月21日在四川绵阳召开的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研究会广州会员小组和广州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2003年1月5日、2005年1月5日也联合举办了广州市生肖集邮学术研讨会。上述五次学术研讨会,都印发了论文集。

中国首部生肖集邮专著《世界生肖邮票大观》,周治华著,1997年5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10月在重庆全国集邮展览上获得镀银奖。此后,一批生肖集邮书籍陆续出版发行,主要有: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王泰来编著《贺年十二生肖邮票图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至2003年10月出版,周治华著《世界生肖邮票精品》系列丛书一套12册,每个生肖一册;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李毅民、赵志贤编著《中外生肖邮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11月出版,黄斌、吴晓玲编著《生肖文化与生肖集邮》;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周治华编著《邮票上的故事——甲申年》。内部准印出版的有:1999年9月段平作、任连荣主编的《生肖邮坛》;2002年8月周治华主编的《邮林别韵——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纪念集》;2004年6月生肖集邮研究会编印的《生肖地名戳资料汇编》。

在生肖集邮学术研究领域,已开展研究的主要课题有:

1.生肖文化的研究。主要是对十二生肖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生肖文化的对外传播、生肖文化的积极意义等进行研究。已发表的代表性文章有:《关于生肖起源的假说》(王国平,《生肖集邮》总第9期)、《试析中华生肖文化的基本特征》(王国平,《生肖集邮》总第10期)、《我国少数民族十二生肖探源》(高道同,《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纪念集》)、《论发挥生肖文化的“教化”作用》(黄继光,《生肖集邮研究会成立五周年纪念集》)、《星象学是生肖属相的源头》(刘晓虎,《生肖集邮》总44、45、46期)、《试解十二生肖起源之奥秘——属相动物来自古人的生殖和生命崇拜》(李升平,《生肖集邮》总51-57、59期)、《简述生肖文化的积极因素》(周治华,《湖北邮电报·集邮》2005年7月30日)。

2.生肖邮票定义的研究。主要成果有:1995年开始,周治华在《集邮报》、《集邮》杂志、《中国集邮报》、《中国邮政报》上先后发表的浅说、试论、论生肖邮票定义的文章。

3.中国生肖邮票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包括对一套生肖邮票、一种生肖属相邮票、一轮生肖邮票的研究;中国生肖邮票的对比研究,中外生肖邮票的对比研究;生肖邮票的品种、数量、版式、发行日期、图案设计、图案内容等等的研究。

4.世界各国生肖邮票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大量的、多角度的。

5.生肖邮资票品的研究。主要是对生肖贺年邮资封、片的研究。

6.生肖地名邮戳、纪念邮戳的研究。主要作品有吴鸿钧的文章《生肖·地名·邮戳》(《生肖集邮》总第5期)、《生肖地名邮戳沿革》(《集邮博览》2003年第2期)。

7.生肖集邮兴起、发展的研究。主要论文有周治华的《生肖邮票的发行及其专题集邮的兴起》(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中国1999国际集邮学术研讨会论文暨中国集邮研究论文选(1998-1999)》),王育忠的《浅论生肖集邮的文化特性》(《中国集邮报》2006年10月10日)。

8.生肖集邮展品编组、展出和评审的研究。2003年开始,《生肖集邮》编辑部组织了专题讨论,发表了广州市集邮协会学术委员会、生肖集邮研究会广州会员小组联合制订的生肖集邮展品评审规则讨论稿和国家级邮展评审员李明起草的生肖集邮展品评审规则讨论稿。2004年5月北京市集邮协会公布了《生肖集邮类展品评审专用规则(试行)》。这一专用规则,经过该市邮协的实践和修改后,已正式编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现代集邮指南》一书。

9.“生肖”名词英译的研究。《生肖集邮》编辑部2003年组织了专题讨论,发表了一批讨论文章。生肖集邮研究会根据讨论的情况,2005年7月正式公布了试行意见。

同类推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墨瑶先生生长于滦河岸边,自幼对滦水孕育的皮影艺术情有独钟。他长期从事皮影艺术研究,对唐山皮影的历史有着深入了解,在理论上有独到的见地。虽年逾花甲,仍潜心研究,笔耕不辍。本书是墨瑶先生怀着对皮影艺术的挚爱,积几十年心血精心雕琢而成。该书全面介绍了唐山皮影艺术的演变、形成及发展,从文化史学、民俗学等诸方面,对唐山皮影艺术的历史传说、沿革演变、相关民俗、演出形式、剧本唱腔、操纵表演、皮影造型和雕刻工艺,以及唐山皮影艺术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 瓷之源:上虞越窑

    瓷之源:上虞越窑

    本书介绍瓷器最早的发祥地上虞越窑的起源,发展,窑址的分布,瓷器器物种类,器形特征,花纹装饰,瓷器业兴衰原因,专业运输销售等。还附有各种陶瓷小知识以及大量精美的图片。
  •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本书收录名家文学名篇、书法名作,以作品图版代替死板的铅字,配以解析与背景资料。
  •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热门推荐
  • 那几年我在做卧底

    那几年我在做卧底

    或许在你眼里这只是一本小说,但是我更想是一本回忆录,或者是一本忏悔录。这不仅仅是罪犯的忏悔录,也是我,更是全社会,至少是那个时代全社会的忏悔录。我不想说多少,书里没有重生,没有穿越,更没有什么修炼,我只想严肃的写一写那个时代没人关注的底层社会,一个黑暗的社会......
  • 我的手机连接宇宙

    我的手机连接宇宙

    调皮的河神送我一部手机,竟然可以联系全宇宙,还可以互相发红包,那我岂不是发了?没办法,人品好就是这么幸运值爆棚!(新书《最了不起的大明星》正在连载中,请大家多多关照。)
  • 帝君纪

    帝君纪

    天裂劫起,上界气息沾染凡间,自此凡人得以修行。凡人以武入道,传道之师,亦为凡人帝君。一方城池,掌百万人之生死,谓之城主。百城之主,是为王侯。万城之主,是为君主。帝君者,掌四方君王,逆天道乾坤,亿万苍生,唯我独尊!
  • 汉魂志

    汉魂志

    忠肝义胆铸豪侠,铁血柔情造英杰。东西两汉四百载,黄昏尽是英雄决。文笔也许不好,所以请宽容的对待我;打字速度不快,所以请包容的对待我;小心脏的不好,所以请多多的支持我;脑袋也许还好,所以请努力的支持我。
  • 落风云引

    落风云引

    本书情节曲折节奏跳跃,多线同开,不定期更新,身体不适者慎用!一个弥天大谎,一个迎接魔王归来的救世主,一群可歌可泣的勇者,种族之间的纷争,是非错乱真真假假……神说,这个世界没有真相。PS:本文多线同时推进,为方便阅读,会于章节名标明线路。
  • 创世神之帝极天下

    创世神之帝极天下

    少年偶然获得创世神传承,开启修道之路,从此笑傲江湖,探索宇宙奥秘,寻求当年真相,令他烦恼的是身边美女成群,让他如何安心成神呢?
  • 厉害了我的哥:我要在上
  • 到古代乡村一游

    到古代乡村一游

    90后女演员王贝尔在剧组拍摄期间,掉入池塘,穿越到了王家村被退了婚的乡下姑娘王晓兰身上,种田经商发家致富艳遇真命天子的故事。
  • 只听冰诉离歌转

    只听冰诉离歌转

    失去了膝盖骨,被认定一辈子只能在轮椅上过日子的无方冰言已经活得够惨了,上天为什么还要派一个像猫一样的男人出现在她身边啊啊啊啊不管无方冰言怎么让他离开自己,他就是偏偏要粘在她身边,撒娇,侍奉样样不在话下。“你不喜欢我,没关系,我喜欢你就可以了。”等等,漠二少爷,剧本里没有这句台词啊,什么,在十年前他就已经喜欢上那个无方冰言了?!“所有害你的人,我漠离都会让他们生不如死!”漠二少爷,要淡定,虽然你们都是头号危险人物,但是这样粗暴是不大好的,随随便便拖去喂鲨鱼就可以了~( ̄▽ ̄~)~“我爱你,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变成什么性格,我都会爱你如初。”漠二少爷,拿着戒指,快快请起吧
  • 把学习当做游戏

    把学习当做游戏

    本书包括锻炼读者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对提高读者处理问题的水平和信心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