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6600000025

第25章 茶与名人(4)

王稚登

(1535~1612)明代文学家。字百谷。武进(今属江苏)人,移居吴门(今江苏苏州)。能诗善文。好茶,作《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太守风流嗜酪奴,行春常带煮茶图。图中做吏依稀似,纱帽笼头对竹炉。”

王世懋

(1536~1588)明代文学家。字敬美,时称少美。王世贞之弟。太仓(今属江苏)人。好学,善诗文。平生好茶。作《苏幕遮·夏景题茶》:“一片金波谁得似?半入松风,半人丁香:味。”《解语花·题美人捧茶》:“凭陆生空说《茶经》,何似侬家味。”

朱早藩

(生卒年未详)明代文学家。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通茶事。于1550年前后与盛时泰合编《茶亭汇辑》,一名《茶薮》,已佚。

孙大绶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新都(今浙江淳安)人。好茶,对茶有研究。于万历十六年(1588)刻陆羽《茶经》书后附《陆羽传》及编辑的《茶经水辨》和《茶经外集》传《茶谱外集》亦为大绶所辑。

张源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又名樵海山人。江苏吴江人。隐、居山谷间,汲泉煮茗,博览群书。万历中(约1595年)著《茶录》一卷,分采茶、造茶、辨茶、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等二十三则。内容简约,有文献价值。

张谦德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对茶叶采制、冲泡、茶具、贮藏等有研究,在搜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编著成《茶经》,分上、中、下三篇,为后人对明代及明以前茶事研究提供了借鉴。

田艺蘅

(生率年未详)明代学者。字子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贡生授徽州训导,后罢归。博学善文,性放诞不羁,作诗有才调。汇集历代论茶与水诗文,于1554年撰成《煮泉小品》一卷,分十节,论述茶、水关系。所述生晒茶即后来发展起来的白茶,此为最先文字记载。

屠隆

(1542~1605)明代戏曲作家、文学家。字长鲫、纬真,号赤水、鸿苞居士。鄞县(今属浙江)人。任知县,迁礼部主事,后受诬陷罢官归家,云游吴越,寻山访道。平生好茶,精茶道、茶艺。著《考槃余事》四卷,后抽取其中《茶笺》部分改为单行。

丁云鹏

(1547~1628)明代书画家。字南羽,号圣华居士。休宁(今属安徽)人。以善书、工诗、精画闻名。好茶,有茶画《玉川烹茶图》,以唐代卢仝(自号玉川子)品“七碗茶”为题材,假花园一角,画出卢氏左手持羽扇,倾身、俯首,双目凝视炉火上茶壶的悠闲自得情趣。其左为一个提壶取水的老仆,右为一个双手捧茶盒的家人,意蕴悠长。该画为茶文化史上的茶画名作之一。

陈师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字思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靖年间会试副校,官至永昌知府。精茶品,懂茶俗。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著《茶考》,分五则,所述“撮泡”,为研究茶叶从团茶煎煮到散茶冲泡方法的演变提供依据。还提倡清饮,不用果品,“随意啜之,可谓知味而雅致者矣”。

许次纾

(1549~1604)明代学者。字然明,号南华。钱塘(今江杭州)人。嗜茶。吴兴姚绍宪有茶园在顾渚,自小到老,熟茶事。每逢茶季,许氏必到姚家汲金沙、玉窦二泉,细啜而品:茶的好坏。绍宪把生平茶诀都教给许次纾,遂使许氏精茶理。万历二十五年(1597)写成《茶疏》,论采摘收贮烹点之法详。

罗廪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浙江慈溪人。事迹无考。经过亲自采茶、制茶的实践,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写成《茶解》一卷。该书有总论,下分原、品、艺、采、制、藏、烹、水、禁、器十目。书中提出茶树种植方式,茶园间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茶易吸收异味的特性及其保存方法,以及炒青绿茶加工技术。内容详细,是有关茶叶生产技术经验的记录。

夏树芳

(生年年未详)明代学者。字茂卿。江阴(今属江苏)人。好茶。万历三十八年(1610)前后撰《茶董》,分上下两卷,杂录南南北朝至宋、余茶诗和茶故事等。

陈继儒

(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画与董其昌齐名。诸生。后隐居东余山。平生爱茶、崇茶。在研究和搜录前人茶事资料基础上,对明代夏树芳《茶董》进行补录,于万历151十年(1612)前后写成《茶董补》两卷,上卷补录嗜尚、产植、制造、焙瀹等条文,下卷补录前人诗文37篇,谓茶能清头目、助诗文,故撰无题诗云“点来直是窥三昧,醒来翻能赋百篇”。

龙膺

(生卒年未详)明代史学家。字君御。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好茶,精于品茶。于万历四十年(1612)前著《蒙史》两卷,上卷述泉品,下卷述茶品。

喻政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江西南昌人。精通茶史。万历四十一年(1613)辑《茶书全集》,汇集古人说茶26种,均为著名成卷著作,有《茶集》、《茗谭》、《蒙史》、《茶话》、《茶考》等。

何彬然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字文长,一字宁野。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精茶事。万历四十七年(1619)著《茶约》,内有茶的种法、审候、采撷、就制、收贮、择水、候汤、器具、酾饮九则,并附茶九难一则。

高元滩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精通茶学。天启三年(1623)辑

冯开之

(生率年未详)明代茶人。据明代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1630):“冯开之先生喜饮茶,而好亲劳其事,人或问之,答

闻龙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字隐鳞,一字仲连,晚号飞遁翁。四明(今浙江余姚)人。善诗,崇侦时举贤良方正,坚辞不就,年81岁卒。于1630年前后撰《茶笺》一卷,分十则,沦茶之采制、四明泉水、茶具、烹饮、炒茶、烘茶等,有独特见解。

邦宁

(生卒年未详)明代文学家。奉节(今属重庆)人。对茶事有研究。于崇祯三年。(1630)前后撰《茗史》二卷。《四库全书》存目,谓“邦宁奉节人。天启壬戌进士。是书不载焙造煎试者法,惟杂采古今茗事,多从类书摄录而成,未为博奥。”

王启茂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石首(今属湖北)人。于崇祯十三年(1640)前后,撰著《茶金堂三昧》一卷。

邓志谟

(生卒年未详)明代文学家。于崇祯十六年(1643)前后撰写《茶酒争奇》二卷,阐述茶酒利弊。

王问

(生卒年未详)明代画家。字子裕,人称仲山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由户曾官至广东按察使佥事。好茶,善画。清代陈鉴《虎丘茶经注补》载,王问画有《虎丘茗碗旗枪图》。

云泉沈道人

(生座年未祥)明代茶人。善品茗。独论茶有肥瘦,味、香有别。明代周晖《金陵琐事》:“云泉沈道人云:凡茶肥者甘,甘则不香;瘦者苦,苦则香。此又茶经、诀、茶品、茶谱之所未发。”

王敬美

(生卒年不详)明代文学家。曾任闽督学。评“鼓山茶”为闽茶第一。明代徐糊《榕阴新检》引《竹窗杂录》:“王敬美督学在闽,评鼓山茶为闽第一,武夷清源不及也。同时僚属陈玉叔、顾道行诸公,大加称赏。时价茶一两,索价一分,敬美诸公叹其极廉。迩日两台藩臬府县科取一斤,给官价一分,一岁所产,输官不足,民间俱不得食矣。”向披靡时朋(生卒年未详)明代制紫砂壶名家。亦称“时鹏”。嘉靖、隆庆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制壶大家时大彬之父。继供春之后,与董翰、赵梁、元畅(又作袁锡)并称紫砂“四大名家”。制壶以古拙著称。

时大彬

(生卒年未详)明代制壶大师。时朋之子。号少山。万历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制壶严谨,讲究古朴,壶上有“时”或“大彬”印款,备受推崇,价格昂贵,人称“时壶”。因其与徒弟李仲芳、徐友泉三人都排行老大,故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说。诗曰:“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陶肆谣云:壶家妙手称三大,盖时大彬,李大仲芳、徐大友泉也。”时大彬制壶,“或陶土,或杂砂土,诸款俱足,诸土色亦俱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采,妙不可思。……”几案有一具,生人闲远之思,前后诸名家井不能及。”与当时著名学者陈继儒、画家王时敏等交往深。始仿供春制大茶壶,后改制小型茶壶,传世之作有提梁壶、扁壶、僧帽壶等。代表作有“三足圆壶”、“六方紫砂壶”、“提梁紫砂壶”等。清代陈贞慧《秋国杂佩》;“时壶名甚远,即遐陬绝域犹知之。”

李养心

(生卒年未详)明代制紫砂壶名家。字茂林,别名“李四老官。万历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制壶名手李仲芳之父。擅制小圆式壶,人称制壶技艺在时大彬之上,“妍在朴致中,允属名玩”。清代《秋园杂佩》:“芳(李仲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今罕有见者,或沦鼠菌,或重鸡彝,壶亦有幸不幸哉。”其开创的“另作瓦囊,闭入陶穴”烧壶法,使坯受到保护,不再沾染釉斑。有“菊花八瓣壶”等留世。

李仲芳

(生卒年未详)明代陶工。宜兴(今属江苏)人。行大,李茂林之子,时大彬门下第一高足。所制茶壶渐趋文巧,其父督以墩古。世上所传“大彬壶”,有的为仲芳所作,大彬赏而自署款识,故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云:“李大瓶,时大名。”其意如上所述。

惠孟臣

(生卒年未详)明代制壶名家。明天启崇祯年间宜兴(今属江苏)人。工紫砂,多制小型壶。做工细致精巧,价值昂贵,开水平壶之先导。书法似褚遂良。创作的梨形小壶传人欧洲,为时人仿制,命名“盂臣壶”,今亦有制作,是明代时大彬之后最著名的壶艺家。现上海博物馆藏有惠氏制紫砂执壶一把,壶底有阴文“中山一杯小惠逸公”铭文。因其制作的壶,壶底有“荆溪(旧县名,现划归江苏宜兴)惠孟臣”或“惠盂臣”或“孟臣”落款,把手或盖内常有“福记”印记,茶家习惯称它为“盂臣壶”。

周高起

(生卒年未详)明代学者。字伯高。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闻强识,工古文辞。好茶,精于茶具,推崇宜兴紫砂茶具。于崇祯十三年(1640)完成的《阳羡茗壶系》:“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陶易取诸,取诸其制,以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对紫砂茶具的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系等均有研究。对考查我国古代茶具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岱

(1597~约1676)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仕宦,曾漫游苏、浙、皖、鲁等地,阅历广博。因清兵南下,避乱会稽剡溪山,发愤著作,尤精明史。康熙初,应浙江学政谷应泰之邀,参与编修《明史纪事本末》。张氏精于茶蕊鉴赏,在其《自为墓志铭》中,谑称自己为“茶淫橘虐”。张氏品茶鉴水精到,在《陶庵梦忆》中专载“闵老子茶”一节。还改制家乡“日铸茶”,创制“兰雪茶”,“风靡茶市”。并为绍兴一茶馆取名“露兄”,承米芾“茶甘露有兄”之意,还为其作《斗茶檄》一篇。张氏平日以茶会友,好玩茶具。

李渔

(1611~约1679)明末清初戏曲家、文学家。字笠鸿,一字谪凡,别号笠翁道人、随庵主人等。兰溪(今属浙江)人。清顺治年间流落金陵,康熙中迁居杭州。爱好饮茶,懂茶事,写茶情入戏曲、小说,有多方面表现。《明珠记·煎茶》将煎茶、吃茶作为剧情发展线索。又用“吃茶”典故写人小说《夺锦记》。还将自己的品茶、择具、藏茶经验,记述于《闲情偶寄》。

八、清代茶人

余怀

(1616~?)清初文学家。莆田(今属福建)人。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别号曼持老人。平生好茶,精通茶史。原撰《茶苑》一册,因稿被窃,见刘源长《茶史》,又删改《茶苑》为《茶史补》,为后人研究茶史提供了资料。

张大复

(生卒年未详)清代文学家。名彝宣,字心其。因寓居寒山寺,故自号寒山子。苏州(今属江苏)人。好茶,善饮茶。著《梅花草堂笔谈》,提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认为水质能直接影响茶质。有杂剧、传奇等作品。

陈鉴

(生卒年未详)清代学者。字子明。曾居苏州。生平不考。对虎丘茶有研究。于顺治十二年(1655)撰成《虎丘茶经注补》,在唐代陆羽《茶经》原文下加注虎丘茶事,性质类似而超出《茶经》原文范围的作“补”,为后人研究虎丘茶提供翔实史料。

刘献廷

(1648~1695)清代史学家。字继庄、君贤,导广阳子。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重学,以布衣游名士间,为世所重。好茶。为黄厢岭施茶亭题联。刘氏弟子黄宗夏辑其遗著为《广阳杂记》:“黄厢岭有望苏亭,施茶所也。其上有庵,僧见修母于出家于内。衡人全俊公请予为联为赠,予题茶亭云:‘赵州茶一口吃干,台山路两脚走去。’题堂前云:“奉亲人道成真孝,教子离尘是大慈。’题山门云:‘门外鸟啼花落,庵中饭熟茶香。’”刘氏茶联,至今影响颇深。

爱新觉罗·玄烨

(1654~1722)即清圣祖。1661~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嗜茶。清代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五:“洞庭东山碧螺峰石壁,岁产野茶数株,土人日‘吓煞人香’。康熙乙卯,车驾幸太湖,抚臣宋荦将此茶进献,以其名不雅,题之‘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岁必采办矣。”

刘源长

(生卒年未详)清代学者。淮安(今属江苏)人。字介祉。好茶,懂茶史。于康熙八年(1669)前后编撰《茶史》两卷,药三万余言。

张廷玉

(1672~1755)清代大臣。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间进士。雍正时设军机处,与鄂尔泰同为军机大臣。乾隆时深得信任,加太保。在朝五十年,富贵长寿,为清一代之最。性最嗜茶,曾自叙:“余性最嗜茶,四方士大夫以相赠颇多;仰蒙世宗皇帝赐于佳品,一月之中必数至,皆外方精选人贡者,种类亦甚多,器具亦极精致,可谓极茗饮之大观矣。”(《澄怀园语》)又辨《梦溪笔谈》称道之“雀舌”、“麦颗”者,实极下材者。

郑燮

(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乾隆进士。曾任范县、潍县知县,因为民请赈忤上官意罢归,不再出仕。久居扬州卖画,精诗、书、画,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冠。平日与茶结缘,写过许多茶诗、茶联,雅俗共赏,为后人称道。特别是郑氏写的《竹枝词》“郎若闲时来吃茶”句,一语双关:请郎既来喝茶,又来行聘,传递爱的信息,为后人广为传诵。著有《板桥全集》。

曹雪芹

(17157~1763或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职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雍正初年,其父免职,产业被抄,迁居北京,家道日衰,趋于艰困。曾以十年时间,创作《石头记》(即《红楼梦》)。据称先后增删五次,但未成全书,贫病而卒。《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小说写茶典范,有关茶者凡二百六十多处。全书提到的茶名有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普洱茶、女儿茶、龙井茶、漱口茶、茶面子八种。彻茶水有旧年蠲的雨水、梅花雪水两种。吃茶场面涉及细饮慢品、家常吃茶、礼貌应酬茶、饮宴招待茶、风月调笑茶、官场形式茶等多种,以为防暑、解渴、去味、提神、应酬、艺术欣赏。另多次写茶房与煮茶用具、一般茶具、品茶茶具,以及以茶祭祀、以茶论婚嫁、以茶馈友、吃“年茶”等饮茶风俗,还多次以茶入诗词。尤以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恰红院”最为人称道。有赞曰:“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百战奇略)

    中国古代经典集粹(百战奇略)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通过对上海市电影产业的重点企业、机构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了解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个案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用比较丰富的材料和事实数据,全面概括和描述了上海电影产业在政策制定、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方面的详细情况,评述了2011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状况。
  •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最强商女

    重生之最强商女

    叶云是标准的精英女强人,父母早亡,做为独生女的她自强自立,有一个百依百顺的男友,成了人人都羡慕的对像。如果不是意外签了一单大生意,被自己的好友设计车祸身亡,在最后一眼看到自己的男友从好友车里走出来,并肩看着她去死,叶云永远不会知道男友早已经背叛了自己。再次醒来,她已变成了别人。精英女强人变成十八岁少女,还是个纨绔,学习成绩差,刁蛮任性,和继姐抢男朋友被继姐按在洗浴缸里溺死。*重生得了具年轻身体,还附带一个便宜未知的异能力。纨绔女变乖乖女,差生到优等生,小事业到大事业……再次为人,她变得心狠手辣,难以捉摸。白手起家,在商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随身附带异能,从此鉴宝,经商等不在话下……在商界只手遮天!其实,她只是想做起个小公司,做着做着,军火,科技等这些都跑了出来,没理由跑出来的肉,不叼在嘴里的。*【小剧场】苏颜盯着一本正经的儒雅男子,发出抗议的声音:“大叔,男女有别,以后我们还是分房睡吧。”某男抿紧着唇,不容拒绝地将她拉进他们共有的房间,“以后叫我的名字,我没有那么老。”“您大我好几岁呢,怎么不老。”明明就很老,大男人还怕承认。“需要证实一下吗?”某男话落,一把将她推在床上,修长身形覆上,封实了那扮猪吃老虎的嘴巴。混蛋,这个不需要证实!*【声明】1.本文虚构,匆放入现实。2.1V1,双强*推荐完结文:http://www.*****.com/?info/567302.html《重生之财阀鬼妻》
  • 十年之约,我们一起守候

    十年之约,我们一起守候

    本小说纯是小说题材,喜欢三小只的可以适当的看一下,小说的虚构的,希望大家不要胡乱的喷,谢谢合作!本小说前几章的序章,不是正文,往后看看就是正文。谢谢!!
  • 世界第一的魔王陛下

    世界第一的魔王陛下

    身为魔王的我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要外出接受可恶的太阳的洗礼的啊!?女仆长:身为魔王,您必须要学会征服世界!去你妹的征服世界!身为绅士只要关上门就到了另一个位面了,你到底懂不懂啊!女仆长:所以说?(准备拿出什么——)休想从另一个位面将我拉回来啊!我会在绅士的道路上走的越来越远的!女仆长:您的意思是说,这些不知廉耻的同人本与手办可以销毁掉喽?(手上的青色火焰明亮动人)请务必不要这样做!不就是征服世界吗!?对于我来说还不是和玩超级玛利亚一样简单的东西!
  • 洛神殿

    洛神殿

    她不为人知的身世,妖人的血脉,误入仙途。二十年前妖乱失去双亲的他,立誓修仙除妖。修至大乘,为化神而化婴入凡,千年一遇的化婴乃被妖魔觊觎,被她所救。她护他十四年,他化神那日记忆泉涌,却只得他一句“是你?”半妖血脉,苦求仙道,争神殿之巅,夺洛神正统。他化神而去,渐悟心意,望她飞升而至,允她万里红装。
  • 流浪的猫猫

    流浪的猫猫

    简简单单伴随着小小的思考这是本人的初作没有更本有灵感便写有点对不起读者但是更希望以后会有更多的人一起思考,一起感悟生活,一起走下去。
  • 英雄蜕变

    英雄蜕变

    陈云飞,一个在校园里的男生,如何变得如此暴力?血腥?是什么改变了他?一个普通人走向世界巅峰路上的辛酸,一个普通人怎么能让世界风起云涌。
  • 圣装传说

    圣装传说

    在这个以有武装者为尊的世界,因为武装的关系,普通的士兵再也无法满足帝国的需求,但是只要是一名拥有武装的士兵,那么他的未来将会持续发展,甚至可以以一己之力守下一座雄城!青冥·埃尔罗德斯,为了重振家族当年的荣光,在15岁时参加了武装选择测试,阴差阳错的进入了或生或死界,并且获得了永恒神装。而这一切只是个开始,青冥该如何成为绝世强者,并且重振家族当年的雄风?等级划分:武者,武士,武斗士,地武者,玄武者,天武者,武圣,武神,武帝,半神,真神。每个等级分四个阶级:初级,中级,终极,巅峰。每级分九层:1~9层武力
  • 魔王爱妻,影子女王

    魔王爱妻,影子女王

    有一句话是“花开生两面,人生佛魔间”,她觉得,她就是佛魔中的魔。人生两面,她亦有她的两面,或者说她魔的一面便是她的另一面。佛魔相互影响着,所以她喜独来独往,但后来,不知从何时起,身旁却多了道影子,不再是孤影独归。
  • 笑傲惊天,酷酷女王逆天际

    笑傲惊天,酷酷女王逆天际

    在A市最繁华的地段一一绍华路。l大路两旁的商业大厦林立着,还有卖着各种商品。在这A市里的龙失大哥是夏氏集团的董事长一一夏海。夏家向来单传,照以往的话传的都是男的,可到了夏海这代却出了夏明芷这一个女儿,因此,夏家继承人非她莫属。你以为夏明芷会是个成熟稳重,落落大方的人吗?No!你错了!她性格高傲,目中无人,嫉妒心重。因为夏明芷幼年丧母,夏海极其宠爱,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这才造成了她现在如此的性格。夏明芷现就读于英格兰皇室学院初中部,这所学院历史颇为久远,从里面出来不少精英,这其实就是专门培养家族继承人的。因为自家老爸牛,在校又是受校长巴结,万众瞩目的存在,对于她来说,她才是这整个初中部的女王!
  • 萌王爷恋上傻丫头

    萌王爷恋上傻丫头

    他一袭红衣站在满是白雪的的平原,桃花花瓣随风飘零,素手轻抬花瓣安详的躺在他的手中,脸上并没有任何表情。双指轻捻,花瓣化作粉末,风吹走手中的粉末,随着风若即若离,露出了可与太阳媲美的笑容,那么神秘,他一笑倾城,却叫她一生痴狂,她一生追逐,只为与他并肩而行。可是到头来她却不得不亲手将他杀害,只为护妹妹平安,她不怪任何人,只怪她和她有缘无份,于是她为爱殉情,只盼来生再续前缘。当他重生时,他不再相信任何人,变得对什么也不在乎。当俏皮可爱的她闯入他的视线,心一点点的在融化。当曾经的爱人出现在了他的生命里,他会选她还是她?群号:456325919欢迎敲门砖。文中角色任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