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90600000002

第2章 海岩:文学是很傲慢的

海岩,1954年生于北京,原名佀海岩,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及剧本创作。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和《你的生命如此多情》,中篇小说集《死于青春》等,并出版《海岩文集》(一至五卷)及电视剧本近百集。长篇小说《便衣警察》获首届金盾文学一等奖、电视剧金鹰奖、飞天奖、金盾奖;长篇小说《永不瞑目》获中国第二届人口文化奖;电视剧本《玉观音》获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编剧”;电视剧本《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获第十三届北京电视春燕奖“最佳编剧”;长篇小说《深牢大狱》获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征文佳作奖和金盾文学奖。

北京的冬天没有想象中的冷,这天,阳光灿烂。

我是第一次走进一位董事长的办公室。办公室很宽敞,虽然没有印象中的豪华,却也整洁大方而明亮。因为陌生,我显得有些拘束。

海岩看起来很儒雅,一身淡色的着装,文质彬彬,看上去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很多。海岩本身的职业已经为众人所熟知,也许是在这一领域做得时间久了,使得我面前这位因电视剧小说创作而闻名的男子从谈吐、衣着各方面都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作家的形象。

对于海岩,有很多种看法。有人说他是企业家,有人说他是商人,有人说他是作家,还有人说他背后有一套写作班子。而海岩总对他的朋友开玩笑说,自己小学都未毕业。

这是一个每年平均写八十万字书稿的业余作家,一个连续近十年,在华人作家中出版字数最多的业余作家,甚至于由他的小说改编的每一部电视剧都选入了当年的十大电视剧。这位业余作家的实际身份是锦江国际集团的高级总裁,主管锦江北方公司旗下的二十几家单位,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家。这种种现象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神秘感,使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媒体会对海岩产生兴趣。然而,对业余作家这个大家熟悉的身份,海岩实不符名。

然而,当海岩说起这些,给我的感觉他从来不刻意或者说竭力要澄清什么,似乎只是在不经意地讲一个故事。我想,有些事情于有些人,不需计较,站在是非的圈外,才能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

笑了,哭了,也就过去了。

该谈谈小说这东西了,而海岩说,作为一个作家,生在互联网、电视霸权主义的时代,这对小说这东西是最不幸的。我不禁莞尔,的确如此。电视和计算机改变了人们接受文化作品的习惯,对传统的阅读形式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人们不再有兴趣去看书。互联网使得人们可以知道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于是人们的价值观、兴趣和关注点不断在改变,去年关注的今年就不关注了,同样,语言的更新换代也不停出现。而港台,西方语言空前被传播和普及,中国语言本身的魅力不支持我们的小说畅销。在中国,一部小说卖到三十万册就算畅销,而一部电视剧可以被两亿甚至更多的观众欣赏。

这算不算是个有点无奈的状态,不知道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对于现在的年青一代们来说,还能感受到多少。其实不难发现,手写的中国字越来越少,纸质印刷的中国字也越来越少。对于越来越依赖电子化科技,越来越依赖互联网的我来说,我平时习惯随身带一支钢笔,我只是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带一支属于自己的笔。

时代不停在变,就如海岩所说,我们的思想也一直不停在变。于是我们开始浮躁,不懂得沉淀。然而就是在小说界“各领风骚三五天”的时代,海岩从20世纪80年代走到今天,红到今天。这是令众多人好奇的问题之一。

海岩惭愧地说自己不怎么看小说,二十多年了,都没怎么读书。以前还常常看王蒙、王安忆、冯骥才和刘心武等作家的书,凡是读到过的自己都挺喜欢。说到这里,海岩也坦言自己不关注文坛,也不懂什么文化思潮与流行风格。我也一直认为写作其实完全应该是一种随性而至的创作,说白了,就是想写就写,不想写就拉倒。海岩笑称自己的走红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人生就是平凡的,对于媒体来说,海岩是低调的,是神秘的,甚至有人认为他清高。然而对于海岩来说,写作只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无须诠释,无须宣传。海岩一天的生活,其实很简单——每天早上八九点开始上班,一直到晚上八九点,大部分是忙公司的事务,与各部门下属讨论事情,晚上有一些应酬或个人活动,然后回到家中,就是写小说。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即使海岩说自己平时不看小说,但是当他提及《水浒传》时,仍然是眉飞色舞,讲得生动不已。比如,说起自己欣赏施奈庵敢在杨志卖刀之后,再写林冲卖刀,这种犯了忌讳的写作手法却是《水浒传》的高超所在。其实不难发现,海岩也常常在文学上使用这种“欲避故犯”手法。在同一个作者笔下的每部作品,往往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也许是情节,也许是人物性格,也许是叙事手法,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让读者感觉乏味。这往往也是我年轻时自己在写小说时会碰到的最头疼的问题,为了跳出自己的圈子,我往往选择继续我的生活,而非继续我的写作。作为前辈的海岩告诉我,他从来没有在样式上回避,都写公安小说,都写爱情小说,都写都市小说,主人公都是二十来岁。

“这个很难回避,当代的小说,不回避类型化。比如,好莱坞电影、金庸小说,都是在寻找一个类型,它要被你所独有,被大众接受,这是很难的。”确实难,但做到了,就成功了。而海岩的东西又不那么类型,人们很难把各个故事中的人物混淆,故事主题也不一样,这是大家能读到新鲜感的一个因素。

海岩说:“文学就是说人学,描写人物,无数细节的堆积把人物塑造出来,人物不同,其他方面即使再相同读者也会有新鲜感。”

海岩的小说红,电视剧红,连每部电视剧的演员都红。这不得不让人好奇。我笑问海岩如何慧眼识英才,挑的演员个个出色。他说,这是角色的文学魅力,使得大家去同情、去喜欢、去爱、去恨,为他(她)的悲而悲,为他(她)的喜而喜。

我突然发现,他捧红的都是不怎么像演员的人,就如他自己一般,不像个作家,甚至业余作家也不像。可是他们确实红了,被大家接受了,并一致称好,是角色带动了他们的走红。而角色的成功,让我更佩服这位比一般作家描写人物更活灵活现的“业余”作家。

海岩把作家分为两种——一种依赖于本身的体验,而第二种则完全是想象性的创作。在作家群中,第一种居多,而他则认为自己属于第二种。海岩有着二十多年的从商经历,又是从国家机关走出来的,但他的小说似乎也并没有完全涉足到这方面。而以他的丰富经历,完全可以写周围的人,可以把他们写得惟妙惟肖,但是这些角色,这些海岩笔下的人物恰恰都不是他经常接触的年轻人。海岩说,“这些二十来岁的人是我笔下的主要年龄群,我很少有机会去接触这群人,我只能去揣测这些人物的语言和心理。虽然我也经历过二十岁,但我们那个时候的二十岁和现在不一样,所以我只能感受现在的变化,在这样一个年代的年轻人的群体,他们的本能反应,他们的价值观我必须去揣测。”

和海岩聊了许久,从他的举止言行中,从头至尾没有让我感觉有丝毫的大企业家的架子,我想这也许是为什么老总在下属的眼中评价极高的原因之一。身边的工作伙伴对他的评价一致都是“老总是个奇才”。他们告诉我,平时这位领导开会的时候可以连续讲三四个小时,手里不拿任何稿件,照样条理清楚,更不会让下属听得糊里糊涂。我想,这样的领导,现在已经不多了。

说到与人打交道,海岩推崇三条准则:“真诚”,只有对人真诚了,你才能得到尊敬;“规矩”,好也一定要有规则,所谓家有家的规则,社会有社会的规则,单位有单位的规则。不需要热情时不能热情,需要热情时你要热得有板有眼;“谦恭”,不要想着去争什么,不争也不会吃什么亏。

海岩说完这三个准则,让我对这位文学“大家”肃然起敬,我突然发现,在专业上他不但不业余,而且在人格魅力上更是甚人一筹,所以我改称他为“大家”。

第一点大家都很熟悉,人人也都懂得没有真诚就换不来朋友,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活在虚伪里,已经学不会真诚。

要说到“规矩”的话,倒有点像上海人的交往原则。于是我趁机与海岩探讨了一下上海人与北京人,海岩说:“过去精明的上海人是被嘲笑的对象,但现在换成北京人了。”北京人的“大傻”一向是出了名的,第一次见面就爱称兄道弟,过去总是笑上海人小气,谨慎,然而随着商业社会的逐步成熟,上海人的处事方法越来越被其他地方的人接受,如今上海人倒是很少被嘲笑了,而北京人的“先亲热”开始被嘲笑了。说到这一点,我奇怪海岩从小在北京长大,却不受此影响。海岩告诉我他是“外来移民”,这给他带来了其他地域文化的熏陶,从小又是生活在高级干部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里,起初又是在公安机关工作,接触的都不是以本地人为主的群体,所以可能是这层生活环境,让海岩对北京文化既充分了解又不完全受影响。

我感觉海岩像一个智者那样,总站在门外观望个中滋味。

尤其是第三点,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一个人要出名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众星捧月的感觉。然而高处不胜寒,要学着谦恭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因为人心会被诱惑,虚荣心会随之膨胀。然而想想那些被人千古称颂和尊敬的大师们,有哪一位不是以谦卑为美德呢。我想,这一点是无论处于哪一时代、哪一地位的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

我听说海岩喜欢小动物,我自己也很喜欢小动物,平时对着猫和狗总觉得和它们相处会给我带来许多不一样的东西,海岩说自己就是纯粹喜欢它们,可能没我那么哲理。

我笑。

海岩说在人与人交往中,会有很多的顾忌,感情的交流总或多或少会有障碍,因为这是一个面具的时代。对着猫狗,你完全可以摘下你的面具,你生气可以不理它们,高兴可以惹它们,和它们的沟通是完全轻松的,完全是人类天性的表达。人其实有那种驾驭他人的欲望,但仔细想想,你对任何人的驾驭都不可能是百分百的,但对宠物,它的天性决定了你不用担心它明天跟你翻脸。人和动物的关系是一个基础,是人需要动物的最根本的社会心理。平时想想,它就是好玩儿,它的憨态可掬就是让你高兴,但人就是做不到,至少人无法时时让你高兴。人和人的沟通是不能取代人和动物的沟通的。再细分一下,喜欢狗的人希望得到爱,喜欢猫的人希望付出爱。“因为猫等你去爱它,要是围着你转一定是饿了。狗就是吃饱了也围着你转,狗和狗在一起不如狗和人在一起,狗更愿意跟人玩儿。”海岩猫狗都养,两者都爱,这大概是海岩内心情感完整的一种体现。

有一位年轻的作家曾告诉过我,一个写小说的人,内心情感是一定要完整的。

喜欢动物的人应该庆幸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还有摘下面具找到真正的自己的机会,至于不喜欢动物的人,我也无法发表评论,我不懂得他们的想法,因为就像海岩说的,一定要了解清楚全部了,才能去作评价。

海岩除了写作的成功,从商的成功,管理的成功,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装潢的研究。与写小说一样,这又是海岩无师自通的成果,又是一项“业余”,但其成就是显而易见的,昆仑饭店内的大部分装修大多是出自海岩之手,而其专业、大气又不失精致的设计确实令人对其品味赞叹不已。

海岩常说自己不务正业,对于他来说,设计本身是一种情感活动,既然是情感活动就肯定和文化有关,情感活动不能靠技术知识去决定它的好坏,文学也是一种情感,情感必须依赖于人的天分去创造。

其实甚至对于自己的主业酒店管理,海岩说自己真的是阴差阳错,当初只是一个借调的临时工,一“借”借到现在,连海岩自己也没想到就这样当上了全国旅游饭店协会的会长。

作为一个既创造艺术又同时掌握金钱的人,要如何去把握这两者的关系,年轻气盛的我常常认为艺术之高雅一旦沾染了金钱的因素就变了质,但其实从海岩的观念来看,恰恰相反,实际上商业艺术才是当今的主流艺术,“没有金钱成不了艺术,不能说艺术与金钱结合了,就说艺术不纯粹了,而没有金钱的艺术也不能称之为高雅。”在市场和金钱作用越来越大的今天,艺术商品离不开这个规律——金钱的助力,在这个前提下,如何去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艺术与金钱的结合其实是让艺术更上一个台阶,仍会有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出现。海岩是一个从商的人,是一个从事商品交易的人,“商品是什么?商品就是要完美无缺,我们的理想是把完美的商品给消费者。美国的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分得很清楚,这和中国人的心理不一样,商业电影在美国是艺术质量最高的。”

而现代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似乎变得不那么热衷了,尤其是现代的艺术,有的艺术是雅俗共赏的,也有雅赏俗不赏的。而在这个商业时代,人人开始变得现实,因为每个人都面临生存的压力,能不能买车买房?有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种生存的压力,导致对严肃、深刻的文化没有关注的兴趣,大众主流文化是以娱乐为主而不以教化为主的,因此喜剧、闹剧就成了最流行的文化。”这对文化来说是悲哀的,但这是一个社会现实。现在需要的是闹剧、喜剧,那种纯粹视觉刺激的。“我们已经没有细微的心灵去深刻地感受生活。能在这种生存状态下讲一些人生道理就已经算是高了。生存在这个时代,只能符合它。”

对于现今的一些状态,有些学者是不满的,他们对于人们的欣赏水平只有摇头的份,而海岩确实接受它,这不一定是种妥协。

海岩的评价是:“文学很傲慢,它是文化,是变化的,只能与时俱进,只能接受。”

我并不想把这次见面称作什么采访,可能说成聊天更能让彼此感觉舒服。与海岩聊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他的话语能给人很多解答与启发,这个拥有丰富社会经历、生活阅历的人对人生的感悟之深确实让我这个小辈深有感触。每天处理那么多的事务,还要完成自己的追求与爱好,并将它们提升到一定的境界,在这之余,还懂得品味人生,活得如此自在实在让人敬佩不已。

一切顺其自然,不去刻意追求什么利,也许是海岩成功的最大理念。当我问到海岩的目标时,他的回答让我出乎意料,他说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目标,以前没有,未来也不会有。从做酒店的那天起,就没有想过有今天的位子,写作也是不抱任何目标的。虽然耳边的好话太多,但是在这时候,海岩显示了自己的文人气质,对于好话与坏话一样对待,不去关心,只当饭后甜点,吃到好吃的了,笑一笑,不是好吃的,皱皱眉头。

这是一个闲适的下午,边喝茶,边与一位“奇才”谈天说地,我感谢这样的会面,让年轻的我对人生、对写作有了新的感悟。海岩本身就像是一杯放在门外的茶,淡雅、清新,却现实又敏锐地洞悉门内世事与人生的变迁。

所以一直到今天,海岩都说:“我还是坚持自己是个业余作家,不谋求任何东西,从来没想过超越谁,超越过哪部作品,感兴趣的就写吧。”

(注:本文由孙佳妮撰写)

同类推荐
  •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

    《名家散文典藏·劳者自歌:丰子恺散文》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丰子恺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作品风格雍容恬静,亲切率真,幽默风趣,构思精巧,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 杜甫文集4

    杜甫文集4

    深刻反映唐代安史之知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展现诗人的一生传奇。
  • 顿河晨曦

    顿河晨曦

    本书将通过近些年来在俄罗斯有过较长逗留的10多位中国学者的所见所闻,反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大体包括:莫斯科冬日即景、节日红场剪影、复活门前的企盼、造访列宁墓、众说纷纭的俄罗斯、深灰色的西装、新处女公墓记、又是玉兰盛开时、莫斯科购书记、走访索尔仁尼琴和拉斯普京、外交官笔记、桃花源里可耕田--访东正教小村、林中明亮的空地、冷眼看俄罗斯光头党现象、中俄学者的文化对话等数十篇散文,文章具有思想性、可读性,且文字优美,并配有几十幅相关图片。
  • 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历史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时间关节点,不仅本身绚丽多姿,而且贯穿整个发展过程,甚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嘉祐二年贡举就是这样一个时间关节点。如果说有宋三百年以科举得人最盛,那么嘉祐二年(1057)的贡举则尤为突出。
热门推荐
  • 隐江湖传奇

    隐江湖传奇

    在平凡的世界中,总有一些凌驾于平凡人之外的特殊存在。他们或可以御剑飞行,或百步穿杨,或千杯不醉。一懦弱少年无意间卷入纷争,以明月为剑,溪流为灵,林木为胄,风沙为影。面对追杀,险境求生,只为终成就隐江湖高手,“我去,人兽,人兽啊,”“你离我远点,5米,5米啊。”王岩语。
  • 我的激情在燃烧

    我的激情在燃烧

    美女班主任总是喜欢把我叫到她办公室里去,我心里面对这个慌慌的,害怕哪一天被人偷拍了,我因此变成了网红……
  • 审判之恋

    审判之恋

    千年等待……神魔现,天地裂,日月色变。你若在,我便在;你若亡;我便无!
  • 罗酆

    罗酆

    大争之世,群雄并起,天下大才辈出,许多传说中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这是大世,亦是乱世!鬼都遗址内为何无鬼,那迷失的长着犄角的怪物、那一只脚的异人,那折翼的神灵……到底是怎样出现的?那昆仑仙山是何人搬运而来,那孕有石卵的孤石上所记载的神术究竟是何人所作……人道渺渺,仙道茫茫,鬼道易邪……一切的挣扎,尽在罗酆!
  • 科幻与人生之宇宙全息人吉星

    科幻与人生之宇宙全息人吉星

    期间一切按照乌托邦之岛科学总部的计划,科罗维尔院长和平和吉博士让阿里先生掌控了希斯特王庞大的皇家海上舰队,销毁了足以毁灭人类的核武器,最终得到了希斯特王的信任,进入了希斯特王国的最高决策层;让吉星参与了成功解救阿强的行动,使其见证了世间真挚的爱情,让他协助拯救了差点毁于战争的楼兰王国,让他和阿强一起深入到希斯特矿山深处解救了阿强的朋友们,又让他讨欢哈多哈公公,暗中渗入到希斯特王与四大博士周围,顺利的找出了幕后掌控希斯特王伺机夺取月亮天体的神秘天狼星黑衣人,使以儸人及时全部歼灭了攻打月亮天体的巨蝙蝠古堡战车奇袭部队,并参与了摧毁希斯特王的海底军事基地,解救了水晶城堡的人鱼,直至圆满地完成任务。
  • 外星四小只之穿越记

    外星四小只之穿越记

    在遥远的外太空,有一个美丽富饶安宁的高科技星球,名为“法拉第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星球!逗逼的外星四小只就来自这儿。她们都拥有各自幸福的家庭,她们时而腹黑,时而逗逼,时而幼稚,时而感性......这个暑假,她们一起穿越时空,来到了紫龙国,一系列的奇葩爆笑事情都接踵而至,四个女孩儿们会闹出怎样的笑话呢?(ps:本书由作者大大和三个死党合力打造的搞笑穿越小说,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哟~亲~)
  • 专宠萌物:腹黑男神抱一抱

    专宠萌物:腹黑男神抱一抱

    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江雨澈小天使成功驻扎恶魔炼狱!.此后,恶魔大逆转成功蜕化小天使!。壁咚,地咚,床咚样样在手!。那恶魔曾经冷眸对视如今只对她笑脸相迎.那恶魔曾经桀骜不驯只为她一人百依百顺.
  • 妖孽在上:腹黑小小姐

    妖孽在上:腹黑小小姐

    当现代豪门大小姐穿越到将军府小小姐身上,又会发生什么奇妙(搞怪)的事呢?被叫做凤梨真的是一件很憋屈的事!被叫做凤姐更是憋屈!只是......公主要抢我哥哥?滚!且看我如何将你生死捏在手中!皇上要抄我家?滚!且看如何颠覆天下!渣男要退婚?......好呀好呀!
  • tfboys之朦胧

    tfboys之朦胧

    叶小枫带来朦胧诗的美,将她留落在这朦胧的世界,当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天定良源的时候,一凯是她还会爱他吗?她真的会易帆风顺的在这世界留下朦胧吗?
  •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帝临天朝之开国大清

    辽阔无垠的林海雪原间,一股势力正悄然壮大。内外交困的飘摇帝国中,得以盗中原阔土的政权到底如何孕育。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亡也。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拯救三界的安危。却不是为了见证你的暴力掠夺!在你动手之时,即是毁灭之日。(莫要因书名而想当然,本书脑洞略大,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领略这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