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3600000011

第11章 愚人与智者,两种态度看人脉

宽容、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美德,秉持宽容平和的心态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对待世间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聪明的人多一些宽容,少一些埋怨

一味地指责别人是不明智的行为,有时可能会让对方与你为敌,甚至你还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与其指责,不如宽容,这样更能让你赢得人脉。

挖苦、指责别人,并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显得自己乏味,甚至会伤害到自己。牛根生说过,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修养不够。一味地指责别人是不明智的行为,有时甚至可能让对方与你为敌,让你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有的人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让人避而远之;有的人总喜欢严厉地责备他人,使对方产生怨恨,不知不觉中使彼此的沟通难以进行,事情也办得一团糟。成功人说,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聪明的人则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指责与埋怨。

检讨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不是也有这种喜欢责备别人的毛病?布置下去的一件工作没有做好,我们很可能不是积极地去帮下属寻找原因,研究对策,而是指责下属:“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笨?”这时,你有没有想过下属会有什么反应?他可能什么也不说,在内心却只会觉得你不近人情,从而怨恨你。这样,很可能在今后与他相处时,总会感到疙疙瘩瘩,要取得效益可想而知……

有一个幽默:

这天丈夫回到家,发现屋里乱七八糟,到处是乱扔的玩具和衣服,厨房里堆满碗碟,桌上都是灰尘……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发生什么事了?”妻子回答:“平日你一回到家,就皱着眉头对我说,一整天你都干什么了,所以今天我就什么都没做。”不把事情搞清楚就对别人横加指责,实在不是一种好习惯。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你自己,别人不舒服你也不会舒服。

有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三国演义》里,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大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时日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打完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以短刀刺入张飞腹中。张飞大叫一声就没命了,时年仅55 岁。

张飞不管三七二十一,杖责范疆、张达,结果却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倘若当初他能对二位将军多一点宽容,结果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1863 年 7 月,盖茨堡战役展开。敌方陷入了绝境,林肯下令给米地将军,要他立刻出击敌军。但米地将军迟疑不决,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出击,结果敌军顺利逃跑了。林肯勃然大怒,他坐下来给米地将军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他的极端不满。但出乎常人想象的是,这封信林肯并没有寄出去。在他死后,人们在一堆文件中才发现了这封信。也许林肯设身处地地想了米地将军当时为什么没有执行命令,也许他想到了米地将军见到信后可能产生的反应,米地可能会与林肯辩论,也可能会在气愤之下离开军队。木已成舟,把信寄出,除了使自己一时痛快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不要指责他人,并不是说放弃必要的批评。这里的原则是要抱着尊重他人的态度,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来批评。

有一家工厂的老板,这天巡视厂区,看到有几个工人在库房吸烟,而库房是禁止吸烟的。他没有马上怒气冲冲地对工人说“你们难道不识字吗?没有看见禁止吸烟的牌子吗?”而是稍停了一下,掏出自己的烟盒,拿出烟给工人们,并说道:“请尝尝我的烟,不过,如果你们能到屋子外去抽的话,我会非常感谢的。”工人们则不好意思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我们喜欢责备他人,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高明。有时,也有推卸责任的目的。古人讲“但责己,不责人”就是要我们谦虚一些,严格要求自己一些,这对自己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在你想责备别人这不对那不对时,请马上闭紧自己的嘴,对自己说:“看,坏毛病又来了!”这样,你就可以逐渐改掉喜欢责备人的坏习惯了。

中国有句俗语:“在你没有打扫干净自己屋子的时候,不要去责怪邻居家的屋顶上有霜雪。”做了错事只知道指责别人,而不会反思自己,这是人们的弱点。因此,当你想要批评别人时,首先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所要指责的人常常会为自己辩护,并反过来指责我们。

送给别人理解与宽容,留给自己平和与幸福

宽容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美德,秉持宽容平和的心态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对待世间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人一般是这样的:被人扶了一把,很快就忘了;被人踩了一脚,却一直念念不忘。曾经帮助过别人,却没有得到回报,一直耿耿于怀;曾经伤害过别人,却没有得到报应,一直心存侥幸。

其实别人曾经帮过你,是你的幸运,没有人帮过,那也很正常;你有帮助过别人,那是你的善良。没有能力帮助别人,也不必内疚,因为你尽心了。所以,你、他、她、我们、他们、她们在这个世界里就需要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

宽容、平和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美德,秉持宽容平和的心态做人,自然能妥善地对待世间的人和事,既尊重自己,又能赢得别人的尊敬。

宋代有个叫韩琦的人,曾同范仲淹一道推行新政,北宋时长期担任宰相职位。韩琦在定武统帅部队时,夜间伏案办公,一名侍卫拿着蜡烛为他照明。那个侍卫不小心一走神,蜡烛烧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没说什么,只是急忙用袖子蹭了蹭,又低头写字。过了—会儿一回头,发现拿蜡烛的侍卫换人了,韩琦怕主管侍卫的长官鞭打那个侍卫,就赶快把他们招来,当着他们的面说:“不要替换他,因为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军中的将士们知道此事后,无不感动佩服。按理说,侍卫拿蜡烛照明时不全神贯注,把统帅的头发烧了,本身就是失职,韩琦责备一句也是应该的,即使不责备,挨烧时“哎呀”一声也难免。可他不但忍着疼没吱声,还怕侍卫受到鞭打责罚,极力替其开脱。他这种容忍比批评和责罚更能让士兵改正缺点、尽职尽责,而且韩琦统帅的是一个大部队,事情虽小,影响却大,上上下下一知晓,谁不愿意为这样的统帅卖命呢?

韩琦镇守大名府时,有人献给他两只出土的玉杯,这两只玉杯毫无瑕疵,是稀世珍宝。韩琦非常珍爱,送给献宝人许多银子。每次大宴宾客时,总要专设一桌,铺上锦缎,将那两只玉杯放在上面使用。结果有一次在劝酒时,被一个官吏不小心碰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在座的官员惊呆了,碰坏玉杯的官吏也吓傻了,趴在地上请求治罪。可韩琦却毫不动容,笑着对宾客说:“大凡宝物,是成是毁,都有定数的,该有时它被献出来了,该坏时谁也保不住。”说完又转过脸对趴在地上的官吏说:“你偶然失手,并非故意的,有什么罪呢?”玉杯已经打碎,无论怎样也不能复原,责骂、痛打一顿肇事者吧,徒然多了一个仇人,众位宾客也会十分尴尬,好端端的一场聚会便不欢而散,也会大大有损自己的形象。韩琦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众人的赞叹,而肇事者对他更是感激涕零。

元代吴亮在谈到韩琦时说:“韩琦器量过人,生性淳朴厚道,不计较疙疙瘩瘩一类的小事。功劳天下无人能比,官位升到臣子的顶端,但不见他沾沾自喜;经常在官场的不测之祸中周旋,也不见他忧心忡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他都能做到泰然处之,不被别的事物牵着走,一生不弄虚作假。在处世上,被重用,就立于朝廷与士大夫们公平议事;不被重用,就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一切出自真诚。”韩琦一生处于危险之地,而又一直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为什么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天下之事,没有完全尽如人意的,一定要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不这样,连一天也过不下去。即使是和小人在一起时,也要以诚相待。只不过知道他是小人,就同他少来往罢了。”这就是韩琦处世高人一筹的秘密。

我们应该拥有平和的心态,宽容的态度,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开心满足。斤斤计较,唯我独尊,仇视一切,只能令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沉重的日子里。

领导者付出一份宽容,会收获十份忠心

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尚且重要,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者来说,更是难能可贵。宽容,对于领导者来说,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假如领导能够做到对下属的过错既往不咎的话,他的宽容就会赢得下属百倍、千倍的忠诚。

如果说,宽容对于一般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话,那么,对于居于上位的领导者来说,就更应该是一种必须具备的素质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澈了,清澈到像游泳池里的水一样,那是没有鱼儿能够在里面生存的;人太明察,太苛刻了,苛刻到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样,那是没有人愿意跟随你的。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宽则得众”的著名典故和故事,诸如楚庄王绝缨尽欢,孟尝君不杀与自己夫人通奸的门客,汉高祖重用陈平,曹操下《求贤令》选拔那些虽然有这样那样缺点但确有才干的人,唐代宗不追究郭子仪的儿子得罪自己,宋太祖宽容受贿的宰相赵普,宋太宗宽容酒醉的功臣孔守正和王荣,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作为领导,要学会低调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备“不计前嫌宽以待人”的品质,不要用势利眼和戴有色眼镜看人、看社会,也不能因外界或个人情绪的影响,对人对事表现得时冷时热。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接触与自己爱好相似、脾气相投的人,这在无形中也就可能冷落了其他一些人。因此,要想低调做人就要适当地调整情绪,增加与自己性格爱好不同的人的交往,尤其对那些曾反对过自己的人,更需要经常与他们交流,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与隔阂。

作为上级,只有和下级搞好关系,赢得下级的拥戴,才能调动下级的积极性,从而促使他们尽心尽力地工作。俗话说:“将心比心。”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么你就要先怎样对待别人,只有先付出爱和真情,才能收到一呼百应的效果。因此,付出一份宽容,收获十份真诚,当领导者用宽容之心对待下属时,就能激发下属的潜能,并能赢得下属的忠心和拥护。

中国古代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大将军率兵征讨外虏,得胜回朝后,国君并没有赏赐很多金银财宝,只是交给大将军一只盒子。大将军原以为是非常值钱的珠宝,可回家打开一看,原来是许多大臣写给国君的奏章与信件。再一阅读内容,大将军明白了。

原来大将军在率兵出征期间,国内有许多仇家便诬告他拥兵自重,企图造反。战争期间,大将军与敌军相持不下,国君曾下令退军,可是大将军并未从命,而是坚持战斗,终于大获全胜。在这期间,各种攻击大将军的奏章更是如雪片飞来,可是国君不为所动,将所有攻击大将军的奏章束之高阁,等大将军回师,一起交给了他。大将军深受感动,他明白:国君的信任,比任何财宝都要贵重百倍。

这位令后人称赞的国君便是战国时期的魏文侯,那位大将军就是魏国名将乐羊。

说是不疑,其实还是有疑的,有哪一个君主会对臣下真的信任不疑呢?尤其像乐羊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更是国君怀疑的重点人物。他对告密信的处理,只是做出一种姿态,表示不疑罢了,而真正的目的,还是给大臣一个暗示:我已经注视着你了,你不要轻举妄动。既是拉拢,又是震慑,一箭双雕,手腕可谓高明。

上司和下属之间很容易产生误解,形成隔阂。一个有谋略的政治家,常常能巧妙地处理误解,显示自己用人不疑的气度,使得疑人不自疑,更加忠心地效力于自己。

然而,要真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般的人才,都非等闲之辈,能力与野心是同在的,也很容易受到上司的怀疑。假如你以一颗宽容之心对待下属,反而会化解他们的野心。宽容是一个人品格、修养、气质的外在表现,对领导者而言则能展现其领导艺术、领导智慧和人格魅力,更可以增强其亲和力和感召力,有利于正确决策,更有利于所领导团体的和谐。

宽恕比批评更有效

生活中,我们应当尽力避免批评别人,批评只会引起愤恨。如果别人确实做错了事,或伤害了你,你也应该大度一点,用理解和宽恕代替批评、指责,这样做不但可以使犯错者改过,更重要的是可以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汉斯·希尔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说:“太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不喜欢受人指责。”

许多事实证明:因批评引起的愤恨,常常会使员工、家人和朋友情绪低落,做事没有精神。对于应该改进的状况,却一点作用也不起。

人类处世的天性,就是做错事时只愿意责备别人,绝不责备自己。我们都是如此。我们要明白批评好像是家鸽,最后总会回家。我们需明了我们要矫正及谴责的人,都会为他自己辩护,并反过来谴责我们。所以,明天当你我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让我们记住这些发人深省的例子。

林肯精于与人相处的诀窍是什么呢?林肯喜欢批评人吗?是的。他住在印第安纳州湾谷的时候,年纪尚轻,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写文章讽刺别人,但有件事改变了林肯的做法。

1842年秋天,他又写文章猛烈抨击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希尔斯。他在报上发表了一封匿名信嘲弄希尔斯,被全镇引为笑料。自负而敏感的希尔斯当然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的人就是林肯。他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本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和为了维持自己的声誉,只好接受挑战,准备一决生死。庆幸的是在最后一刻有人劝阻了他们,才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这是林肯终生最惊心动魄的一桩事,它让林肯如此刻骨铭心地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从此以后,他不再写信抨击人,也不再任意嘲弄人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几乎再也没有为任何事批评任何人。

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任命的将领——马科科兰、博普、伯恩赛德、胡克和米地相继惨败,几乎使林肯陷入绝境。全国有半数以上的人无情地指责林肯用人不当,但林肯“毫不怨天尤人,宽容地保持缄默”。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不要评论人,免得被人所评论。”

当时连林肯夫人都极力谴责南方人,林肯却对她说:“不用责怪他们,这样的情况换上我们也会如此。”

宽容能帮助人们减少仇恨、暴力和偏执,同时还能让我们以善良、尊重和理解来对待别人;宽容能使我们认识所有的人都值得受到热爱、公平和尊重的对待。

白朗宁曾说:“当一个人的交战起自于他本身时,他已不是个平常人了。”从纯粹自私的立场说,调整及改正自己,要比改进别人容易且危险要少得多。

可恩年轻时,总喜欢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写了一封可笑的信给在美国文坛崭露头角的德维思,请他谈谈他的工作方式。他在给德维思的信后加了这么一个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这是他刚从别人的来信中学来的一招,他觉得这可以显示一个人既忙碌又具重要性。实际上,他当时一点也不忙,只是想给德维思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德维思根本不屑于费心思写信给可恩,只是把原信退回来,在信后潦草地写了一行字:“你恶劣的风格,无以复加。”确实,可恩是弄巧成拙了,这样的指责并没有错。但是,人性使然,可恩恼羞成怒,甚至十年后他获悉德维思过世的消息时,第一个念头仍然是——他实在羞于承认——他自己所受到的伤害。

假如你要激起一种反抗,使人痛恨数年甚至至死难忘,你可以只求一时的痛快,只不过发表一些尖酸刻薄的批评就能轻易地实现。

在与人交往中,让我们记住: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可能是一个个充满了偏见、傲慢和虚荣、自负等情绪化的东西。

批评的确是一种危险的导火索,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瞬间发生爆炸的导火索,这种爆炸有时足以致人于死地。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曾因受到尖锐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敦年轻的时候并不世故,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于处世,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批评人,我只夸奖人。”

只有不够聪明,心胸狭窄的人才喜欢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会这么做。当然,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

鲍勃·胡佛是个著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矶。在三百英尺高的地方时,刚好两个引擎同时出现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飞机却已几近报废。胡佛在惊魂稍定后,第一个工作是检查飞机用油。果然不出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螺旋桨飞机,装的是另一种型号的飞机用油。回到机场,胡佛求见那位负责维护的机械工。懊恼不已的年轻机械师,一见到胡佛,便泪流满面。他的粗心大意不但毁了一架昂贵的飞机,还差点造成三人死亡。你可以想象胡佛当时的愤怒。这位自负、严格的飞行员,显然可以对不慎的修护工大发雷霆,痛责一番。可是,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围住工人的肩膀说:“我相信你不会再犯错,我的 F—51飞机明天还请你维护。”

托马斯·克莱尔曾说:“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态度中显示其伟大的。”由于机械工的失误,胡佛差点丧命,胡佛有权利向失职的机械工吼叫、斥责,但豁达大度的胡佛却宽恕了他的错误,可以想见年轻的机械工必定对胡佛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后工作起来也会更加认真。

我们必须明白,当我们和他人相处时,面对的不仅仅是真理,更多的是要考虑他人的情感。因此,对待他人的失误我们一定要多宽容、少批评。在必须批评别人时也要讲究策略,尽量委婉批评,免得伤及对方的自尊心。在人的一生当中,谁都会有犯错误、办错事的时候。当人们做了错事、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谅解,总是希望别人把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掉。因此,如果自己遇到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言行时就应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来理解和宽容别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大事,在人际交往中,就不要太计较个人的得与失。而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些,做到眼光高远、胸襟博大,克己忍让、宽容待人。

心宽的人更能容纳幸福

人,只要活着,就要接受痛苦的挑战,无论在哪个年龄段,都躲不过。生老病死、家庭不睦、邻里纠纷、亲朋反目、下岗失业……痛苦,是人生乐章中的一个音符,它使歌曲抑扬顿挫;痛苦,是饭桌上别具风味的一道菜,使你尝尽酸甜苦辣咸;痛苦,又像是你血管中的“栓塞”,如不及时清理疏通,就会殃及你的健康甚至生命。痛苦与幸福相斥,人的内心如果被过去的过错和痛苦填满,便没有了接受幸福的空间。学会忘记,是心宽者明智的选择。学会忘记,才有更多的空间容纳幸福。

著名作家纪伯伦有一句话:“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忘记曾经的伤害,忘记已发生的过错,忘记已尝受过一遍的痛苦,只有这么做,才能使我们的心灵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

一位苦恼的年轻人背着个大包裹去寻找幸福,经历了层层荆棘和道道坎坷,来到一条波浪汹涌的大河前。

河上没有桥,只有一位清瘦的白首老人驾着独木舟在河中摇荡。

老人问年轻人去哪里,他说他要去寻找幸福。

“是吧,那你把这个破包裹丢到河里,然后再去寻找。”

“这可不能,包裹里面藏着我一路上跋涉中的孤独、黑夜里的寂寞、跌倒时的痛苦、受伤后的泪水,靠着它们的陪伴我才走到了今天。”

老人不语,只是在过河之后要求年轻人把自己也放进包裹里。

“什么?”年轻人以为自己听错了。

“是的,你什么都放不下,那我也帮助你过了这条大河,你应该把我也带上。”

年轻人恍然大悟,把装满痛苦回忆的包裹丢下,顿时感到步履无比轻松,原来这就是自己拼命寻找的幸福。

生活中,人们可以轻松地把荣耀和成绩放在身后,但要将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完全放下却是不容易的。唐山大地震后的幸存者中,就有一些人至今还对黑暗、对饥饿充满恐惧,入睡前他们要亮着灯、拼命吃东西才能缓解几十年前心中的压力。达克顿曾说过:“除了双目失明,我可以忍受任何痛苦。”可当他 60 多岁真正失明时,发现自己原来也是可以承受这种痛苦的。因为他把失明的痛苦忘记了,凭借着美丽的心灵生活下去。

其实,脆弱的生命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多沉重。我们在经历无数无可挽回、无法抗拒的灾难后,可能会万念俱灰,然而,与漫长的生命相比,过去的永远都是轻微的。所以,遭受了大悲痛和大苦难之后,最主要的是让未来快乐更多,幸福更多,而快乐与幸福不会成长于过去痛苦的荒原中。所以我们要学会忘记苦难,因为我们心中铭记着智者的话:“你前世即使是被冤屈的鬼魂,但在经历过痛苦的十字架之后,唯一值得守候的也只有复活节的到来。”

“没有宝贵的财富,还有珍贵的爱情;没有珍贵的爱情,还有美妙的青春;没有美妙的青春,还有健美的身体;没有健美的身体,还有纯净的心灵……”达克顿用曾经历练过痛苦、却又忘记了痛苦的纯净心灵告诉我们——苦难并不是可以升值的古董,不要再为过去的痛苦而蓦然回首,太多的痛苦回忆只会让你的短暂人生迅速贬值。毕竟我们已经为它付出过代价,如果没有别的办法,那就请潇洒地挥一挥手,不再为身后摔碎的瓦罐而悔恨,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过去的已经过去,历史不能重新开始,不可能从头再来。也许我们暂时失去了目前看似幸福的东西,然而只要生命常青,就会有再次崛起的资本。一味沉浸在失去的痛苦中自怨自艾或者怨天尤人,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要我们乐观向前,吸取经验,不再为打翻的牛奶无休止地哭泣,那么,总有“得到”的一天。

莎士比亚说:“聪明人永远不会坐在那里为他们的损失而哀叹,却用心去寻找办法来弥补他们的损失。”一个人要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还必须忘却过去的不幸,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无论何时,要知道重温噩梦就是在不断地扼杀现在和未来,就是在无意义地损害自己。不要再沉湎于痛苦,不要在泪眼朦胧中迷失前行的路,不要因为你在春天错失了鲜花而苦恼,因为生命是宽容的,给了我们饱含深意的秋天的果实,用勇气和乐观来忘记痛苦,才能有空间装载沉甸甸的幸福!

其实,人的一生多是由低谷形成的,幸福和欢乐仅是生活旅途中的巅峰状态罢了,而围绕在它们周围更多的却是无数山谷,甚至偶有悬崖,幸福和欢乐稍纵即逝,唯有痛苦是缠绵永恒的。遇到不快,痛苦难免,看你如何对待。凡·高有句名言:“我的财富就是我的痛苦。”达芬奇说:“不经受巨大的痛苦就得不到完美的才能。”可见,痛苦完美人生,它与生命共存,虽躲不开,却忘得掉。

同类推荐
  • 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品悟季羡林人生的真意

    “在季老的著作中,时刻透露着他清明睿智的人生智慧,季老无疑成了指引后人的一盏指路明灯,聆听季老的人生观,仿佛是季老本人站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处,疏导误入歧途的人们。也许对普罗大众来说,这就是名人的价值——用他们极富典型意义的经历与感悟点化众人。这也正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给儿子的信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给儿子的信

    查斯特菲尔德勋爵给他的独生子菲利蒲的信,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推崇的家书,被誉为“一部使人脱胎换骨的道德和礼仪全书”。牛津大学出版社更是将其列入该社《世界经典》之一。这本书世世代代流行于英国上流社会,被誉为绅士们的“教科书”。您在通读全书后将会发现,它倾注了世间亲情和人类智慧,是一部教人如何获得他人信任,如何取得成功的经典之作。对于正在融入世界一体化的国人来讲,查斯特菲尔德勋爵传授的这些“入世”知识,列疑会成为你步入“高贵”、取得成功的护照。
  •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修得一段雅量,才能蓄就一生幸福。本书以此为主线,告诉你如何从心性开始完善自己,做到:烦恼的事放开些;伤心的事看淡些;苦痛的事乐观些;自己的事安心些。发觉心灵的澄明与宁静,让人生因清晰而透彻,让生命因不语而若兰清雅。
  •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

    做了这些事,人生就会不一样

    能力比成绩更重要,能力指的是一种综合素质。这本书就是培养与学习这种综合素质的体现。 独生子女,宅男,独来独往,个性等越来越多的热词,将孩子们从小就围困在“自我”之中,走入社会,会茫然失措,提前学习生活常识,会让孩子们更健康! 世界如此险恶,我们要提前为自己储蓄能量。本书中有80种方法,60多个小故事,30种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打开本书,提前面对,就是提前为自己储蓄能量。在学校中也要“做人、做事、做强者”“为人、处事,做朋友”。 “中学生学常识”系列,共分“人际交往”“心理暗示”“演讲口才”,读了这几本书,学了这些事,你的人生将会与众不同。
  • 羊皮卷

    羊皮卷

    本书是举世闻名的励志大师奥格.曼狄诺继《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创作的又一巅峰巨作,书中包含了一系列知识、智慧、技巧和原则,辑录了戴尔.卡耐基、本杰明.富兰克林、阿尔伯特.哈伯德等50位闻名遐迩的“成功学大师”的精华。   这部旷世奇作《羊皮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献中摘选并整理出来的,《成功法则》、《实现真正的幸福》、《迅速登上巅峰》、《生活的新艺术》、《把信送给加西亚》等一系列伟大的著作,内容几乎涉及有关成功学的方方面面。作者用独到犀利的视角,极富感召力的理论,引导人们从《羊皮卷》中汲取思想的养料,获得启示,引发思考,使之成为本世纪最值得收藏的一部励志书。   这些大师们鲜活的成功启示如同一段段支流,读完此书,你将会把它们汇集成为自己企盼的奔流不止的大江大河。当你领悟完这启迪人心的《羊皮卷》,你会发现生活的变化已天翻地覆,身体里仿佛有一股成功的体悟在缓缓地流动,成功的大门随即为你敞开。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复仇的胚胎

    守护甜心之复仇的胚胎

    因为她,我们被赶了出来,竟然发现我的心灵之蛋是胚胎。我是选择复仇还是让自己忍辱负重,享受自己的青春年华。还是选择复仇,让他们明白是她自己一个人造成的。伟大的胚胎,倾听我的召唤,开放吧,红色蔷薇。
  • 只是喜欢你

    只是喜欢你

    在朋友的生日聚会上,年轻有为的事业青年慕寒被在KTV做兼职的即将大学毕业的金梓,深深的吸引了,并开始慢慢的喜欢金梓,可是,金梓在几年前和男友宁帆分手之后,开始变得不在相信任何男生,心里依旧只有宁帆,面对和宁帆长相有些相似的慕寒的示好,金梓态度冷淡。在金梓慢慢开始对慕寒敞开心扉的时候,宁帆却突然闯进金梓的生活,打乱了金梓的平静,金梓又该如何面对慕寒和宁帆。因为一次意外事故,却揭露了慕寒和宁帆的身世。
  • 我要成为玛丽苏

    我要成为玛丽苏

    “天哪!为什么只有我外出磨砺”苏梨唛用不可置信的大眼望向那一对无良父母。自从他们看了国外的孩子多么自力更生,多么能干就决定让她外出磨砺一下。其实苏梨唛还有一个哥哥,为什么哥哥不一起去呢,因为无良父母看到的外国的别人家的孩子是一个女孩
  •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车身涂装考试指南(模块G)

    本书为《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指南》辅导丛书之车身涂装考试指南,采用与培训教材相互对应的方式,按照学习要点、模拟试题和参考答案的格式进行编写,内容紧扣考试大纲要求,突出重点。模拟试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维修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三种题型,模拟试题涵盖了所有的考核点。 本书可作为机动车维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机修人员、电器维修人员、车身修复人员、车身涂装人员和车辆技术评估人员参加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参考书,对正确理解和掌握从业资格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 妹妹,你一定要幸福

    妹妹,你一定要幸福

    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一段刻骨铭心的兄妹亲情。妹妹,此生哥哥与幸福无缘,你一定要好好的,连带我的幸福好好的活下去!若有来世,我还要做你的哥哥,那时,哥哥定会陪你幸福的……哥哥,下辈子妹妹要做哥哥,妹妹要为哥哥弥补这一世的幸福!现在大部分小说基本都是以爱情而题材,释怀能通过此文为作为带领作为独生子女很少有机会感受手足之情的九零后,零零后切身体验一向手足之情的的弥足珍贵!
  • 鹿晗一生一代一双人

    鹿晗一生一代一双人

    如果爱上你是一种错,我深信这是我一生中最美的错。我宁愿这样错一辈子。你看的见我打在屏幕上的字,却看不见我掉在键盘上的泪。或许爱情不一定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好,我都无法忘记今生对你的回忆。我永远都会默默的爱着你,一直到老!
  • 想着你抱着他爱着谁

    想着你抱着他爱着谁

    她是一个以“嫁个如意郎君”为人生目标的30岁大龄剩女。他是一个以事业成就衡量人生价值的冷酷总裁。她可是被誉为“混不吝傻妞”,他居然敢开除她!她就直接闯总裁办公室找他算账。没想到他却让她冒充他的表姐,摇身一变,她竟然成了有钱人的外孙女。一纸契约,使两个世界的人生活在了同一屋檐下。他们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更让她意外的是,她一见钟情的男人居然是他的孪生弟弟,拥有着一样面孔的两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性格。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三个人,发生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一场爱情闹剧也由此展开。
  • 龙宸无双

    龙宸无双

    她三岁时,失去双亲,成为杀手,从此陷入水深火热当中,月食当空,解脱油然而生,这是一个结束还是一个开始呢?异世幸福,王者相见,这是一个温馨的对决,还是一对王者的争霸呢?
  • 万族天域

    万族天域

    天域,万族林立,八荒咒器散落在人间,其中坐落在龙渊大陆的咒印八荒柱,上面镌刻着奇怪的咒纹,但至今为止没有一人参悟。十八岁的少年武云飞,为寻找自己的父亲,卷入这乱世之中,从而开启了一个逆天强者的崛起征程。
  • 混沌无极殿

    混沌无极殿

    九天之上,无尽神威,万千众生,皆为命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的步伐,寻道而上,问鼎至高之境,成为一方之雄,叱咤风云。---本书着重剧情推动。主角不废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