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9200000097

第97章 预防青少年犯罪

现实例子

犯罪嫌疑人刘某,男,16岁,湖北省仙桃人,2005年10月20日凌晨2时许,伙同夏某、陈某、黄某等人经过事先预谋,由陈某携带一把西瓜刀,四人窜至厦门湖里某处的路面,寻找作案目标,准备实施抢劫时,被治安巡逻队发现并抓获。

2004年11月26日晚上,犯罪嫌疑人何某、王某、谌某、黄某、童某等在一起喝酒时,王某提出去抢点钱来花。于是当天晚上将近凌晨时,上述五人外出寻找目标,五人来到湖里兴隆路正遇上骑自行车下班回家的被害人林某,上述犯罪嫌疑人上前将林某的自行车踢倒,并将林某推倒,犯罪嫌疑人何某还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林某的大腿捅伤,五人抢了林某身上的一部手机和200多元现金,逃离了现场,被害人林某因被捅伤后失血过多而不治身亡。事后犯罪嫌疑人张某在明知上述犯罪嫌疑人抢劫犯罪的情况下,还让他们在其住处留宿。

犯罪嫌疑人余某,男,汉族,17岁,初中文化;张某,男,汉族,18岁,初中文化;伍某,男,汉族,16岁,初中文化。余某因丢失一部手机,怀疑与其曾同住的于某和覃某偷了其手机,于是在2004年12月31日晚上,纠集了犯罪嫌疑人张某、伍某,对来其宿舍拿行李的被害人于某和覃某进行殴打,不让该二人离开,其间,余某将于某的头打破,还用烟头烫伤覃某,以此来逼两被害人承认偷手机。张某和伍某帮助余某对被害人于某和覃某进行看管,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将三人抓获为止。

普遍现象

近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影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持续增高,并呈现低龄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倾向。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始终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人还将青少年犯罪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青少年犯罪应引起广大父母朋友的高度关注。

反省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很多,客观上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因素、学校教育导向因素。其中,家庭因素至关重要。主观上,青少年自身道德的扭曲和对法律认识的误区是其堕落的重要因素,而这又根源于家庭和学校片面教育,忽视道德建设。

家庭可以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可能成为孕育罪犯的温床。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与家庭有着重大关系,许多青少年犯罪者都是家庭教育缺失或不当的受害者。

不少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很少规范孩子的行为;许多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孩子,对孩子放任不管,在道德品质、人格特征、心理素质等方面放松要求。过分的放纵使孩子无法正确认识自我,无法正确认识并对待他人,无法正确认识和面对现实。一个既不懂规矩,又不会沟通;既不懂约束自己,又不会宽容他人的人,在当今这样开放而复杂的社会中怎能适应?

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并非放任不管,但他们缺乏足够的教育能力,多用说教、打骂等方式教育孩子,缺少改变孩子的能力。

此外,有的父母文化程度低,不会管;有的父母溺爱孩子造成不良习性,管不了;有的父母对孩子失去信心,不愿管。

提高认识

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关。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人格品质和思想品质的形成。蔡元培说过:“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人,然较之家庭,则其感化之力远不及也。”

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可塑性。从某种意义上看,对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社会的责任大于犯罪者自身的责任,打击仅是低层次防范,预防才是最有效的手段。

具体指导

1.父母须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孩子正确的观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直接影响。

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念还未定型,而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和学校度过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重点也在家庭和学校。父母、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言行、老师的教育对他们起着关键作用。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有了远大理想青少年就不会斤斤计较眼前的痛苦和得失,从而有足够动力克服悲观情绪,才能积极理性地面对现实生活。

2.改变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是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有关研究表明,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有极端化倾向,不是对孩子过分溺爱,就是对孩子缺乏情感关爱。

极端教养方式阻碍了青少年正常社会化,容易形成不良习惯与人格,是造成青少年心理、精神、行为问题的原因,也是家庭教育失败的根源。我们必须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和方式,建立民主型教养方式,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粗暴、独断、专横。

3.加强道德教育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道德建设是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品德能使孩子自律自制,减少不良行为,并能使孩子更好地明辨是非,远离不良嗜好的诱惑,有效地避免社会不良因素侵害。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状况、学习成绩,更要关心孩子的道德品质建立。

4.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

青少年犯法后往往不知身犯何罪。他们只知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却不知罪行的严重性。他们的动机大多为了寻求刺激或报复老师、家长和同学。不知法、不懂法,法制观念淡薄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是当务之急。

法律素质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家庭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守法、用法意识,对于提高青少年法律素质,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具重要意义。

青少年法制教育着重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增强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1)父母的素质对孩子的教育有重要影响。家庭在培养孩子的法制观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法制教育首先是父母自身懂法、守法,为孩子作表率。父母自身要提高法制观念,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特别是学习与青少年成长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父母应有意识地加强孩子的守法意识,并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对孩子进行法律知识和常识教育。从小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知识很有必要。通过教育使孩子知法、懂法,对孩子的行为能起到“医治”和预防的作用,使其做到遵纪守法。

父母可以通过陪伴孩子看法律节目,讲法律故事或案件,购买法律常识方面的书籍(内容可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等普及教育读本)让孩子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培养孩子法律意识。

也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法治讲座,将生活中发现的违法案例讲给孩子听,教会孩子辨别是非,增强法制观念。如果有可能还可以通过观摩体验少年法庭、律师事务所、少年犯管教所、劳教所等单位给孩子更加深刻的教育。

3)父母还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孩子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既要提高孩子的法制观念,也要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告诉孩子,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主动寻求合法的解决方式,比如寻求父母、老师的帮助,或寻求法律帮助,切忌用违法手段进行报复。如果孩子表现出违法苗头,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教育、指正,不可任其肆意发展。

当然,青少年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全社会广泛参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

5.加强青春期教育

有社会学家将十四岁至十八岁这一年龄段称为“危险年龄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处于儿童时期和成人时期的衔接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人生第二个心理转折期——“迈向社会阶段”,既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佳年龄,又是国际公认的“危险年龄”。

犯罪青少年的父母对孩子缺乏情感关爱,对其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甚至拒之门外,这必然将其推上歧路。父母过多的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剥夺了孩子在不同情境中体验自我的自由,使其遭受情感挫折与自尊伤害,长期处于欲求不满的心理状态之中,容易形成对抗心理。

因此这一时期,父母要高度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务必与孩子加强沟通,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坦诚交流关心孩子接触什么样的书籍,与哪些人交往,遇到哪些困难等。多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关心他们的内心,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借此赢得孩子的信任,更好地开导孩子。

要想办法保持与孩子的交流,努力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表达这样一种信息:“父母并非想操纵你,只是想了解你,帮助你。”只要孩子愿意坦诚与父母交流意见、想法,那么,父母的建议就会产生作用。

这一时期,父母务必积极维护亲子关系,以文明的举止、乐观的态度、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感染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

务必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身发展的急剧不协调极易产生不良行为问题,而且这一时期的孩子还存在“内心渴求关心,外表却逆反的矛盾心理”,非常需要父母的情感关爱。

此外,父母应支持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创造机会培养他们的兴趣,发挥其个人特长;尽可能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让孩子在学校或社会受到压力或产生心理矛盾时,能在家里得到排解的机会,及时化解矛盾,预防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同类推荐
  • 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

    每个孩子都是“第一名”

    本书介绍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思维习惯和良好的心态,如伺发现孩子的优势、激发孩子的灵性、开启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成为不同凡响的“第一名”。
  •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

    在这个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往往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成长,将他们捧在手心,当做盆栽来浇灌养育,为他们浇水施肥、修枝剪叶、遮风挡雨,甚至早早地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殊不知,教育者的每一次强势干预都是对孩子内在成长动力的一种破坏,盆栽的花草永远不可能像野花那样富有生命力!《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在自由与纪律之间)》作者林格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对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究。
  •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教育应规避的16个问题

    中国式家庭教育最终让孩子收获了什么?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心态冷漠、独立性差、社会适应的能力差,以及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障碍……本书目的在于: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一直重复的错误,并提供规避这些问题的方法,让父母跟孩子共同成长,最终成为一个成功的父母,让您的孩子变得卓越、杰出。
  •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书籍,不如说这是一部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带来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 高考哪有那么难:38位状元家长教子心得

    高考哪有那么难:38位状元家长教子心得

    没有考不上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看38位“学霸”家长如何一步步将孩子培养成高考状元。书中提到的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省市,经历各不相同,却都反映着同一个道理——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不说教,可复制,38位状元家长教子经验倾囊而授,助你培养自家的高考状元。
热门推荐
  • 你是我十七岁的天空

    你是我十七岁的天空

    一场岁月一场年华,主宰在青春的是我自己,幕晨熙,你带走了我的思念,却未带走我,‘安雨落,你说你的名字的意思是安静的听雨下的声音,那可不可以让我陪你一起
  • 天地幽幽

    天地幽幽

    客官且看谢安,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北有苍苍茫茫,清平乐事都是梧桐菩提,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闻羌笛,饶是风流无双也有泪流不思量,往事叹天地,今人悲幽幽,饮一壶新茶,古今不过笑谈,
  • 双子修仙路

    双子修仙路

    她是冷漠的姐姐,两岁那年失去母亲却多了个妹妹,厌倦世俗,一朝穿越,决定带着此生的双胞胎妹妹修仙,却遇见了他,从此冰山消融,齐心协力,一边撒狗粮一边踏上仙界辶,之颠峰
  • 阴夫,你不行

    阴夫,你不行

    相依相恋了三年男友跟土肥圆跑了,而我,自暴自弃,最后爱上了一个男鬼...“晚上我来娶你。”“别说话,吻我。”
  • 我不是小孩子

    我不是小孩子

    旧的一切,离我远去了,再也回不来了,物非人也非,不再是那个我和她,到了这里,有熟悉的也有陌生的。但是,刚建立起来的一切,就要结束了,结束得很彻底...“旧的结束了,新的就会开始,但是,我却不能从头开始......”
  • 穿越之绝世皇后

    穿越之绝世皇后

    自己是世界首富的养女,在医学方面被别人说是天才。在一次奇遇之间遇到时光精灵,随后就踏上了自己的穿越之旅。但是这时光精灵太不靠谱了!!经过了数十几次才到了自己想去的时空,但是是到了猎场,被一个超帅的皇帝拿箭射……
  • 《总裁的小公主》(全本免费)

    《总裁的小公主》(全本免费)

    在一个雨夜的晚上他捡到了她,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纠缠,他们之间的结果会如何呢......他是一个跨国企业的总裁,在商场上说一不二,唯独对他的小养女没有办法,因为爱她.她是他的养女,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他,但并不知道那就是爱,直到他为了救她而挨了一枪,才发现那就是爱.
  • 帝国暗流

    帝国暗流

    将门之后,家到中落,颠沛流离之际,暗度陈仓。饱受阉割之痛,矢志接近帝国中枢,成为帝国暗流,丹青渣滓。却凭聪毅,玩转宫廷,太监上位,位比将相。隐花终有香,暗流也激荡。终将家族历史,重新改写。
  • 妖怨录

    妖怨录

    有着一双桃花眼的古董店男主人,身边总是围绕着美貌的妖精。妖精们却又各自有着或令人叹息,或令自己悲伤的故事。本是从小长大的表兄弟,长大之后却因不同的追求而分道扬镳。已经嗅出了神秘男主人身上的危险,却苦于没有把柄,兄弟之间也使出了各自的手段。男主人的身份究竟为何,又是带着怎样的目的藏身于这小小的城市之中,当真相揭开的时刻,所有人又是否能够找到那属于自己的归宿……
  • 明月儿女情

    明月儿女情

    隋朝年间,军阀王世充害死了袁剑夫妇。十八年后,张泉叫徒弟袁剑的儿子袁白去找王世充报仇。袁白在路上救了被强人打劫的钟明月等人,然后和他们到钟明月舅舅家去。他们去她舅舅家为的是去完成她堂哥钟云与表姐梁芳芳的婚事,哪知梁芳芳却不愿意嫁给钟云,因为她已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解决了梁芳芳的事,袁白等人就去了洛阳,得知王世充在江都,袁白又独自去了江都,多番行刺没有成功。最后又追杀王到洛阳、经过八年的努力,最终杀了王为父母报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