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51600000016

第16章 前科学心理学(14)

亚历山大·贝因(Alexander Bain,1818~1903)是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朋友,一直生活到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代。有些学者说,他是最后一位哲学一心理学者,另一些学者认为,他是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因为他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全部贡献给了心理学,并把生理学带入心理学的范围,其贡献超过了他的任何前辈。这种生理学不是想像的,如哈特利的;他真正地走访过19世纪的解剖学者,他的生理学即是从他们及他们的著作中学习来的。他对感知和运动的心理机制的讨论比早期的原始心理学家更加接近现代的理论。

然而,他所处时代的生理学并不能够解释更高水平的心理过程。贝因的心理学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主流的联想主义。所幸的是,他自己也指出了其中的局限。譬如说,他认为,他的理论并不能够解释新奇和革新的思想。虽然他否认先天论,但他认为,婴儿的思想并非一张白纸,它们具有反射、直觉和灵敏度上的差别。尽管没有任何学派或任何伟大的理论与他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但他的作品中的确包含着许多富有创见的思想。这些思想很快就得到了后来者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德国的先天论

当心灵的探索者们正在英国和法国(在这里,经验主义对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们产生了极大影响)朝着一个方向大踏步地前进时,德国的探索者们却在沿着笛卡儿开创的道路向前奋进。德国文化和精神里面的某些东西,使德国的哲学家们对一些阴沉的玄学、灵一肉二元论和先天论产生极大偏好,但其中不乏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譬如理想主义学派中最伟大的哲学家伊曼纽·康德的意识理论。

在康德之前,德国哲学家们尽管智力超群,但在对人类心理过程的理解上并无建树。在17世纪时一位极其聪明的思想家曾将矛头指向过心理学,但结果是无功而返,因为他深陷其中的玄学思想如同一个有误差的罗盘一样将他引到了歧途。不过,他在这里还是值得一提的人物,因为他的思想例示了康德哲学的传统。

莱布尼兹

哥特弗莱德·威尔汉姆·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出生于萨克松尼的莱比锡。他患有佝偻病,两腿罗圈,但却是个奇才,20岁即获得法律学博士学位,后作为外交官服务于法、英法庭。他与牛顿同时发明了微积分学(他与牛顿就谁先发明这门学问曾发生过激烈的争辩),并就一系列哲学议题发表过大量专著。尽管他的很多思想值得敬仰,但直到今天他最著名的却是他的两个荒谬概念。其中一个可见于伏尔泰的《天真者》一书:

上帝是极端完美的,因而顺理成章的是,在创造天地的时候,他选择了最佳的方案……既然在理解上帝的时候,所有的可能性都要求有与其完美性成比例的存在,所以,实际的世界,作为所有这些要求的结果,就一定是最为完美的。

这些都是莱布尼兹的话,而不是伏尔泰的;这是伏尔泰以彭洛斯博士(Dr.Pangloss)的名义所作的挖苦与嘲讽,因为这位博士总是喋喋不休地重复着他的深刻的哲学洞见:“在这个所有世界中最好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为了这个世界的最好。”

莱布尼兹的另一个古怪概念是,这个世界是由无数无穷小的“单子”——即物质的终极构成部分。它们是某种灵魂,没有尺度,无法指认,而且不受外界的影响。在整个宇宙里,所有看上去像物质的东西,实际上却是这些非物质的单子感觉彼此在空间里的分布的方式。

莱布尼兹之所以设想到这些,是因为他想解决古典形而上哲学中的一些难题,包括灵一肉二元论中的难题。他的理论掌握起来并不容易,可由于“单子学”已随着他的仙去烟消云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在这里耗神费力了。

不过,单子学的确引导他联想到了不同层次的意识存在,这却是心理学中的新思想。单子是极其微小的,因而它们无法独自产生意识。然而,当它们积累起来时,其微细的感觉也会累积起来,从而形成复杂的心理功能,包括意识在内;积累的方式越是复杂,心理功能也就越多。动物虽然也有感觉,但它们是不自觉的,而人类的感觉却是自觉的,即不只具有一层意识。这个认识远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和前意识的概念之前,因而不能不说其表达的是一个崭新的开端。

莱布尼兹心理学中有一个方面的确引导了一个有用的方向。为解释意识的来源,他假设出一个被他叫做“统觉”的过程,它通过某种天生的模式或信仰使我们能够觉察到许多很微小的无意识感觉,并理解它们。例如,我们不需学习就会知道,“现存的东西都是存在的”,也知道“一个事物不可能同时即存在又不存在”。同理,推理的真实——即逻辑的原则——是固有的。这些天生的思想并非具体的概念,而是理解经验的方法。此后的康德将把这个观点转换成一种历史理论。

单子学的另一个方面本有可能把心理学带入死胡同的,所幸的是,除莱布尼兹本人之外,没有谁将之当真。既然单子不受外界的影响,世界上的事情又是如何发生的呢?事物又是怎样相互影响的呢?莱布尼兹的答案是,上帝已经安排好了。上帝让所有单子的无限变化都在“事先创立的和谐”之中发生;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影响,只是看上去如此而已。因此,心理里面发生的任何情况都与身体里面发生的情况一一对应,两者间绝不会发生相互影响:“上帝在初始时就创造了灵魂,还有其他任何现实的东西,其方式是这样的:宇宙的任何东西都产生于自身的特性和相对于自身的完善的自发性,同时又与外界的事物保持一致。”这又是海林克斯的双钟理论,只是现在,每个极微小的单子都是一口钟,与其他的所有钟一起显示着时间。

这个理论本来会使心理学毫无存在的必要,因为它所描述的精神现象不过是围绕一个固定、预定的秩序对外部世界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而已,一切如同一场梦幻一样。这一点表明,一个杰出的头脑如果受到有缺陷的罗盘的指引,将会走到何种歧途上去。所幸的是,没有谁沿着这条路再走下去。

康德

许多人认为伊曼纽·康德(1724—1804)是现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当然,他也是最难理解的一个,虽然这个评价对他有欠妥当。所幸的是,我们感兴趣的只是他的心理学,而这一部分恰好是容易理解的。

康德的自传听上去就像是这位生活在象牙塔顶层的知识分子一生的滑稽剧。他出生在普鲁士的柯尼希斯伯格,16岁进入大学,在这里一直呆到73岁。除了在这个城市方圆40英里的范围内左右走动之外,他在一生中从未出过远门。他不到五英尺高,胸部凹陷,终生光棍一条,据说是为了他的脆弱的身体不至于更糟。每天早晨五点时,一个男仆将准时把他唤醒,而后花两个小时学习,再花两个小时授课,再后坐下来写作至下午一点,然后去一家餐馆进餐。下午三点半,他准时散步一个小时,不管天气如何。他沿着菩提树下的一条小路散步,只用鼻子呼吸(他认为在户外张嘴不利于健康),而且不跟任何人说话。(他非常守时,邻居们往往根据他散步的时间对表。有一天他没有准时散步,邻居们都非常担心。原来,他在读卢梭的《爱弥儿》时,看得过于专注,竟然忘乎一切了。)他将一天中余下的时间全部花在读书上,抑或准备第二天的讲稿。晚上9—1O点,他打点睡觉。

康德的写作和讲课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伦理学、神学、宇宙学、美学、逻辑学和知识理论。他在政治和神学两方面属于自由主义者,因而他同情法国革命,直到(由此而来的)恐怖统治时代。他相信民主,热爱自由。他一直笃信莱布尼兹,直到步入中年时读过休谟之后。他发表感叹,称自己“从教条主义的沉睡中猛然醒来”,从而发展出一套比莱布尼兹要详细得多的知识理论体系。

休谟认为,因果关系不能自证,因而我们不能用逻辑的办法证明它。康德对此大加赞赏,但他确信,我们的确能够理解身边的现实,并能够体验到外部事物和现象中的因果关系。这怎么可能呢?他通过纯粹的思维活动寻找答案。在12年的时间里,他盯着窗外教堂的尖顶认真地思索。然后,他只花几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为著名的作品《纯粹理性批判》(1781)。在这本书的前言中,他直言不讳地说:“我在此斗胆宣称,任何一个形而上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决,任何一条通向解决问题的门径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把钥匙。”

尽管他在《纯粹理性批判》和其他著作中的行文不易为大部分读者所理解——使用术语艰涩,观点深奥——但在前言中,他已把自己对心理的基本观点讲得清清楚楚。他说,千真万确,经验只给我们以有限的知识,但其远不是心理的惟一知识源泉:

经验远远不是我们的理解力受到限制的惟一领域。经验告诉我们什么东西是存在的,可它不能告诉我们什么东西一定是存在的。什么东西一定是不存在的。因此,它永远不能给我们以普遍的真理;而我们的理性,它对于这类知识特别感兴趣,我们的理性受到经验的刺激,而非因为经验而满足。普遍真理,其本身同时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特点,必须独立于经验之外——其自身既清楚又明确。

如此明确的真理是存在的,数学就是一个合适的例子。比如,我们相信,而且对自己的信仰非常明确和肯定,即二加二总会得出四。我们是如何得到这个确定性的呢?不是通过经验,因为经验只提供给我们一种可能性,而是通过我们心理当中天生的结构,以一种自然而不可避免的方式发挥作用。因为人类的心理并非仅是一张白纸,任由经验在上面书写;也不仅是一堆感觉。它积极地组织和转换,把混乱的经验转换成纯粹的知识。

我们开始通过在时空中重新组织事物和现象的相互关系而获取知识——不是通过经验,而是通过先天的能力;空间和时间都是Anschauung(“直觉”或“直观”),或是先天决定的、我们借以观察事物的方法。

一旦对空间和时间的感觉资料得以组织,我们就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先天的思想或超验的原理(康德用的述语是“范畴”)来做出有关它们的其他判断。这些都是内在的机械原理,意识就是通过这个原理理解经验的。总共有12种范畴,其中包括整体、全体、现实、因果、相互性、存在和必然性。康德通过对三段论各种形式的苦心研究之后才得出这些范畴,但他相信这些范畴的确是作为公理而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的基本理由在于:没有这些范畴,我们就没有办法使一大堆杂乱的感觉产生意义。

比如,每一种现象都有某个原因存在,我们并不是从经验中得知这一点的。如果缺乏感知因果的能力,我们就永远不可能理解周围的任何事情。因此,事情可能是这样的,即,我们先天就能辨识出因果关系。同理,其他范畴并不是柏拉图或笛卡儿感觉中的先天论,而是一些秩序的原则,使我们得以探索经验。是它们,而不是联想的法则,把经验组织成为有意义的知识。

康德把心理看做过程而不是神经动作的观点,使德国心理学转向了对意识与“现象经验”的研究。二元论仍在流行,因为“心理”明显是超验的——这是康德的话——现象与感知和联想绝对不同。他的理论将导致先天论心理学其他变种的产生,特别是在德国。也有了它的现代版本,如果不是它的直接后裔的话。诺姆·乔姆斯基就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儿童拥有一种可以理解口语语法的先天能力。

康德的先天论导致出多条关于心理工作机制的探索渠道,但在另一个方面,这却是一种严重的后退。康德认为,心理是一整套的过程,它们发生在时间中,并不占有空间。这一点使他推断出,心理过程是不能够进行测量的(因为它们并不占据空间),因而,心理学不可能成为实验科学。康德传统的其他人一直保持着这一观点。虽然此后这种推论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正如笛卡儿对活力和空心神经的概念一样,它大大阻碍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进展速度。

但仅仅推迟而已。太阳,而不是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人类的这一认识虽然遭到天主教的迟延,最终还是滚滚向前。唯心主义哲学家的伟大权威,同样也不能阻挡心理学通过实验成为一门科学的步履。

同类推荐
  • 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新模式

    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新模式

    本书从“阳光城”育人模式的整体架构、“阳光城”的环境支撑、“阳光城”的特色四大板块活动、“阳光七彩卡”评价机制以及“阳光城”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与展望来具体阐述国家课改的亮点及难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新模式。更渗透一种新的理念:儿童与可能性,一个新的生长点:可能性与综合实践活动,予以印证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寻求儿童的成长一切皆有可能。
  •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分8部分,包括:心理创伤概述、创伤与分离、心理创伤理论、儿童早期虐待与心理创伤、心理创伤与分离的国内外研究等。
  •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为何我总谈人性?因为我记录在哪儿吃喝拉撒对你没价值,对我也没有价值;我想谈国家兴亡,但我谈不到点子上,也压根儿没能力谈到点子上。我谈人性,是因我以此为生。更重要的是,时代会变,观念会变,制度会变,但人性不会变。假设你我素不相识,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我的书,那将是你的遗憾;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性格色彩,那将是你最大的损失。
  •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人生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本书从个人情感、日常行为等多个方面解析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并通过合理运用相关心理学知识有意识地来指导生活。
  • 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每天懂一点趣味心理学

    本书精选趣味心理学话题,介绍了你所不了解的真实自我——人格心理学、五光十色的绚烂世界——色彩心理学、是梦境还是现实——神奇的催眠术、身与心,你如何知晓——心理学与生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偏偏喜欢你

    偏偏喜欢你

    好男主的标准是:一、进得厨房出得厅堂……十项全能;二、把女主宠着哄着捧在手心里疼爱;三、除了女主和母亲,别的女人都无视;最美不过,青梅竹马,爱情的白纸由彼此书写。
  • “吃”心一片

    “吃”心一片

    果果是个吃货,万千美食尽是她后宫佳丽,可是……可是吃货易胖啊!因此,果果对自己没有信心。学校男神安玉树捧花跟她表白时,她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谁知这惹来了大麻烦,温润如玉的男神忽然化身腹黑毒舌男,对着她百般挑剔千般指责!更让她陷入了水深火热、血雨腥风之中!果果欲哭无泪,她只是想做一枚安静的吃货啊!这时,另一枚吃货男子唐熊从天而降,又是遮风挡雨,又是“吃”味相投,让果果完全把持不住!就在她以为找到了真爱,荡漾地从此你胖我胖一起走,你瘦我瘦全都有时,一切都在唐熊瘦下来之后变了样……这是一本让胖子脸红心跳荡漾春天的纯爱小说,也是一本腹黑邪魅美男子PK软萌温润可口男的火辣小说!
  • 永镇仙魔

    永镇仙魔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心里藏着妖兽?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其实存在两面?地上有天府人间,地下有无尽深渊。当邪念越来越多的时候,终将汇聚成灾难。此时天无眼人无情,谁救江山?少年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身后有神座。
  • 我的心在你世界搁了浅2

    我的心在你世界搁了浅2

    毕竟,人与人之间最大的无情不是嫉恨与厌憎,那需要花时间,费心血,彻底的淡漠与忽视才是致人死地的武器。他愿意封杀我,至少说明他心底还有我。“我的那个人必定是世间最优秀最可爱的男人。”那时,我在他身边娇嗔着。傅总那么优秀可爱,这辈子我就只喜欢你了。他一把把我揽入怀中,温柔道:“那是当然,我小朋友喜欢的男人必须是天下最出色最可爱的。”当时,我以为他是羞于自我褒扬。现在我才意识到,他一直不屑于成为我世界那个最优秀可爱的男人。他不爱我。
  • 吸血鬼的爱情

    吸血鬼的爱情

    德古拉和贺佳的爱情、搞笑、暴力,教你如何管理好老公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计算机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计算机

    本书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构造、原理、应用等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基础知识。
  • 英雄后代

    英雄后代

    我是凌风,风云,程龙和我是兄弟,我们的老爸是位博士,我们刚入学就是校草,我们拥有了超能力,因为一场拯救,各自有了女友而且是校花……
  • 阆山梦

    阆山梦

    没什么介绍,想破头想的介绍,你们也未必肯看。反正,这是一个跟套路都不一样的硌。
  • 女神的私房保镖

    女神的私房保镖

    温柔大方的美女校长,星光四射的玉女明星,冷艳骄傲的美女特工,一个二个,全都跑来,撒娇撒赖的要他做她们的私房保镖,这是为什么呢?
  • Young Adventure

    Young Adventu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