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1800000023

第23章 虚怀若谷,不露锋芒——越是成功者,越是谦恭

戒骄戒躁+保持清醒+有所警觉=最终的成功

越是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时候,越要有所警觉,有所收敛,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时刻牢记“成功是失败之由”。

——稻盛和夫

人生在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境,骄傲自大可能是最可怕的一种。处境卑微自然不幸,但却没有太大的危险,最可怕的情境是身处险峰而高视阔步,只见高空,不见深谷。人生路上可能就因为脚下某块松动的石头,就坠入深渊。但是,一些不可一世的人却全然不觉。千百年来,成功后的骄傲自大摧毁了很多有才能的人。人们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却往往忽略了“成功是失败之由”。

在稻盛先生看来,即便是一时拥有了荣誉、金钱,也只能代表你过去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你永远都是成功者,永远都是胜利者。因此越是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时候,就越要有所警觉,有所收敛,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时刻牢记“成功是失败之由”。

谁不渴望成功?又有谁希望自己的事业失败呢?但是,如何从容面对成功,如何在成功之后还能保持一份清醒的自知之明,并不是所有成功人士都能做到的。稻盛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以西乡的忠告为警戒,并且他自己也做到了“上层领导者切勿过度自信,高估自己的才能,以至得意忘形”这一点。

他说领导人做到“在自信的心态上退后一步,保持谦虚,向包括部下在内的其他人请教,完善自己的想法”这点甚为必要。稻盛和夫先生不管是在经营企业上,还是在平时生活中,一直坚持着这种原则。在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之后,还保持着谦虚的心态。

当一个人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在周围人的眼里会感觉你很厉害,很了不起,你会得到很多赞誉和掌声。当这一切得到得多了,自己也会飘飘然起来,环顾周围,发现自己确实显得比较高大,从而从内心里为自己感到高兴,慢慢地就会有一种骄傲的感觉,走在大家面前,高昂着头,想着“我多亮丽,我多了不起”……长此以往,这种心理便形成习惯,一种唯我独尊的品质,也会慢慢养成桀骜不驯的性格——这就是骄傲自大。

如果你自己清楚这一点,就要努力去开阔自己的视野,你会发现在你生活之外的地方,有太多强于自己的人,在很多方面都超越自己的人,这时候心里可能会突然失去那种高傲的感觉,就会希望自己会更努力去追赶别人……这时候你原有的骄傲自大就会变成积极的学习态度,那将是一个好的开始。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所以当成功在你的艰苦奋斗之后终于叩响你的门时,希望你能够保持一份清醒与沉着,不骄不躁。时刻牢记,上帝放到每个人碗里的都不会太多,幸运的光环不会永远罩在你的头上。

完善人生观+走正道=实现人生价值

人生观归根结底处理的是个人和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私与公的关系。只有私心,凡事都只为自身考虑,最终是难以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的。

——稻盛和夫

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无法逃避这两个问题;千百年来,无数哲人都在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探索人生的态度和活法。不同的答案揭示了不同的人生观,这决定着我们做人的标准、把握着我们人生的方向。

稻盛和夫在创办日本第二电电(DDI)时,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降低国民的通信费用”。这并不是稻盛为了打造公司品牌、提升公司知名度而提出的口号,而是DDI公司上下都为之奋斗的理想。

但是,日本当时的通信现状并不是DDI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改变的。当时,在手机领域实际上是NTT一家独大,占据着垄断地位。而行业中规模较大的DDI公司和丰田系列的IDO公司虽然通信制式相同,却把全国的区域一分为二,开展着各自的业务。如果维持现状,它们根本不足以和NTT抗衡。垄断致使市场的竞争机制无法发挥其调节作用,在提升服务和降低收费方面自然就无法给消费者带来福利。

于是,在2000年的秋季,稻盛主动提出将自己创办的DDI公司和国际通信巨鳄KDD公司、丰田系列的IDO公司合并在一起,共同发展,激发行业竞争机制。

但是,在合并时是采用“吸收合并”还是“对等合并”的问题上,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

回想起过去有些银行在“对等合并”之后产生了持续不断的主导权纷争,稻盛经过再三思考,认为三家公司不应以对等的方式合并,他提出了以DDI公司为主导的合并方案。这个方案并非是稻盛以自己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而做出的,这是为了使合并后的新公司能迅速走入正轨而做出的冷静判断。

稻盛认为,事业的发展不能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多的应该是为社会做出贡献。企业的根本使命是给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水平的服务。仅凭借简单的合并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为了唤起市场竞争机制从而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利益,合并后的新公司必须避免因争夺主导权而带来的精力分散和经营责任模糊,必须用最快的时间顺利开展业务并开始长期稳定的经营。在这三家公司中,DDI的业绩最好,经营基础最扎实,由DDI掌握主导权对新公司最为有利。并且,稻盛还建议合并之后,让IDO公司和KDD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丰田公司作为仅次于京瓷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稻盛将他的这些想法开诚布公地向各方做了说明,大家对他的方案都表示非常认同,三家公司合并重组后成为了新公司KDDI。现在,KDDI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

试想,如果稻盛不是一心想着为消费者创造利益,而只是想着自己公司的利益,那么他就不能够成功地促成这次合并,DDI在行业巨头NTT的巨大垄断实力的挤压之下,恐怕难保其有稳定的生存。为着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去努力,最终也成就了自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丰衣足食而忘记廉耻、生活美满却不知惜福、身居高位而放弃自律,这些现象并不少见。原因何在?寻根究底,正是缺少正确的人生观导致的。

然而,什么才是正确的人生观?稻盛先生的回答是:无私。人生观归根结底处理的是个人和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私与公的关系。只有私心,凡事都只为自身考虑,最终难以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私心从来都是和欲望携手并行的,只为自己活着,到最终也将会被欲望的泥沼所湮没,来之不易的成功也容易毁于一旦。只有摆正人生观,用正确的人生态度引导生活和事业,用无私利他之心去经营和规划人生,才能够不断创造成功。

“人为什么活着?”如同远航的罗盘,如同夜行的灯火,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我们的人生指南。懂得了为什么而活,才明白该怎样去活着,也就是明白了该怎样选择、怎样行动,最终决定了我们拥有怎样的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完善我们的人生观,坚持人生正道,守住来之不易的成功。

具备纯粹之心,走向正确之途

拥有纯粹之心的人在与人相处时表现出助人为乐的品质,以不图回报、无私的心态去对待周边的人,也就为获得“好人缘”打下了基础。

——稻盛和夫

表现出助人为乐的品质,身边的朋友就会多了起来,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大家也自然会很乐意地伸出援助之手。多几个人帮忙,也就越接近成功。

稻盛先生在接触西乡遗训之前,已经成功创建了京瓷公司,而且在经营实践中他已经感悟到,一个组织只有将领导者的意志、观念灌注于企业中去,企业才有生命,才会生机勃勃。当领导者不具备纯粹之心,只懂得考虑私事时,组织的机能将会停滞,组织的生命将会萎缩。但是如果全身心扑在事业上,扑在京瓷的经营上,自己的人生不是太单调、太枯燥了吗?而且当时京瓷发展迅速,利润已经非常可观,可稻盛的工资却比一般企业管理者高不了多少,他内心也有些不平衡:“是我的技术为企业创业打下了基础;是我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是我的才能给公司带来了成功,我获取与贡献相对应的报酬,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正当矛盾烦恼时,他读到了西乡遗训,犹如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他更坚定了以“纯粹之心”经营的信念。他身上有一种高效、敬业和忠诚的职业精神。言行举止无不坚持着纯粹之心,在公司的业务活动中从不掺杂私心。当京瓷公司股票上市时,他以纯粹之心待人待物,为了集体利益,放弃了让自己财富大幅增值的机会,选择发行新股,收益全部归公司所有。他公开宣布放弃“世袭制”,并不让任何亲属进入企业经营管理层,也正是基于纯粹之心。从而,他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他在完全陌生的领域很快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功。

曾经有人说过,不论对事业还是政治,在资金、地位与能力都具备的前提下,纵然煞费苦心,拟订完美计划,酝酿可行战略战术,却仍会有出师不利的情况。然而,有些心思单纯的人,以简单纯粹之念为出发点考虑问题,开始行动后还尚未回过神来,便已大获成功,一鸣惊人。纯粹、美好之心,坦率、真挚的想法,其中其实蕴藏着惊人的力量。获得巨大成功的人,往往受益于这种至纯之念。

作为一个领导者,只有具备纯粹之心,才能做到一切以事业为重,不以个人好恶、恩怨、利害、需求为标准来选人用人,而是唯才是举、量才而用;只有能包容,才能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将众多人才聚集到事业发展中来,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稻盛先生说过,历史已经证明,金钱、地位、权力、计谋,在毫无阴霾之心、诚心实意之志面前,是毫无招架之力的。真正的伟业正因为源于高洁无瑕之念,从而得到许多人的协助,才能成功。

有什么心态就有什么结果,多以纯粹的心态去观察事物,也许会乐趣无穷。但是世人很难做到以纯粹之心待人待物,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心思复杂,因而也将问题复杂化,于是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迷失了自己。一个人只有具备纯粹之心,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将毁誉得失看破,才能在任何场合中放松自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学,从而实现完满的“自我”。

舍私利+断私欲+行正道=无私的思考方式

贪婪会使最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无私的思考方式才能导向真正的成功。

——稻盛和夫

在每一个人体内,甚至在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中,都有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存在。一个是自私、势利,只会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的;另一个则是无私、利人,会被他人感动、希望别人也能得到好处。我们想要成功就得放弃自私、势利的思考方式,做到无私、利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因为只有你帮助他人、懂得为他人着想,其他人才会在你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

西乡隆盛是稻盛和夫最佩服的人,正是以西乡为偶像,稻盛才取得了后来的成功。西乡的人生信条中,最突出的就是“无私”二字。因为“无私”,所以关键时刻他勇于担当责任。当维新志士们围绕维新大政争论不休时,西乡一言九鼎:“讨论完毕。虽有异议,但若不断然实行此项改革则日本毫无未来可言。其后倘有意外,全部责任皆由本人承担。”全场为其勇气和魄力所慑服。几天后改革旧体制的“废藩置县”天皇敕令正式颁布。当时的形势是,西方列强虎视眈眈,如果维新失败,日本将陷入混乱之中,这样日本就很可能像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其他各国一样,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甚至沦落为欧美的殖民地。因为“无私”,西乡贯彻正道,矢志不渝。不管逆境还是顺境,不管失败还是成功,他淡看个人生死,唯把贯彻正道视做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若不达到此种境界,心志必然会动摇,这样就不可能将正道贯彻始终。

稻盛先生遵照西乡遗训,坚定了他的“无私”经营的信念。后来他设立“京都赏”,创办“盛和塾”,更是实践“无私”理念的典范。

稻盛常说“螃蟹只会比照自己壳的大小挖洞”,就是说企业家只有不断向“无私”的境界迈进,“心底无私天地宽”,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做长久。从这个意义上讲,稻盛创建的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就是“无私”的产物。特别是稻盛在创建“日本第二电电”时,目的只有一个,而且非常鲜明,那就是“降低国民的通信费用”,口号只有八个字,即“动机至善,私心了无”。而正是这种高度的“无私”,才促使他在完全陌生的领域迅速获得了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功。

作为一个领导者更应该舍私利、断私欲、行正道。要做到这些,必须克服与生俱来的自利人性,这很痛苦。只有像稻盛先生这样,真正做到如此无私,才能建立真正伟大的企业。如果每做一件事情就问:“我可以得到什么好处?”那样你将失去他人的信任。

人生在世,在学着如何做人时,首先要学会无私的思考方式。无私的思考方式,是宽容,是爱心,是一种胸怀,一种博爱,一种境界。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会学生读书,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老师带着一颗爱心为学生着想,学生学会用爱心为别人着想,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凡事学会以无私的方式去思考,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充满了光明和温暖。

无私的思考方式在许多精明人眼里是愚不可及的做法。但正是以无私的方式去思考才成就了无数英雄的丰功伟绩。“无私”就是人类最大的智慧。人要是以无私的方式思考,就会放弃很多复杂的想法,就能使事情变得简单,就能更透彻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人类的大智慧绝不是三十六计、七十二变或其他什么别的名堂,而是以无私的方式思考。

谦虚使人进步,使人成长

谦虚地学习、谦虚地为人处世、谦虚地面对我们身边所有的人,永远记得你不是最强的,所以要不断努力。这样的思想,是人生精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唯其如此,才有可能不断缔造不同以往的人生。

——稻盛和夫

在取得一定成绩时,很多年轻人常常习惯于翘起尾巴,骄傲起来,认为自己是如此地出类拔萃,不自觉地产生飘飘然的想法;自己做到一件事情就认为全世界只有自己能够做到或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甚至想到一个什么事情就认为全世界只有他自己能想到。

无论一个人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都不应该骄傲,你能做到的,别人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你能想到的,一定也有人想到了,甚至比你想的更完美更深远。俗话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的见解有时候不过是大众心照不宣的共识,你做成的事情对别人来说也不过是轻而易举。

稻盛先生认为,谦虚是最重要的人格要素,一个人要学会谦虚,而一旦傲慢必定遭人唾弃。

从京瓷还是中小型企业的时候起,稻盛先生就崇尚谦虚。公司经营顺利,规模扩大,人往往会傲慢起来,但他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忘记“谦虚”二字。

谦虚的举止,谦虚的态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资质。

也许成功的你本来对别人来说是深沉的,别人对你是尊敬和爱戴的,然而由于你的骄傲,自认为高人一等,人们突然发现了你的无知,发现了你的浅薄,发现你不过如此,发现你和他们一样是凡夫俗子,发现你和他们一样平庸甚至还不如他们。于是,他们就抛弃了所有对你的尊敬和爱戴,开始可怜你,开始笑话你,开始嘲弄你。

一个人若是对自己的估计过高,导致大家对你的认识发生转变,就会使得你和别人之间产生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样下去你会变得不可接近,而大家对于接近你也越来越缺失兴趣,骄傲使你推开朋友、疏远他人。最后,你成了个孤家寡人,成了一个人人蒙蔽、人人笑话的夜郎国王。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他的话很明确地指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假如你所知的是天上的“一颗星”,那么知识就是整个宇宙,辽阔无边。一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打开成功的大门。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心,千万不能骄傲自大。

你的身边肯定还有比你强的人。收起傲慢的心态,换个角度去看世界,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是我们仰视的对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良师益友。

把自己视为整体的一部分,并明确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然后设法做到面面俱到。

保持“受教者”的姿态,才能博采众长

一个人不管有多忙,不管在何处,还是应该从有限的时间中挤出一点来读一本好书,并因此有所领悟。当然,生命里最宝贵的一课,还是从经验中学习得来的。

——稻盛和夫

人的强大不只在于提高自身的智慧,凝聚众人的智慧更为重要。如果我们总是能够抱着一颗坦诚谦虚之心,广采博纳,凡人也可能成为超人。

稻盛先生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他认为阅读不只是为了得到乐趣,而是应该凭借阅读来提升和完善自己,人们应该养成找好书、认真地从中汲取精华的习惯。

稻盛先生总是在下班后腾出一定的时间来读书,或是为客户朗读一段精彩的文字,即使是在夜半时分也沿袭着这一习惯。稻盛在卧室里摆放着许多自己收藏的古典文学和哲学书籍,他甚至在洗澡时也读书。每逢周末,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用读书来提高自己。

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都应该以“受教者”的姿态面对世人,每个人学到的知识都是有限的,通过自身的经验和学习得来的经验,可使我们建立起走向成功的精神架构。这是稻盛先生用行动告诉我们的道理。

一个人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在生活中应该学会勤学好问,尊重别人的经验,善于向他人学习,才能少走弯路,自满自大的人总有一天会吃亏的。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作为一个为学者应首要具备的品格,我们要勤学好问,每个人都不是完人,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时,我们应该以“受教者”的心态虚心向别人请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不懂的问题,总有人能够解决。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地越来越快。我们用十几年的时间学习得到的知识,很快会过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据统计,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而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

人才学上的“蓄电池理论”告诉我们,一块高能电池的蓄电量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可持续性地释放能量。那种一次性“充电”即可受用终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因此,对每一个人来说,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跟上时代潮流。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是一座高峰,在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攀登的过程中,当我们披荆斩棘,在困难中疲乏无力的时候,学习,就像一股力量注入我们体内,在之后的路途中,我们的脚步将会更加坚定。请牢记稻盛先生的话:始终以“受教者”的姿态面对世人。你的人生将向你展开另外一片天地。

同类推荐
  • 想法做法活法全集

    想法做法活法全集

    本书分别从想法、做法、活法三个角度出发,为读者列出人生三法的具体运用与把握技巧,启迪读者从书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动力,以激励自身奋斗不息,并最终获取幸福与成功。
  • 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

    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

    现代社会,幽默是每个人,包括领导者、管理者必备的主要魅力之一,没有幽默感就等于没魅力。善用幽默的管理者比古板严肃的管理者更有领导魅力,更容易获得下属的认同与追随。很多成功领导者的实例都表明,通过幽默使自己的形象人性化是使下属与自己齐心合作的关键。《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分十个方面,讲述了幽默管理的技巧与方法。《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由李文丽编著。
  •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从培养积极的销售心态、销售中懂得主动出击 、坦然面对你的客户、包容与接纳你的客户、坚持不懈才能赢得销售、合 理使用销售攻心术、巧妙应用销售技巧、与客户快速达成成交、将服务延伸到销售全程等九个方面。
  • 责任与忠诚

    责任与忠诚

    忠诚的最高境界是责任,忠诚本身就是一种责任,而责任能够造就忠诚,责任是对忠诚的注释,忠诚是对责任的坚守,每个人都是为某种事业而诞生的,每个在地上行走的人,都有他的事业上和生活中应尽的责任。 责任是一种义务,责任是一种压力,责任是一种动力,忠诚是一种责任,忠诚是一种操守,忠诚是一种品格。 是否具备责任与忠诚,是做人做事能否成功的前提。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引发出*对持久的责任与忠诚,才能让责任与忠诚达到最佳的效果。
  • 最卓越的商界领袖

    最卓越的商界领袖

    世界上最伟大的商业领袖不仅是富翁,更是伟大的策划者与管理者,他们能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出突出的贡献,是因他们有特立独行的管理风格。本书所选取的22位最卓越的商界领袖是2005年末英国《金融时报》评选出来的。本书不同于其他个人传记,重点突出的是这些卓越的商界领袖们的管理方法、经营思想及近几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世人的影响。相信本书新奇的内容、独特的管理方法和经营思想,定能使广大读者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这一次,不在放手

    这一次,不在放手

    对他,我只是一昧伤害,厌烦,无视,而他,只是默默地留在我的身边,对他,我就是唯一,是他的天是他的一切。失去他后,才明白有他的日子是多么让人怀念,令人向往。命运,让我再一次拥有他,这一次,不在放手。
  • 现代恐怖故事

    现代恐怖故事

    你知道为什么临打烊的时候,影院会空放一场电影?你知道为什么会有鬼压床的事情发生?那些吸食人精气的鬼魂,真的存在吗?网络中遇见的灵异事件,是网络抽疯?还是真有其事?鬼真的存在吗?你……见过鬼吗?这些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你知道吗?
  • 我的年少,我的轻狂

    我的年少,我的轻狂

    可以说这是一本小说也可以说这是一本我的自传三年时光很短短到我来不及享受就匆匆过去了三年时光也很长长到我记不清每年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虽说这是一本小说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书中的内容大多都真真切切在我身边发生过
  • 倾城废材小姐:倾世狂妃

    倾城废材小姐:倾世狂妃

    雨,不知谁心落,不知谁心碎。夜铭一声,女子悠悠的在冰冷的地面上爬了起来。雨,冲刷了血水,刻下了印记。孰能知?二世的轮回,一次次痛于心铭的印记,早已无法卸去。孰能知?绝世的容颜上,烙下的是爱恨的鞭痕,早已痛彻心扉。孰能知?魅人的双眸中,早已不是天真的眸神,而是悔恨和痛。
  • 和前女友的战斗日常

    和前女友的战斗日常

    某乎热门推荐:男朋友有个绿茶前女友是种怎样的体验?答案:我叫吕歆,二十六岁。半年前,我开始和现任男友交往。很不凑巧,他正好有这么一个前女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圣士启源

    圣士启源

    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段传奇的故事,一个被遗落的小男孩
  • 生死召唤

    生死召唤

    主人公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中,有幸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满腔热血的游历大陆,但有一个魔妄图毁灭这一切,于是,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最后,他发现,这一切的一切,早已注定…………
  • 后三国演义

    后三国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棠谱

    海棠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战火四起

    战火四起

    潘林轩父母被日本人逼死后,开始抗击日寇。他首先对侵占了自己家宅的日本人进行了报复。当自己真正的行动后。才发现以现在在的自己根本没有能力来抗击日寇。他回到北平后加入了黄埔军校,在经过了半年的全国最专业的军事训练后,本可以加入国军精锐部队54师,却为了兄弟和战友来到了一支刚刚由一支淞沪会战败退下来的残部部队组建的杂牌部队。潘林轩、潘贵和张德文三人在刚接手的部队一个月后开往了南京保卫战与日军一触即溃后,潘林轩他们三个人跟部队失去联系后决定回家继续抗日,三人一路走一路收编散兵,回到郭家屯把这些散兵训练后和敌人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惊心动魄战争。把本已经是日军后方搞的是战火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