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的“美国‘经援’的背后”一文中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如今闹得牵动亚洲全局,甚至波及整个世界。对这一事态,美国起初视之为“小事故”,一直冷眼旁观,更没有积极参与援救行动。美国这一严重滞后反应,一是以为这只是一次地区性金融危机,而东南亚国家经济基本良好,危机很快结束;二是近年来美国受到来自整个东亚的激烈竞争,与东亚国家围绕贸易差额和市场准入问题龃龉不断,金融危机打击了东亚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求之不得;最后,东亚金融危机据说会使美国过热经济降温和“矫正”。可是,当危机在1997年9月份从东南亚国家进一步蔓延至南韩时,美国的态度便改观了。
挽救危机保障美国利益。危机还在不断扩大,到1997年12月中旬,每日流出南韩的资金已达10亿美元;12月18日,日本股市一夜间暴跌6%,美国杜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迅速作出反应下跌了逾100多点。这时美国才真正担心亚洲经济紧缩会令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并将危机进一步扩及到全世界。南韩是全球排名第11大经济体,是美国第5大贸易伙伴,也是37000名美军的军事驻地。几乎全球所有国家都持有南韩外债,而日本所持有的南韩债款更居全球之冠。可以说,如南韩拖欠债项,日本势将出现严重银行危机,美国银行也会继而被拖跨。
12月23日,当美国大众视线被圣诞节日气氛转移时,美国政府不动声色地向国会表示要增加贷款,派出财政部长鲁宾参与解决危机。援助南韩后,更积极介入印尼的纾困救援计划。嗣后,克林顿政府先后派遣国防部长科恩、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和农业部长格利克曼等高级官员访问亚洲地区,其中萨默斯是作为总统特使到亚洲考察的。近日克林顿总统又派出前美国副总统和刚卸任不久的美国前驻日本大使蒙代尔作为特使出访印尼。美国政府对亚洲经济问题如此关注,实属少见。美国非常清楚,挽救亚洲危机等于保障美国本国及其在全球的利益。从经济上讲,东亚金融危机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经济增长减速甚至衰退,东南亚国家的内需会进一步减弱,影响美国对东亚的出口。而东亚货币的普遍贬值也必然带来新一轮对美的出口浪潮,加剧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此间的观察家指出,美国政府如此关心亚洲,更主要的是为了把亚洲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减少到最低程度,以维持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另外,美国也要借这次机会促使亚洲有关国家加快结构调整,以便为美国公司进一步打入亚洲市场创造条件。
藉危机改造控制亚洲。早在南韩出现金融危机后,不少人已指出,美国正试图透过国基会迫使汉城政府向美国隍放市场、让美资有机会以不合理的贱价收购南韩企业。国基会贷款亚洲三国的条件苛刻,稍加详细分析:
首先,实施紧缩经济政策。要求受贷款国削减公共开支,透过加税达致收支平衡;将通货膨胀控制在5%以下;经常帐赤字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受贷款国的影响是,人民要勒紧裤带,过紧缩的日子。
第二,整顿及开放放金融市场。取消外汇、资本进出及利率政策;尽早将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清盘;隍放银行及金融业市场。这样做,短期内将令多家金融机构将倒闭,并令被借贷国本土的金融机构无法与国际金融机构竞争。
第三,贸易自由化。废除贸易补贴;废除限制入口的发牌和外国货入口的措施;改善入口证明步骤及加强透明。影响是,令被借贷国本土货无法和入口货竞争。
第四,企业监管及架构。改善企业资产负债表透明度;政府不可干预银行管理及借贷决定;政府不可提供补贴及税务优惠去拯救企业;降低企业债务对股本比率。影响是,令多家一向接受国家补贴的企业无法生存而倒闭,导致工人失业。最后是劳工市场改革。强化就业保险制度去协助劳工选配及改善劳工市场弹性。影响是导致失业率上升。
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放(特别是开放资本市场、商业银行)的力度。这是国基会提供援助的前提条件之一。这可能导致发达国家的企业和财团,通过对其主要企业、商业银行的控购,控制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命脉,使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势地位在经济自由化、全球化的旗帜下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则可能长期受制于人。
在过去的20、30年的时间里,韩国出现了一些跨国的大型企业,在汽车制造、半导体、化工、钢铁等行业的世界市场上占有了一席地位,大宇、三新、LG等已是家喻户晓的名字。通过这场金融风暴,韩国的经济已被重创。大型企业有的破产,有的被收购(如大宇汽车的50%股权已被美国通用汽车收购)。同时,国基会对韩国的财政政策的提出了苛刻的限制,并要求韩国政府对外资开放韩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控股权。这样,韩国一些负债率较高的大企业,虽然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调整债务结构,但却很难在不久的将来再成为自己的主人,重整旗鼓来挑战发达国家的大企业。
理论上,国基会是一个旨在稳定国际汇价、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并透过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问题的国际机构。但是,国基会的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加上该组织的极大部分资金来自美国,令人不得不怀疑美国就是国基会政策的幕后策划人,国基会在贷款给有经济问题的国家时,对贷款国规定甚严,必须要他们做到合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游戏规则”。而当亚洲国家在遭受金融风暴蹂躏践踏后出现了严重危机后,不惜接受国基会严苛的借贷条件时,“经援”便变成了化缘式的乞讨,而巨大的债务关系则可能酝酿着未来困境下的主权转让危机。难怪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要指责美国藉国基会贷款之名,行经济殖民主义之实,企图操纵别国经济。南韩人也认为,美国意图透过国基会操纵南韩经济。
为美式资本主义文化渗透铺垫。美国试图令亚洲区内国民相信,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主因是本国制度文化不健全,将矛头指向东亚各国缺乏民主透明和贪污腐败等。无疑,东亚国家在民主化和反贪污腐败上仍需努力,可是这场经济危机果真能简单地被归结为这一“政治化”答案吗?如果说官商勾结是南韩经济崩溃的主因,为何同样有官商勾结、被嘲弄风行“党国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台湾却够幸免于难?如果说缺乏民主制度是亚洲国家经济危机的真正病源,那么为何南韩和泰国这两个明显已民主化的国家仍然会遭殃?显然,美国挑起的所谓“美国模式”和“东亚模式”的争论的真正目的,便是向亚洲金融危机国输出“美式经济自由主义”,为“美式民主”和“美式人权”堂而皇之进入亚洲寻找理论根据。《人民日报》题为“美国乘人之危,藉金融危机打击东亚”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不是想向东亚国家发起一场新的“马歇尔计划”,而是通过经济援助迫使东亚就范,推广美国经济和政治模式,减轻东亚对美国经济的威胁。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曾拨出数10亿美元经济援助,在欧洲推出”马歇尔计划“,协助欧洲重建。
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葛林斯潘1998年2月13日在出席参议院听证会时一语道破天机,他指出,亚洲金融危机最大的影响是迫使亚洲各国走向西方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这项戏剧化的转变使得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全球共识。葛氏的说法使得克林顿总统主张提供国际货币基金180亿美元的援助符合美国利益的说法获得强力支持。《纽约时报》1998年2月13日指出,葛林斯潘出席参议院听证会时表示,亚洲金融危机最大的影响是使得全球共同朝向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制度,尽管数年前亚洲的模式受到许多国家的推崇,被视为一个相当吸引人的发展模式。葛氏这项说法符合克林顿政府的政策,目前克林顿政府极力游说国会同意美国提供180亿美元的援助给国际货币基金。
染指军事和战略利益。继美国财政部长鲁宾亚洲之行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一月初又走马灯似地出访亚洲各国。他希望美军加强在亚洲区内角色的言论显得格外令人关注。在东南亚国家急需经济外援下,科恩开出的要求包括允许让美军能出入东南亚国家港口,反对任何要美国在军事调动上作出事前知会的限制,乃至积极购买美国军备。这显然是乘人之危勒索的又一事例。冷战以后,世界正面临着一个重大深刻的转变时期,出现了协调世界各国利益、谋求共升共存的一体化趋势。世界正在形成若干新的大板块,包括在亚太地区形成的以中、日为轴心的经济政治共同体。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在亚洲区内政治经济地位的冒升,正在局部地取代美国以往在亚洲地区的大国地位。这是与美国“帝国主义全球战略”意图严重不符,是美国决不能自愿接受的事实。尽管科恩矢口否认,然而美国要求加强在区内的军事影响力,矛头直指中国则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东亚,还是东南亚,对中国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上文的结语中,作者指出,陷于困境的亚洲国家不得不吞下以美国为首的国基会开出的“苦药”,在苛刻的条件下对内紧缩和对外放。未来,亚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军事生态环境将有可能进一步朝着有利于美国的“帝国主义全球战略”的方向发展,美国会利用亚洲的经济困难推行其战略。美国与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亚洲国家和中国的关系、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也都将发生微妙的变化。
亚洲掀反美浪潮
如上所述,在这场东亚货币风暴中,以美国为首的国基会提供南韩、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金援,使亚洲众国家束手就范。这一行动被某些专家称之为美国“打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争”。美国乘人之危,俨然那种“亚洲经济生死存亡就要靠它”的姿态,引起了众多亚洲国家的反弹。无论是坚拒求援的马来西亚,还是处在局外的中国,乃至已受援的泰国和韩国都有这种反美的怨气发泄。
马来西亚外长巴达威说:“事情不但没有改善,而且变得更困难了,国基会究竟是在帮助呢?还是制造更多问题?情况变得严重,这是事实。”
马来西亚的官员们表示,国基会在拟订改革方案时应更具弹性,不能像对墨西哥一般,简单地订出条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沈国放代表中国官方发言说:“要紧的是,这种援助不应有附带条件。”
泰国已经接受了援助,不便率直地抨击,但却指出:“货币基金应该重新评估这项贷款条件的影响,因为自从实施后,泰铢便下滑不止,证明方案确实不合时宜。”
南韩人在接受国际货币基金主导的570亿美元纾困方案后,对美国和日本趁南韩的不幸取得渔利的作法至感不满。许多南韩人和韩国媒体今天还在抱怨,美国和日本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的谈判立场,攫取经济厚利,包括进入南韩金融市场和放宽南韩输入限制。
韩国大学经济学教授李平三在联合电视上表示,美日两国绝对都曾施压,“韩国问题只是短期资金周转不灵,和开放金融市场或废止南韩现行进口政策毫不相干。”报纸上的漫画和评论同样强烈反美、反日。它们描述国际货币基金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不过是“占领军的总督”。
东亚日报和其他报纸声称,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秘访南韩,下榻的旅馆正是国基会纾困谈判举行的地方。他们指出,美国官员对国基会使力,要国基会官员提出几乎完全开放南韩金融和其他市场的条件。
南韩媒体表示,国基会在美国主导下,强迫南韩简化或放宽美国汽车进口程序,这一点是美国和南韩先前在汉城谈判时一直无法迫使南韩同意的。至于日本,则利用国基会强迫南韩在1999年放宽对某些日本产品的进口限制,比原订的2000年提早一年。日本答应提供南韩纾困贷款100亿美元,美国50亿美元。南韩1997年是美国第五大贸易伙伴,贸易额549亿美元。日韩1997年双边贸易额为472亿美元。近几星期来,国际货币基金及其相关机构如世界银行也在亚洲实施类似的广泛措施,并因此在南韩与泰国引发反对这些机构的示威游行,以及在印尼引发反对撙节措施的暴乱。
印尼国家发展计划国务部长吉南加说,如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其他国家向印尼提供援助意味着干涉内政,那么印尼没有这样的援助反而更好。
据《印尼观察家报》报导,吉南加以执政戈尔卡干部的身分发表谈话说:“我们欢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协助印尼,但如果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强加自己的意志或使我们蒙受耻辱,那么没有它们的援助,我们反而会更好。”该报引述经济学家狄迪克的话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成为印尼的第二个问题(仅次于经济危机问题)。”该报引述狄迪克的话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在耍政治花招,并且已调动了政治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不是一个能强加自己政治意志的政治组织呢?这就是为什么苏哈托总统必须发表谈话来维护我们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