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4300000008

第8章 学校的师生管理(2)

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是围绕知识展开的人才培养活动,截然不同与物质的生产。因此,有自己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

(5)教师劳动的协助性;

(6)教师劳动价值实现的间接性。

新教师基本素质

(1)以时代精神为主导的思想品质和素养。改革、宽容、国际性(视野)、网络化(网络语言)

(2)以学术性、师范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文化素质。

我们教育者要树立人的意识,要珍惜人,如果连人都不觉得可珍惜就没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了。要有对人的信仰,对生命的热爱,所谓敬畏生命。而我们却往往过分关系身外之物。教育者有人文意识。教师首先是教人,然后才是教书。

(3)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能力素质。

(4)以心理健康为标志的身心素质。

教师管理的功能与特点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不重视教师管理的学校管理是没有任何出路的。这是我们学校管理活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经验。

(1)教师需要管理吗?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支撑;行为符合组织目标;体现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师群体规范;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2)教师管理要实现的功能

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学校组织的有效运行。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和目标的实现。

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校教师管理都不应该偏离这三大功能。

(3)教师管理特点

第一,教师管理的人文性(专业发展的关怀,人性化,不对教学手段方法的硬性规定,发挥创造性);第二,教师管理的主体性(自我管理,参与管理);第三,教师管理的柔性。

教师的职前教育

首先要理解一个转变: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1)传统的教师来源——定向性。

早期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的教师是由官吏、巫师或奴隶来担任的,不存在教师培养与教育的问题。西方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生产力发展要求普及初等教育,国家开始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其他各国都是如此。为了满足学校教育对大量教师的需要,各国建立师范教育体制,专门培养中小学教育师资。我们称为定向师范教育,或传统的教师教育。处于教师来源的单一阶段。

(2)从单一走向多元——非定向性。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首先采用“非定向师范教育”,例如美国通过综合大学或其他非师范院校设置教育学院或教育系,为准备从事教师职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提供教育培训和实践训练。我国的台湾地区是在八十年代开始了这种转型。为什么?

第一,对教师素质的更高的要求。伴随是教师数量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第二,定向教师教育的缺陷。教师来源单一;技能性教师缺乏;师范院校课程深度广度不够。教师的双专业性(本专业,教育学专业)。

第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

显然,虽然他们在建制上基本取消了独立的师范院校(美国没有,有些如法国保留了很少的一部分),但是师范教育依然存在。最近有不少网站和新闻媒体传出国家取消师范生的说法,实际是不可能的。

当然,非定性师范教育也有自身的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固等。

(3)我国教师来源——双轨制。

定向和非定向并存的局面将是我国师范教育的主要特征。

第一,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之争。李岚清对师范大学的指责“学术性实在太差”。一个真实的假问题。

第二,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教师,推动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

第三,我国建立了教师资格制度。

1995年12月,我国政府颁发了《教师资格条例》,非师范毕业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但是在贯彻执行中有很多的问题。

第四,就业体制发生了变化。自主择业。

第五,职业教育大发展。

(4)我国具体的做法。

首先,基本保留原有的相对独立师范体制,但师范院校的专业构成不做限制。朱开轩所说的“五十年不变”。但也有了问题,重点师范大学如北京、上海的师范大学放手摆脱了师范性质,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也很少去中小学任教。实际影响了教师培养的质量。一般师范院校办非师范,而客观上占用了教师教育的各种资源。

第二,鼓励综合性大学办师范学院

综合性大学学术性普遍高于同层次的师范学院是肯定的(上海大学与上海师大,复旦与华师大,安大与安师大等)。目的是把师范性与学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但是这里的水分较大,因为有些办师范的综合大学本身以前就是师范学院出身或办过师范,他们只是把教师培养作为一个小的方向或学生的一个选择,因为这不是他们的主业。因此,是不可靠的,或靠不住的(河南大学;复旦大学)。有些则是为研究生教育做准备的,而不是为了培养中小学师资(北京大学)。

第三,培养模式做了调整。从四年制过渡到三加二,或四加二等,形成本硕连读。比较好地处理了教师双专业性与学制之间的矛盾,全面提升新教师素质,也体现了中小学素质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在职教育(职后培训)

世界上没有哪种职业或专业像教师一样需要接受终身性教育。一次性培养走向终身性培训。

(1)在职教育的必然性分析

第一,社会流动性的客观要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是部门所有、地区所有、单位所有、组织所有。即使流动也是赞助性流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流动的频率、节奏加快,集中表现为产业的更新换代以及伴随而来的岗位和职业的淘汰与转换,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每个人将更多面对“竞争性流动”。竞争总有成败,这种流动模式中,个人的知识、能力、德行占据主导地位,流动主体必须掌握文化权力、文化资本才拥有主体性流动资本。为保证流动的正向性,人必须努力更新自我,优化素质结构。

正如李斯特·瑟洛所说:“人们发现,随着受过教育的劳动力的增加,为了保证目前的收入状况不恶化,人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别人就会这样做,从而他们目前的职务可能不再属于他们。教育变成了一项有益的投资。实际上,教育变成了保护某人‘市场份额’所必需的防卫性支出。受过教育的劳动力阶级越庞大、发展速度越快,这种防卫性支出就越不可缺少”。

第二,知识陈旧率加快的必然要求

当今,知识总量空前增长,呈现两个显着特点:一是知识量的递增速度愈来愈快。在呼唤创新又充满创新的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科学的快速挺进就是明证。科学家人数的增长率也差不多,因此,“世界上所曾有过的科学家中,大约有80~90%现在都还活着”。二是知识的陈旧率高,“生命”周期愈来愈短。到1980年,人类社会获得的90%的科学知识是二战后30年间获得的,而到2000年,人类知识总量翻一番。从此意义上说,大学学习主要是得到学习方法、习惯和思维方式,目的是学会学习,实现学习终身化。大学应教会学生思考问题和追求学问实质的方法,而不是教会学生背笔记或按照公式去解题。人们必须在大学里学会学习和思维,以应对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知识的耐用性比一双皮鞋差得多。

第三、对变化不确定性的判断

在2500多年以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来塔斯说过;“除却变化,别无永恒之物”。变,是永恒的不变,这个世界只有不变没有变。因为变化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和预期。由此看来,世界的变化令人难以琢磨,每个人都不得不成为职业学生、扮演职业学习者的角色。学习正成为社会成员共同的社会职能,学生应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2)教师培训的三种取向。

伴随六十年代终身教育思想的认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都开展了教师培训。各国教师培训模式多样,从取向上说主要有三种:

知识本位培训;能力本位培训;思想本位培训。卡尔·马克思在他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谁教育教育者?”。教育可以改变一个人,但教育要改变人必须首先改变自己。同样,教育可以破坏一个人。这里的关键是如何改变教师及其态度。

3.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就广义而言,素质包括人的性格、气质、志趣等个性心理及其后天的道德文化水平修养。本节所指的素质,是以广义的角度来理解的。因此,一个合格的、称职的教师的基本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高尚的道德素质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八条提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师德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现代化社会对人各方面精神品质所承担的要求,也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弊端,美、日、英等国普遍重视德育,关心德育投资,把德育的改善与加强列入教育改革方案。

历来的教育思想家们也没有一个人忽视过教育的思想道德作用。前苏联教育改革家马卡连柯在他的《工作经验谈》中指出:教师的教育活动道德是他们“政治信念的表现,而教师的知识是次要的东西。”古罗马教育以传授雄辩术为目的,但也没有降低对受教育者的德行要求。西塞罗曾提出:“教育者,所以使儿童道德心容易发达,而不流于罪恶之放肆,以高尚其思想。”英国教育家培西·能认为教师是塑造学生性格,沟通学生心灵的“搬运夫”。这说明了一点,教师首先要做到育人。要想先育人,则要先育己。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教师想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的道德水准,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只有性格才能够养成性格。”教师本人缺乏某些品质,就无法培养起学生这些品质,就无法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处在这样关键位置的教师到底该有什么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呢?概括地说,教师应该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有科学的头脑,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思考问题,勇于创新,有科学的思想方法;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有奉献精神,心情豁达,心胸开阔,持之以恒,坚韧不拔。

现代教育观念

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教育的需要。要想成为优秀教师,更应该主动积极地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没有正确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即使有丰富学识的教师,也不一定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更新教育观念已成为当今教师适应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把创新教育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知识经济呼唤教育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我们要注重“双基”教学,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教育观念应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从重点传授知识转向重点培养学生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师为积极的参与者和顾问,形成良好的民主教育风气。

恰如《学会生存》中说的那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教育观念的真正转变,随之而来的,是促使我们教育方法的改变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

广博的知识是教师赢得学生们尊敬、爱戴的条件之一。马卡连柯深有体会地写道:“我们所说的高度熟练、真才实学,有本领,有技术,手段高超,沉默寡言,实事求是,不辞劳苦,这才是最能吸引孩子们的东西。”“教师如果要对学生产生影响,就必须使学生相信,他掌握了那些他们所渴望掌握的东西。”“有些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如此高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那里有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要想做到这些,应做到如下几点。

(1)要想给学生解惑,教师自己先解惑,要好学上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要有极强的好奇心。陶行之先生说得好:“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2)要向学生学习,与学生共同发展。未来世界属于青年的世界。他们观念新、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已知的知识,与他们探求未知的知识,培养他们自由获取知识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教师自己。韩愈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学生的挑战会越来越频繁,获得的回报也应该越来越丰厚。

同类推荐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动有趣的并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福利分化:比较社会政策批判导论

    本书是一本比较性的专著。它探讨了四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德国、英国和美国。从社会等级、种族和性别等视角探讨社会政策,本书表明了在这些区分当中福利衡量显示出了重要性。作者描绘了四个国家的福利政策,分析了各自的利弊,指出了每个国家面临的五大问题。本书浅显易懂,主要阅读对象为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教师,是一本非常好的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专著。
  •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中华歇后语(第九卷)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电视节目质量模型与控制方法

    本书系统阐释了如何理解和认识电视节目质量以及如何科学量化地评价电视节目质量,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电视节目服务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及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当中,对电视媒体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GREAT EXPECTATIONS

    GREAT EXPECTATIO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邻家女孩之恋

    tfboys邻家女孩之恋

    三个邻家女孩。三个傲娇男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同一件事。像是上天安排好的…他们身份高贵她们身份平凡————————“哥,咱们去星辰玩呗!”。源“嗯随便”“走吧!”凯少保持看书的模样,耳朵竖起听着她们的话题,勾起嘴角。和书。起身……种种命运,他们将怎么面临呢?支持作者。支持此书。期待结局吧…6
  • 穿越之纵横万界

    穿越之纵横万界

    3个好兄弟一起穿越了,迎接他们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贺天拥有了系统,他发现系统竟然可以复制,然后,呵呵!
  • SD娃娃的红砂痣

    SD娃娃的红砂痣

    小时候的她,被自己最爱的主人杀掉亲生父母,然后,遭到遗弃,她要复仇,于是认识了两个同样遭到遗弃,双亲被杀的悲惨遭遇的同伴,于是,她们一起,复仇!!!在复仇的路上她们遇到了自己的真爱,可是老天非这么不公,硬要拆散他们............
  • 邪王盛宠魅妃挥洒天下

    邪王盛宠魅妃挥洒天下

    21世纪的千金大小姐,狂妄的女特种兵,在家族企业衰败之时莫名其妙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朝代的失宠三小姐身上。在这个看脸又看实力的时代,美丽无比的鹅蛋脸上有着高挺的鼻子,勾人心魂的紫瞳却是一双媚眼,长长的睫毛如蝶翼一般,嘴唇红似血,拥有牛奶般细腻光华的皮肤的她,左脸上却有一只蝴蝶模样的深紫色胎记使她屡屡遭到邪恶大姐的毒害,琴棋书画于一身的她同时又是天才炼药师;经过九死一生的特种兵训练的她成为能力最强的狂妄女特种兵,作为千金大小姐的她又怎能不了解官场上的险恶?从小对毒的认识使她变得更加妖孽!
  • 青叶

    青叶

    一场青春的旅行,一场无尽的奋斗,一场青春的洗礼,一场人生的游戏。。。。
  • 误落君榻:倾世小邪妃

    误落君榻:倾世小邪妃

    现代男性生殖科医生,一招穿越成为悲催的冲喜新娘。她是废柴嫡女,一朝重生,脱胎换骨,学仙法,养灵宠。庶妹挡道,拉去喂狗,亲爹刻薄,就地正法,男二很渣,无情棒杀,家族出卖,斩草除根,皇上无良,床上扑倒,和尚很萌,拐带回家。世人都说她邪气凛然,妖媚惑主。她掀起红罗软帐唇角轻勾:“夫君,请上榻。”手中金针透着寒光。他嘴角微抽邪魅的冷笑:“传令下去,明日不上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长生途

    长生途

    世间修真门派无数,谁家能得长生?据说渡过帝国东边的广袤之海便是彼岸,也有说登上帝国最西边的吉祥铜色山便可虹化成仙。神仙的传说从未间断,但又有几人见过真仙。孱弱的身体如何能突破桎梏,实现生命的升华。东土的道门把灵神修炼,西土的佛门把意志锤炼,更有奇幻大陆的血族,精灵族用各自的方法延续着寿命。然,天下谁能长生!
  • 捡个欧巴暖被窝

    捡个欧巴暖被窝

    陆总有三好,颜好手美低音炮。童笑有三好,身娇体软易推倒。陆总:“嫁给我,我给你整个世界。”某女斜眼:“那你整吧。”最后的最后,小白兔还是进了腹黑大灰狼的老窝。婚后,某女扶腰飙泪:“说好的给我整个世界呢,你倒是让我起来出门啊。”“乖,我就是你的全世界。”某女掀桌,做人怎么可以不按常理出牌。腹黑狼,算你狠!
  • 记忆移植

    记忆移植

    她的身体里,有两个半的灵魂……爱他,却被他当成了器皿;不爱他,却被他点点滴滴不经意的温柔所桎梏。痴痴缠缠,总有人是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