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0100000019

第19章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才(2)

一阵大风吹过,掀起麻竹底端的竹叶,我突然看到在黑褐色的泥土上,冒出了许多尖尖的竹笋。这些六月麻,又叫八月笋,适合种植在气候温暖的丘陵地带,而福州地区,恰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生长出的六月麻笋无公害,又没有污染,属绿色食品。六月麻笋的味道略带一些苦涩,用清水煮沸后,再用清水浸泡若干时间,用笋片来炒肉片香菇什么的,可成佳肴。这样的六月麻,既清肠解毒去油腻,又可凉血去暑。民间百姓用把它加工成笋丝、笋干、封笋等,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

此时,雨已经渐渐地小了,清风吹起,一片黄褐色的竹叶悄然飘落,水中的波纹,迎接着飘落下来的竹叶,似乎十分欣喜。大自然的生生灭灭,便在此刻呈现。那失去了母体的竹叶,慢慢地和水面相接,慢慢地被水浸润,慢慢地随水漂移。竹叶上的雨珠,也随着竹叶的晃动,次第滴落而下。一柄老去的六月麻,斜拉着已经干瘪了一半的竹身,几片残留的叶子,耷拉在它干枯的后半身上,雨水滴答,甚是荒凉。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如今,是盛夏,自然无“秋阴”之说,但是“留得残荷听雨声”一句,这时倒也符合此番心境。“留得残竹听雨声”,在我看来,没有荒凉之感,倒有一番雨中看竹的浪漫心境了。

雨继续稀稀拉拉地下着,但是,却明显地小多了,我一边聆听着雨打竹林的旋律,一边迈出亭子,大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本文首发2009.8.8《福州晚报》

月色下的花瓶菜

尤培坚

十八年前,我在一个偏僻的山区工作。没事的时候,我总喜欢到山村的小山道上去走走,看看月色下的大山,听听风吹过林梢的声响,闻闻从野果子树上飘来的清香,不知不觉,心情就舒畅起来,思乡的愁绪,就没有那么浓重了。

某个晚上,有一畦菜地跃入眼帘。菜地里,一行行的菜叶婆娑摇曳,有不知名的秋虫躲在草的缝隙里鸣叫,不由俯下身去,想借着月色看看这究竟是一种什么菜。抚摸着光滑的叶柄,和凹凸有致的菜身,我无法辨认这菜的真实姓名,于是,就顺手采下一棵,带回宿舍,想进一步观察清楚。

借着灯光,我终于看清楚了,原来,这种菜,真名叫“上海青”,因为它的菜身形如花瓶,所以,山里人家有把这种青菜,称为“花瓶菜”。想起在老家吃的上海青,个小,而且菜叶上常有虫子咬过的窟窿,再看看我手中的这棵“花瓶菜”,一点虫害都没有。和我一起上山支教的同学林也不由赞叹:“这山里的上海青啊,就是与众不同,你看,它的叶子宽大,而且叶片光滑均匀,没有虫害,想来,它的味道也一定不错吧?”

听到我们的说话声,和我们一起住校的老马走了进来,见我们在看一棵青菜,就笑着说道:“你们没见过这么好的花瓶菜是吗?其实在我们这里种花瓶菜很简单,只要找个地,随便整理一下,种下菜苗,不要怎么施肥,它就能长这么好啊。”听了老马的话,我和林决定,明天,我们也要找个地方,种一畦花瓶菜。

说干就干,第二天刚好是星期天,我和林就在学校后面的空地上,找了个地方,在老马的帮助下,种下了花瓶菜。由于我们的勤浇水,勤打理,那一畦的花瓶菜,果然长势喜人,一个月的工夫,那些花瓶菜就能采摘了。

中秋十五,山里人酿造的红酒出坛了。我和林约了老马,买来几斤红酒,准备好好喝几碗红酒。林和老马在厨房忙活,我则借着如盘圆月,走进了我的菜园。

山里的夜,总是早早的来到,此时的菜园,已经寂静万分了,中秋时节,深山里已经开始寒冷了,清冷的月色洒在那些亭亭玉立的花瓶菜上,银光闪闪。我俯下身子,抚摸着自己亲手栽种的花瓶菜,感受着花瓶菜的光滑,心中似有不尽的语言要和它们倾诉。小心翼翼地拔起一棵花瓶菜,我把它放进了竹篮子里,月色下,有风吹来,干冷干冷的。远处,有一盏一盏的灯火在闪烁,山村的中秋,和往常一样的平静。

我提着一篮子的花瓶菜,回到了厨房。把花瓶菜清洗干净,切成条,老马就抄起锅铲,用朝天椒爆炒花瓶菜。随着油烟四起,那辛辣的味道,直冲我的鼻孔,我忍不住地快乐地咳嗽起来,那笑声,穿过厨房的灯光,来到月色下的操场里。那一夜,就着又香又脆的花瓶菜,我们喝了很多的红酒,然后,我和林大声地唱着《十五的月亮》,来到了菜地里。坐在花瓶菜摇曳的菜园子里,对着当空的皓月,我们再次沉醉了。

如今,多少年过去了,可那月色下的花瓶菜,我却常常记起。

本文首发2009.11.6《闽侯乡音报》

佛手瓜青青

尤培坚

“人间四月芳菲尽,正是佛手瓜长时。”一日,正在整理旧书籍,突然从一本旧书里掉出一张黄旧的纸片,捡起一看,是十多年前我随手写下的诗句,勾起我对佛手瓜的最初记忆。

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到山区任教。经过了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来到了一个叫做“洪山村”的偏僻山村。到学校后休息一天,第二天一早就早早起来,来到学校的厨房,我要学着自己煮早饭。就是在那个旭日东升的早晨,我和佛手瓜有缘相遇了。

在学校围墙旁边,在凌乱横亘着的竹子木棍上,一大片掌状的绿叶郁郁葱葱。在一大片绿叶中,垂下一只只玲珑可爱的瓜儿,那翠绿的颜色,令人惊艳称奇,那小巧的模样,更让人欢喜无比。那瓜儿,似乎是一个个绿色的精灵,悬挂在绿色的世界里,在晨风中,摇摇晃晃地迎接着新的一天。

我走到瓜棚下,伸出两只手捧着瓜儿,问站在学校操场上的老乡。老乡,这是什么瓜啊?老乡乐了,走上前来告诉我,这就是佛手瓜啊,是你们学校的老师摘种的。“佛手瓜?”多么有禅意的名字,我小心翼翼地摘下几片叶子端详起来了。佛手瓜的叶子呈掌状五角形,中央一角特别长。叶子呈浅绿色至深绿色,叶面较粗糙,叶背的叶脉上有茸毛。叶片上面还残留着昨晚的露珠,透过露珠,叶子更是绿意盎然。

既然是学校摘种的佛手瓜,我就摘下几只嫩绿可人的佛手瓜。仔细瞧瞧,真像是佛祖的手掌啊,那紧握的五个手指,清晰可见。

老乡告诉我,佛手瓜分为白色品种和绿色品种两种。我们这里种的是绿色品种的,它们长势强,结瓜多。最大的一只瓜能有一斤重。一株长势旺盛的佛手瓜,可以结五六百个佛手瓜呢。佛手瓜可以清炒,也可以炒肉片,味道鲜美。

听了老乡的介绍,我到厨房一边煮饭,一边洗净佛手瓜,用刀把佛手瓜切成薄片。饭煮好后,我就热锅下油,等油香冒出的时候,把佛手瓜薄片放入锅中,热炒一阵加点水,再盖上锅盖焖一阵。

等我把煮好的佛手瓜放到饭桌上的时候,饭已经凉好了。我一边大口大口扒拉着米饭,一边就着又嫩又脆的佛手瓜,吃得肚子滚圆。

那时在偏僻的山区,蔬菜十分缺乏,佛手瓜就是我饭桌上惟一的绿色菜肴。有了佛手瓜,我才有维生素的补充,才能快乐健康地从事教学工作。

如今,随着反季节蔬菜的普及和山区交通的便捷,佛手瓜已经在市场上随处可见了,但它依然是我最喜欢的蔬菜之一。

本文首发2009.11.14《福州晚报》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才

尤培坚

暑假又到了,作为一个老师,我十分心痛。因为,我看到了许多家长,一到暑假,就忙着带着自己的孩子找老师。作文班、奥数班、钢琴班、书法班、国画班……如此名目众多的暑期班训班,早就把孩子的童年和快乐,剥夺得一干二净。

想起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虽然那时候,我们生活上很贫困,但是,我们的童年却是富足的。油菜花地里,我们玩着“躲猫猫”的游戏;哗哗流淌的小河边,我们捏着泥巴枪;夕阳西下的土埂旁,我们和狗尾巴草聊着天……

可现在呢,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都以为,自己的孩子都能成才,而事实呢,却并非如此。在这个社会上,活跃着不同的人群,大家从事着各自不同的工作:或者简单,或者复杂,或者轻松,或者劳累;有从事体力劳动的,也有从事脑力劳动的;有的是管理阶层,有的是打工一族。但是,就是这些不同的人群,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和生活。在这些人群中,有的是我们所谓的人才,有的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但是,我们又怎么能把他们定位为有高低贵贱之分呢。

自己的子女能成才,自然是好,父母脸上有光,而且孩子前途无量。但是,自己的子女以后如果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却也并不是一件坏事。读过一则故事,说得很好:

一对邻居,老王和老李各有一个孩子。老王家的孩子聪明绝顶,上学的时候,成绩科科高分,自然上重点高中,入名牌大学,最后还出国求学,在国外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而老李家的孩子却不是个读书的料,初中一毕业,就到街上买菜去了。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在外人看来,老王家依然过着风光无限的生活,而老李家呢,过着自然是底层民众的生活。可事实却不然。

一天,老王老李在院子里喝酒,酒喝多了,老王老李都有点醉了。老王对老李说:“我好羡慕你的生活啊!”老李吓了一跳,他摆摆手说道:“你喝醉了吧?你儿子这么有本事,应该是我羡慕你才是啊!”老王长长叹了一口气:“你听我说,我的孩子虽然长大成材了,但是,他不在我的身边,逢年过节的,我是多么寂寞啊!而且,上次我生病住院了,他们也没有回来。而你的儿子呢,虽然只是个买菜的摊贩,但是,他每天都陪着你,而且很孝敬你。我那儿子虽然成才了,但是,对我来说,却像没有孩子一样。你说,是不是该我羡慕你的生活啊!”

听了老王的话,老李也觉得很有道理,自己的孩子虽然没有成才,但是,他呆在自己的身边,陪着自己,虽说是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但却依然十分有意义。

是啊,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的,但是,同样也需要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一个孩子,长大后,他们可能成为人才,但是,他们也可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们勤奋务实,他们默默无闻,他们肩负着家庭和社会的重任,有时,他们更是家庭中的顶梁柱,有了他们,这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繁荣。

所以,并不是每个孩子长大后都能成才,作为父母,更应该做的是,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他们能快快乐乐地长大,给孩子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

本文首发2009.11期《山东青年》

活成一个文物

尤培坚

2009年7月11日,着名国学大师季羡林于在北京病逝。

又一位文人巨将逝去了,他的离去,是国学与国家的一大损失。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季羡林活着的时候,就是一个文物级的人物,他集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为一身。他不但文采出众,而且精通12国语言,特别是佛教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语言的研究,更是无人能出其右。一个人能活着,如果能够活成像季老这样,那可是人生的最大成功了。

想想,要想活成季老这样的,那至少能满足一下几个条件:

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要知道,季老先生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还通晓12国的语言,他所拥有的知识,恐怕是好多有学问的人的总和吧。可是,要想有渊博的知识,那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奋斗。可看看世间,有多少人为了金钱权力,勾心斗角;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你争我抢。这些人,他们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如过眼云烟的名利上,剩下的时间,恐怕也是陷在花天酒地之中吧?所以,这些人,哪怕再聪明,再有悟性,也不会去继续读书学习,从而渐渐地连最初的学到的知识,也抛得一干二净的。

看看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思考一下自己唯一的一次人生呢?

第二,要有非凡的才能。季老先生不但知识渊博,而且他才能出众。他的散文作品,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那些文字淳朴本色,恬淡自然,是一份品质优良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嚼之不厌,且愈久愈甘。

可现在这个社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会去写作的人更是屈指可数。争于名而夺于利,成为了这个社会上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名利让这么多人趋之若鹜,我想,季老先生在生前也应该深为痛心的吧?

第三,要有长寿的年龄。季老先生96岁高龄的时候,但依然身轻体健,思维活跃,吐字清楚。在谈及养生秘诀时,他总是这样回答:“养生无术是有术。”而他的养生之术,更是让人目瞪口呆的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不挑食、不嘀咕,我们自然明白他的好处,可是,季老先生的不锻炼,却着实让我们感到吃惊不已。对于“不锻炼”,季老自己是这样解释的:“我没有时间去探索养生、长寿之道,也从不刻意去追求锻炼。我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那种‘锻炼主义’。”由此看来,他的不锻炼,其实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不刻意而为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为美食而大快朵颐,结果是你“三高”,我“痛风”的现象常常发生,为此,为了我们的健康,很多人不得不“出去锻炼”。这边美食,那边锻炼,自然有利于养生,但不挑食的季老先生同样为此赢得了健康的身体和长寿的福报。

同类推荐
  •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最神奇的博弈论定律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赌博、对弈或类似情境下为求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策略、手段、方法、措施。博弈论源于生活,其理论只不过是人们日常行动的抽象和总结。本书用直观、形象、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生活中的博弈场景,从而让读者既能轻松读懂博弈,又能掌握博弈论智慧的精妙之处。
  • 出秀高招

    出秀高招

    本书介绍了如何在最短时间赢得人们的赞赏,如何给自己创造发展机会,如何获得社交成功的方法。
  • 先调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先调理心情后处理事情

    本书内容包括:“心情好,一切才好”、“控制自己,做情绪的主人”、“自信点,不要让自卑毁了你”、“笑看人生,用乐观驾驭悲观”、“宽容豁达,不斤斤计较”等。
  •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

    《优雅女人三件事:会说话·会交际·会理财》针对现代女性的生活现状,围绕女人在人生中最实用的三大本领即说话、交际和理财,详细介绍了口才、社交和理财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供了有效实用的提升口才、社交和理财技巧与能力的方法途径,适应每一位渴望幸福的女性的要求,启发女人做一个说话办事游刃有余、理财投资样样拿手、家里家外独当一面的聪明女人。
  • 励志与成长

    励志与成长

    本书讲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融入社会、融入时代,从而步入人生、步入成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怎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怎么才能使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始终保持自信、阳光、乐观等,通过精选的一个个关于心理健康的小故事给以解答。
热门推荐
  • 花薰牵梦

    花薰牵梦

    她穿越到了古代,有一位男子能给他爱吗,可谁也不知道,杀她的那个人也穿也来了,还和她一起挣夺这位男子,她最后能得到爱吗,我们拭目以待……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暖爱入人心

    暖爱入人心

    他是知名的室内设计师,是别人眼中谦谦有礼的好男人,可谁都不知道他曾是个极度内向的人。她因乘坐的火车脱轨,她来到了异世的现代,认识了暖阳般的他。……“晚晚,如果你知道了我的出生和我曾经是个极度内向而且还抗拒所有人的人时,你会介意吗?”她摇头。因为不会再有那么一个人会在她出尽洋相的时候给她一件简单的外套,也没有一个人会在大冬天里为了让她吃早餐而大老远买了早餐在树下等她……她永远不会知道他那么做只是很简单的因为,全世界没有人比我更爱你。
  • 潇洒又美丽

    潇洒又美丽

    出车祸后变成了女生?!还被全校当做女神?!“你别过来……我不喜欢男生”“我不是喜欢和女生亲近,而是我喜欢的你恰好是个女生”……少年变为少女后唯独对他没有任何抵抗力,看校草如何追到“校花”。
  • 画骨情

    画骨情

    自盘古开天地,女娲是第一个神,女娲造人,女娲不紧造了人,还教会人们如何繁衍,自己充当媒人,女娲死后,女娲后人就传承媒人的业务。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是用黄河边的五种颜色的石头炼制成的五色石,因补天掉下来了,一颗石头(女娲石),女娲将女娲石化成了,女娲之女,女娲之女一共有七生,每一生尾巴都会成不同的颜色,由红橙黄绿青蓝紫,分别带表七世的颜色。接下来,就从开始讲起。
  • 尸魂令

    尸魂令

    这个世界上有一条通往冥界的通道。通道的入口就在薛家的陵园里,这是薛家守护了前上百年的秘密,她一生下来面前就能看到鬼,从小到大被鬼怪追来赶去戏耍玩弄。“生在薛家的孩子就是会这么命苦”,薛妈经常跟她这么唠叨她问妈咪,那你为什么还要嫁给薛卿啊!薛灵妈:“因为他是高富帅啊!”薛灵:“…”薛妈的内心:“反正命苦的薛家孩子又不是妻子。”于是,薛灵就无比无辜的成为了薛家第三十七代守陵人。别人家的孩子刚出生会嗷嗷大哭,可她确哈哈大笑故被认为是妖孽,别人家孩子还在玩和尿泥。她已经把世界上各种鬼怪给认了个遍。还蹲在路边和狗尾巴草‘说话’,别人家的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她确有个土豪老爸,一堆名人讲师,围着她讲世界文化。
  • TFBOYS错落的年华

    TFBOYS错落的年华

    我喜欢这样的天气,不太明亮、又不太晦暗。如果一颗心也有晴雨,我就宁愿一直阴着,等你的阳光让我晴……
  • 闲池花开

    闲池花开

    刚走出失败婚姻的她,醉酒迷情,居然怀孕了。三年后,在儿子与好友施压下,她只能被迫相亲,却遇到了个无赖!儿子一上来就抱大腿喊爸爸,还要跟他一起走?什么情况,她这几年儿子白养了?她只能是怒吼:男银,放下儿子,让我来。
  • 探秘将军府(TATA侦探组)

    探秘将军府(TATA侦探组)

    罗文欧、谷笑笑、朱健康和孟李江南四个人不但是同学,更是探险的好搭档。他们有勇有谋,机智灵活,揭开了“会说话的骷髅”的奥秘,闯入了“死亡森林”,也在神秘的将军府发现宝藏,更中止了一场人类掠夺大自然的悲剧。校园、探案、冒险相结合,并在故事中穿插科普知识。
  •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

    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关于“缩小三大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进“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按期实现全市农村“三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以上的战略目标,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在重庆出版社的策划下,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重庆三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编了《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实用手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