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9700000006

第6章 权知贡举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1)

《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一一载:“嘉佑二年正月六日,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翰林学士王珪、龙图阁直学士梅挚、知制诰韩绛、集贤殿修撰范镇并权同知贡举。”

第一节 “平生自持心无愧”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但他出生在四川,景德四年(1007),其父欧阳观任绵州(今四川绵阳)军事推官,他就在这年六月二十一日出生在绵州。江西、四川在宋代均出了很多文化名人,而欧阳修是应该由两地分享其荣耀的。

欧阳修一生经历了北宋两次革新,他是庆历新政的核心人物之一,是王安石变法的目睹者。他一生经历了由学西昆体到反西昆体、反太学体的过程,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

在天圣八年(1030)二十四岁进士及第以前,欧阳修的生活是比较贫寒的。他“四岁而孤”,大中祥符四年(1010),父亲卒于泰州(今属江苏)任上。年仅二十九岁的母亲郑氏,只好带着他投靠担任随州(今属湖北)推官的叔父欧阳晔,遂定居随州。家贫无钱买纸,母亲就以荻画地,教欧阳修读书练字。无钱买书,欧阳修就借书抄诵。当地大姓李氏子好学,修常游其家,在他家觅得韩愈文六卷,读而爱之。他在《记旧本韩文后》(卷七三)中说: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

可见,欧阳修在十七岁“试于州”以前就爱上了韩文,但为了应试,他不得不学风靡一时的昆体四六。这次应试所作的《左氏失之诬论》,中有“石言于宋,神降于莘。外蛇斗而内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之句,就是典型的四六文,“虽被黜落而奇警之句大传于时”。其后虽已决心“尽力于斯文”,但在进士及第以前,毕竟“未暇学”韩文。他在《苏氏文集序》(卷四一)中说:“子美(苏舜钦)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相摘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与其兄才翁(苏舜元)及穆参军伯长(穆修)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这表明当时已有不少人在倡导古文,但昆体之风仍占优势。欧阳修虽已决心致力于古文,但还没有付诸实践。

从天圣九年(1031)二十五岁入仕至庆历五年(1045)三十九岁知滁州,是他积极参与政治革新和诗文革新,并两度被贬的时期。欧阳修一生从事诗文革新有三个高潮。第一次就是在天圣末、明道年间他初入仕途,担任西京留守推官时。他在《书怀感事寄梅圣俞》(卷五二)中回忆说:“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说来也巧,这时担任西京留守的“相公”正是西昆体的三大领袖之一的钱惟演,恰恰在他周围集中了一批反西昆体、从事诗文革新的士子,有梅尧臣、谢绛、尹洙、尹源、富弼、王复、杨愈、张先、孙延仲等人。“逢君(梅尧臣)伊水畔,一见已开颜。未暇谒大尹(钱惟演),相携步香山。”欧阳修到西京留守推官任,不是首先去谒见“大尹”钱惟演,而是同梅尧臣去游山玩水,但钱惟演并不以为无礼。钱惟演于府第起双桂楼,命欧阳修、尹洙作记。欧文先成,凡千余言,尹洙仅用五百字,修服其简古,“自此始学为古文”。钱惟演还经常与这群文士或宴于后园,或同访水南隐士。

有时他不能同游,待这群文士归来,还“遣厨传歌妓”迎劳,并“传言曰:“山行良苦,当少留龙门赏雪。府事简,勿遽归也。”钱相遇诸公之厚如此!”宽容,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当年钱惟演只允许他这群幕僚对他亦步亦趋,只能作昆体诗文,也许北宋诗文革新的胜利,还会推迟若干年。

这是北宋诗文革新史上值得追忆的第一次兴会,其《书怀感事寄梅圣俞》继续回忆说:“君吟倚树立,我醉欹云眠。子聪疑日近,谓若手可攀。共题三醉石,留在八仙坛。”但好景不长:“乐事不可极,酣歌亦为叹。”不久,钱惟演被劾南迁,梅尧臣赴开封应礼部试,欧也秩满还京,被任命为馆阁校勘。当时范仲淹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景佑三年(1036)范仲淹上《百官图》,坐讥刺大臣,落职知饶州。集贤校理余靖、馆阁校勘尹洙论范仲淹不当贬,亦坐贬。谏官高若讷诋范仲淹,以为当黜,欧阳修作《与高司谏书》(卷六七)以责之。此信行文曲折,语言幽默,笔锋犀利,“可以折冲万里”,表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的精神,颇能代表欧阳修早期散文所取得的成就。高若讷上其书于朝,欧阳修也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令。他在夷陵作《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五二)诗,极写其谪居闲适之乐,并表示绝不因贬谪而失去自己“刚毅”、“劲强”的天性:“微生慕刚毅,劲强早难屈。自从世俗牵,常恐天性失。”表示要利用闲居研究学问:“负薪幸有瘳,旧学颇思述。兴亡阅今古,图籍罗甲乙。鲁册谨会盟,周公彖凶吉。详明左丘辩,驰誉马迁笔。金石互铿,风云生倏忽。豁尔一开卷,慨然时掩帙。浮沉恣其间,适若遂遨佚。吾居谁云陋,得所乃非一。五斗岂须惭,优游岁将毕。”

欧阳修第一次被贬也确实没有磨掉他的不屈个性。康定元年(1040)他被召还朝,复馆阁校勘,改集贤校理后,他仍遇事敢言。庆历二年(1042),契丹遗使求关南地,吕夷简荐富弼报聘,欧阳修引颜真卿使李希烈事乞留富弼。接着又作《准诏言事上书》(卷四六),极陈时弊,仍不失当年的锋芒。仁宗鉴于对西夏用兵失利和京东、京西两路民变纷起,任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欧阳修、王素、余靖、蔡襄为谏官,推行庆历新政。

这是北宋诗文革新史上的第二次大聚会。范仲淹《唐异诗序》指责西昆派末流“靡靡增华,愔愔相滥,仰不主乎规谏,俯不主乎劝诫”。在庆历新政期间,他针对“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的时弊,主张“精贡举”,改变专以诗赋墨义取士的旧制。

与欧阳修同科进士及第,以作反西昆、斥佛老的《怪说》闻名于时的石介,时任国子监直讲,作《庆历圣德颂》歌颂新政,称颂范仲淹、富弼为“一夔一契”;称颂欧阳修、余靖“万里归来,刚气不折”。这时,苏舜钦、梅尧臣亦在京,苏舜钦以范仲淹荐,时任集贤校理、监进奏院;梅尧臣罢湖州监税任,在京待调。欧阳修在《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卷二)诗中写道:“缅怀京师友,文酒邈高会。其间苏与梅,二子可畏爱。篇章富纵横,声价相摩盖。”同时在欧阳修周围还出现了曾巩、杨辟、李常、张续等新秀,欧阳修为自己无力帮助他们脱颖而出深感遗憾,其《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石介)》(卷二)云:“先生二十年东鲁,能使鲁人皆好学。其间张续与李常,剖琢珉石得天璞。……予惭职谏未能荐,有酒且慰先生酌。”其《送杨辟秀才》(卷二)云:“吾奇曾生(巩)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则一鹗。既又得杨生(辟),群兽出麟角。乃知天下才,所识惭未博。……嗟吾虽得之,气力独何弱!

帝阍启岩岩,欲献前复屈。遽令扁舟下,飘若吹霜箨。世好竞辛酸,古味殊淡泊。否泰理有时,惟穷见其确。”曾巩、杨辟均参加了庆历二年的进士考试而未第,所以欧阳修发出了以上感慨,并鼓励他们不要灰心。欧阳修还有一篇《送曾巩秀才序》(卷四二),对有司以“一法”取人,深表不满:

广文曾生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材,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才,其一累黍不中尺度,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己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不中何!”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尺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耶?何其久而不思革也!

欧阳修自己也是三试才得第,第一次尽管写出了为人“传诵”的论文,但因“赋逸官韵黜”。因此,他对操“一法”以取士的科举考试制度是十分反感的。后来他主持礼部考试,对杜撰故事的苏轼却置之高第,就是他不以“一法”取人、“思革”其弊并付诸实践的具体表现。

庆历新政前后的文人兴会也未能维持很久。新政的某些措施触犯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他们群起诽谤新政。庆历四年新政反对者以苏舜钦卖拆封废纸钱充伎乐为口实,把苏舜钦削籍为民,参与其宴的王洙、王益柔、吕臻、刁约、宋敏求等亦遭贬。

苏舜钦是宰相杜衍之婿,又为范仲淹所荐,打击苏舜钦,旨在打击新政。庆历五年,杜衍、范仲淹、富弼、韩琦皆罢任。欧阳修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卷一○七),认为杜、范无可罢之罪。反对派又以欧阳修的外甥女失行系狱,诬修品行不端。后虽辨明为诬,但仍贬知滁州。石介虽已病逝,亦诬以逃往契丹,几遭开棺验尸之祸。庆历新政失败,北宋诗文革新的第二次高潮亦随之消逝。

欧阳修从庆历五年(1045)三十九岁贬官滁州,到至和元年(1054)四十八岁还朝,这十年间一直在任地方官,先后徙知扬州、颍州、应天府。第二次贬官,特别是庆历新政的失败,给欧阳修以很大刺激,使他认识到改革之不易。他在滁州琅琊山建醉翁亭,自号醉翁,其《题滁州醉翁亭》(卷五三)云:“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言?”但事实上,他无法“遗万物”,忘“吾言”。他不能忘记庆历新政为谗人所毁,其《祭资政范公文》(卷五○)云:“举世之善,谁非公徒?谗人岂多,公志不舒。善不胜恶,岂其然乎?

成难毁易,理又然欤!”不能忘记支持庆历新政的杜衍已致仕,《纪德陈情上太傅致政杜相公二首》(卷一二)云:“俭节清名世绝伦,坐令风俗可还淳。貌先年老因忧国,事与心违始乞身。”不能忘记石介险遭斫棺,《重读〈徂徕集〉》(卷三)云:“当子病方革,诽谤正腾喧。众人皆欲杀,圣主独保全。已埋犹不信,仅免斫其棺。此事古未有,每思辄长叹。我欲犯众怒,为子记此冤。”也不能忘记苏舜钦被除名为民,《沧浪亭》(卷三)云:“又疑此境(沧浪亭)天乞与,壮士憔悴天应怜。……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更不能忘记自己的被诬,其《啼鸟》诗就是集中表现(详后)。这十年中虽然没有天圣末在西京、庆历中在汴京那样的文人聚会,但在诗文创作上,却是欧阳修一生的丰收时期。诗如《丰乐亭游春》、《食糟民》、《庐山高》等,文如《丰乐亭记》、《醉翁亭记》、《祭尹师鲁文》等,都作于这一时期。

从至和元年(1045)四十八岁至治平四年(1067)六十一岁,这十余年间欧阳修一直在朝,从翰林学士升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仁宗在位既久,遍阅天下之士,均难称意,思富弼、韩琦之贤,复召置二府。当时参加庆历新政的人只有富、韩、欧阳三人在朝。他们吸取庆历新政失败的教训,渐趋稳健,既知无不言,又谨慎行事,同心辅政。仁宗无子,东宫久未定。欧阳修主张立宗室子为皇太子,其《上仁宗论水灾》(卷一一○)仍十分尖锐:

同类推荐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

    《青春纪:90后新概念作家写作档案》是一本作文合集,集结了历届新概念获奖者、当红领军90后作家的代表作品,展现了90后作家的写作水平,此书是对90后代表作家一次大的梳理和盘点。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
  • 春之声

    春之声

    本书是一本诗集。从诗集中看到了他心中的祖国中的党,同时也看到了他的心路历程。这本书既有山药蛋派的质朴美,又有“阳春白雪”的高雅美。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清新,典雅。如其笔下的《家》,书中写了不少吟诵花草的诗如《牡丹》,等通读诗集觉得既有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气势,同时又有写实风格的简洁凝炼惠语连篇淡泊隽永。
热门推荐
  • 身若剑魂

    身若剑魂

    剑本凡铁,因执拿而通灵。这就是为何我身为凡人,手持凡铁,却能爆发出此等力量的原因。我身若剑之魂魄,人剑合一,所向披靡!我是叶锋,一名剑魂,我在阿拉德,这是我的冒险,这是我的传说。PS:主角是剑魂,但预计dnf所有职业都会出镜,非白手玩家请放心观看。
  • 一生无缘之梦

    一生无缘之梦

    绝情非无意,苦笑人世间。欲断情意难,心归故乡去。
  • 侍寝胖妃:压垮你的床

    侍寝胖妃:压垮你的床

    “胖妞胖妞?哼!再叫我胖妞,我就……用我无敌的身体压扁你们!”她——雪倾城,身为公子的侍妾,居然连见上公子一面都难,悲催到极致!“这是什么东东?血人?啊?不要压我啊!”她还没有看清楚,已经被他一个纵身压过来,两人一起滚下山去。谁说胖没有好处的,亏她这一身肥嘟嘟的肉肉,不然早就摔个稀巴烂了。咦,这帅哥好帅啊,可惜了,不说话,应该是个哑巴,叫什么名字?只见他大笔一挥,潇洒的在桌子上竖着写了三个字——林蛋大?还林大蛋呢!嘻嘻!原来都不是,是楚中天呀!这家伙貌似很有钱呀!还有那么多妃子,难道他是?……
  • 倾世毒妃

    倾世毒妃

    她出身江南书香寒门,一身诗书才华,性情温柔善良,果敢执念;他乃是一代北唐皇帝,一袭挺拔身姿,谈吐俊朗风趣,卧薪尝胆替父报仇。二八年华她巧遇下江南游历的他,以女子之柔弱英勇救下被追击暗杀的北唐良骏,从此男才女貌两情相悦,结下江南奇缘,交付真心。可他却突然一改钟情许诺,狠心辜负了她,包庇陷害于她的奸佞之人……
  • 破晓的森林

    破晓的森林

    林园的笑容有魔力,两个深深的酒窝,露出洁白的牙齿,眼睛也跟着笑了。安晓记住了这个笑容,却没想到会牵绊她的一生。
  • 重生之有缘无分

    重生之有缘无分

    大家好,这本小说描述的也就是复仇重生。可能结局会在一起?也许不可能?你的希望是什么呢?评论99一起。88不可能。等待你的回答哦。
  • 十年与一生

    十年与一生

    他们最感谢的地方就是这个学校了,如果没有这个学校,或许他们不会相遇……“王俊凯,我决定好了,我!林洛!要嫁给你啦!”“源源,林洛他们都结婚了,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要快点结啦!!”“怜儿,对不起,让你等了那么久,是我不好,一直没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现在我懂了,我想要的,从来只有你张颐怜一个人!”——————————————注意了啊!这不是玛丽苏文!这不是玛丽苏文!这不是玛丽苏文!
  • 狐说八盗

    狐说八盗

    文章类型:主推理+悬疑+侦探+策略+附言情+都市一个是妩媚的水妖,一言一行之间,可以迷倒众生。一个是冷峻的妖狐,一举一动之间,可以翻云覆雨。原本两个无法被联系到一起的生命,因为“命运”的作祟,让他们两个的今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谁都无法逃离。就算强如一国之主,义如生死兄弟,魅如玲珑妖姬,都无法将他们彻底的分开,而只能在他们两人的故事中添加传奇的色彩。无论是在魔界,在人界,又或者是在灵界,都将深深留下两人的痕迹,这个将是无法被抹去的痕迹。
  • tfboys跨时代的思念

    tfboys跨时代的思念

    我想再和你去看一次星星.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季浅安:初入江湖我就跟着你,少年你有什么追求嘛.王俊凯:有呢.追求你啊.
  • 巳疟编

    巳疟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