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9600000019

第19章 海洋之谜(2)

奥温在研究深海钻探计划第92航段从东太平洋海底获取的沉积物和岩样以后,发现在2000~5000万年前的沉积物中,铁的含量为现代的5~10倍,钙的含量则为现在的3倍;另外在600~800万年前,铁含量也有一个小的峰值。奥温还从别人的研究中获悉,始新世时期沉积物的铁含量是目前的6倍,二氧化硅的含量更高,为现代的20倍。为什么沉积物中钙、铁、硅含量增高?奥温认为与海底喷泉活动的增强有关。

据此,奥温又进一步认为,当海底喷泉活动增强时,所喷出的钙将与海水中的硫酸氢钙发生反应,析出二氧化碳。已知现在的海底喷泉提供给大气的二氧化碳,占大气中二氧化碳自然来源的14%~22%。因此,当钙的析出量为现在的3倍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必将大大增加,估计可相当现在的1倍。如所周知,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将会产生显着的温室效应,从而使全球的气温普遍升高,以至极地也出现了温暖的气候。

究竟海底喷发物对气候有哪些影响,人们期待着在对大西洋和印度洋始新世沉积的研究中能有更多的发现。

海洋地震之谜

微地震是一种能在地震仪中接收到的暴发性干扰,这种暴发性干扰是由大量周期约为2~10秒的微小的地壳震动波群所组成的,这种微地震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它常常伴随附近海洋风暴的出现而暴发。它所包含的波动频率则恰好是与它伴随的风暴所激起的波浪频率的两倍,这就是所谓的“信频现象”。此外,人们还观察到,当风暴由大陆吹向海岸时,这种微地震常能持续很久;反之,当由海洋吹向大陆时,一旦风暴登陆,它就很快减弱以至消失。

那么,海洋微地震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们对此曾作过许多猜测。有人认为这是海浪冲击海岸的结果,也有人想用波浪起伏时加在海底上的压力发生变化来解释,但这些说法都不能解释前面说的信频现象。

在对微地震进行研究过程中,地球物理学家斯柯特、海洋家迈克和流体力学家朗吉锡金斯先后从复杂的计算中发现,两列相同频率沿几乎相反方向进行的波浪相撞时确能产生一种向水中各方向辐射的微弱声波。它不是通常的驻波,也不随深度而衰减,而且它的频率很接近波浪频率的2倍。计算还表明,由于风暴会在广阔的洋面上掀起波涛,其中含有许多相反方向的波动成分。由所有这些成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成声波相当可以,足以激起微地震。

但是,大自然是十分复杂的。尽管这种被称为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理论能解释许多重要的现象,目前它还不能解释为什么当风暴登陆后海上波涛依然存在而微地震却很快平息。对此曾有人提出海洋地震是风和浪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对于海洋中微地震产生的原因,上述提法也仅仅是一种推测,人们对其产生的真实原因还了解不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这个海洋之谜。

深海生物之谜

科学家通过深海考察,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之东南320公里,深度为2600米的海底火山附近,发现有不靠阳光生存的动物。阳光最多能到达海平面下100~300米,那里是一片漆黑,但却有大量长达1米的蠕虫(像水族馆的管虫)和30厘米大的巨蛤。另外,还有一些淡黄色的贻贝和白蟹。

另一次深海科学考察中,在离南加利福尼亚150海里的海底火山口,深度同是2600米的地方,科学家除了再次发现上述各种生物外,还发现了一种长得很像白鳗的鱼,这更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完全不依靠阳光生存的脊椎动物。这两次惊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在没有阳光的深海世界里,这些生物为什么能生存下来,而且长得越来越旺盛呢?

科学家几经研究,揭开了这个奥秘。原来,在海底的地壳移动时,产生了海底裂缝,当海水渗入这些裂缝,并在里面循环流动时,水温便升高到350摄氏度左右。热水把附近岩石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硫磺)溶解出来,在高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和水反应合成硫化氢,培育恶臭和有毒的东西,这就是火山口附近一些生物的能量来源。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蠕虫、巨蛤或是贻贝,其消化系统大部分已退化,取而代之的是体内寄生着大量的硫细菌。这些深海生物和硫细菌两者互相相依赖,共同生存。一方面,深海生物为硫细菌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以及合成营养的原料(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氧气);另一方面,硫细菌则通过一连串的化学作用合成营养(碳水化合物)来回报深海生物。这个情况,就好像陆地上植物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一样。不同之处,只是高能量的硫化氢取代了阳光。

但是,最令科学家迷惑不解的是,那些深海生物的体内存在着大量硫化氢,却仍能健康生长。硫化氢对生物的毒性并不亚于人们熟悉的氰化物,它能取代氧而和进行呼吸作用的酵素结合,因而能使生物窒息致死。研究人员已查出蠕虫血液时的血红素,它除了有运载氧气作用外,同时对硫化氢亦有极强的吸附力,从而防止硫化氢与进行呼吸作用的酵素结合,直接把硫化氢运往硫细菌寄生的器官中。而巨蛤体内则有一种特别分子去运载硫化氢,消除其毒性。至于其他深海生物的硫化氢“解毒”机制,则仍有待研究。

目前对有关深海火山附近生物的了解,虽然仍未完全,但已引起科学家的联想:在一些拥有高能量物质的环境里,例如含硫化氢和甲烷的沼泽,可能存在着类似的生物。由此看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个没有阳光的黑暗世界,终有一会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水母泛滥之谜

水母,对于人们来说,并不是很陌生的。海蜇就是水母的一种,它富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为人们所喜爱。还有一种桃花水母,具有粉红色的生殖腺,透明的伞顶在水中沉浮,犹如落水桃花,更是观赏的佳品。

人们对水母的习性也有所了解,由于它伞体和触手上的刺细胞能放出毒素,使鱼类麻痹和僵死,对人类也有所危害,所以早在希腊神话中,把女妖杜莎就叫做“水母”。美杜莎的形象是十分右怕的;头发是一条条缠卷的毒蛇,面孔狰狞、目光尖刻。谁要是一看它,就立刻变成一块石头。

神话毕竟是神话,多少还带有一些神秘和美丽的色彩。然而,就在近几年,在地中海海域居然真的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危机,这就是水母泛滥成灾。

水母的过剩繁殖为地中海地区的经济和旅游都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有的水母触手秀长,缠住渔网后,阻止丁水流畅通而使渔网冲走;又因为水母身上的刺细胞给鱼群极大的威胁,以致鱼群迁徙,渔业减产。地中海海滨向来又是世界旅游的圣地,每年都有2亿人次的游客来此度假。可是由于水母对人体有所伤害,轻者灼痛,重者心脏麻痹、生命垂危。因此,纷纷败兴而归,岂不凄惨!

水母的种类极其繁多,大的如霞水母伞径可达2米,伸展的触手超过36米,而小的一些海面群落伞径只有几毫米。不同的水母其感觉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靠看角皮形成的透镜来看到,有的长有简陋的眼睛,还有的依靠一种类似于人的内耳功能的平衡器。水母都有一种相同的捕食和自卫的本领,这就是在它的触手上寄生着许多刺细胞。刺细胞内有一个刺丝囊,贮有毒液和盘着一卷刺丝。当受外界刺激时,刺丝囊能翻出来,刺丝象标枪或长鞭一样射出,随之毒液也喷出。它对鱼类或人体的伤害也正是这样一个过程。

专家们对水母的习性和环境进行充分的研究以后,归纳出水母恶性泛滥的三个原因,其一,是由于近代的城市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造成沿海和海湾水域的富营养化,这些从阴沟里来的渣滓,无疑是这种低等软体动物的很好食粮,它们吃遍四方,自然就大量繁殖。其二,是其天敌的消灭。原来,海龟以水母为食,可是由于工业发展,人们在海洋中大量废弃塑料袋一类的东西。这样,海龟误把透明、漂浮的塑料袋当成水母,而贪婪地吞噬,结果却倒送了性命。这种生态平衡的破坏,也导致水母的泛滥。其三,是由于长时期的海洋反气旋的条件,致使水螅型的珊瑚虫群体形成恐慌,在适应生存的过程中,加速了小水母的产生。

针对上述情况,专家们也纷纷提出一些控制和防范的措施。一种办法是采用抗水母的保护性油脂,如果涂抹在身上,可以不怕水母的攻击,相反还可以同水母一起追逐玩耍。另一种办法是设一些人为的栅栏,或采用消防用的喷管,阻止和吹散水母的聚集群。更为绝妙的是一位澳大利亚专家提出采用抗水母生长的疫苗来有效抑制水母的繁殖,据说在他的实险室已经研制出这种疫苗。

看来,地中海的一场水母之灾是可以避免的了,但是它给大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又将有什么更深刻的启迪呢?

海蛇之谜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有许许多多解不开的谜,而海蛇之谜就是其中之一。

1947年,一位名叫夭治·泽格斯的受惊渔民,发现一个个子很大、颈长、眼睛漆黑的东西在盯着他;同年12月,一艘从纽约开往卡塔赫纳的希腊定期远洋轮“桑特一克拉拉号”,撞死了一只从未见过的海洋动物。人们称它为“海蛇”。该远洋轮的船长在纽约说:当怪物还在视线之内时,就被撞死了,周围的海水被染成了红色。怪物的头宽25英尺,粗2英尺,长约5英尺。圆柱形身体的直径达5英尺,颈的直径有15英尺,外皮呈现褐色,无毛。

1959年12月1日,德班的一群渔民突然在海里看到了一群从未见过的海洋动物。据一条船上的目击者说,这群海洋动物是20条10~15米长的怪物。

1966年7月,美国人布莱特和里奇埃,驾着一只划船穿过大西洋时,也碰到了一个奇怪的海洋动物。在夜间两点左右,发磷光的海浪中出现了一条刺眼的亮带。接着,一个从未见过的动物探出水面。一双突出的眼睛,闪着绿光,冷冷地盯着吓得发呆的人,动物慢慢游动,转动着长颈上的头。

同类推荐
  • 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是一本青少年励志类读物,从自立自强方面阐述了如何为人处事,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图书。
  • 红楼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红楼梦(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3)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每天一个思维游戏

    每天一个思维游戏

    本书通过每天一个游戏挖掘读者大脑的潜能,培养人的各种思维能力。
  • 小屁孩

    小屁孩

    本书选自作者2014年在国家、省、市报刊(含民刊、文集)公开发表、获奖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等正能量作品23篇。长篇小说《小屁孩》主人公小屁孩以其任性、调皮、淘气、顽劣而得名,但长大后却是一个正直、善良之人。小屁孩一生坎坷,婚姻、家庭生活非常曲折、不幸,其所爱之人被继父逼嫁他人,捡个儿子长大成人后准备结婚时却发现恋人是同母异父的妹子……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灵极域纪

    灵极域纪

    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少年穿越来到圣元大陆,传奇即将开始。
  • 末世猫妖

    末世猫妖

    在这个崩序的世界,让我们以一只猫的视野来看一场不一样的末世......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看着这个这场世界的博弈。以一个游历者的角度,看着这末世的冷暖与人性。有时他会热血、、冷漠、残忍,视人命如草芥,有时却又如同一只可爱、搞怪的邻家小猫....一只好奇,冷漠,随性,却并不寂寞的猫。“此处九尾猫妖出没,请注意安全!”(本书不会变人)并非千篇一律的科幻末世,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会一直坚持我的特色,就这样写下去。读者交流群:110665872。(我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更新信息)开始整改中——凡是用阿拉伯数字标示的章节都是改过后的。PS:非脑残、非种I马、无王八之气、无变态金手指,不喜勿入。
  • 魔法使的眼泪

    魔法使的眼泪

    作品以拥有使魔血脉的少女水源薰和看似普通的青年易小天为中心,描绘了两人从幼年时邂逅后相辅相成,一起经历残忍而又温馨的种种故事。
  • 吾名天道

    吾名天道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河释岁月,一图傲天地。一招九天,横扫兵甲三千,一式太极,打遍天下无敌。吾怒天亦怒,吾悲天亦悲,世人若问我何人,吾方言吾名天道。
  • 初恋是种癌

    初恋是种癌

    陈忆然站起身,利落的收拾起稍嫌凌乱的桌子,放在一旁的手机忽然唱起歌来。“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最亲爱的祖国,从此走上繁荣富强……”这是她特地为自己设置的手机来电铃声。陈忆然拿起手机,看着来电显示,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号码。刚准备挂掉,忽然像是想起什么一样,内心猛的颤抖了一下,有些忐忑的按下接通键…………故事由此而来
  • 天道妖王

    天道妖王

    环力魂力充斥的世界力量勇气诉说的传奇沉寂千年的古族复仇的实验少年他能摆脱宿命掌握自己的未来吗看他如何在强者世界中成长傲视群雄
  •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搭建心灵沟通平台(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校花和僵尸

    校花和僵尸

    远古时期的一个传说,不仅仅只是迷惑了众人。奇异果,据说拥有神奇的力量。将臣之后,神秘不可莫测。修炼一族,靠着顽强的毅力,毅力在这片大陆。鬼魅一族,最为神秘莫测。
  • 末世封神录

    末世封神录

    一个充满绝望的世界,一个挑战人性的真实底线,被各类生物包围的世界里,人类处在灭亡的危机,又该何去何从。少年至此走出,誓要毁灭这片大地,保卫自己家园。